第三百八十五章 情疏而貌親(三)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無相寺迴來的當晚,太子竟真去了太子妃的含風樓,隻不過李令光知道,太子可不是來溫存的。
俞成靖也不想每次氣氛都劍拔弩張,尤其還在離宮,人多口雜的,一有口角必是人盡皆知。
俞成靖也不是希望太子妃為他所驅使。
而且在兩人大婚前,長公主府什麽心思,撥什麽算盤,他心裏一清二楚。
他隻對長公主母女有兩個期望,一個是期望長公主不要做危害到太子府的行徑。
長公主想要自己榮顯,繼承一部分太後的權力,這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有利於瓜分外戚的權力,避免都集中到賈璜一人手裏。
但長公主不能為了自己的野望就連累太子府。
成親前,長公主在找俞成靖密談時也承諾過,她代表的不是賈氏。
另一個期望,那就是李令光能做好一個中間人的本分。
太子妃是太子府和長公主府最好的樞紐,就像解節聯通的是背後的撫遠公府,澹台鏡是麵向東吳郡王府傳聲筒。
很可惜,母女倆一次次令俞成靖失望,並挑戰他的耐心。
“太子妃,青鸞郡主對梅九郎是拒絕的態度,我希望長公主和你都不要再繼續撮合這樁親事。”
梅祭酒早年經由長公主的舉薦獲得了太後的信任,多年為賈家所驅使,給外戚選了不少親臣。
可以說,梅祭酒就是賈璜賣官鬻爵最大的幫兇。
這樣一個人物,讓他的兒子去求娶青鸞郡主,無非是外戚拐著彎的想擴大自己的實力。
“母命難違”
李令光沒有起身拜禮,她一直背對著太子而坐。
她語氣淡淡的,繼續說道:“太後吩咐母親做媒,母親自然不敢推脫。”
太子在小床上側身坐著,聽此迴複後別了下頭,氣憋在心裏。
“長公主出麵說媒,你身為太子妃不規勸,別人會認為太子府也默認這件事。”
“而且你還總與長公主形影不離,會令王府對太子府產生誤會。”
俞成靖現在有點後悔自己親手設計的‘衝克’之計,因為時機不對。
他當時並不知道長公主在給郡主說親。
兩件事情湊巧疊在一起,會讓長寧府誤會,誤會太子府不僅默許了聯姻,還暗中算計針對。
所以今天白天,他特地安排解家組了個酒局,在席上給了俞珩暗示,算是親自解釋賠罪。
“殿下,母親求你給諸葛嬰謀爵你不理會,舉薦的才俊你也不任用,但表舅都給辦了,你說母親怎麽推太後的吩咐。”
“我們母女雖為女流,但也知曉人不能過河拆橋、上房抽梯。”
李令光陰陽怪氣得再難聽都不再能激怒俞成靖了。
他平靜地迴應道:“長公主有難處,但你沒有,從此刻起,不許你再參與保媒這件事。”
“你什麽意思?”李令光別過頭質問。
但她不是憤怒,而是語調裏夾雜著嘲諷和哂笑。
“你還想禁我的足不成?”
“殿下,你還不是皇帝呢,就開始這樣對待我了。”
“我有什麽過錯你要如此處置我?如果講不出來,我可要去兩宮娘娘那兒訴訴苦、伸伸冤了。”
俞成靖也沒有氣怒,而是起身走向了太子妃,他伸手按在了李令光的肩膀上。
除了剛成親之後的那段還算過得去的日子,這是他們少有的肢體接觸。
兩個說了半會兒話的人,此刻才有了第一次目光交匯。
一俯一仰間盡是漠然和疏離,就像兩個不對付的同僚。
“你知道賈煜為何被母後所厭惡麽,因為她手段狠毒,害過你也害過解良娣。”
“對你和解良娣她尚且如此愛護,何況更心愛的明鸞呢。”
“皇後要是知道內個梅九郎是你和長公主為了算計郡主找來的人,她會怎麽看你?”
太子妃被這個理由震住了,她的確不能失去皇後的支持。
李令光垂下眸子,轉過頭來沉默,也算是對太子警告的默認。
“我被皇後所厭惡對你又沒壞處,何必來提醒我呢。”
“我希望你能穩穩地坐在這個位置上。”
因他語氣平和,李令光扭過頭去看他臉。
就那麽一瞬,她還以為會看到一張稍有愛意的溫情的臉。
“不要因為你的無能而破壞府內的平衡。”
他是個沉潛的人,永遠看不出喜怒愛恨,永遠用寬容平和、溫文爾雅的態度行最薄情寡恩的事。
哪怕是他倆行房時,李令光都感覺自己是個恩客,而他就像個被逼賣身的婊子。
“你什麽時候生個孩子?”李令光問他。
“端王妃馬上要生了,你比成端先成親,我可不想因為你的無能被連累。”
‘無能’這個詞原封不動送還給他。
“我要求孩子的生母背景不能太高,而且生下來不僅僅是在我的名下,我還得親自撫養。”
俞成靖知道太子妃的人選是顧道憐,但他實在不喜歡。
“你能再重選一個人麽。”
李令光冷笑一聲,心裏想道:“又有什麽區別,你也不過是個延續香火的工具而已。”
“選誰?你有喜歡的人?”
李令光的話一下戳中了俞成靖。
他雖神色有異,但李令光認準他是個鐵石心腸的人,也未覺其他,更怎麽也想不到明鸞頭上去。
“改日再談”,避免露怯,他起身離開。
人走後,李令光迴想了下他方才的表情,有一絲的疑慮,但不多。
她隨口問進來幫她卸妝的冬官,“你聽說太子寵幸了什麽人沒有?”
冬官搖了下頭,她一直在內帷侍奉太子妃,怎麽可能對外麵的事消息靈通呢。
“問你也白問。”
李令光吩咐人去找周姑姑來。
“太子忙著查案,在宮裏能接觸的女人也少,長公主殿下的眼線並未反饋異樣。”
“太子妃可是發覺什麽蛛絲馬跡了?”
李令光梳著自己的發尾,說:“倒也沒有。”
她隻是覺得方才俞成靖被問有沒有喜歡的人時怔了一瞬。
他怎麽會有那樣的神色呢,也許是自己太敏感了罷。
“你們一定要警覺,不可放鬆。”
“顧氏是沒什麽戲了,我怕有人搶占了咱們的先機,府裏兩位側妃可都不是善類。”
周姑姑連連點頭,提醒道:“解家生的內個庶子抱給澹台良娣養了,不知這是一步什麽招數,難道她們兩個要聯盟?”
“母親和我也沒有看懂。”
李令光皺緊眉頭,“先不管這個,解家的血脈影響不到咱們。”
俞成靖也不想每次氣氛都劍拔弩張,尤其還在離宮,人多口雜的,一有口角必是人盡皆知。
俞成靖也不是希望太子妃為他所驅使。
而且在兩人大婚前,長公主府什麽心思,撥什麽算盤,他心裏一清二楚。
他隻對長公主母女有兩個期望,一個是期望長公主不要做危害到太子府的行徑。
長公主想要自己榮顯,繼承一部分太後的權力,這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有利於瓜分外戚的權力,避免都集中到賈璜一人手裏。
但長公主不能為了自己的野望就連累太子府。
成親前,長公主在找俞成靖密談時也承諾過,她代表的不是賈氏。
另一個期望,那就是李令光能做好一個中間人的本分。
太子妃是太子府和長公主府最好的樞紐,就像解節聯通的是背後的撫遠公府,澹台鏡是麵向東吳郡王府傳聲筒。
很可惜,母女倆一次次令俞成靖失望,並挑戰他的耐心。
“太子妃,青鸞郡主對梅九郎是拒絕的態度,我希望長公主和你都不要再繼續撮合這樁親事。”
梅祭酒早年經由長公主的舉薦獲得了太後的信任,多年為賈家所驅使,給外戚選了不少親臣。
可以說,梅祭酒就是賈璜賣官鬻爵最大的幫兇。
這樣一個人物,讓他的兒子去求娶青鸞郡主,無非是外戚拐著彎的想擴大自己的實力。
“母命難違”
李令光沒有起身拜禮,她一直背對著太子而坐。
她語氣淡淡的,繼續說道:“太後吩咐母親做媒,母親自然不敢推脫。”
太子在小床上側身坐著,聽此迴複後別了下頭,氣憋在心裏。
“長公主出麵說媒,你身為太子妃不規勸,別人會認為太子府也默認這件事。”
“而且你還總與長公主形影不離,會令王府對太子府產生誤會。”
俞成靖現在有點後悔自己親手設計的‘衝克’之計,因為時機不對。
他當時並不知道長公主在給郡主說親。
兩件事情湊巧疊在一起,會讓長寧府誤會,誤會太子府不僅默許了聯姻,還暗中算計針對。
所以今天白天,他特地安排解家組了個酒局,在席上給了俞珩暗示,算是親自解釋賠罪。
“殿下,母親求你給諸葛嬰謀爵你不理會,舉薦的才俊你也不任用,但表舅都給辦了,你說母親怎麽推太後的吩咐。”
“我們母女雖為女流,但也知曉人不能過河拆橋、上房抽梯。”
李令光陰陽怪氣得再難聽都不再能激怒俞成靖了。
他平靜地迴應道:“長公主有難處,但你沒有,從此刻起,不許你再參與保媒這件事。”
“你什麽意思?”李令光別過頭質問。
但她不是憤怒,而是語調裏夾雜著嘲諷和哂笑。
“你還想禁我的足不成?”
“殿下,你還不是皇帝呢,就開始這樣對待我了。”
“我有什麽過錯你要如此處置我?如果講不出來,我可要去兩宮娘娘那兒訴訴苦、伸伸冤了。”
俞成靖也沒有氣怒,而是起身走向了太子妃,他伸手按在了李令光的肩膀上。
除了剛成親之後的那段還算過得去的日子,這是他們少有的肢體接觸。
兩個說了半會兒話的人,此刻才有了第一次目光交匯。
一俯一仰間盡是漠然和疏離,就像兩個不對付的同僚。
“你知道賈煜為何被母後所厭惡麽,因為她手段狠毒,害過你也害過解良娣。”
“對你和解良娣她尚且如此愛護,何況更心愛的明鸞呢。”
“皇後要是知道內個梅九郎是你和長公主為了算計郡主找來的人,她會怎麽看你?”
太子妃被這個理由震住了,她的確不能失去皇後的支持。
李令光垂下眸子,轉過頭來沉默,也算是對太子警告的默認。
“我被皇後所厭惡對你又沒壞處,何必來提醒我呢。”
“我希望你能穩穩地坐在這個位置上。”
因他語氣平和,李令光扭過頭去看他臉。
就那麽一瞬,她還以為會看到一張稍有愛意的溫情的臉。
“不要因為你的無能而破壞府內的平衡。”
他是個沉潛的人,永遠看不出喜怒愛恨,永遠用寬容平和、溫文爾雅的態度行最薄情寡恩的事。
哪怕是他倆行房時,李令光都感覺自己是個恩客,而他就像個被逼賣身的婊子。
“你什麽時候生個孩子?”李令光問他。
“端王妃馬上要生了,你比成端先成親,我可不想因為你的無能被連累。”
‘無能’這個詞原封不動送還給他。
“我要求孩子的生母背景不能太高,而且生下來不僅僅是在我的名下,我還得親自撫養。”
俞成靖知道太子妃的人選是顧道憐,但他實在不喜歡。
“你能再重選一個人麽。”
李令光冷笑一聲,心裏想道:“又有什麽區別,你也不過是個延續香火的工具而已。”
“選誰?你有喜歡的人?”
李令光的話一下戳中了俞成靖。
他雖神色有異,但李令光認準他是個鐵石心腸的人,也未覺其他,更怎麽也想不到明鸞頭上去。
“改日再談”,避免露怯,他起身離開。
人走後,李令光迴想了下他方才的表情,有一絲的疑慮,但不多。
她隨口問進來幫她卸妝的冬官,“你聽說太子寵幸了什麽人沒有?”
冬官搖了下頭,她一直在內帷侍奉太子妃,怎麽可能對外麵的事消息靈通呢。
“問你也白問。”
李令光吩咐人去找周姑姑來。
“太子忙著查案,在宮裏能接觸的女人也少,長公主殿下的眼線並未反饋異樣。”
“太子妃可是發覺什麽蛛絲馬跡了?”
李令光梳著自己的發尾,說:“倒也沒有。”
她隻是覺得方才俞成靖被問有沒有喜歡的人時怔了一瞬。
他怎麽會有那樣的神色呢,也許是自己太敏感了罷。
“你們一定要警覺,不可放鬆。”
“顧氏是沒什麽戲了,我怕有人搶占了咱們的先機,府裏兩位側妃可都不是善類。”
周姑姑連連點頭,提醒道:“解家生的內個庶子抱給澹台良娣養了,不知這是一步什麽招數,難道她們兩個要聯盟?”
“母親和我也沒有看懂。”
李令光皺緊眉頭,“先不管這個,解家的血脈影響不到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