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孫權單獨留下了程普。
吳國太府中是貴族般的生活,自有管家招待,不比孫權在陽羨需要自己動手。但幾個月自己豐衣足食的生活,孫權已經習慣了。
孫權和程普的晚餐,兩個人,一共是五道菜。
兩人共用一席,分別是一個烤雞,一個大江鯉魚,一份熟牛肉,一份青菜,一份泡菜。牛肉似乎是現在這個年代不可少的標配菜一樣,就像後世豬肉的普及一樣。
兩個人的飲食,談不上奢侈,也談不上節儉。
孫權沒有說話,程普也沒有講話,程普是看著孫權長大的,對孫權也相當熟悉的。此時孫權的從容,讓程普甚為滿意,也感覺到,陽羨縣的經曆,讓孫權成長不少。
孫權先開口講的話:“程叔,來,嚐一下這個季節的長耗青菜,味道不錯,這個是清炒的,不是煮的,味道不一樣。”孫權給程普夾了一些菜。由於是孫策的喪期,喝酒不便,就沒有上酒,但在東漢後期,禮儀崩壞,葷菜到是沒有做太多的限製。曆史上到三國後期,父母喪,都有不準迴歸鄉土守喪,以便造成官員來迴時間過長,而影響地方政務。可見戰亂頻繁,禮儀盡喪。
程普聽見孫權喊的一聲程叔,心中很是舒坦,其實程普也把孫權當做子侄看待。曆史上,程普被江東文武尊稱為程公。
東吳早期的將領,以程普年齡最大,當時人們稱唿他“程公”,程普天性樂於施予,喜愛結交士大夫,惟曾與周瑜不睦。
雖然,以前經常見麵,但這是第一次,兩人以君臣身份交談。
程普拿陶瓷碗接過孫權夾的菜說,開口道:“主公也不要擔心,有我等老臣在,定會輔佐主公,抵定江東,定不會讓江東生亂,下午我已經分別寫信給韓當,黃蓋,朱治等人,告知主公即位之事,相信不多久,就有迴信。”
程普不是無謀之輩,在孫堅在世時候,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多數時候,還作為孫堅的唯一謀主。孫權留宴,其中深意,程普很明白,孫權是想得到他的支持,何況自己是了解這個看著長大的孫權的,自幼聰慧,可堪大任。
對於這個終生對江東奉獻一生,對孫權也忠心耿耿的老臣,在江東猶於定海神針般的老將,孫權也是給予足夠的尊敬。
孫權笑著說:“程叔,這不是我與你此次相商的原因,程叔的心意與關愛,權,是知道的。”
程普疑惑的看了孫權一眼道,思索一會,沉聲道:“主公莫不是擔心有些將領,不尊號令?”
孫權輕微一笑:“程叔所猜測的將領,又是哪些呢?此處無不可對人言之處。”
程普皺著眉頭到:“就程某看來,江東諸地諸將莫不是先主公親自挑選,都是良臣良將,況且幾位郡守,都乃孫氏舊臣,些許地方有叛亂者也都不足為患,我唯獨擔心就是周瑜和太史慈了。”
程普說完後看著孫權的反應,這是程普的心裏話,程普還是相信自己幾個老兄弟。
孫權臉上沒有笑容,也沒有惱怒。嘴巴裏麵吧唧吧唧的吃著江鯉。孫權有著後世曆史經驗,對於眼前的局麵,是清清楚楚的,忠奸之分心如明鏡。
程普對孫權的反應有點摸不著頭腦,靜靜的看著孫權吃東西,等著孫權的迴答。
“廚師沒有太多經驗,薑放的有點少,江鯉有點腥味。”
孫權半天不說話,一開口說話就是這句,讓程普心裏有點像吃了醋一樣,五味雜陳,不是滋味,索性把筷子放下,不吃了。
孫權看了一下程普的皺著的眉頭,平靜說道:“程叔實際上大可不必,擔心他們。”
“公瑾與兄長自小結識,乃是誌同道合之交,兩人雖為君臣,實乃相互亦師亦友,公瑾性情高雅,博學雅量,雖為人驕傲,但確是我江東值得信任的將領,這是毋庸置疑的。太史子義將軍,為人豪爽,見識廣博,亦是值得托付之大將。此二人皆乃我江東之中流砥柱。”
程普聽完孫權所言,原本知道孫權是相信他們二人的,但想不到的是如此相信與看重他們,心裏雖多有不快,但程普到也不是氣量狹窄之輩,能被江東文武稱之為程公,自有其肚量。
“那主公,意指何為呢?”程普問道。
孫權放下筷子,臉色嚴肅認真說道:“從日程來看,我們今天就應該收到,丹陽郡我叔父的快馬通傳的。不知道,程叔對此有何看法?”
程普此時心頭一驚。程普常年領軍,自是知道相關規矩的,按道理講,歙縣到涇縣再到丹陽居治所,宛陵縣,官道暢通,此等大事,快馬疾馳的話,孫策身死,宛陵最快2天就可以得到消息,此等大事,再到快馬疾馳到吳郡的話,也隻要一天半時間,可如今四天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孫氏的如今的最大長輩,卻沒有任何的消息送達給即將繼位的侄子的信件,這本身就是及不尋常的地方。
程普一整天由於都是在緊張中度過,直到下午孫權歸來,才稍微鬆懈一點,也是他疏忽了,虧自己還說萬事請孫權放心。
想到此,程普臉色堅毅到:“主公繼承江東大業,名正言順,縱是宗室之人,也斷斷不可違背君臣之道。”
但仿佛有不忍之色,又道:“孫幼台,我與之相交也有十餘年了,為人忠厚,其誌不在為官,此人對儒家經學甚為眷戀,當不止於此吧?”程普心中充滿疑惑。
孫權卻是知道此事的,曆史上孫靜到是一心為孫權所用,但其子孫暠卻是野心家,孫權初繼大位,此人就不老實。
原來的曆史上,建安六年(201年),孫暠時為定武中郎將,屯守烏程。孫策亡,孫暠整頓兵甲,欲乘時自立,遂兵向會稽。會稽地方以兵自守,等待東吳統治核心的命令。虞翻對他警告:“孫策主公英年早逝,部屬應由主公之弟孫權統攝。重兵已圍城固守,且我已經與同郡吏士準備以命相搏,為新主公除害。你自己權衡利害吧。”。
吳國太府中是貴族般的生活,自有管家招待,不比孫權在陽羨需要自己動手。但幾個月自己豐衣足食的生活,孫權已經習慣了。
孫權和程普的晚餐,兩個人,一共是五道菜。
兩人共用一席,分別是一個烤雞,一個大江鯉魚,一份熟牛肉,一份青菜,一份泡菜。牛肉似乎是現在這個年代不可少的標配菜一樣,就像後世豬肉的普及一樣。
兩個人的飲食,談不上奢侈,也談不上節儉。
孫權沒有說話,程普也沒有講話,程普是看著孫權長大的,對孫權也相當熟悉的。此時孫權的從容,讓程普甚為滿意,也感覺到,陽羨縣的經曆,讓孫權成長不少。
孫權先開口講的話:“程叔,來,嚐一下這個季節的長耗青菜,味道不錯,這個是清炒的,不是煮的,味道不一樣。”孫權給程普夾了一些菜。由於是孫策的喪期,喝酒不便,就沒有上酒,但在東漢後期,禮儀崩壞,葷菜到是沒有做太多的限製。曆史上到三國後期,父母喪,都有不準迴歸鄉土守喪,以便造成官員來迴時間過長,而影響地方政務。可見戰亂頻繁,禮儀盡喪。
程普聽見孫權喊的一聲程叔,心中很是舒坦,其實程普也把孫權當做子侄看待。曆史上,程普被江東文武尊稱為程公。
東吳早期的將領,以程普年齡最大,當時人們稱唿他“程公”,程普天性樂於施予,喜愛結交士大夫,惟曾與周瑜不睦。
雖然,以前經常見麵,但這是第一次,兩人以君臣身份交談。
程普拿陶瓷碗接過孫權夾的菜說,開口道:“主公也不要擔心,有我等老臣在,定會輔佐主公,抵定江東,定不會讓江東生亂,下午我已經分別寫信給韓當,黃蓋,朱治等人,告知主公即位之事,相信不多久,就有迴信。”
程普不是無謀之輩,在孫堅在世時候,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多數時候,還作為孫堅的唯一謀主。孫權留宴,其中深意,程普很明白,孫權是想得到他的支持,何況自己是了解這個看著長大的孫權的,自幼聰慧,可堪大任。
對於這個終生對江東奉獻一生,對孫權也忠心耿耿的老臣,在江東猶於定海神針般的老將,孫權也是給予足夠的尊敬。
孫權笑著說:“程叔,這不是我與你此次相商的原因,程叔的心意與關愛,權,是知道的。”
程普疑惑的看了孫權一眼道,思索一會,沉聲道:“主公莫不是擔心有些將領,不尊號令?”
孫權輕微一笑:“程叔所猜測的將領,又是哪些呢?此處無不可對人言之處。”
程普皺著眉頭到:“就程某看來,江東諸地諸將莫不是先主公親自挑選,都是良臣良將,況且幾位郡守,都乃孫氏舊臣,些許地方有叛亂者也都不足為患,我唯獨擔心就是周瑜和太史慈了。”
程普說完後看著孫權的反應,這是程普的心裏話,程普還是相信自己幾個老兄弟。
孫權臉上沒有笑容,也沒有惱怒。嘴巴裏麵吧唧吧唧的吃著江鯉。孫權有著後世曆史經驗,對於眼前的局麵,是清清楚楚的,忠奸之分心如明鏡。
程普對孫權的反應有點摸不著頭腦,靜靜的看著孫權吃東西,等著孫權的迴答。
“廚師沒有太多經驗,薑放的有點少,江鯉有點腥味。”
孫權半天不說話,一開口說話就是這句,讓程普心裏有點像吃了醋一樣,五味雜陳,不是滋味,索性把筷子放下,不吃了。
孫權看了一下程普的皺著的眉頭,平靜說道:“程叔實際上大可不必,擔心他們。”
“公瑾與兄長自小結識,乃是誌同道合之交,兩人雖為君臣,實乃相互亦師亦友,公瑾性情高雅,博學雅量,雖為人驕傲,但確是我江東值得信任的將領,這是毋庸置疑的。太史子義將軍,為人豪爽,見識廣博,亦是值得托付之大將。此二人皆乃我江東之中流砥柱。”
程普聽完孫權所言,原本知道孫權是相信他們二人的,但想不到的是如此相信與看重他們,心裏雖多有不快,但程普到也不是氣量狹窄之輩,能被江東文武稱之為程公,自有其肚量。
“那主公,意指何為呢?”程普問道。
孫權放下筷子,臉色嚴肅認真說道:“從日程來看,我們今天就應該收到,丹陽郡我叔父的快馬通傳的。不知道,程叔對此有何看法?”
程普此時心頭一驚。程普常年領軍,自是知道相關規矩的,按道理講,歙縣到涇縣再到丹陽居治所,宛陵縣,官道暢通,此等大事,快馬疾馳的話,孫策身死,宛陵最快2天就可以得到消息,此等大事,再到快馬疾馳到吳郡的話,也隻要一天半時間,可如今四天時間已經過去,這個孫氏的如今的最大長輩,卻沒有任何的消息送達給即將繼位的侄子的信件,這本身就是及不尋常的地方。
程普一整天由於都是在緊張中度過,直到下午孫權歸來,才稍微鬆懈一點,也是他疏忽了,虧自己還說萬事請孫權放心。
想到此,程普臉色堅毅到:“主公繼承江東大業,名正言順,縱是宗室之人,也斷斷不可違背君臣之道。”
但仿佛有不忍之色,又道:“孫幼台,我與之相交也有十餘年了,為人忠厚,其誌不在為官,此人對儒家經學甚為眷戀,當不止於此吧?”程普心中充滿疑惑。
孫權卻是知道此事的,曆史上孫靜到是一心為孫權所用,但其子孫暠卻是野心家,孫權初繼大位,此人就不老實。
原來的曆史上,建安六年(201年),孫暠時為定武中郎將,屯守烏程。孫策亡,孫暠整頓兵甲,欲乘時自立,遂兵向會稽。會稽地方以兵自守,等待東吳統治核心的命令。虞翻對他警告:“孫策主公英年早逝,部屬應由主公之弟孫權統攝。重兵已圍城固守,且我已經與同郡吏士準備以命相搏,為新主公除害。你自己權衡利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