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序發覺自己還是低估了蒙達對海述祖的重視程度。
海述祖態度很隨和,是個倜儻四海的性子。他並不在乎什麽禮節,酒喝到開心處,甚至開始對蒙達稱兄道弟。
可蒙達對海述祖卻始終畢恭畢敬,有問必答。海述祖對此也不以為意,似是習慣了。
海述祖問起巴達維亞的情景:“蒙老弟,這次出海我本不用親自來,可這些年一直聽人說巴達維亞是如何的美麗精致,多有語焉不詳之處。我便造了條大船,想來見識一二,誰料想遇到雷暴。巴達維亞我是不去了,你是巴城建設的主事人之一,便與我詳細說說那裏的風情吧。”
“海老爺,您與令媛雖遇船難,幸賴媽祖保佑,不但毫發無傷,還結識了國主。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海老爺這番際遇對以後的生意肯定大有幫助。”蒙達站起來,先給陳守序和海述祖各敬了一杯酒,然後才向海述祖一一解說巴達維亞的特色。“海老爺,您也是行走天下的人物。這巴城其實小城一座,若說特色,我覺得便是兩處,其一是荷蘭人的軍堡,大異於朝廷。其二便是巴城的規劃……”
海述祖聽的入神,聽蒙達提起巴城的華商,便問道,“蒙老弟,你們巴城華商現在是誰在話事?”
蒙達對海述祖打斷他的講解絲毫不以為意,“承蒙各位南洋同仁抬舉,家嶽蘇鳴崗做了巴城第一位甲必丹。家嶽退休後,現任的甲必丹是林六哥。”
海述祖:“我方才聽你說,荷蘭人還讓你們負責些國家間的外交事務?”
蒙達:“確是如此。在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的國家,自然是荷蘭人自己負責。但對有些國家,他們往往讓我們處理。比如萬丹,他們蘇丹的顧問也是個華人,叫做拉克摩。荷蘭人與萬丹間的外交談判,便是由林六哥和龔定在做。”
“拉克摩,這名字好奇怪。”
“那是個剃發人,皈依了天方教,便把名字改了,原本的漢名我也不知。”
海述祖重重哼了一聲,“數典忘祖之輩。”
蒙達不敢反駁,按照天方教法,異教徒要多交一筆人頭稅。雖然不多,但南洋也確實有些華人皈依了天方教。
“你們與朝廷的交往由誰負責?”
“原是楊昆。其實這些外交事務,原來都是楊昆負責。但楊昆出使福建把差事辦砸了,船貨都被福建巡撫沒收,連人也被福建關進監獄。雖然後來經過多方疏通,人放了迴來。楊昆在荷蘭人那裏地位就大大不如從前,萬丹的差事這才由林六哥接過去。”
陳守序道:“我聽說楊昆已經死了。”
“國主說的對。楊昆去世後,與朝廷的交往就沒人負責了。”提起楊昆,蒙達不甚唏噓,
“楊昆家後來被很多債主找上門,打起了破產的官司。荷蘭人替楊昆歸還了債務,可他家終究什麽也沒剩下。在南洋打拚幾十年,到頭一場空。”
海述祖轉著酒杯,“楊昆在的時候,你們是怎麽與朝廷交往的?”
“主要是通過內地的一些商人,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楊昆的弟弟常駐福州,主要是他在負責此事。”
陳守序對此事略微知道一些,便向海述祖解釋道:“巴達維亞與朝廷的直接往來其實並不多,主要是由於鄭芝龍從中作梗。鄭芝龍把持了中荷貿易,他不需要福建再多出一位貿易的中介人。”
“閩海王。”海述祖微微頷首,“蒙老弟,雖是初次見麵,但我覺得你人很不錯。福建走不通,你有興趣來一趟廣東嗎。海某不才,在廣州卻也有一些關係。”
蒙達大喜,連忙站起身,向海述祖行禮,“蒙達敢不從命!”
陳守序沒想到這頓酒居然喝出了一筆可能的大生意。這些南洋華商對荷蘭人的價值是能解決一些荷蘭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果能搭上海述祖這條線,至少對蒙達來說,就多了一條在廣州做生意的路子。
陳守序道:“廣州那邊佛朗機人的勢力挺強的吧。”
海述祖擺擺手,“這沒什麽。我可以將蒙老弟介紹給廣東巡海道,他管著香山澳,便是佛朗機人也要聽他的。”
蒙達道:“蒙達當登門拜謝海老爺,請海老爺放心,與廣東交往的一切費用,由我負擔。”這是在說給廣東官員分潤的好處了。
海述祖聽了隻是點頭,沒再說話。
蒙達又對陳守序說道,“國主大人,實不相瞞。與你們交往的差事,也是蒙達主動向荷蘭人討要來的。”
陳守序暗想,蒙達與他嶽父投資眼光真是如出一轍啊,在創業期的風險投資往往能帶來最大的收益。他正好對運力不足的事情發愁,便問道,“蒙先生近期能集合多少船?”
蒙達問道:“國主需要的很急?”
“一個月左右要到位。”
蒙達算了一下,答道:“巴達維亞的商船如今多半各有任務,倉促之下,我隻能拿出6條船,包括現在港內的兩條。”
“如你在港內的兩艘船一般大小嗎?”
“對,噸位接近。”
陳守序想,差不多也夠了。
“國主需要我調船來卡裏馬塔還是蘇卡達納城?”
陳守序搖頭道,“都不是。我需要你的船去馬辰。”
從來沒人告知蒙達,陳守序要去馬辰的計劃,蒙達犯難了。海述祖和陳守序看著蒙達變化的表情,交換了個眼神。
“我會給你優厚的運費。”
蒙達一咬牙,“我可以讓船去蒙達,但那樣他們就不能掛荷蘭旗了。”
陳守序道:“我會給他們護航。”
“那就好。請國主見諒,我現在能調的船,除了港口的兩艘,其他船也要雇傭別的船主。不是蒙達舍不得這點運費,實在是那些船主也不好隨意打發了。“
海述祖與陳守序相視一笑,他倆今天等於互相幫了個忙。
調船事不宜遲,第二天蒙達的船完成卸貨後,他便立即返迴了巴達維亞。陳守序這邊,又花了兩天完成卡塔馬塔島物資和人口裝載。釋放了一些老弱戰俘後,還有5000人口。很多大米都裝在了戰艦上,木材則捆在運輸船的船舷兩側。抽出一些水兵駕駛繳獲的13艘本地船,艦隊離開了卡裏馬塔島,航向了第二個目標,蘇卡達納城。
正如戰前調查的那樣,蘇卡達納的水深不足,巡航艦開不進去,隻能遠遠放下長艇。港內沒有船,看來是都跑了。
這次登陸的難度比上一次要大,長艇需要劃行的距離更長,蘇卡達納城也集結了一些防禦的兵力。
讓陳守序有些意外的是,擔任先鋒的野戰營第一次登陸居然沒有成功。蘇卡達納顯然有了防備,他們向長艇航向的灘頭加強了兵力。
艦隊無法駛近海岸,給登陸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由於有地形和樹林的掩護,敵軍抵抗的很頑強,各種火器都向海麵打來。野戰營跳下船時,還站在齊膝深的水中,處境很不利。
野戰營奮戰了1個小時,終於無能為力,撤迴了長艇。陳守序看見路德維希.菲爾霍夫最後一個撤離了灘頭,但他們已經無力收迴倒在沙灘上的戰友了,陸軍在這一波攻擊中損失很大。
當滿臉慚愧的菲爾霍夫營長向陳守序道歉時,陳守序沒有任何批評的意思,他把責任攬了過來,“你們做的都很好,失敗的責任在我。是我大意了。”
艦隊其實準備有一些應付這種情況的裝備,陳守序嫌太麻煩而沒用,導致了陸軍的失敗。
哈裏斯這時站了出來,向陳守序請戰道:“提督,陸戰隊請求出擊。海軍一定會拿下灘頭。”他看了菲爾霍夫一眼,“替陸軍報仇。”
陳守序同意了,“你把帶來的家夥都用上吧。”
哈裏斯立即下去準備了。陳守序說的裝備是一種登陸專用的平底船,因為體積比較大,攜帶的時候並沒有全部組裝完成。
哈裏斯用了兩天時間,精心組織了一波登陸梯隊。4艘大型長艇裝上了6磅短炮,改成專門的炮艇。卸下4艘登陸專用的平底船,水兵們在平底船的前麵和兩側安裝齊腰高的柚木板,兩舷各裝上1門1磅迴旋炮。
哈裏斯集合300名陸戰隊和水兵,再抽調了200孟族人。他選出80名最精銳的陸戰隊士兵分配到平底船,剩下的人裝備短柄戰斧,不帶槍,每人帶5顆手榴彈。平底船作為登陸的先鋒,普通長艇編在他們身後。
每艘登陸的船上都發了一桶朗姆酒。哈裏斯對所有水兵們許諾,“最先衝入敵陣的10名士兵,賞80個比索。出發。”
酒、金錢和女人也許是最能刺激士兵的東西。他們奮力劃槳,衝到陸軍折戟的灘頭。蘇卡達納人將40多顆陸軍士兵的人頭掛在了樹上,這其中有一些是受傷後被他們俘虜的。虐殺俘虜和砍頭,都發生在艦隊的眼皮底下。無須動員,水兵們知道該怎麽做。
炮艇猛烈轟擊,短炮的身管倍徑不到6,原本是繳獲的加農炮。炮身受了一些損傷,艦隊廢物利用,將受了損傷的前半炮管鋸掉,就製成了這種發射榴彈的短炮。榴彈爆炸的威力對戰艦傷害小,海軍用的不多。此時倒是派上了大用場,炮艇在灘頭清理出一片足以登陸的地盤。平底船的士兵伏在船舷腰板之後,用佛朗機快速發射子銃,衝上了灘頭。
——————
注:龔定、林六哥、蒙達均為曆史人物。
海述祖態度很隨和,是個倜儻四海的性子。他並不在乎什麽禮節,酒喝到開心處,甚至開始對蒙達稱兄道弟。
可蒙達對海述祖卻始終畢恭畢敬,有問必答。海述祖對此也不以為意,似是習慣了。
海述祖問起巴達維亞的情景:“蒙老弟,這次出海我本不用親自來,可這些年一直聽人說巴達維亞是如何的美麗精致,多有語焉不詳之處。我便造了條大船,想來見識一二,誰料想遇到雷暴。巴達維亞我是不去了,你是巴城建設的主事人之一,便與我詳細說說那裏的風情吧。”
“海老爺,您與令媛雖遇船難,幸賴媽祖保佑,不但毫發無傷,還結識了國主。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海老爺這番際遇對以後的生意肯定大有幫助。”蒙達站起來,先給陳守序和海述祖各敬了一杯酒,然後才向海述祖一一解說巴達維亞的特色。“海老爺,您也是行走天下的人物。這巴城其實小城一座,若說特色,我覺得便是兩處,其一是荷蘭人的軍堡,大異於朝廷。其二便是巴城的規劃……”
海述祖聽的入神,聽蒙達提起巴城的華商,便問道,“蒙老弟,你們巴城華商現在是誰在話事?”
蒙達對海述祖打斷他的講解絲毫不以為意,“承蒙各位南洋同仁抬舉,家嶽蘇鳴崗做了巴城第一位甲必丹。家嶽退休後,現任的甲必丹是林六哥。”
海述祖:“我方才聽你說,荷蘭人還讓你們負責些國家間的外交事務?”
蒙達:“確是如此。在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的國家,自然是荷蘭人自己負責。但對有些國家,他們往往讓我們處理。比如萬丹,他們蘇丹的顧問也是個華人,叫做拉克摩。荷蘭人與萬丹間的外交談判,便是由林六哥和龔定在做。”
“拉克摩,這名字好奇怪。”
“那是個剃發人,皈依了天方教,便把名字改了,原本的漢名我也不知。”
海述祖重重哼了一聲,“數典忘祖之輩。”
蒙達不敢反駁,按照天方教法,異教徒要多交一筆人頭稅。雖然不多,但南洋也確實有些華人皈依了天方教。
“你們與朝廷的交往由誰負責?”
“原是楊昆。其實這些外交事務,原來都是楊昆負責。但楊昆出使福建把差事辦砸了,船貨都被福建巡撫沒收,連人也被福建關進監獄。雖然後來經過多方疏通,人放了迴來。楊昆在荷蘭人那裏地位就大大不如從前,萬丹的差事這才由林六哥接過去。”
陳守序道:“我聽說楊昆已經死了。”
“國主說的對。楊昆去世後,與朝廷的交往就沒人負責了。”提起楊昆,蒙達不甚唏噓,
“楊昆家後來被很多債主找上門,打起了破產的官司。荷蘭人替楊昆歸還了債務,可他家終究什麽也沒剩下。在南洋打拚幾十年,到頭一場空。”
海述祖轉著酒杯,“楊昆在的時候,你們是怎麽與朝廷交往的?”
“主要是通過內地的一些商人,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楊昆的弟弟常駐福州,主要是他在負責此事。”
陳守序對此事略微知道一些,便向海述祖解釋道:“巴達維亞與朝廷的直接往來其實並不多,主要是由於鄭芝龍從中作梗。鄭芝龍把持了中荷貿易,他不需要福建再多出一位貿易的中介人。”
“閩海王。”海述祖微微頷首,“蒙老弟,雖是初次見麵,但我覺得你人很不錯。福建走不通,你有興趣來一趟廣東嗎。海某不才,在廣州卻也有一些關係。”
蒙達大喜,連忙站起身,向海述祖行禮,“蒙達敢不從命!”
陳守序沒想到這頓酒居然喝出了一筆可能的大生意。這些南洋華商對荷蘭人的價值是能解決一些荷蘭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果能搭上海述祖這條線,至少對蒙達來說,就多了一條在廣州做生意的路子。
陳守序道:“廣州那邊佛朗機人的勢力挺強的吧。”
海述祖擺擺手,“這沒什麽。我可以將蒙老弟介紹給廣東巡海道,他管著香山澳,便是佛朗機人也要聽他的。”
蒙達道:“蒙達當登門拜謝海老爺,請海老爺放心,與廣東交往的一切費用,由我負擔。”這是在說給廣東官員分潤的好處了。
海述祖聽了隻是點頭,沒再說話。
蒙達又對陳守序說道,“國主大人,實不相瞞。與你們交往的差事,也是蒙達主動向荷蘭人討要來的。”
陳守序暗想,蒙達與他嶽父投資眼光真是如出一轍啊,在創業期的風險投資往往能帶來最大的收益。他正好對運力不足的事情發愁,便問道,“蒙先生近期能集合多少船?”
蒙達問道:“國主需要的很急?”
“一個月左右要到位。”
蒙達算了一下,答道:“巴達維亞的商船如今多半各有任務,倉促之下,我隻能拿出6條船,包括現在港內的兩條。”
“如你在港內的兩艘船一般大小嗎?”
“對,噸位接近。”
陳守序想,差不多也夠了。
“國主需要我調船來卡裏馬塔還是蘇卡達納城?”
陳守序搖頭道,“都不是。我需要你的船去馬辰。”
從來沒人告知蒙達,陳守序要去馬辰的計劃,蒙達犯難了。海述祖和陳守序看著蒙達變化的表情,交換了個眼神。
“我會給你優厚的運費。”
蒙達一咬牙,“我可以讓船去蒙達,但那樣他們就不能掛荷蘭旗了。”
陳守序道:“我會給他們護航。”
“那就好。請國主見諒,我現在能調的船,除了港口的兩艘,其他船也要雇傭別的船主。不是蒙達舍不得這點運費,實在是那些船主也不好隨意打發了。“
海述祖與陳守序相視一笑,他倆今天等於互相幫了個忙。
調船事不宜遲,第二天蒙達的船完成卸貨後,他便立即返迴了巴達維亞。陳守序這邊,又花了兩天完成卡塔馬塔島物資和人口裝載。釋放了一些老弱戰俘後,還有5000人口。很多大米都裝在了戰艦上,木材則捆在運輸船的船舷兩側。抽出一些水兵駕駛繳獲的13艘本地船,艦隊離開了卡裏馬塔島,航向了第二個目標,蘇卡達納城。
正如戰前調查的那樣,蘇卡達納的水深不足,巡航艦開不進去,隻能遠遠放下長艇。港內沒有船,看來是都跑了。
這次登陸的難度比上一次要大,長艇需要劃行的距離更長,蘇卡達納城也集結了一些防禦的兵力。
讓陳守序有些意外的是,擔任先鋒的野戰營第一次登陸居然沒有成功。蘇卡達納顯然有了防備,他們向長艇航向的灘頭加強了兵力。
艦隊無法駛近海岸,給登陸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由於有地形和樹林的掩護,敵軍抵抗的很頑強,各種火器都向海麵打來。野戰營跳下船時,還站在齊膝深的水中,處境很不利。
野戰營奮戰了1個小時,終於無能為力,撤迴了長艇。陳守序看見路德維希.菲爾霍夫最後一個撤離了灘頭,但他們已經無力收迴倒在沙灘上的戰友了,陸軍在這一波攻擊中損失很大。
當滿臉慚愧的菲爾霍夫營長向陳守序道歉時,陳守序沒有任何批評的意思,他把責任攬了過來,“你們做的都很好,失敗的責任在我。是我大意了。”
艦隊其實準備有一些應付這種情況的裝備,陳守序嫌太麻煩而沒用,導致了陸軍的失敗。
哈裏斯這時站了出來,向陳守序請戰道:“提督,陸戰隊請求出擊。海軍一定會拿下灘頭。”他看了菲爾霍夫一眼,“替陸軍報仇。”
陳守序同意了,“你把帶來的家夥都用上吧。”
哈裏斯立即下去準備了。陳守序說的裝備是一種登陸專用的平底船,因為體積比較大,攜帶的時候並沒有全部組裝完成。
哈裏斯用了兩天時間,精心組織了一波登陸梯隊。4艘大型長艇裝上了6磅短炮,改成專門的炮艇。卸下4艘登陸專用的平底船,水兵們在平底船的前麵和兩側安裝齊腰高的柚木板,兩舷各裝上1門1磅迴旋炮。
哈裏斯集合300名陸戰隊和水兵,再抽調了200孟族人。他選出80名最精銳的陸戰隊士兵分配到平底船,剩下的人裝備短柄戰斧,不帶槍,每人帶5顆手榴彈。平底船作為登陸的先鋒,普通長艇編在他們身後。
每艘登陸的船上都發了一桶朗姆酒。哈裏斯對所有水兵們許諾,“最先衝入敵陣的10名士兵,賞80個比索。出發。”
酒、金錢和女人也許是最能刺激士兵的東西。他們奮力劃槳,衝到陸軍折戟的灘頭。蘇卡達納人將40多顆陸軍士兵的人頭掛在了樹上,這其中有一些是受傷後被他們俘虜的。虐殺俘虜和砍頭,都發生在艦隊的眼皮底下。無須動員,水兵們知道該怎麽做。
炮艇猛烈轟擊,短炮的身管倍徑不到6,原本是繳獲的加農炮。炮身受了一些損傷,艦隊廢物利用,將受了損傷的前半炮管鋸掉,就製成了這種發射榴彈的短炮。榴彈爆炸的威力對戰艦傷害小,海軍用的不多。此時倒是派上了大用場,炮艇在灘頭清理出一片足以登陸的地盤。平底船的士兵伏在船舷腰板之後,用佛朗機快速發射子銃,衝上了灘頭。
——————
注:龔定、林六哥、蒙達均為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