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白雲蒼狗
當了魔君的我想轉係去道門 作者:貓貓泡泡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疆,十萬大山。
北風凜冽,唿嘯而過,使得群山更顯蒼茫寂寥。
山民們將老祭祀綁在了青銅祭壇之前,而在其滿身的傷口之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色蟻蟲。
這是一場獻祭!
身為萬毒穀外門弟子的老祭祀,已經主持了四十三場享祭,親自將一千四百三十二位山民獻祭給了偉大的蟲尊!
而今日,終於輪到他自己了。
“血肉神魂,奉於蟲尊!”
近千名山民匍匐在地麵上齊聲祝禱,聲浪震得樹枝上的積雪簌簌墜落。
一股股恐懼,憎惡,絕望,滿足的濃稠靈情欲望,凝聚成了一根根無形絲線,從每一位山民身上,連接到了那密密麻麻的蟲子之上。
為首的少年看向老祭祀的眼裏滿是大仇得報的宣泄和快意。
隻因少年的姐姐年輕貌美,便被老祭祀以侍奉蟲尊的名義強行掠去,成為了滿足諸位上師情*欲的蟲奴。
可即便如此,依舊不能滿足那些惡魔的變態欲望。
於是,在其肉身已被厭棄後,便被投入了飼蟲窟,成為了一具供蟲群築巢的原料。
少年痛恨,悲傷,憤怒,可在十萬大山之中,作為蟲尊人間代行的祭祀就是不可違抗的天。
所有的情緒,最終都隻能壓在心底,變為認命的歎息。
直到昨日,蟲尊的神諭突然在所有山民心中響起。
“萬毒穀諸逆,悖行於吾,凡吾之民,群山之子,當共而誅之!”
所有山民這才知道,原來蟲尊一如既往的愛著祂的子民,隻是在祂沉睡的時候,叛逆篡改了蟲尊的意誌,才犯下了這諸多罪惡!
於是,無數場酣暢淋漓的複仇大戲,在群山之間不斷上演。昔日的作惡之輩,終究迎來了審判。
所有修持蟲道的萬毒穀修士以及所有山民宣泄而出的靈情,成為了萬蟲所收割的最後一批祭品。
若想以神道稱君,最為重要的便是香火信徒。
老蟲子活了這麽多年,累積的香火已然大差不差,隻是一直受製於血海和九幽兩道,並不敢隨意突破。
一尊元神五衰的,尚在兩道的掌控之內,可若是一位魔君,且有著數十上百億信徒的魔君,那對兩聖道而言,卻已算是極大的威脅了。
老蟲子可是自上古時期,曆經天商,天周,仙秦活到如今這個時代的老古董,最是知曉明哲保身之道。
正因它遲遲不入魔君之境,再加上十萬大山向來貧瘠,才讓萬毒穀成為了少數幾個,未被九幽,血海清洗過的魔門。
可經由唐緣的提醒,它才意識到,最末之劫將至,再如何蟄伏示弱,不會讓那兩道生出半分善意了。
它這饗食香火多年的金身,對魔修而言,絕對是一盤不可多得的美味。
所以,自從和唐緣北疆私密一會之後,它便開始著手突破魔君事宜。
與其坐著等死,不如殊死一搏。
既然是最後一舞,萬蟲便不再考慮長遠發展。
魔道奉行的法則向來是贏家通吃,整個萬毒穀的所有修士,實質上便是萬蟲養的資糧。
自其建立萬蟲穀起,此番大宴便已注定,所需考慮的隻是“烹飪”方式而已。
一場下位者的複仇盛宴,在收割了山民的靈情之後,也榨幹了所有蟲修的最後一絲價值!
當然,這一切的謀劃,都建立在九幽和血海兩道未曾發覺,沒有阻攔的前提之下。
所以,自從萬蟲和唐緣北疆一會後,後者便已經開始遮蔽天機,將整個地仙界尤其是魔道的注意力,從萬蟲老祖的身上偏移開來。
但是在暗中籌備結束之後,若想進一步直接突破,簡單的遮蔽天機,自然是不太夠用了。
畢竟像萬蟲老祖這般足以影響正魔運勢,主宰了無數人生死的大修士,除非像唐緣一般,有著十足的把握底蘊,瞬息破境。
不然一定會引動天機變化,觸動成就道君的最大劫難……人劫!
因此,唐緣才會在演繹星辰之道的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整個地仙界的天機,攪的一團混沌,人人自危,隻可本能的收縮防守,以攔唐緣的謀劃!
而萬蟲老祖自然是趁此良機,直接開始了突破。
九幽,血海人人自危,誰也來不及管它,這便是自其誕生億萬年來,都未曾找到的突破契機!
“抓得好機會,萬蟲。”
阿鼻劍本還是懷疑,可是當他感到周遭蟲豸都開始了異動之後,便知道萬蟲已經接近成功了。
於此同時,天地之間竟然隱有萬鬼哭嚎之聲,陰山鬼帝同樣在此時,選擇了突破!
和萬蟲麵臨的困境一樣,這位由鬼哭宗誤打誤撞煉出的天鬼,同樣被九幽,血海視為了囊中之物。
別看陰山鬼帝的名號在地仙界響徹一方,在戲文之中,都會是幕後最大反派的存在。
可對九幽,血海兩大惡霸而言,依舊隻是盤中一餐而已。
前世,這大餐自是由唐老魔獨享,將這兩位氣運不凡的存在,盡數煉成了魔君分身,對其助力極多。
今生,雖沒了唐老魔,卻多了阿鼻劍。若是不做插手,它們的命運定不會改變,必會被阿鼻劍所煉化。
作為前世的親曆者,唐緣清楚的知道,萬蟲老祖和陰山鬼帝所占據的魔道氣運,甚至要比天墮,一念這等魔君還重。
後者不過是上個時代所遺留的產物,而前者卻是末劫初至之時,氣運所衷之輩!
正是因為擊殺了它們兩位,唐緣才盡奪魔道氣運,成為了末劫將至之時的天命魔子,萬古魔劫。
因此,唐緣的目的自然便很是清晰了,寧可助這兩位成就魔君果位,讓它們與九幽血海,分庭抗禮,互相拉扯。
也不能讓阿鼻劍走上和唐緣前世相似的道路,一統魔道氣運!
地心血海。
既然已經失了先機,此刻再如何行事,也不過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阿鼻劍索性不動,而是雙眸深邃的看向了混沌海的方向,片刻後,又是突然笑了起來,自語道:
“助我聖道兩人成君,漲我聖道氣運,如此受困於昔日所見,不過是自作聰明,作繭自縛罷了!”
說完,他看向桑蟬,吩咐道:“萬蟲與陰山成君,代我之名,獻上賀禮。”
“從此十萬大山和陰山鬼域,自歸其所有,吾血海弟子不得踏入半步!”
他知道唐緣的目的是挑撥魔道內部的關係,那他索性先釋放善意,給足這兩位新晉“魔君”的麵子!
……
混沌海。
當天機逐漸散去之後,諸修也同樣算明了此間諸事,看向唐緣的眼中,都帶上了幾分質疑。
畢竟,這可是一下子幫助兩位天魔成就了魔君果位,本來因為九州法會之謀而潰敗,導致氣運大跌的魔道,反而止血成功,又有了上漲趨勢。
不過,諸位道君自然也明白唐緣此行的意義,如此分裂魔門,倒也算是一樁妙計。
隻是風險同樣頗大,若是成就魔君的萬蟲和陰山,並未和九幽,血海對立,可不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麽?
同樣精通天機之道的知微客,麵露思考道:“不論好壞,此事影響倒是立竿見影,我觀未來萬年,當是少見的和平歲月,地仙界的紛爭竟會陡然少了九成以上。”
唐緣這才淡淡道:“魔道氣運一分為三,即便彼輩麵上和氣,也斷難同心。這段時間,正是吾等道門最後的發育時間。”
“若是翌日,能再多幾位道友,即便送萬蟲與陰山成君,亦無大礙!”
一番說辭之後,終是為此事定下了基調,眾修不再探討,而是迴到了道君大典之上。
唯有燭照暗暗打量著唐緣,心中思索不定,他可不相信,唐緣未布半點節製手段,便如此慷慨的助那兩位成君。
“不過,對如今的局勢而言,唐緣自是越強越好。”如此想著,燭照便也放下了心中所想。
……
唐緣的道君大典足足持續了三年時間,諸位道君輪番講道,聽得眾元神都是如癡如醉,收獲極大。
在結束之後,眾仙更是頗有意猶未盡之意。
甚至有近乎二十位元神,直接在三仙島結廬而居,住了下來,如此和同樣感悟頗深的真仙論道,互參有無。
一時之間,三仙島居然成了地仙界元神最多的地方。
不僅三仙島如此,北疆的陰山和萬蟲同樣開壇講道,吸引許多魔道散修來投。
哪怕萬毒穀和陰山鬼國因為兩位魔君獻祭而亡,卻依舊在短時間內拉起了不遜色於原來的勢力。
而血海和九幽兩道,也未對此有何意見,任由這兩位魔君招兵買馬,儼然超越了其他幾家魔宗,成為了僅次於兩聖道的勢力。
相較而言,佛門依舊是一如既往的波瀾不驚。
在曆經了諸般動亂之後,地仙界竟然真的進入了和平發育的時期。
雖然這氣氛顯得有些詭異,總有著一股風雨欲來之感。
但總歸,是真的迎來了久違的平靜,就和唐緣未從北疆走出時一樣。
……
千年時光,匆匆而過。
對於已成道君的唐緣而言,不過是幾次閉關。
可對於整個世界而言,卻已是滄海桑田!
北風凜冽,唿嘯而過,使得群山更顯蒼茫寂寥。
山民們將老祭祀綁在了青銅祭壇之前,而在其滿身的傷口之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色蟻蟲。
這是一場獻祭!
身為萬毒穀外門弟子的老祭祀,已經主持了四十三場享祭,親自將一千四百三十二位山民獻祭給了偉大的蟲尊!
而今日,終於輪到他自己了。
“血肉神魂,奉於蟲尊!”
近千名山民匍匐在地麵上齊聲祝禱,聲浪震得樹枝上的積雪簌簌墜落。
一股股恐懼,憎惡,絕望,滿足的濃稠靈情欲望,凝聚成了一根根無形絲線,從每一位山民身上,連接到了那密密麻麻的蟲子之上。
為首的少年看向老祭祀的眼裏滿是大仇得報的宣泄和快意。
隻因少年的姐姐年輕貌美,便被老祭祀以侍奉蟲尊的名義強行掠去,成為了滿足諸位上師情*欲的蟲奴。
可即便如此,依舊不能滿足那些惡魔的變態欲望。
於是,在其肉身已被厭棄後,便被投入了飼蟲窟,成為了一具供蟲群築巢的原料。
少年痛恨,悲傷,憤怒,可在十萬大山之中,作為蟲尊人間代行的祭祀就是不可違抗的天。
所有的情緒,最終都隻能壓在心底,變為認命的歎息。
直到昨日,蟲尊的神諭突然在所有山民心中響起。
“萬毒穀諸逆,悖行於吾,凡吾之民,群山之子,當共而誅之!”
所有山民這才知道,原來蟲尊一如既往的愛著祂的子民,隻是在祂沉睡的時候,叛逆篡改了蟲尊的意誌,才犯下了這諸多罪惡!
於是,無數場酣暢淋漓的複仇大戲,在群山之間不斷上演。昔日的作惡之輩,終究迎來了審判。
所有修持蟲道的萬毒穀修士以及所有山民宣泄而出的靈情,成為了萬蟲所收割的最後一批祭品。
若想以神道稱君,最為重要的便是香火信徒。
老蟲子活了這麽多年,累積的香火已然大差不差,隻是一直受製於血海和九幽兩道,並不敢隨意突破。
一尊元神五衰的,尚在兩道的掌控之內,可若是一位魔君,且有著數十上百億信徒的魔君,那對兩聖道而言,卻已算是極大的威脅了。
老蟲子可是自上古時期,曆經天商,天周,仙秦活到如今這個時代的老古董,最是知曉明哲保身之道。
正因它遲遲不入魔君之境,再加上十萬大山向來貧瘠,才讓萬毒穀成為了少數幾個,未被九幽,血海清洗過的魔門。
可經由唐緣的提醒,它才意識到,最末之劫將至,再如何蟄伏示弱,不會讓那兩道生出半分善意了。
它這饗食香火多年的金身,對魔修而言,絕對是一盤不可多得的美味。
所以,自從和唐緣北疆私密一會之後,它便開始著手突破魔君事宜。
與其坐著等死,不如殊死一搏。
既然是最後一舞,萬蟲便不再考慮長遠發展。
魔道奉行的法則向來是贏家通吃,整個萬毒穀的所有修士,實質上便是萬蟲養的資糧。
自其建立萬蟲穀起,此番大宴便已注定,所需考慮的隻是“烹飪”方式而已。
一場下位者的複仇盛宴,在收割了山民的靈情之後,也榨幹了所有蟲修的最後一絲價值!
當然,這一切的謀劃,都建立在九幽和血海兩道未曾發覺,沒有阻攔的前提之下。
所以,自從萬蟲和唐緣北疆一會後,後者便已經開始遮蔽天機,將整個地仙界尤其是魔道的注意力,從萬蟲老祖的身上偏移開來。
但是在暗中籌備結束之後,若想進一步直接突破,簡單的遮蔽天機,自然是不太夠用了。
畢竟像萬蟲老祖這般足以影響正魔運勢,主宰了無數人生死的大修士,除非像唐緣一般,有著十足的把握底蘊,瞬息破境。
不然一定會引動天機變化,觸動成就道君的最大劫難……人劫!
因此,唐緣才會在演繹星辰之道的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整個地仙界的天機,攪的一團混沌,人人自危,隻可本能的收縮防守,以攔唐緣的謀劃!
而萬蟲老祖自然是趁此良機,直接開始了突破。
九幽,血海人人自危,誰也來不及管它,這便是自其誕生億萬年來,都未曾找到的突破契機!
“抓得好機會,萬蟲。”
阿鼻劍本還是懷疑,可是當他感到周遭蟲豸都開始了異動之後,便知道萬蟲已經接近成功了。
於此同時,天地之間竟然隱有萬鬼哭嚎之聲,陰山鬼帝同樣在此時,選擇了突破!
和萬蟲麵臨的困境一樣,這位由鬼哭宗誤打誤撞煉出的天鬼,同樣被九幽,血海視為了囊中之物。
別看陰山鬼帝的名號在地仙界響徹一方,在戲文之中,都會是幕後最大反派的存在。
可對九幽,血海兩大惡霸而言,依舊隻是盤中一餐而已。
前世,這大餐自是由唐老魔獨享,將這兩位氣運不凡的存在,盡數煉成了魔君分身,對其助力極多。
今生,雖沒了唐老魔,卻多了阿鼻劍。若是不做插手,它們的命運定不會改變,必會被阿鼻劍所煉化。
作為前世的親曆者,唐緣清楚的知道,萬蟲老祖和陰山鬼帝所占據的魔道氣運,甚至要比天墮,一念這等魔君還重。
後者不過是上個時代所遺留的產物,而前者卻是末劫初至之時,氣運所衷之輩!
正是因為擊殺了它們兩位,唐緣才盡奪魔道氣運,成為了末劫將至之時的天命魔子,萬古魔劫。
因此,唐緣的目的自然便很是清晰了,寧可助這兩位成就魔君果位,讓它們與九幽血海,分庭抗禮,互相拉扯。
也不能讓阿鼻劍走上和唐緣前世相似的道路,一統魔道氣運!
地心血海。
既然已經失了先機,此刻再如何行事,也不過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阿鼻劍索性不動,而是雙眸深邃的看向了混沌海的方向,片刻後,又是突然笑了起來,自語道:
“助我聖道兩人成君,漲我聖道氣運,如此受困於昔日所見,不過是自作聰明,作繭自縛罷了!”
說完,他看向桑蟬,吩咐道:“萬蟲與陰山成君,代我之名,獻上賀禮。”
“從此十萬大山和陰山鬼域,自歸其所有,吾血海弟子不得踏入半步!”
他知道唐緣的目的是挑撥魔道內部的關係,那他索性先釋放善意,給足這兩位新晉“魔君”的麵子!
……
混沌海。
當天機逐漸散去之後,諸修也同樣算明了此間諸事,看向唐緣的眼中,都帶上了幾分質疑。
畢竟,這可是一下子幫助兩位天魔成就了魔君果位,本來因為九州法會之謀而潰敗,導致氣運大跌的魔道,反而止血成功,又有了上漲趨勢。
不過,諸位道君自然也明白唐緣此行的意義,如此分裂魔門,倒也算是一樁妙計。
隻是風險同樣頗大,若是成就魔君的萬蟲和陰山,並未和九幽,血海對立,可不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麽?
同樣精通天機之道的知微客,麵露思考道:“不論好壞,此事影響倒是立竿見影,我觀未來萬年,當是少見的和平歲月,地仙界的紛爭竟會陡然少了九成以上。”
唐緣這才淡淡道:“魔道氣運一分為三,即便彼輩麵上和氣,也斷難同心。這段時間,正是吾等道門最後的發育時間。”
“若是翌日,能再多幾位道友,即便送萬蟲與陰山成君,亦無大礙!”
一番說辭之後,終是為此事定下了基調,眾修不再探討,而是迴到了道君大典之上。
唯有燭照暗暗打量著唐緣,心中思索不定,他可不相信,唐緣未布半點節製手段,便如此慷慨的助那兩位成君。
“不過,對如今的局勢而言,唐緣自是越強越好。”如此想著,燭照便也放下了心中所想。
……
唐緣的道君大典足足持續了三年時間,諸位道君輪番講道,聽得眾元神都是如癡如醉,收獲極大。
在結束之後,眾仙更是頗有意猶未盡之意。
甚至有近乎二十位元神,直接在三仙島結廬而居,住了下來,如此和同樣感悟頗深的真仙論道,互參有無。
一時之間,三仙島居然成了地仙界元神最多的地方。
不僅三仙島如此,北疆的陰山和萬蟲同樣開壇講道,吸引許多魔道散修來投。
哪怕萬毒穀和陰山鬼國因為兩位魔君獻祭而亡,卻依舊在短時間內拉起了不遜色於原來的勢力。
而血海和九幽兩道,也未對此有何意見,任由這兩位魔君招兵買馬,儼然超越了其他幾家魔宗,成為了僅次於兩聖道的勢力。
相較而言,佛門依舊是一如既往的波瀾不驚。
在曆經了諸般動亂之後,地仙界竟然真的進入了和平發育的時期。
雖然這氣氛顯得有些詭異,總有著一股風雨欲來之感。
但總歸,是真的迎來了久違的平靜,就和唐緣未從北疆走出時一樣。
……
千年時光,匆匆而過。
對於已成道君的唐緣而言,不過是幾次閉關。
可對於整個世界而言,卻已是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