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千代田形’號是被‘扶桑’號擊沉的嗎?”河原要一急切的問道。..m
“對。”林逸青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倆到地圖桌邊來。
林逸青指著擺在地圖上的幾條寫著艦名的小船模型,對上村彥之丞和河原要一講起這些天發生的戰鬥來。
自政府軍在大阪側後方的鬆阪一帶登陸後,完成護航任務的政府軍海軍艦隊也展開了攻擊行動,以配合陸軍的進攻。
從6月10日到現在的6月12日,雙方在大阪港進行了多次戰鬥。
6月10日7點左右,大阪港外風平浪靜,政府軍軍艦“清輝”還在左右徘徊。偵察攔截薩摩軍的艦船,此前“清輝”曾在紀伊水道攔截過幾艘商船,都被前來接應的薩摩軍“金剛”號鐵甲艦趕走。
中午時分,行動遲緩的政府軍主力艦“扶桑”號和炮艦“天城”號終於出現在海平線上。11時,所有的政府軍軍艦會合為一隊。井上良馨向“清輝”通報了命令後。即開始一麵觀察大阪港的水文、地形情況,一麵聽取“清輝”艦長關於連日來對薩摩軍修建炮台進行監視的匯報,以一個西方式職業軍人的眼光,選擇將要采取的進攻方式。,…,
大阪港的一些險要位置,自古就設有炮台,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建設近代化的海防設施,新修築了十餘座炮台,這些炮台裝備有新式的火炮,建造得也很堅固,但大都毀於薩摩軍進攻大阪的戰鬥中。在薩摩軍攻占大阪後,林逸青經過仔細研究,新修築了多處炮台,這些炮台都不是磚石修建,而是以土壘成,看上去較為簡陋,但各炮口都額外加有裝甲防護,裝有頂蓬。並且可以自由向各個方向射擊,因為這些炮台旁邊就是從海邊通向大阪城區的道路。此外林逸青還將原來被薩摩軍摧毀的炮台加以修複,整體而言。重新布防的大阪港的炮台和火炮及守軍的數量比原來要少,但守禦的實力卻大大的加強了。
在對整個港口形勢有了大體上的了解之後,井上良馨立刻開始布署他的軍艦。大阪港屬於自由貿易港,雖然現在已經易手。但薩摩軍並沒有禁止本國和外國的商船進出,是以雖然雙方交火激烈。但海上航道卻一直保持暢通。看到這些政府軍軍艦來意不善,炮台守軍一麵加強戒備,觀察著政府軍在港灣口排兵布陣,一邊派人飛報參謀本營。,…,
政府軍噸位最大的“扶桑”號鐵甲艦吃水較深,難以逼近大阪海岸,井上良馨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將“扶桑”布置在了大阪港4座炮台的火力交匯點上,或者說布置在了一個可以同時炮擊大阪港4座炮台的位置。“扶桑”號鐵甲艦排水量3997噸。明治十一年完工。艦長78.03米,寬14.94米,吃水6.57米,裝備2台臥式二汽缸複合雙動式蒸汽機,雙軸推進,功率3900馬力,測試最大航速11.3節。煤艙容量500噸。井上良馨之所以敢於冒險把這艘軍艦放在4座中國炮台的炮口下,主要因為“扶桑”是1艘正宗的鐵甲艦,水線帶包裹著厚達102毫米至229毫米的裝甲。同時,“扶桑”號的炮火兇猛,裝備有6門240毫米主炮和6門75毫米克虜伯後膛炮,此外還有6門75毫米舢舨炮可以隨機布置在甲板上。另外還有諾典費爾德25毫米4管機關炮。“扶桑”號的240毫米火炮對付大阪港的炮台,幾乎是無敵的。井上良馨根據得到的情報,認為大阪港主炮台最大的火炮隻有170毫米,於是按照政府軍海軍以往的測試情況,決定軍艦停泊在209毫米裝甲能夠抵禦住170毫米炮彈的地方,即距離炮台1000米左右。作為配角的“天城”和“清輝”等炮艦,船小水淺。被命令直接抵近大阪主炮台所在的岸邊作戰。…,
6月11日半夜,大阪突降暴雨,攻占了炮台的200多名政府軍登陸隊沒有攜帶任何宿營裝備,被淋得渾身透濕。第二天清早。井上良馨急忙安排向岸上運輸帳篷等物資,與此同時,這支人數可憐的政府軍準備按照井上良馨的布署,去完成占領大阪城郊一處堡壘的重任。…,
這些人以重金買通了大阪附近海岸的漁民。暗地裏在航道上丟棄了大量的漁網,結果當“扶桑”號白天前來進攻時,薩摩海軍的主力艦“比睿”和“金剛”兩艘鐵甲艦前往迎戰,但卻沒想到被漁網纏住了螺旋槳,行動大受阻礙,因而在同“扶桑”號的交戰當中大受掣肘,雙方交戰多時。“扶桑”號未能突入港內,但“比睿”號和“金剛”號也中彈多處。未能擊沉“扶桑”號,被迫退迴港內。而“扶桑”號也擔心自己的螺旋槳被纏住,沒有繼續進攻。…,
,
“‘千代田形’號是被‘扶桑’號擊沉的嗎?”河原要一急切的問道。..m
“對。”林逸青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倆到地圖桌邊來。
林逸青指著擺在地圖上的幾條寫著艦名的小船模型,對上村彥之丞和河原要一講起這些天發生的戰鬥來。
自政府軍在大阪側後方的鬆阪一帶登陸後,完成護航任務的政府軍海軍艦隊也展開了攻擊行動,以配合陸軍的進攻。
從6月10日到現在的6月12日,雙方在大阪港進行了多次戰鬥。
6月10日7點左右,大阪港外風平浪靜,政府軍軍艦“清輝”還在左右徘徊。偵察攔截薩摩軍的艦船,此前“清輝”曾在紀伊水道攔截過幾艘商船,都被前來接應的薩摩軍“金剛”號鐵甲艦趕走。
中午時分,行動遲緩的政府軍主力艦“扶桑”號和炮艦“天城”號終於出現在海平線上。11時,所有的政府軍軍艦會合為一隊。井上良馨向“清輝”通報了命令後。即開始一麵觀察大阪港的水文、地形情況,一麵聽取“清輝”艦長關於連日來對薩摩軍修建炮台進行監視的匯報,以一個西方式職業軍人的眼光,選擇將要采取的進攻方式。,…,
大阪港的一些險要位置,自古就設有炮台,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建設近代化的海防設施,新修築了十餘座炮台,這些炮台裝備有新式的火炮,建造得也很堅固,但大都毀於薩摩軍進攻大阪的戰鬥中。在薩摩軍攻占大阪後,林逸青經過仔細研究,新修築了多處炮台,這些炮台都不是磚石修建,而是以土壘成,看上去較為簡陋,但各炮口都額外加有裝甲防護,裝有頂蓬。並且可以自由向各個方向射擊,因為這些炮台旁邊就是從海邊通向大阪城區的道路。此外林逸青還將原來被薩摩軍摧毀的炮台加以修複,整體而言。重新布防的大阪港的炮台和火炮及守軍的數量比原來要少,但守禦的實力卻大大的加強了。
在對整個港口形勢有了大體上的了解之後,井上良馨立刻開始布署他的軍艦。大阪港屬於自由貿易港,雖然現在已經易手。但薩摩軍並沒有禁止本國和外國的商船進出,是以雖然雙方交火激烈。但海上航道卻一直保持暢通。看到這些政府軍軍艦來意不善,炮台守軍一麵加強戒備,觀察著政府軍在港灣口排兵布陣,一邊派人飛報參謀本營。,…,
政府軍噸位最大的“扶桑”號鐵甲艦吃水較深,難以逼近大阪海岸,井上良馨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將“扶桑”布置在了大阪港4座炮台的火力交匯點上,或者說布置在了一個可以同時炮擊大阪港4座炮台的位置。“扶桑”號鐵甲艦排水量3997噸。明治十一年完工。艦長78.03米,寬14.94米,吃水6.57米,裝備2台臥式二汽缸複合雙動式蒸汽機,雙軸推進,功率3900馬力,測試最大航速11.3節。煤艙容量500噸。井上良馨之所以敢於冒險把這艘軍艦放在4座中國炮台的炮口下,主要因為“扶桑”是1艘正宗的鐵甲艦,水線帶包裹著厚達102毫米至229毫米的裝甲。同時,“扶桑”號的炮火兇猛,裝備有6門240毫米主炮和6門75毫米克虜伯後膛炮,此外還有6門75毫米舢舨炮可以隨機布置在甲板上。另外還有諾典費爾德25毫米4管機關炮。“扶桑”號的240毫米火炮對付大阪港的炮台,幾乎是無敵的。井上良馨根據得到的情報,認為大阪港主炮台最大的火炮隻有170毫米,於是按照政府軍海軍以往的測試情況,決定軍艦停泊在209毫米裝甲能夠抵禦住170毫米炮彈的地方,即距離炮台1000米左右。作為配角的“天城”和“清輝”等炮艦,船小水淺。被命令直接抵近大阪主炮台所在的岸邊作戰。…,
6月11日半夜,大阪突降暴雨,攻占了炮台的200多名政府軍登陸隊沒有攜帶任何宿營裝備,被淋得渾身透濕。第二天清早。井上良馨急忙安排向岸上運輸帳篷等物資,與此同時,這支人數可憐的政府軍準備按照井上良馨的布署,去完成占領大阪城郊一處堡壘的重任。…,
這些人以重金買通了大阪附近海岸的漁民。暗地裏在航道上丟棄了大量的漁網,結果當“扶桑”號白天前來進攻時,薩摩海軍的主力艦“比睿”和“金剛”兩艘鐵甲艦前往迎戰,但卻沒想到被漁網纏住了螺旋槳,行動大受阻礙,因而在同“扶桑”號的交戰當中大受掣肘,雙方交戰多時。“扶桑”號未能突入港內,但“比睿”號和“金剛”號也中彈多處。未能擊沉“扶桑”號,被迫退迴港內。而“扶桑”號也擔心自己的螺旋槳被纏住,沒有繼續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