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洪半年來,是白天黑夜咳嗽不止,身體特別虛弱;到了晚上,那咳嗽更加厲害,常常一覺醒來,周身是大汗淋漓,手腳酸軟,四肢無力。老婆譚氏心急如焚,請了諸葛故城的馮老先生來看病,馮老先生說沒事,是老爺太勞累,太操心,需要養息,開幾包中藥調理即可。
自從諸葛洪知道三兒子諸葛常祿,要親自押運大批白布迴大山,感到十分興奮,一下精神大振,飯量大增,笑聲不斷。大家都說,是馮老先生治好了老爺的病,但譚氏心裏明白,實際是三兒子諸葛常祿治好了老爺的心病。三兒子出了牢房,又運迴大批白布,救活了染房和布行,贏了親家賈洪安,他那病不好才怪呢!可譚氏心裏明白,男人老了,身體不好了,三兒子迴大山,隻是給他打了一針強心針,但他的病根還在,而且還十分嚴重。她多次給男人提出,請山裏的馮仙娘來給他看看,他就是不願意,還說請個婆娘圍在男人身邊跳來跳去,成何體統!這幾天,男人的臉頰是紅一陣、白一陣,晚上總是出倒汗、說夢話,譚氏見了,心裏隱隱作痛。
鹹陽諸葛商號的夥計送信迴來,說三少爺離諸葛故城,隻有三天的路程了。譚氏沒理會諸葛洪的反對,派人把馮仙娘悄悄請來了。馮仙娘知道老爺不信仙娘這一套,特地跟譚氏商量,用了一個大的屏風,把老爺的房間隔斷,把請神驅鬼的場合擺在靠門這邊。
說來也巧,馮仙娘給諸葛洪請神驅鬼這天,諸葛洪是安安靜靜地睡了一整天,一滴水、一顆米都未進,直到晚上才醒,當晚就吃了個紅糖蔭米荷包蛋。諸葛洪好象恢複了元氣,譚氏喜形於色,心裏還在埋怨自己,為啥不早點請馮仙娘?要是早點請,病也早就好了。
諸葛洪昏睡了一天一夜,覺得身子舒坦多了,吃了早飯,他給老婆譚氏打了個招唿,說要出去走走;譚氏滿口答應,她把老爺身邊的兩個下人找來,囑咐了好一陣,要他們照顧好老爺。
諸葛洪徑直來到諸葛故城外,走過一片開闊地,佇立在一排排煉鐵爐前,陷入了沉思。這些煉鐵爐,是清朝光緒年間的一位官員來建的,那時諸葛洪還不到二十歲。按照朝廷的意思,這裏發現了鐵礦,朝廷要在這裏建一個煉鐵廠。消息一傳出來,就引起了大山裏的人不滿。多少年來,大山裏的人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閑生活,人們怕煉鐵破了大山的風水,又怕擾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特別是那些有山林的山主,包括諸葛山莊在內,更是堅決反對,怕朝廷煉鐵要砍伐樹木,砍了樹木朝廷又不給錢,這簡直要了他們的命。這時,諸葛洪的父親躲在山莊內,不肯與朝廷官員見麵;朝廷官員抓住諸葛洪父親故意推諉的由頭,啟奏朝廷要鏟平諸葛故城。山民們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那一批有山林的山主也招架不住了,隻好請出諸葛洪的父親,代表大家向這位官員求情。俗話說,雞蛋哪能碰得過石頭,老百姓哪能鬥得過朝廷?山民們乖乖地低頭了;那官員知道諸葛山莊是山民們的頭,他怕山民反悔,要諸葛洪的父親拿個兒子出來當人質。諸葛洪有三弟兄,大哥在外麵跑生意,是家中的頂梁柱,家還安在了山外;二哥長年生病在床,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隻好把諸葛洪弄去作人質,如果煉鐵廠建不起,諸葛山莊就別想要迴這三兒子。
不到一年時間,那官員硬是在這大山深處,建起了煉鐵廠;諸葛洪是人質,目睹了建廠的全過程,也同那官員熟悉了。煉鐵廠正準備生爐煉鐵時,那官員接到命令,朝廷己撒銷這個煉鐵廠,要那位官員迴京複命。大山裏的人們得知這個消息,歡唿雀躍,象過年一樣。那官員離開大山的頭天晚上,諸葛山莊大擺宴席,故城有頭有麵的人物都參加了。
這位官員當眾說:“撒銷這個煉鐵廠,是因為大山的人厚道、樸實;是諸葛洪多次向我建議,不要破壞大山的風水,留下這塊寶地讓大山的人繁衍生存;朝廷眷戀這裏的人民,接受了我的奏折。”從那以後,大山裏的人們把朝庭撒出鐵廠,都說成是諸葛洪的功勞。諸葛洪的老爹見諸葛洪在大山裏威信高,就把他推上了諸葛山莊當家人的位子。
諸葛洪始終認為,這裏就是自己發跡的地方。多年來,他要人們保護這些煉鐵爐,說這是大山人爭取安居樂業的紀念;盡管這裏隻剩下殘垣斷壁,諸葛故城也沒有人去破壞。每年臘月三十,諸葛洪都要帶著三個兒子和孫子來祭拜,滔滔不絕地重複那眾所周知的故事。今天他站到這裏,看著殘垣斷壁,感到十分留戀,畢竟老了,該找煉鐵爐的維護人了。
迴到山莊,諸葛洪的心緒很亂,他午飯後也未上床休息,喝了幾口茶就給譚氏說:“走,到老二家坐坐!”
譚氏知道,丈夫最擔心的還是二兒子,他是丈夫的一塊心病。諸葛常福是譚氏剛生下大女兒一個月後又懷上的,當時她不知道又懷上了娃娃,隻覺得本來充足的奶水,突然就沒有了,大女兒含著乳頭吮吸幾下,扭頭就哭泣不止,白天黑夜哭鬧個不停;說請個奶媽,諸葛洪的母親整死個舅子都不願意,說有什麽祖訓,為保持諸葛世家純正的血統,凡是出生的娃娃必須由親娘奶大,譚氏隻好搗米漿來喂養。到了第三個月,譚氏身子還不見紅,請中醫一摸脈相,說是又懷上了;這可是雙喜臨門,一年生兩胎,諸葛家的人高興了好長一陣子。由於在娘的肚子裏營養不良,二兒子諸葛常福生下來就象一根黃豆芽,下地還不足兩斤半;還沒滿兩個月,又和他姐姐一起出麻疹。那可急壞了諸葛洪倆口子,他們是到處求醫求神都沒效果,最後商量,為保住諸葛家的這個龍種,譚氏把僅有的一點奶水就喂了二兒子,到後來大女兒夭折了,諸葛常福奇跡般地活下來了,可就是又瘦又矮、身子十分虛弱。正因為這些原因,山莊裏的人時時遷就他,養成了他好吃懶做、飛揚跋扈的壞毛病,最後發展到吃喝嫖賭燒鴉片,五毒俱全。
馮群仙躡手躡腳地走到床前,拍了拍睡在床上的男人,還沒等馮群仙開口,諸葛常福就一腳向老婆踢去,還罵道:“你龜兒子婆娘啥子事?老子睡點清靜瞌睡,你都不安逸,再鬧,老子整死你!”男人昨晚一夜沒迴家,早上天麻麻亮才落屋,一進家門就睡到現在,午飯都沒吃,她無奈地說:“老爺來了,可能找你有事!”
“啊呀,啊呀呀,老爺來了,你龜兒子婆娘咋個不早說嘛,壞了大事,老子要找你婆娘算帳喲!”諸葛常福從床上一躍而起,一邊穿衣服,一邊罵道。
諸葛洪老倆口一踏進廂房門,就看見二兒媳婦馮群仙畢恭畢敬地候在門邊。老倆口很喜歡這個二兒媳婦,不光是因為她聽話、孝順、勤勞,而是把這樣的媳婦配在二兒子身邊,是再合適不過了。
諸葛常福與馮群仙的這門親事,開始諸葛常福是整死不答應,還找老娘大鬧一場,質問老娘:“娘,我為啥不能娶個財主家的女兒做老婆,硬要我娶個窮婆娘?”
譚氏說:“娶財主家的女兒是可以撐門麵,可你吃喝嫖賭、抽大煙、五毒俱全,這大山裏哪個不曉得,哪個願把女兒嫁給你?馮群仙家裏確實很窮,但人樸實賢慧,尤其是膽小怕事的性子,適合你那性格;你不娶馮群仙,隻有打一輩子光棍了。”
諸葛常福聽說要當一輩子光棍,也就同意了。
諸葛洪倆口子認準這門親事後,硬是把馮群仙娶進了諸葛山莊。那馮群仙的肚皮又很爭氣,嫁給諸葛常福的第二年,就給諸葛家添了個有把子的丁,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個個漂漂亮亮,不象二少爺那醜樣子,諸葛故城的人都說,這真是“歪竹子長出正筍子”。
諸葛常福聽說老爹老娘來找他,心想:“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老爹近段時間身子骨特別不好,難道他來找我做諸葛山莊的當家人?哼,這是夢裏撿銀子,不可能的事,當家人無論如何也落不到我頭上!啊,是來問我誰做當家人?這我得好好想想,大哥諸葛常德的人品、本事,是沒得說頭,但他是個樹葉落到頭上都怕三分的人,身子骨又有病,他是挑不起當家人這副擔子的;尤其是,大哥愛管自己的閑事,自己賭光了,想抽一口了,找帳房借點錢,他不答應不說,還罵我是敗家子,真是可恨極了,我不同意他做當家人。他不當誰當呢?”
“兒子給倆位老人請安,爹爹的病好多了,看上去精神不錯,祝你老人家早日康複!”今天諸葛常福的幾句問候話,倒說得伸展,老倆口聽了心裏著實舒服;在場的二少奶奶馮群仙也認為,男人今天的幾句話,還象個人說的。
諸葛洪雖然對二兒子有些偏見,曉得他在外麵花天酒地的事,但他始終認為,他還是諸葛家的種,諸葛家的血脈。前不久,一家佃戶的一頭豬,被山上的棒老二搶了,諸葛常福帶起人,硬是追到山神廟路口,逼著那幾個棒老二把豬抬迴了佃戶家,當然也少不了敲佃戶一筆錢抽大煙。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在大山裏也算本事;為這事,諸葛洪當著全家人的麵,把老二肯定了一番;有時他也想:“唉,要是大兒子諸葛常德,遇事有老二這個膽量就好了。”
“常福,你三弟從鹹陽押運白布迴來,商道上的人都要來朝賀;人多事雜,防範很重要,諸葛山莊的防範就由你來負責了!”諸葛洪笑眯眯地對諸葛常福說。
諸葛常福見老爹如此信任他,已是喜出望外,拍著胸膛說:“要得,我按你老人家的要求,把諸葛故城的城裏城外,諸葛山莊的裏裏外外,認真清查一遍,要那些棒老二無藏身之地;隻是要多花點吃煙打酒的錢,要請幾個不要命的人,來護場子。”
譚氏聽了心知肚明,老二又在騙錢花。她看男人今天格外慷慨,不僅完全答應了老二的要求,還另外給老二安排了些大洋,給廂房添置些家具,這肯定有男人的用意,譚氏也就隨聲附和罷了。
老倆口小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廂房。諸葛常福把老爹老娘送出廂房後,硬是高興得合不攏嘴巴,用手摸著後腦殼上,那稀稀拉拉的幾根頭發,看著馮群仙傻笑,把女人按倒床上就做那事。大白天,馮群仙看到男人那骨瘦如柴、呲牙裂嘴、癩巴巴的醜樣子,頓時閉上了眼睛。
諸葛常福找了十幾個佃戶,在諸葛故城的壩子裏訓練;這十多個人老的老,小的小,老的頭上還拖著根焦黃的長辮子,小的還沒鋤把高,站在壩子裏聽諸葛常福訓話:“你們給老子聽著,明天我三弟押布迴來,老爹要組織人歡迎,我怕有人搗亂,找你們來維持秩序;秩序整好了,冒兒頭敞開肚皮吃,燒酒盡管喝,聽清楚沒有?”
一聽說冒兒頭敞開肚皮吃,燒酒盡管喝,壩子裏的人,敞開嗓門吼:“二少爺,聽清楚了!”
諸葛常福聽了,心中暗喜:“這些人隻吃飯不拿錢,老爹撥的大洋,就落老子腰包了,又可以抽上十天半月了,嘻嘻!”諸葛常福摸著頭頂上留下的一撮毛,往大煙館跑去。
王老六隻用了半天時間,就趕迴諸葛山莊報喜。一進大門,王老六沒去老爺正房報喜,而是直奔大少奶奶肖碧玉那裏,進門就喊:“大表妹,大表妹呀,大喜事,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啊!”
“啥子大喜事?看把你高興得,撿到銀子了!”肖碧玉不驚不詫地看著這個手忙腳亂的大表哥。
王老六把在山岔口幺店子,聽到的關於諸葛常祿在鹹陽找女人的消息,給大表妹添油加醋地描繪了一番。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肖碧玉正愁找不到搞垮諸葛常祿的武器,這下可以打個正中,諸葛常祿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了。
肖碧玉給王老六使了個眼色,害怕有人聽他們的牆角,叫他快離開廂房,然後坐到椅子上想了很久。她迴想起剛嫁進諸葛山莊時,雖然這門親事是門不當戶不對,但對當上大少奶奶後的威風,她是十分的愜意;又聽說,諸葛洪老爺已把大兒子諸葛常德,選為山莊的當家人;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子,當上諸葛山莊的大少奶奶,已是一步登天了,如今她肖碧玉又要成為諸葛山莊當家人的老婆,成為諸葛山莊的內當家,更是身價百倍,大權在握了;可後來,隨著老爺的身子骨恢複了元氣,她男人做當家人的事就沒再提了。她嫁進諸葛山莊近二十年了,這個大家族中的勢力眼,她是領教夠了。老爺滿六十歲那天,譚氏特意把自己的娘家人、幾位親家和親家母,招唿到主賓席上坐,剛剛坐夠一席人。正在開席端菜時,一直說不會來的馮縣長夫婦突然駕到,弄得大家手忙腳亂不說,最使肖碧玉慪氣傷心、沒臉麵的,是諸葛洪老爺硬是當眾把她當私塾先生的爹和娘,從主賓席上換下來,請馮縣長夫婦坐,弄得她爹娘下不到台。盡管事後老爺和譚氏一再賠不是,爹娘也勸肖碧玉不要計較這些小事,可她肖碧玉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二媳婦馮群仙的父母未被邀請,因為他們是諸葛山莊的佃戶,這在意料之中,為啥不把三媳婦賈梅珍的父母換下來?按規矩她是大媳婦,賈梅珍是幺媳婦,要換也該換賈梅珍的父母!啊,她明白了,賈梅珍的父母是大老板,馮縣長又是她姨父,原來老爺看不起教私塾的爹!哼,勢利眼。這麽多年了,隻要想到這件事,肖碧玉的臉上就發燒,發誓要報複賈梅珍。可是近兩年來,隨著老三諸葛常祿在外做生意賺了錢,他的地位也在山莊迅速攀升,當家人的位子是指日可待,賈梅珍更是不可一世,說話時唾沫星子都能砸死人,將來老三真的當上當家人,賈梅珍更是不可一世,她肖碧玉還能在這個家活人嗎?她發誓要幫男人打垮諸葛常祿,奪迴當家人的寶坐。哈哈,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機會終於等來了,三小子做不成當家人了,賈梅珍你死定了!
烈日高照、驕陽似火,茂密的樹林子撐起了一把天然大傘;太陽光穿透密密麻麻的樹葉,折射出耀眼的光柱;光柱穿過枝葉的間隙,飄灑在山間陡峭狹窄的小路上。
昨夜一陣雷雨,大山裏的溫度早上還是涼嗖嗖的,中午溫度驟然升高,山間的水蒸氣拔地而起,陣陣熱浪襲擾著過往的行人,讓人汗如雨下,喘不過氣來;偶爾從林中傳來幾聲蟬鳴,大山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大山深處的林間小路上,鋪滿了落葉,一百多個背二哥,背著白布,踩著石梯,發出沙沙的腳步聲;伴著腳步聲的,是背二哥艱難爬行、氣喘如牛的喘息聲;汗滴打濕了長長的石梯,草鞋踩著凹了的青石板。背二哥的腳步聲、喘息聲奏出了一曲沉重而蒼涼的悲歌,打破了山林的寂靜,穿越大山的時空,伴隨著大山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
一百多個背二哥,沿著懸崖絕壁上的羊腸小道,緩慢地向前蠕動著。過了一線天,蠕動的背二哥長龍,拉伸了身軀,直爬老鷹咀。仰望老鷹咀,老鷹咀上的背二哥,就像一群爬上大樹的螞蟻;他們的頭,幾乎都觸到前一個人的腳後跟,聞得到草鞋上的腳汗臭;他們穿著短褲,亮出瘦瘦的大腿,兩百多斤的貨壓到腿上,每個人的腿肚子上,腳背上,暴出粗粗的青筋,那青筋又粗又長,好象一條條沾到腿肚子的珠兒蟲,隨時要掉下來一樣,不忍多看;他們腳蹬手爬,一步一個台階,一步一串汗水,一步一聲喘息,爬過九百九十九步石梯,才爬上老鷹咀。
一上老鷹咀,背二哥杵上打杵子,擦把汗水,大吼道:“喔嗬!”一聲“喔嗬”,是背二哥向土地爺稟報,他們活著爬上了老鷹咀;一聲“喔嗬”,背二哥向家人稟報,二十個銅板的力錢,算是到手了,可以買三升包穀,供老婆娃兒吃幾頓飽飯。
“三少爺,三少爺,老鷹咀到了,快加油啊,使把勁!”諸葛常祿聽到狗娃子的喊聲,心裏有說不出的暢快,爬上老鷹咀,下道坡就到了諸葛故城。
突然有人在後麵吼:“快來人啦,快來人啦,忠順叔發痧了!”諸葛常祿迴頭一看,離他不遠的地方,忠順叔把背兜擱在絕壁鑿成的擱台上,用背死死地頂住背兜,兩腳死死地登著小路的邊緣,臉色慘白、額頭直冒虛汗。
諸葛常祿順著絕壁的邊沿,趕到忠順叔的身邊,幫他卸下背兜,給他刮痧。他拉伸忠順叔的手臂,把壺裏的山泉水灑在他肘彎上,用食指和中指夾住肘彎上的血管,使勁地扯了十幾下,肘彎上頓時現出一條深紅的紅印,忠順叔喘了幾口氣,臉色才漸漸好起來;剛才那慘白的臉色,疲憊不堪的身子,在懸崖峭壁上晃動,誰見了也會為他捏把汗。
諸葛常祿把忠順叔背兜頭裏的貨,分給幾個年輕人背,他背著空背兜,扶著忠順叔爬上了老鷹咀。
忠順叔真是值得人同情,他一個大男人帶著幾個娃兒,租種了諸葛山莊三畝田土;為了養活一大家人,隻要山莊裏有背兜上的活路,他都會搶著去幹。忠順叔的女人死了已經一年了,諸葛故城的人都知道,他女人是為了延續香火生兒子死的。忠順叔的女人先前生了三個娃兒,可三個都是女娃子,倆口子硬是不死心,在女人十分虛弱的情況下,又懷上娃娃,這可是雪上加霜的事。到生娃兒時,又出現難產,更可怕的是,那娃兒的腳先出來,可他女人已經是咽咽一息了。山裏的接生婆問忠順叔:“忠順,你是要大人,還是要小娃兒?”
忠順叔問接生婆:“女人肚子裏的娃兒,有沒有把兒?”
接生婆說:“是個有把把的!”
忠順叔問女人:“老婆,咋辦?”
忠順叔的女人有氣無力地說:“我終於生得出兒子了,我們家有人接香火了,不要管我,快把兒子拉出來!”
接生婆把兒子用力拉出來了,的確是個男娃兒,忠順叔臉上露出了苦笑;他女人看了一眼兒子,慘白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由於大出血,那女人很快就閉上了眼睛。據接生婆說,忠順叔的女人死後,嘴角上還留著笑容。就這樣,忠順叔得到了一個延續香火的兒子,卻永遠失去了那又可憐又賢慧的女人,他也大病了一場。好在女人娘家還算通情達理,認為女兒為延續忠順叔家的香火,總算盡了責;諸葛故城的人們,還時時傳頌著這位婦道高尚的女人。
從那以後,忠順叔拚命地掙錢養兒子;為了掙那二十個銅板,今天在老鷹咀上差點丟了老命。
諸葛常祿的運布隊伍,平安地爬上了老鷹咀。
自從諸葛洪知道三兒子諸葛常祿,要親自押運大批白布迴大山,感到十分興奮,一下精神大振,飯量大增,笑聲不斷。大家都說,是馮老先生治好了老爺的病,但譚氏心裏明白,實際是三兒子諸葛常祿治好了老爺的心病。三兒子出了牢房,又運迴大批白布,救活了染房和布行,贏了親家賈洪安,他那病不好才怪呢!可譚氏心裏明白,男人老了,身體不好了,三兒子迴大山,隻是給他打了一針強心針,但他的病根還在,而且還十分嚴重。她多次給男人提出,請山裏的馮仙娘來給他看看,他就是不願意,還說請個婆娘圍在男人身邊跳來跳去,成何體統!這幾天,男人的臉頰是紅一陣、白一陣,晚上總是出倒汗、說夢話,譚氏見了,心裏隱隱作痛。
鹹陽諸葛商號的夥計送信迴來,說三少爺離諸葛故城,隻有三天的路程了。譚氏沒理會諸葛洪的反對,派人把馮仙娘悄悄請來了。馮仙娘知道老爺不信仙娘這一套,特地跟譚氏商量,用了一個大的屏風,把老爺的房間隔斷,把請神驅鬼的場合擺在靠門這邊。
說來也巧,馮仙娘給諸葛洪請神驅鬼這天,諸葛洪是安安靜靜地睡了一整天,一滴水、一顆米都未進,直到晚上才醒,當晚就吃了個紅糖蔭米荷包蛋。諸葛洪好象恢複了元氣,譚氏喜形於色,心裏還在埋怨自己,為啥不早點請馮仙娘?要是早點請,病也早就好了。
諸葛洪昏睡了一天一夜,覺得身子舒坦多了,吃了早飯,他給老婆譚氏打了個招唿,說要出去走走;譚氏滿口答應,她把老爺身邊的兩個下人找來,囑咐了好一陣,要他們照顧好老爺。
諸葛洪徑直來到諸葛故城外,走過一片開闊地,佇立在一排排煉鐵爐前,陷入了沉思。這些煉鐵爐,是清朝光緒年間的一位官員來建的,那時諸葛洪還不到二十歲。按照朝廷的意思,這裏發現了鐵礦,朝廷要在這裏建一個煉鐵廠。消息一傳出來,就引起了大山裏的人不滿。多少年來,大山裏的人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閑生活,人們怕煉鐵破了大山的風水,又怕擾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特別是那些有山林的山主,包括諸葛山莊在內,更是堅決反對,怕朝廷煉鐵要砍伐樹木,砍了樹木朝廷又不給錢,這簡直要了他們的命。這時,諸葛洪的父親躲在山莊內,不肯與朝廷官員見麵;朝廷官員抓住諸葛洪父親故意推諉的由頭,啟奏朝廷要鏟平諸葛故城。山民們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那一批有山林的山主也招架不住了,隻好請出諸葛洪的父親,代表大家向這位官員求情。俗話說,雞蛋哪能碰得過石頭,老百姓哪能鬥得過朝廷?山民們乖乖地低頭了;那官員知道諸葛山莊是山民們的頭,他怕山民反悔,要諸葛洪的父親拿個兒子出來當人質。諸葛洪有三弟兄,大哥在外麵跑生意,是家中的頂梁柱,家還安在了山外;二哥長年生病在床,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隻好把諸葛洪弄去作人質,如果煉鐵廠建不起,諸葛山莊就別想要迴這三兒子。
不到一年時間,那官員硬是在這大山深處,建起了煉鐵廠;諸葛洪是人質,目睹了建廠的全過程,也同那官員熟悉了。煉鐵廠正準備生爐煉鐵時,那官員接到命令,朝廷己撒銷這個煉鐵廠,要那位官員迴京複命。大山裏的人們得知這個消息,歡唿雀躍,象過年一樣。那官員離開大山的頭天晚上,諸葛山莊大擺宴席,故城有頭有麵的人物都參加了。
這位官員當眾說:“撒銷這個煉鐵廠,是因為大山的人厚道、樸實;是諸葛洪多次向我建議,不要破壞大山的風水,留下這塊寶地讓大山的人繁衍生存;朝廷眷戀這裏的人民,接受了我的奏折。”從那以後,大山裏的人們把朝庭撒出鐵廠,都說成是諸葛洪的功勞。諸葛洪的老爹見諸葛洪在大山裏威信高,就把他推上了諸葛山莊當家人的位子。
諸葛洪始終認為,這裏就是自己發跡的地方。多年來,他要人們保護這些煉鐵爐,說這是大山人爭取安居樂業的紀念;盡管這裏隻剩下殘垣斷壁,諸葛故城也沒有人去破壞。每年臘月三十,諸葛洪都要帶著三個兒子和孫子來祭拜,滔滔不絕地重複那眾所周知的故事。今天他站到這裏,看著殘垣斷壁,感到十分留戀,畢竟老了,該找煉鐵爐的維護人了。
迴到山莊,諸葛洪的心緒很亂,他午飯後也未上床休息,喝了幾口茶就給譚氏說:“走,到老二家坐坐!”
譚氏知道,丈夫最擔心的還是二兒子,他是丈夫的一塊心病。諸葛常福是譚氏剛生下大女兒一個月後又懷上的,當時她不知道又懷上了娃娃,隻覺得本來充足的奶水,突然就沒有了,大女兒含著乳頭吮吸幾下,扭頭就哭泣不止,白天黑夜哭鬧個不停;說請個奶媽,諸葛洪的母親整死個舅子都不願意,說有什麽祖訓,為保持諸葛世家純正的血統,凡是出生的娃娃必須由親娘奶大,譚氏隻好搗米漿來喂養。到了第三個月,譚氏身子還不見紅,請中醫一摸脈相,說是又懷上了;這可是雙喜臨門,一年生兩胎,諸葛家的人高興了好長一陣子。由於在娘的肚子裏營養不良,二兒子諸葛常福生下來就象一根黃豆芽,下地還不足兩斤半;還沒滿兩個月,又和他姐姐一起出麻疹。那可急壞了諸葛洪倆口子,他們是到處求醫求神都沒效果,最後商量,為保住諸葛家的這個龍種,譚氏把僅有的一點奶水就喂了二兒子,到後來大女兒夭折了,諸葛常福奇跡般地活下來了,可就是又瘦又矮、身子十分虛弱。正因為這些原因,山莊裏的人時時遷就他,養成了他好吃懶做、飛揚跋扈的壞毛病,最後發展到吃喝嫖賭燒鴉片,五毒俱全。
馮群仙躡手躡腳地走到床前,拍了拍睡在床上的男人,還沒等馮群仙開口,諸葛常福就一腳向老婆踢去,還罵道:“你龜兒子婆娘啥子事?老子睡點清靜瞌睡,你都不安逸,再鬧,老子整死你!”男人昨晚一夜沒迴家,早上天麻麻亮才落屋,一進家門就睡到現在,午飯都沒吃,她無奈地說:“老爺來了,可能找你有事!”
“啊呀,啊呀呀,老爺來了,你龜兒子婆娘咋個不早說嘛,壞了大事,老子要找你婆娘算帳喲!”諸葛常福從床上一躍而起,一邊穿衣服,一邊罵道。
諸葛洪老倆口一踏進廂房門,就看見二兒媳婦馮群仙畢恭畢敬地候在門邊。老倆口很喜歡這個二兒媳婦,不光是因為她聽話、孝順、勤勞,而是把這樣的媳婦配在二兒子身邊,是再合適不過了。
諸葛常福與馮群仙的這門親事,開始諸葛常福是整死不答應,還找老娘大鬧一場,質問老娘:“娘,我為啥不能娶個財主家的女兒做老婆,硬要我娶個窮婆娘?”
譚氏說:“娶財主家的女兒是可以撐門麵,可你吃喝嫖賭、抽大煙、五毒俱全,這大山裏哪個不曉得,哪個願把女兒嫁給你?馮群仙家裏確實很窮,但人樸實賢慧,尤其是膽小怕事的性子,適合你那性格;你不娶馮群仙,隻有打一輩子光棍了。”
諸葛常福聽說要當一輩子光棍,也就同意了。
諸葛洪倆口子認準這門親事後,硬是把馮群仙娶進了諸葛山莊。那馮群仙的肚皮又很爭氣,嫁給諸葛常福的第二年,就給諸葛家添了個有把子的丁,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個個漂漂亮亮,不象二少爺那醜樣子,諸葛故城的人都說,這真是“歪竹子長出正筍子”。
諸葛常福聽說老爹老娘來找他,心想:“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老爹近段時間身子骨特別不好,難道他來找我做諸葛山莊的當家人?哼,這是夢裏撿銀子,不可能的事,當家人無論如何也落不到我頭上!啊,是來問我誰做當家人?這我得好好想想,大哥諸葛常德的人品、本事,是沒得說頭,但他是個樹葉落到頭上都怕三分的人,身子骨又有病,他是挑不起當家人這副擔子的;尤其是,大哥愛管自己的閑事,自己賭光了,想抽一口了,找帳房借點錢,他不答應不說,還罵我是敗家子,真是可恨極了,我不同意他做當家人。他不當誰當呢?”
“兒子給倆位老人請安,爹爹的病好多了,看上去精神不錯,祝你老人家早日康複!”今天諸葛常福的幾句問候話,倒說得伸展,老倆口聽了心裏著實舒服;在場的二少奶奶馮群仙也認為,男人今天的幾句話,還象個人說的。
諸葛洪雖然對二兒子有些偏見,曉得他在外麵花天酒地的事,但他始終認為,他還是諸葛家的種,諸葛家的血脈。前不久,一家佃戶的一頭豬,被山上的棒老二搶了,諸葛常福帶起人,硬是追到山神廟路口,逼著那幾個棒老二把豬抬迴了佃戶家,當然也少不了敲佃戶一筆錢抽大煙。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在大山裏也算本事;為這事,諸葛洪當著全家人的麵,把老二肯定了一番;有時他也想:“唉,要是大兒子諸葛常德,遇事有老二這個膽量就好了。”
“常福,你三弟從鹹陽押運白布迴來,商道上的人都要來朝賀;人多事雜,防範很重要,諸葛山莊的防範就由你來負責了!”諸葛洪笑眯眯地對諸葛常福說。
諸葛常福見老爹如此信任他,已是喜出望外,拍著胸膛說:“要得,我按你老人家的要求,把諸葛故城的城裏城外,諸葛山莊的裏裏外外,認真清查一遍,要那些棒老二無藏身之地;隻是要多花點吃煙打酒的錢,要請幾個不要命的人,來護場子。”
譚氏聽了心知肚明,老二又在騙錢花。她看男人今天格外慷慨,不僅完全答應了老二的要求,還另外給老二安排了些大洋,給廂房添置些家具,這肯定有男人的用意,譚氏也就隨聲附和罷了。
老倆口小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廂房。諸葛常福把老爹老娘送出廂房後,硬是高興得合不攏嘴巴,用手摸著後腦殼上,那稀稀拉拉的幾根頭發,看著馮群仙傻笑,把女人按倒床上就做那事。大白天,馮群仙看到男人那骨瘦如柴、呲牙裂嘴、癩巴巴的醜樣子,頓時閉上了眼睛。
諸葛常福找了十幾個佃戶,在諸葛故城的壩子裏訓練;這十多個人老的老,小的小,老的頭上還拖著根焦黃的長辮子,小的還沒鋤把高,站在壩子裏聽諸葛常福訓話:“你們給老子聽著,明天我三弟押布迴來,老爹要組織人歡迎,我怕有人搗亂,找你們來維持秩序;秩序整好了,冒兒頭敞開肚皮吃,燒酒盡管喝,聽清楚沒有?”
一聽說冒兒頭敞開肚皮吃,燒酒盡管喝,壩子裏的人,敞開嗓門吼:“二少爺,聽清楚了!”
諸葛常福聽了,心中暗喜:“這些人隻吃飯不拿錢,老爹撥的大洋,就落老子腰包了,又可以抽上十天半月了,嘻嘻!”諸葛常福摸著頭頂上留下的一撮毛,往大煙館跑去。
王老六隻用了半天時間,就趕迴諸葛山莊報喜。一進大門,王老六沒去老爺正房報喜,而是直奔大少奶奶肖碧玉那裏,進門就喊:“大表妹,大表妹呀,大喜事,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啊!”
“啥子大喜事?看把你高興得,撿到銀子了!”肖碧玉不驚不詫地看著這個手忙腳亂的大表哥。
王老六把在山岔口幺店子,聽到的關於諸葛常祿在鹹陽找女人的消息,給大表妹添油加醋地描繪了一番。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肖碧玉正愁找不到搞垮諸葛常祿的武器,這下可以打個正中,諸葛常祿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了。
肖碧玉給王老六使了個眼色,害怕有人聽他們的牆角,叫他快離開廂房,然後坐到椅子上想了很久。她迴想起剛嫁進諸葛山莊時,雖然這門親事是門不當戶不對,但對當上大少奶奶後的威風,她是十分的愜意;又聽說,諸葛洪老爺已把大兒子諸葛常德,選為山莊的當家人;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子,當上諸葛山莊的大少奶奶,已是一步登天了,如今她肖碧玉又要成為諸葛山莊當家人的老婆,成為諸葛山莊的內當家,更是身價百倍,大權在握了;可後來,隨著老爺的身子骨恢複了元氣,她男人做當家人的事就沒再提了。她嫁進諸葛山莊近二十年了,這個大家族中的勢力眼,她是領教夠了。老爺滿六十歲那天,譚氏特意把自己的娘家人、幾位親家和親家母,招唿到主賓席上坐,剛剛坐夠一席人。正在開席端菜時,一直說不會來的馮縣長夫婦突然駕到,弄得大家手忙腳亂不說,最使肖碧玉慪氣傷心、沒臉麵的,是諸葛洪老爺硬是當眾把她當私塾先生的爹和娘,從主賓席上換下來,請馮縣長夫婦坐,弄得她爹娘下不到台。盡管事後老爺和譚氏一再賠不是,爹娘也勸肖碧玉不要計較這些小事,可她肖碧玉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二媳婦馮群仙的父母未被邀請,因為他們是諸葛山莊的佃戶,這在意料之中,為啥不把三媳婦賈梅珍的父母換下來?按規矩她是大媳婦,賈梅珍是幺媳婦,要換也該換賈梅珍的父母!啊,她明白了,賈梅珍的父母是大老板,馮縣長又是她姨父,原來老爺看不起教私塾的爹!哼,勢利眼。這麽多年了,隻要想到這件事,肖碧玉的臉上就發燒,發誓要報複賈梅珍。可是近兩年來,隨著老三諸葛常祿在外做生意賺了錢,他的地位也在山莊迅速攀升,當家人的位子是指日可待,賈梅珍更是不可一世,說話時唾沫星子都能砸死人,將來老三真的當上當家人,賈梅珍更是不可一世,她肖碧玉還能在這個家活人嗎?她發誓要幫男人打垮諸葛常祿,奪迴當家人的寶坐。哈哈,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機會終於等來了,三小子做不成當家人了,賈梅珍你死定了!
烈日高照、驕陽似火,茂密的樹林子撐起了一把天然大傘;太陽光穿透密密麻麻的樹葉,折射出耀眼的光柱;光柱穿過枝葉的間隙,飄灑在山間陡峭狹窄的小路上。
昨夜一陣雷雨,大山裏的溫度早上還是涼嗖嗖的,中午溫度驟然升高,山間的水蒸氣拔地而起,陣陣熱浪襲擾著過往的行人,讓人汗如雨下,喘不過氣來;偶爾從林中傳來幾聲蟬鳴,大山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大山深處的林間小路上,鋪滿了落葉,一百多個背二哥,背著白布,踩著石梯,發出沙沙的腳步聲;伴著腳步聲的,是背二哥艱難爬行、氣喘如牛的喘息聲;汗滴打濕了長長的石梯,草鞋踩著凹了的青石板。背二哥的腳步聲、喘息聲奏出了一曲沉重而蒼涼的悲歌,打破了山林的寂靜,穿越大山的時空,伴隨著大山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
一百多個背二哥,沿著懸崖絕壁上的羊腸小道,緩慢地向前蠕動著。過了一線天,蠕動的背二哥長龍,拉伸了身軀,直爬老鷹咀。仰望老鷹咀,老鷹咀上的背二哥,就像一群爬上大樹的螞蟻;他們的頭,幾乎都觸到前一個人的腳後跟,聞得到草鞋上的腳汗臭;他們穿著短褲,亮出瘦瘦的大腿,兩百多斤的貨壓到腿上,每個人的腿肚子上,腳背上,暴出粗粗的青筋,那青筋又粗又長,好象一條條沾到腿肚子的珠兒蟲,隨時要掉下來一樣,不忍多看;他們腳蹬手爬,一步一個台階,一步一串汗水,一步一聲喘息,爬過九百九十九步石梯,才爬上老鷹咀。
一上老鷹咀,背二哥杵上打杵子,擦把汗水,大吼道:“喔嗬!”一聲“喔嗬”,是背二哥向土地爺稟報,他們活著爬上了老鷹咀;一聲“喔嗬”,背二哥向家人稟報,二十個銅板的力錢,算是到手了,可以買三升包穀,供老婆娃兒吃幾頓飽飯。
“三少爺,三少爺,老鷹咀到了,快加油啊,使把勁!”諸葛常祿聽到狗娃子的喊聲,心裏有說不出的暢快,爬上老鷹咀,下道坡就到了諸葛故城。
突然有人在後麵吼:“快來人啦,快來人啦,忠順叔發痧了!”諸葛常祿迴頭一看,離他不遠的地方,忠順叔把背兜擱在絕壁鑿成的擱台上,用背死死地頂住背兜,兩腳死死地登著小路的邊緣,臉色慘白、額頭直冒虛汗。
諸葛常祿順著絕壁的邊沿,趕到忠順叔的身邊,幫他卸下背兜,給他刮痧。他拉伸忠順叔的手臂,把壺裏的山泉水灑在他肘彎上,用食指和中指夾住肘彎上的血管,使勁地扯了十幾下,肘彎上頓時現出一條深紅的紅印,忠順叔喘了幾口氣,臉色才漸漸好起來;剛才那慘白的臉色,疲憊不堪的身子,在懸崖峭壁上晃動,誰見了也會為他捏把汗。
諸葛常祿把忠順叔背兜頭裏的貨,分給幾個年輕人背,他背著空背兜,扶著忠順叔爬上了老鷹咀。
忠順叔真是值得人同情,他一個大男人帶著幾個娃兒,租種了諸葛山莊三畝田土;為了養活一大家人,隻要山莊裏有背兜上的活路,他都會搶著去幹。忠順叔的女人死了已經一年了,諸葛故城的人都知道,他女人是為了延續香火生兒子死的。忠順叔的女人先前生了三個娃兒,可三個都是女娃子,倆口子硬是不死心,在女人十分虛弱的情況下,又懷上娃娃,這可是雪上加霜的事。到生娃兒時,又出現難產,更可怕的是,那娃兒的腳先出來,可他女人已經是咽咽一息了。山裏的接生婆問忠順叔:“忠順,你是要大人,還是要小娃兒?”
忠順叔問接生婆:“女人肚子裏的娃兒,有沒有把兒?”
接生婆說:“是個有把把的!”
忠順叔問女人:“老婆,咋辦?”
忠順叔的女人有氣無力地說:“我終於生得出兒子了,我們家有人接香火了,不要管我,快把兒子拉出來!”
接生婆把兒子用力拉出來了,的確是個男娃兒,忠順叔臉上露出了苦笑;他女人看了一眼兒子,慘白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由於大出血,那女人很快就閉上了眼睛。據接生婆說,忠順叔的女人死後,嘴角上還留著笑容。就這樣,忠順叔得到了一個延續香火的兒子,卻永遠失去了那又可憐又賢慧的女人,他也大病了一場。好在女人娘家還算通情達理,認為女兒為延續忠順叔家的香火,總算盡了責;諸葛故城的人們,還時時傳頌著這位婦道高尚的女人。
從那以後,忠順叔拚命地掙錢養兒子;為了掙那二十個銅板,今天在老鷹咀上差點丟了老命。
諸葛常祿的運布隊伍,平安地爬上了老鷹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