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真人不在玉京,清微真人也在不久後也離開了玉京。
不過國師不必像天師那樣繞個圈子,他直接通知清微真人立刻迴真境別院,而且把話說得很重,若是不迴來,那就再也不要迴來了。
這裏麵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有些時候,同樣一句話,親媽說了沒事,婆婆說了就要被記恨一輩子。
慈航真人和天師到底不是一家人,兩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話不能太直白。國師和清微真人卻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而且李家再也沒有更合適的繼承人。
兄弟姐妹多的孩子跟父母說話,難免字斟句酌,生怕引起其他兄弟姐妹的不滿,父母也要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財產問題上,更是不好說。可獨生子女跟父母說話就沒那麽多顧忌了,你的遲早是我的。
有這麽一個現象:在兩代人轉讓房產的時候,但凡看到作為子女十分緊張,跑前跑後辦手續,把父母伺候得無微不至,那肯定是兄弟姐妹多的。可如果看到是父母跑前跑後忙手續,孩子還一臉不耐煩,不情願,不用多想,這肯定是家裏的獨苗。
千年世家也免不了這個俗。
清微真人從小就叛逆,國師也是一直包容著走過來的,沒有國師的庇護默許,清微真人樹敵眾多,哪能走到今天。
李家的子孫是多,可真正成器成材的並不多,就一個清微真人,那也是千頃地一根苗。相比起來,張家就連這一根苗都沒有,得往下一輩去找了。
當然,這句話有些誇大和氣話的成分,無論是國師本人,還是清微真人,都不會當真。
退一萬步來說,國師終有飛升的那一天,待到飛升,清微真人返迴真境別院,誰還敢阻攔他嗎?他真要不迴去,反而是李家人要求他迴去。
國師說這句話,無非是強調事情嚴重性,讓清微真人不得不重視。
清微真人其實也是老人了,不能總叛逆,大掌教選舉的時候已經忤逆了國師一次,這次總不能再忤逆,所以清微真人第一時間迴到了久違的真境別院。
世人以為清微真人執掌齊州道府多年,肯定沒少去真境別院,其實不然,清微真人一直都在太清宮,偶爾會去位於北海府的祖宅,很少去三仙島。再往前,清微真人做青領宮的掌宮真人,當然是在青領宮。
關於真境別院的經曆要追溯到清微真人小時候了,國師一輩子沒有娶妻,也沒有道侶,這還跟薑大真人不一樣,可國師又很重視家族傳承,於是在閑暇之餘,國師就會把一些族中的優秀子弟集中到真境別院,親自教養,其中就包括清微真人。
從這一點上來說,國師和清微真人雖然不是父子,但的確有父子情分。
清微真人走下飛舟,李若水已經等候在這裏:“兄長,老爺子正在等你。”
慈航真人去大真人府是客人的身份,清微真人迴真境別院卻是主人的身份。
至於太平道的核心聖地為什麽隻是一座別院,李家完全可以改一個名字,就像張家的大真人府。其實這是李家的心機,也可以說是李家的宏圖大誌,蓬萊島隻是別院,主宅正府在哪裏?當然是在玉京了。
李家一直覺得玉京紫府才是他們的主宅,真境別院就隻是一個別院而已,他們遲早要奪迴紫府,重振祖上榮光,這幾乎已經是李家上下大多數人的執念了。
來到真境別院門前,卻是“八景別院”四個蒼勁渾圓的楷書大字清晰可見。在匾額左側下方“弟子司徒玄策敬書”八個恭楷的小字也能看得清楚。
“真境別院”又名“八景別院”,雖然玄聖中興道門後就改名了,不過這塊牌匾一直保留至今。
至於司徒玄策何許人也,乃是李祖親傳弟子,也是玄聖的大師兄。
這是個傳奇人物,曾經一力主導了張李議和,並代表李家前往大真人府,受到張家上下竭誠歡迎,若非他被刺殺,張李議和要提前幾十年。而下一次張李議和,已經是玄聖中興道門了。
清微真人和李若水一路穿廊過堂,最終來到一座殿前。此時殿門緊閉,殿門上方懸著一塊牌匾,上書“真境精舍”四字。這是李祖親筆所書。
李若水推開殿門卻不進去,清微真人獨自跨過門檻,大步走入殿中。
此處大殿設計不同尋常,極為狹長,入得殿門之後,是一條挽著重重紗幔的長長通道,通道盡頭又是兩扇殿門,在那兩扇殿門後麵才是真正的精舍。
此處殿門正上方掛著一方牌匾,上麵寫著四個篆體大字:“法莫如顯”。此匾與殿外匾額上的“真境精舍”四個大字如出一轍。
在通道兩側每隔兩丈就擺著一尊偌大的三足加蓋銅香爐,爐蓋上按八卦圖像鏤空,爐內有青色火焰熊熊燃燒,使得鏤空處不斷向外氤氳出淡淡的紫色煙霧,讓此地變得煙霧嫋嫋,好似仙境。
終於走進精舍,第一眼便能看到正牆神壇上供奉著太上道祖、玄聖、東皇的神位,玄聖居中,道祖在上,東皇在下。
神位之下則是一座鋪有玄色蒲團坐墊的陰陽法座,法座之下是一張地衣,地衣如畫,其中天昏地暗,雲遮霧繞,雷電森然,其中隱隱約約有一道黯淡身影穿行其中,乃是與張家“天師飛仙圖”並列齊名的李家“劍仙飛升圖”。
與地衣對應的穹頂則是三十六天罡圖,對應“北鬥三十六天罡劍訣”。
過去李祖和東皇曾在這裏,現在國師在這裏,未來清微真人或者李天清也許會有一人在這裏。
國師開門見山:“天師擅長預測未來,地師擅長蒙蔽天機,占卜並未我的長項,不過偶爾為之還是勉強可以,當年老祖宗留下了半卦之法,兩人湊一卦,我剛才心血來潮起了半卦,竟然是個乾上。不如你再來湊齊另外半卦。”
清微真人沒有拒絕,依言也起了半卦,卻是三道橫線,即三爻。
三爻加上三爻便是六爻,這便是乾卦。
國師的臉上有了幾分笑意:“乾為天,剛健中正。象征龍,又象征陽和健,表明興盛強健。乾卦根據萬物變通之道理,以元、亨、利、貞為卦辭,示吉祥如意。”
國師又對清微真人道:“易經是必修課,你不妨參詳一下,這個乾卦什麽意思。”
清微真人說道:“乾卦是極陽之象,貞者,吉也。隻是不知這個‘貞’字應在何處,總不會是李天貞吧?”
國師臉上笑意淡去:“不要提那個混賬。要我說,若論操守,無人能與你相比,你最能配得上這個‘貞’字,你的時運要來了。”
清微真人不置可否。
國師接著說道:“如果道門仍舊三足鼎立,那麽道門的分裂就不可避免,雖然可以緩解,但無法根治。道門強盛的時候,也許還能掩飾壓製。當道門衰弱的時候,就會成為道門分崩離析的禍根。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道門,政出一門,令行一家,一個領袖,一個聲音,一個道門,一個太陽。
清微真人緩緩說道:“有聖就有盜,有陽就有陰,有生就有死,有興就有衰,這天下間會有不落的太陽嗎?”
國師道:“不做怎麽知道?事在人為。”
清微真人終於問道:“國師忽然提起此事,恐非無的放矢,難道玉京有大變?”
國師坦然道:“地師是個瘋婆子,虧她敢想敢幹,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既然她要倒行逆施,那就給了我們撥亂反正的機會。從東皇開始,我們李家就是最忠於道門的,我們有責任維護玄聖留下的道門基業。”
清微真人久久無言。
國師最後說道:“至清,你上次沒有站出來,我不怪你。可你不能再錯過第二次機會,這不僅是我的要求,這也是李家上下乃至太平道上下共同的要求。”
不過國師不必像天師那樣繞個圈子,他直接通知清微真人立刻迴真境別院,而且把話說得很重,若是不迴來,那就再也不要迴來了。
這裏麵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有些時候,同樣一句話,親媽說了沒事,婆婆說了就要被記恨一輩子。
慈航真人和天師到底不是一家人,兩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話不能太直白。國師和清微真人卻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而且李家再也沒有更合適的繼承人。
兄弟姐妹多的孩子跟父母說話,難免字斟句酌,生怕引起其他兄弟姐妹的不滿,父母也要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財產問題上,更是不好說。可獨生子女跟父母說話就沒那麽多顧忌了,你的遲早是我的。
有這麽一個現象:在兩代人轉讓房產的時候,但凡看到作為子女十分緊張,跑前跑後辦手續,把父母伺候得無微不至,那肯定是兄弟姐妹多的。可如果看到是父母跑前跑後忙手續,孩子還一臉不耐煩,不情願,不用多想,這肯定是家裏的獨苗。
千年世家也免不了這個俗。
清微真人從小就叛逆,國師也是一直包容著走過來的,沒有國師的庇護默許,清微真人樹敵眾多,哪能走到今天。
李家的子孫是多,可真正成器成材的並不多,就一個清微真人,那也是千頃地一根苗。相比起來,張家就連這一根苗都沒有,得往下一輩去找了。
當然,這句話有些誇大和氣話的成分,無論是國師本人,還是清微真人,都不會當真。
退一萬步來說,國師終有飛升的那一天,待到飛升,清微真人返迴真境別院,誰還敢阻攔他嗎?他真要不迴去,反而是李家人要求他迴去。
國師說這句話,無非是強調事情嚴重性,讓清微真人不得不重視。
清微真人其實也是老人了,不能總叛逆,大掌教選舉的時候已經忤逆了國師一次,這次總不能再忤逆,所以清微真人第一時間迴到了久違的真境別院。
世人以為清微真人執掌齊州道府多年,肯定沒少去真境別院,其實不然,清微真人一直都在太清宮,偶爾會去位於北海府的祖宅,很少去三仙島。再往前,清微真人做青領宮的掌宮真人,當然是在青領宮。
關於真境別院的經曆要追溯到清微真人小時候了,國師一輩子沒有娶妻,也沒有道侶,這還跟薑大真人不一樣,可國師又很重視家族傳承,於是在閑暇之餘,國師就會把一些族中的優秀子弟集中到真境別院,親自教養,其中就包括清微真人。
從這一點上來說,國師和清微真人雖然不是父子,但的確有父子情分。
清微真人走下飛舟,李若水已經等候在這裏:“兄長,老爺子正在等你。”
慈航真人去大真人府是客人的身份,清微真人迴真境別院卻是主人的身份。
至於太平道的核心聖地為什麽隻是一座別院,李家完全可以改一個名字,就像張家的大真人府。其實這是李家的心機,也可以說是李家的宏圖大誌,蓬萊島隻是別院,主宅正府在哪裏?當然是在玉京了。
李家一直覺得玉京紫府才是他們的主宅,真境別院就隻是一個別院而已,他們遲早要奪迴紫府,重振祖上榮光,這幾乎已經是李家上下大多數人的執念了。
來到真境別院門前,卻是“八景別院”四個蒼勁渾圓的楷書大字清晰可見。在匾額左側下方“弟子司徒玄策敬書”八個恭楷的小字也能看得清楚。
“真境別院”又名“八景別院”,雖然玄聖中興道門後就改名了,不過這塊牌匾一直保留至今。
至於司徒玄策何許人也,乃是李祖親傳弟子,也是玄聖的大師兄。
這是個傳奇人物,曾經一力主導了張李議和,並代表李家前往大真人府,受到張家上下竭誠歡迎,若非他被刺殺,張李議和要提前幾十年。而下一次張李議和,已經是玄聖中興道門了。
清微真人和李若水一路穿廊過堂,最終來到一座殿前。此時殿門緊閉,殿門上方懸著一塊牌匾,上書“真境精舍”四字。這是李祖親筆所書。
李若水推開殿門卻不進去,清微真人獨自跨過門檻,大步走入殿中。
此處大殿設計不同尋常,極為狹長,入得殿門之後,是一條挽著重重紗幔的長長通道,通道盡頭又是兩扇殿門,在那兩扇殿門後麵才是真正的精舍。
此處殿門正上方掛著一方牌匾,上麵寫著四個篆體大字:“法莫如顯”。此匾與殿外匾額上的“真境精舍”四個大字如出一轍。
在通道兩側每隔兩丈就擺著一尊偌大的三足加蓋銅香爐,爐蓋上按八卦圖像鏤空,爐內有青色火焰熊熊燃燒,使得鏤空處不斷向外氤氳出淡淡的紫色煙霧,讓此地變得煙霧嫋嫋,好似仙境。
終於走進精舍,第一眼便能看到正牆神壇上供奉著太上道祖、玄聖、東皇的神位,玄聖居中,道祖在上,東皇在下。
神位之下則是一座鋪有玄色蒲團坐墊的陰陽法座,法座之下是一張地衣,地衣如畫,其中天昏地暗,雲遮霧繞,雷電森然,其中隱隱約約有一道黯淡身影穿行其中,乃是與張家“天師飛仙圖”並列齊名的李家“劍仙飛升圖”。
與地衣對應的穹頂則是三十六天罡圖,對應“北鬥三十六天罡劍訣”。
過去李祖和東皇曾在這裏,現在國師在這裏,未來清微真人或者李天清也許會有一人在這裏。
國師開門見山:“天師擅長預測未來,地師擅長蒙蔽天機,占卜並未我的長項,不過偶爾為之還是勉強可以,當年老祖宗留下了半卦之法,兩人湊一卦,我剛才心血來潮起了半卦,竟然是個乾上。不如你再來湊齊另外半卦。”
清微真人沒有拒絕,依言也起了半卦,卻是三道橫線,即三爻。
三爻加上三爻便是六爻,這便是乾卦。
國師的臉上有了幾分笑意:“乾為天,剛健中正。象征龍,又象征陽和健,表明興盛強健。乾卦根據萬物變通之道理,以元、亨、利、貞為卦辭,示吉祥如意。”
國師又對清微真人道:“易經是必修課,你不妨參詳一下,這個乾卦什麽意思。”
清微真人說道:“乾卦是極陽之象,貞者,吉也。隻是不知這個‘貞’字應在何處,總不會是李天貞吧?”
國師臉上笑意淡去:“不要提那個混賬。要我說,若論操守,無人能與你相比,你最能配得上這個‘貞’字,你的時運要來了。”
清微真人不置可否。
國師接著說道:“如果道門仍舊三足鼎立,那麽道門的分裂就不可避免,雖然可以緩解,但無法根治。道門強盛的時候,也許還能掩飾壓製。當道門衰弱的時候,就會成為道門分崩離析的禍根。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道門,政出一門,令行一家,一個領袖,一個聲音,一個道門,一個太陽。
清微真人緩緩說道:“有聖就有盜,有陽就有陰,有生就有死,有興就有衰,這天下間會有不落的太陽嗎?”
國師道:“不做怎麽知道?事在人為。”
清微真人終於問道:“國師忽然提起此事,恐非無的放矢,難道玉京有大變?”
國師坦然道:“地師是個瘋婆子,虧她敢想敢幹,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既然她要倒行逆施,那就給了我們撥亂反正的機會。從東皇開始,我們李家就是最忠於道門的,我們有責任維護玄聖留下的道門基業。”
清微真人久久無言。
國師最後說道:“至清,你上次沒有站出來,我不怪你。可你不能再錯過第二次機會,這不僅是我的要求,這也是李家上下乃至太平道上下共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