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條當然隻是大方向梗概,每個大方向下麵又都有細則作為補充,如何實施,從何處著手,哪些人可用,該怎麽用,可能存在的變數隱患,等等,都寫得很詳細。
所以老殷先生才要專門寫個條陳,而不是直接口頭匯報。
齊玄素越看越入味,忍不住輕輕拍打茶幾:“好,好,好!薑還是老的辣。”
說到這裏,齊玄素又有些惋惜:“若是薑大真人還在,有薑老和殷老共同助我,何愁天下不平?”
老殷先生十分謙遜:“大掌教過獎了。”
便在這時,小殷一蹦一跳地進來了,看到老殷先生後,沒有半點猶豫,十分絲滑地轉身,一蹦一跳地出去了。
“站了!”老殷先生臉色一沉,“要去哪裏?還不過來!”
雖然小殷修為上已經不輸老殷先生太多,但多年積威之下小殷不敢不聽話,又乖乖迴來,老老實實地站著,又變迴了初次見麵時的嫻靜模樣。當初齊玄素就被騙了。
老殷先生問道:“聽說你最近很不像話,跟人家下棋又把人打了?”
小殷撅起嘴:“是他作弊!說什麽贏棋未必要在棋盤內,還可以在棋盤外。我就問他有沒有聽過大沛棋聖的故事。他說沒聽過,我說:‘那好,我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贏棋也不必在棋盤外,有棋盤就夠了。’然後我就掄起棋盤朝他頭上打了六下,誰知道他那麽不經打……”
老殷先生臉色稍緩:“別人都是學些精致的淘氣,你就隻剩下淘氣了。下不為例,去吧。”
小殷如蒙大赦,一溜煙去了。
被小殷這麽一打岔,齊玄素合上手中的公函,用手按在封麵上,說道:“這個寫得很好,一筆寫不出兩個‘張’字,天師姓張,張太虛和張氣寒也姓張,張太虛是儒門大祭酒,張氣寒是鳳麟洲道府掌府大真人,鳳麟洲戰事則是清微真人主持的,張氣寒也算是清微真人一派的人,看來我們要在兩個‘張’字上麵下功夫。”
老殷先生說道:“正是如此,江南這邊好說,無論是天師親自出麵,還是慈航真人代為出麵,都說得過去,不必擔心。關鍵是鳳麟洲山高路遠,倒是大掌教當年曾去過鳳麟洲,可有信得過的人選?”
齊玄素認真想了想,說道:“說到這個,老殷先生是明知故問,當初我奉命去鈴鹿山,中途被月夜見尊所困,還是老殷先生助我脫困,老殷先生應當還記得那位鈴鹿山的山神。”
老殷先生嗬嗬一笑:“若是大掌教不提,老朽差點就要忘了。”
齊玄素沉吟道:“鳳麟洲,倒是可以讓陸玉婷去辦這件事,她本就是太平道的人,也參與了鳳麟洲戰事,曾在我麾下任職,就是不知道如今是否可靠。”
老殷先生主動請纓道:“不如就由老朽去見一見這位陸道友,老朽癡活了幾百歲,雖然終日與屍山血海為伴,但自忖還有幾分識人之術。”
齊玄素直接答應下來:“那就有勞老殷先生。”
正說話的時候,顏永真迴來了,見到老殷先生,不由腳步一頓。
齊玄素示意顏永真不必避開老殷先生。
顏永真會意,送上一封公文:“啟稟大掌教,蘭大真人已經把事情明確告知姚真人,徐真人當時也在場,這是徐真人的迴信。”
齊玄素接過看了一眼,又交給老殷先生。
徐教容在第一時間就匯報了,自然不會十分詳細,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姚恕大為震驚,起初是不相信,確定蘭大真人沒有騙他後,則大受打擊,時而惶恐不安,時而失魂落魄。
老殷先生評價道:“姚令果然瘋了,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齊玄素道:“畢竟按照姚令的計劃,她要拋棄原來的身體,改用我作為容器,方能徹底擺脫瘋狂,就如姚祖擺脫巫鹹。如今她沒能更換容器,僅憑‘長生石之心’,怕是沒辦法恢複如初。”
老殷先生笑道:“老朽要提前恭喜大掌教了,想來用不了多久,姚恕就要向大掌教做出深刻檢討了,而且僅僅是書麵檢討還不夠,必須是當麵檢討才行。”
這當然在齊玄素的意料之中:“姚恕上京,依老殷先生之見,我該如何對待姚恕呢?”
“如今這個時候,為了爭取人心,當然不能對姚恕做出任何處罰。”老殷先生還是扮演了謀主的角色,“也不宜把姚恕留在玉京,因為反對大掌教的人會說大掌教把姚恕軟禁了,哪怕大掌教沒有這麽做,也架不住眾口鑠金。”
齊玄素問道:“把姚恕繼續留在婆羅洲?”
老殷先生道:“大掌教下一步要對姚令餘黨動手,還用得到姚恕,婆羅洲太遠,難免不便。待到蘇元載調任江南道府,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之位空了出來,讓姚恕出任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既不算虧待了他,又在大掌教的眼皮子底下,不怕生出變數。”
齊玄素不置可否,忽然問道:“萬師傅行動不便,要鎮守鬼國洞天。白夫人方便出來做事嗎?畢竟是道門元老。”
老殷先生道:“全憑大掌教安排。”
齊玄素下定了決心:“蜀州是入秦的必經之路,讓姚恕擔任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讓白夫人委屈一下,擔任蜀州道府的首席副府主,實際主持日常工作。”
晉升參知真人的流程很複雜,必須通過金闕,齊玄素也不能隨意任命參知真人,不過首席和次席一級,齊玄素還是能一言而定,所以齊玄素就用了這麽個取巧的辦法,讓自己人擔任副手,代為主持日常工作。
老殷先生、白夫人、龍小白、雷小環都是如此。
當然,其中的原因並不一樣,五娘是要養傷,林元妙是能力不足,姚恕則是忠誠問題。
齊玄素頓了一下,沉吟道:“至於婆羅洲道府掌府真人,有蘭大真人坐鎮道府,倒是不必急於一時,可以過些時間再安排。”
老殷先生當然明白,其實有沒有掌府真人影響並不大,無非是蘭大真人掌握大方向,由徐教容這位首席副府主代為主持日常工作,又迴到了齊玄素慣用的路數上。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不過這畢竟是權宜之計,以後還是要迴歸正軌。
便在這時,有個紫霄宮道士給顏永真送來一份公文。
顏永真看了一眼,又轉呈給齊玄素:“大掌教,是婆羅洲道府姚真人的公函。”
“說什麽來什麽,姚恕還真是一刻都等不得。”齊玄素接過公函,大概翻看了一下,果然是姚恕的親筆檢討書,情真意切。先是深刻檢討了以前的各種過錯誤,包括在婆羅洲的小動作,勾結裴神符和李天清等等,然後狠狠切割了姚令反道門集團,向大掌教表忠心,言語肉麻,最後提出了進京的請求,既想當麵向大掌教檢討,也想當麵聆聽大掌教的訓示。
其實姚恕早就該這麽做了,不過他還在猶豫,裴神符之死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姚恕如今也不管那麽多了,姚令姓姚,姚齊也姓姚,哪個姚不是姚?都一樣。
齊玄素吩咐道:“歸真,草擬一份迴函,就說我同意姚恕的進京請求,讓他直接來紫霄宮見我。”
所以老殷先生才要專門寫個條陳,而不是直接口頭匯報。
齊玄素越看越入味,忍不住輕輕拍打茶幾:“好,好,好!薑還是老的辣。”
說到這裏,齊玄素又有些惋惜:“若是薑大真人還在,有薑老和殷老共同助我,何愁天下不平?”
老殷先生十分謙遜:“大掌教過獎了。”
便在這時,小殷一蹦一跳地進來了,看到老殷先生後,沒有半點猶豫,十分絲滑地轉身,一蹦一跳地出去了。
“站了!”老殷先生臉色一沉,“要去哪裏?還不過來!”
雖然小殷修為上已經不輸老殷先生太多,但多年積威之下小殷不敢不聽話,又乖乖迴來,老老實實地站著,又變迴了初次見麵時的嫻靜模樣。當初齊玄素就被騙了。
老殷先生問道:“聽說你最近很不像話,跟人家下棋又把人打了?”
小殷撅起嘴:“是他作弊!說什麽贏棋未必要在棋盤內,還可以在棋盤外。我就問他有沒有聽過大沛棋聖的故事。他說沒聽過,我說:‘那好,我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贏棋也不必在棋盤外,有棋盤就夠了。’然後我就掄起棋盤朝他頭上打了六下,誰知道他那麽不經打……”
老殷先生臉色稍緩:“別人都是學些精致的淘氣,你就隻剩下淘氣了。下不為例,去吧。”
小殷如蒙大赦,一溜煙去了。
被小殷這麽一打岔,齊玄素合上手中的公函,用手按在封麵上,說道:“這個寫得很好,一筆寫不出兩個‘張’字,天師姓張,張太虛和張氣寒也姓張,張太虛是儒門大祭酒,張氣寒是鳳麟洲道府掌府大真人,鳳麟洲戰事則是清微真人主持的,張氣寒也算是清微真人一派的人,看來我們要在兩個‘張’字上麵下功夫。”
老殷先生說道:“正是如此,江南這邊好說,無論是天師親自出麵,還是慈航真人代為出麵,都說得過去,不必擔心。關鍵是鳳麟洲山高路遠,倒是大掌教當年曾去過鳳麟洲,可有信得過的人選?”
齊玄素認真想了想,說道:“說到這個,老殷先生是明知故問,當初我奉命去鈴鹿山,中途被月夜見尊所困,還是老殷先生助我脫困,老殷先生應當還記得那位鈴鹿山的山神。”
老殷先生嗬嗬一笑:“若是大掌教不提,老朽差點就要忘了。”
齊玄素沉吟道:“鳳麟洲,倒是可以讓陸玉婷去辦這件事,她本就是太平道的人,也參與了鳳麟洲戰事,曾在我麾下任職,就是不知道如今是否可靠。”
老殷先生主動請纓道:“不如就由老朽去見一見這位陸道友,老朽癡活了幾百歲,雖然終日與屍山血海為伴,但自忖還有幾分識人之術。”
齊玄素直接答應下來:“那就有勞老殷先生。”
正說話的時候,顏永真迴來了,見到老殷先生,不由腳步一頓。
齊玄素示意顏永真不必避開老殷先生。
顏永真會意,送上一封公文:“啟稟大掌教,蘭大真人已經把事情明確告知姚真人,徐真人當時也在場,這是徐真人的迴信。”
齊玄素接過看了一眼,又交給老殷先生。
徐教容在第一時間就匯報了,自然不會十分詳細,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姚恕大為震驚,起初是不相信,確定蘭大真人沒有騙他後,則大受打擊,時而惶恐不安,時而失魂落魄。
老殷先生評價道:“姚令果然瘋了,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齊玄素道:“畢竟按照姚令的計劃,她要拋棄原來的身體,改用我作為容器,方能徹底擺脫瘋狂,就如姚祖擺脫巫鹹。如今她沒能更換容器,僅憑‘長生石之心’,怕是沒辦法恢複如初。”
老殷先生笑道:“老朽要提前恭喜大掌教了,想來用不了多久,姚恕就要向大掌教做出深刻檢討了,而且僅僅是書麵檢討還不夠,必須是當麵檢討才行。”
這當然在齊玄素的意料之中:“姚恕上京,依老殷先生之見,我該如何對待姚恕呢?”
“如今這個時候,為了爭取人心,當然不能對姚恕做出任何處罰。”老殷先生還是扮演了謀主的角色,“也不宜把姚恕留在玉京,因為反對大掌教的人會說大掌教把姚恕軟禁了,哪怕大掌教沒有這麽做,也架不住眾口鑠金。”
齊玄素問道:“把姚恕繼續留在婆羅洲?”
老殷先生道:“大掌教下一步要對姚令餘黨動手,還用得到姚恕,婆羅洲太遠,難免不便。待到蘇元載調任江南道府,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之位空了出來,讓姚恕出任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既不算虧待了他,又在大掌教的眼皮子底下,不怕生出變數。”
齊玄素不置可否,忽然問道:“萬師傅行動不便,要鎮守鬼國洞天。白夫人方便出來做事嗎?畢竟是道門元老。”
老殷先生道:“全憑大掌教安排。”
齊玄素下定了決心:“蜀州是入秦的必經之路,讓姚恕擔任蜀州道府的掌府真人,讓白夫人委屈一下,擔任蜀州道府的首席副府主,實際主持日常工作。”
晉升參知真人的流程很複雜,必須通過金闕,齊玄素也不能隨意任命參知真人,不過首席和次席一級,齊玄素還是能一言而定,所以齊玄素就用了這麽個取巧的辦法,讓自己人擔任副手,代為主持日常工作。
老殷先生、白夫人、龍小白、雷小環都是如此。
當然,其中的原因並不一樣,五娘是要養傷,林元妙是能力不足,姚恕則是忠誠問題。
齊玄素頓了一下,沉吟道:“至於婆羅洲道府掌府真人,有蘭大真人坐鎮道府,倒是不必急於一時,可以過些時間再安排。”
老殷先生當然明白,其實有沒有掌府真人影響並不大,無非是蘭大真人掌握大方向,由徐教容這位首席副府主代為主持日常工作,又迴到了齊玄素慣用的路數上。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不過這畢竟是權宜之計,以後還是要迴歸正軌。
便在這時,有個紫霄宮道士給顏永真送來一份公文。
顏永真看了一眼,又轉呈給齊玄素:“大掌教,是婆羅洲道府姚真人的公函。”
“說什麽來什麽,姚恕還真是一刻都等不得。”齊玄素接過公函,大概翻看了一下,果然是姚恕的親筆檢討書,情真意切。先是深刻檢討了以前的各種過錯誤,包括在婆羅洲的小動作,勾結裴神符和李天清等等,然後狠狠切割了姚令反道門集團,向大掌教表忠心,言語肉麻,最後提出了進京的請求,既想當麵向大掌教檢討,也想當麵聆聽大掌教的訓示。
其實姚恕早就該這麽做了,不過他還在猶豫,裴神符之死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姚恕如今也不管那麽多了,姚令姓姚,姚齊也姓姚,哪個姚不是姚?都一樣。
齊玄素吩咐道:“歸真,草擬一份迴函,就說我同意姚恕的進京請求,讓他直接來紫霄宮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