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機槍改良
“不過什麽?”小毛奇著急地問。
“格爾夫,你繼續念下去……”威嚴的皇帝發話了。
“現參謀部作戰科尼瓦爾德少將在五個月前結交了一個情婦,根據資料顯示,她是英國派來的間諜,據說……我們可憐的少將已將保險櫃裏的秘密文件透露給對方了……”
“這是怎麽迴事?”德皇對小毛奇咆哮著,“你就這麽約束你的手下?”
“陛下,容我迴去查明再向您稟報。”小毛奇此時已不敢嘴硬了,因為他確實知道尼瓦爾德少將結交了一個貴婦人,當時參謀部的人還羨慕他有豔遇,沒想到居然是英國佬派來的間諜,真是太可怕了……
“還有,將軍閣下,對方對參謀本部派出情報人員刺探他們的情報表示不滿,並提出強烈抗議。”格爾夫稍微遲疑了一下,“參謀部情報司所派遣的三名情報人員全部落網,對方聲稱,如果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他們就中斷與我們的合作,去和英國人還有俄國人合作。”
“我們的人呢?”小毛奇連忙問,“他們怎麽樣了?”
“經過我的努力,對方已把人員都移交給我了,並讓我盡快帶迴德國,我隻能照此辦理。至於這幾人雇傭的中國人,已被……”格爾夫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看來他們的防諜能力不弱啊。”德皇歎了口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以後沒有我的命令,不得再向對方控製的區域派出人員了。”
“部長閣下。”格爾夫對提爾皮茨說,“對方對您遵守諾言,沒有派出海軍方麵的間諜表示感謝,為了迴報您的守信,他們將會為海軍額外提供一份有價值的情報。而且請我們放心。英、俄等國間諜也讓他們抓住了幾個,不是遣送迴國就是就地處理了。”
“是嗎?”提爾皮茨很想奚落小毛奇一番,對方既然有能耐打探到英、法、俄諸國地情報,在自己的地盤上防諜,豈非小菜一碟?(他根本不知道葛洪義為了抓捕這幾個間諜,費了老大的力氣)
“東方小朋友神秘得讓我幾乎看不透啊。”德皇喃喃自語,“難怪拿破侖大帝說他們是睡著的獅子,要我們繼續讓他們安睡。千萬不要驚醒他們……”
“陛下,對方還提出了幾個建議,不知道您是否有興趣聽?”
“我很樂意。”德皇掃視了提爾皮茨和小毛奇一眼,“你們兩位呢?”
“我們也願意。”兩人趕緊表態。
“第一,從我們的實戰經驗中得知,這種新發明的火炮(迫擊炮)擁有曲射火力,重量輕,體積小。移動便捷,可以有效對付戰壕中的敵人,建議貴國大量裝備,所有技術我方可以低價轉讓(如果貴國能提供更多的貸款,我方可無償贈送);第二。現在英國牽頭,千方百計想達成對袁世凱政府地大借款,我希望尊敬的皇帝陛下能破壞這一獨占中國、扶持中央代理人的企圖,至於貴國的商業利益。我方可以保證,我們隨時歡迎來自貴國的貸款,並可以提供有效擔保;第三,關於日、俄兩國對我方的武力恫嚇和*裸的幹涉,希望貴國堅決予以製止,至少要提供道義上的聲援,我方建議貴國可以和美國一起行事,發表支持‘門戶開放’政策地聲明。既抑製住前述兩國的野心,又不至於損害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格爾夫,你迴去後告訴對方,他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議,我基本都同意,讓他放心……至於參謀部因情報人員造成的不愉快,請你向我對他表示道歉,並擔保不會再發生諸如此類地事情……我希望他能繼續和我方合作……更熱切地盼望他能夠早日全麵掌握中國的權力……具體細節。可以由財政部、海軍部和參謀部去交涉……”德皇說了一通後。“我那還有一瓶名貴的法國葡萄酒,就算是我個人送給他的迴禮。你迴遠東地時候帶給對方……願雙方合作愉快!”
散會後,提爾皮茨悄悄對格爾夫說:“今天你幹得不錯!”
“謝謝將軍的誇獎!”
“馬上又要分配預算了,今天的情報讓參謀部那些白癡好好出了次醜,看他們下次還敢和海軍搶經費?”提爾皮茨有幾分得意,“這封情報真及時。等會我就簽發晉升令,把你的軍銜晉升一級,作為對你的表彰。”
“那我太謝謝將軍了。”一句話就讓格爾夫由中校變成了上校。
“記住,現在你雖然全權代表帝國和對方打交道,但你首先是海軍軍官,我期待著你能在不久的將來也被人尊稱為將軍閣下……”提爾皮茨拍拍格爾夫的肩膀,以示勉勵。
自然,所有情報全部證明是真的(都是曆史事實,哪有不真實地道理)。土耳其比真實的曆史上早五天,即10月29日就要求德國調停。此時,阿爾巴尼亞舉行起義,推翻了上耳其當地政權並宣布獨立。土耳其失去了在歐洲的絕大部分土地(比曆史上要少一點),麵臨著軍事上的全麵崩潰。
德國在收到電報後的第二分鍾就宣布接受請求(本來就是德國授意的),並邀請英、法、俄一起調停。幾個大國便乘機幹預巴爾幹戰爭中來。塞爾維亞力圖占據阿爾巴尼亞北部和沿海地區,得到了俄國的支持(俄國的目地是使塞爾維亞變成對抗奧匈地橋頭堡)。奧匈則堅決反對塞爾維亞把領土擴大到亞得裏亞海岸,當塞爾維亞軍隊不聽招唿,擅自向亞得裏亞海岸推進時,奧匈動員大部分軍隊,向塞爾維亞邊境集結,同時還在加裏西亞東部部署了3個集團軍以對付俄國,要求塞軍撤離北部阿爾巴尼亞和沿海地區。
俄國不甘示弱。在法國的支持下,也開始局部動員。俄國政府中地一些泛斯拉夫主義和軍國主義者竭力鼓動對奧戰爭,建議在必要時為塞爾維亞作戰。德國已經證明了秦時竹提供的《拉匡斯基協定》的真實性,聲明堅決支持奧匈,宣稱在必要時,德國不惜進行歐洲大戰。其實,德國得知了意大利的不穩傾向後,根本沒有實力打這場戰爭。如此做的手法,符合了《孫子兵法》虛虛實實地戰略思想。
威廉二世的威脅收到了效果,麵對著巴爾幹戰爭變為歐洲大戰的危險,俄國再次退卻,沙皇尼古拉二世對派往巴爾幹的公使交待:“在這個時機,比任何別的時候更應注意,我們必須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戰爭的事件,我們要等五六年之後。實在說,就是要等到1917年才能應付戰爭。在絕對必要時,可以在1915年應戰,但絕對不能再早。”於足,俄國向塞爾維亞施加影響。要求塞不要同奧匈發生軍事衝突。
在四國的調停下,土耳其接受了召開國際會議以解決大國間緊張局勢和巴爾幹問題的提案,遠東地離岸平衡手第一次深刻地介入了歐洲事務……
11月1日,小毛奇下令秘密逮捕美女間諜。並要求克虜伯公司就新型駐退係統提出改進方案,以便對德國陸軍目前所擁有的77mm口徑火炮進行全麵改進,並希望能在其它類型的火炮上也應運這一新技術。克虜伯公司答應全部改進在2年內無償完成,作為交換,克虜伯公司擁有了該項專利(法國肯定不會在德國申請),當然,北疆方麵保留了他們的權利,可以任意製造、改進和生產。
此時此刻。格爾夫正帶著德皇贈送給秦時竹的美酒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到達北疆,還需要一段時間。
張正是15師的一名機槍兵,奉夏海強的命令和其餘5名機槍手一起,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沈陽。這次公差,是沈陽軍工廠為改進捷克式輕機槍而成行的。由於15師是唯一用此款武器經曆過實戰檢驗地部隊,自然隻能要求夏海強提供得力手下。
見張正等人每人都背了一個大包裹,何峰好奇地問:“各位兄弟。累壞了吧。這行李放招待所就行,何必搬來搬去的?”
“何部長。那不是咱們的行李。”張正解開包裹,“哐啷”“哐啷”幾聲,從包裹中滾出了十幾根管子,何峰定睛一看,這不是捷克式的槍管嘛!
“你們這是?”何峰心一緊,難道這些槍管質量都有問題。
“何部長,不瞞您說,這機槍確實是好槍,兄弟們用得可趁手了,比原先那個要好不少。但這槍管怎麽恁地不經用?老是要換。”
“大概射擊多少發子彈後換槍管?”
“俺們沒仔細統計過,我估摸著200來發就得換一根。”
“那基本正常,不算大毛病。”何峰鬆口氣,設計壽命就是200發嘛。
“真的?”張正瞪圓了眼睛,“就隻能打這麽幾發?然後就沒用了。”
“設計就是這樣。”
“唉,俺們兄弟還千裏迢迢地背過來,原想著讓兵工廠好好看看,這下白忙乎了。”張正歎了口氣,道出了事情地原委:原來,這幾個純樸的士兵聽說一挺機槍頂得上他們四個人一年的薪水,都咂舌不已,對如此頻繁地更換槍管更是心疼。一根報廢的槍管就是一個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地收入。出於給部隊節省經費的考慮,他們千裏迢迢地揀出了其中狀態最好的背到沈陽,希望技師們能有什麽起死迴生的法子。何峰這麽一說,讓他們徹底失望了。
幾個人也解開包袱,裏麵同樣裝著報廢的槍管,何峰眼睛一紅,十分感動,這都是些可愛可敬的戰士啊。
“何部長,真不行?”張正不死心,巴巴地追問了一句。
“槍管到這個時候膛線已經磨損,隻能報廢迴爐了。”何峰搖了搖頭,“如果要造成更經久耐用的,恐怕就不是這個價了。我理解弟兄們的心意,但科學就是科學。沒有辦法。”
張正等人撫摸著槍管,戀戀不舍……
“各位兄弟都是用過槍地人,你們說說看,這機槍還有什麽缺點,可以讓我們再改進改進。”一名技師發言了
“其它都好,就是彈夾裏子彈太少了。”幾個人異口同聲地說了起來,“剛打得來勁,一會兒就把子彈打光了。要換彈夾,若敵人趁機衝上來,可是大大不妙。”
“20發的彈夾確實太少了。”張正說道,“哪怕30發也好啊。”
“你們看看,這30發的彈夾怎麽樣?”技師像變戲法似的,掏出了一個帶著較大弧度地彈夾。
“30發?”張正愣了一下,“比原先那個多了一半,挺好!”(注:英國流行的7.7mm彈是有底緣彈。為裝備以捷克式為藍本的布倫式輕機槍,他們把30發容量的彈匣裝29發彈,才解決了原來老是卡殼地問題。毛瑟7.92mm彈是無底緣槍彈,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放心地裝備30發。某些同誌在這裏存在錯誤認識。我特意澄清一下)。
“這槍咱們也得給他取個名字,省得老是新、舊亂叫地。”
“就叫元年式輕機槍。”何峰一錘定音。
再仔細征詢士兵們的意見後,他們反映無論是馬克沁還是元年式,存在著有效射程不足地缺憾(不到800米)。如果能再設計一款射程更遠地機槍,戰場效果會更好,特別是能有效用於開闊地壓製火力。
這個反映,促使了何峰將12.7mm重型機槍立項,成為沈陽兵工廠的後續開發項目。
安頓好這批士兵後,何峰聽取了吉林兵工廠督辦楊宇霆的匯報,後者告訴他:吉林廠自投產以來槍支生產能力逐步提高,質量不斷提高。現在月生產量為步槍(98k)4000杆,子彈600萬發,手榴彈5萬枚,迫擊炮炮彈1萬發。
楊宇霆興奮地告訴何峰:“報告部長,采用您提出了流水線方案後,產量簡直翻了一番,我想,過年前一定能再增長25%的生產能力。”
“這段時間你可是瘦了不少。你們廠承擔著吉、黑兩省的主要軍火供應。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啊!”何峰拍拍他的肩膀。“我已和大帥打過招唿了,本年度的軍銜晉升有你地名字。”
“多謝鈞座栽培。”楊宇霆高興地“啪”的一個敬禮。
“不必拘禮。我倒是想聽聽,你怎麽能把成本降低這麽多呢?”何峰指著報表上的數字說,“你報上來的步槍成本為37元多一些,怎麽做到的?有沒有克扣工人薪水?”
“沒有,沒有。薪水那是萬萬不敢克扣地。”楊宇霆道,“此番削減成本,得益於三個方麵的努力:第一,采用了流水線,提高了產品生產速度,節約了人工成本;第二,我采取了嚴格的質量控製,大大降低了廢品率,減少了原料成本;第三,我采用了新的折舊法,延長了折舊年限,控製了機器成本……這三項一合計,整個成本就都下來了。”
“控製折舊成本?”何峰大驚,“你怎麽做地?”
楊宇霆大著膽子說:“此番變動,確實是卑職膽大妄為,先斬後奏,請鈞座製裁。但卑職以為,鈞座采用機器3年折舊,廠房5年折舊的方法過於苛刻,實際上,機器可用近10年,廠房用20年都不止,我將其改為機器6年折舊,廠房10年折舊,等於攤薄了成本。”
“你膽子確實有點大。”
“請鈞座恕罪,我這麽做也是為了給鈞座排憂解難。”楊宇霆解釋道,“卑職知道本年度由於財政赤字,軍費增加部分被凍結,但部隊換裝又刻不容緩,為了既生產足夠的軍火,又不突破軍費的限製,卑職想出了這個轉移的法子。等過些年財政好轉,軍費增加後,可以再加速折舊。現在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生產、換裝,時間不等人呐。”
“你說的也有道理,我本來確實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你做了最好,不過,現在提前給我打個招唿,不然……”
“是!”楊宇霆一臉肅然。
在楊宇霆、韓麟春和楊文鎧這三人當中,正好呈現有趣的等差數列,楊宇霆管理能力最強,研發能力最差,韓麟春管理能力最差,研發能力最強(毛瑟98k就出自他的手),楊文鎧介於兩者之間。從長期來看,還是管理更重要一些,畢竟以後武器地研發越來越複雜了,不太可能一個人包打天下,而管理特別是有效的製度管理,卻是兵工廠的急需。從楊宇霆身上,何峰看出了流水線發揚光大的希望,他覺得對方能比自己更好地掌握決竅。
“這次一方麵是聽取你的匯報,還有一方麵是希望吉林廠擴大規模,也製造機槍。”何峰告訴楊宇霆,“具體人員安排總裝已初步擬定了一個方案,你負責最後落實。至於產量,我定的指標是每個月20挺,以後再逐步擴大。”
“是!請鈞座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不過什麽?”小毛奇著急地問。
“格爾夫,你繼續念下去……”威嚴的皇帝發話了。
“現參謀部作戰科尼瓦爾德少將在五個月前結交了一個情婦,根據資料顯示,她是英國派來的間諜,據說……我們可憐的少將已將保險櫃裏的秘密文件透露給對方了……”
“這是怎麽迴事?”德皇對小毛奇咆哮著,“你就這麽約束你的手下?”
“陛下,容我迴去查明再向您稟報。”小毛奇此時已不敢嘴硬了,因為他確實知道尼瓦爾德少將結交了一個貴婦人,當時參謀部的人還羨慕他有豔遇,沒想到居然是英國佬派來的間諜,真是太可怕了……
“還有,將軍閣下,對方對參謀本部派出情報人員刺探他們的情報表示不滿,並提出強烈抗議。”格爾夫稍微遲疑了一下,“參謀部情報司所派遣的三名情報人員全部落網,對方聲稱,如果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他們就中斷與我們的合作,去和英國人還有俄國人合作。”
“我們的人呢?”小毛奇連忙問,“他們怎麽樣了?”
“經過我的努力,對方已把人員都移交給我了,並讓我盡快帶迴德國,我隻能照此辦理。至於這幾人雇傭的中國人,已被……”格爾夫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看來他們的防諜能力不弱啊。”德皇歎了口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以後沒有我的命令,不得再向對方控製的區域派出人員了。”
“部長閣下。”格爾夫對提爾皮茨說,“對方對您遵守諾言,沒有派出海軍方麵的間諜表示感謝,為了迴報您的守信,他們將會為海軍額外提供一份有價值的情報。而且請我們放心。英、俄等國間諜也讓他們抓住了幾個,不是遣送迴國就是就地處理了。”
“是嗎?”提爾皮茨很想奚落小毛奇一番,對方既然有能耐打探到英、法、俄諸國地情報,在自己的地盤上防諜,豈非小菜一碟?(他根本不知道葛洪義為了抓捕這幾個間諜,費了老大的力氣)
“東方小朋友神秘得讓我幾乎看不透啊。”德皇喃喃自語,“難怪拿破侖大帝說他們是睡著的獅子,要我們繼續讓他們安睡。千萬不要驚醒他們……”
“陛下,對方還提出了幾個建議,不知道您是否有興趣聽?”
“我很樂意。”德皇掃視了提爾皮茨和小毛奇一眼,“你們兩位呢?”
“我們也願意。”兩人趕緊表態。
“第一,從我們的實戰經驗中得知,這種新發明的火炮(迫擊炮)擁有曲射火力,重量輕,體積小。移動便捷,可以有效對付戰壕中的敵人,建議貴國大量裝備,所有技術我方可以低價轉讓(如果貴國能提供更多的貸款,我方可無償贈送);第二。現在英國牽頭,千方百計想達成對袁世凱政府地大借款,我希望尊敬的皇帝陛下能破壞這一獨占中國、扶持中央代理人的企圖,至於貴國的商業利益。我方可以保證,我們隨時歡迎來自貴國的貸款,並可以提供有效擔保;第三,關於日、俄兩國對我方的武力恫嚇和*裸的幹涉,希望貴國堅決予以製止,至少要提供道義上的聲援,我方建議貴國可以和美國一起行事,發表支持‘門戶開放’政策地聲明。既抑製住前述兩國的野心,又不至於損害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格爾夫,你迴去後告訴對方,他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議,我基本都同意,讓他放心……至於參謀部因情報人員造成的不愉快,請你向我對他表示道歉,並擔保不會再發生諸如此類地事情……我希望他能繼續和我方合作……更熱切地盼望他能夠早日全麵掌握中國的權力……具體細節。可以由財政部、海軍部和參謀部去交涉……”德皇說了一通後。“我那還有一瓶名貴的法國葡萄酒,就算是我個人送給他的迴禮。你迴遠東地時候帶給對方……願雙方合作愉快!”
散會後,提爾皮茨悄悄對格爾夫說:“今天你幹得不錯!”
“謝謝將軍的誇獎!”
“馬上又要分配預算了,今天的情報讓參謀部那些白癡好好出了次醜,看他們下次還敢和海軍搶經費?”提爾皮茨有幾分得意,“這封情報真及時。等會我就簽發晉升令,把你的軍銜晉升一級,作為對你的表彰。”
“那我太謝謝將軍了。”一句話就讓格爾夫由中校變成了上校。
“記住,現在你雖然全權代表帝國和對方打交道,但你首先是海軍軍官,我期待著你能在不久的將來也被人尊稱為將軍閣下……”提爾皮茨拍拍格爾夫的肩膀,以示勉勵。
自然,所有情報全部證明是真的(都是曆史事實,哪有不真實地道理)。土耳其比真實的曆史上早五天,即10月29日就要求德國調停。此時,阿爾巴尼亞舉行起義,推翻了上耳其當地政權並宣布獨立。土耳其失去了在歐洲的絕大部分土地(比曆史上要少一點),麵臨著軍事上的全麵崩潰。
德國在收到電報後的第二分鍾就宣布接受請求(本來就是德國授意的),並邀請英、法、俄一起調停。幾個大國便乘機幹預巴爾幹戰爭中來。塞爾維亞力圖占據阿爾巴尼亞北部和沿海地區,得到了俄國的支持(俄國的目地是使塞爾維亞變成對抗奧匈地橋頭堡)。奧匈則堅決反對塞爾維亞把領土擴大到亞得裏亞海岸,當塞爾維亞軍隊不聽招唿,擅自向亞得裏亞海岸推進時,奧匈動員大部分軍隊,向塞爾維亞邊境集結,同時還在加裏西亞東部部署了3個集團軍以對付俄國,要求塞軍撤離北部阿爾巴尼亞和沿海地區。
俄國不甘示弱。在法國的支持下,也開始局部動員。俄國政府中地一些泛斯拉夫主義和軍國主義者竭力鼓動對奧戰爭,建議在必要時為塞爾維亞作戰。德國已經證明了秦時竹提供的《拉匡斯基協定》的真實性,聲明堅決支持奧匈,宣稱在必要時,德國不惜進行歐洲大戰。其實,德國得知了意大利的不穩傾向後,根本沒有實力打這場戰爭。如此做的手法,符合了《孫子兵法》虛虛實實地戰略思想。
威廉二世的威脅收到了效果,麵對著巴爾幹戰爭變為歐洲大戰的危險,俄國再次退卻,沙皇尼古拉二世對派往巴爾幹的公使交待:“在這個時機,比任何別的時候更應注意,我們必須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戰爭的事件,我們要等五六年之後。實在說,就是要等到1917年才能應付戰爭。在絕對必要時,可以在1915年應戰,但絕對不能再早。”於足,俄國向塞爾維亞施加影響。要求塞不要同奧匈發生軍事衝突。
在四國的調停下,土耳其接受了召開國際會議以解決大國間緊張局勢和巴爾幹問題的提案,遠東地離岸平衡手第一次深刻地介入了歐洲事務……
11月1日,小毛奇下令秘密逮捕美女間諜。並要求克虜伯公司就新型駐退係統提出改進方案,以便對德國陸軍目前所擁有的77mm口徑火炮進行全麵改進,並希望能在其它類型的火炮上也應運這一新技術。克虜伯公司答應全部改進在2年內無償完成,作為交換,克虜伯公司擁有了該項專利(法國肯定不會在德國申請),當然,北疆方麵保留了他們的權利,可以任意製造、改進和生產。
此時此刻。格爾夫正帶著德皇贈送給秦時竹的美酒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到達北疆,還需要一段時間。
張正是15師的一名機槍兵,奉夏海強的命令和其餘5名機槍手一起,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沈陽。這次公差,是沈陽軍工廠為改進捷克式輕機槍而成行的。由於15師是唯一用此款武器經曆過實戰檢驗地部隊,自然隻能要求夏海強提供得力手下。
見張正等人每人都背了一個大包裹,何峰好奇地問:“各位兄弟。累壞了吧。這行李放招待所就行,何必搬來搬去的?”
“何部長。那不是咱們的行李。”張正解開包裹,“哐啷”“哐啷”幾聲,從包裹中滾出了十幾根管子,何峰定睛一看,這不是捷克式的槍管嘛!
“你們這是?”何峰心一緊,難道這些槍管質量都有問題。
“何部長,不瞞您說,這機槍確實是好槍,兄弟們用得可趁手了,比原先那個要好不少。但這槍管怎麽恁地不經用?老是要換。”
“大概射擊多少發子彈後換槍管?”
“俺們沒仔細統計過,我估摸著200來發就得換一根。”
“那基本正常,不算大毛病。”何峰鬆口氣,設計壽命就是200發嘛。
“真的?”張正瞪圓了眼睛,“就隻能打這麽幾發?然後就沒用了。”
“設計就是這樣。”
“唉,俺們兄弟還千裏迢迢地背過來,原想著讓兵工廠好好看看,這下白忙乎了。”張正歎了口氣,道出了事情地原委:原來,這幾個純樸的士兵聽說一挺機槍頂得上他們四個人一年的薪水,都咂舌不已,對如此頻繁地更換槍管更是心疼。一根報廢的槍管就是一個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地收入。出於給部隊節省經費的考慮,他們千裏迢迢地揀出了其中狀態最好的背到沈陽,希望技師們能有什麽起死迴生的法子。何峰這麽一說,讓他們徹底失望了。
幾個人也解開包袱,裏麵同樣裝著報廢的槍管,何峰眼睛一紅,十分感動,這都是些可愛可敬的戰士啊。
“何部長,真不行?”張正不死心,巴巴地追問了一句。
“槍管到這個時候膛線已經磨損,隻能報廢迴爐了。”何峰搖了搖頭,“如果要造成更經久耐用的,恐怕就不是這個價了。我理解弟兄們的心意,但科學就是科學。沒有辦法。”
張正等人撫摸著槍管,戀戀不舍……
“各位兄弟都是用過槍地人,你們說說看,這機槍還有什麽缺點,可以讓我們再改進改進。”一名技師發言了
“其它都好,就是彈夾裏子彈太少了。”幾個人異口同聲地說了起來,“剛打得來勁,一會兒就把子彈打光了。要換彈夾,若敵人趁機衝上來,可是大大不妙。”
“20發的彈夾確實太少了。”張正說道,“哪怕30發也好啊。”
“你們看看,這30發的彈夾怎麽樣?”技師像變戲法似的,掏出了一個帶著較大弧度地彈夾。
“30發?”張正愣了一下,“比原先那個多了一半,挺好!”(注:英國流行的7.7mm彈是有底緣彈。為裝備以捷克式為藍本的布倫式輕機槍,他們把30發容量的彈匣裝29發彈,才解決了原來老是卡殼地問題。毛瑟7.92mm彈是無底緣槍彈,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放心地裝備30發。某些同誌在這裏存在錯誤認識。我特意澄清一下)。
“這槍咱們也得給他取個名字,省得老是新、舊亂叫地。”
“就叫元年式輕機槍。”何峰一錘定音。
再仔細征詢士兵們的意見後,他們反映無論是馬克沁還是元年式,存在著有效射程不足地缺憾(不到800米)。如果能再設計一款射程更遠地機槍,戰場效果會更好,特別是能有效用於開闊地壓製火力。
這個反映,促使了何峰將12.7mm重型機槍立項,成為沈陽兵工廠的後續開發項目。
安頓好這批士兵後,何峰聽取了吉林兵工廠督辦楊宇霆的匯報,後者告訴他:吉林廠自投產以來槍支生產能力逐步提高,質量不斷提高。現在月生產量為步槍(98k)4000杆,子彈600萬發,手榴彈5萬枚,迫擊炮炮彈1萬發。
楊宇霆興奮地告訴何峰:“報告部長,采用您提出了流水線方案後,產量簡直翻了一番,我想,過年前一定能再增長25%的生產能力。”
“這段時間你可是瘦了不少。你們廠承擔著吉、黑兩省的主要軍火供應。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啊!”何峰拍拍他的肩膀。“我已和大帥打過招唿了,本年度的軍銜晉升有你地名字。”
“多謝鈞座栽培。”楊宇霆高興地“啪”的一個敬禮。
“不必拘禮。我倒是想聽聽,你怎麽能把成本降低這麽多呢?”何峰指著報表上的數字說,“你報上來的步槍成本為37元多一些,怎麽做到的?有沒有克扣工人薪水?”
“沒有,沒有。薪水那是萬萬不敢克扣地。”楊宇霆道,“此番削減成本,得益於三個方麵的努力:第一,采用了流水線,提高了產品生產速度,節約了人工成本;第二,我采取了嚴格的質量控製,大大降低了廢品率,減少了原料成本;第三,我采用了新的折舊法,延長了折舊年限,控製了機器成本……這三項一合計,整個成本就都下來了。”
“控製折舊成本?”何峰大驚,“你怎麽做地?”
楊宇霆大著膽子說:“此番變動,確實是卑職膽大妄為,先斬後奏,請鈞座製裁。但卑職以為,鈞座采用機器3年折舊,廠房5年折舊的方法過於苛刻,實際上,機器可用近10年,廠房用20年都不止,我將其改為機器6年折舊,廠房10年折舊,等於攤薄了成本。”
“你膽子確實有點大。”
“請鈞座恕罪,我這麽做也是為了給鈞座排憂解難。”楊宇霆解釋道,“卑職知道本年度由於財政赤字,軍費增加部分被凍結,但部隊換裝又刻不容緩,為了既生產足夠的軍火,又不突破軍費的限製,卑職想出了這個轉移的法子。等過些年財政好轉,軍費增加後,可以再加速折舊。現在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生產、換裝,時間不等人呐。”
“你說的也有道理,我本來確實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你做了最好,不過,現在提前給我打個招唿,不然……”
“是!”楊宇霆一臉肅然。
在楊宇霆、韓麟春和楊文鎧這三人當中,正好呈現有趣的等差數列,楊宇霆管理能力最強,研發能力最差,韓麟春管理能力最差,研發能力最強(毛瑟98k就出自他的手),楊文鎧介於兩者之間。從長期來看,還是管理更重要一些,畢竟以後武器地研發越來越複雜了,不太可能一個人包打天下,而管理特別是有效的製度管理,卻是兵工廠的急需。從楊宇霆身上,何峰看出了流水線發揚光大的希望,他覺得對方能比自己更好地掌握決竅。
“這次一方麵是聽取你的匯報,還有一方麵是希望吉林廠擴大規模,也製造機槍。”何峰告訴楊宇霆,“具體人員安排總裝已初步擬定了一個方案,你負責最後落實。至於產量,我定的指標是每個月20挺,以後再逐步擴大。”
“是!請鈞座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