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北方戰爭(2)
布爾什維克奪權成功,原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倉皇逃竄美國大使館的消息,在3天之後就傳到了中國。這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足以點燃逐鹿行動的火焰!
大本營一幹大佬喜形於色,前後準備了2年,謀劃多時的逐鹿行動,終於到了扳機扣響的時刻了。中國擬對俄國動用武力已經是一個逐漸公開的事實,不必看報章上長篇累牘的有關於俄國侵略暴行的迴顧文章,單就由官方組織的,在張園舉行的有關拒俄運動的紀念活動就可以看出端倪來。紀念活動是由現任副總統、原國務總理張謇主持的,自從卸任國務總理之後,張謇已經淡出了政壇,好長時間都消失在公眾的眼線裏,甚至一般重大的政治性活動都不提及副總統雲雲。但這次主持拒俄活動紀念大會,可見無論朝野上下,無論何等政治派別,都到了攜手起來的時刻。在會場上,張謇等人還在媒體麵前,公開展示了當年拒俄義勇學生軍首領藍天蔚領銜,率領現在國防軍任職的、參加過拒俄運動的全體軍官簽名,滿滿一張列表上用名字寫就了“還我河山”四個大字……
在北方,尤其是對俄國侵略有切膚之痛的東北民眾,進行了俄國暴行展覽會、陳列會,參加過中東路對俄自衛還擊戰而負傷致殘的老兵,掛滿了功勳章和紀念章,對公眾進行著慷慨激昂的宣講。
敏感的中外記者,已經預料到了什麽。
有記者寫道:中俄必有一戰,而且規模絕不會小。50多年以來的辛酸和恥辱,200年來的掠奪和侵略,到了算總賬的日子了……
西山大本營裏,燈火通明,最高當局正在進行最後的決策。秦時竹等穿越眾人的心情無疑是極為複雜的,穿越之前,他們每個人都是黨員,而且是黨員隊伍中的中堅和精英,秦時竹還擔任了“複興工程”的黨委書記。逐鹿行動的製定和執行,首要目標,毫無疑問地都是針對蘇維埃俄國的,間接也是布爾什維克的戰爭。
一群*員要帶領幾十萬軍隊進攻另外一個*國家,無論是怎樣的理由充分,在情感上,終究還是一點失落與惆悵,正如意識形態不能當飯吃一樣,任何一個理性的國家也不能完全置意識形態於不顧。
因此,大本營眾人都能看出秦時竹、陸尚榮等人臉上的凝重,這份凝重,不僅因為決策關係到民眾的福、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也因為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鬥爭與不安。
在外麵,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在內部,是自己的思想之間的戰爭。前麵是民族利益,是壓倒一切的,但是,當這一天終於到來時,那一種惆悵,仍然是免不了的。
“在開會之前,我有幾句話想對諸位說。”秦時竹緩緩地開了口,“俄國固然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但在內部,統治階層尤其是沙皇對民眾的殘酷亦是舉世罕見,硬要尋找媲美者,也隻有我國可以相提並論。從心底說來,這次俄國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對經曆了推翻帝製革命的我們而言,是應該值得我們鼓勵並予以支持的。但是,正如革命沒有邊界,革命者卻有祖國一樣,我們的心,我們的立場永遠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的。對俄國的這場戰爭,我們不是要去撲滅俄國的革命,不是要去做反革命的先鋒,而是要去努力實現中國與俄國關係的正常化——這種正常化如果不以俄國歸還所有侵略權益為基礎,那麽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不管哪個俄國政府,不管哪個政治派別當權,隻要他不放棄沙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不放棄曆代沙皇從中國掠奪而走的權益,他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與他之間,除了戰爭,沒有別的妥協!除此以外,隻要他們能夠接受我們的要求,能夠放棄一切從中國而來的權益,我們就願意與俄國和解,願意發展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雙邊關係!換而言之,我們不是作為別人的工具,我們有我們獨特的目標……”
“所以說,這一次戰爭的目標是有限的,但也是持久的。”
秦時竹說完,每個人都靜靜地聽著。在冬宮事件之後,協約國已經明顯轉變了風向和評判的尺度,但因為蘇維埃和臨時政府還在(盡管是布爾什維克掌權),但在列寧下令解散立憲會議、用刺刀廢除有限民主以後,協約國已經不再將布爾什維克看做是本方陣營中的一員。在這樣的氣氛下,中國存在的反俄情緒被英法等國抓到了機會——現實已經異常清楚了,布爾什維克掌權的俄國,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反對資產階級當權的英法,而且在現實國家利益上,也準備與德國盡快媾和,背叛同盟義務。如果中國能夠動用武力消滅這個政權,恢複沙皇或者別的臨時政府的統治,協約國是不介意中國撈取一些好處的。反正,這些土地本來就不是英法的,用不著肉痛。至於物資還有財政援助,就當是援助給俄國的好了。
“這次作戰的目標,目前和我們所設想的還有一定距離,俄國在政變之後,局勢變得日益複雜,內戰也迫在眉睫。”陸尚榮補充道,“從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在俄國國內,主要存在3股勢力,一股是左派,也叫做布爾什維克,這是目前剛剛奪權勝利的那批;一股是保守派,主要是臨時政府當初建立時的擁護者,他們剛剛失勢;另一股是保皇派,主要就是擁護沙皇政權的舊派……在反對沙皇這件事上,左派和保守派是有共同目標的,同樣,在反對左派的問題上,保守派和保皇派也是有共同利益的。在遠東,會有左派的赤衛隊和遊擊隊,會有保守派的正規軍,還有就是保皇黨的殘餘分子。另外,國際勢力也不容小覷,在海參崴,有英國、法國還有美國的軍艦和一部分力量。從道理上來說,這三派在反對我們身上是一致的……另外,英法等國發來照會,希望我們能夠支持保守派的軍隊,為他們提供物資和方便,作為報酬,願意交還給我們一部分土地和其他利益。”
陳宦笑了:“這局麵還當真是複雜,不過唯一讓人高興的是,狗咬狗一嘴毛,他們打得越歡,我們這邊就越容易得手。”
“哪一派容易勝出呢?”蔣方震笑問道,“左派紀律性強,有勞苦大眾的擁護,但有沒有直接軍隊;保守派一直都是地方豪強的代表,軍隊多而且有英法的支持;保皇黨人數雖然少,但能量極大,又有沙皇這個棋子。”
“我的意見就是,不管是哪一派軍隊,隻要反對我們的目標,我們就需要毫不留情地處理掉。”秦時竹揮手道,“至於俄國內部的事情,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
“我倒覺得,這事情和咱們當時那會有點像。左派就是北疆,保守派就是袁世凱,保皇黨就是張勳這些人……”寧武一說,眾人都笑了起來,何峰倒是沒笑,直接道,“也是有點道理,我們是北疆掌權,我看,俄國以後多半是布爾什維克掌權。”
“我倒覺得,未必便不能合作。”葛洪義一直沒有發言,但作為強力部門,他同樣出席了戰略會議,“我們的目標既然是有限的,那就可以采用公開競標的辦法——誰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就支持誰,至於是口頭上的支持還是物資上的支持,對我們問題都不大,隻要不是我們直接出人出槍去打仗就行。第二條,哪怕沒有一派答應我們的條件,也不礙事,可以利用現有的局麵,幫著一派壓一派,等將來局勢明朗,可以和另外一派談判——他不願意談我們繼續再打。在短期內,不要多麵樹敵。”
“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和德國溝通的問題,倘若德國以我國威脅為理由,迫使俄國簽訂條約,對我們反而並不是太有利,我們應該著眼於利用德國這個因素,逼迫俄國人盡快走到談判桌前來。隻要利用這種恐慌情緒,利用歐洲部分與遠東部分價值的差異性,不難讓俄國人就範。”蔣方震想了一個點子,“當然,也不能壓得過頭,以免俄國直接拒絕。”
眾人均表示讚同,秦時竹點頭道:“那麽就按照這個思路走,不過時間必須抓緊。從現在開始動手,各部隊執行作戰任務,5月份之前,中路必須拿下赤塔,東路必須拿下伯力,西路必須拿下浩汗!至於海參崴……”秦時竹的嘴角浮現一絲笑意,“先不著急,先等著其他各路完成再動手不遲……”
4月17日,蔡鍔指揮的中路軍,在順利截斷西伯利亞大鐵路之後,團團圍住了赤塔,即將開展攻略……
布爾什維克奪權成功,原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倉皇逃竄美國大使館的消息,在3天之後就傳到了中國。這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足以點燃逐鹿行動的火焰!
大本營一幹大佬喜形於色,前後準備了2年,謀劃多時的逐鹿行動,終於到了扳機扣響的時刻了。中國擬對俄國動用武力已經是一個逐漸公開的事實,不必看報章上長篇累牘的有關於俄國侵略暴行的迴顧文章,單就由官方組織的,在張園舉行的有關拒俄運動的紀念活動就可以看出端倪來。紀念活動是由現任副總統、原國務總理張謇主持的,自從卸任國務總理之後,張謇已經淡出了政壇,好長時間都消失在公眾的眼線裏,甚至一般重大的政治性活動都不提及副總統雲雲。但這次主持拒俄活動紀念大會,可見無論朝野上下,無論何等政治派別,都到了攜手起來的時刻。在會場上,張謇等人還在媒體麵前,公開展示了當年拒俄義勇學生軍首領藍天蔚領銜,率領現在國防軍任職的、參加過拒俄運動的全體軍官簽名,滿滿一張列表上用名字寫就了“還我河山”四個大字……
在北方,尤其是對俄國侵略有切膚之痛的東北民眾,進行了俄國暴行展覽會、陳列會,參加過中東路對俄自衛還擊戰而負傷致殘的老兵,掛滿了功勳章和紀念章,對公眾進行著慷慨激昂的宣講。
敏感的中外記者,已經預料到了什麽。
有記者寫道:中俄必有一戰,而且規模絕不會小。50多年以來的辛酸和恥辱,200年來的掠奪和侵略,到了算總賬的日子了……
西山大本營裏,燈火通明,最高當局正在進行最後的決策。秦時竹等穿越眾人的心情無疑是極為複雜的,穿越之前,他們每個人都是黨員,而且是黨員隊伍中的中堅和精英,秦時竹還擔任了“複興工程”的黨委書記。逐鹿行動的製定和執行,首要目標,毫無疑問地都是針對蘇維埃俄國的,間接也是布爾什維克的戰爭。
一群*員要帶領幾十萬軍隊進攻另外一個*國家,無論是怎樣的理由充分,在情感上,終究還是一點失落與惆悵,正如意識形態不能當飯吃一樣,任何一個理性的國家也不能完全置意識形態於不顧。
因此,大本營眾人都能看出秦時竹、陸尚榮等人臉上的凝重,這份凝重,不僅因為決策關係到民眾的福、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也因為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鬥爭與不安。
在外麵,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在內部,是自己的思想之間的戰爭。前麵是民族利益,是壓倒一切的,但是,當這一天終於到來時,那一種惆悵,仍然是免不了的。
“在開會之前,我有幾句話想對諸位說。”秦時竹緩緩地開了口,“俄國固然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但在內部,統治階層尤其是沙皇對民眾的殘酷亦是舉世罕見,硬要尋找媲美者,也隻有我國可以相提並論。從心底說來,這次俄國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對經曆了推翻帝製革命的我們而言,是應該值得我們鼓勵並予以支持的。但是,正如革命沒有邊界,革命者卻有祖國一樣,我們的心,我們的立場永遠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的。對俄國的這場戰爭,我們不是要去撲滅俄國的革命,不是要去做反革命的先鋒,而是要去努力實現中國與俄國關係的正常化——這種正常化如果不以俄國歸還所有侵略權益為基礎,那麽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不管哪個俄國政府,不管哪個政治派別當權,隻要他不放棄沙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不放棄曆代沙皇從中國掠奪而走的權益,他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與他之間,除了戰爭,沒有別的妥協!除此以外,隻要他們能夠接受我們的要求,能夠放棄一切從中國而來的權益,我們就願意與俄國和解,願意發展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雙邊關係!換而言之,我們不是作為別人的工具,我們有我們獨特的目標……”
“所以說,這一次戰爭的目標是有限的,但也是持久的。”
秦時竹說完,每個人都靜靜地聽著。在冬宮事件之後,協約國已經明顯轉變了風向和評判的尺度,但因為蘇維埃和臨時政府還在(盡管是布爾什維克掌權),但在列寧下令解散立憲會議、用刺刀廢除有限民主以後,協約國已經不再將布爾什維克看做是本方陣營中的一員。在這樣的氣氛下,中國存在的反俄情緒被英法等國抓到了機會——現實已經異常清楚了,布爾什維克掌權的俄國,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反對資產階級當權的英法,而且在現實國家利益上,也準備與德國盡快媾和,背叛同盟義務。如果中國能夠動用武力消滅這個政權,恢複沙皇或者別的臨時政府的統治,協約國是不介意中國撈取一些好處的。反正,這些土地本來就不是英法的,用不著肉痛。至於物資還有財政援助,就當是援助給俄國的好了。
“這次作戰的目標,目前和我們所設想的還有一定距離,俄國在政變之後,局勢變得日益複雜,內戰也迫在眉睫。”陸尚榮補充道,“從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在俄國國內,主要存在3股勢力,一股是左派,也叫做布爾什維克,這是目前剛剛奪權勝利的那批;一股是保守派,主要是臨時政府當初建立時的擁護者,他們剛剛失勢;另一股是保皇派,主要就是擁護沙皇政權的舊派……在反對沙皇這件事上,左派和保守派是有共同目標的,同樣,在反對左派的問題上,保守派和保皇派也是有共同利益的。在遠東,會有左派的赤衛隊和遊擊隊,會有保守派的正規軍,還有就是保皇黨的殘餘分子。另外,國際勢力也不容小覷,在海參崴,有英國、法國還有美國的軍艦和一部分力量。從道理上來說,這三派在反對我們身上是一致的……另外,英法等國發來照會,希望我們能夠支持保守派的軍隊,為他們提供物資和方便,作為報酬,願意交還給我們一部分土地和其他利益。”
陳宦笑了:“這局麵還當真是複雜,不過唯一讓人高興的是,狗咬狗一嘴毛,他們打得越歡,我們這邊就越容易得手。”
“哪一派容易勝出呢?”蔣方震笑問道,“左派紀律性強,有勞苦大眾的擁護,但有沒有直接軍隊;保守派一直都是地方豪強的代表,軍隊多而且有英法的支持;保皇黨人數雖然少,但能量極大,又有沙皇這個棋子。”
“我的意見就是,不管是哪一派軍隊,隻要反對我們的目標,我們就需要毫不留情地處理掉。”秦時竹揮手道,“至於俄國內部的事情,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
“我倒覺得,這事情和咱們當時那會有點像。左派就是北疆,保守派就是袁世凱,保皇黨就是張勳這些人……”寧武一說,眾人都笑了起來,何峰倒是沒笑,直接道,“也是有點道理,我們是北疆掌權,我看,俄國以後多半是布爾什維克掌權。”
“我倒覺得,未必便不能合作。”葛洪義一直沒有發言,但作為強力部門,他同樣出席了戰略會議,“我們的目標既然是有限的,那就可以采用公開競標的辦法——誰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就支持誰,至於是口頭上的支持還是物資上的支持,對我們問題都不大,隻要不是我們直接出人出槍去打仗就行。第二條,哪怕沒有一派答應我們的條件,也不礙事,可以利用現有的局麵,幫著一派壓一派,等將來局勢明朗,可以和另外一派談判——他不願意談我們繼續再打。在短期內,不要多麵樹敵。”
“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和德國溝通的問題,倘若德國以我國威脅為理由,迫使俄國簽訂條約,對我們反而並不是太有利,我們應該著眼於利用德國這個因素,逼迫俄國人盡快走到談判桌前來。隻要利用這種恐慌情緒,利用歐洲部分與遠東部分價值的差異性,不難讓俄國人就範。”蔣方震想了一個點子,“當然,也不能壓得過頭,以免俄國直接拒絕。”
眾人均表示讚同,秦時竹點頭道:“那麽就按照這個思路走,不過時間必須抓緊。從現在開始動手,各部隊執行作戰任務,5月份之前,中路必須拿下赤塔,東路必須拿下伯力,西路必須拿下浩汗!至於海參崴……”秦時竹的嘴角浮現一絲笑意,“先不著急,先等著其他各路完成再動手不遲……”
4月17日,蔡鍔指揮的中路軍,在順利截斷西伯利亞大鐵路之後,團團圍住了赤塔,即將開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