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距離比較遠,我們說話聲也壓得很低,影響不到史文生。我輕聲說:“你怎麽知道他選錯了?”
蔡玉成道:“這四個缽裏肯定有一個是那位上師仁波切生前用過的,對吧。如果史文生選對了,就說明他是上師轉世,如果選錯了,就說明他不是。看樣子,他要選擇蝴蝶落下的那隻缽,很明顯選錯了。”
“為什麽這麽說,難道你知道哪個缽是上師用過的?”我問。
這時,那兩個老喇嘛抬起頭,深深看著蔡玉成。蔡玉成有些洋洋得意,也算是賣弄,說道:“高僧聖賢用的東西,定然樸實無華。你沒記得我們讀過的那些神話故事嗎,樵夫落斧子在池塘裏,仙女拿出新斧子和舊斧子,問哪個是他的。還有一些類似的故事,都說明那些金銀財寶湛湛發光的東西,不是佛家弟子所為。”
“你就根據這個?”解鈴笑。
“怎麽。”蔡玉成不服氣。
解鈴道:“佛家講勘悟外相,不管是閃閃發光的,還是樸實無華的,無非都是相。用什麽都一樣用,因指見月,指頭不過是指向月亮的工具,不要執於‘指’嘛。”
“那你說,哪個缽才是正確的?”蔡玉成問。
解鈴一聳肩:“不知道。我如果知道哪個是,那我就是轉世靈童了,還要史文生幹什麽。羅稻,你說說看,哪個缽是對的?”
突然被解鈴點將,我愣了一下,憑直覺說:“我的意見和玉成相反,我覺得那個落了蝴蝶的紫銅缽就是。”
我正說著,史文生做出了動作,他撲向蝴蝶。蝴蝶突然騰空,他抓了空,一下撲倒了那尊紫銅缽,抱在懷裏。
老乞丐模樣的老人,點點頭,打開行囊,把其餘三個缽收了迴去。
老喇嘛津巴波肯道:“他選對了。”
輪迴小組的幾個人一起看向我,不光史文生選對了,連我也蒙對了,還真是這尊紫銅缽。
巴梭忽然道:“這個孩子並不是用心在選,而是因為蝴蝶的牽引。”
他這麽一說,我們幾個都不願意了,難道不算嗎?
老喇嘛津巴波肯道:“萬事皆有根由,萬物皆有緣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巴梭,不要再說了。”
外麵的乞丐老頭背起行囊,拄著長棍,順著迴廊一步一步走遠了。
“各位,選缽隻是初步的認定,我們還有一係列很嚴格的認證。”老喇嘛津巴波肯對我們說:“請各位先在本寺休息,孩子就放心交給我們吧。”
我們趕緊雙手合十,還禮稱善。
有一位喇嘛走過去,拉起史文生的手。史文生乖乖由他拉著,順著長廊走遠。
史文生一步三迴頭,看著我們,似乎有些不舍。迴廊兩邊陽光透過,一身紅色僧袍的喇嘛牽著小孩子的手,這一幕猶如靜謐的剪影。
這時,迦樓羅鳥花花從我的外衣兜裏探出頭來,這麽長時間,它一直縮在裏麵沒有出聲。我一直沒有束縛它的行動,想飛就飛,花花振動翅膀猛地飛了出來,在經堂的空中盤旋,不時發出歡快的鳥啼聲。
老喇嘛津巴波肯看著這隻鳥,忽然伸出手,探出掌心。花花飛了兩圈,居然乖乖落在他的手掌中,蹦蹦跳跳,趾高氣揚走來走去。
“這是迦樓羅鳥?”津巴波肯問。
“是的。”我趕緊說。
他看我了一眼,然後把手伸向另一個老喇嘛。這個老喇嘛從始至終沒有說過話,我們幾乎把他忽略了。此時,他輕輕接過花花,花花好像對他很害怕,裹著翅膀,瑟瑟發抖。
老喇嘛看著這隻鳥,本來無波的眼睛裏似乎煥發出某種情感,像是觸動了久遠的記憶。他沒說什麽,彎著腰把掌心遞向我,我接過花花。花花一離開老喇嘛的手掌,頓時又活潑起來,飛在我的肩頭。
“巴梭。”老喇嘛津巴波肯道:“你負責接待遠來的客人。”
巴梭施禮:“是。”
巴梭做個手勢,示意我們跟著他走。經堂上,兩個老喇嘛彎腰合十,目送我們遠去。
我們出了經堂,已經到了下午,太陽開始西偏。這裏有一道木梯,一路向上,通向山上喇嘛們住的地方。我們一層層往上爬,爬到很高的地方,這裏所有的房子都臨崖而建。
站在高崖上,遠處是西偏的太陽,天邊染紅的雲層,下麵巨大的操場上不時傳來法號陣陣,嗡嗡的聲音迴響不絕。
環顧左右,很難想像寺廟所成形的那個年代的工匠們,是如何用智慧和汗水修建出這樣浩大且富有奇思妙想的建築。房屋有一半的麵積都在懸空,形似鳥巢,牢固得和懸崖鑲嵌在一起。房子外麵還有串通的露天走廊。走廊由木板搭建,和房屋不同的是,完全懸在空中,走在上麵嘎吱嘎吱響,腳下便是淡淡的雲層。
走在這樣的天路,或許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巴梭引領我們進了休息的禪房。麵積很大,不過隻有一個地方透著一些光。那是一扇小小的窗戶,外麵餘光射進來,房間陰沉沉的,顯得有些冰冷。
房間的角落堆滿了經卷,一張長條木桌,地上鋪著毯子。這裏是沒有床的,我們隻能席地而坐。
巴梭推開窗,讓更多的光射進來,他到桌子上捧起一盞古老的油燈。還好油燈上有玻璃罩,不用怕火星蹦出來,燒了這些經卷,我們可吃罪不起。
巴梭點燃油燈,盤膝坐在我們對麵,他把燈放在中間。
“能和我說說孩子的情況嗎?”他看著我們。巴梭這樣的年輕人,很像是剛入職場充滿熱切幻想的大學生,他們熱情、耿直、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信仰,你可以說他是傻逼,是一根筋,但他身上的執著不能否認。
燈火幽幽燃燒,每個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長,落在牆上。花清羽從我們進入小山村講起,一直講到史文生幻化法身,抵禦外魔,最後在九天湖收服迦樓羅鳥整個過程。
講完之後,天色已經黑了,外麵起了風,遠處法號聲不斷。
有小喇嘛進來為我們端來了飯食,都是素食,也就勉強對付一口。其實我們自己背包裏都有食物,可誰也不好意思不吃寺裏的東西,入鄉隨俗嘛。
巴梭看著火苗,靜靜地出神,好半天才說道:“如果上師真的轉世,那就太好了,我很想念他。”
說完這句話,他聲音顫抖,在極力壓抑著悲慟的心情。
“我跟隨上師十年,他不但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父親,是我最尊敬的尊者。還記得在他臨終之前,我握著他的手,請求他轉世迴來。我記得那天,剛下過雨,天邊是長長的一道彩虹。上師迴握著我的手說,這要依賴你們的祈禱。我當時哭得不行,上師伸出手擦擦我眼邊的淚水,他說他不喜歡我哭,可我就是無法停止哭泣。他對我說,別擔心,不要哭了,我今生所做的一切事業已經圓滿,我對自己的今生毫無遺憾。在那個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人活著的意義,在死前能夠對自己說一聲,我今生無憾。他對我說,別哭了。可我就是無法停止哭泣。”
說到這裏,巴梭嗚嗚哭了起來,不停擦著淚水。
昏暗的屋子裏誰也沒有說話,感景傷懷,大家都非常難受。
看著巴梭,不知為什麽,我忽然有了一股衝動。我走過去,坐到他的身邊,抱住他的頭。巴梭在我的懷裏,盡聲哭泣,哭得兩肩聳動。
蔡玉成歎口氣:“看見你哭,我想起爺爺了,心裏真不是滋味。唉,你們出家人修得不就是心平如水嗎,巴梭,你為什麽會這麽哭泣?”
“無情未必真丈夫。”花清羽說:“修的是太上忘情,而不是無情。”
“何必壓抑自己的情感呢。”解鈴說:“還記得那個故事吧,一位專心修佛的年輕人離家出走遍訪高人,最後遇到一位高僧,高僧告訴他,你何必到處求真佛,真佛就在你家裏。迴家去吧,你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佛。這個年輕人千裏迢迢迴到家鄉,推門而進,他的媽媽知道自己失蹤多年的兒子迴來,沒有穿鞋光著腳就跑出來。一看到自己的媽媽,這個年輕人頓時明白,眼前的就是佛。佛就在家裏,佛就在自己的心裏。”
巴梭擦擦淚水道:“各位,上師臨終前曾經有個遺言,在他過世五年後的忌日,要把他的屍體火化焚燒。再過兩天,就是這個日子了,你們能在這個時候來到這裏,不管如何,說明是有緣法的。希望你們能參加上師的葬禮。”
此時外麵風越來越大,伴隨著法號,聲聲如咽。花清羽看向外麵黑色的天空,喃喃道:“不知小文生的轉世認證怎麽樣了。”
蔡玉成道:“這四個缽裏肯定有一個是那位上師仁波切生前用過的,對吧。如果史文生選對了,就說明他是上師轉世,如果選錯了,就說明他不是。看樣子,他要選擇蝴蝶落下的那隻缽,很明顯選錯了。”
“為什麽這麽說,難道你知道哪個缽是上師用過的?”我問。
這時,那兩個老喇嘛抬起頭,深深看著蔡玉成。蔡玉成有些洋洋得意,也算是賣弄,說道:“高僧聖賢用的東西,定然樸實無華。你沒記得我們讀過的那些神話故事嗎,樵夫落斧子在池塘裏,仙女拿出新斧子和舊斧子,問哪個是他的。還有一些類似的故事,都說明那些金銀財寶湛湛發光的東西,不是佛家弟子所為。”
“你就根據這個?”解鈴笑。
“怎麽。”蔡玉成不服氣。
解鈴道:“佛家講勘悟外相,不管是閃閃發光的,還是樸實無華的,無非都是相。用什麽都一樣用,因指見月,指頭不過是指向月亮的工具,不要執於‘指’嘛。”
“那你說,哪個缽才是正確的?”蔡玉成問。
解鈴一聳肩:“不知道。我如果知道哪個是,那我就是轉世靈童了,還要史文生幹什麽。羅稻,你說說看,哪個缽是對的?”
突然被解鈴點將,我愣了一下,憑直覺說:“我的意見和玉成相反,我覺得那個落了蝴蝶的紫銅缽就是。”
我正說著,史文生做出了動作,他撲向蝴蝶。蝴蝶突然騰空,他抓了空,一下撲倒了那尊紫銅缽,抱在懷裏。
老乞丐模樣的老人,點點頭,打開行囊,把其餘三個缽收了迴去。
老喇嘛津巴波肯道:“他選對了。”
輪迴小組的幾個人一起看向我,不光史文生選對了,連我也蒙對了,還真是這尊紫銅缽。
巴梭忽然道:“這個孩子並不是用心在選,而是因為蝴蝶的牽引。”
他這麽一說,我們幾個都不願意了,難道不算嗎?
老喇嘛津巴波肯道:“萬事皆有根由,萬物皆有緣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巴梭,不要再說了。”
外麵的乞丐老頭背起行囊,拄著長棍,順著迴廊一步一步走遠了。
“各位,選缽隻是初步的認定,我們還有一係列很嚴格的認證。”老喇嘛津巴波肯對我們說:“請各位先在本寺休息,孩子就放心交給我們吧。”
我們趕緊雙手合十,還禮稱善。
有一位喇嘛走過去,拉起史文生的手。史文生乖乖由他拉著,順著長廊走遠。
史文生一步三迴頭,看著我們,似乎有些不舍。迴廊兩邊陽光透過,一身紅色僧袍的喇嘛牽著小孩子的手,這一幕猶如靜謐的剪影。
這時,迦樓羅鳥花花從我的外衣兜裏探出頭來,這麽長時間,它一直縮在裏麵沒有出聲。我一直沒有束縛它的行動,想飛就飛,花花振動翅膀猛地飛了出來,在經堂的空中盤旋,不時發出歡快的鳥啼聲。
老喇嘛津巴波肯看著這隻鳥,忽然伸出手,探出掌心。花花飛了兩圈,居然乖乖落在他的手掌中,蹦蹦跳跳,趾高氣揚走來走去。
“這是迦樓羅鳥?”津巴波肯問。
“是的。”我趕緊說。
他看我了一眼,然後把手伸向另一個老喇嘛。這個老喇嘛從始至終沒有說過話,我們幾乎把他忽略了。此時,他輕輕接過花花,花花好像對他很害怕,裹著翅膀,瑟瑟發抖。
老喇嘛看著這隻鳥,本來無波的眼睛裏似乎煥發出某種情感,像是觸動了久遠的記憶。他沒說什麽,彎著腰把掌心遞向我,我接過花花。花花一離開老喇嘛的手掌,頓時又活潑起來,飛在我的肩頭。
“巴梭。”老喇嘛津巴波肯道:“你負責接待遠來的客人。”
巴梭施禮:“是。”
巴梭做個手勢,示意我們跟著他走。經堂上,兩個老喇嘛彎腰合十,目送我們遠去。
我們出了經堂,已經到了下午,太陽開始西偏。這裏有一道木梯,一路向上,通向山上喇嘛們住的地方。我們一層層往上爬,爬到很高的地方,這裏所有的房子都臨崖而建。
站在高崖上,遠處是西偏的太陽,天邊染紅的雲層,下麵巨大的操場上不時傳來法號陣陣,嗡嗡的聲音迴響不絕。
環顧左右,很難想像寺廟所成形的那個年代的工匠們,是如何用智慧和汗水修建出這樣浩大且富有奇思妙想的建築。房屋有一半的麵積都在懸空,形似鳥巢,牢固得和懸崖鑲嵌在一起。房子外麵還有串通的露天走廊。走廊由木板搭建,和房屋不同的是,完全懸在空中,走在上麵嘎吱嘎吱響,腳下便是淡淡的雲層。
走在這樣的天路,或許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巴梭引領我們進了休息的禪房。麵積很大,不過隻有一個地方透著一些光。那是一扇小小的窗戶,外麵餘光射進來,房間陰沉沉的,顯得有些冰冷。
房間的角落堆滿了經卷,一張長條木桌,地上鋪著毯子。這裏是沒有床的,我們隻能席地而坐。
巴梭推開窗,讓更多的光射進來,他到桌子上捧起一盞古老的油燈。還好油燈上有玻璃罩,不用怕火星蹦出來,燒了這些經卷,我們可吃罪不起。
巴梭點燃油燈,盤膝坐在我們對麵,他把燈放在中間。
“能和我說說孩子的情況嗎?”他看著我們。巴梭這樣的年輕人,很像是剛入職場充滿熱切幻想的大學生,他們熱情、耿直、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信仰,你可以說他是傻逼,是一根筋,但他身上的執著不能否認。
燈火幽幽燃燒,每個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長,落在牆上。花清羽從我們進入小山村講起,一直講到史文生幻化法身,抵禦外魔,最後在九天湖收服迦樓羅鳥整個過程。
講完之後,天色已經黑了,外麵起了風,遠處法號聲不斷。
有小喇嘛進來為我們端來了飯食,都是素食,也就勉強對付一口。其實我們自己背包裏都有食物,可誰也不好意思不吃寺裏的東西,入鄉隨俗嘛。
巴梭看著火苗,靜靜地出神,好半天才說道:“如果上師真的轉世,那就太好了,我很想念他。”
說完這句話,他聲音顫抖,在極力壓抑著悲慟的心情。
“我跟隨上師十年,他不但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父親,是我最尊敬的尊者。還記得在他臨終之前,我握著他的手,請求他轉世迴來。我記得那天,剛下過雨,天邊是長長的一道彩虹。上師迴握著我的手說,這要依賴你們的祈禱。我當時哭得不行,上師伸出手擦擦我眼邊的淚水,他說他不喜歡我哭,可我就是無法停止哭泣。他對我說,別擔心,不要哭了,我今生所做的一切事業已經圓滿,我對自己的今生毫無遺憾。在那個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人活著的意義,在死前能夠對自己說一聲,我今生無憾。他對我說,別哭了。可我就是無法停止哭泣。”
說到這裏,巴梭嗚嗚哭了起來,不停擦著淚水。
昏暗的屋子裏誰也沒有說話,感景傷懷,大家都非常難受。
看著巴梭,不知為什麽,我忽然有了一股衝動。我走過去,坐到他的身邊,抱住他的頭。巴梭在我的懷裏,盡聲哭泣,哭得兩肩聳動。
蔡玉成歎口氣:“看見你哭,我想起爺爺了,心裏真不是滋味。唉,你們出家人修得不就是心平如水嗎,巴梭,你為什麽會這麽哭泣?”
“無情未必真丈夫。”花清羽說:“修的是太上忘情,而不是無情。”
“何必壓抑自己的情感呢。”解鈴說:“還記得那個故事吧,一位專心修佛的年輕人離家出走遍訪高人,最後遇到一位高僧,高僧告訴他,你何必到處求真佛,真佛就在你家裏。迴家去吧,你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佛。這個年輕人千裏迢迢迴到家鄉,推門而進,他的媽媽知道自己失蹤多年的兒子迴來,沒有穿鞋光著腳就跑出來。一看到自己的媽媽,這個年輕人頓時明白,眼前的就是佛。佛就在家裏,佛就在自己的心裏。”
巴梭擦擦淚水道:“各位,上師臨終前曾經有個遺言,在他過世五年後的忌日,要把他的屍體火化焚燒。再過兩天,就是這個日子了,你們能在這個時候來到這裏,不管如何,說明是有緣法的。希望你們能參加上師的葬禮。”
此時外麵風越來越大,伴隨著法號,聲聲如咽。花清羽看向外麵黑色的天空,喃喃道:“不知小文生的轉世認證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