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李戩下令整個征北軍全力備戰之時,北方的局勢,卻已經出現糜爛之局。
盡管乞伏乾歸做出的決定十分正確,但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劉虎在拿下了乞伏主帳後,立即馬不停蹄,率軍直奔西部乞伏步頹所部,一舉殲滅其數千騎兵。
乞伏步頹僅率千餘殘兵逃脫,身免於難,其餘數萬部眾,或死或降,全部落入劉虎之手。
然而,更讓乞伏乾歸意想不到的是,收攏的各路殘兵之中,竟然隱藏著投降貴族的細作。
他們很快便聯係了軍中各貴族將領,在得知家族已經歸附劉虎的消息,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當即聯合起來,發起叛亂。
乞伏乾歸一時不察,全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死傷慘重。最終,叛軍裹挾大半部眾,向北投靠劉虎。
曾經稱霸草原的乞伏部,竟然不到一個月,便被徹底打垮。其管轄的廣袤草原上,各胡部眼見乞伏部幾乎全軍覆滅,紛紛遣使轉投劉虎。
乞伏乾歸與叔父匯合後,曾經兵威強盛的乞伏部,竟然隻剩下五千多兵馬,部眾僅餘兩萬多人。
麵對如此慘狀,乞伏乾歸與叔父商議之後,決定繼續西行。渡過大河,前往河西之地,以避劉虎鋒芒。
乞伏部如今大敗虧輸,僅剩餘下這點人馬。若是繼續與劉虎對抗,隻怕乞伏部將徹底族滅。
即便是聯合了征北軍和賀蘭部又如何?打勝了,原有的地盤照樣要被兩方鯨吞蠶食。他們乞伏部在這裏,已經沒有了割據一方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三方相互攻伐吧。乞伏部未來幾年,需要舔舐傷口,默默恢複實力。
隨著乞伏乾歸遁走,正在北上增援的征北軍和賀蘭聯軍,頓時陷入尷尬的局麵。
一來,乞伏部已經幾近滅亡,援軍連援救的對象都沒了。二來,此次北上援軍的兵力,隻有一萬七千騎兵,實力比之劉虎尚且不如。
很快,賀蘭雄祁立即下令賀蘭軍轉攻為守,駐紮於賀蘭部北麵,不再進軍乞伏部。
王猛部在得知賀蘭雄祁駐軍不前後,不敢貿然孤軍深入,隻好下令全軍屯於子長縣以北,全力構建防線,阻擋鐵弗部南下。
消息傳到雲中,李戩得知賀蘭部不肯繼續出兵,氣得破口大罵。如今劉虎剛剛奪取乞伏部,根基未穩。此時進兵,劉虎並不敢貿然集結兵力南下阻擋。
可現在倒好,大軍停駐不前,便是給了劉虎整合原乞伏諸部的機會。即便現在李戩再將命令傳到前線,也已經為時太晚。隻怕劉虎早已做好準備,此次若是繼續進軍,便有陷入險境之憂。
“傳令下去,命屠鳩,呂婆樓,就地征召漢胡所有預備騎兵,前往與王猛部匯合。”
李戩冷冷的下令,此時,他隻能集結更多的騎兵,來抵擋劉虎南下的壓力。原本北攻南守的策略,徒然變成了南北皆守的被動局麵。
正如李戩所意料的,此時的劉虎,坐鎮肆盧川,全力整合原乞伏諸部的力量。
僅僅半個多月,從歸附諸部之中,便征召了上萬兵馬。如今,在原乞伏主帳,如今的鐵弗主帳外,一共集結了超過兩萬騎兵。
再加上西部劉成的五千騎兵,南方沮渠烏達的五千騎兵。還有正率領部眾遷徙而來的一萬步兵,劉虎手中,已有四萬多兵馬。如今實力之盛,遠邁當年的鐵弗部。
劉虎目光灼灼的看著帳外,喧喝連天的兩萬大軍,眼中迸射出洶洶的野心。憑借這數萬兵馬,鐵弗部將足以雄踞草原,成為一方霸主。
隨即,他的目光移向南方,征北軍才是他成為霸主,最大的阻礙。同時,也是最大的機遇。
若是能夠拿下征北軍的地盤,憑借其人口和錢糧物資,鐵弗部何止能夠成為草原霸主,甚至還有可能入主關中。
拿下關中,他鐵弗部未必不能與漢主劉聰,分庭抗禮。同樣都是匈奴單於後裔,憑什麽他劉聰能夠分疆裂土,登基稱帝,主宰漢土?
他劉虎,亦是匈奴單於後裔,血脈尊貴無比。為何不能占據關中,建國稱製?
帶著勃勃野心,劉虎當即分兵五千,前往與劉成匯合,攻略賀蘭部。而他則率領餘下一萬五千騎兵,南下與沮渠烏達匯合,全力攻伐征北軍。
三月中旬,劉虎率軍抵達奢延城,與沮渠烏達匯合。兩萬鐵騎轟隆南下,直指王猛所率大軍駐地。
此時,各地緊急征召的騎兵,大半已經前來匯合。王猛統帥的騎兵,已有一萬五千兵馬。
雙方在白於山以東,奢延河以南,方圓百裏的草原上,展開激戰。王猛奉行李戩,禦敵於邊境之外的戰略,全力將劉虎的鐵弗軍,擋在白於山以北之地。
大量的工匠和步軍民兵,冒險在邊境之上,修建城池關隘,卡住各處交通要道。上萬兵力結營駐紮,護衛著工匠們,趕建關卡。
與此同時,相對於北境烽煙四起。內地的草原上,無數百姓全身心投入春耕的勞作之中。
因為戰爭的爆發,征北軍不得不征召大量的青壯,或從軍,奔赴北境;或進入工坊,全力趕製軍需兵備。
田地之中,絕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效率雖然不及青壯,但仗著人多,大片土地被開墾出來,撒上糧種。
待到三月下旬,李戩便得到了,從各地匯總而來的情報。征北軍此次征召的兵力,已經超過五萬人馬。加上原本的五萬正規軍,征北軍的兵力,已經猛漲至十萬以上。再算上潛伏關中的乞活軍,兵力至少在十二萬左右。
此次征北軍集結十數萬兵馬,看似十分強大,但內部的問題卻十分棘手。
首先因為臨時征召,編入正規軍中,造成兵馬沒有時間進行磨合,造成指揮不暢。
其次,王猛等一眾將領,並無統帥數萬規模兵馬的經驗。麵對驟然增加的壓力,頓時有些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便是李戩自己,麵對這十數萬大軍的統籌,亦是焦頭爛額,毫無頭緒。
最後,便是精銳兵馬數量太少,步軍還好,騎兵經過數次折損,補充的兵員訓練時間不長,戰力尚無法與精銳騎兵相比。
如今又增加一倍以上的新兵,使得戰力良莠不齊,形成巨大的差距。真要打起來,同樣的兵力,征北軍未必能打得過鐵弗軍。
盡管乞伏乾歸做出的決定十分正確,但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劉虎在拿下了乞伏主帳後,立即馬不停蹄,率軍直奔西部乞伏步頹所部,一舉殲滅其數千騎兵。
乞伏步頹僅率千餘殘兵逃脫,身免於難,其餘數萬部眾,或死或降,全部落入劉虎之手。
然而,更讓乞伏乾歸意想不到的是,收攏的各路殘兵之中,竟然隱藏著投降貴族的細作。
他們很快便聯係了軍中各貴族將領,在得知家族已經歸附劉虎的消息,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當即聯合起來,發起叛亂。
乞伏乾歸一時不察,全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死傷慘重。最終,叛軍裹挾大半部眾,向北投靠劉虎。
曾經稱霸草原的乞伏部,竟然不到一個月,便被徹底打垮。其管轄的廣袤草原上,各胡部眼見乞伏部幾乎全軍覆滅,紛紛遣使轉投劉虎。
乞伏乾歸與叔父匯合後,曾經兵威強盛的乞伏部,竟然隻剩下五千多兵馬,部眾僅餘兩萬多人。
麵對如此慘狀,乞伏乾歸與叔父商議之後,決定繼續西行。渡過大河,前往河西之地,以避劉虎鋒芒。
乞伏部如今大敗虧輸,僅剩餘下這點人馬。若是繼續與劉虎對抗,隻怕乞伏部將徹底族滅。
即便是聯合了征北軍和賀蘭部又如何?打勝了,原有的地盤照樣要被兩方鯨吞蠶食。他們乞伏部在這裏,已經沒有了割據一方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三方相互攻伐吧。乞伏部未來幾年,需要舔舐傷口,默默恢複實力。
隨著乞伏乾歸遁走,正在北上增援的征北軍和賀蘭聯軍,頓時陷入尷尬的局麵。
一來,乞伏部已經幾近滅亡,援軍連援救的對象都沒了。二來,此次北上援軍的兵力,隻有一萬七千騎兵,實力比之劉虎尚且不如。
很快,賀蘭雄祁立即下令賀蘭軍轉攻為守,駐紮於賀蘭部北麵,不再進軍乞伏部。
王猛部在得知賀蘭雄祁駐軍不前後,不敢貿然孤軍深入,隻好下令全軍屯於子長縣以北,全力構建防線,阻擋鐵弗部南下。
消息傳到雲中,李戩得知賀蘭部不肯繼續出兵,氣得破口大罵。如今劉虎剛剛奪取乞伏部,根基未穩。此時進兵,劉虎並不敢貿然集結兵力南下阻擋。
可現在倒好,大軍停駐不前,便是給了劉虎整合原乞伏諸部的機會。即便現在李戩再將命令傳到前線,也已經為時太晚。隻怕劉虎早已做好準備,此次若是繼續進軍,便有陷入險境之憂。
“傳令下去,命屠鳩,呂婆樓,就地征召漢胡所有預備騎兵,前往與王猛部匯合。”
李戩冷冷的下令,此時,他隻能集結更多的騎兵,來抵擋劉虎南下的壓力。原本北攻南守的策略,徒然變成了南北皆守的被動局麵。
正如李戩所意料的,此時的劉虎,坐鎮肆盧川,全力整合原乞伏諸部的力量。
僅僅半個多月,從歸附諸部之中,便征召了上萬兵馬。如今,在原乞伏主帳,如今的鐵弗主帳外,一共集結了超過兩萬騎兵。
再加上西部劉成的五千騎兵,南方沮渠烏達的五千騎兵。還有正率領部眾遷徙而來的一萬步兵,劉虎手中,已有四萬多兵馬。如今實力之盛,遠邁當年的鐵弗部。
劉虎目光灼灼的看著帳外,喧喝連天的兩萬大軍,眼中迸射出洶洶的野心。憑借這數萬兵馬,鐵弗部將足以雄踞草原,成為一方霸主。
隨即,他的目光移向南方,征北軍才是他成為霸主,最大的阻礙。同時,也是最大的機遇。
若是能夠拿下征北軍的地盤,憑借其人口和錢糧物資,鐵弗部何止能夠成為草原霸主,甚至還有可能入主關中。
拿下關中,他鐵弗部未必不能與漢主劉聰,分庭抗禮。同樣都是匈奴單於後裔,憑什麽他劉聰能夠分疆裂土,登基稱帝,主宰漢土?
他劉虎,亦是匈奴單於後裔,血脈尊貴無比。為何不能占據關中,建國稱製?
帶著勃勃野心,劉虎當即分兵五千,前往與劉成匯合,攻略賀蘭部。而他則率領餘下一萬五千騎兵,南下與沮渠烏達匯合,全力攻伐征北軍。
三月中旬,劉虎率軍抵達奢延城,與沮渠烏達匯合。兩萬鐵騎轟隆南下,直指王猛所率大軍駐地。
此時,各地緊急征召的騎兵,大半已經前來匯合。王猛統帥的騎兵,已有一萬五千兵馬。
雙方在白於山以東,奢延河以南,方圓百裏的草原上,展開激戰。王猛奉行李戩,禦敵於邊境之外的戰略,全力將劉虎的鐵弗軍,擋在白於山以北之地。
大量的工匠和步軍民兵,冒險在邊境之上,修建城池關隘,卡住各處交通要道。上萬兵力結營駐紮,護衛著工匠們,趕建關卡。
與此同時,相對於北境烽煙四起。內地的草原上,無數百姓全身心投入春耕的勞作之中。
因為戰爭的爆發,征北軍不得不征召大量的青壯,或從軍,奔赴北境;或進入工坊,全力趕製軍需兵備。
田地之中,絕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效率雖然不及青壯,但仗著人多,大片土地被開墾出來,撒上糧種。
待到三月下旬,李戩便得到了,從各地匯總而來的情報。征北軍此次征召的兵力,已經超過五萬人馬。加上原本的五萬正規軍,征北軍的兵力,已經猛漲至十萬以上。再算上潛伏關中的乞活軍,兵力至少在十二萬左右。
此次征北軍集結十數萬兵馬,看似十分強大,但內部的問題卻十分棘手。
首先因為臨時征召,編入正規軍中,造成兵馬沒有時間進行磨合,造成指揮不暢。
其次,王猛等一眾將領,並無統帥數萬規模兵馬的經驗。麵對驟然增加的壓力,頓時有些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便是李戩自己,麵對這十數萬大軍的統籌,亦是焦頭爛額,毫無頭緒。
最後,便是精銳兵馬數量太少,步軍還好,騎兵經過數次折損,補充的兵員訓練時間不長,戰力尚無法與精銳騎兵相比。
如今又增加一倍以上的新兵,使得戰力良莠不齊,形成巨大的差距。真要打起來,同樣的兵力,征北軍未必能打得過鐵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