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聞言,皆是低頭默然無語,這個差事可不好做啊。
不說是否會遭受李戩的羞辱刁難,單單是冒險出城,便讓群臣心生怯意。自己千金之軀,若是被匈奴人殺了,那就太不值得了。
當然,他們不會承認這點,而是認為,自己身為朝廷重臣,還是應該保留有用之身,好為朝廷效力才是。
閻鼎見狀,臉色不由陰沉起來,難道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人敢擔此重任嗎?
賈胥猶豫了片刻,正想開口,卻見黃綸霍然站出,躬身說道:“下官不才,願前往北地,說服李大將軍。”
眾人聞言,終於長舒了口氣,還好有人應承了此事,否則被點名出城,那就吐血了。
閻鼎讚許的看著黃綸,含笑道:“黃大人不愧是國朝棟梁,本官甚是欣慰,那好,便以你為欽差,前往北地。”
散朝之後,黃綸便迴到家中,聚集家人前來商議。他隻有一妻,生有一兒一女。如今兒子已有十二歲,女兒也才十餘歲。
“夫人,今日朝堂上,為夫已經主動應承求援的使命,不日便要動身。”黃綸簡單的將今日朝堂之事,告知妻子,便坦白了自己的事。
黃夫人聞言,不由大驚,“夫君,現在大軍圍城,您,您怎麽出去?會不會很危險?”
黃綸凝重的點點頭,“確實頗為危險,但坐困長安,同樣很危險。夫人,此次出城,我欲帶著全家,一起離開,你覺得如何?”
黃夫人心驚膽戰的看著他,“夫君,這,這局勢當真發展到這一步了嗎?”
“局勢確實十分危險。”黃綸眉頭緊皺,沉聲道:“朝堂諸公,還將希望,寄托在各路勤王大軍之上。自匈奴入寇關中,已有近一個月,真要有勤王大軍,早就該到了。”
“原本有希望扭轉局勢,可朝堂諸公利令智昏,竟然得罪了李大將軍,生生錯過了一次大好機會。唉,朝廷已麵臨生死存亡,諸公還在各自算計。即便此次能夠解圍,下一次呢?大晉朝,沒救了。”
“夫君若是能說服李大將軍,或許。。。。”
“李大將軍又豈是所謂的忠臣義士?”黃綸苦笑道,“之前因為匈奴人主攻北地郡,故而李大將軍,才急於解除長安困局,盤活關中局勢。可現如今,匈奴大軍主攻長安,他又豈會輕易出兵,惹火燒身?這真是如番僧所言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
黃夫人聞言,不由呆了呆,“若是如此的話,那我們又該何往?”
黃綸雙目微動,正色道:“去北地郡。”
夜晚,長安雲中商行駐地。長安商行主事範絳,來到一處民宅之中。卻見當中立著一人,負手望著窗外。
範絳微微一笑,邊走邊拱手道:“黃大人,今夜找在下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黃綸轉過身來,淡淡的看了眼範絳,“範主事,想必今日朝議,你應該得到消息了吧?”
範絳微微點頭,含笑道:“在下實在沒想到,一向明哲保身的黃大人,竟然會主動請纓,前往北地郡。”
黃綸也不在意他話裏帶刺,淡然一笑,“範主事,本官此來,可不是要與你說求援之事。“
範絳聞言,不由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哦?黃大人,找我來此,難道還有其他目的?”
黃綸正色道:“不錯,本官有一計,可助大將軍,全取雍州之地。但作為條件,本官希望,貴商行,能夠護送我妻兒,前往北地郡。”
範絳臉色一變,目光在黃綸身上掃了掃,沉聲道:“黃大人此話何意?大將軍乃朝廷忠良,豈會有此心思?”
”範主事何必生疑?“黃綸笑道,”大將軍是否忠良,這不重要。朝堂諸公也不是傻子,豈能不知大將軍為人?“
範絳望著他,冷色道:“黃大人,那您是否忠良?”
“本官不敢自稱忠良,如今隻想保一家老小,平安無事。“黃綸並無半點慚愧,沉聲道,“範主事,你應該知道,此次本官前往北地郡,能夠給大將軍,帶去什麽樣的利益。”
範絳深吸了口氣,深深的看著黃綸,最終展顏一笑,”在下一定將尊府親眷,安然帶到北地郡。“
事關重大,範絳雖然心有疑惑,但黃綸頗不簡單,大將軍亦曾囑咐他關注此人。如今其竟然想攜帶家眷,前往北地郡,實在大出他所料。
不過此人若能投靠大將軍,獻上謀取雍州之策,他自然不敢輕慢。隻要其家人安頓於北地郡,晾他也不敢耍花招。
第二日,黃綸在閻鼎的安排下,帶著一支十數人的輕騎,從北門出發,向北而去。
範絳並未隨之采取行動,待到一切準備就緒,便悄然從黃府之中,接來母子三人。
於半夜賄賂北門守軍,暗中將黃綸親眷送下城去。外麵自有其他人前來接應,將其母子三人,送往北地郡。
與此同時,曆盡艱難險阻的黃綸,終於來到北地郡城,護送他的十數名輕騎,如今隻剩三人。
當迴返郡城不久的李戩,聽聞黃綸前來,不由大感意外。不是對朝廷派遣使者求援吃驚,而是對黃綸作為欽差而感到詫異。
在他的印象當中,此人向來低調,感覺就是在朝廷內混日子的,沒有多少存在感。
要不是當年其幫忙說了幾句話,使得詔安之事順利成功,李戩還不一定能夠記住他。
然而,當與他們幾乎同時抵達的商隊暗探前來匯報,李戩才知道,黃綸竟然暗中與範絳聯絡,準備送其家人前來北地郡。說是避難,其實更是為質。
難道這黃綸真的準備投靠自己?李戩有些疑惑,他與對方並沒有多少接觸,此番主動投效,倒是是真是假?
李戩更加傾向於是真的,對方連至親之人,都能送來,又豈敢背叛於他。此人怎麽看,都不像是一個忠臣義士,會為了朝廷,犧牲自己的親人。
一想及此,李戩便不由有些振奮。這幾年來,他努力招募人才,卻沒有太大的效果。小才倒是收了幾個,大才卻一個也沒碰到。
以前有過一番查探,李戩深知此人頗有才幹,不輸於張崇。若是能將其收為己用,那對征北軍而言,絕對是一件大喜事。
“讓黃大人過來吧,另外也讓秦先生和張大人過來。”
不說是否會遭受李戩的羞辱刁難,單單是冒險出城,便讓群臣心生怯意。自己千金之軀,若是被匈奴人殺了,那就太不值得了。
當然,他們不會承認這點,而是認為,自己身為朝廷重臣,還是應該保留有用之身,好為朝廷效力才是。
閻鼎見狀,臉色不由陰沉起來,難道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人敢擔此重任嗎?
賈胥猶豫了片刻,正想開口,卻見黃綸霍然站出,躬身說道:“下官不才,願前往北地,說服李大將軍。”
眾人聞言,終於長舒了口氣,還好有人應承了此事,否則被點名出城,那就吐血了。
閻鼎讚許的看著黃綸,含笑道:“黃大人不愧是國朝棟梁,本官甚是欣慰,那好,便以你為欽差,前往北地。”
散朝之後,黃綸便迴到家中,聚集家人前來商議。他隻有一妻,生有一兒一女。如今兒子已有十二歲,女兒也才十餘歲。
“夫人,今日朝堂上,為夫已經主動應承求援的使命,不日便要動身。”黃綸簡單的將今日朝堂之事,告知妻子,便坦白了自己的事。
黃夫人聞言,不由大驚,“夫君,現在大軍圍城,您,您怎麽出去?會不會很危險?”
黃綸凝重的點點頭,“確實頗為危險,但坐困長安,同樣很危險。夫人,此次出城,我欲帶著全家,一起離開,你覺得如何?”
黃夫人心驚膽戰的看著他,“夫君,這,這局勢當真發展到這一步了嗎?”
“局勢確實十分危險。”黃綸眉頭緊皺,沉聲道:“朝堂諸公,還將希望,寄托在各路勤王大軍之上。自匈奴入寇關中,已有近一個月,真要有勤王大軍,早就該到了。”
“原本有希望扭轉局勢,可朝堂諸公利令智昏,竟然得罪了李大將軍,生生錯過了一次大好機會。唉,朝廷已麵臨生死存亡,諸公還在各自算計。即便此次能夠解圍,下一次呢?大晉朝,沒救了。”
“夫君若是能說服李大將軍,或許。。。。”
“李大將軍又豈是所謂的忠臣義士?”黃綸苦笑道,“之前因為匈奴人主攻北地郡,故而李大將軍,才急於解除長安困局,盤活關中局勢。可現如今,匈奴大軍主攻長安,他又豈會輕易出兵,惹火燒身?這真是如番僧所言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
黃夫人聞言,不由呆了呆,“若是如此的話,那我們又該何往?”
黃綸雙目微動,正色道:“去北地郡。”
夜晚,長安雲中商行駐地。長安商行主事範絳,來到一處民宅之中。卻見當中立著一人,負手望著窗外。
範絳微微一笑,邊走邊拱手道:“黃大人,今夜找在下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黃綸轉過身來,淡淡的看了眼範絳,“範主事,想必今日朝議,你應該得到消息了吧?”
範絳微微點頭,含笑道:“在下實在沒想到,一向明哲保身的黃大人,竟然會主動請纓,前往北地郡。”
黃綸也不在意他話裏帶刺,淡然一笑,“範主事,本官此來,可不是要與你說求援之事。“
範絳聞言,不由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哦?黃大人,找我來此,難道還有其他目的?”
黃綸正色道:“不錯,本官有一計,可助大將軍,全取雍州之地。但作為條件,本官希望,貴商行,能夠護送我妻兒,前往北地郡。”
範絳臉色一變,目光在黃綸身上掃了掃,沉聲道:“黃大人此話何意?大將軍乃朝廷忠良,豈會有此心思?”
”範主事何必生疑?“黃綸笑道,”大將軍是否忠良,這不重要。朝堂諸公也不是傻子,豈能不知大將軍為人?“
範絳望著他,冷色道:“黃大人,那您是否忠良?”
“本官不敢自稱忠良,如今隻想保一家老小,平安無事。“黃綸並無半點慚愧,沉聲道,“範主事,你應該知道,此次本官前往北地郡,能夠給大將軍,帶去什麽樣的利益。”
範絳深吸了口氣,深深的看著黃綸,最終展顏一笑,”在下一定將尊府親眷,安然帶到北地郡。“
事關重大,範絳雖然心有疑惑,但黃綸頗不簡單,大將軍亦曾囑咐他關注此人。如今其竟然想攜帶家眷,前往北地郡,實在大出他所料。
不過此人若能投靠大將軍,獻上謀取雍州之策,他自然不敢輕慢。隻要其家人安頓於北地郡,晾他也不敢耍花招。
第二日,黃綸在閻鼎的安排下,帶著一支十數人的輕騎,從北門出發,向北而去。
範絳並未隨之采取行動,待到一切準備就緒,便悄然從黃府之中,接來母子三人。
於半夜賄賂北門守軍,暗中將黃綸親眷送下城去。外麵自有其他人前來接應,將其母子三人,送往北地郡。
與此同時,曆盡艱難險阻的黃綸,終於來到北地郡城,護送他的十數名輕騎,如今隻剩三人。
當迴返郡城不久的李戩,聽聞黃綸前來,不由大感意外。不是對朝廷派遣使者求援吃驚,而是對黃綸作為欽差而感到詫異。
在他的印象當中,此人向來低調,感覺就是在朝廷內混日子的,沒有多少存在感。
要不是當年其幫忙說了幾句話,使得詔安之事順利成功,李戩還不一定能夠記住他。
然而,當與他們幾乎同時抵達的商隊暗探前來匯報,李戩才知道,黃綸竟然暗中與範絳聯絡,準備送其家人前來北地郡。說是避難,其實更是為質。
難道這黃綸真的準備投靠自己?李戩有些疑惑,他與對方並沒有多少接觸,此番主動投效,倒是是真是假?
李戩更加傾向於是真的,對方連至親之人,都能送來,又豈敢背叛於他。此人怎麽看,都不像是一個忠臣義士,會為了朝廷,犧牲自己的親人。
一想及此,李戩便不由有些振奮。這幾年來,他努力招募人才,卻沒有太大的效果。小才倒是收了幾個,大才卻一個也沒碰到。
以前有過一番查探,李戩深知此人頗有才幹,不輸於張崇。若是能將其收為己用,那對征北軍而言,絕對是一件大喜事。
“讓黃大人過來吧,另外也讓秦先生和張大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