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戩看到對麵浩浩蕩蕩的人潮時,臉色頓時凝重起來。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倒不是因為擔心車陣,無法抵擋那數萬人潮,而是這些人,都是被俘的關中百姓。他實在不願意,與之兵戎相見。
但現在他別無選擇,若不能將其擊退,整個車陣將陷入崩潰,危機全軍將士的性命。
李戩當即喝道:“傳令下去,全軍準備戰鬥,不得心慈手軟。”
正如他所擔心的,大軍之中,有不少將士,麵對湧來的人潮,頓時心生動搖,不忍動手。
隨即,軍法官抓了十幾名不肯聽從號令之人,全部斬首示眾,這才讓眾人為之震撼,紛紛打起精神,認真作戰。
箭雨瓢潑而下,擁擠的人潮頓時倒下一片。人們驚慌失措的四處奔逃,卻被周圍的匈奴騎兵,一番射殺追砍,驅逐著他們,向車陣湧去。
戰鬥持續一個多時辰,車陣外圍,早已屍橫遍野,累計死傷至少近萬人。
劉曜眼中已露出瘋狂之色,眼見第一批百姓死傷慘重,當即毫不猶豫的下令,繼續調派三萬人,填補之前的損失。
“大將軍,敵軍又調派了數萬百姓前來,若是繼續殺下去,我們隻怕是撐不住啊!”劉闖臉色難看的來到李戩跟前,沉聲說道。
李戩微微歎了口氣,他何嚐不知道。此次攜帶的兵備雖然充足,但也架不住人多。一旦箭矢用完,便隻能用人命去填了。
更何況,如此大規模的屠殺,將士們的身心也十分不好受,再繼續打下去,遲早要崩潰。
李戩思索良久,最終下定決心,“你立即下去布置兵力,準備反擊。”
劉闖聞言,不由眼睛一亮,摩拳擦掌,“太好了,終於不用那麽憋屈了,末將這就下去安排!”
李戩苦笑著望著劉闖遠去的背影,臉色微澀,也不知道這個決定,會讓多少將士戰死沙場。
沒過多久,後方車陣的鎖鏈被一一打開,一萬六千多虎狼軍紛紛魚貫而出,於陣後重新排列成陣。五千臨時組建的馱馬騎兵,亦隨其後。李戩親自率領這兩萬兵馬,從北側繞過車陣,向陣前殺去。
當劉曜得知敵軍的動向,頓時臉色大變。但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
果然,用數萬囚民進攻車陣,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即便是狡猾的李戩,此時也承受不住了,不得不主動出擊,以緩解當前的困境。
劉曜最不怕的便是對方主動來攻,論野戰,除了北麵的拓跋鮮卑騎兵,這個天下,還沒有人是他們匈奴騎兵的對手。
劉曜當即留下兩千騎兵,繼續監督漢軍,裹挾囚民攻打車陣。而他則親率一萬鐵騎,轟隆隆的向對方殺去。
車陣外,兩萬虎狼軍排列成密集陣型,蝟集而行。左側倚靠著車陣,右側是數千馱馬騎兵護住右翼。
當敵騎衝鋒而至,並沒有選擇正麵強攻,而是繞過大陣前方,向右翼奔去,目標直指右翼的馱馬騎兵。
劉曜知道,這右翼的騎兵,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威脅。隻要先將其殲滅,剩下的步軍,完全可以慢慢的耗死他們。
這一萬騎兵之中,大半是他的嫡係兵馬,他可舍不得將其,消耗在與敵軍正麵衝鋒中。
然而,現實卻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當匈奴騎兵接近右翼之時,便見數千馱馬騎兵紛紛揚起手中的弓弩,飛快的按下扳機。
數千道弩雨飛射而出,立時便將前排數百騎兵射翻在地。引得一片人仰馬翻,衝鋒的勢頭不由陷入混亂。
射完一波弩箭後,馱馬騎兵立即拋棄弓弩,拿起各自趁手的武器,蜂擁著向匈奴騎兵衝去。
畢竟是臨時組建的騎兵,對於騎戰,根本沒有什麽經驗。在數百精銳騎兵的率領下,一窩蜂的向前湧去。
劉曜一下子便看出了對方的虛張聲勢,不由大喜,當即喝令全軍繼續衝鋒。隻要能將對麵那支騎兵殲滅,足以重創敵軍。
很快,兩軍轟然撞在一起,馱馬騎兵頓時倒下無數。但還是硬生生的擋住了匈奴騎兵,兩軍混戰一起。
就在這時,隨著李戩一聲令下,嚴陣以待的虎狼軍,突然放棄了嚴整的陣型,發出震天的怒吼,蜂擁著向混戰的騎兵殺去。
“殺!殺!殺!”
每踩一步,便高聲大吼,全軍氣勢不斷往上攀升。
此時,在虎狼軍眼裏,對方的騎兵,已經不再是索命的使者,而是一堆銀錢。
根據李戩製定的獎懲條例,殲滅騎兵遠比消滅同等步兵來得值錢,可謂一騎當五步。若是殲滅一千騎兵,便等同於殲滅五千步軍。
眼看著敵騎已經被友騎糾纏住,速度逐漸放緩。虎狼軍眾將士們立即意識到,這是以步戰騎,最好的時候。
他們也不是傻子,若是麵對衝鋒的騎兵,即便賞賜再高,那也沒命去拿。可現在,敵騎沒有了速度,便不再對步軍構成威脅,此時不殺,封賞難拿啊。
雙方距離不過四百多步,片刻之間,便衝到騎兵戰場之上。
隨著兩萬虎狼軍的加入,局勢頓時發生逆轉。原本被匈奴騎兵殺得大敗虧輸,快要無法堅持的馱馬騎兵,頓時壓力大減。
虎狼軍將士麵對戰場之上,橫衝直撞的匈奴騎兵,毫無懼色。以一屯三十人為一隊,十人持盾,十八人持矛,兩人持弓,與敵騎展開對撞。
沒有了衝鋒勢頭的騎兵,即便是衝撞步軍,也沒有太大的衝勢。再加上戰場混亂,騎兵之間,也很難集結起足夠的兵力,對步軍進行碾壓。
當三三兩兩的匈奴騎兵,企圖衝亂敵軍小隊之時,立即遭到了頑強的抵擋。即便躲過了隊中兩名弓箭手的射殺,也躲不過蝟集的長槍。
被虎狼軍小隊擊潰後,便有一人,持刀砍下死在他們手裏的敵軍腦袋,裝進早已備好的布袋之中。
而若是能繳獲完好的戰馬,便在其身上,用敵人的鮮血,抹上代表自家小隊的標識。
後麵自有專門收攏戰馬的人,將其帶迴車陣。待到戰後,便可憑借標識,尋找自家的繳獲的戰馬。
但更多的小隊,才剛剛衝入戰場,便被匈奴騎兵,攪得稀碎,一屯三十人,死傷慘重,餘者皆被衝散,根本無法重新再組織起來。
倒不是因為擔心車陣,無法抵擋那數萬人潮,而是這些人,都是被俘的關中百姓。他實在不願意,與之兵戎相見。
但現在他別無選擇,若不能將其擊退,整個車陣將陷入崩潰,危機全軍將士的性命。
李戩當即喝道:“傳令下去,全軍準備戰鬥,不得心慈手軟。”
正如他所擔心的,大軍之中,有不少將士,麵對湧來的人潮,頓時心生動搖,不忍動手。
隨即,軍法官抓了十幾名不肯聽從號令之人,全部斬首示眾,這才讓眾人為之震撼,紛紛打起精神,認真作戰。
箭雨瓢潑而下,擁擠的人潮頓時倒下一片。人們驚慌失措的四處奔逃,卻被周圍的匈奴騎兵,一番射殺追砍,驅逐著他們,向車陣湧去。
戰鬥持續一個多時辰,車陣外圍,早已屍橫遍野,累計死傷至少近萬人。
劉曜眼中已露出瘋狂之色,眼見第一批百姓死傷慘重,當即毫不猶豫的下令,繼續調派三萬人,填補之前的損失。
“大將軍,敵軍又調派了數萬百姓前來,若是繼續殺下去,我們隻怕是撐不住啊!”劉闖臉色難看的來到李戩跟前,沉聲說道。
李戩微微歎了口氣,他何嚐不知道。此次攜帶的兵備雖然充足,但也架不住人多。一旦箭矢用完,便隻能用人命去填了。
更何況,如此大規模的屠殺,將士們的身心也十分不好受,再繼續打下去,遲早要崩潰。
李戩思索良久,最終下定決心,“你立即下去布置兵力,準備反擊。”
劉闖聞言,不由眼睛一亮,摩拳擦掌,“太好了,終於不用那麽憋屈了,末將這就下去安排!”
李戩苦笑著望著劉闖遠去的背影,臉色微澀,也不知道這個決定,會讓多少將士戰死沙場。
沒過多久,後方車陣的鎖鏈被一一打開,一萬六千多虎狼軍紛紛魚貫而出,於陣後重新排列成陣。五千臨時組建的馱馬騎兵,亦隨其後。李戩親自率領這兩萬兵馬,從北側繞過車陣,向陣前殺去。
當劉曜得知敵軍的動向,頓時臉色大變。但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
果然,用數萬囚民進攻車陣,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即便是狡猾的李戩,此時也承受不住了,不得不主動出擊,以緩解當前的困境。
劉曜最不怕的便是對方主動來攻,論野戰,除了北麵的拓跋鮮卑騎兵,這個天下,還沒有人是他們匈奴騎兵的對手。
劉曜當即留下兩千騎兵,繼續監督漢軍,裹挾囚民攻打車陣。而他則親率一萬鐵騎,轟隆隆的向對方殺去。
車陣外,兩萬虎狼軍排列成密集陣型,蝟集而行。左側倚靠著車陣,右側是數千馱馬騎兵護住右翼。
當敵騎衝鋒而至,並沒有選擇正麵強攻,而是繞過大陣前方,向右翼奔去,目標直指右翼的馱馬騎兵。
劉曜知道,這右翼的騎兵,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威脅。隻要先將其殲滅,剩下的步軍,完全可以慢慢的耗死他們。
這一萬騎兵之中,大半是他的嫡係兵馬,他可舍不得將其,消耗在與敵軍正麵衝鋒中。
然而,現實卻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當匈奴騎兵接近右翼之時,便見數千馱馬騎兵紛紛揚起手中的弓弩,飛快的按下扳機。
數千道弩雨飛射而出,立時便將前排數百騎兵射翻在地。引得一片人仰馬翻,衝鋒的勢頭不由陷入混亂。
射完一波弩箭後,馱馬騎兵立即拋棄弓弩,拿起各自趁手的武器,蜂擁著向匈奴騎兵衝去。
畢竟是臨時組建的騎兵,對於騎戰,根本沒有什麽經驗。在數百精銳騎兵的率領下,一窩蜂的向前湧去。
劉曜一下子便看出了對方的虛張聲勢,不由大喜,當即喝令全軍繼續衝鋒。隻要能將對麵那支騎兵殲滅,足以重創敵軍。
很快,兩軍轟然撞在一起,馱馬騎兵頓時倒下無數。但還是硬生生的擋住了匈奴騎兵,兩軍混戰一起。
就在這時,隨著李戩一聲令下,嚴陣以待的虎狼軍,突然放棄了嚴整的陣型,發出震天的怒吼,蜂擁著向混戰的騎兵殺去。
“殺!殺!殺!”
每踩一步,便高聲大吼,全軍氣勢不斷往上攀升。
此時,在虎狼軍眼裏,對方的騎兵,已經不再是索命的使者,而是一堆銀錢。
根據李戩製定的獎懲條例,殲滅騎兵遠比消滅同等步兵來得值錢,可謂一騎當五步。若是殲滅一千騎兵,便等同於殲滅五千步軍。
眼看著敵騎已經被友騎糾纏住,速度逐漸放緩。虎狼軍眾將士們立即意識到,這是以步戰騎,最好的時候。
他們也不是傻子,若是麵對衝鋒的騎兵,即便賞賜再高,那也沒命去拿。可現在,敵騎沒有了速度,便不再對步軍構成威脅,此時不殺,封賞難拿啊。
雙方距離不過四百多步,片刻之間,便衝到騎兵戰場之上。
隨著兩萬虎狼軍的加入,局勢頓時發生逆轉。原本被匈奴騎兵殺得大敗虧輸,快要無法堅持的馱馬騎兵,頓時壓力大減。
虎狼軍將士麵對戰場之上,橫衝直撞的匈奴騎兵,毫無懼色。以一屯三十人為一隊,十人持盾,十八人持矛,兩人持弓,與敵騎展開對撞。
沒有了衝鋒勢頭的騎兵,即便是衝撞步軍,也沒有太大的衝勢。再加上戰場混亂,騎兵之間,也很難集結起足夠的兵力,對步軍進行碾壓。
當三三兩兩的匈奴騎兵,企圖衝亂敵軍小隊之時,立即遭到了頑強的抵擋。即便躲過了隊中兩名弓箭手的射殺,也躲不過蝟集的長槍。
被虎狼軍小隊擊潰後,便有一人,持刀砍下死在他們手裏的敵軍腦袋,裝進早已備好的布袋之中。
而若是能繳獲完好的戰馬,便在其身上,用敵人的鮮血,抹上代表自家小隊的標識。
後麵自有專門收攏戰馬的人,將其帶迴車陣。待到戰後,便可憑借標識,尋找自家的繳獲的戰馬。
但更多的小隊,才剛剛衝入戰場,便被匈奴騎兵,攪得稀碎,一屯三十人,死傷慘重,餘者皆被衝散,根本無法重新再組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