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李戩率軍從馮翊郡北上,奔行十餘日,終於抵達上郡郡城高奴縣。
此時的郡城,早已人滿為患。大量剛剛在北方各縣遷徙的百姓,又不得不再次迴遷,暫時安置於郡城之外,以避戰亂。
因為上郡處於草原大戰的第一線,各種因戰爭衍生的問題十分複雜,張崇早已經特地從北地郡,趕來上郡坐鎮,調度物資,兼管民生。力求將戰亂帶來的破壞,降到最低。
而負責北線軍事的王猛,已率軍北上,全力抵擋鐵弗軍的入侵。雙方在白於山以北,展開激烈的交鋒。
但盡管如此,遼闊的草原,麵對騎兵遊襲,本就難以防備。即便是身處後方郡縣,亦不時要麵臨敵騎的襲擾。
在營堡尚未修建完成之前,許多隻能暫居營寨的百姓,時刻麵臨著生死存亡的危險。
這三個月以來,便有十餘座營寨遭襲,幾處被破,死傷數千民眾。
上郡以北之地,本就屬於鐵弗沮渠兩部領地,他們對這裏的地形環境十分熟悉。鐵弗騎兵在這裏來去自如,神出鬼沒,防不勝防。
是以,上郡鄉縣營寨,大量組建民兵,發放武器,以求自保。正因為有民兵的存在,這才減緩了敵騎破營的幾率,大大減少了傷亡。
目前的局勢,依然是敵攻我守。鐵弗軍兩萬騎兵,給不到兩萬兵馬的王猛,帶來巨大的壓力。
大量新兵在戰鬥中傷亡慘重,損失一批,又填補一批。依靠殘酷的戰爭,不斷磨合騎兵的戰力。
依靠著人多,經過三個月的殘酷淘汰,王猛手下的騎兵終於有了勉強一戰的能力。這才漸漸穩住了局勢,不至於徹底崩壞。
這些情報,李戩在長安之時,便已經了解。故而,他才對長安之事,如此急切的處置安排。
否則的話,他完全可以坐鎮長安,以更加平穩的方式,處理朝廷之事。
進入郡城後,張崇親自前來迎接,至於其餘眾官,皆奔赴各地處理民政,忙得不可開交。
望著雙目通紅,一臉疲態的張崇,李戩頗為愧疚的看著他,歎聲道:“張大人,辛苦你了。”
征北軍可用的人才太少了,許多事,隻能讓秦無害和張崇兩人頂著。
張崇聞言,感激的說道:“下官身居後方,不過是動動嘴而已,遠不及前線將士們,浴血奮戰之苦。大人不僅要統籌全局,還親冒矢石,比我等更為不易。”
李戩哈哈一笑,打趣道:“張大人如今也學會吹捧本官了?”
張崇當即正色道:“此乃下官肺腑之言,絕非諂媚之語。“
張崇還是那麽無趣,李戩笑了笑,徑直向郡守府而去。
落座後,張崇當即將目前的局勢,向李戩陳述一遍。
草原的戰事,已經陷入膠著狀態。王猛與屠鳩兩人,合力將鐵弗軍主力擋在白於山以北。隻有小股敵騎,越過大軍的堵截,竄入腹地,四處作亂。
不過好在各地營堡營寨全力戒備,四處搜尋圍剿,那些小股敵騎,日子也不好過。幾個月時間,便被他們組建的民兵,消滅了兩千多人。
剩下的散騎遊兵,麵對堅固的營寨,根本沒有辦法攻破。隻能時不時襲擾營寨,尋找落單百姓下手。
因為戰爭爆發,白於,安塞,子長,等鄉縣百姓,不得不迴遷郡城安置。這幾縣的人口,將近十萬,全部集中於郡城,壓力極大。
這些百姓,早已被戰爭嚇怕了,說什麽也不願再往被遷徙了。若不是張崇進行安撫,又得知關中同樣被匈奴肆虐,隻怕早就嚷嚷著要南遷了。
上郡北方大片新開墾出來的田地,都被拋荒閑置。一來是百姓避亂,二來是那小股敵騎四處破壞,根本無法安心耕種。
按照張崇的估算,今年糧草損失,至少達到二三十萬石的產量。
為此,張崇曾與王猛商議,抽調部分兵力,駐紮各鄉縣之中。又征召大量青壯,組建民兵,團結自保。
經過兩三個月的努力,如今上郡擁有民兵兩萬餘人,分散於各地自守。一旦有事,臨近營堡守望相助,互為犄角。同時,也是王猛補充兵力,最佳的兵源。
聽完張崇的匯報,李戩終於完全了解草原的局勢。雖然因為戰爭,損失慘重,但總體還在可控範圍內。
王猛基本實現了李戩所指定的,禦敵於境外的戰略,極大的降低了百姓的死傷,以及破壞。
盡管有小股敵軍竄入腹心,但並未造成太大的破壞,如今更是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麻煩的是,南逃的百姓,經此一戰,隻怕很難再往北安置。即便強製遷徙,也難以安心定居。
但征北軍勢力想要向北擴張,沒有遷徙人口戍邊,根本無法實現。
李戩此時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不過現在戰事正在膠著,短時間內也無法遷徙人口,暫時還不太急。
沉吟片刻,李戩便頗為凝重的詢問道:“張大人,在此期間,各地的胡族,可還安分?”
張崇聞言,不由含笑道:“啟稟大人,您所製定的草原之策,頗有成效。胡族諸部深受大人恩惠,麵對鐵弗部暗中威逼利誘,不為所動。即便是有個別部族想要背叛,也迅速被征訓官,聯合部分族人鎮壓,掀不起風浪。“
李戩冷笑一聲,“這哪裏是他們心懷感恩,不過是背叛的籌碼不夠罷了。劉虎不了解如今草原的現狀,還妄想用他那老一套手法拉攏諸部,怎麽可能?”
張崇點頭讚同,“正如大人所言,胡族諸部有了儲青之法,更加難離故地。又有征訓官之製,削弱了部族首領的權力,想要發起叛亂,已經沒那麽容易了。”
“哈哈,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李戩笑道,“現在諸部族民,在我軍的統治下,生活安穩,溫飽無憂。若是背叛,他們能得到什麽好處?沒有人喜歡過打打殺殺,居無定所的生活。即便有個別人心懷野心,也不能忤逆絕大多數人的意願。”
“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受教了。”張崇當即正色道。
僅在郡城休整一日,李戩便率軍前往王猛駐軍所在的子長縣。
此時的郡城,早已人滿為患。大量剛剛在北方各縣遷徙的百姓,又不得不再次迴遷,暫時安置於郡城之外,以避戰亂。
因為上郡處於草原大戰的第一線,各種因戰爭衍生的問題十分複雜,張崇早已經特地從北地郡,趕來上郡坐鎮,調度物資,兼管民生。力求將戰亂帶來的破壞,降到最低。
而負責北線軍事的王猛,已率軍北上,全力抵擋鐵弗軍的入侵。雙方在白於山以北,展開激烈的交鋒。
但盡管如此,遼闊的草原,麵對騎兵遊襲,本就難以防備。即便是身處後方郡縣,亦不時要麵臨敵騎的襲擾。
在營堡尚未修建完成之前,許多隻能暫居營寨的百姓,時刻麵臨著生死存亡的危險。
這三個月以來,便有十餘座營寨遭襲,幾處被破,死傷數千民眾。
上郡以北之地,本就屬於鐵弗沮渠兩部領地,他們對這裏的地形環境十分熟悉。鐵弗騎兵在這裏來去自如,神出鬼沒,防不勝防。
是以,上郡鄉縣營寨,大量組建民兵,發放武器,以求自保。正因為有民兵的存在,這才減緩了敵騎破營的幾率,大大減少了傷亡。
目前的局勢,依然是敵攻我守。鐵弗軍兩萬騎兵,給不到兩萬兵馬的王猛,帶來巨大的壓力。
大量新兵在戰鬥中傷亡慘重,損失一批,又填補一批。依靠殘酷的戰爭,不斷磨合騎兵的戰力。
依靠著人多,經過三個月的殘酷淘汰,王猛手下的騎兵終於有了勉強一戰的能力。這才漸漸穩住了局勢,不至於徹底崩壞。
這些情報,李戩在長安之時,便已經了解。故而,他才對長安之事,如此急切的處置安排。
否則的話,他完全可以坐鎮長安,以更加平穩的方式,處理朝廷之事。
進入郡城後,張崇親自前來迎接,至於其餘眾官,皆奔赴各地處理民政,忙得不可開交。
望著雙目通紅,一臉疲態的張崇,李戩頗為愧疚的看著他,歎聲道:“張大人,辛苦你了。”
征北軍可用的人才太少了,許多事,隻能讓秦無害和張崇兩人頂著。
張崇聞言,感激的說道:“下官身居後方,不過是動動嘴而已,遠不及前線將士們,浴血奮戰之苦。大人不僅要統籌全局,還親冒矢石,比我等更為不易。”
李戩哈哈一笑,打趣道:“張大人如今也學會吹捧本官了?”
張崇當即正色道:“此乃下官肺腑之言,絕非諂媚之語。“
張崇還是那麽無趣,李戩笑了笑,徑直向郡守府而去。
落座後,張崇當即將目前的局勢,向李戩陳述一遍。
草原的戰事,已經陷入膠著狀態。王猛與屠鳩兩人,合力將鐵弗軍主力擋在白於山以北。隻有小股敵騎,越過大軍的堵截,竄入腹地,四處作亂。
不過好在各地營堡營寨全力戒備,四處搜尋圍剿,那些小股敵騎,日子也不好過。幾個月時間,便被他們組建的民兵,消滅了兩千多人。
剩下的散騎遊兵,麵對堅固的營寨,根本沒有辦法攻破。隻能時不時襲擾營寨,尋找落單百姓下手。
因為戰爭爆發,白於,安塞,子長,等鄉縣百姓,不得不迴遷郡城安置。這幾縣的人口,將近十萬,全部集中於郡城,壓力極大。
這些百姓,早已被戰爭嚇怕了,說什麽也不願再往被遷徙了。若不是張崇進行安撫,又得知關中同樣被匈奴肆虐,隻怕早就嚷嚷著要南遷了。
上郡北方大片新開墾出來的田地,都被拋荒閑置。一來是百姓避亂,二來是那小股敵騎四處破壞,根本無法安心耕種。
按照張崇的估算,今年糧草損失,至少達到二三十萬石的產量。
為此,張崇曾與王猛商議,抽調部分兵力,駐紮各鄉縣之中。又征召大量青壯,組建民兵,團結自保。
經過兩三個月的努力,如今上郡擁有民兵兩萬餘人,分散於各地自守。一旦有事,臨近營堡守望相助,互為犄角。同時,也是王猛補充兵力,最佳的兵源。
聽完張崇的匯報,李戩終於完全了解草原的局勢。雖然因為戰爭,損失慘重,但總體還在可控範圍內。
王猛基本實現了李戩所指定的,禦敵於境外的戰略,極大的降低了百姓的死傷,以及破壞。
盡管有小股敵軍竄入腹心,但並未造成太大的破壞,如今更是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麻煩的是,南逃的百姓,經此一戰,隻怕很難再往北安置。即便強製遷徙,也難以安心定居。
但征北軍勢力想要向北擴張,沒有遷徙人口戍邊,根本無法實現。
李戩此時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不過現在戰事正在膠著,短時間內也無法遷徙人口,暫時還不太急。
沉吟片刻,李戩便頗為凝重的詢問道:“張大人,在此期間,各地的胡族,可還安分?”
張崇聞言,不由含笑道:“啟稟大人,您所製定的草原之策,頗有成效。胡族諸部深受大人恩惠,麵對鐵弗部暗中威逼利誘,不為所動。即便是有個別部族想要背叛,也迅速被征訓官,聯合部分族人鎮壓,掀不起風浪。“
李戩冷笑一聲,“這哪裏是他們心懷感恩,不過是背叛的籌碼不夠罷了。劉虎不了解如今草原的現狀,還妄想用他那老一套手法拉攏諸部,怎麽可能?”
張崇點頭讚同,“正如大人所言,胡族諸部有了儲青之法,更加難離故地。又有征訓官之製,削弱了部族首領的權力,想要發起叛亂,已經沒那麽容易了。”
“哈哈,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李戩笑道,“現在諸部族民,在我軍的統治下,生活安穩,溫飽無憂。若是背叛,他們能得到什麽好處?沒有人喜歡過打打殺殺,居無定所的生活。即便有個別人心懷野心,也不能忤逆絕大多數人的意願。”
“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受教了。”張崇當即正色道。
僅在郡城休整一日,李戩便率軍前往王猛駐軍所在的子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