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郡城,距嶢關不過百五十裏,因為直麵關中的威脅,此時的城中,百姓早已被匈奴人遷徙他處,偌大的城池變成一座堅固的軍事要塞。
此時城中,駐有匈奴兵馬兩千,依靠堅固的城牆,足以抵擋數倍於己的大軍,並堅守一月有餘,為各地援軍爭取足夠多的時間。
因此,當上洛駐軍見到北方來敵之後,並無太多的慌亂,迅速調兵遣將,嚴防死守,士氣頗為高昂。
陳二率領的六千大軍,緩緩抵達城下,便開始安營紮寨,並無進攻的意圖。
而就在此時,先陳二一步,暗中潛行至商縣的孤普鹿,率領三千精騎,驟然突襲,一舉殺入縣城之中。
商縣地處上洛郡城和武關之間,身處後方,根本沒有想到會有敵人殺來。全城僅有的數百駐軍,平日裏頗為鬆懈,一時間,根本難以集結應對。
不過半個時辰,守城兵馬便被一掃而空。
孤普鹿當即分出一千兵馬往南,堵截前往武關的去路。同時封閉全城,隔絕內外。
不過一日,上洛郡的信使便趕到商縣。此時的商縣一切都恢複如初,有征北軍假扮的守軍,依然在城牆之上巡邏。
信使不疑有他,立即叫開城門。當他一如城門,便赫然發現門內站著一群征北軍打扮的兵將。
不待他反應過來,十數把刀便橫架在他的脖子上,稍有異動,便要血濺當場。
孤普鹿當即親自審問此人,一番嚴刑拷打之後,這名信使立即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和盤托出。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報後,孤普鹿便命人重新臨摹了一份信使的軍情文書,交給偽裝成信使的死士,將這份文書,送往武關。
快馬加急,偽裝的信使不過一日時間,便趕至武關城下。
當靳康得知此事,立即召見信使,看完文書之後,又隨口問了他幾句,便深信不疑,神色也漸漸激動起來。
文書之中,上洛守軍主將傳來消息,嶢關守軍出現異動,據探子來報,嶢關守軍大半北上,關內隻剩三千駐軍。
靳康反複的看著這份文書,當即斷定,征北軍內部一定是出現了變故,否則的話,嶢關的守軍,不可能無緣無故調離這麽多人馬。
此時嶢關隻有三千守軍,若是自己趁此機會,拿下嶢關,關中以南便再無阻隔。
憑借此功,不說能夠飛黃騰達,至少也能連聲數極,獨領一軍,再也不用忍受劉曜的欺辱。
靳康對自己的能力有著蜜汁自信,他相信,以自己的謀略武勇,必能百戰百勝,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將來的成就,絕不在劉曜之下。
一想到將來的某一天,劉曜狗賊一臉悲憤的跪在自己的腳下,靳康便忍不住渾身顫抖,快意不已。
很快,他便召集部將,商議北上之事。
會議之上,眾將都被靳康突如其來的決定下了一跳,趕緊紛紛勸阻。
“靳將軍,萬萬不可啊,末將以為,此事頗為蹊蹺,很有可能是征北軍的詭計,我軍負有坐鎮武關之重責,絕不能輕啟戰端啊。”
“是啊,還望靳將軍三思,武關乃是荊州北方門戶,事關荊州大局,我軍絕不可輕動啊。”
“不錯,大將軍此時正在攻取襄陽的緊要關頭,後方不容有失。我軍的職責,便是穩守武關,守好後方便可。”
。。。。
眾將的反對,頓時讓靳康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些人都是大將軍劉曜的老部將,眼裏隻有大將軍,根本沒有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官。
越想越憋屈,靳康越發想要擁有一支自己的兵馬,再也不用屈居人下,受此桎梏。
“哼,一群鼠輩。”靳康怒視眾人,厲聲喝道,“爾等如此畏首畏尾,妄為我匈奴勇士。如今征北軍出現變故,自顧不暇,若不趁此機會,一舉拿下嶢關,待到其內亂平定,我軍想要再進入關中,便更是難上加難。”
“一旦我們拿下嶢關,關中以南便是一片坦途,再也無法阻擋我匈奴鐵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諸位還要猶豫,將來必成罪人。”
“靳將軍言過其實了吧?征北軍豈是那麽好對付的,我軍隻有數千之眾,憑什麽拿得下嶢關?”
“不錯,縱然嶢關隻有三千兵馬,也不是我軍所能撼動的。一旦關中得知消息,隻需兩日,便可馳援,我們根本沒有機會。”。。。
“愚蠢。”靳康聞言,冷聲罵道,“去年,李戩抽調大軍北征,正與拓跋部爭奪陰山要地,大戰正酣,關中可謂是兵力空虛。東有我潼關守軍威脅,西有司馬保虎視眈眈,長安駐軍不過萬餘。”
“如今關中有變,迫使嶢關守軍前往馳援,此事能小嗎?嶢關守軍一旦陷進去,豈能那麽容易脫身的?至於嶢關那三千守軍,此刻隻怕是人心惶惶,哪裏還有堅守之心。若是我軍突然北上,必能打得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李戩與拓跋部達成聯盟後,便立即南下。距高闕之戰,時間不過一月有餘。
而北方停戰,李戩南歸的消息,還沒傳到荊州,靳康等人並不知道北方的戰況。
因此,靳康的話,頓時讓一些將領心動了,他們也不甘隻是守在武關之中,坐視友軍攻打襄陽,不斷撈取軍功。
而他們隻能在戰後,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獎賞,對於有野心,想要往上爬的人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他們絕大部分人雖然是劉曜的老部將,對其依然抱有敬畏之心。可親疏有別,能夠被安排到後方吃土,要麽是能力不足,要麽是過於疏遠。
這些人雖然忠於劉曜,但心中難免會有不服和怨氣,心中不由得會產生疑惑,憑什麽我要被安排在後方,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正是察覺到了眾人的內心深處的不甘,宰靳康的蠱惑下,終於說動了大部分人同意了北上的決策。
靳康當即下令抽調出六千兵馬,近乎傾巢而出。隻留下兩千人馬留守,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聽從了一些人的建議,派人前往南陽郡城,請調兩千兵馬,暫駐武關。
與此同時,那些反對出兵的將領,也被他全部安排留守武關。
此時城中,駐有匈奴兵馬兩千,依靠堅固的城牆,足以抵擋數倍於己的大軍,並堅守一月有餘,為各地援軍爭取足夠多的時間。
因此,當上洛駐軍見到北方來敵之後,並無太多的慌亂,迅速調兵遣將,嚴防死守,士氣頗為高昂。
陳二率領的六千大軍,緩緩抵達城下,便開始安營紮寨,並無進攻的意圖。
而就在此時,先陳二一步,暗中潛行至商縣的孤普鹿,率領三千精騎,驟然突襲,一舉殺入縣城之中。
商縣地處上洛郡城和武關之間,身處後方,根本沒有想到會有敵人殺來。全城僅有的數百駐軍,平日裏頗為鬆懈,一時間,根本難以集結應對。
不過半個時辰,守城兵馬便被一掃而空。
孤普鹿當即分出一千兵馬往南,堵截前往武關的去路。同時封閉全城,隔絕內外。
不過一日,上洛郡的信使便趕到商縣。此時的商縣一切都恢複如初,有征北軍假扮的守軍,依然在城牆之上巡邏。
信使不疑有他,立即叫開城門。當他一如城門,便赫然發現門內站著一群征北軍打扮的兵將。
不待他反應過來,十數把刀便橫架在他的脖子上,稍有異動,便要血濺當場。
孤普鹿當即親自審問此人,一番嚴刑拷打之後,這名信使立即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和盤托出。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報後,孤普鹿便命人重新臨摹了一份信使的軍情文書,交給偽裝成信使的死士,將這份文書,送往武關。
快馬加急,偽裝的信使不過一日時間,便趕至武關城下。
當靳康得知此事,立即召見信使,看完文書之後,又隨口問了他幾句,便深信不疑,神色也漸漸激動起來。
文書之中,上洛守軍主將傳來消息,嶢關守軍出現異動,據探子來報,嶢關守軍大半北上,關內隻剩三千駐軍。
靳康反複的看著這份文書,當即斷定,征北軍內部一定是出現了變故,否則的話,嶢關的守軍,不可能無緣無故調離這麽多人馬。
此時嶢關隻有三千守軍,若是自己趁此機會,拿下嶢關,關中以南便再無阻隔。
憑借此功,不說能夠飛黃騰達,至少也能連聲數極,獨領一軍,再也不用忍受劉曜的欺辱。
靳康對自己的能力有著蜜汁自信,他相信,以自己的謀略武勇,必能百戰百勝,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將來的成就,絕不在劉曜之下。
一想到將來的某一天,劉曜狗賊一臉悲憤的跪在自己的腳下,靳康便忍不住渾身顫抖,快意不已。
很快,他便召集部將,商議北上之事。
會議之上,眾將都被靳康突如其來的決定下了一跳,趕緊紛紛勸阻。
“靳將軍,萬萬不可啊,末將以為,此事頗為蹊蹺,很有可能是征北軍的詭計,我軍負有坐鎮武關之重責,絕不能輕啟戰端啊。”
“是啊,還望靳將軍三思,武關乃是荊州北方門戶,事關荊州大局,我軍絕不可輕動啊。”
“不錯,大將軍此時正在攻取襄陽的緊要關頭,後方不容有失。我軍的職責,便是穩守武關,守好後方便可。”
。。。。
眾將的反對,頓時讓靳康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些人都是大將軍劉曜的老部將,眼裏隻有大將軍,根本沒有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官。
越想越憋屈,靳康越發想要擁有一支自己的兵馬,再也不用屈居人下,受此桎梏。
“哼,一群鼠輩。”靳康怒視眾人,厲聲喝道,“爾等如此畏首畏尾,妄為我匈奴勇士。如今征北軍出現變故,自顧不暇,若不趁此機會,一舉拿下嶢關,待到其內亂平定,我軍想要再進入關中,便更是難上加難。”
“一旦我們拿下嶢關,關中以南便是一片坦途,再也無法阻擋我匈奴鐵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諸位還要猶豫,將來必成罪人。”
“靳將軍言過其實了吧?征北軍豈是那麽好對付的,我軍隻有數千之眾,憑什麽拿得下嶢關?”
“不錯,縱然嶢關隻有三千兵馬,也不是我軍所能撼動的。一旦關中得知消息,隻需兩日,便可馳援,我們根本沒有機會。”。。。
“愚蠢。”靳康聞言,冷聲罵道,“去年,李戩抽調大軍北征,正與拓跋部爭奪陰山要地,大戰正酣,關中可謂是兵力空虛。東有我潼關守軍威脅,西有司馬保虎視眈眈,長安駐軍不過萬餘。”
“如今關中有變,迫使嶢關守軍前往馳援,此事能小嗎?嶢關守軍一旦陷進去,豈能那麽容易脫身的?至於嶢關那三千守軍,此刻隻怕是人心惶惶,哪裏還有堅守之心。若是我軍突然北上,必能打得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李戩與拓跋部達成聯盟後,便立即南下。距高闕之戰,時間不過一月有餘。
而北方停戰,李戩南歸的消息,還沒傳到荊州,靳康等人並不知道北方的戰況。
因此,靳康的話,頓時讓一些將領心動了,他們也不甘隻是守在武關之中,坐視友軍攻打襄陽,不斷撈取軍功。
而他們隻能在戰後,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獎賞,對於有野心,想要往上爬的人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他們絕大部分人雖然是劉曜的老部將,對其依然抱有敬畏之心。可親疏有別,能夠被安排到後方吃土,要麽是能力不足,要麽是過於疏遠。
這些人雖然忠於劉曜,但心中難免會有不服和怨氣,心中不由得會產生疑惑,憑什麽我要被安排在後方,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正是察覺到了眾人的內心深處的不甘,宰靳康的蠱惑下,終於說動了大部分人同意了北上的決策。
靳康當即下令抽調出六千兵馬,近乎傾巢而出。隻留下兩千人馬留守,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聽從了一些人的建議,派人前往南陽郡城,請調兩千兵馬,暫駐武關。
與此同時,那些反對出兵的將領,也被他全部安排留守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