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生領域,天工坊根據李戩秘傳的手劄,研製出諸多新奇之物,不僅在關中廣受追捧,便是關外各地也十分緊俏。
至於軍工方麵,乃是整個征北軍的重中之重,李戩自然更為上心。
幾個月前,李戩正式將軍工坊,更名為武研院,全力提升征北軍的武備水平。
現如今,隨著冶鐵技術不斷升級,軍中兵甲的更新換代頗為頻繁。
五大親軍已經基本列裝最新研製出來的新型兵甲,論堅硬度和耐用性,都比當今任何一個勢力高出一個代差。
這便意味著,在戰場之上,己軍的刀箭能夠輕易的破開敵人的防禦,而敵人的刀槍卻無法輕易破防己軍的鎧甲。
戰場廝殺,這一點差距,便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更能避免己方更多的傷亡。
這也是去年北征之時,征北軍能夠憑借兵甲之利,輕而易舉的戰勝了弓馬嫻熟的鐵弗部,一舉拿下河南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身處亂世,唯兵強馬壯者存之。對於這個武研院,征北軍上下都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方有今日之成效。
除了兵甲之外,武研院在李戩的指導下,更是研製出了單筒望遠鏡,便攜式燃燒彈,兵工鏟,三菱刺之類的單兵作戰裝備。
這些東西的製作手法並不複雜,再加上李戩前世的身份,對這些亦是有所涉獵,想要製出來並不算太難。
至於最受李戩重視的火藥,卻是沒那麽容易研製出來。雖然李戩曾經用過槍,但對於火藥的製作手法,還真沒太多印象。隻知道其中含有碳硫硝,卻不知如何配比。
因此,火藥的研製進入依然十分緩慢,特別是硝的儲存量太少了,根本無法大規模試驗配對。
不過,李戩也不是很急,現如今征北軍已經在關中立下根基,隻要穩紮穩打,這世上就沒有一個能夠打垮他們的。
這是李戩的自信。
現如今,整個關中差不多已經完全在征北軍的掌控之中,殘存的士族豪強,在他們接連的打擊下,已經無力再與征北軍對抗。
經過這兩年的鞏固和發展,關中民心在我,平民百姓早已隻知有征北軍,而不知有朝廷了。
如今蝸居於長安城中的小朝廷,可謂是威信全無,政令不出皇宮,司馬鄴徹底淪為傀儡。
征北軍內部早已有人開始串聯,希望李戩直接廢掉長安小朝廷,自立為王。
如今征北軍治下近兩百萬人口,割據方圓千裏之地,實力已不下各方勢力。
彼匈奴沐猴而冠,自稱偽漢,竊據中原;蜀地氐羌猖獗,亦以漢稱,割據川蜀。而晉室無能,盡失北土,威嚴掃地,天下失望。
今征北軍於關中崛起,橫掃諸胡,收複關中漢土,已有虎視天下之威,成強秦吞並六國之勢。
因此,許多人認為,李戩當登基為帝,驅逐胡虜,恢複漢土,一匡天下。
對於這些人的情願,李戩不置可否,任憑輿論發酵,在關中之內傳得沸沸揚揚。
經過調查,對於李戩稱帝一事,關中人多數表明支持的態度。在他們眼裏,征北軍才是那個能夠庇護他們安居樂業的守護者,朝廷是什麽東西?
相對於中下層普遍支持的態度,高層對此卻是心有疑慮。倒不是他們反對李戩稱帝,而是擔心一旦稱帝,將會招致天下人的反對,到時候失了大義,畢將成為眾矢之的。
於是,秦無害等人見李戩沒有絲毫表示,頓時有些坐不住了,紛紛聯袂而來,詢問他的態度。
麵對眾人的詢問,李戩也沒有想要隱瞞的意思,坦率的說道:“讓我坐皇帝,這固然是好,但卻不是現在。”
“不知主上對於這股唿聲,要做何處置?”秦無害明白了李戩的心意,當即點頭問道。
李戩正色道:“不拒絕,也不支持。之所以不拒絕,是不想寒了眾人之心。而不支持,則是因為當前局勢不允許我們太過高調。”
“如今,我們依然處於四戰之地,強鄰覬覦。若是我一旦稱帝,不說各地晉室勢力與我交惡,怕是連那些胡族勢力,也不允許漢人再度統合一起。屆時,必然是四方交惡,合縱攻我。”
“我征北軍當下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然後圖謀秦涼之地。唯有秦涼在手,我軍方有與天下爭橫之力。總之還是那句話,高築牆,廣聚糧,緩稱皇;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主上所言正中時勢,臣佩服之至。”秦無害當即拱手一拜,“不過,若是我們不做些什麽,隻怕這股聲音,會越來越大,於大局有礙啊。”
李戩微微點頭,也想到了這一點,當即沉吟道:“這些人皆是我征北軍忠義之士,自然不能輕怠。這樣吧,明日你們在朝會上,讓小皇帝冊封我為王爵。”
“主上此計高明,如此一來,便可稍微平息眾望。且主上收取河南之地,開疆擴土,可謂功高蓋世,早就應得王爵,此次正好一並收了。”秦無害淡笑道。
“主上,讓皇帝冊封您王爵,倒是不難。”一旁的黃綸開口道,“隻是,不知主上屬意哪個王號,是親王爵,還是郡王爵?還請主上示下。”
“這還用說嗎?自然是用秦王了。”秦無害興奮的說道,“咱們立足於關中,而關中自古便有三秦之稱,用秦王之稱,再合適不過了。”
“秦大人此言差矣。”一直在吃瓜的張崇當即反駁道,“關中亦是漢之故都所在,再加上當今漢胡之爭,用漢王之稱,豈不更顯得正統?”
“不妥,如今已有兩胡竊稱偽漢,徒為天下笑柄。況且主上又不姓劉,封為漢王,豈不徒增笑耳。“秦無害當即反擊道。
“你。。。”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在吵,先聽聽黃卿之言吧。”李戩有些頭疼的看著兩人,連忙製止道。
黃綸被點名了,當即沉吟道:“主上,秦漢之稱都不太好,一來秦太短命,為世人所非,寓意不詳。二來漢立四百年,氣數已盡,且非劉氏難得天下人認同,亦是不妥。如今主上異軍突起,已有問鼎天下,重開新世之誌,又豈能再用舊稱?“
李戩聞言,不由大笑道:“黃卿知我,我征北軍既然要以驅逐胡虜,恢複華夏為己任,那我就以夏王之稱,以明其誌吧。“
喜歡漢牧天下請大家收藏:()漢牧天下夢想中文更新速度最快。
至於軍工方麵,乃是整個征北軍的重中之重,李戩自然更為上心。
幾個月前,李戩正式將軍工坊,更名為武研院,全力提升征北軍的武備水平。
現如今,隨著冶鐵技術不斷升級,軍中兵甲的更新換代頗為頻繁。
五大親軍已經基本列裝最新研製出來的新型兵甲,論堅硬度和耐用性,都比當今任何一個勢力高出一個代差。
這便意味著,在戰場之上,己軍的刀箭能夠輕易的破開敵人的防禦,而敵人的刀槍卻無法輕易破防己軍的鎧甲。
戰場廝殺,這一點差距,便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更能避免己方更多的傷亡。
這也是去年北征之時,征北軍能夠憑借兵甲之利,輕而易舉的戰勝了弓馬嫻熟的鐵弗部,一舉拿下河南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身處亂世,唯兵強馬壯者存之。對於這個武研院,征北軍上下都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方有今日之成效。
除了兵甲之外,武研院在李戩的指導下,更是研製出了單筒望遠鏡,便攜式燃燒彈,兵工鏟,三菱刺之類的單兵作戰裝備。
這些東西的製作手法並不複雜,再加上李戩前世的身份,對這些亦是有所涉獵,想要製出來並不算太難。
至於最受李戩重視的火藥,卻是沒那麽容易研製出來。雖然李戩曾經用過槍,但對於火藥的製作手法,還真沒太多印象。隻知道其中含有碳硫硝,卻不知如何配比。
因此,火藥的研製進入依然十分緩慢,特別是硝的儲存量太少了,根本無法大規模試驗配對。
不過,李戩也不是很急,現如今征北軍已經在關中立下根基,隻要穩紮穩打,這世上就沒有一個能夠打垮他們的。
這是李戩的自信。
現如今,整個關中差不多已經完全在征北軍的掌控之中,殘存的士族豪強,在他們接連的打擊下,已經無力再與征北軍對抗。
經過這兩年的鞏固和發展,關中民心在我,平民百姓早已隻知有征北軍,而不知有朝廷了。
如今蝸居於長安城中的小朝廷,可謂是威信全無,政令不出皇宮,司馬鄴徹底淪為傀儡。
征北軍內部早已有人開始串聯,希望李戩直接廢掉長安小朝廷,自立為王。
如今征北軍治下近兩百萬人口,割據方圓千裏之地,實力已不下各方勢力。
彼匈奴沐猴而冠,自稱偽漢,竊據中原;蜀地氐羌猖獗,亦以漢稱,割據川蜀。而晉室無能,盡失北土,威嚴掃地,天下失望。
今征北軍於關中崛起,橫掃諸胡,收複關中漢土,已有虎視天下之威,成強秦吞並六國之勢。
因此,許多人認為,李戩當登基為帝,驅逐胡虜,恢複漢土,一匡天下。
對於這些人的情願,李戩不置可否,任憑輿論發酵,在關中之內傳得沸沸揚揚。
經過調查,對於李戩稱帝一事,關中人多數表明支持的態度。在他們眼裏,征北軍才是那個能夠庇護他們安居樂業的守護者,朝廷是什麽東西?
相對於中下層普遍支持的態度,高層對此卻是心有疑慮。倒不是他們反對李戩稱帝,而是擔心一旦稱帝,將會招致天下人的反對,到時候失了大義,畢將成為眾矢之的。
於是,秦無害等人見李戩沒有絲毫表示,頓時有些坐不住了,紛紛聯袂而來,詢問他的態度。
麵對眾人的詢問,李戩也沒有想要隱瞞的意思,坦率的說道:“讓我坐皇帝,這固然是好,但卻不是現在。”
“不知主上對於這股唿聲,要做何處置?”秦無害明白了李戩的心意,當即點頭問道。
李戩正色道:“不拒絕,也不支持。之所以不拒絕,是不想寒了眾人之心。而不支持,則是因為當前局勢不允許我們太過高調。”
“如今,我們依然處於四戰之地,強鄰覬覦。若是我一旦稱帝,不說各地晉室勢力與我交惡,怕是連那些胡族勢力,也不允許漢人再度統合一起。屆時,必然是四方交惡,合縱攻我。”
“我征北軍當下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然後圖謀秦涼之地。唯有秦涼在手,我軍方有與天下爭橫之力。總之還是那句話,高築牆,廣聚糧,緩稱皇;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主上所言正中時勢,臣佩服之至。”秦無害當即拱手一拜,“不過,若是我們不做些什麽,隻怕這股聲音,會越來越大,於大局有礙啊。”
李戩微微點頭,也想到了這一點,當即沉吟道:“這些人皆是我征北軍忠義之士,自然不能輕怠。這樣吧,明日你們在朝會上,讓小皇帝冊封我為王爵。”
“主上此計高明,如此一來,便可稍微平息眾望。且主上收取河南之地,開疆擴土,可謂功高蓋世,早就應得王爵,此次正好一並收了。”秦無害淡笑道。
“主上,讓皇帝冊封您王爵,倒是不難。”一旁的黃綸開口道,“隻是,不知主上屬意哪個王號,是親王爵,還是郡王爵?還請主上示下。”
“這還用說嗎?自然是用秦王了。”秦無害興奮的說道,“咱們立足於關中,而關中自古便有三秦之稱,用秦王之稱,再合適不過了。”
“秦大人此言差矣。”一直在吃瓜的張崇當即反駁道,“關中亦是漢之故都所在,再加上當今漢胡之爭,用漢王之稱,豈不更顯得正統?”
“不妥,如今已有兩胡竊稱偽漢,徒為天下笑柄。況且主上又不姓劉,封為漢王,豈不徒增笑耳。“秦無害當即反擊道。
“你。。。”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在吵,先聽聽黃卿之言吧。”李戩有些頭疼的看著兩人,連忙製止道。
黃綸被點名了,當即沉吟道:“主上,秦漢之稱都不太好,一來秦太短命,為世人所非,寓意不詳。二來漢立四百年,氣數已盡,且非劉氏難得天下人認同,亦是不妥。如今主上異軍突起,已有問鼎天下,重開新世之誌,又豈能再用舊稱?“
李戩聞言,不由大笑道:“黃卿知我,我征北軍既然要以驅逐胡虜,恢複華夏為己任,那我就以夏王之稱,以明其誌吧。“
喜歡漢牧天下請大家收藏:()漢牧天下夢想中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