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的玄甲軍如同貓捉老鼠一樣,驅趕著施琅一行敗兵。
雙方一逃一追,在浙江境內兜著大圈子。
五日後,離開紹興府,進入金華府;
十五日後,離開金華府,進入台州府。
沿途的州府沒有一個敢來支援施琅,方原也不可能令鄭家殘兵進入任何一個縣城。
施琅一行殘兵沒有住宿,就隻能駐紮在野地裏;沒有糧食補給,就隻能殺戰馬,戰馬吃光了,便開始掠奪村民的糧食;沿途空虛寂寞了,便捉幾個民女來發泄發泄。
鄭軍一路行去,猶如蝗蟲一般,所過的村莊盡皆被洗劫一空。
方原卻沒有去阻止,而是遠遠的看戲。鄭軍要敗壞軍紀,洗劫百姓,那是最好不過。反正遭殃的是浙江百姓,尷尬的是與鄭軍勾結的浙江布政司,又不是方原治下的百姓。
今後更可以名正言順的,打著吊民伐罪的旗號,討伐鄭芝龍。
施琅的行軍目的地,方原是一目了然,那就是在台州府的鄭家水師基地-海門衛。
他自然不可能讓施琅的殘兵逃進海門衛。
在進入台州府境內後,方原立刻令赤古台出擊,將施琅的殘兵直接堵在了一座小山林上,但凡下山的,一律就地殲滅。不時還往山林上放上幾炮,打擊打擊施琅的鬥誌。
這一路行來,施琅的一千殘兵逃走的不計其數,眼下還留在施琅身邊的,隻有不到五百人,全是施氏一族的族兵,基本都是施家的遠房親戚之類的。所以施琅也不可能扔下這些施氏族兵,獨自逃生,他一直在咬牙堅持,怎麽都要將這五百人帶迴海門衛。
當然,防備施琅何須三千玄甲軍?方原留下了一千玄甲軍,由赤古台率領,繼續圍困山林上的施琅。而方原則自個兒領著精銳之師,直撲海門衛。
連海門衛一起給滅了,端掉鄭家在浙江境內的兩個水師基地,就是給鄭芝龍最響亮的一記耳光,看你還來不來蘇州府,來不來方原裝牛x。
海門衛仍然是戚繼光當年抗倭的重鎮,城防之強自是毋庸置疑。衛城正門的護城河寬三丈,引江水入河。為了狙擊玄甲軍過河,橋梁也被炸毀。
遠遠望去,城門上已堆了至少二十門火炮。因是在城牆頭居高臨下,確實對玄甲軍的火炮有火力壓製的優勢。
方原縱馬繞著海門衛城走了一圈,觀察地形,隻見其他其餘各門也是防衛嚴密,更依山建有無數的火炮台。再加上城牆的火炮可以互相支援,無論攻打哪個門,也會受到各個城門的火炮支援。
所有城門前護城河的橋梁都已毀壞,可見施福是吸取了觀海衛失守的教訓,將所有鄭軍軍士都聚集在海門衛城內防禦,再不敢分兵,更不敢再出門野戰,徹底貫徹了‘一代名將袁崇煥’城牆加大炮,打死不出城的策略。
方原轉了一圈下來,暗歎不已,不愧是戚繼光親自督建的名衛,防守得果然滴水不漏。
海門衛的守軍情況,方原早就從俘虜的鄭軍軍士口中得知,仍是施福從觀海衛撤退的水師,再加上海門衛的守衛軍士,一共五千人,戰艦還有近二十艘。
他仔細研究了海門衛的防禦體係,正麵攻打海門衛城,要迎著鄭軍的火炮,才能到達護城河。還必須冒著鄭軍的火炮,填埋護城河才能過河。這一輪炮擊下來,玄甲軍必然損失慘重。
滿清韃子拿不下寧遠城,也是因為這種防禦體係,確實難以攻破,若要強行攻破那是得不償失。
對這種城池,一般的做法就是圍困,就像滿清圍困大淩河,逼降祖大壽一樣。但海門衛有來自海上的支援,圍困並沒有什麽卵用,先支撐不下去的,肯定是方原。
但方原卻找到了這個海門衛唯一的弱點,或許就是.....海門東山。
海門東山位於海門衛以東的山峰,山下就是城北的宴清門。隻要拿下了海門東山,便能攻陷宴清門,占據衛城的製高點。
既然施福燒毀了所有護城河橋梁,根本不打算出城,那無論玄甲軍在護城河外怎麽故布疑陣,施福也無從派兵試探。
方原立刻令玄甲軍在海門衛正門、南側門外立了兩個虛營,每個營隻有五百玄甲鐵騎充數,每日照常升起炊煙,混淆守軍的視聽。
真正的玄甲軍攻打海門衛的兩千步戰營、五百火炮營的主力卻繞行了一大圈,趁著夜色偷偷的潛入到海門東山下的一個村莊。
方原進入村莊後,為了保密,直接封鎖了所有出村的路,將村子裏的裏長找來。
自戚繼光平定倭寇後,海門衛已有幾十年沒經曆過刀兵,裏長顫巍巍的殺氣騰騰前來的玄甲軍,早嚇得老臉失色,連連求饒。
方原直接抬出了一千兩銀子,擺在裏長麵前,要裏長組織村中男女保密,並配合方原所有的行動,這一千兩銀子就是報酬。
浙江的經濟遠不如四府,整個浙江上繳的田賦,甚至和蘇州府一府持平。台州府更是浙江經濟落後的地區,一千兩銀子對村民來說,實在不是筆小數目。
海門衛的鄭軍軍紀並不好,還時常無償征用村子裏的勞力前去海門衛做雜役。
裏長,村民對海門衛鄭軍是沒有半點好感,更是見錢眼開,立刻就同意了方原的要求。
方原先是打聽到海門東山的上山道路。
裏長如實的告知,在東山之後,還有南北兩條小路可以上山,直達東山上的衛城城牆。
本來戚繼光當年在海門衛抗倭時,在山上的城牆是修建了一個城門,一個軍營進行護衛,防止倭寇從海門東山偷襲。
但這些年來,海門衛既無外敵,再兼軍務荒廢,山上看著沒任何作用的城門,軍營早就廢棄。鄭軍進駐後,也沒精力再去修葺,隻是用土石將城門徹底封死。
方原再令裏長安排幾個村民上山去打探鄭軍守衛的情報,村民迴來匯報說,海門東山的那一截城牆,隻有不到兩百鄭軍負責看守。
大部分鄭軍,還有火炮都被安排在正門、南門防備玄甲軍,再加上施福根本就不重視遠離正麵戰場的海門東山防線,抽調出來防備海門東山的兵力是少之又少。
隻有不到兩百鄭軍,那就好辦,方原攻陷海門東山的計劃,就是最原始的聲東擊西。
由村民化妝成玄甲軍士,敲鑼打鼓,在南山路吆喝,將鄭軍的注意力吸引到南山路。而玄甲軍主力則從北山路偷偷上山,一舉拿下海門東山的城牆。
山地作戰是麻林步戰營的強項,今次攻打海門東山的任務,就交到了麻林的肩上。這也是方原對麻林的親自考驗,若是過不了這關,估計麻林這個步戰營統領就隻有讓賢了。
夜色降臨,村民們開始敲鑼打鼓的在南山路下吆喝起來,引起鄭軍的注意。麻林率領一千五百的步戰營精銳則搬著簡單的攀爬工具,趁夜色從北山路上山,突襲城牆。
方原、李宗澤則在村民的幫助下,抬著火炮營的火炮,跟在麻林的步戰營後麵上山,隻要麻林能攻占城牆,立穩腳跟,火炮營的火炮便能堆上城牆,對山下的鄭軍進行炮擊。
海門東山上的鄭軍主力果然被山下村民的鬧騰給吸引開,在北山路的城牆上,隻留下不到三十個鄭軍。
麻林的步戰營靠著簡單的攀爬工具開始攻打城牆,鄭軍立刻發現了敵情,一麵吹響了號角求救,一麵和攀爬上城牆的玄甲軍士血戰。
城牆上不斷傳來廝殺聲,叫喊聲,過了不到一刻鍾,麻林傳來信號,已攻占城牆,步戰營軍士已源源不斷的上了城牆。
麻林又分出兩個百人隊,分左右出擊,找有利地形狙擊得到警報前來支援的鄭軍,喊打喊殺聲已驚動了整個海門衛。
方原、李宗澤的火炮營也上了城牆,火炮營以最快的在城頭架好了十門火炮,其中五門火炮開始居高臨下,朝著兩麵城牆前來支援的鄭軍實施猛烈的炮擊。
還有五門火炮則開始炮擊宴清門下的鄭軍軍營。
施福顯然沒料到玄甲軍會從海門東山攻入,開始調派各門的軍士、火炮開始朝海門東山集結,奪取城牆之戰關係到海門衛的得失,務必要拿下東山上的城牆。
雙方一逃一追,在浙江境內兜著大圈子。
五日後,離開紹興府,進入金華府;
十五日後,離開金華府,進入台州府。
沿途的州府沒有一個敢來支援施琅,方原也不可能令鄭家殘兵進入任何一個縣城。
施琅一行殘兵沒有住宿,就隻能駐紮在野地裏;沒有糧食補給,就隻能殺戰馬,戰馬吃光了,便開始掠奪村民的糧食;沿途空虛寂寞了,便捉幾個民女來發泄發泄。
鄭軍一路行去,猶如蝗蟲一般,所過的村莊盡皆被洗劫一空。
方原卻沒有去阻止,而是遠遠的看戲。鄭軍要敗壞軍紀,洗劫百姓,那是最好不過。反正遭殃的是浙江百姓,尷尬的是與鄭軍勾結的浙江布政司,又不是方原治下的百姓。
今後更可以名正言順的,打著吊民伐罪的旗號,討伐鄭芝龍。
施琅的行軍目的地,方原是一目了然,那就是在台州府的鄭家水師基地-海門衛。
他自然不可能讓施琅的殘兵逃進海門衛。
在進入台州府境內後,方原立刻令赤古台出擊,將施琅的殘兵直接堵在了一座小山林上,但凡下山的,一律就地殲滅。不時還往山林上放上幾炮,打擊打擊施琅的鬥誌。
這一路行來,施琅的一千殘兵逃走的不計其數,眼下還留在施琅身邊的,隻有不到五百人,全是施氏一族的族兵,基本都是施家的遠房親戚之類的。所以施琅也不可能扔下這些施氏族兵,獨自逃生,他一直在咬牙堅持,怎麽都要將這五百人帶迴海門衛。
當然,防備施琅何須三千玄甲軍?方原留下了一千玄甲軍,由赤古台率領,繼續圍困山林上的施琅。而方原則自個兒領著精銳之師,直撲海門衛。
連海門衛一起給滅了,端掉鄭家在浙江境內的兩個水師基地,就是給鄭芝龍最響亮的一記耳光,看你還來不來蘇州府,來不來方原裝牛x。
海門衛仍然是戚繼光當年抗倭的重鎮,城防之強自是毋庸置疑。衛城正門的護城河寬三丈,引江水入河。為了狙擊玄甲軍過河,橋梁也被炸毀。
遠遠望去,城門上已堆了至少二十門火炮。因是在城牆頭居高臨下,確實對玄甲軍的火炮有火力壓製的優勢。
方原縱馬繞著海門衛城走了一圈,觀察地形,隻見其他其餘各門也是防衛嚴密,更依山建有無數的火炮台。再加上城牆的火炮可以互相支援,無論攻打哪個門,也會受到各個城門的火炮支援。
所有城門前護城河的橋梁都已毀壞,可見施福是吸取了觀海衛失守的教訓,將所有鄭軍軍士都聚集在海門衛城內防禦,再不敢分兵,更不敢再出門野戰,徹底貫徹了‘一代名將袁崇煥’城牆加大炮,打死不出城的策略。
方原轉了一圈下來,暗歎不已,不愧是戚繼光親自督建的名衛,防守得果然滴水不漏。
海門衛的守軍情況,方原早就從俘虜的鄭軍軍士口中得知,仍是施福從觀海衛撤退的水師,再加上海門衛的守衛軍士,一共五千人,戰艦還有近二十艘。
他仔細研究了海門衛的防禦體係,正麵攻打海門衛城,要迎著鄭軍的火炮,才能到達護城河。還必須冒著鄭軍的火炮,填埋護城河才能過河。這一輪炮擊下來,玄甲軍必然損失慘重。
滿清韃子拿不下寧遠城,也是因為這種防禦體係,確實難以攻破,若要強行攻破那是得不償失。
對這種城池,一般的做法就是圍困,就像滿清圍困大淩河,逼降祖大壽一樣。但海門衛有來自海上的支援,圍困並沒有什麽卵用,先支撐不下去的,肯定是方原。
但方原卻找到了這個海門衛唯一的弱點,或許就是.....海門東山。
海門東山位於海門衛以東的山峰,山下就是城北的宴清門。隻要拿下了海門東山,便能攻陷宴清門,占據衛城的製高點。
既然施福燒毀了所有護城河橋梁,根本不打算出城,那無論玄甲軍在護城河外怎麽故布疑陣,施福也無從派兵試探。
方原立刻令玄甲軍在海門衛正門、南側門外立了兩個虛營,每個營隻有五百玄甲鐵騎充數,每日照常升起炊煙,混淆守軍的視聽。
真正的玄甲軍攻打海門衛的兩千步戰營、五百火炮營的主力卻繞行了一大圈,趁著夜色偷偷的潛入到海門東山下的一個村莊。
方原進入村莊後,為了保密,直接封鎖了所有出村的路,將村子裏的裏長找來。
自戚繼光平定倭寇後,海門衛已有幾十年沒經曆過刀兵,裏長顫巍巍的殺氣騰騰前來的玄甲軍,早嚇得老臉失色,連連求饒。
方原直接抬出了一千兩銀子,擺在裏長麵前,要裏長組織村中男女保密,並配合方原所有的行動,這一千兩銀子就是報酬。
浙江的經濟遠不如四府,整個浙江上繳的田賦,甚至和蘇州府一府持平。台州府更是浙江經濟落後的地區,一千兩銀子對村民來說,實在不是筆小數目。
海門衛的鄭軍軍紀並不好,還時常無償征用村子裏的勞力前去海門衛做雜役。
裏長,村民對海門衛鄭軍是沒有半點好感,更是見錢眼開,立刻就同意了方原的要求。
方原先是打聽到海門東山的上山道路。
裏長如實的告知,在東山之後,還有南北兩條小路可以上山,直達東山上的衛城城牆。
本來戚繼光當年在海門衛抗倭時,在山上的城牆是修建了一個城門,一個軍營進行護衛,防止倭寇從海門東山偷襲。
但這些年來,海門衛既無外敵,再兼軍務荒廢,山上看著沒任何作用的城門,軍營早就廢棄。鄭軍進駐後,也沒精力再去修葺,隻是用土石將城門徹底封死。
方原再令裏長安排幾個村民上山去打探鄭軍守衛的情報,村民迴來匯報說,海門東山的那一截城牆,隻有不到兩百鄭軍負責看守。
大部分鄭軍,還有火炮都被安排在正門、南門防備玄甲軍,再加上施福根本就不重視遠離正麵戰場的海門東山防線,抽調出來防備海門東山的兵力是少之又少。
隻有不到兩百鄭軍,那就好辦,方原攻陷海門東山的計劃,就是最原始的聲東擊西。
由村民化妝成玄甲軍士,敲鑼打鼓,在南山路吆喝,將鄭軍的注意力吸引到南山路。而玄甲軍主力則從北山路偷偷上山,一舉拿下海門東山的城牆。
山地作戰是麻林步戰營的強項,今次攻打海門東山的任務,就交到了麻林的肩上。這也是方原對麻林的親自考驗,若是過不了這關,估計麻林這個步戰營統領就隻有讓賢了。
夜色降臨,村民們開始敲鑼打鼓的在南山路下吆喝起來,引起鄭軍的注意。麻林率領一千五百的步戰營精銳則搬著簡單的攀爬工具,趁夜色從北山路上山,突襲城牆。
方原、李宗澤則在村民的幫助下,抬著火炮營的火炮,跟在麻林的步戰營後麵上山,隻要麻林能攻占城牆,立穩腳跟,火炮營的火炮便能堆上城牆,對山下的鄭軍進行炮擊。
海門東山上的鄭軍主力果然被山下村民的鬧騰給吸引開,在北山路的城牆上,隻留下不到三十個鄭軍。
麻林的步戰營靠著簡單的攀爬工具開始攻打城牆,鄭軍立刻發現了敵情,一麵吹響了號角求救,一麵和攀爬上城牆的玄甲軍士血戰。
城牆上不斷傳來廝殺聲,叫喊聲,過了不到一刻鍾,麻林傳來信號,已攻占城牆,步戰營軍士已源源不斷的上了城牆。
麻林又分出兩個百人隊,分左右出擊,找有利地形狙擊得到警報前來支援的鄭軍,喊打喊殺聲已驚動了整個海門衛。
方原、李宗澤的火炮營也上了城牆,火炮營以最快的在城頭架好了十門火炮,其中五門火炮開始居高臨下,朝著兩麵城牆前來支援的鄭軍實施猛烈的炮擊。
還有五門火炮則開始炮擊宴清門下的鄭軍軍營。
施福顯然沒料到玄甲軍會從海門東山攻入,開始調派各門的軍士、火炮開始朝海門東山集結,奪取城牆之戰關係到海門衛的得失,務必要拿下東山上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