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殺到東林書院時,東林書院裏已是人山人海,至少聚集了三千文人,將周圍幾條街道堵得嚴嚴實實。
維護治安的玄甲軍已整齊劃一的將鬧事的文人切割開來,分割成兩三百一群,再無法組織起串聯似的攻勢。
方原剛一走到書院門口,書院大門口,就是顧憲成那副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書院裏傳來的喧嘩聲,“閹黨肆虐,世道彌瘴,誓死不屈,保衛書院!”
還有文人學士齊整整的應和直上雲霄,“誓死不屈,保衛書院!”
方原冷冷的一笑,所謂閹黨,就是指他方原了。
他在玄甲軍的護衛下,徑直進了東林書院,來到大堂前。
秦展使用擴音器,衝著人群高聲大喝,“方總督到了,立刻停止喧鬧!”
擴音器的聲兒壓下了書院裏文人的喧嘩,清清楚楚的傳到在場每個人的耳裏。
方原的到來立刻引起了書院裏文人的騷動,維持秩序的玄甲軍立刻進入警備狀態,誰若有絲毫輕舉妄動,必將受到雷霆的打擊。
領頭的文人高喝說,“勿施暴力,還我公道!”
眾文人又齊聲應和,“勿施暴力,還我公道!”
方原接過了秦展手中的擴音器,朗聲說,“好,本軍門今日前來,就是還你們公道,誰想與本軍門當麵對話,立刻派出代表前來。”
他交代了這句,率著眾人進了書院大堂,玄甲軍當先開路,將書院裏蹲坐的文人盡數趕了出去。
東林書院時右祠左學,書院右方是祭祀楊時等宋代理學大家,還有東林黨諸人的道南祠;左方則是東林黨文人講學的處所。
方原進了道南祠,交代秦展,立刻派十個錦衣衛去將無錫縣令林飭,還有顧家的顧柄帶來書院。
他雙手負後,端端站在理學大家楊時的雕像前,凝望著一言不發。
對朱程理學,方原的心情十分的矛盾。
要說理學禍害千年吧!它至少傳承了千年的中華正統文化,若沒有儒學、理學,在蒙元、滿清統治之時,漢族文人怕是早就被侵蝕殆盡,更不會有崖山殉葬的十萬軍民,明亡之後,殉國的無數江南文人。
要說理學功在千秋吧!它禁錮了漢民族的思想,削弱了漢人的血性,還有剛武之氣,培養出來的基本是隻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在理學昌盛之前,漢民族從未被遊牧民族亡國過;在理學興盛之後,卻輪流被遊牧、漁獵民族坐莊,這絕不是曆史的偶然。
正在他沉思不語的時候,眾文人挑選出來的代表被帶進了道南祠,鬧哄哄的三千文人,方原也給出了三個代表的名額,結果敢來與方原當麵對峙的,卻隻有區區兩人,這些明哲保身,不立於危牆之下的文人真是令方原哭笑不得。
方原舉目望去,一個是四、五十歲的中年文人;一人二、三十歲左右,生得麵目清秀,一股書香之氣撲麵而來。
方原令人搬來了椅子,與二人隔了三丈遠,麵對麵的坐了。
二人自報了家門,中年文人是顧憲成的孫子,顧柄,也就是這個東林書院做主的人,早考取了進士功名,後因閹黨之禍,迴家鄉不再為官。
還有一個就是曾與冒辟疆辯論了數日,一直充大頭組織文人騷亂的頭領顧炎武。顧炎武雖姓顧,卻和顧家沒什麽關係。
顧柄正是方原要對付之人,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嗬嗬一笑說,“看來組織文人騷亂,影響常州府民生的,就是你二人了,說吧!你們與本軍門作對,到底想做什麽?”
顧柄也知道秀才不與大兵鬥的道理,彬彬有禮的說,“方軍門,我等讀書人尊奉孔聖,一心隻讀聖賢書,哪裏敢和方軍門作對?隻因一個蘇州府來的商人徐華,說是奉了方軍門的旨意,要在東林書院開妓院,這,實在是欺人太甚。敢問方軍門,有沒有這事兒呢?”
方原悠悠的飲了一口茶說,“是,確實是我派徐華前來的。”
顧柄臉色一變,支支吾吾的說,“方軍門也是朝廷總督,當朝駙馬,為何做出此等有辱斯文的勾當?”
顧炎武忍不住接口說,“方軍門,你幹出這等暴行,比魏閹更暴虐,難道是匪兵,流寇不成?”
麵對二人直衝衝的嗬斥,方原麵色從容的說,“顧柄啊!本軍門沒讀過四書五經,更不知經史典籍,隻知最淺顯的道理,那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人,帶齊翁,還有其他伸冤百姓。”
錦衣衛將齊翁等七、八戶百姓都帶了上來,眾人齊齊向方原跪下,大唿冤枉,請方原為民做主。
方原的目光掃過眾百姓,問道,“你們有什麽冤屈,說來與本軍門聽聽,也說給顧家公子聽一聽。”
眾百姓七嘴八舌的說了顧家為了重建東林書院,低價強占民屋的事兒,顧柄聽了是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無言以對。
方原待眾百姓說過了,嗬嗬一笑說,“顧柄,你讀了這麽多聖賢書,卻連這麽淺顯的道理都沒讀明白,你的進士功名,本軍門看來還需要迴爐重鑄啊!”
顧柄被方原當眾搬出魚肉鄉裏百姓之事,羞愧得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再不敢接一句話。
正在這時,無錫縣令林飭也被錦衣衛給帶了進來。
林飭自知被錦衣衛找上門了,就絕沒有好事,忙知情識趣,點頭哈腰的衝方原賣好,“方軍門,你找我啊?!”
方原重重的一拍桌子,厲聲說,“林縣令,我正在審理一件案子,正好與你有關,聽聞顧家擴建東林書院時,是你幫著強買強賣百姓的房屋?”
蘇州府、鬆江府被方原滿門懲處的官員活生生的眼前,林飭一聽嚇得跪在地上,不住的拱手說,“方軍門,我實不知情,上報的買賣契約,我隻是蓋了個印章而已啊!”
方原冷冷的說,“這麽說來,強買強賣都是顧家所為,你是毫不知情了?”
林飭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而是裝傻充愣,“這與顧家有關?本官毫不知情,毫不知情!”
方原不想再和他廢話,瞧了瞧邊上正在無常簿上登記的錦衣衛,“記好了,就交給林縣令看一看,屬實的話,帶著林縣令去書院門口,當眾公布顧家的惡行!”
顧家乃是江南名門,根深蒂固,林飭哪裏敢去得罪,接過了供狀,已嚇得雙手發抖,支支吾吾的說,“方軍門,我想辭官,辭官。”
寧可辭官也不敢得罪顧家,可見顧家這種本地豪強勢力的強大,方原嘿嘿一笑說,“林縣令想辭官?可以!等錦衣衛核查清楚,你沒其他作奸犯科的案子在身,本軍門允許你辭官。”
林飭嚇得麵如死色,在大明的官場,若真要查,全是貪官,他也毫不例外。若任由錦衣衛去查,估計又逃不過滿門懲處的結局。
大難臨頭各自飛,林飭也顧不得再護著顧柄,“方軍門,這,這,唉!我認輸了!方軍門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比起全家人的性命,林飭根本沒有選擇,隻選擇與顧家劃清界限。
方原衝秦展交代說,“立刻押林飭、顧柄去書院門口,公審顧柄強買強賣民屋的罪名,再將顧家滿門上下給我看押起來,等本軍門核查清楚,顧家沒有其他作奸犯科,再行釋放。”
方原輕描淡寫的處治了林飭、顧柄二人,待錦衣衛押走了二人,身為代表的顧炎武卻是凜然不懼,朗聲說,“方軍門這是以權壓人,我顧炎武不服!”
這個顧炎武倒有幾分耿直得可愛,方原是安心要將他拉進麾下的文人團隊,耐著性子的問,“顧公子怎麽才會服?”
顧炎武倔強的說,“除非,除非,方軍門敢和我當眾辯論一場。”
方原愕然問,“顧公子想辯論什麽?引經據典,詩詞歌賦那些書呆子的玩意,我是一竅不通,嘿!”
顧炎武輕蔑的一笑說,“那我們就天馬行空,不設辯題,你問我答,或是我問你答,方軍門敢不敢呢?!”
方原略作沉吟,他對這些讀書人間耍嘴皮子的玩意本是毫無興趣,但為了令顧炎武這個帶頭的刺頭心服口服,更要令所有參與騷亂的文人心服口服,也就答應了他的挑戰,“好,十日後的辰時三刻,東林書院明禮堂見!”
維護治安的玄甲軍已整齊劃一的將鬧事的文人切割開來,分割成兩三百一群,再無法組織起串聯似的攻勢。
方原剛一走到書院門口,書院大門口,就是顧憲成那副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書院裏傳來的喧嘩聲,“閹黨肆虐,世道彌瘴,誓死不屈,保衛書院!”
還有文人學士齊整整的應和直上雲霄,“誓死不屈,保衛書院!”
方原冷冷的一笑,所謂閹黨,就是指他方原了。
他在玄甲軍的護衛下,徑直進了東林書院,來到大堂前。
秦展使用擴音器,衝著人群高聲大喝,“方總督到了,立刻停止喧鬧!”
擴音器的聲兒壓下了書院裏文人的喧嘩,清清楚楚的傳到在場每個人的耳裏。
方原的到來立刻引起了書院裏文人的騷動,維持秩序的玄甲軍立刻進入警備狀態,誰若有絲毫輕舉妄動,必將受到雷霆的打擊。
領頭的文人高喝說,“勿施暴力,還我公道!”
眾文人又齊聲應和,“勿施暴力,還我公道!”
方原接過了秦展手中的擴音器,朗聲說,“好,本軍門今日前來,就是還你們公道,誰想與本軍門當麵對話,立刻派出代表前來。”
他交代了這句,率著眾人進了書院大堂,玄甲軍當先開路,將書院裏蹲坐的文人盡數趕了出去。
東林書院時右祠左學,書院右方是祭祀楊時等宋代理學大家,還有東林黨諸人的道南祠;左方則是東林黨文人講學的處所。
方原進了道南祠,交代秦展,立刻派十個錦衣衛去將無錫縣令林飭,還有顧家的顧柄帶來書院。
他雙手負後,端端站在理學大家楊時的雕像前,凝望著一言不發。
對朱程理學,方原的心情十分的矛盾。
要說理學禍害千年吧!它至少傳承了千年的中華正統文化,若沒有儒學、理學,在蒙元、滿清統治之時,漢族文人怕是早就被侵蝕殆盡,更不會有崖山殉葬的十萬軍民,明亡之後,殉國的無數江南文人。
要說理學功在千秋吧!它禁錮了漢民族的思想,削弱了漢人的血性,還有剛武之氣,培養出來的基本是隻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在理學昌盛之前,漢民族從未被遊牧民族亡國過;在理學興盛之後,卻輪流被遊牧、漁獵民族坐莊,這絕不是曆史的偶然。
正在他沉思不語的時候,眾文人挑選出來的代表被帶進了道南祠,鬧哄哄的三千文人,方原也給出了三個代表的名額,結果敢來與方原當麵對峙的,卻隻有區區兩人,這些明哲保身,不立於危牆之下的文人真是令方原哭笑不得。
方原舉目望去,一個是四、五十歲的中年文人;一人二、三十歲左右,生得麵目清秀,一股書香之氣撲麵而來。
方原令人搬來了椅子,與二人隔了三丈遠,麵對麵的坐了。
二人自報了家門,中年文人是顧憲成的孫子,顧柄,也就是這個東林書院做主的人,早考取了進士功名,後因閹黨之禍,迴家鄉不再為官。
還有一個就是曾與冒辟疆辯論了數日,一直充大頭組織文人騷亂的頭領顧炎武。顧炎武雖姓顧,卻和顧家沒什麽關係。
顧柄正是方原要對付之人,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嗬嗬一笑說,“看來組織文人騷亂,影響常州府民生的,就是你二人了,說吧!你們與本軍門作對,到底想做什麽?”
顧柄也知道秀才不與大兵鬥的道理,彬彬有禮的說,“方軍門,我等讀書人尊奉孔聖,一心隻讀聖賢書,哪裏敢和方軍門作對?隻因一個蘇州府來的商人徐華,說是奉了方軍門的旨意,要在東林書院開妓院,這,實在是欺人太甚。敢問方軍門,有沒有這事兒呢?”
方原悠悠的飲了一口茶說,“是,確實是我派徐華前來的。”
顧柄臉色一變,支支吾吾的說,“方軍門也是朝廷總督,當朝駙馬,為何做出此等有辱斯文的勾當?”
顧炎武忍不住接口說,“方軍門,你幹出這等暴行,比魏閹更暴虐,難道是匪兵,流寇不成?”
麵對二人直衝衝的嗬斥,方原麵色從容的說,“顧柄啊!本軍門沒讀過四書五經,更不知經史典籍,隻知最淺顯的道理,那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人,帶齊翁,還有其他伸冤百姓。”
錦衣衛將齊翁等七、八戶百姓都帶了上來,眾人齊齊向方原跪下,大唿冤枉,請方原為民做主。
方原的目光掃過眾百姓,問道,“你們有什麽冤屈,說來與本軍門聽聽,也說給顧家公子聽一聽。”
眾百姓七嘴八舌的說了顧家為了重建東林書院,低價強占民屋的事兒,顧柄聽了是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無言以對。
方原待眾百姓說過了,嗬嗬一笑說,“顧柄,你讀了這麽多聖賢書,卻連這麽淺顯的道理都沒讀明白,你的進士功名,本軍門看來還需要迴爐重鑄啊!”
顧柄被方原當眾搬出魚肉鄉裏百姓之事,羞愧得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再不敢接一句話。
正在這時,無錫縣令林飭也被錦衣衛給帶了進來。
林飭自知被錦衣衛找上門了,就絕沒有好事,忙知情識趣,點頭哈腰的衝方原賣好,“方軍門,你找我啊?!”
方原重重的一拍桌子,厲聲說,“林縣令,我正在審理一件案子,正好與你有關,聽聞顧家擴建東林書院時,是你幫著強買強賣百姓的房屋?”
蘇州府、鬆江府被方原滿門懲處的官員活生生的眼前,林飭一聽嚇得跪在地上,不住的拱手說,“方軍門,我實不知情,上報的買賣契約,我隻是蓋了個印章而已啊!”
方原冷冷的說,“這麽說來,強買強賣都是顧家所為,你是毫不知情了?”
林飭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而是裝傻充愣,“這與顧家有關?本官毫不知情,毫不知情!”
方原不想再和他廢話,瞧了瞧邊上正在無常簿上登記的錦衣衛,“記好了,就交給林縣令看一看,屬實的話,帶著林縣令去書院門口,當眾公布顧家的惡行!”
顧家乃是江南名門,根深蒂固,林飭哪裏敢去得罪,接過了供狀,已嚇得雙手發抖,支支吾吾的說,“方軍門,我想辭官,辭官。”
寧可辭官也不敢得罪顧家,可見顧家這種本地豪強勢力的強大,方原嘿嘿一笑說,“林縣令想辭官?可以!等錦衣衛核查清楚,你沒其他作奸犯科的案子在身,本軍門允許你辭官。”
林飭嚇得麵如死色,在大明的官場,若真要查,全是貪官,他也毫不例外。若任由錦衣衛去查,估計又逃不過滿門懲處的結局。
大難臨頭各自飛,林飭也顧不得再護著顧柄,“方軍門,這,這,唉!我認輸了!方軍門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比起全家人的性命,林飭根本沒有選擇,隻選擇與顧家劃清界限。
方原衝秦展交代說,“立刻押林飭、顧柄去書院門口,公審顧柄強買強賣民屋的罪名,再將顧家滿門上下給我看押起來,等本軍門核查清楚,顧家沒有其他作奸犯科,再行釋放。”
方原輕描淡寫的處治了林飭、顧柄二人,待錦衣衛押走了二人,身為代表的顧炎武卻是凜然不懼,朗聲說,“方軍門這是以權壓人,我顧炎武不服!”
這個顧炎武倒有幾分耿直得可愛,方原是安心要將他拉進麾下的文人團隊,耐著性子的問,“顧公子怎麽才會服?”
顧炎武倔強的說,“除非,除非,方軍門敢和我當眾辯論一場。”
方原愕然問,“顧公子想辯論什麽?引經據典,詩詞歌賦那些書呆子的玩意,我是一竅不通,嘿!”
顧炎武輕蔑的一笑說,“那我們就天馬行空,不設辯題,你問我答,或是我問你答,方軍門敢不敢呢?!”
方原略作沉吟,他對這些讀書人間耍嘴皮子的玩意本是毫無興趣,但為了令顧炎武這個帶頭的刺頭心服口服,更要令所有參與騷亂的文人心服口服,也就答應了他的挑戰,“好,十日後的辰時三刻,東林書院明禮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