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爺還活著!”
“方總督還活著!”
等方原和坤興公主一行迴到皇宮時,隨行的錦衣衛、太監早將這個消息傳到了皇宮。
乾清宮裏,崇禎見到了與坤興公主一起迴宮的方原,果然還活得好好的,崇禎是既喜又怒。
喜的是方原竟然還活著,大明唯一的希望還活著!
怒的是,他又被忽悠了,之前他也替洪承疇舉行過國葬,結果被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如今又替方原舉行,結果方原也還活著。
一連兩次犯下大錯,他這個皇帝的臉也是丟盡了。
王承恩見了方原平安歸來,也是喜極而泣,連忙吩咐小太監給方原接風洗塵。
崇禎拉著方原的手兒,直接到了東暖閣,坤興公主也緊跟在二人身後。
崇禎拉了方原坐在龍榻上,興奮的說,“駙馬,你活著,朕心甚慰啊!你怎麽這麽久才迴京城,這幾個月去哪兒了?”
方原不答反問道,“陛下,誰傳消息到京城,說我已陣亡在遼東?”
崇禎忙說,“是天津衛、威海衛指揮使迴報,說你和玄甲軍在遼東戰敗,被滿清韃子給擒殺了!”
方原這才恍然,劉勝、費成兩個指揮使為了替自己臨陣脫逃的行為遮羞,竟然直接向崇禎傳遞了並未親眼所見,僅憑猜測的假消息,“陛下,我曾令朝鮮國的使者傳迴消息,陛下沒收到?”
崇禎神色凝重的說,“駙馬令人傳迴國消息?並未見到!王承恩,你見到了朝鮮國的使者?”
王承恩臉色一變,忙低聲說,“陛下,朝鮮國是來過使者,當時陛下正在祭祀天地,便沒令使者覲見。之後,朝鮮國使者就不知所蹤了,這事兒老奴隨後也就忘了。”
方原聽了是暗暗心驚,朝鮮國使者連重要的消息都沒帶到,怎麽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除非就是背後出了變故。
看來這事兒背後的水還深得很啊!
崇禎怒氣衝衝的問,“駙馬,是劉勝、費成二人假傳軍報?”
方原如實的說,“此二人臨戰懼戰而逃,未曾想到還敢迴京來誆騙陛下。”
崇禎這次是當著天下人丟了大臉,極好麵子的他這口氣是怎麽也咽不下,立刻喝令,“王承恩,立刻著錦衣衛將劉勝、費成二人押送來京師問罪!”
他話兒剛一出口,又補充說,“二人的九族也盡數押來!”
崇禎既然下令將二人連同九族一同押來京師,不必說,那就是誅滅九族了。天子一怒,必然血流成河。
方原也懶得去替二人說情,劉勝、費成二人臨戰脫逃,若非施琅力挽狂瀾,數千玄甲軍也會損失慘重,這兩人是死有餘辜!
崇禎又握著方原的手兒說,“駙馬,你快與朕說一說,這幾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麽。”
方原便將如何奇襲遼東,如何搞了旅順、蓋州、海州大屠殺,如何攻占了滿清舊都赫圖阿拉,如何撤退到皮島卻遇上了海麵冰封,隻能等到春暖花開才迴到京城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全說了。
崇禎、坤興公主二人聽得是津津有味,坤興還好奇的連連追問,方原也耐心的逐一解答了。
交代了這幾個月的經過,方原起身拱手說,“陛下,這次奇襲遼東,臣的玄甲軍損失兩千六百人,殲滅了滿八旗四千人,漢八旗、蒙八旗三萬人。更將明軍的戰旗插在了赫圖阿拉的城牆上,並仿效大漢霍驃騎封狼居胥,在赫圖阿拉勒石東陵,揚我大明國威!”
赫圖阿拉,在明朝君臣看來,早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崇禎聽了是大喜過望,重重的拍著龍案,大笑說,“好!好!駙馬你真是朕的霍去病啊!”
“陛下,你莫要被方原信口開河的謊言給蒙蔽了!”
冰冷而陰柔的從東暖閣外傳來,周皇後的身影出現在東暖閣門口,緩步入內,雙眸死死的盯著方原。
緊隨其後的是太子朱慈烺。
她的怒氣,方原能感同身受,本以為方原已死,對太子最大的威脅也就沒了,但此時方原偏偏又迴來了,真是體味了一番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
崇禎淡淡的說,“皇後何出此言?”
周皇後冷冷的說,“滿清使者所說和駙馬所言相去甚遠,滿清使者言明是方原在遼東慘敗,僅率殘兵逃迴。如今卻謊稱勒石東陵,分明就是誆騙陛下,罪大惡極。”
滿清使者也到了?
方原微微一怔,暗自揣測著中間到底有什麽貓膩?
崇禎將信將疑的望著方原、周皇後二人,一時也判斷不出孰是孰非,二人到底誰在說謊。
坤興公主是一心衛護方原,嘀咕著說,“母後,駙馬是皇室自家人,為什麽寧可信一個滿清使者,都不信駙馬的話?”
周皇後衝著她厲聲嗬斥,“住口!堂堂一個公主,還沒過門就拋頭露麵。竟然還當眾摟摟抱抱,皇家的臉麵都丟盡了,還不給我迴坤寧宮去麵壁思過!”
坤興公主自小受周皇後的寵愛,至今還是第一次被周皇後如此嚴聲嗬斥,小瓊鼻微微一酸,嗚咽著衝迴了後宮。
方原默然瞧著被罵迴了後宮的坤興,也是心生怒火,但眼下卻不是和周皇後頂撞的時候,深噓口氣強壓下怒氣,問道,“陛下,敢問滿清使者此行所為何事?”
崇禎咳嗽了一聲說,“和談,是滿清派來的和談使者。”
方原失聲說,“和談?什麽和談?”
王承恩接口說,“駙馬,寧遠城被圍了半年,吳三桂困守孤城早已兵盡糧絕,若再不和談,怕是寧遠城也沒沒了啊!”
方原腦子裏一炸,失聲說,“陛下,皇太極、多爾袞的八旗主力早被臣圍魏救趙,給引到了遼東。圍困寧遠城的不過是漢蒙八旗這些戰力不強的軍隊,吳三桂竟然還不敢出城野戰,簡直就是貽誤軍機,該當論罪!”
太子朱慈烺顯然對方原成見甚深,淡淡的說,“駙馬,什麽圍魏救趙,不過是你為了洗脫敗軍之罪的一麵之辭。寧遠城下的是不是滿清精銳,吳三桂該更為清楚。”
方原暗暗心驚,奇襲遼東的勝負直接關係到和談的條件,整個大明君臣若是連遼東戰局的形勢都一無所知,任憑滿清使者前來忽悠,和談中肯定會吃大虧的。
而周皇後、太子二人為了政治鬥爭,竟連軍國大事都能拿來兒戲,以滿清使者的話來當令箭,這就不可饒恕。
方原沉聲問道,“王公公,和談到底是什麽條件?”
王承恩如實的說,“滿清提出的條件是雙方以寧遠城為界,並開放宣府的張家口貢市,大明每年支付銀子一百萬兩、布匹兩百萬匹。”
方原是暗暗冷笑,滿清真是獅子大開口啊!這種條件是誰提出的?皇太極,還是多爾袞?
朱慈烺得意的一笑說,“父皇,經過兒臣連日的談判,滿清已同意雙方以大淩河為界,大明也無須每年支付銀子、布匹,僅需要一次性支付銀子二十萬兩,布匹五十萬匹,並斬了朝鮮國使者,與朝鮮國徹底斷交。滿清就簽訂和談盟約,從寧遠城撤兵,並與大明歃血為誓,三年之內互不相犯。”
崇禎聽了太子朱慈烺談迴的條件是大喜,若僅僅花二十萬兩銀子,布匹五十萬匹就能解寧遠之圍,還能買到大明三年的平安,那就能騰出精力來掃平李自成的叛亂,實在是賺大了。
至於斬殺朝鮮國使者,崇禎對這些朝鮮國使者是恨之入骨,若非他們未及時將方原活著的消息帶到皇宮,崇禎也不會搞個什麽國葬丟盡臉麵。
何況大明如今在陸地本就沒有與朝鮮國接壤,僅有海上的聯係,斷不斷交不過是流程問題,自然是在崇禎容忍的範圍內。
更難得的是,滿朝文武皆不願出頭和談,承擔責任之時,太子願替崇禎分憂,主動出麵擔了和談的重任,令他是刮目相看。
崇禎大笑著說,“太子今次立下大功,好,好。”
“斬殺朝鮮國使者?”
方原聽了猛地一驚,這些朝貢的朝鮮國使者,正是奉朝鮮國王之命,帶著方原還活著的消息前來大明的。這些使者消失了這麽久,根本沒將消息帶到,如今卻又突然出現。
這件蹊蹺的外交事件背後必然還藏著一個陰謀!
“方總督還活著!”
等方原和坤興公主一行迴到皇宮時,隨行的錦衣衛、太監早將這個消息傳到了皇宮。
乾清宮裏,崇禎見到了與坤興公主一起迴宮的方原,果然還活得好好的,崇禎是既喜又怒。
喜的是方原竟然還活著,大明唯一的希望還活著!
怒的是,他又被忽悠了,之前他也替洪承疇舉行過國葬,結果被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如今又替方原舉行,結果方原也還活著。
一連兩次犯下大錯,他這個皇帝的臉也是丟盡了。
王承恩見了方原平安歸來,也是喜極而泣,連忙吩咐小太監給方原接風洗塵。
崇禎拉著方原的手兒,直接到了東暖閣,坤興公主也緊跟在二人身後。
崇禎拉了方原坐在龍榻上,興奮的說,“駙馬,你活著,朕心甚慰啊!你怎麽這麽久才迴京城,這幾個月去哪兒了?”
方原不答反問道,“陛下,誰傳消息到京城,說我已陣亡在遼東?”
崇禎忙說,“是天津衛、威海衛指揮使迴報,說你和玄甲軍在遼東戰敗,被滿清韃子給擒殺了!”
方原這才恍然,劉勝、費成兩個指揮使為了替自己臨陣脫逃的行為遮羞,竟然直接向崇禎傳遞了並未親眼所見,僅憑猜測的假消息,“陛下,我曾令朝鮮國的使者傳迴消息,陛下沒收到?”
崇禎神色凝重的說,“駙馬令人傳迴國消息?並未見到!王承恩,你見到了朝鮮國的使者?”
王承恩臉色一變,忙低聲說,“陛下,朝鮮國是來過使者,當時陛下正在祭祀天地,便沒令使者覲見。之後,朝鮮國使者就不知所蹤了,這事兒老奴隨後也就忘了。”
方原聽了是暗暗心驚,朝鮮國使者連重要的消息都沒帶到,怎麽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除非就是背後出了變故。
看來這事兒背後的水還深得很啊!
崇禎怒氣衝衝的問,“駙馬,是劉勝、費成二人假傳軍報?”
方原如實的說,“此二人臨戰懼戰而逃,未曾想到還敢迴京來誆騙陛下。”
崇禎這次是當著天下人丟了大臉,極好麵子的他這口氣是怎麽也咽不下,立刻喝令,“王承恩,立刻著錦衣衛將劉勝、費成二人押送來京師問罪!”
他話兒剛一出口,又補充說,“二人的九族也盡數押來!”
崇禎既然下令將二人連同九族一同押來京師,不必說,那就是誅滅九族了。天子一怒,必然血流成河。
方原也懶得去替二人說情,劉勝、費成二人臨戰脫逃,若非施琅力挽狂瀾,數千玄甲軍也會損失慘重,這兩人是死有餘辜!
崇禎又握著方原的手兒說,“駙馬,你快與朕說一說,這幾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麽。”
方原便將如何奇襲遼東,如何搞了旅順、蓋州、海州大屠殺,如何攻占了滿清舊都赫圖阿拉,如何撤退到皮島卻遇上了海麵冰封,隻能等到春暖花開才迴到京城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全說了。
崇禎、坤興公主二人聽得是津津有味,坤興還好奇的連連追問,方原也耐心的逐一解答了。
交代了這幾個月的經過,方原起身拱手說,“陛下,這次奇襲遼東,臣的玄甲軍損失兩千六百人,殲滅了滿八旗四千人,漢八旗、蒙八旗三萬人。更將明軍的戰旗插在了赫圖阿拉的城牆上,並仿效大漢霍驃騎封狼居胥,在赫圖阿拉勒石東陵,揚我大明國威!”
赫圖阿拉,在明朝君臣看來,早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崇禎聽了是大喜過望,重重的拍著龍案,大笑說,“好!好!駙馬你真是朕的霍去病啊!”
“陛下,你莫要被方原信口開河的謊言給蒙蔽了!”
冰冷而陰柔的從東暖閣外傳來,周皇後的身影出現在東暖閣門口,緩步入內,雙眸死死的盯著方原。
緊隨其後的是太子朱慈烺。
她的怒氣,方原能感同身受,本以為方原已死,對太子最大的威脅也就沒了,但此時方原偏偏又迴來了,真是體味了一番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
崇禎淡淡的說,“皇後何出此言?”
周皇後冷冷的說,“滿清使者所說和駙馬所言相去甚遠,滿清使者言明是方原在遼東慘敗,僅率殘兵逃迴。如今卻謊稱勒石東陵,分明就是誆騙陛下,罪大惡極。”
滿清使者也到了?
方原微微一怔,暗自揣測著中間到底有什麽貓膩?
崇禎將信將疑的望著方原、周皇後二人,一時也判斷不出孰是孰非,二人到底誰在說謊。
坤興公主是一心衛護方原,嘀咕著說,“母後,駙馬是皇室自家人,為什麽寧可信一個滿清使者,都不信駙馬的話?”
周皇後衝著她厲聲嗬斥,“住口!堂堂一個公主,還沒過門就拋頭露麵。竟然還當眾摟摟抱抱,皇家的臉麵都丟盡了,還不給我迴坤寧宮去麵壁思過!”
坤興公主自小受周皇後的寵愛,至今還是第一次被周皇後如此嚴聲嗬斥,小瓊鼻微微一酸,嗚咽著衝迴了後宮。
方原默然瞧著被罵迴了後宮的坤興,也是心生怒火,但眼下卻不是和周皇後頂撞的時候,深噓口氣強壓下怒氣,問道,“陛下,敢問滿清使者此行所為何事?”
崇禎咳嗽了一聲說,“和談,是滿清派來的和談使者。”
方原失聲說,“和談?什麽和談?”
王承恩接口說,“駙馬,寧遠城被圍了半年,吳三桂困守孤城早已兵盡糧絕,若再不和談,怕是寧遠城也沒沒了啊!”
方原腦子裏一炸,失聲說,“陛下,皇太極、多爾袞的八旗主力早被臣圍魏救趙,給引到了遼東。圍困寧遠城的不過是漢蒙八旗這些戰力不強的軍隊,吳三桂竟然還不敢出城野戰,簡直就是貽誤軍機,該當論罪!”
太子朱慈烺顯然對方原成見甚深,淡淡的說,“駙馬,什麽圍魏救趙,不過是你為了洗脫敗軍之罪的一麵之辭。寧遠城下的是不是滿清精銳,吳三桂該更為清楚。”
方原暗暗心驚,奇襲遼東的勝負直接關係到和談的條件,整個大明君臣若是連遼東戰局的形勢都一無所知,任憑滿清使者前來忽悠,和談中肯定會吃大虧的。
而周皇後、太子二人為了政治鬥爭,竟連軍國大事都能拿來兒戲,以滿清使者的話來當令箭,這就不可饒恕。
方原沉聲問道,“王公公,和談到底是什麽條件?”
王承恩如實的說,“滿清提出的條件是雙方以寧遠城為界,並開放宣府的張家口貢市,大明每年支付銀子一百萬兩、布匹兩百萬匹。”
方原是暗暗冷笑,滿清真是獅子大開口啊!這種條件是誰提出的?皇太極,還是多爾袞?
朱慈烺得意的一笑說,“父皇,經過兒臣連日的談判,滿清已同意雙方以大淩河為界,大明也無須每年支付銀子、布匹,僅需要一次性支付銀子二十萬兩,布匹五十萬匹,並斬了朝鮮國使者,與朝鮮國徹底斷交。滿清就簽訂和談盟約,從寧遠城撤兵,並與大明歃血為誓,三年之內互不相犯。”
崇禎聽了太子朱慈烺談迴的條件是大喜,若僅僅花二十萬兩銀子,布匹五十萬匹就能解寧遠之圍,還能買到大明三年的平安,那就能騰出精力來掃平李自成的叛亂,實在是賺大了。
至於斬殺朝鮮國使者,崇禎對這些朝鮮國使者是恨之入骨,若非他們未及時將方原活著的消息帶到皇宮,崇禎也不會搞個什麽國葬丟盡臉麵。
何況大明如今在陸地本就沒有與朝鮮國接壤,僅有海上的聯係,斷不斷交不過是流程問題,自然是在崇禎容忍的範圍內。
更難得的是,滿朝文武皆不願出頭和談,承擔責任之時,太子願替崇禎分憂,主動出麵擔了和談的重任,令他是刮目相看。
崇禎大笑著說,“太子今次立下大功,好,好。”
“斬殺朝鮮國使者?”
方原聽了猛地一驚,這些朝貢的朝鮮國使者,正是奉朝鮮國王之命,帶著方原還活著的消息前來大明的。這些使者消失了這麽久,根本沒將消息帶到,如今卻又突然出現。
這件蹊蹺的外交事件背後必然還藏著一個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