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決了徐華一行人後,錦衣衛立刻上木台將屍體全拖走了,又潑水清洗了大木台。
顧炎武還在不住的叫嚷著,“方總督,這案子的狀紙早交到了蘇州府衙,還有信訪信箱,卻悄無聲息的拖到了現在。若官府、錦衣衛早一日幹涉,死傷的女子也不會這麽多吧!光殺奸商,卻不殺背後的靠山,於情於理不通。”
他再次將了方原一軍,方原拍了拍手,令錦衣衛帶上與此案相關的蘇州府衙一幹人等。知府陳洪謐、分管刑獄的同知李林,蘇州府推官劉杉,負責接案,上報的府衙小吏,共有七人。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功名在身的,況且他們所犯之罪還未查實,方原也就沒有將之捆綁,而是請到了大木台上。
方原沉聲問道,“這個大案子,諸位在後麵也該聽到了,蘇州府衙是誰人接案,誰人上報,刑獄同知,推官有沒有接到案子,交沒交到陳知府的手中。蘇州府最後是怎麽推諉,瞞下這驚天大案的,一一說來吧!”
待審的眾人,除了蘇州知府陳洪謐,餘下的都是麵麵相覷,從接案的門吏侯三開始,逐一向方原匯報這個案子轉交的流程。
先是從門口的衙役侯三接了狀紙,因事關重大,侯三立刻將狀紙交到了府衙的書筆小吏鄭六手中。然後鄭六直接將案宗交給了推官劉杉,劉杉按照正常流程,送達了刑獄同知李林那裏,李林最後將狀紙交給了蘇州知府陳洪謐。
方原向官府諸人再次核實了狀紙的遞交流程,諸人並無異議。
方原衝蘇州知府陳洪謐問道,“陳知府,這麽大的案子,你當時既沒有立刻緝拿徐華,也不上報,是怎麽處治的?”
陳洪謐從懷裏取出當時遞交一紙狀紙,呈交到方原前,“方總督,這是我當時收到的狀紙,狀紙上明明隻是寫著,官商徐華逼良為娼,數十個女子聯名上告,半句未提有拷打致死,草菅人命。這麽個普通的逼良為娼案子,也不必蘇州知府親自來過問吧!”
“況且,徐華乃是總督府的官商,蘇州知府怎麽方便插手?我也令人傳話她們,將狀紙遞到錦衣衛的信訪處,該怎麽懲處徐華,自是該總督府論罪。下官自認為這個流程是沒有過失的,至於最後怎麽會牽涉到兩百條人命,下官真是不知情。”
方原審閱了陳洪謐遞上來的狀紙,確確實實隻寫了逼良為娼,未寫拷打致死,草菅人命的情節。他令錦衣衛將狀紙交給了遞交狀紙的雲姑等人,雲姑娘忙搖頭說,“這不是我們遞交的狀紙,我們的字哪有寫的這麽好,狀紙被人給調包了。”
方原找來她們今日的狀紙,和陳洪謐手中的狀紙一對比,字跡確實差之甚遠。而且一群女子是沒有活路才到蘇州府衙是求救的,也沒必要替徐華隱瞞罪行,應該是狀紙被人調包了。
調包狀紙的是誰,或是蘇州府衙諸人全都有份,方原喝令錦衣衛從接狀紙的侯三開始審問。侯三之前矢口否認,咬死狀紙就是陳洪謐手中的那份。錦衣衛一頓大棒招唿,打得侯三皮開肉綻,吃痛不住,這才承認陳洪謐手中的狀紙確實不是他交給書筆小吏鄭六的那一份。
方原開始順藤摸瓜,令錦衣衛將小吏鄭六也給押了,又是劈劈啪啪一頓大棒,鄭六也招了,他送給推官劉杉的狀紙上清楚的寫著徐華拷打致死,草菅人命。
方原的目光落在蘇州推官劉杉身上,劉杉已是七品官,是有官職、有功名在身的,不能隨意的拷打逼問,便厲聲說道,“劉推官,你也是寒窗苦讀得來的舉人功名,你想要體麵,就如實的招了,本督會依照國法論罪,絕不會冤枉你。若你不想要體麵,本督立刻就奪了你的功名,再嚴刑拷問!”
劉杉低了目光,今日連徐華都被處決了,可見方原是動了真格。再隱瞞下去,也就是白挨一頓棍子,還得不到任何同情。
他遲疑了一會,開口招認了,“方總督,我全招了,我接到狀紙後,確實交給了刑獄同知李林。李林將狀紙押下了三日三夜,然後去找徐華討要了一萬兩銀子,分給了我三千兩。我二人將原先的狀紙撕了,由我重寫了一份,去了拷打致死,草菅人命的罪行,然後再交給了陳知府。”
同知李林見他是和盤托出,嚇得麵無血色,忙否認說,“胡說八道!我是毫不知情,你不要為了脫罪胡亂攀咬。”
劉杉忙說道,“每一份狀紙、公文的交接,都如實的記錄了日期,記錄簿在府衙推官房裏,方總督一查便知。”
方原令錦衣衛去蘇州府衙取來了推官房裏的記錄簿,還有知府陳洪謐接收公文、狀紙的記錄簿,逐一核對之下,劉杉所說的確屬實情,這份狀紙在李林的手裏,積壓了三日三夜。
方原指著李林麵門怒斥說,“李林,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來人!給我狠狠的打,打到他招認為止。”
李林自知再瞞不下去,隻能跪地伏法認罪,“是,是我招,劉杉說的全是實情,我是收了徐華的一萬兩銀子,重寫了一份狀紙,交給了陳知府。唉!陳知府確實毫不知情。”
陳洪謐不可思議的望著李林、劉杉二人,在他印象裏,兩人也是政績斐然,清廉官員的名聲,突出冒出這麽個大案,令他是措手不及,一個踉蹌,幾乎要站立不穩。
既然此案陳洪謐確實不知情,縱然有瀆職,但也無罪,方原令錦衣衛給他備了座椅,將他扶了坐下。
陳洪謐自知二人罪責太重,蘇州府衙肯定是保不了,指著二人長歎說道,“哎呀!你們,這麽一個驚天大案也敢從中漁利,好糊塗啊!你們這是為什麽啊?!”
李林深拜在地,大哭著說,“這些年來,蘇州府是一片太平,官府不敢貪汙了,奸商、豪紳也不敢作案了。我們掌管刑獄的不比掌管財稅、工程修建的,太平盛世,我們也就沒油水可撈。每月就那麽點月餉,再加上年末分的那點銀子,太寒磣了。”
“陳知府,我向你申請調任分管其他事務的同知,其他同知誰也霸著有油水的財稅,工程不放。我們十年寒窗苦讀,考取功名,不過是為了封妻蔭子,不是過這種清貧如水的日子啊!唉!”
方原聽了他的話是哭笑不得,猛地起身嗬斥說,“李林,你所說蘇州府已是太平盛世,影響了你們做刑獄的撈錢,我是該讚同你,還是嗬斥你呢?古往今來,讀書人的職責不就是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到了你這裏,卻成了影響你撈錢的理由。你十年寒窗苦讀,全讀狗肚子裏去了?!”
“內閣,判案吧!”
王秉鑒三人商議了一會,開口說道,“蘇州知府陳洪謐,禦下不力,犯瀆職之罪,扣罰一年俸祿,以儆效尤。蘇州府同知李林,死不悔改,免同知之職,剝奪舉人功名,流放福建,終生不得做官;蘇州府推官劉杉,與李林同罪,但主動招供,有立功之舉,免推官之職,保留舉人功名,放歸鄉裏,終生不得做官。小吏鄭六,衙役侯三等人,杖責五十,趕出府衙,終生不得錄用。”
蘇州府衙眾官吏猶如鬥敗的公雞,卻不敢再有微詞。錦衣衛捉著鄭六、侯三,打足了五十杖,直接扔了下去。
顧炎武還在不住的叫嚷著,“方總督,這案子的狀紙早交到了蘇州府衙,還有信訪信箱,卻悄無聲息的拖到了現在。若官府、錦衣衛早一日幹涉,死傷的女子也不會這麽多吧!光殺奸商,卻不殺背後的靠山,於情於理不通。”
他再次將了方原一軍,方原拍了拍手,令錦衣衛帶上與此案相關的蘇州府衙一幹人等。知府陳洪謐、分管刑獄的同知李林,蘇州府推官劉杉,負責接案,上報的府衙小吏,共有七人。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功名在身的,況且他們所犯之罪還未查實,方原也就沒有將之捆綁,而是請到了大木台上。
方原沉聲問道,“這個大案子,諸位在後麵也該聽到了,蘇州府衙是誰人接案,誰人上報,刑獄同知,推官有沒有接到案子,交沒交到陳知府的手中。蘇州府最後是怎麽推諉,瞞下這驚天大案的,一一說來吧!”
待審的眾人,除了蘇州知府陳洪謐,餘下的都是麵麵相覷,從接案的門吏侯三開始,逐一向方原匯報這個案子轉交的流程。
先是從門口的衙役侯三接了狀紙,因事關重大,侯三立刻將狀紙交到了府衙的書筆小吏鄭六手中。然後鄭六直接將案宗交給了推官劉杉,劉杉按照正常流程,送達了刑獄同知李林那裏,李林最後將狀紙交給了蘇州知府陳洪謐。
方原向官府諸人再次核實了狀紙的遞交流程,諸人並無異議。
方原衝蘇州知府陳洪謐問道,“陳知府,這麽大的案子,你當時既沒有立刻緝拿徐華,也不上報,是怎麽處治的?”
陳洪謐從懷裏取出當時遞交一紙狀紙,呈交到方原前,“方總督,這是我當時收到的狀紙,狀紙上明明隻是寫著,官商徐華逼良為娼,數十個女子聯名上告,半句未提有拷打致死,草菅人命。這麽個普通的逼良為娼案子,也不必蘇州知府親自來過問吧!”
“況且,徐華乃是總督府的官商,蘇州知府怎麽方便插手?我也令人傳話她們,將狀紙遞到錦衣衛的信訪處,該怎麽懲處徐華,自是該總督府論罪。下官自認為這個流程是沒有過失的,至於最後怎麽會牽涉到兩百條人命,下官真是不知情。”
方原審閱了陳洪謐遞上來的狀紙,確確實實隻寫了逼良為娼,未寫拷打致死,草菅人命的情節。他令錦衣衛將狀紙交給了遞交狀紙的雲姑等人,雲姑娘忙搖頭說,“這不是我們遞交的狀紙,我們的字哪有寫的這麽好,狀紙被人給調包了。”
方原找來她們今日的狀紙,和陳洪謐手中的狀紙一對比,字跡確實差之甚遠。而且一群女子是沒有活路才到蘇州府衙是求救的,也沒必要替徐華隱瞞罪行,應該是狀紙被人調包了。
調包狀紙的是誰,或是蘇州府衙諸人全都有份,方原喝令錦衣衛從接狀紙的侯三開始審問。侯三之前矢口否認,咬死狀紙就是陳洪謐手中的那份。錦衣衛一頓大棒招唿,打得侯三皮開肉綻,吃痛不住,這才承認陳洪謐手中的狀紙確實不是他交給書筆小吏鄭六的那一份。
方原開始順藤摸瓜,令錦衣衛將小吏鄭六也給押了,又是劈劈啪啪一頓大棒,鄭六也招了,他送給推官劉杉的狀紙上清楚的寫著徐華拷打致死,草菅人命。
方原的目光落在蘇州推官劉杉身上,劉杉已是七品官,是有官職、有功名在身的,不能隨意的拷打逼問,便厲聲說道,“劉推官,你也是寒窗苦讀得來的舉人功名,你想要體麵,就如實的招了,本督會依照國法論罪,絕不會冤枉你。若你不想要體麵,本督立刻就奪了你的功名,再嚴刑拷問!”
劉杉低了目光,今日連徐華都被處決了,可見方原是動了真格。再隱瞞下去,也就是白挨一頓棍子,還得不到任何同情。
他遲疑了一會,開口招認了,“方總督,我全招了,我接到狀紙後,確實交給了刑獄同知李林。李林將狀紙押下了三日三夜,然後去找徐華討要了一萬兩銀子,分給了我三千兩。我二人將原先的狀紙撕了,由我重寫了一份,去了拷打致死,草菅人命的罪行,然後再交給了陳知府。”
同知李林見他是和盤托出,嚇得麵無血色,忙否認說,“胡說八道!我是毫不知情,你不要為了脫罪胡亂攀咬。”
劉杉忙說道,“每一份狀紙、公文的交接,都如實的記錄了日期,記錄簿在府衙推官房裏,方總督一查便知。”
方原令錦衣衛去蘇州府衙取來了推官房裏的記錄簿,還有知府陳洪謐接收公文、狀紙的記錄簿,逐一核對之下,劉杉所說的確屬實情,這份狀紙在李林的手裏,積壓了三日三夜。
方原指著李林麵門怒斥說,“李林,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來人!給我狠狠的打,打到他招認為止。”
李林自知再瞞不下去,隻能跪地伏法認罪,“是,是我招,劉杉說的全是實情,我是收了徐華的一萬兩銀子,重寫了一份狀紙,交給了陳知府。唉!陳知府確實毫不知情。”
陳洪謐不可思議的望著李林、劉杉二人,在他印象裏,兩人也是政績斐然,清廉官員的名聲,突出冒出這麽個大案,令他是措手不及,一個踉蹌,幾乎要站立不穩。
既然此案陳洪謐確實不知情,縱然有瀆職,但也無罪,方原令錦衣衛給他備了座椅,將他扶了坐下。
陳洪謐自知二人罪責太重,蘇州府衙肯定是保不了,指著二人長歎說道,“哎呀!你們,這麽一個驚天大案也敢從中漁利,好糊塗啊!你們這是為什麽啊?!”
李林深拜在地,大哭著說,“這些年來,蘇州府是一片太平,官府不敢貪汙了,奸商、豪紳也不敢作案了。我們掌管刑獄的不比掌管財稅、工程修建的,太平盛世,我們也就沒油水可撈。每月就那麽點月餉,再加上年末分的那點銀子,太寒磣了。”
“陳知府,我向你申請調任分管其他事務的同知,其他同知誰也霸著有油水的財稅,工程不放。我們十年寒窗苦讀,考取功名,不過是為了封妻蔭子,不是過這種清貧如水的日子啊!唉!”
方原聽了他的話是哭笑不得,猛地起身嗬斥說,“李林,你所說蘇州府已是太平盛世,影響了你們做刑獄的撈錢,我是該讚同你,還是嗬斥你呢?古往今來,讀書人的職責不就是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到了你這裏,卻成了影響你撈錢的理由。你十年寒窗苦讀,全讀狗肚子裏去了?!”
“內閣,判案吧!”
王秉鑒三人商議了一會,開口說道,“蘇州知府陳洪謐,禦下不力,犯瀆職之罪,扣罰一年俸祿,以儆效尤。蘇州府同知李林,死不悔改,免同知之職,剝奪舉人功名,流放福建,終生不得做官;蘇州府推官劉杉,與李林同罪,但主動招供,有立功之舉,免推官之職,保留舉人功名,放歸鄉裏,終生不得做官。小吏鄭六,衙役侯三等人,杖責五十,趕出府衙,終生不得錄用。”
蘇州府衙眾官吏猶如鬥敗的公雞,卻不敢再有微詞。錦衣衛捉著鄭六、侯三,打足了五十杖,直接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