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從徐府出來後,並未迴到總督府,而是直接去了柳如是的河東院。既然柳如是不來見他,他隻能親自去登門拜訪了。
一身素衣的柳如是將方原迎進了河東院,之前還熱鬧非凡的河東院卻突然沉寂了下來,印刷江南日報的工坊沒了動靜,連校對排版的女婢都不見了。
柳如是顯然是在罷工,關停了《江南日報》的發行,就是衝著他押迴錢謙益來的。
方原神色不悅的說,“柳姐,你關了江南日報?”
柳如是神色淡然的說道,“方弟,人之將死,還辦什麽日報?”
方原見她又在玩這套,袒護錢謙益,怒火一下上了頭,冷冷的說,“柳姐又想以死威脅,要我放了錢謙益?!”
柳如是帶著他坐在了院子裏的石幾前,歎聲說道,“方弟,我遲遲沒來見你,就是沒臉來求你放人。錢牧齋他一步錯,步步錯,你將他明正典刑,我真的無話可說。若他一死,而我不殉節,我還有什麽臉麵在江南立足?”
柳如是名義上錢謙益的妻子,其實也不過是個小妾,這世上哪有小妾去殉節的說法?何況有方原,柳如是就是不殉情,人敢出來說半個不字?但若柳如是執意要去殉節,那方原也是無可奈何。
方原冷然說道,“說到底,柳姐還是自認是他夫人,還是在用死在威脅我,是吧!”
柳如是怔怔的望著他,伸手撫上他的臉頰,雙眸含淚的說,“方弟,你到現在還不信我,以為我是在威脅你放了錢牧齋?我情之所鍾的人是你,但對錢牧齋,他比照夫人之禮,將我明媒正娶進門,對我有恩有義。我若不守此義,他人背地裏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了我!”
方原這才信了她不是在威脅,而是真的太在乎臉麵、名聲、信義。這一個義字,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的存在人心,公道之中。
方原捏著她的手兒說,“柳姐,我可以不殺錢謙益,還可以將紅豆山莊也還給他,令他在紅豆山莊養老。但他必須要招供出這些年來背地裏勾結了哪些東林黨文人,哪些府縣的官員,參與顛覆我方原的計劃。”
方原盯著柳如是的雙目,一字一句的說,“隻要他招供出三百人,我就留他一命,還他的自由!”
柳如是不可思議的望著他,甩開了他的手,顫聲說道,“方弟,你這是未經審訊,先行定罪。你不是在查密謀顛覆你的疑犯,而是想在江南文壇搞大清洗,想將反對你的文人勢力連根拔除,是吧!”
方原微微一怔,他是不得不佩服柳如是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正是要仿效在廣東的官場大清洗,在江南文壇也來一場大清洗。為了師出有名,他必須要錢謙益這個東林黨魁首的配合,隻要錢謙益親口招出的,任誰也不能說方原是胡亂殺人。
這也是方原留下錢謙益一條性命迴南直隸的唯一緣由。殺一個錢謙益,反倒成全了錢謙益的名聲,於事無補。他就是要利用錢謙益當一條咬人的狗,替他去咬出那些背地裏反對的文人,然後徹底清除。
方原淡淡的說道,“與柳姐這種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口舌。是,我就是要在文壇搞一場大清洗。但我要清洗的不是顧炎武這種用筆杆子來針砭時弊的,而是實實在在在背後串連搞陰謀顛覆活動的文人。若是為了官場積弊改良而提意見的,無論罵得再難聽,我方原也無任歡迎;若是抱著推翻、顛覆為目的的結黨營私,我方原格殺勿論!”
柳如是呆呆的望著他,雙眸已滲出了淚珠兒,“方原,你當初不是這麽應承我們的。你當初說了,要建一個繁榮富庶,太平盛世的江南,不是麽?為什麽站穩腳之後,就要出爾反爾,大開殺戒?!”
方原伸手替她拭了拭淚水,正容說道,“我今日大開殺戒,就是要建一個繁榮富庶,太平盛世的江南。什麽叫太平盛世?幾個文人吟幾句風花雪月的詩就是太平盛世?荒唐!我對太平盛世的理解很簡單,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生活得有安全感,不會熬過了今年又在擔心明年能不能熬過。”
柳如是嗚咽著說,“牧齋,還有那些東林黨也是這麽想的啊!與你搞了文壇大清洗有關麽?”
方原沉聲說道,“東林黨隻會嘴皮子扯談,真正搞得民不聊生的就是他們。柳姐,我與你直說了吧!要打造一個屬於老百姓的太平盛世,就必須減賦。但若要減賦,又要保證征收足夠的糧食,就必須每一畝田都如實納賦。背地裏的偷賦漏賦,我可以去錦衣衛上門強征,但有一種光明正大的偷減,甚至是免除田賦的政策,必須廢黜,那就是考中舉人以上功名的文人減免田賦的政策。”
舉人功名以上的文人名下的田產可以減免田賦乃是大明的國策,起初是為了收買文人之心製定的國策。但到了明朝中後期,這個政策就完全走了樣,不少鄉紳、富商也將自家的田產偷偷過繼到這些有功名的文人名下,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
這種偷稅漏稅的政策,也是文人階層最大的特權,更是造成大明天下大亂的根源之一,甚至還超過那一群混吃坐吃等死的朱姓子弟。
若方原不根除這一惡政,一旦實行田賦減半,估計會出現征糧不足的局麵。吃虧的是方原,真正得利的卻是那些靠著這個惡政胡吃海喝的文人階層。
方原繼續說道,“柳姐,減免一半田賦,算在全江南的田地裏,就是上億石的糧食。這是一筆恐怖得足以變天的資源。若這一筆天量的資源沒有落入百姓的包裏,而是中途被截留在文人、鄉紳、富商的包裏,這幫人就能立刻擁有對抗朝廷、官府的資本。所謂藏富於民,其實就是藏禍於民。”
“人人都知道該減賦,但真正落到實處,減賦哪裏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若不做好方方麵麵,充足的準備,那就不是減賦,而是在找死!對文人特權階層,我就是要分而治之,先清洗一批死硬反對的,再震懾一批中立的,最後拉攏一批的親善的。”
柳如是未想到他的眼光竟如此深遠,走一步棋能看到五步之外的變數。在減賦之前,先要對文人特權基層進行大清洗。
柳如是收了哭泣,輕聲問道,“方弟,這麽大的動作,你為什麽不緩一緩,等天下統一之後再行動。萬一惹出了禍事,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京城的朝廷?”
方原緩緩的說道,“統一天下的過程,也就是資源再分配的過程。一旦天下統一了,資源再分配也就完成了,階層也就固化了,那時再來動手清洗文人,麵臨的壓力反而會更大。有些惡事在亂世幹了比在治世幹了得好。再說,統一天下乃是一項必須動用全江南人力物力的浩大工程,若不將後院徹底打掃幹淨,一旦後院起火,那就悔之晚矣。”
柳如是深深的歎了口氣說,“方弟,錢牧齋他不會幹這種事兒的!”
方原正容說道,“柳姐,你就去詔獄裏見一見錢牧齋,告訴他,我給他兩個選擇。若他要求仁得仁,我給他一個機會,當著江南眾文人的麵,跳河自盡,為堅守氣節而殉道;若他願意配合我打擊那幫反對的文人,我與他過往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我歸還他的紅豆山莊,再每月支撥些銀子,他就去做他的學問,頤養天年吧!”
柳如是苦澀的一笑說,“方弟,錢牧齋他肯定會選擇殉道而自盡。”
方原失笑說道,“真的麽?若錢謙益殉道自盡,柳姐就陪著他去殉道了吧!”
一身素衣的柳如是將方原迎進了河東院,之前還熱鬧非凡的河東院卻突然沉寂了下來,印刷江南日報的工坊沒了動靜,連校對排版的女婢都不見了。
柳如是顯然是在罷工,關停了《江南日報》的發行,就是衝著他押迴錢謙益來的。
方原神色不悅的說,“柳姐,你關了江南日報?”
柳如是神色淡然的說道,“方弟,人之將死,還辦什麽日報?”
方原見她又在玩這套,袒護錢謙益,怒火一下上了頭,冷冷的說,“柳姐又想以死威脅,要我放了錢謙益?!”
柳如是帶著他坐在了院子裏的石幾前,歎聲說道,“方弟,我遲遲沒來見你,就是沒臉來求你放人。錢牧齋他一步錯,步步錯,你將他明正典刑,我真的無話可說。若他一死,而我不殉節,我還有什麽臉麵在江南立足?”
柳如是名義上錢謙益的妻子,其實也不過是個小妾,這世上哪有小妾去殉節的說法?何況有方原,柳如是就是不殉情,人敢出來說半個不字?但若柳如是執意要去殉節,那方原也是無可奈何。
方原冷然說道,“說到底,柳姐還是自認是他夫人,還是在用死在威脅我,是吧!”
柳如是怔怔的望著他,伸手撫上他的臉頰,雙眸含淚的說,“方弟,你到現在還不信我,以為我是在威脅你放了錢牧齋?我情之所鍾的人是你,但對錢牧齋,他比照夫人之禮,將我明媒正娶進門,對我有恩有義。我若不守此義,他人背地裏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了我!”
方原這才信了她不是在威脅,而是真的太在乎臉麵、名聲、信義。這一個義字,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的存在人心,公道之中。
方原捏著她的手兒說,“柳姐,我可以不殺錢謙益,還可以將紅豆山莊也還給他,令他在紅豆山莊養老。但他必須要招供出這些年來背地裏勾結了哪些東林黨文人,哪些府縣的官員,參與顛覆我方原的計劃。”
方原盯著柳如是的雙目,一字一句的說,“隻要他招供出三百人,我就留他一命,還他的自由!”
柳如是不可思議的望著他,甩開了他的手,顫聲說道,“方弟,你這是未經審訊,先行定罪。你不是在查密謀顛覆你的疑犯,而是想在江南文壇搞大清洗,想將反對你的文人勢力連根拔除,是吧!”
方原微微一怔,他是不得不佩服柳如是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正是要仿效在廣東的官場大清洗,在江南文壇也來一場大清洗。為了師出有名,他必須要錢謙益這個東林黨魁首的配合,隻要錢謙益親口招出的,任誰也不能說方原是胡亂殺人。
這也是方原留下錢謙益一條性命迴南直隸的唯一緣由。殺一個錢謙益,反倒成全了錢謙益的名聲,於事無補。他就是要利用錢謙益當一條咬人的狗,替他去咬出那些背地裏反對的文人,然後徹底清除。
方原淡淡的說道,“與柳姐這種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口舌。是,我就是要在文壇搞一場大清洗。但我要清洗的不是顧炎武這種用筆杆子來針砭時弊的,而是實實在在在背後串連搞陰謀顛覆活動的文人。若是為了官場積弊改良而提意見的,無論罵得再難聽,我方原也無任歡迎;若是抱著推翻、顛覆為目的的結黨營私,我方原格殺勿論!”
柳如是呆呆的望著他,雙眸已滲出了淚珠兒,“方原,你當初不是這麽應承我們的。你當初說了,要建一個繁榮富庶,太平盛世的江南,不是麽?為什麽站穩腳之後,就要出爾反爾,大開殺戒?!”
方原伸手替她拭了拭淚水,正容說道,“我今日大開殺戒,就是要建一個繁榮富庶,太平盛世的江南。什麽叫太平盛世?幾個文人吟幾句風花雪月的詩就是太平盛世?荒唐!我對太平盛世的理解很簡單,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生活得有安全感,不會熬過了今年又在擔心明年能不能熬過。”
柳如是嗚咽著說,“牧齋,還有那些東林黨也是這麽想的啊!與你搞了文壇大清洗有關麽?”
方原沉聲說道,“東林黨隻會嘴皮子扯談,真正搞得民不聊生的就是他們。柳姐,我與你直說了吧!要打造一個屬於老百姓的太平盛世,就必須減賦。但若要減賦,又要保證征收足夠的糧食,就必須每一畝田都如實納賦。背地裏的偷賦漏賦,我可以去錦衣衛上門強征,但有一種光明正大的偷減,甚至是免除田賦的政策,必須廢黜,那就是考中舉人以上功名的文人減免田賦的政策。”
舉人功名以上的文人名下的田產可以減免田賦乃是大明的國策,起初是為了收買文人之心製定的國策。但到了明朝中後期,這個政策就完全走了樣,不少鄉紳、富商也將自家的田產偷偷過繼到這些有功名的文人名下,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
這種偷稅漏稅的政策,也是文人階層最大的特權,更是造成大明天下大亂的根源之一,甚至還超過那一群混吃坐吃等死的朱姓子弟。
若方原不根除這一惡政,一旦實行田賦減半,估計會出現征糧不足的局麵。吃虧的是方原,真正得利的卻是那些靠著這個惡政胡吃海喝的文人階層。
方原繼續說道,“柳姐,減免一半田賦,算在全江南的田地裏,就是上億石的糧食。這是一筆恐怖得足以變天的資源。若這一筆天量的資源沒有落入百姓的包裏,而是中途被截留在文人、鄉紳、富商的包裏,這幫人就能立刻擁有對抗朝廷、官府的資本。所謂藏富於民,其實就是藏禍於民。”
“人人都知道該減賦,但真正落到實處,減賦哪裏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若不做好方方麵麵,充足的準備,那就不是減賦,而是在找死!對文人特權階層,我就是要分而治之,先清洗一批死硬反對的,再震懾一批中立的,最後拉攏一批的親善的。”
柳如是未想到他的眼光竟如此深遠,走一步棋能看到五步之外的變數。在減賦之前,先要對文人特權基層進行大清洗。
柳如是收了哭泣,輕聲問道,“方弟,這麽大的動作,你為什麽不緩一緩,等天下統一之後再行動。萬一惹出了禍事,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京城的朝廷?”
方原緩緩的說道,“統一天下的過程,也就是資源再分配的過程。一旦天下統一了,資源再分配也就完成了,階層也就固化了,那時再來動手清洗文人,麵臨的壓力反而會更大。有些惡事在亂世幹了比在治世幹了得好。再說,統一天下乃是一項必須動用全江南人力物力的浩大工程,若不將後院徹底打掃幹淨,一旦後院起火,那就悔之晚矣。”
柳如是深深的歎了口氣說,“方弟,錢牧齋他不會幹這種事兒的!”
方原正容說道,“柳姐,你就去詔獄裏見一見錢牧齋,告訴他,我給他兩個選擇。若他要求仁得仁,我給他一個機會,當著江南眾文人的麵,跳河自盡,為堅守氣節而殉道;若他願意配合我打擊那幫反對的文人,我與他過往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我歸還他的紅豆山莊,再每月支撥些銀子,他就去做他的學問,頤養天年吧!”
柳如是苦澀的一笑說,“方弟,錢牧齋他肯定會選擇殉道而自盡。”
方原失笑說道,“真的麽?若錢謙益殉道自盡,柳姐就陪著他去殉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