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安迴頭瞧去,見一個滿臉通紅的年輕男子正直直盯著靜女,不禁皺眉道:“足下可是與我們說話?”
男子似是未聽見第五安問話,依舊目不轉睛地看著靜女,笑道:“像姑娘這般美貌的人兒,豈宜和不三不四的濁人混在一起?”
靜女心中微惱,見第五安已然麵露不悅,便先行勸道:“不過是一個醉漢,別聽他胡言,我不喝便是。”
不想男子笑嘻嘻地走上前來,輕撫手中折扇,說道:“這位姑娘,在下盧餘,請問姑娘芳名?”
第五安緩緩起身,道:“我們並不識得誰是盧餘,還請足下自重!”
此時一名年約十七、八歲的酒樓堂哥快步前來,躬身笑道:“盧公子,鄭百戶讓我尋你,說是你已欠下兩杯……”
卻聽一聲脆響,見盧餘反手一掌摑在堂哥臉上,怒道:“沒長眼的東西,我與姑娘說話,豈容你插嘴?”
靜女霍地起身,怒道:“你這人好沒道理,怎能隨便動手打人?”
盧餘看向靜女,眼睛一直,笑道:“那得看是什麽人呐?若是對姑娘,我疼也來不及,怎舍得打?”口中說著,手中折扇便向靜女的下頜伸去。
同是這一瞬間,第五安左手斜出,已然叼住盧餘手腕。後者但覺腕中如鐵箍一般,立時呲牙咧嘴連吸涼氣。
小堂哥顧不得再捂被摑的臉頰,伸手勸道:“這位公子,切莫動手!”
此時酒樓滿座,食客紛紛伸頸相望。第五安微微皺眉,手中輕輕一送,將盧餘推了開去。
盧餘被第五安如此一送,腳下踉蹌不止,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惱羞而怒:“你可知道我是誰?竟然敢向我動手,你且等著!”說罷掙紮起身,跌跌撞撞跑向二樓。
堂哥一臉惶恐,低聲道:“這位公子,你可惹了禍事!那是燕王府護衛盧振指揮使的兒子,他吃了虧豈能善罷甘休?二位還是快快走罷!”
第五安早已感知盧餘是普通人,是以並未將其的威嚇放在心上。此時聽得燕王府三字,到底不想與朱棣發生什麽誤會,便聽從堂哥之言,與靜女出了酒樓。
二人走得數十步,聞得身後罵聲四起,見盧餘領著七、八人追來。
第五安有些無奈,道:“怎地像蠅蟲一般?”
靜女對先前盧餘的輕浮無禮雖然有些生厭,但亦是沒有放在心上。此時見其率人追來,頗有些不知好歹的架勢,便有些不高興,道:“對待蠅蟲便隻有一個辦法,打!”
說話間,盧餘等人追至。
第五安上前一步,抱拳道:“諸位…… . ”不想衝在最前現的兩名瘦高男子竟未停步,直接飛身而來、拳腳相向。
第五安身形未動,手臂微閃,連拔帶卸將這二人撂翻在地。
一名黑須壯漢上前一步,手指著第五安,怒目道:“反了反了!你是哪來的野種,竟然敢在北平城內放肆……”話未說完卻聽得一聲脆響,臉上瞬時火辣辣地痛。
靜女立於黑須壯漢身前,冷聲道:“你若再說得一個髒字,我便打掉你的牙!”
黑須壯漢叫鄭關西,卻是北平都指揮使司轄下一名百戶。今日乃其三十歲生辰,邀得手下兩名總旗和數名小旗在此吃宴。
百戶一職屬於軍中低職,鄭關西自然沒有什麽顯貴客人。唯燕王府護衛指揮使的兒子盧餘與其素有交往,且今日賞臉赴宴,鄭關西自然將其視為上賓。
聽說上賓竟然受了欺負,鄭關西二話不說便帶人追了出來,想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鬧事之人打倒在說,定然要將盧餘的麵子掙迴來。
豈想事不遂人願,自己還未來及得說話,兩名同伴便被打倒在地,鄭關西又驚又惱。雖是不敢再冒然動手,但給盧餘麵子的狠話還是不能少。
但不想狠話還沒狠起來,自己又被脆生生摑了一巴掌,且是被一個年輕女子掌摑。鄭關西懵了一圈,怒氣陡長,叫道:“來人!將兄弟們全叫來,把這兩名賊人擒迴軍營。”
一名小旗應聲而去,餘下人等則紛紛上前,將第五安二人團團圍住。
北平城便是燕王王城,身為燕王府護衛的兒子,盧餘自然可以在北平城裏橫著走。素來隻有他欺負人,哪容得別人欺負他?
見鄭關西說得兇、一根蔥,盧餘很不解氣,一邊暗怨鄭關西無能,一邊忖道還是燕王府的甲士兇悍些,須得拉些人來掙迴這個麵子,於是轉身便往燕王府跑去。
第五安並不知道鄭關西是都指揮使司屬下,隻道他既然與盧餘一起,則定當是燕王府護衛百戶,心中便有了氣。
在後世記憶中,朱棣算是一代明君。此亦是第五安說服自己的一個重大理由,助得朱棣便等同於助了老百姓,卻是沒想到朱棣治下的百戶竟然如此蠻橫無禮、恃強淩弱。
再者,靖難之役說不得哪天便要打響,朱棣自己毫無察覺,自己尚可找機會予以提醒。縱容手下白日酗酒鬧事卻是姑息不得,不然戰事一起,此等軍卒何以衝鋒上陣?
是以,第五安任由鄭關西叫人、盧餘跑去,心中隻願燕王府早早來人。且最好是能把事情鬧到朱棣耳中,自己則可找機會向其說道一番。
靜女娥眉微蹙,好幾次都忍不住想將身前幾人丟得遠遠的,然後與第五安繼續逛逛大街。見第五安靜立不語,拿不準他心中所想,到底還是忍住沒動。
過得大半柱香時間,第五安尚未想好如何向朱棣說道,見圍觀百姓紛紛向兩側退開,蹭蹭冒出一隊軍卒。
軍卒兩人一行,約百十來人。
鄭關西側身讓軍卒衝來,口中叫道:“此兩人是北元細作,兄弟們將其擒下!此乃大功一件…… . ”話未說完,卻覺眼前一花,瞬時有些做夢的錯覺。
此種錯覺讓鄭關西覺得自己好像迴到了幼時,正蹲在家門口那棵老槐樹下鼓著腮幫子吹一群螞蟻。
自己還是自己,衝在前麵的二十餘名軍卒兄弟卻像是變成了小小的螞蟻,被吹得倒飛起來,散落一地。
鄭關西瞪眼瞧著,見那名蔚藍長衫的年輕男子左臂微曲貼於後背,右拳虛握倚於腰前,身形像鐵槍一樣筆挺,立於地上二十餘名軍卒兄弟之間,像是立於漂浮在海上的船頭,平靜地欣賞著海上風光。
鄭關西心中一片駭然,既然自己竟是沒有看清那人如何動作,想來必是遇著了高人。當是招唿餘下的兄弟繼續上前,還是丟盡麵子而打道迴府?
正自為難,他聽到背後傳來一道聲音,平和而威嚴,道:“擅調軍卒出營,此乃死罪!”
…………
謝貴、張昺雖然來北平不過數日,但錦上花酒樓已將其視為貴賓,安排在三樓最精致的雅室。
誰讓人家是北平都指揮使司的指揮使和北平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呢?
謝、張二人對錦上花的安排甚為滿意,因為今日接待的人是昨日深夜方至北平的張信。
張信隻是被任命為北平都指揮使司的僉事,但謝貴、張昺知道這個僉事與其他同知、僉事不一樣,因為其身上揣有重要使命,與自己身上的使命一樣。
簡言之,三人的使命便是到北平暗中監視燕王朱棣的動向。
謝、張二人不用多說,皇上旨意便是一切,不折不扣地執行便是。
張信則有些糾結,是以遲來數日。
之所以糾結,一則張信曾是燕王屬下,隨其多次征伐殘元。張信被燕王的勇謀和保家衛國的大義所折服,認為其與其他大多數紙醉金迷的親王完全不是一種人,對其頗為欽佩。
二則,張信聽到黃子澄說明薦他來北平的意圖和所負職責後,不自覺地便想到海門衛那個夜晚,想到第五安那句酒後胡言,心中更是猶豫欲卻。
但黃子澄哪裏容許自己推薦的人辭卻?自是語重心長地反複陳敘到北平的重要,以及忤逆皇上旨意的後果,最終令張信不得不前來北平上任。
之前三人相識,但交往平凡。此時因係著相同的使命,故而有種同誌同仁的親切感,至少謝、張二人有。
謝貴捋須歎道:“張僉事來了便好,否則以我一人之力,欲整頓都指揮使司卻有些困難。”
張信道:“謝指揮使奉聖意掌指揮使司之事,自當令出將受,難不成還有人膽敢不從?再者,我不過僉事之職,豈能當此大用?”
張昺道:“張僉事有所不知,北平府乃燕王王城所在,城中大小事務的定奪均以燕王府意思為準,不說都指揮使司,便是我承宣布政使司,亦是空有其名。”
謝貴道:“不錯。我雖然上任僅數日,卻也發現問題所在,則是下麵衛所將卒多與燕王府有來往,且軍紀渙散、毫無鬥誌。”
張昺道:“便說今日,我聽得前衛下屬一個小小的百戶,竟然亦在此請宴慶壽,何其荒唐?”忽地聲音一低,再道:“倘或事起,此等軍卒如何麵對那邊的虎狼之師?”
男子似是未聽見第五安問話,依舊目不轉睛地看著靜女,笑道:“像姑娘這般美貌的人兒,豈宜和不三不四的濁人混在一起?”
靜女心中微惱,見第五安已然麵露不悅,便先行勸道:“不過是一個醉漢,別聽他胡言,我不喝便是。”
不想男子笑嘻嘻地走上前來,輕撫手中折扇,說道:“這位姑娘,在下盧餘,請問姑娘芳名?”
第五安緩緩起身,道:“我們並不識得誰是盧餘,還請足下自重!”
此時一名年約十七、八歲的酒樓堂哥快步前來,躬身笑道:“盧公子,鄭百戶讓我尋你,說是你已欠下兩杯……”
卻聽一聲脆響,見盧餘反手一掌摑在堂哥臉上,怒道:“沒長眼的東西,我與姑娘說話,豈容你插嘴?”
靜女霍地起身,怒道:“你這人好沒道理,怎能隨便動手打人?”
盧餘看向靜女,眼睛一直,笑道:“那得看是什麽人呐?若是對姑娘,我疼也來不及,怎舍得打?”口中說著,手中折扇便向靜女的下頜伸去。
同是這一瞬間,第五安左手斜出,已然叼住盧餘手腕。後者但覺腕中如鐵箍一般,立時呲牙咧嘴連吸涼氣。
小堂哥顧不得再捂被摑的臉頰,伸手勸道:“這位公子,切莫動手!”
此時酒樓滿座,食客紛紛伸頸相望。第五安微微皺眉,手中輕輕一送,將盧餘推了開去。
盧餘被第五安如此一送,腳下踉蹌不止,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惱羞而怒:“你可知道我是誰?竟然敢向我動手,你且等著!”說罷掙紮起身,跌跌撞撞跑向二樓。
堂哥一臉惶恐,低聲道:“這位公子,你可惹了禍事!那是燕王府護衛盧振指揮使的兒子,他吃了虧豈能善罷甘休?二位還是快快走罷!”
第五安早已感知盧餘是普通人,是以並未將其的威嚇放在心上。此時聽得燕王府三字,到底不想與朱棣發生什麽誤會,便聽從堂哥之言,與靜女出了酒樓。
二人走得數十步,聞得身後罵聲四起,見盧餘領著七、八人追來。
第五安有些無奈,道:“怎地像蠅蟲一般?”
靜女對先前盧餘的輕浮無禮雖然有些生厭,但亦是沒有放在心上。此時見其率人追來,頗有些不知好歹的架勢,便有些不高興,道:“對待蠅蟲便隻有一個辦法,打!”
說話間,盧餘等人追至。
第五安上前一步,抱拳道:“諸位…… . ”不想衝在最前現的兩名瘦高男子竟未停步,直接飛身而來、拳腳相向。
第五安身形未動,手臂微閃,連拔帶卸將這二人撂翻在地。
一名黑須壯漢上前一步,手指著第五安,怒目道:“反了反了!你是哪來的野種,竟然敢在北平城內放肆……”話未說完卻聽得一聲脆響,臉上瞬時火辣辣地痛。
靜女立於黑須壯漢身前,冷聲道:“你若再說得一個髒字,我便打掉你的牙!”
黑須壯漢叫鄭關西,卻是北平都指揮使司轄下一名百戶。今日乃其三十歲生辰,邀得手下兩名總旗和數名小旗在此吃宴。
百戶一職屬於軍中低職,鄭關西自然沒有什麽顯貴客人。唯燕王府護衛指揮使的兒子盧餘與其素有交往,且今日賞臉赴宴,鄭關西自然將其視為上賓。
聽說上賓竟然受了欺負,鄭關西二話不說便帶人追了出來,想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鬧事之人打倒在說,定然要將盧餘的麵子掙迴來。
豈想事不遂人願,自己還未來及得說話,兩名同伴便被打倒在地,鄭關西又驚又惱。雖是不敢再冒然動手,但給盧餘麵子的狠話還是不能少。
但不想狠話還沒狠起來,自己又被脆生生摑了一巴掌,且是被一個年輕女子掌摑。鄭關西懵了一圈,怒氣陡長,叫道:“來人!將兄弟們全叫來,把這兩名賊人擒迴軍營。”
一名小旗應聲而去,餘下人等則紛紛上前,將第五安二人團團圍住。
北平城便是燕王王城,身為燕王府護衛的兒子,盧餘自然可以在北平城裏橫著走。素來隻有他欺負人,哪容得別人欺負他?
見鄭關西說得兇、一根蔥,盧餘很不解氣,一邊暗怨鄭關西無能,一邊忖道還是燕王府的甲士兇悍些,須得拉些人來掙迴這個麵子,於是轉身便往燕王府跑去。
第五安並不知道鄭關西是都指揮使司屬下,隻道他既然與盧餘一起,則定當是燕王府護衛百戶,心中便有了氣。
在後世記憶中,朱棣算是一代明君。此亦是第五安說服自己的一個重大理由,助得朱棣便等同於助了老百姓,卻是沒想到朱棣治下的百戶竟然如此蠻橫無禮、恃強淩弱。
再者,靖難之役說不得哪天便要打響,朱棣自己毫無察覺,自己尚可找機會予以提醒。縱容手下白日酗酒鬧事卻是姑息不得,不然戰事一起,此等軍卒何以衝鋒上陣?
是以,第五安任由鄭關西叫人、盧餘跑去,心中隻願燕王府早早來人。且最好是能把事情鬧到朱棣耳中,自己則可找機會向其說道一番。
靜女娥眉微蹙,好幾次都忍不住想將身前幾人丟得遠遠的,然後與第五安繼續逛逛大街。見第五安靜立不語,拿不準他心中所想,到底還是忍住沒動。
過得大半柱香時間,第五安尚未想好如何向朱棣說道,見圍觀百姓紛紛向兩側退開,蹭蹭冒出一隊軍卒。
軍卒兩人一行,約百十來人。
鄭關西側身讓軍卒衝來,口中叫道:“此兩人是北元細作,兄弟們將其擒下!此乃大功一件…… . ”話未說完,卻覺眼前一花,瞬時有些做夢的錯覺。
此種錯覺讓鄭關西覺得自己好像迴到了幼時,正蹲在家門口那棵老槐樹下鼓著腮幫子吹一群螞蟻。
自己還是自己,衝在前麵的二十餘名軍卒兄弟卻像是變成了小小的螞蟻,被吹得倒飛起來,散落一地。
鄭關西瞪眼瞧著,見那名蔚藍長衫的年輕男子左臂微曲貼於後背,右拳虛握倚於腰前,身形像鐵槍一樣筆挺,立於地上二十餘名軍卒兄弟之間,像是立於漂浮在海上的船頭,平靜地欣賞著海上風光。
鄭關西心中一片駭然,既然自己竟是沒有看清那人如何動作,想來必是遇著了高人。當是招唿餘下的兄弟繼續上前,還是丟盡麵子而打道迴府?
正自為難,他聽到背後傳來一道聲音,平和而威嚴,道:“擅調軍卒出營,此乃死罪!”
…………
謝貴、張昺雖然來北平不過數日,但錦上花酒樓已將其視為貴賓,安排在三樓最精致的雅室。
誰讓人家是北平都指揮使司的指揮使和北平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呢?
謝、張二人對錦上花的安排甚為滿意,因為今日接待的人是昨日深夜方至北平的張信。
張信隻是被任命為北平都指揮使司的僉事,但謝貴、張昺知道這個僉事與其他同知、僉事不一樣,因為其身上揣有重要使命,與自己身上的使命一樣。
簡言之,三人的使命便是到北平暗中監視燕王朱棣的動向。
謝、張二人不用多說,皇上旨意便是一切,不折不扣地執行便是。
張信則有些糾結,是以遲來數日。
之所以糾結,一則張信曾是燕王屬下,隨其多次征伐殘元。張信被燕王的勇謀和保家衛國的大義所折服,認為其與其他大多數紙醉金迷的親王完全不是一種人,對其頗為欽佩。
二則,張信聽到黃子澄說明薦他來北平的意圖和所負職責後,不自覺地便想到海門衛那個夜晚,想到第五安那句酒後胡言,心中更是猶豫欲卻。
但黃子澄哪裏容許自己推薦的人辭卻?自是語重心長地反複陳敘到北平的重要,以及忤逆皇上旨意的後果,最終令張信不得不前來北平上任。
之前三人相識,但交往平凡。此時因係著相同的使命,故而有種同誌同仁的親切感,至少謝、張二人有。
謝貴捋須歎道:“張僉事來了便好,否則以我一人之力,欲整頓都指揮使司卻有些困難。”
張信道:“謝指揮使奉聖意掌指揮使司之事,自當令出將受,難不成還有人膽敢不從?再者,我不過僉事之職,豈能當此大用?”
張昺道:“張僉事有所不知,北平府乃燕王王城所在,城中大小事務的定奪均以燕王府意思為準,不說都指揮使司,便是我承宣布政使司,亦是空有其名。”
謝貴道:“不錯。我雖然上任僅數日,卻也發現問題所在,則是下麵衛所將卒多與燕王府有來往,且軍紀渙散、毫無鬥誌。”
張昺道:“便說今日,我聽得前衛下屬一個小小的百戶,竟然亦在此請宴慶壽,何其荒唐?”忽地聲音一低,再道:“倘或事起,此等軍卒如何麵對那邊的虎狼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