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軍卒聽到聲音麵色陡變,紛紛起身相避,又趕緊將盧餘扶將起來。
此人正是燕王府護衛指揮使盧振,其身側之人則是王府長史葛誠。
葛誠最先被李景隆重金收買,在其牽線斡旋下,盧振亦暗叛朱棣。為謹慎起見,二人僅覓得屬下百戶倪諒一人為傳信跑腿之人。
倪諒隨世子等人京師,盧、葛二人便讓其將朱棣裝病一事遞給李景隆。但世子等人迴北平,卻不見倪諒迴來,且又一時與李景隆搭不上消息,二人心中難免有些猜測和不安。
今日午時,二人再度密談,商量著如何與李景隆取得聯係,不想盧餘一臉哭喪地迴來說被人毆打。
盧振僅有盧餘一個兒子,素來十分寵愛,又值心情煩燥,當即喝令左右軍卒將毆打盧餘之人擒來。
葛誠卻知眼下正是風雨將至之時,諸般行事當低調為宜,便將盧振一番勸說。盧振怒氣散去,亦覺此事不妥。又深知自己這個獨子性情,手下軍卒定是不能將其喚迴,便趕緊親自追出院來。
剛出得護衛後院,盧振便見著第五安無甚奇特的一掌拍出,而手下十餘軍卒竟齊齊後退,像合夥演戲法一樣,心中頓時氣惱。
一念尚未轉盡,又見盧餘被傷,盧振再也按捺不住,一腔怒火騰地上腦,厲喝一聲便大步上前,同時拔出長刀,欲親自出手。
葛誠情知不妙,趕緊跟上,邊走邊勸說盧振,隻道此時萬萬不宜生出意外,望請息怒等等。
盧餘此時大腿血流不止,慘叫連連。見著父親出來,心中頓時生出一種依仗。無意瞟見靜女,便又像忽地忘了痛,張嘴而無聲。
靜女自然不擔心軍卒會將第五安怎麽樣,於是一直當巷而立,嘴角含笑地看著他到底意欲何為。卻忽略了此時已至未時,太陽偏西,陽光正好從身後照下,已然讓自己紗裙透影。
盧餘瞧著靜女紗裙下的曼妙身形,腦子一熱,突然喝道:“快快,將那女子擒下,那是我的女人!”
眾軍卒聽得盧餘讓其擒一個弱女子,心中千百個不願,但見指揮使並未出言阻止,隻好麵麵相覷,慢騰騰向靜女走去。
靜女今日心情極好,全因第五安昨夜一句“作我的女人罷”。
先時雖一再被盧餘打擾,卻也僅是對其印象不好而已。但聽得盧餘這聲“那是我的女人”,靜女不由得怒火陡起。身形遽然而動,從數名軍卒中穿閃而去,抬手便給盧餘一個響亮的巴掌。
盧餘但覺眼前一花,臉上便是一陣火辣,當場怔住。盧振正經過盧餘身側,卻是瞧得分明。見兒子受傷還挨摑,腦子一熱便揮刀向靜女砍去。
靜女餘光瞟著刀光,探手將身側一名軍卒手中長刀奪來,迎麵砍下。
第五安見門中出來的二人向自己奔來,心中正自盤算如何再起些衝突,以便直接麵陳朱棣。聽得盧餘那聲叫嚷亦是微惱,見靜女已然掠身而去,便止了腳步。
不想盧振突然向靜女揮刀,第五安情急之下便顧不上隱瞞身手,抬手便將乾象指嗖地射出。
隻聞得一聲脆響,盧振手中長刀被乾象指的劍氣彈成兩斷,刀尖疾射而出。恰值葛誠見盧振揮刀,趕緊跨上前來欲勸阻,卻趕巧不巧地讓刀尖刺進左胸。
靜女一刀砍下,隻欲將盧振長刀震開,並未想著要將其置於死地。但手起刀落,竟然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刀尖已從盧振頸上劃過。
此皆同一瞬間,時不過眨眼。
眾軍卒隻看見葛誠胸前忽地插著半截刀刃,然後瞪眼倒下;而盧振頸上血噴如柱,亦是萎然倒地,不禁全部怔住。
第五安和靜女則有些意外,遠遠地互瞟一眼,傳遞著些許無奈。
盧餘臉上火辣未消,便見著父親倒地,驚得白眼直翻;喉間咕嚕數聲,忽地發出一聲長長的慘叫,同時一瘸一拐地向巷子前方跑去。
靜女走至第五安身前,頗有些難為情,低聲說道:“我們是客人,卻殺了主人的人,怎麽好意思?”
第五安艱難咽下口水,道:“事出意外……無論如何,也當向燕王說清楚。”說罷與靜女順著盧餘跑的方向而去。
眾軍卒此時方反應過來盧指揮使和葛長史被人殺了,紛紛向第五安二人湧來。見二人突然轉身而走,均是一怔。迴過神來又發現自己竟怯於與二人交手,一時不知該怎麽辦。
一番竊語,二名軍卒跑迴後院通傳消息,其餘人則緊緊跟隨第五安二人,以防其逃竄。
及至燕王府大門,眾軍卒駭然見第五安二人與門人行禮後便徑直入了府,而門人亦是一臉識得二人的模樣。
待不見第五安二人身影,一名軍卒上前探問,門人笑而告之先前兩人乃燕王客人,那男子更是道衍太師的大師兄。
眾軍卒瞪眼互視,暗自想到:這事鬧大了!
…………
道衍至燕王府後,得知第五安已然出府,便與朱棣於廳中飲茶等候。除卻敘說數年不見的想念外,道衍還想與第五安聊一聊如何幫助燕王的具體事宜。
朱棣不忘江湖上那位小靈通,笑道:“太師,不何二師兄何時能至北平?”
道衍搖頭笑道:“殿下莫急,我師父迴了消息,說是我那位二師兄犯了桃花劫,正四處躲一女子。據說現在在真定一帶,他已托人帶了話去。”
朱棣哈哈大笑,道:“看來這位二師兄亦是性情中人。”複又低聲道:“幸虧盧、葛二人不是女子,否則二師兄如何從他們身上探得消息?怕是躲也躲也不及啊。”
道衍自知朱棣心意,笑道:“此二人極為重要,便果真是女子,我亦勸二師兄日日監視,不離半分,豈能躲著他們?”
值此,下人通報朱棣,說是盧餘求見。
朱棣素來不喜盧振這個兒子,聞言便將眉頭一皺,道:“真是說不得,正談著老子,兒子便來了。我正與太師議事……”聽得廳外哭聲淒慘,心中見疑,到底還是令下人將盧餘帶了進來。
盧餘見著朱棣便撲通一聲跪下,大唿救命。
朱棣見盧餘滿身是血,心中微驚,道:“發生了何事?”
盧餘哭道:“求燕王作主,我父親與葛長史被人殺了!”
道衍心中咯噔一下,見朱棣麵色一沉,厲聲問道:“何人所為?”
盧餘茫然搖頭,道:“姓名不知,隻知是一名身著蔚藍長衫的年輕男子和一名身著湖藍長裙的女子……”
道衍心中再咯噔一下,見朱棣滿臉狐色地看向自己,隻得搖頭表示不知。
值此,下人又報第五公子和靜女姑娘求見。
…………
第五安雖然不知先前錯殺二人是何人,但看其衣著以及軍卒對二人的敬畏神色,亦知他們必然是燕府重要的人物,不免心生悔意。
本是想幫助朱棣,怎麽讓他折了將?
進得廳來,第五安抱拳行禮,欲自陳過失。不想盧餘迴頭一瞧,頓時大驚失色,連滾帶爬地靠向朱棣,口中叫道:“就是他!燕王,就是他殺了父親和葛長史。”
朱棣臉色鐵青,暗道:“還真是他?此人無謀略也便罷了,卻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有盧、葛二人,我如何得知朝廷何時動手?”耳中聽得道衍連咳數聲,心下略思,緩緩說道:“第五公子,可否解釋一下?”
第五安正是有苦說不出,又想著人是自己殺的,自己再怎麽解釋也難保不被朱棣懷疑,便道:“府外有數名軍卒,先前都在場。情形到底如何,燕王喚來詢問一下便知。”
朱棣眼睛餘光瞟著道衍一動不動地看著自己,暗道:“罷,多少得給太師顏麵。”當下令人將府外數名軍卒喚進來。
這些軍卒都是朱棣的死忠,自然是實話實說。有人說看著似乎是靜女砍中了盧指揮使,但不敢確定,因為他隻是看著靜女揮了刀,並未親眼看見那刀砍中盧指揮使。
到於葛長史胸前為何被刀尖刺中,眾軍卒卻是沒有一人說得清楚。更有一名軍卒想了半晌,說是盧指揮使長刀自行斷了,而葛長史當時站得太近,所以造成了誤傷。
朱棣的精明自然不是軍卒所能比擬的,細細聽完後心中便已明白,暗道:“若按當時情形來看,此人的身手竟如鬼神一般?我正缺如此能人,他倒可算是一個。隻是,他這樣的能人實在太沒頭腦,可用卻不可重用。”看看道衍,說道:“如此看來,第五公子卻與此事無關……”
第五安此時已聽明白,先前死去的兩人分別是燕王府的護衛指揮使和長史,心中愧疚不已,聞言道:“燕王,人是我殺的,但我確實也是失手,還請燕王…...”
盧餘聽到朱棣的話心中已是驚愕萬分,此時聽到第五安的話便再也忍不住,哭道:“燕王,失手怎能連殺兩人?他分明是故意的啊。”
朱棣微微皺眉,暗道:“盧振已死,此人留著無益。我現在對外宣稱犯瘋,倒別讓他給走漏了風聲。”沉聲喚進馬和,道:“三保,你將盧餘送迴去,順道將盧指揮使和葛長史的事情處理好。”
馬和自幼便隨著朱棣,自然聽出他的弦外之意。當下將盧餘攙扶起來,一邊安慰一邊離去。
盧餘仍自不甘,又不敢向朱棣表示不滿,隻能向馬和喋喋不休。
馬和不加阻止,且又臉笑傾聽,因為他知道盧餘以後再也沒有說話的機會,此時就讓他多說一些。
…………
此人正是燕王府護衛指揮使盧振,其身側之人則是王府長史葛誠。
葛誠最先被李景隆重金收買,在其牽線斡旋下,盧振亦暗叛朱棣。為謹慎起見,二人僅覓得屬下百戶倪諒一人為傳信跑腿之人。
倪諒隨世子等人京師,盧、葛二人便讓其將朱棣裝病一事遞給李景隆。但世子等人迴北平,卻不見倪諒迴來,且又一時與李景隆搭不上消息,二人心中難免有些猜測和不安。
今日午時,二人再度密談,商量著如何與李景隆取得聯係,不想盧餘一臉哭喪地迴來說被人毆打。
盧振僅有盧餘一個兒子,素來十分寵愛,又值心情煩燥,當即喝令左右軍卒將毆打盧餘之人擒來。
葛誠卻知眼下正是風雨將至之時,諸般行事當低調為宜,便將盧振一番勸說。盧振怒氣散去,亦覺此事不妥。又深知自己這個獨子性情,手下軍卒定是不能將其喚迴,便趕緊親自追出院來。
剛出得護衛後院,盧振便見著第五安無甚奇特的一掌拍出,而手下十餘軍卒竟齊齊後退,像合夥演戲法一樣,心中頓時氣惱。
一念尚未轉盡,又見盧餘被傷,盧振再也按捺不住,一腔怒火騰地上腦,厲喝一聲便大步上前,同時拔出長刀,欲親自出手。
葛誠情知不妙,趕緊跟上,邊走邊勸說盧振,隻道此時萬萬不宜生出意外,望請息怒等等。
盧餘此時大腿血流不止,慘叫連連。見著父親出來,心中頓時生出一種依仗。無意瞟見靜女,便又像忽地忘了痛,張嘴而無聲。
靜女自然不擔心軍卒會將第五安怎麽樣,於是一直當巷而立,嘴角含笑地看著他到底意欲何為。卻忽略了此時已至未時,太陽偏西,陽光正好從身後照下,已然讓自己紗裙透影。
盧餘瞧著靜女紗裙下的曼妙身形,腦子一熱,突然喝道:“快快,將那女子擒下,那是我的女人!”
眾軍卒聽得盧餘讓其擒一個弱女子,心中千百個不願,但見指揮使並未出言阻止,隻好麵麵相覷,慢騰騰向靜女走去。
靜女今日心情極好,全因第五安昨夜一句“作我的女人罷”。
先時雖一再被盧餘打擾,卻也僅是對其印象不好而已。但聽得盧餘這聲“那是我的女人”,靜女不由得怒火陡起。身形遽然而動,從數名軍卒中穿閃而去,抬手便給盧餘一個響亮的巴掌。
盧餘但覺眼前一花,臉上便是一陣火辣,當場怔住。盧振正經過盧餘身側,卻是瞧得分明。見兒子受傷還挨摑,腦子一熱便揮刀向靜女砍去。
靜女餘光瞟著刀光,探手將身側一名軍卒手中長刀奪來,迎麵砍下。
第五安見門中出來的二人向自己奔來,心中正自盤算如何再起些衝突,以便直接麵陳朱棣。聽得盧餘那聲叫嚷亦是微惱,見靜女已然掠身而去,便止了腳步。
不想盧振突然向靜女揮刀,第五安情急之下便顧不上隱瞞身手,抬手便將乾象指嗖地射出。
隻聞得一聲脆響,盧振手中長刀被乾象指的劍氣彈成兩斷,刀尖疾射而出。恰值葛誠見盧振揮刀,趕緊跨上前來欲勸阻,卻趕巧不巧地讓刀尖刺進左胸。
靜女一刀砍下,隻欲將盧振長刀震開,並未想著要將其置於死地。但手起刀落,竟然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刀尖已從盧振頸上劃過。
此皆同一瞬間,時不過眨眼。
眾軍卒隻看見葛誠胸前忽地插著半截刀刃,然後瞪眼倒下;而盧振頸上血噴如柱,亦是萎然倒地,不禁全部怔住。
第五安和靜女則有些意外,遠遠地互瞟一眼,傳遞著些許無奈。
盧餘臉上火辣未消,便見著父親倒地,驚得白眼直翻;喉間咕嚕數聲,忽地發出一聲長長的慘叫,同時一瘸一拐地向巷子前方跑去。
靜女走至第五安身前,頗有些難為情,低聲說道:“我們是客人,卻殺了主人的人,怎麽好意思?”
第五安艱難咽下口水,道:“事出意外……無論如何,也當向燕王說清楚。”說罷與靜女順著盧餘跑的方向而去。
眾軍卒此時方反應過來盧指揮使和葛長史被人殺了,紛紛向第五安二人湧來。見二人突然轉身而走,均是一怔。迴過神來又發現自己竟怯於與二人交手,一時不知該怎麽辦。
一番竊語,二名軍卒跑迴後院通傳消息,其餘人則緊緊跟隨第五安二人,以防其逃竄。
及至燕王府大門,眾軍卒駭然見第五安二人與門人行禮後便徑直入了府,而門人亦是一臉識得二人的模樣。
待不見第五安二人身影,一名軍卒上前探問,門人笑而告之先前兩人乃燕王客人,那男子更是道衍太師的大師兄。
眾軍卒瞪眼互視,暗自想到:這事鬧大了!
…………
道衍至燕王府後,得知第五安已然出府,便與朱棣於廳中飲茶等候。除卻敘說數年不見的想念外,道衍還想與第五安聊一聊如何幫助燕王的具體事宜。
朱棣不忘江湖上那位小靈通,笑道:“太師,不何二師兄何時能至北平?”
道衍搖頭笑道:“殿下莫急,我師父迴了消息,說是我那位二師兄犯了桃花劫,正四處躲一女子。據說現在在真定一帶,他已托人帶了話去。”
朱棣哈哈大笑,道:“看來這位二師兄亦是性情中人。”複又低聲道:“幸虧盧、葛二人不是女子,否則二師兄如何從他們身上探得消息?怕是躲也躲也不及啊。”
道衍自知朱棣心意,笑道:“此二人極為重要,便果真是女子,我亦勸二師兄日日監視,不離半分,豈能躲著他們?”
值此,下人通報朱棣,說是盧餘求見。
朱棣素來不喜盧振這個兒子,聞言便將眉頭一皺,道:“真是說不得,正談著老子,兒子便來了。我正與太師議事……”聽得廳外哭聲淒慘,心中見疑,到底還是令下人將盧餘帶了進來。
盧餘見著朱棣便撲通一聲跪下,大唿救命。
朱棣見盧餘滿身是血,心中微驚,道:“發生了何事?”
盧餘哭道:“求燕王作主,我父親與葛長史被人殺了!”
道衍心中咯噔一下,見朱棣麵色一沉,厲聲問道:“何人所為?”
盧餘茫然搖頭,道:“姓名不知,隻知是一名身著蔚藍長衫的年輕男子和一名身著湖藍長裙的女子……”
道衍心中再咯噔一下,見朱棣滿臉狐色地看向自己,隻得搖頭表示不知。
值此,下人又報第五公子和靜女姑娘求見。
…………
第五安雖然不知先前錯殺二人是何人,但看其衣著以及軍卒對二人的敬畏神色,亦知他們必然是燕府重要的人物,不免心生悔意。
本是想幫助朱棣,怎麽讓他折了將?
進得廳來,第五安抱拳行禮,欲自陳過失。不想盧餘迴頭一瞧,頓時大驚失色,連滾帶爬地靠向朱棣,口中叫道:“就是他!燕王,就是他殺了父親和葛長史。”
朱棣臉色鐵青,暗道:“還真是他?此人無謀略也便罷了,卻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有盧、葛二人,我如何得知朝廷何時動手?”耳中聽得道衍連咳數聲,心下略思,緩緩說道:“第五公子,可否解釋一下?”
第五安正是有苦說不出,又想著人是自己殺的,自己再怎麽解釋也難保不被朱棣懷疑,便道:“府外有數名軍卒,先前都在場。情形到底如何,燕王喚來詢問一下便知。”
朱棣眼睛餘光瞟著道衍一動不動地看著自己,暗道:“罷,多少得給太師顏麵。”當下令人將府外數名軍卒喚進來。
這些軍卒都是朱棣的死忠,自然是實話實說。有人說看著似乎是靜女砍中了盧指揮使,但不敢確定,因為他隻是看著靜女揮了刀,並未親眼看見那刀砍中盧指揮使。
到於葛長史胸前為何被刀尖刺中,眾軍卒卻是沒有一人說得清楚。更有一名軍卒想了半晌,說是盧指揮使長刀自行斷了,而葛長史當時站得太近,所以造成了誤傷。
朱棣的精明自然不是軍卒所能比擬的,細細聽完後心中便已明白,暗道:“若按當時情形來看,此人的身手竟如鬼神一般?我正缺如此能人,他倒可算是一個。隻是,他這樣的能人實在太沒頭腦,可用卻不可重用。”看看道衍,說道:“如此看來,第五公子卻與此事無關……”
第五安此時已聽明白,先前死去的兩人分別是燕王府的護衛指揮使和長史,心中愧疚不已,聞言道:“燕王,人是我殺的,但我確實也是失手,還請燕王…...”
盧餘聽到朱棣的話心中已是驚愕萬分,此時聽到第五安的話便再也忍不住,哭道:“燕王,失手怎能連殺兩人?他分明是故意的啊。”
朱棣微微皺眉,暗道:“盧振已死,此人留著無益。我現在對外宣稱犯瘋,倒別讓他給走漏了風聲。”沉聲喚進馬和,道:“三保,你將盧餘送迴去,順道將盧指揮使和葛長史的事情處理好。”
馬和自幼便隨著朱棣,自然聽出他的弦外之意。當下將盧餘攙扶起來,一邊安慰一邊離去。
盧餘仍自不甘,又不敢向朱棣表示不滿,隻能向馬和喋喋不休。
馬和不加阻止,且又臉笑傾聽,因為他知道盧餘以後再也沒有說話的機會,此時就讓他多說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