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數十軍卒確實是挑選出來的精兵,但不是張信親自挑選,而是由鄭關西挑選的地道的北平軍卒。
鄭關西同樣給軍卒說了不會對燕王不利,眾軍卒亦自按照他的命令合圍。但看著燕王竟然不再犯瘋,眾軍卒頗為驚訝。又覺得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戰神燕王,內心都有些喜悅。
正值又驚又喜的複雜心思湧起之時,忽見眼前一變,謝指揮使和張布政使先後被砍翻,且是張僉事和鄭關西親自操刀,眾軍卒頓時懵了。
隨著燕王一聲厲喝,眾軍卒聽得身後響動非凡,扭頭看見樹後、假山後、廊簷裏突然湧出數百人來,個個彪悍英武,手中長刀晃眼,不免更懵了。
不及反應,眾軍卒便見燕王、張信等人拔開人群大步而去,湧來的數百人則緊隨其後,甚至沒有一人向他們多看一眼。
倒是聽得鄭關西喝了一聲,眾軍卒趕緊尾隨前方眾人,向燕王府大門小跑而去
鄧超正在燕府門外,見門內人影綽綽、刀光隱現,立即伸出手臂準備下令軍卒迎上前去。卻見燕王首當其衝地走了出來,儀容威嚴、神采攝人,哪裏有半分瘋癲的影子?
鄧超怔後大喜,當即翻身下馬,上前拜道:“都指揮使司中衛千戶鄧超拜見燕王!”
朱棣大步上前將鄧超扶起,麵露感激並欣慰之色;頻頻含首,眼中已有淚跡,卻似說不出話來,最後在鄧超肩上拍了數下,再視左右。
此時燕王府已被三千甲兵合圍,長槍寒刀森然一片,鐵甲鮮明、戰馬撲鼻。場間軍卒寂靜無聲,站得近的都瞪眼瞧著,站得遠的便豎耳聽著。遠處偶有些許膽大的百姓探頭窺看,像是在看燕王之前若幹次出征殘元時的誓師。
朱棣環視一番,退迴階上,大聲說道:“眾將士,我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當今皇上年幼,信任奸迴,大起橫禍,屠戮我家……今禍起於身,不得已而病瘋,實欲求生也……祖訓有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此一番慷慨激辭如震耳鍾聲一樣飄散開去,近處軍卒聽得恍然而駭然,遠處軍卒聽得不甚清楚便忍不住私語相問,一時間場間嗡然。
更有不少百姓慢慢圍上來,傾耳聆聽。
百姓來得遲,隻聽了個半截,但也聽明白燕王不是真瘋,而是被人逼得裝瘋,於是紛紛聲援;軍卒相互傳話自有省斷,傳到最後便隻有三句話:
一是朝廷有奸人,而且是很奸的人;二是奸人要害燕王,至少前陣子就害得燕王不得不裝瘋;三則是燕王實在忍不住了,要打奸人。
掌握了這三句話,眾軍卒個個義憤填膺,暗自發狠要將奸人除去,為燕王報仇,為國家分憂。
朱棣瞧著眼前場景,心中暗道:“事成矣!”又向百姓大唿:“北平城中亦有奸人未除,你們快快迴家,避免妄遭橫禍。”
待百姓感激散去,朱棣看向張信,沉聲道:“恩張先行。”
張信早聽得全身發熱,正色道:“殿下放心,我定不辱命。”說罷翻身上馬,大聲說道:“兄弟們,隨我去西北軍營,讓那裏的兄弟們也知道燕王的苦衷,我們要追隨燕王鋤奸惡、清君側。”
眾軍卒齊聲應下,有的暗道:“上迴給二哥打賭的時候,我就該賭燕王沒瘋,可惜了可惜了。”有的暗道:“等會三叔知道這事一定會高興慘了,終於可以跟著燕王打仗了。”
不管心中如何,眾軍卒口中都是齊吼:“鋤奸惡!清君側!”腳下踏踏起步,緊跟張信、朱高燧等人向西北方向跑去。
朱棣目送張信等人遠去,轉身對張玉等人說道:“奪城門!”
…………
鄭關西被堵在數百人身後,心中幹著急。
他和身邊那數十軍卒一樣,踮著腳聽完朱棣的話,心中已和府外那些軍卒一樣義憤填膺,同時控製不住地升起一種你們在府外、我則在府中內的優越感。
但這種自己也臉紅的優越感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前方數百人陸續出府,眼前漸漸空曠起來。
奔出府外,鄭關西見張信已不見蹤影,頓時有些傻眼。
正在此時,鄭關西看見轉角處尚有數十軍卒,其中一位蔚藍衣衫的男子騎著高大黑馬似乎正在與馬前軍卒說些什麽,於是招唿身後軍卒跟上,自己大步跑去,口中叫道:“第五公子,等等我!”
第五安到底是第一次領兵,雖然朱棣布置得很細致,並且有百戶陳赫相輔,但他仍然是最後一個出發。
朱棣看見第五安落在最後,仍然毫不遲疑地先行而去。他不是信任第五安能夠穩奪安貞門,而是信任張信,至少在看著張信親手砍翻謝貴以後,便對他有了絕對的信任。
按照朱棣原先的謀劃,朱高煦應該從安貞門外殺迴,自己奪得齊化等八門後,再配合朱高煦奪取安貞門自然是輕易而舉的事情。
不想朱高煦出了意外狀況,這本令朱棣略有些擔心安貞門,但張信的出現讓他放下心來。畢竟,若張信能夠將城中使司轄下軍營安扶,就算留一個安貞門,那也隻是稍緩些時候便能奪下的小事。
第五安不知道朱棣視他為可有可無的人,眼見眾人領命而去,心中暗道不可落了後。可事與願違,待他認出陳赫等數十軍卒後,仍然落在了最後。而騎上黑馬又發覺自己對去往安貞門的路線不是很熟,便低頭向陳赫詢問。
聽得唿聲,第五安見是鄭關西率數十軍卒擁來,不禁一喜,暗道奪取安貞門更有把握了,叫道:“鄭兄,你是隨我去安貞門?”
二人也算不打不相識。
第五安本就不認為鄭關西與自己有多大的過節,且他既然成為張信的侍衛,自己當然要給張信幾分麵子。後經接觸,又覺得此人頗為豪邁,便與其稱兄道弟起來。
鄭關西就更不用說了,不但知道第五安是張信的友人,自己必須給麵子,更重要的是人家是高人,接受自己給的麵子那才是給自己麵子,便越發主動地給第五安套起了近乎。
眼見跟不上張信,鄭關西想著跟著高人也能套套近乎,於是加快跑來,說道:“第五公子,安貞門輪值的兄弟好些都與我有交情,或許我可以起點作用。”
第五安後世記憶中沒有關於朱棣起兵的細節,但先前看到朱棣灑了些口水便得到了軍心,心中很是認同這種方式。
畢竟,這樣就不用死更多的人了。
此時聽著鄭關西所說,第五安心中越發高興,等問明路線後便大唿一聲衝啊,同時馳馬前去。跑得數百步,聽著身後刀佩鏗鏘、腳步崢崢,忍不住迴頭一瞧,暗道:“領兵還是有點威風,有點好耍喃……就是人有點少……”
燕王府八百甲士,其中僅三成是原燕府護衛甲士,餘下皆是招募的各色勇士,亦即是朱棣所說的身手異常的能人。
由於兵分九路,安貞門又是朱棣認為非至關重要的所在,故而第五安僅領得五十餘眾,此時加上鄭關西等數十軍卒,亦不過百餘名。
第五安扭頭瞟著身後軍卒,腦中冒出一個念頭:“我這充其量算個連長罷?到底還是不夠威風……有機槍就好了,可以整個機槍連…….”
如此一番胡思亂想,不覺安貞門已在眼前。第五安既然認同朱棣的感召之法,便亦依葫學樣,準備來個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在城門前數十步外勒住黑馬,叫鄭關西前來,道:“你選幾個嗓門大的,先對城門喊話……”
安貞門上有兩個百戶的軍卒,見城內一隊甲士突然出現,且刀槍在手,不禁有些納悶,都怔怔地將第五安一行人盯著。
此時太陽即將落下,而第五安等人又是側對西邊,照在臉上的光線便有些不足。輪值守將是百戶盧曲,他探頭看了半晌才認出鄭關西,於是大聲道:“鄭關西,你這是準備出城還是做什麽?可有謝指揮使的手令?”
鄭關西聽得聲音便知對方是隔壁盧家那個一根筋的二小子,笑道:“盧曲,你媽叫你迴家吃飯了!還當個屁的值,趕緊迴去。”
盧曲是一根筋,卻是適合當軍人,不管來人是誰,總得按規矩辦事。見鄭關西不迴答自己的問題,心中便多了絲警惕,再道:“鄭關西,你別給我胡扯,若是沒有謝指揮使手令,我絕對不能放你出城!”
第五安見鄭關西半天說不到感召的正題上來,忍不住挑眉提醒:“嘿!嘿!奸人,奸人!”
鄭關西聞言趕緊上前幾步,大聲說道:“兄弟們,給你們講個消息,朝廷出了奸人,他要害燕王…….對了兄弟們,燕王沒有瘋,就是給奸人逼得沒有辦法,所以裝瘋。這都是奸人作的惡啊!而北平城中也有奸人,就是謝貴和張昺,燕王已斬了他們的人頭……”
城門上許多軍卒都識得鄭關西,聽其一番話後頓時議論紛紛、或驚或疑。
有的軍卒低聲道:“關西子的話你也信?他就是一張嘴……不過我到底是希望燕王沒事。”
馬上有軍卒斥道:“你懂個屁!人家鄭關西是張僉事的侍衛,還能胡言亂語……我就說燕王怎麽會瘋嘛……”
盧曲亦是又驚又喜,喜則燕王竟然沒有瘋,驚則是指揮使和布政使都被砍了頭。聽著身側軍卒議論,卻又起了疑心,畢竟這一切都是鄭關西沒憑沒據的一句話,自己可是輪值守將,萬萬不可大意。”
第五安見盧曲不語,覺得是鄭關西感召能力不夠強,正欲提醒他學學燕王那樣聲情並茂,卻聽得遠遠傳來聲響,左右看去,見聲響之處升起滾滾青煙。
這卻是朱棣約定的信號,即成功奪取城門後,便立即放煙。而細細看去,竟先後升起八道青煙。
第五安知道自己又落在了最後,忍不住喝馬前行,準備親自上陣聲情並茂地感化對方。鄭關西、陳赫見第五安前去,亦是跟了上去。身後百餘名軍卒見狀,也便隨之而動。
盧曲也看見了青煙,心中卻是更加警惕,見第五安等人向城門走來,趕緊喝道:“鄭關西,你若再上前,我可要放箭了!”同時手一揮,道:“準備放箭!”
城上軍卒聽到盧曲命令後皆有些不以為然,暗道都是熟人熟事的,哪裏需要放什麽箭,大不了喊關西子退迴去便是。
但縣官總是不如現管,守城軍卒再怎麽不以為然,也知道盧典的命令是軍令,不得不從。隻是箭是搭上了弦,卻未拉滿弓,又將箭頭放低,想著盧曲真要是下令放箭,自己便朝著地上放幾下嘛。
正自想著,眾軍卒卻看見馬上那位藍衫男子不聲不響下了馬,還認真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心中兀自奇怪,又突然覺得眼前一花,那男子竟似化作一道藍光疾身而來,瞬時隱在城垛之下,不由得齊齊嗡地一聲驚歎。
盧曲自然也看見,趕緊將頭探出城垛,準備看看下麵到底是個什麽情形。卻突然覺得眼前一黑,同時一陣風聲撲麵而來。心下大驚,沉手便欲拔出腰間佩刀。
不想手還未觸及到刀柄,盧曲便感覺喉間一緊,竟是被藍衫男子扼住了脖子。尚未來得及反應,又覺得自己飛了起來,眼前一切都顛了個個兒。
自己被人單手舉了起來?
原來第五安見感召之策不管用,便又生了擒賊先擒王的主意。先是腳踏洛書九宮步掠至牆下,再借助甬梯借力,一躍上了城牆將盧曲製住。
此時站在城垛上,第五安覺得比當初生擒徐輝祖還要威風,聲音都不由自主地大了起來,喝道:“鄭兄,快快控製城門!”
城下百餘人亦是看得兩眼發直,倒是鄭關西早對第五安有了高人認識,反應得最快,聽得第五安喝聲後便振臂高唿,率軍卒分兩側從甬梯奔上城門。
守城軍卒一聲驚歎剛罷,便又被第五安單手高舉盧曲的麵畫驚呆。等到認清現實以後,沒有誰想著解救盧曲,倒是見鄭關西等人上了城門,便紛紛圍上前去。
“關西子,燕王真的沒瘋?”
“沒瘋,騙你我生兒子沒**。”
“那人誰啊?好生厲害!”
“第五公子,張僉事的好友,那是高人……”
…………
第五安仍自舉著盧曲,但見鄭關西等人上了城門後,雙方軍卒竟像勝利會師一樣相互打著招唿,卻沒有一人理會自己,便有些無趣地將盧曲放了下來,想想又不妥,幹脆將他點了穴,丟在垛下。
躍下城垛,背著雙手溜達一圈,第五安瞧得明白,這確實是會師。兩邊軍卒三個一群、五個一伍地圍著小圈,沒有一處議論先前奪城門的事情,倒全是說的燕王如何如何,個個興高采烈,少數人口沫橫飛。
這便奪了安貞門?
第五安有些意外,覺得奪城門比自己想的還要容易。但他並沒有如軍卒那般興高采列,而是有些不安。
不知為何,他總感覺背心有些發涼,好像有雙眼睛在背後盯著自己。
鄭關西同樣給軍卒說了不會對燕王不利,眾軍卒亦自按照他的命令合圍。但看著燕王竟然不再犯瘋,眾軍卒頗為驚訝。又覺得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戰神燕王,內心都有些喜悅。
正值又驚又喜的複雜心思湧起之時,忽見眼前一變,謝指揮使和張布政使先後被砍翻,且是張僉事和鄭關西親自操刀,眾軍卒頓時懵了。
隨著燕王一聲厲喝,眾軍卒聽得身後響動非凡,扭頭看見樹後、假山後、廊簷裏突然湧出數百人來,個個彪悍英武,手中長刀晃眼,不免更懵了。
不及反應,眾軍卒便見燕王、張信等人拔開人群大步而去,湧來的數百人則緊隨其後,甚至沒有一人向他們多看一眼。
倒是聽得鄭關西喝了一聲,眾軍卒趕緊尾隨前方眾人,向燕王府大門小跑而去
鄧超正在燕府門外,見門內人影綽綽、刀光隱現,立即伸出手臂準備下令軍卒迎上前去。卻見燕王首當其衝地走了出來,儀容威嚴、神采攝人,哪裏有半分瘋癲的影子?
鄧超怔後大喜,當即翻身下馬,上前拜道:“都指揮使司中衛千戶鄧超拜見燕王!”
朱棣大步上前將鄧超扶起,麵露感激並欣慰之色;頻頻含首,眼中已有淚跡,卻似說不出話來,最後在鄧超肩上拍了數下,再視左右。
此時燕王府已被三千甲兵合圍,長槍寒刀森然一片,鐵甲鮮明、戰馬撲鼻。場間軍卒寂靜無聲,站得近的都瞪眼瞧著,站得遠的便豎耳聽著。遠處偶有些許膽大的百姓探頭窺看,像是在看燕王之前若幹次出征殘元時的誓師。
朱棣環視一番,退迴階上,大聲說道:“眾將士,我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當今皇上年幼,信任奸迴,大起橫禍,屠戮我家……今禍起於身,不得已而病瘋,實欲求生也……祖訓有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此一番慷慨激辭如震耳鍾聲一樣飄散開去,近處軍卒聽得恍然而駭然,遠處軍卒聽得不甚清楚便忍不住私語相問,一時間場間嗡然。
更有不少百姓慢慢圍上來,傾耳聆聽。
百姓來得遲,隻聽了個半截,但也聽明白燕王不是真瘋,而是被人逼得裝瘋,於是紛紛聲援;軍卒相互傳話自有省斷,傳到最後便隻有三句話:
一是朝廷有奸人,而且是很奸的人;二是奸人要害燕王,至少前陣子就害得燕王不得不裝瘋;三則是燕王實在忍不住了,要打奸人。
掌握了這三句話,眾軍卒個個義憤填膺,暗自發狠要將奸人除去,為燕王報仇,為國家分憂。
朱棣瞧著眼前場景,心中暗道:“事成矣!”又向百姓大唿:“北平城中亦有奸人未除,你們快快迴家,避免妄遭橫禍。”
待百姓感激散去,朱棣看向張信,沉聲道:“恩張先行。”
張信早聽得全身發熱,正色道:“殿下放心,我定不辱命。”說罷翻身上馬,大聲說道:“兄弟們,隨我去西北軍營,讓那裏的兄弟們也知道燕王的苦衷,我們要追隨燕王鋤奸惡、清君側。”
眾軍卒齊聲應下,有的暗道:“上迴給二哥打賭的時候,我就該賭燕王沒瘋,可惜了可惜了。”有的暗道:“等會三叔知道這事一定會高興慘了,終於可以跟著燕王打仗了。”
不管心中如何,眾軍卒口中都是齊吼:“鋤奸惡!清君側!”腳下踏踏起步,緊跟張信、朱高燧等人向西北方向跑去。
朱棣目送張信等人遠去,轉身對張玉等人說道:“奪城門!”
…………
鄭關西被堵在數百人身後,心中幹著急。
他和身邊那數十軍卒一樣,踮著腳聽完朱棣的話,心中已和府外那些軍卒一樣義憤填膺,同時控製不住地升起一種你們在府外、我則在府中內的優越感。
但這種自己也臉紅的優越感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前方數百人陸續出府,眼前漸漸空曠起來。
奔出府外,鄭關西見張信已不見蹤影,頓時有些傻眼。
正在此時,鄭關西看見轉角處尚有數十軍卒,其中一位蔚藍衣衫的男子騎著高大黑馬似乎正在與馬前軍卒說些什麽,於是招唿身後軍卒跟上,自己大步跑去,口中叫道:“第五公子,等等我!”
第五安到底是第一次領兵,雖然朱棣布置得很細致,並且有百戶陳赫相輔,但他仍然是最後一個出發。
朱棣看見第五安落在最後,仍然毫不遲疑地先行而去。他不是信任第五安能夠穩奪安貞門,而是信任張信,至少在看著張信親手砍翻謝貴以後,便對他有了絕對的信任。
按照朱棣原先的謀劃,朱高煦應該從安貞門外殺迴,自己奪得齊化等八門後,再配合朱高煦奪取安貞門自然是輕易而舉的事情。
不想朱高煦出了意外狀況,這本令朱棣略有些擔心安貞門,但張信的出現讓他放下心來。畢竟,若張信能夠將城中使司轄下軍營安扶,就算留一個安貞門,那也隻是稍緩些時候便能奪下的小事。
第五安不知道朱棣視他為可有可無的人,眼見眾人領命而去,心中暗道不可落了後。可事與願違,待他認出陳赫等數十軍卒後,仍然落在了最後。而騎上黑馬又發覺自己對去往安貞門的路線不是很熟,便低頭向陳赫詢問。
聽得唿聲,第五安見是鄭關西率數十軍卒擁來,不禁一喜,暗道奪取安貞門更有把握了,叫道:“鄭兄,你是隨我去安貞門?”
二人也算不打不相識。
第五安本就不認為鄭關西與自己有多大的過節,且他既然成為張信的侍衛,自己當然要給張信幾分麵子。後經接觸,又覺得此人頗為豪邁,便與其稱兄道弟起來。
鄭關西就更不用說了,不但知道第五安是張信的友人,自己必須給麵子,更重要的是人家是高人,接受自己給的麵子那才是給自己麵子,便越發主動地給第五安套起了近乎。
眼見跟不上張信,鄭關西想著跟著高人也能套套近乎,於是加快跑來,說道:“第五公子,安貞門輪值的兄弟好些都與我有交情,或許我可以起點作用。”
第五安後世記憶中沒有關於朱棣起兵的細節,但先前看到朱棣灑了些口水便得到了軍心,心中很是認同這種方式。
畢竟,這樣就不用死更多的人了。
此時聽著鄭關西所說,第五安心中越發高興,等問明路線後便大唿一聲衝啊,同時馳馬前去。跑得數百步,聽著身後刀佩鏗鏘、腳步崢崢,忍不住迴頭一瞧,暗道:“領兵還是有點威風,有點好耍喃……就是人有點少……”
燕王府八百甲士,其中僅三成是原燕府護衛甲士,餘下皆是招募的各色勇士,亦即是朱棣所說的身手異常的能人。
由於兵分九路,安貞門又是朱棣認為非至關重要的所在,故而第五安僅領得五十餘眾,此時加上鄭關西等數十軍卒,亦不過百餘名。
第五安扭頭瞟著身後軍卒,腦中冒出一個念頭:“我這充其量算個連長罷?到底還是不夠威風……有機槍就好了,可以整個機槍連…….”
如此一番胡思亂想,不覺安貞門已在眼前。第五安既然認同朱棣的感召之法,便亦依葫學樣,準備來個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在城門前數十步外勒住黑馬,叫鄭關西前來,道:“你選幾個嗓門大的,先對城門喊話……”
安貞門上有兩個百戶的軍卒,見城內一隊甲士突然出現,且刀槍在手,不禁有些納悶,都怔怔地將第五安一行人盯著。
此時太陽即將落下,而第五安等人又是側對西邊,照在臉上的光線便有些不足。輪值守將是百戶盧曲,他探頭看了半晌才認出鄭關西,於是大聲道:“鄭關西,你這是準備出城還是做什麽?可有謝指揮使的手令?”
鄭關西聽得聲音便知對方是隔壁盧家那個一根筋的二小子,笑道:“盧曲,你媽叫你迴家吃飯了!還當個屁的值,趕緊迴去。”
盧曲是一根筋,卻是適合當軍人,不管來人是誰,總得按規矩辦事。見鄭關西不迴答自己的問題,心中便多了絲警惕,再道:“鄭關西,你別給我胡扯,若是沒有謝指揮使手令,我絕對不能放你出城!”
第五安見鄭關西半天說不到感召的正題上來,忍不住挑眉提醒:“嘿!嘿!奸人,奸人!”
鄭關西聞言趕緊上前幾步,大聲說道:“兄弟們,給你們講個消息,朝廷出了奸人,他要害燕王…….對了兄弟們,燕王沒有瘋,就是給奸人逼得沒有辦法,所以裝瘋。這都是奸人作的惡啊!而北平城中也有奸人,就是謝貴和張昺,燕王已斬了他們的人頭……”
城門上許多軍卒都識得鄭關西,聽其一番話後頓時議論紛紛、或驚或疑。
有的軍卒低聲道:“關西子的話你也信?他就是一張嘴……不過我到底是希望燕王沒事。”
馬上有軍卒斥道:“你懂個屁!人家鄭關西是張僉事的侍衛,還能胡言亂語……我就說燕王怎麽會瘋嘛……”
盧曲亦是又驚又喜,喜則燕王竟然沒有瘋,驚則是指揮使和布政使都被砍了頭。聽著身側軍卒議論,卻又起了疑心,畢竟這一切都是鄭關西沒憑沒據的一句話,自己可是輪值守將,萬萬不可大意。”
第五安見盧曲不語,覺得是鄭關西感召能力不夠強,正欲提醒他學學燕王那樣聲情並茂,卻聽得遠遠傳來聲響,左右看去,見聲響之處升起滾滾青煙。
這卻是朱棣約定的信號,即成功奪取城門後,便立即放煙。而細細看去,竟先後升起八道青煙。
第五安知道自己又落在了最後,忍不住喝馬前行,準備親自上陣聲情並茂地感化對方。鄭關西、陳赫見第五安前去,亦是跟了上去。身後百餘名軍卒見狀,也便隨之而動。
盧曲也看見了青煙,心中卻是更加警惕,見第五安等人向城門走來,趕緊喝道:“鄭關西,你若再上前,我可要放箭了!”同時手一揮,道:“準備放箭!”
城上軍卒聽到盧曲命令後皆有些不以為然,暗道都是熟人熟事的,哪裏需要放什麽箭,大不了喊關西子退迴去便是。
但縣官總是不如現管,守城軍卒再怎麽不以為然,也知道盧典的命令是軍令,不得不從。隻是箭是搭上了弦,卻未拉滿弓,又將箭頭放低,想著盧曲真要是下令放箭,自己便朝著地上放幾下嘛。
正自想著,眾軍卒卻看見馬上那位藍衫男子不聲不響下了馬,還認真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心中兀自奇怪,又突然覺得眼前一花,那男子竟似化作一道藍光疾身而來,瞬時隱在城垛之下,不由得齊齊嗡地一聲驚歎。
盧曲自然也看見,趕緊將頭探出城垛,準備看看下麵到底是個什麽情形。卻突然覺得眼前一黑,同時一陣風聲撲麵而來。心下大驚,沉手便欲拔出腰間佩刀。
不想手還未觸及到刀柄,盧曲便感覺喉間一緊,竟是被藍衫男子扼住了脖子。尚未來得及反應,又覺得自己飛了起來,眼前一切都顛了個個兒。
自己被人單手舉了起來?
原來第五安見感召之策不管用,便又生了擒賊先擒王的主意。先是腳踏洛書九宮步掠至牆下,再借助甬梯借力,一躍上了城牆將盧曲製住。
此時站在城垛上,第五安覺得比當初生擒徐輝祖還要威風,聲音都不由自主地大了起來,喝道:“鄭兄,快快控製城門!”
城下百餘人亦是看得兩眼發直,倒是鄭關西早對第五安有了高人認識,反應得最快,聽得第五安喝聲後便振臂高唿,率軍卒分兩側從甬梯奔上城門。
守城軍卒一聲驚歎剛罷,便又被第五安單手高舉盧曲的麵畫驚呆。等到認清現實以後,沒有誰想著解救盧曲,倒是見鄭關西等人上了城門,便紛紛圍上前去。
“關西子,燕王真的沒瘋?”
“沒瘋,騙你我生兒子沒**。”
“那人誰啊?好生厲害!”
“第五公子,張僉事的好友,那是高人……”
…………
第五安仍自舉著盧曲,但見鄭關西等人上了城門後,雙方軍卒竟像勝利會師一樣相互打著招唿,卻沒有一人理會自己,便有些無趣地將盧曲放了下來,想想又不妥,幹脆將他點了穴,丟在垛下。
躍下城垛,背著雙手溜達一圈,第五安瞧得明白,這確實是會師。兩邊軍卒三個一群、五個一伍地圍著小圈,沒有一處議論先前奪城門的事情,倒全是說的燕王如何如何,個個興高采烈,少數人口沫橫飛。
這便奪了安貞門?
第五安有些意外,覺得奪城門比自己想的還要容易。但他並沒有如軍卒那般興高采列,而是有些不安。
不知為何,他總感覺背心有些發涼,好像有雙眼睛在背後盯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