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似乎凝固了那麽一小下,小到胖子沒有任何察覺,第五安便已與張信交換了眼神,同時笑道:“幸會幸會。”
胖子正是鮑餘,曲陽首富。
他雖是家有萬貫,卻膝下無子。今日出城又是去報子岩許願,此時剛剛迴城;也是巧合,他正好在第五安、張信二人身後駐了腳。
能夠成為首富,自然有著常人不及的精明,他明白第五安二人是不尋常的身份,便主動上前打個照麵。
誰主政曲陽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安全和利益。他不知道政委是什麽,但軍團長聽著像是軍職,而且明顯不是小旗、總旗、百戶、千戶之類的低階軍職。
心念至此,鮑餘再次誠心邀請到其寒舍喝口茶、歇下腳。
不想兩位將軍態度陡變,一臉笑意地應了下來。
鮑餘樂在心裏,吆喝幾名灰衫下人跟上,自己陪著第五安、張信、靜女在前,一路談笑風生地向家走去。
至家門口,鮑餘忽地感覺有些不安。
門前的長街上滿是騎兵,既沒下馬又沒前行,而後麵的騎兵還在緩緩向這裏挪近,好像就是要湧在自己家門口。而門口兩側站在軍卒,幾步一個,一直延到屏牆之後。
他有些咂舌,這樣的排場到是挺大,但自己說到底不過是個銀子極多的平民,承受不起啊。
正自遲疑,他又感肩頭一震,見是張將軍一把將自己攬住,臉上笑吟吟地甚是和藹,不禁暗鬆口氣,笑道:“兩位將軍請!”
剛進大門,鮑餘便瞧著門人躺在地上,不由驚道:“柳三,你個沒眼力勁兒的,不見將軍來了?躺在地上詐死啊?”說著便要向那門人踹去。
但他倒底沒有動,因為肩頭那隻手像是鐵箍一樣,讓自己動彈不得。與此同時,聽到那位笑吟吟地張將軍說了句“將他綁了。”
於是,他恍恍惚惚地被綁了。
被推搡著繞過屏牆,他才反應過來,扯聲大叫道:“將軍饒命!我是良民啊。”隨即眼中便看見黑壓壓的一片軍卒,頓時又啞了口。
而看到數十家眷下人後,他感覺有些天旋地轉。
到了客廳,他一眼就看見神龕前的地麵上露著一個黑乎乎的窟窿,終於兩眼一翻,暈倒在地。
第五安三人早進了客廳,但都沒有看到鮑餘絕望的眼神和昏厥的無奈,他們已在軍卒解釋中下了地窖。
不出意外,三人同是一聲驚唿,就像稽子君忍不住好奇而下到地窖後發出的驚唿一樣。
第五安和靜女都不貪財,甚至談不上愛財,但仍然被眼前的金山銀山震憾到了。見過世麵的張信則是極度興奮,他知道軍餉的問題解決了,至少兩年內不會為軍餉發愁。
黃忠摟著幾綻大銀嘖嘖歎道:“政委、軍團長,這可是官銀啊!你們說這人得有多壞,才能把著這麽多銀子?”
第五安搖頭歎息,試了幾次都沒想起一句合適的話來。
張信則大手一揮:“這樣的土豪還打什麽?直接砍了!”
第五安點點頭,又趕緊搖頭,道:“不可如此,畢竟現在還不能確定這是他的巧取豪奪還是正當收入,總得把他交給官府審了,然後再……”
話未說完,他自己便怔住;張信等人亦是一臉愕然,像是聽到了千古奇事。
官府?
第五安、黃忠等人身從武林江湖,對官衙製席並不熟悉,就算幫著燕王,也是想著如何幫他打仗;張信倒是做過海門衛指揮使一職,但也是主軍事,很少問及民政。
今日順利進城,一眾豪傑竟無一人想著城裏還有一個縣衙。此時提到官府二字,幾人倒是陡然醒起一事:
城管軍是代表燕王的,而燕王是要攻城奪地的!
攻了城,奪了地,那城地上的官府是誰的?
半晌,張信一拍腦門,懊惱道:“這事怨我,隻想著打土豪解決軍餉,倒忘了應該先去縣衙。”
…………
或許是縣丞到底不如知縣,劉葚忍不住歎道:“一邊是燕王,一邊是皇上,我們可是誰也得罪不起啊。“
孫思似乎已緩過氣來,聞言冷哼一聲:“哪個皇上?誰說得清楚。”又意識到此言大逆,趕緊住了口。
但劉葚已聽得明白,於是低聲道:“應該不會吧?燕王可是為了清君側才起的兵。”
孫思瞪上一眼,道:“哼,當初說黃子澄、齊泰奸惑皇上,可現在黃、齊二人已被罷了官,他為何還不停戰?”
劉葚倒吸口氣,道:“如此…..我們更是難處啊。”
孫思歎道:“什麽難處?不過是誰先來我便將曲陽交給誰罷了,隻希望莫再為難我等便是。”
劉葚額頭又開始出汗,邊抹邊道:“或許不用現在下結論,待他們來了再說?說不得他們隻是路過,就像何福都督過真定一樣,就拉走了些糧草。”
孫思眼中一亮,道:“對啊,今年糧賦尚在,曲陽隻是中縣,五萬石總不算少吧?”如此一想,頓時覺得心中輕鬆不少,又道:“十有八九是路過!不然他們去鮑餘家做什麽?
劉葚遲疑道:“或許他們熟識?”
孫思道:“縱然熟識,也隻需熟識之人拜訪便可,豈能大軍前往?”
劉葚點頭道:“有理有理,這事可真是蹊蹺。”
正在此時,縣主薄王月匆匆而來,喘道:“不好不好,燕軍來了,湧在公堂上,說是要找孫知縣。”
孫思一驚,喃喃道:“該來的總要來的。”又深深吸口氣,一陣小碎步向外堂跑去。劉、王二人相視一眼,也趕緊跟上。
縣衙外堂內院,孫思飛快地跑過後院,來到公堂;眼中瞧著一群人,有男也有女;有身著甲衫的軍卒,也有素身民服之士。
孫思眼中混亂,腦中也混亂,隻好左右拱手,道:“我便是曲陽知縣孫思,不知各位將軍大駕光臨,還望恕罪。”
瞧著兩個氣宇不凡的人應聲前來,孫思情知是為燕軍首者,趕緊向兩人再禮,笑道:“兩位將軍,不知孫某有什麽可以效力的?”口中這樣說著,但看到一人是蔚藍長衫,一人則是鐵甲絳裙,自然將眼光放在後者。
不想藍衫男子倒先說了話:“我借你公堂一用,審個案子。”
孫思先怔後喜。
他隻道燕軍此番來曲陽,自己不是要破財便是要出糧,哪裏能想到對方僅僅是說借個公堂?
這個借字很關鍵,讓孫思心中暗喜。有借必有還,豈非正是說他燕軍是路過此地?
念頭及此,孫思連聲說道:“借借借,公子願借多久便借多久。”
這二人自然是第五安和張信。
第五安聽聞此言便不再說話,張信卻再上前一步,道:“從今日起,曲陽便歸燕王,你是想繼續做這個知縣,還是棄官南去,都由你便。”
孫思再怔。
他想過獻城,但沒想過降燕。準確地說也不是沒不想,而是沒時間想。他隻道若是燕軍兵臨城下,他尚有降燕的機會,破了城哪裏還會有這般好事?
猛地聽到對方還給自己這個機會,他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又聽到身後劉葚咳嗽,終是反應過來,趕緊說道:“孫某素來敬佩燕王忠義,更惡朝中奸黨,實早有為燕王效力之心。隻是曲陽距離北平甚遠,竟是一直沒有機會……”
張信大手一揮,道:“行了,那你還是做你的知縣,隻需將戶籍黃冊、稅賦草糧報上便可。”
孫思大喜,身後劉葚更是不待孫思下令便將黃冊、公印等一一抱出。
王月懷著光腳不怕穿鞋的心思,鬥膽問了張信何職,得到兩個莫名其妙的迴答;本想細問,又生怯意,隻好轉念想著反正是燕王軍便是。
張信與第五安將一幹事物審過,交還給孫思,道:“這五萬石糧隨軍,其他事物照舊。”
孫思叩謝。
第五安四處打量一番,道:“縣內有沒有訟師?”
孫思道:“有兩人,分是楊建、唐波。”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問道:“第五政委,此番欲審何人,竟勞你親自請訟師?”
第五安道:“審鮑餘。不過我不是給他請訟師,這叫指定辯護。”
胖子正是鮑餘,曲陽首富。
他雖是家有萬貫,卻膝下無子。今日出城又是去報子岩許願,此時剛剛迴城;也是巧合,他正好在第五安、張信二人身後駐了腳。
能夠成為首富,自然有著常人不及的精明,他明白第五安二人是不尋常的身份,便主動上前打個照麵。
誰主政曲陽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安全和利益。他不知道政委是什麽,但軍團長聽著像是軍職,而且明顯不是小旗、總旗、百戶、千戶之類的低階軍職。
心念至此,鮑餘再次誠心邀請到其寒舍喝口茶、歇下腳。
不想兩位將軍態度陡變,一臉笑意地應了下來。
鮑餘樂在心裏,吆喝幾名灰衫下人跟上,自己陪著第五安、張信、靜女在前,一路談笑風生地向家走去。
至家門口,鮑餘忽地感覺有些不安。
門前的長街上滿是騎兵,既沒下馬又沒前行,而後麵的騎兵還在緩緩向這裏挪近,好像就是要湧在自己家門口。而門口兩側站在軍卒,幾步一個,一直延到屏牆之後。
他有些咂舌,這樣的排場到是挺大,但自己說到底不過是個銀子極多的平民,承受不起啊。
正自遲疑,他又感肩頭一震,見是張將軍一把將自己攬住,臉上笑吟吟地甚是和藹,不禁暗鬆口氣,笑道:“兩位將軍請!”
剛進大門,鮑餘便瞧著門人躺在地上,不由驚道:“柳三,你個沒眼力勁兒的,不見將軍來了?躺在地上詐死啊?”說著便要向那門人踹去。
但他倒底沒有動,因為肩頭那隻手像是鐵箍一樣,讓自己動彈不得。與此同時,聽到那位笑吟吟地張將軍說了句“將他綁了。”
於是,他恍恍惚惚地被綁了。
被推搡著繞過屏牆,他才反應過來,扯聲大叫道:“將軍饒命!我是良民啊。”隨即眼中便看見黑壓壓的一片軍卒,頓時又啞了口。
而看到數十家眷下人後,他感覺有些天旋地轉。
到了客廳,他一眼就看見神龕前的地麵上露著一個黑乎乎的窟窿,終於兩眼一翻,暈倒在地。
第五安三人早進了客廳,但都沒有看到鮑餘絕望的眼神和昏厥的無奈,他們已在軍卒解釋中下了地窖。
不出意外,三人同是一聲驚唿,就像稽子君忍不住好奇而下到地窖後發出的驚唿一樣。
第五安和靜女都不貪財,甚至談不上愛財,但仍然被眼前的金山銀山震憾到了。見過世麵的張信則是極度興奮,他知道軍餉的問題解決了,至少兩年內不會為軍餉發愁。
黃忠摟著幾綻大銀嘖嘖歎道:“政委、軍團長,這可是官銀啊!你們說這人得有多壞,才能把著這麽多銀子?”
第五安搖頭歎息,試了幾次都沒想起一句合適的話來。
張信則大手一揮:“這樣的土豪還打什麽?直接砍了!”
第五安點點頭,又趕緊搖頭,道:“不可如此,畢竟現在還不能確定這是他的巧取豪奪還是正當收入,總得把他交給官府審了,然後再……”
話未說完,他自己便怔住;張信等人亦是一臉愕然,像是聽到了千古奇事。
官府?
第五安、黃忠等人身從武林江湖,對官衙製席並不熟悉,就算幫著燕王,也是想著如何幫他打仗;張信倒是做過海門衛指揮使一職,但也是主軍事,很少問及民政。
今日順利進城,一眾豪傑竟無一人想著城裏還有一個縣衙。此時提到官府二字,幾人倒是陡然醒起一事:
城管軍是代表燕王的,而燕王是要攻城奪地的!
攻了城,奪了地,那城地上的官府是誰的?
半晌,張信一拍腦門,懊惱道:“這事怨我,隻想著打土豪解決軍餉,倒忘了應該先去縣衙。”
…………
或許是縣丞到底不如知縣,劉葚忍不住歎道:“一邊是燕王,一邊是皇上,我們可是誰也得罪不起啊。“
孫思似乎已緩過氣來,聞言冷哼一聲:“哪個皇上?誰說得清楚。”又意識到此言大逆,趕緊住了口。
但劉葚已聽得明白,於是低聲道:“應該不會吧?燕王可是為了清君側才起的兵。”
孫思瞪上一眼,道:“哼,當初說黃子澄、齊泰奸惑皇上,可現在黃、齊二人已被罷了官,他為何還不停戰?”
劉葚倒吸口氣,道:“如此…..我們更是難處啊。”
孫思歎道:“什麽難處?不過是誰先來我便將曲陽交給誰罷了,隻希望莫再為難我等便是。”
劉葚額頭又開始出汗,邊抹邊道:“或許不用現在下結論,待他們來了再說?說不得他們隻是路過,就像何福都督過真定一樣,就拉走了些糧草。”
孫思眼中一亮,道:“對啊,今年糧賦尚在,曲陽隻是中縣,五萬石總不算少吧?”如此一想,頓時覺得心中輕鬆不少,又道:“十有八九是路過!不然他們去鮑餘家做什麽?
劉葚遲疑道:“或許他們熟識?”
孫思道:“縱然熟識,也隻需熟識之人拜訪便可,豈能大軍前往?”
劉葚點頭道:“有理有理,這事可真是蹊蹺。”
正在此時,縣主薄王月匆匆而來,喘道:“不好不好,燕軍來了,湧在公堂上,說是要找孫知縣。”
孫思一驚,喃喃道:“該來的總要來的。”又深深吸口氣,一陣小碎步向外堂跑去。劉、王二人相視一眼,也趕緊跟上。
縣衙外堂內院,孫思飛快地跑過後院,來到公堂;眼中瞧著一群人,有男也有女;有身著甲衫的軍卒,也有素身民服之士。
孫思眼中混亂,腦中也混亂,隻好左右拱手,道:“我便是曲陽知縣孫思,不知各位將軍大駕光臨,還望恕罪。”
瞧著兩個氣宇不凡的人應聲前來,孫思情知是為燕軍首者,趕緊向兩人再禮,笑道:“兩位將軍,不知孫某有什麽可以效力的?”口中這樣說著,但看到一人是蔚藍長衫,一人則是鐵甲絳裙,自然將眼光放在後者。
不想藍衫男子倒先說了話:“我借你公堂一用,審個案子。”
孫思先怔後喜。
他隻道燕軍此番來曲陽,自己不是要破財便是要出糧,哪裏能想到對方僅僅是說借個公堂?
這個借字很關鍵,讓孫思心中暗喜。有借必有還,豈非正是說他燕軍是路過此地?
念頭及此,孫思連聲說道:“借借借,公子願借多久便借多久。”
這二人自然是第五安和張信。
第五安聽聞此言便不再說話,張信卻再上前一步,道:“從今日起,曲陽便歸燕王,你是想繼續做這個知縣,還是棄官南去,都由你便。”
孫思再怔。
他想過獻城,但沒想過降燕。準確地說也不是沒不想,而是沒時間想。他隻道若是燕軍兵臨城下,他尚有降燕的機會,破了城哪裏還會有這般好事?
猛地聽到對方還給自己這個機會,他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又聽到身後劉葚咳嗽,終是反應過來,趕緊說道:“孫某素來敬佩燕王忠義,更惡朝中奸黨,實早有為燕王效力之心。隻是曲陽距離北平甚遠,竟是一直沒有機會……”
張信大手一揮,道:“行了,那你還是做你的知縣,隻需將戶籍黃冊、稅賦草糧報上便可。”
孫思大喜,身後劉葚更是不待孫思下令便將黃冊、公印等一一抱出。
王月懷著光腳不怕穿鞋的心思,鬥膽問了張信何職,得到兩個莫名其妙的迴答;本想細問,又生怯意,隻好轉念想著反正是燕王軍便是。
張信與第五安將一幹事物審過,交還給孫思,道:“這五萬石糧隨軍,其他事物照舊。”
孫思叩謝。
第五安四處打量一番,道:“縣內有沒有訟師?”
孫思道:“有兩人,分是楊建、唐波。”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問道:“第五政委,此番欲審何人,竟勞你親自請訟師?”
第五安道:“審鮑餘。不過我不是給他請訟師,這叫指定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