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煥在南靜秋身上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妙,相較於穆簫簫冰冷如死屍的身體,這才是一個男人想要的溫柔鄉。
南靜秋暗自慶幸,卻又有些擔憂,她知道如果這件事讓光煥知道,她會有多慘,但是可以暫且把光煥從穆簫簫身邊搶過來,南靜秋受挫的心情終於平複了許多。
沒了光煥的日夜糾纏,穆簫簫感覺輕鬆了許多,可心裏卻生出些莫名的失落。
“許是天氣太冷了吧。”穆簫簫想著,看到窗外紛飛的白雪,不禁打了個寒顫,將身子向火盆前挪了挪。
碳火燒的正旺,不時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琳琅生怕濺出的火星把穆簫簫給燙著,忙把火盆向前移了移。
“不用挪了,這樣就好。”
琳琅點點頭,轉身又取了一床毯子給穆簫簫蓋在腿上,輕聲道:“這天兒是越來越冷了,娘娘若還是覺得冷,奴婢便去司務局再多拿幾床棉被來。”
“不必了。”穆簫簫看著窗外,眼神忽然變得迷離,“你說迢南是不是也似京都這般寒冷,那裏會下雪嗎?”
琳琅正在為穆簫簫掖毯子的手停了下來,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還有一些悲傷,一瞬間百感交集。
琳琅是光煥派來侍奉穆簫簫的人,穆簫簫一開始對琳琅是十分抵觸的,即便後來相處的時日久了,穆簫簫也從未在琳琅麵前流露過任何情緒,兩人之間不似別的主仆那般親近,總是淡淡的,隔著一段距離。
如今穆簫簫突然對她說起有關光熙的話題,是不是就意味著對她信任了?
“奴婢聽聞迢南四季如春,氣候溫和,從未下過雪。”
琳琅抬頭,瞥見穆簫簫眼裏掠過的一絲悲傷,驀然生出幾分心疼。
這些日子來,琳琅親眼看著穆簫簫由反抗到屈服再到認命,一步步走著,眼眸裏再也看不到最初倔強的光芒,隻剩下一片望不見底的迷霧。
穆簫簫並沒有聽到琳琅說了什麽,她已經分不清自己到底還愛不愛光熙,也看不清光熙那張曾經刻在她心裏的臉,她隻是看不起這樣的自己,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模樣。
……
……
迢南的饑荒越來越嚴重,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事情,程軒眼瞅著事情要鬧大,不敢自作主張,隻好將此事告知了光熙。
“一路上隻見山明水秀,我竟不知道迢的饑荒已經如此嚴重。”光熙說道,眼睛卻仍盯著手中的《道德經》。
程軒見光熙並不關心此事,鬆了一口氣,又問道:“那三皇子您看該如何處理此事?”
光熙沉思片刻,說道:“程縣令是這裏的父母官,此事自當由你全權辦理。”
“現如今三皇子您來到迢南,下官自然要聽您的命令。”
光熙放下書卷,不明所以的笑了一聲,說道:“本皇子生性自由,愛好詩詞歌賦,對政事向來一竅不通,所以還請程縣令為我分憂。”
聽到這一番話,程軒雖還不能辨別真假,卻還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連忙說道:“下官自當竭盡全力,為三皇子分憂!”
“事不宜遲,著手去辦吧。”
看著程軒離開,光熙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迢南的饑荒,光熙從來到這一片土地上便親眼目睹,他不是不想解決,可是他現在不能輕舉妄動,一切都還不是時候。
程軒的罪行雖罄竹難書,但是沒有十足的證據,憑他如今的流放之身也奈何不了他。
光熙必須讓程軒放下戒備,所以就得裝出雲淡風輕的模樣,隻關風月,無關政事。
隻有這樣,程軒才會露出狐狸尾巴,光熙才能抓住證據。
這個辦法,如今有一個名詞叫做“釣魚執法”,但那個時候沒有這種說法,大家把它統稱為謀略。
打開房門,一陣蕭索的冷風撲麵而來,光熙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不待他將外衣裹緊便感覺到一雙手按在了他的肩上。
“天氣越來越涼了,三皇子千萬別染了風寒。”唐宛如說著,已來到光熙麵前,小心的將披風係好。
光熙無暇顧及麵前的美人,目光越過唐宛如的玉釵望向了不遠處的樓閣。
唐宛如順著光熙的目光扭頭望去,看到了站在窗前專心讀書的盼兒,嘴裏正振振有詞念著什麽。
“這孩子,倒是用功。”唐宛如笑著說道,眼裏掠過一絲溫柔。
光熙點點頭,看著盼兒日漸圓潤起來的臉龐和充滿慧意的眉宇,生出來幾分期盼。
“三皇子。”
小馬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鑽出來,小跑著來到光熙麵前,行了禮,又笑著向唐宛如點點頭。
唐宛如知道小馬有話要和光熙講,便找了個由頭離開了。
小馬望了一眼唐宛如離去的倩影,微微嗅到空氣裏還有她身上淡淡的脂粉香味,心裏突然像被貓爪子撓了一下。
但是他也隻是一晃神的功夫,便很快清醒過來。
“三皇子,我今日見著程縣令命人在城南設的粥鋪,吸引了很多災民過去,一人給發一碗粥一個饅頭。”
“早該如此,也不至於發生易子相食的慘劇。”光熙說道,心裏像膈了一根刺一樣難受。
“但是,一鍋粥摻了一大半的糠,隻有少的可憐的米粒,饅頭也是非常小的黑麵饅頭,而且一個荒民一天隻可以領一次,根本就吃不飽。”
小馬皺眉說著,想起今日看到的一個骨瘦如柴的母親咬破手指為繈褓裏的嬰兒喂血的情景。
“三皇子,這樣根本解決不了饑荒,百姓還是每日挨餓。”
光熙看著小馬期盼的眼神,知道自己確實應該做些什麽。
“你暗中盯著便好,城南不要再去,該喝酒喝酒,該吃肉吃肉。”光熙說道,不容置疑的看著小馬。
小馬嘴角動了動,見光熙麵色堅定,又想到他這麽做一定有自己的目的,便點點頭,沒有再問。
光熙讓小馬退下,轉身迴了房,將門插上,窗戶關上,從床底下取出個盒子,小心翼翼的打開。
南靜秋暗自慶幸,卻又有些擔憂,她知道如果這件事讓光煥知道,她會有多慘,但是可以暫且把光煥從穆簫簫身邊搶過來,南靜秋受挫的心情終於平複了許多。
沒了光煥的日夜糾纏,穆簫簫感覺輕鬆了許多,可心裏卻生出些莫名的失落。
“許是天氣太冷了吧。”穆簫簫想著,看到窗外紛飛的白雪,不禁打了個寒顫,將身子向火盆前挪了挪。
碳火燒的正旺,不時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琳琅生怕濺出的火星把穆簫簫給燙著,忙把火盆向前移了移。
“不用挪了,這樣就好。”
琳琅點點頭,轉身又取了一床毯子給穆簫簫蓋在腿上,輕聲道:“這天兒是越來越冷了,娘娘若還是覺得冷,奴婢便去司務局再多拿幾床棉被來。”
“不必了。”穆簫簫看著窗外,眼神忽然變得迷離,“你說迢南是不是也似京都這般寒冷,那裏會下雪嗎?”
琳琅正在為穆簫簫掖毯子的手停了下來,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還有一些悲傷,一瞬間百感交集。
琳琅是光煥派來侍奉穆簫簫的人,穆簫簫一開始對琳琅是十分抵觸的,即便後來相處的時日久了,穆簫簫也從未在琳琅麵前流露過任何情緒,兩人之間不似別的主仆那般親近,總是淡淡的,隔著一段距離。
如今穆簫簫突然對她說起有關光熙的話題,是不是就意味著對她信任了?
“奴婢聽聞迢南四季如春,氣候溫和,從未下過雪。”
琳琅抬頭,瞥見穆簫簫眼裏掠過的一絲悲傷,驀然生出幾分心疼。
這些日子來,琳琅親眼看著穆簫簫由反抗到屈服再到認命,一步步走著,眼眸裏再也看不到最初倔強的光芒,隻剩下一片望不見底的迷霧。
穆簫簫並沒有聽到琳琅說了什麽,她已經分不清自己到底還愛不愛光熙,也看不清光熙那張曾經刻在她心裏的臉,她隻是看不起這樣的自己,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模樣。
……
……
迢南的饑荒越來越嚴重,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事情,程軒眼瞅著事情要鬧大,不敢自作主張,隻好將此事告知了光熙。
“一路上隻見山明水秀,我竟不知道迢的饑荒已經如此嚴重。”光熙說道,眼睛卻仍盯著手中的《道德經》。
程軒見光熙並不關心此事,鬆了一口氣,又問道:“那三皇子您看該如何處理此事?”
光熙沉思片刻,說道:“程縣令是這裏的父母官,此事自當由你全權辦理。”
“現如今三皇子您來到迢南,下官自然要聽您的命令。”
光熙放下書卷,不明所以的笑了一聲,說道:“本皇子生性自由,愛好詩詞歌賦,對政事向來一竅不通,所以還請程縣令為我分憂。”
聽到這一番話,程軒雖還不能辨別真假,卻還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連忙說道:“下官自當竭盡全力,為三皇子分憂!”
“事不宜遲,著手去辦吧。”
看著程軒離開,光熙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迢南的饑荒,光熙從來到這一片土地上便親眼目睹,他不是不想解決,可是他現在不能輕舉妄動,一切都還不是時候。
程軒的罪行雖罄竹難書,但是沒有十足的證據,憑他如今的流放之身也奈何不了他。
光熙必須讓程軒放下戒備,所以就得裝出雲淡風輕的模樣,隻關風月,無關政事。
隻有這樣,程軒才會露出狐狸尾巴,光熙才能抓住證據。
這個辦法,如今有一個名詞叫做“釣魚執法”,但那個時候沒有這種說法,大家把它統稱為謀略。
打開房門,一陣蕭索的冷風撲麵而來,光熙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不待他將外衣裹緊便感覺到一雙手按在了他的肩上。
“天氣越來越涼了,三皇子千萬別染了風寒。”唐宛如說著,已來到光熙麵前,小心的將披風係好。
光熙無暇顧及麵前的美人,目光越過唐宛如的玉釵望向了不遠處的樓閣。
唐宛如順著光熙的目光扭頭望去,看到了站在窗前專心讀書的盼兒,嘴裏正振振有詞念著什麽。
“這孩子,倒是用功。”唐宛如笑著說道,眼裏掠過一絲溫柔。
光熙點點頭,看著盼兒日漸圓潤起來的臉龐和充滿慧意的眉宇,生出來幾分期盼。
“三皇子。”
小馬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鑽出來,小跑著來到光熙麵前,行了禮,又笑著向唐宛如點點頭。
唐宛如知道小馬有話要和光熙講,便找了個由頭離開了。
小馬望了一眼唐宛如離去的倩影,微微嗅到空氣裏還有她身上淡淡的脂粉香味,心裏突然像被貓爪子撓了一下。
但是他也隻是一晃神的功夫,便很快清醒過來。
“三皇子,我今日見著程縣令命人在城南設的粥鋪,吸引了很多災民過去,一人給發一碗粥一個饅頭。”
“早該如此,也不至於發生易子相食的慘劇。”光熙說道,心裏像膈了一根刺一樣難受。
“但是,一鍋粥摻了一大半的糠,隻有少的可憐的米粒,饅頭也是非常小的黑麵饅頭,而且一個荒民一天隻可以領一次,根本就吃不飽。”
小馬皺眉說著,想起今日看到的一個骨瘦如柴的母親咬破手指為繈褓裏的嬰兒喂血的情景。
“三皇子,這樣根本解決不了饑荒,百姓還是每日挨餓。”
光熙看著小馬期盼的眼神,知道自己確實應該做些什麽。
“你暗中盯著便好,城南不要再去,該喝酒喝酒,該吃肉吃肉。”光熙說道,不容置疑的看著小馬。
小馬嘴角動了動,見光熙麵色堅定,又想到他這麽做一定有自己的目的,便點點頭,沒有再問。
光熙讓小馬退下,轉身迴了房,將門插上,窗戶關上,從床底下取出個盒子,小心翼翼的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