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是’什麽?先生將臨安城的事情交托給我,可是我到現在都沒有做出一點的政績來,如此下去,豈不是愧對先生的信任,愧對臨安城的百姓?事到如今,就算有些事情我不願意去做,卻也不得不開始準備了。”
不是到萬不得已,高球真的不希望啟動自己的那個計劃,因為一旦啟用,那麽不僅是對臨安城外的百姓不好,更會損害臨安城內的百姓,甚至高球自己的良心,也是要受到譴責。
“小公子您……”
林豹已經隱約猜到了高球所想,不過卻不敢多說什麽。
其實就算林豹想說什麽,高球也是不想聽下去了,揮揮手,說道:“行了,沒什麽事你就下去安排吧!至少在明天,我要聽見臨安城的物價上漲!”
其實說起來,高球的主意很是簡單,既然臨安城外的那些人當小老百姓當得很是愜意,那麽自己就幹脆毀了他們現在的安逸生活!
隻要物價漲上去,那麽臨安城外的百姓的口袋很快就會幹癟下去。若是往常的年景,他們還能夠靠著做工、種田來維持生活,可是現如今拖家帶口來到了臨安城外,那麽就沒有任何的生活來源了。
之前高球讓林豹去警告那些商家,不允許他們漲價,就是因為擔心城外的百姓錢財用光,可是現在,高球卻需要他們盡快用光家產了。隻有沒了錢,他們才會成為流民;隻有沒了錢,他們才有被招募的可能。
高球之前一直都不願意用這一個方案,因為站在百姓的角度來說,這種作為就算說是‘喪盡天良’其實都不為過,可是高球又有什麽辦法呢?
今天讓林豹去做這些,為的就是讓臨安城的物價高起來。這樣一來,臨安城的百姓家裏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存糧,短時間內倒是不用發愁。因為城外的茅草屋環境並不是很好,所以那些外來的人之前因為低物價而沒有存下糧食,所以他們會是最先承受不住的。值得一說的是,之前在臨安城內租住的外地人,也有很多搬到了城外的茅草屋,包括張江的那些張家村的鄉親。
不過,張江倒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在蘇軾第一次外出招募人手的時候,就帶著全部的鄉親報了名,隻不過後來蘇軾知道高球的事情之後,這個張江又被留了下來。最近這段時間,張江其實一直在和林豹一起做事,後來似乎是林豹家有個妹子看上了張江,這兩個人的關係倒是好了不少。
當然張江的兒女私情那都是茶餘飯後的小事,真正讓高球上心的其實還是臨安城外的那些百姓。
掏空那些百姓的荷包容易,但如何應付他們的反應,卻是高球無法完全做好準備的。簡單來說,就是這些人在沒了錢之後,很有可能受到某些人的煽動,然後聚眾鬧事,最壞的情況,就是這些人會衝擊城門。
受災而流亡外地、生活沒有著落的人稱之為流民,可若是聚眾鬧事、衝擊州府那可就是暴民了!
之前高球還在用‘民變’來嚇唬監門官王老大,可是到了現在,卻是極有可能在一手促成民變了。
高球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高球隻知道,若是自己不這樣做,那麽長此以往,西湖的問題解決不了,杭州府的水源問題還是不能處理,臨安城外的這些百姓依舊會釀成民變。
所以說,有時候明知道一件事情不好,不應該去做,可是高球依舊是沒的選擇。
接下來的十天,是臨安城的百姓最為難熬的十天。第一天的時候隻是有幾家米店漲了價,而且漲幅也不算很大,百姓都知道臨安城的存糧日漸減少,米店這樣做倒是也沒有鬧出太大的風波來。
第二天沒什麽事情發生,可是到了第三天,不少的商家看見漲價的米店沒有任何人找他們的麻煩,紛紛開始漲價了。
人都是這樣,開始的時候心中有顧慮,所以行事還不會十分過分,可是一點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人來管束,那麽心中的陰暗麵就會完全顯露出來。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臨安城全部的物價,就已經翻了一倍!第七天的時候,物價翻了整整六倍,到了第十天,臨安城的物價已然漲到了之前的十倍!
最開始的時候,百姓們還在幻想著官府會出來製止這些商家的行為,所以在發覺漲價之後,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肯上商戶裏麵去買東西了。隻是等到他們意識到官府根本就不會管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才真正迴想起了之前聽到的謠言——‘知州大人離府,府衙權力四散,管束力大減’。
這個時候百姓們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可是為時已晚,高達六倍的物價根本就沒幾個人能夠承受,就算有人咬著牙出現買迴了米糧,卻也是沒有多少。等到第十天的時候,那些依舊在等待奇跡的人已經完全的絕望了。
就像之前說的,臨安城內的百姓家中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存糧,半年幾個月不好說,但是一個來月的存糧誰家都能拿出來,也正是因為這樣,臨安城內的情況才不算太糟糕。隻是與之相反的,臨安城外那些住茅草屋的百姓,已經開始聚眾商量對策了。
七月二十七,臨安城外的百姓聚集起來,開始來到城門處,要求進城找府衙討個說法。
而在府衙之中,高球正與蘇過、李萬、張千、林豹等人聚在一起,商量著對策。
“李萬,你確認臨安城外的人已經開始衝擊城門了嗎?”
連日來的勞累,讓高球本就年少的身體已經開始吃不消了,隻是問著一句話,他就揉了三次太陽穴。
“小公子,城外的人還沒有衝擊城門,不過已經跟守城的兵丁以後了衝突了,按著這樣下去,在今天傍晚之前,必然是會出事的!”
得益於高球的身份,李萬在外麵的腰板也開始挺直了,因此辦事也十分的盡心盡力。
“這樣啊!”這一次高球不隻是揉太陽穴,而是狠狠地搓了一把臉,然後向著一邊的蘇過說道:“契機已經出現了,這次事情能不能處理好,直接關係到先生交代的事情能不能做好,你……準備好了嗎?”
“當然!我已經等了很久了!”
看著高球如此勞累,蘇過的心中自然是十分的不忍,在私下裏,也是時刻準備著替高球‘分憂’。
“這件事情需要你幫忙,隻不過不是讓你去城門那邊。”
即使不想打擊蘇過的積極性,可是蘇過畢竟是蘇軾的親生兒子,所以高球不能讓蘇過去城門那邊冒險,因此留下他是必然的了。
“可是……”
時刻準備著的蘇過,聽見高球的這番話,立刻就愣住了。
“不是,你先聽我說。”眼看著蘇過就要爭辯,高球連忙開口解釋起來,“城門那邊的事情確實重要,但是臨安城內的穩定卻更加重要,在我們離開之後,你必須要立刻書寫一份告示通報全程,這件事情關係到我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你明白嗎?”
“告示?什麽告示?這麽重要嗎?”
蘇過本來心中是十分不滿地,可是聽見高球將‘關係到身家性命’的事情交給自己去做,心中不免升起了一絲得意。
說到底,蘇過也不過是個少年,也有著他這個年齡的那種奇怪的驕傲情緒,所以,高球便憑借著這個來哄騙,不對,應該說是勸阻,憑借這個來勸阻蘇過外出。
“嗯!你聽好,城外麵必然是要亂起來的,可是隻要城門一關,城外的人並不能對我們如何,可是城內的民怨也已經累積起來了。在我們前往城門之後,你立刻書寫一份告示,同時讓林豹協助你,強製讓所有的商家把物價降迴來!”
高球的雙目之中閃過了一道兇光,這次的事情是借著這些商戶來完成的,自然也要通過這些商戶來平息民憤,隻不過平息的民憤注定隻能是城內的。
“這樣?我們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全程參與了高球的謀劃,所以林豹現在已經想通了高球之前的行為,隻是這樣一來,高球這不是在推翻自己之前的一切嗎?
“不是,小公子這樣做,其實是有道理的。”到底還是張千沉著,在高球說完之後,很快就想到了高球的意思,看見其他人的目光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連忙開口解釋起來,“城內不能亂,所以降價是必須的,而城外的那些人已然聯係不到城內了,在他們亂起來的那一刻起,城內外其實就沒有聯係了,所以說不管我們如何安撫民心,其實也都是在穩定城內的局麵。”
“還有一點,城外很多人都已經沒錢了,所以說商戶們將不降價對他們根本就毫無意義,因此我們穩定人心的做法,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高球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全部的想法說了出來。
不是到萬不得已,高球真的不希望啟動自己的那個計劃,因為一旦啟用,那麽不僅是對臨安城外的百姓不好,更會損害臨安城內的百姓,甚至高球自己的良心,也是要受到譴責。
“小公子您……”
林豹已經隱約猜到了高球所想,不過卻不敢多說什麽。
其實就算林豹想說什麽,高球也是不想聽下去了,揮揮手,說道:“行了,沒什麽事你就下去安排吧!至少在明天,我要聽見臨安城的物價上漲!”
其實說起來,高球的主意很是簡單,既然臨安城外的那些人當小老百姓當得很是愜意,那麽自己就幹脆毀了他們現在的安逸生活!
隻要物價漲上去,那麽臨安城外的百姓的口袋很快就會幹癟下去。若是往常的年景,他們還能夠靠著做工、種田來維持生活,可是現如今拖家帶口來到了臨安城外,那麽就沒有任何的生活來源了。
之前高球讓林豹去警告那些商家,不允許他們漲價,就是因為擔心城外的百姓錢財用光,可是現在,高球卻需要他們盡快用光家產了。隻有沒了錢,他們才會成為流民;隻有沒了錢,他們才有被招募的可能。
高球之前一直都不願意用這一個方案,因為站在百姓的角度來說,這種作為就算說是‘喪盡天良’其實都不為過,可是高球又有什麽辦法呢?
今天讓林豹去做這些,為的就是讓臨安城的物價高起來。這樣一來,臨安城的百姓家裏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存糧,短時間內倒是不用發愁。因為城外的茅草屋環境並不是很好,所以那些外來的人之前因為低物價而沒有存下糧食,所以他們會是最先承受不住的。值得一說的是,之前在臨安城內租住的外地人,也有很多搬到了城外的茅草屋,包括張江的那些張家村的鄉親。
不過,張江倒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在蘇軾第一次外出招募人手的時候,就帶著全部的鄉親報了名,隻不過後來蘇軾知道高球的事情之後,這個張江又被留了下來。最近這段時間,張江其實一直在和林豹一起做事,後來似乎是林豹家有個妹子看上了張江,這兩個人的關係倒是好了不少。
當然張江的兒女私情那都是茶餘飯後的小事,真正讓高球上心的其實還是臨安城外的那些百姓。
掏空那些百姓的荷包容易,但如何應付他們的反應,卻是高球無法完全做好準備的。簡單來說,就是這些人在沒了錢之後,很有可能受到某些人的煽動,然後聚眾鬧事,最壞的情況,就是這些人會衝擊城門。
受災而流亡外地、生活沒有著落的人稱之為流民,可若是聚眾鬧事、衝擊州府那可就是暴民了!
之前高球還在用‘民變’來嚇唬監門官王老大,可是到了現在,卻是極有可能在一手促成民變了。
高球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高球隻知道,若是自己不這樣做,那麽長此以往,西湖的問題解決不了,杭州府的水源問題還是不能處理,臨安城外的這些百姓依舊會釀成民變。
所以說,有時候明知道一件事情不好,不應該去做,可是高球依舊是沒的選擇。
接下來的十天,是臨安城的百姓最為難熬的十天。第一天的時候隻是有幾家米店漲了價,而且漲幅也不算很大,百姓都知道臨安城的存糧日漸減少,米店這樣做倒是也沒有鬧出太大的風波來。
第二天沒什麽事情發生,可是到了第三天,不少的商家看見漲價的米店沒有任何人找他們的麻煩,紛紛開始漲價了。
人都是這樣,開始的時候心中有顧慮,所以行事還不會十分過分,可是一點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人來管束,那麽心中的陰暗麵就會完全顯露出來。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臨安城全部的物價,就已經翻了一倍!第七天的時候,物價翻了整整六倍,到了第十天,臨安城的物價已然漲到了之前的十倍!
最開始的時候,百姓們還在幻想著官府會出來製止這些商家的行為,所以在發覺漲價之後,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肯上商戶裏麵去買東西了。隻是等到他們意識到官府根本就不會管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才真正迴想起了之前聽到的謠言——‘知州大人離府,府衙權力四散,管束力大減’。
這個時候百姓們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可是為時已晚,高達六倍的物價根本就沒幾個人能夠承受,就算有人咬著牙出現買迴了米糧,卻也是沒有多少。等到第十天的時候,那些依舊在等待奇跡的人已經完全的絕望了。
就像之前說的,臨安城內的百姓家中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存糧,半年幾個月不好說,但是一個來月的存糧誰家都能拿出來,也正是因為這樣,臨安城內的情況才不算太糟糕。隻是與之相反的,臨安城外那些住茅草屋的百姓,已經開始聚眾商量對策了。
七月二十七,臨安城外的百姓聚集起來,開始來到城門處,要求進城找府衙討個說法。
而在府衙之中,高球正與蘇過、李萬、張千、林豹等人聚在一起,商量著對策。
“李萬,你確認臨安城外的人已經開始衝擊城門了嗎?”
連日來的勞累,讓高球本就年少的身體已經開始吃不消了,隻是問著一句話,他就揉了三次太陽穴。
“小公子,城外的人還沒有衝擊城門,不過已經跟守城的兵丁以後了衝突了,按著這樣下去,在今天傍晚之前,必然是會出事的!”
得益於高球的身份,李萬在外麵的腰板也開始挺直了,因此辦事也十分的盡心盡力。
“這樣啊!”這一次高球不隻是揉太陽穴,而是狠狠地搓了一把臉,然後向著一邊的蘇過說道:“契機已經出現了,這次事情能不能處理好,直接關係到先生交代的事情能不能做好,你……準備好了嗎?”
“當然!我已經等了很久了!”
看著高球如此勞累,蘇過的心中自然是十分的不忍,在私下裏,也是時刻準備著替高球‘分憂’。
“這件事情需要你幫忙,隻不過不是讓你去城門那邊。”
即使不想打擊蘇過的積極性,可是蘇過畢竟是蘇軾的親生兒子,所以高球不能讓蘇過去城門那邊冒險,因此留下他是必然的了。
“可是……”
時刻準備著的蘇過,聽見高球的這番話,立刻就愣住了。
“不是,你先聽我說。”眼看著蘇過就要爭辯,高球連忙開口解釋起來,“城門那邊的事情確實重要,但是臨安城內的穩定卻更加重要,在我們離開之後,你必須要立刻書寫一份告示通報全程,這件事情關係到我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你明白嗎?”
“告示?什麽告示?這麽重要嗎?”
蘇過本來心中是十分不滿地,可是聽見高球將‘關係到身家性命’的事情交給自己去做,心中不免升起了一絲得意。
說到底,蘇過也不過是個少年,也有著他這個年齡的那種奇怪的驕傲情緒,所以,高球便憑借著這個來哄騙,不對,應該說是勸阻,憑借這個來勸阻蘇過外出。
“嗯!你聽好,城外麵必然是要亂起來的,可是隻要城門一關,城外的人並不能對我們如何,可是城內的民怨也已經累積起來了。在我們前往城門之後,你立刻書寫一份告示,同時讓林豹協助你,強製讓所有的商家把物價降迴來!”
高球的雙目之中閃過了一道兇光,這次的事情是借著這些商戶來完成的,自然也要通過這些商戶來平息民憤,隻不過平息的民憤注定隻能是城內的。
“這樣?我們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全程參與了高球的謀劃,所以林豹現在已經想通了高球之前的行為,隻是這樣一來,高球這不是在推翻自己之前的一切嗎?
“不是,小公子這樣做,其實是有道理的。”到底還是張千沉著,在高球說完之後,很快就想到了高球的意思,看見其他人的目光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連忙開口解釋起來,“城內不能亂,所以降價是必須的,而城外的那些人已然聯係不到城內了,在他們亂起來的那一刻起,城內外其實就沒有聯係了,所以說不管我們如何安撫民心,其實也都是在穩定城內的局麵。”
“還有一點,城外很多人都已經沒錢了,所以說商戶們將不降價對他們根本就毫無意義,因此我們穩定人心的做法,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高球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全部的想法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