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俅用‘陳舒窈’刺激了一下的蘇符,立刻就恢複了正常,再也沒有剛才那種失魂落魄的表現了。而對於這種情況,高俅除了搖頭、歎息之外,卻是什麽都做不了了——蘇符這顯然是對陳舒窈沒有任何的想法,雖然嘴上說著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高俅心裏麵比誰都明白,這種事情是強求不來的。
真要是將兩個心不甘、情不願的年輕人硬是綁在一起,雖然短時間內未必會出什麽問題,可是時間一長了,必定會鬧出矛盾來的。考慮到這些,高俅也在思考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是不是真的做的有些過分了,一個從後世而來的人反倒是開始逼迫自己的‘晚輩’不能要求‘戀愛自由’,怎麽想都是不應該的。
強扭的瓜即便再解渴,可是當一個人不渴的時候硬要去扭,那也是不太合適的。更不要說一個人扭了瓜去給另一個不渴的人,這就更加不合理了。
不過這件事情高俅也是真的沒有辦法處理,因為有一些思想、理念方麵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別人明說。這和高俅不去管京畿禁軍操演的事宜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禁軍的事情高俅不插手,那是為了避嫌,因為自己的身份實在是尷尬,做點什麽事情都是需要好好考慮一下的。而蘇符的婚事,高俅雖然有權利開口給出建議,甚至說直接影響這件事情,但是高俅畢竟是一個‘外人’。
結婚都說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家蘇符的親爹蘇邁還活著呢,高俅這邊二話不說就開始替蘇符做主,哪怕是蘇邁三兄弟都承認高俅的身份,可這裏麵畢竟是有些區別的,這樣做就有些不太合適。
不過陳師道那邊對陳舒窈的婚事又十分的上心,如果說是他的連襟趙挺之來給他家的孩子求婚,那陳師道自然是不在乎,可是蘇符卻是不太一樣的。首先就是蘇符的身份問題,陳師道畢竟算是蘇軾的學生,而蘇符又是蘇軾嫡親的孫子,雙方的身份實在是沒有更好了;其次就是蘇符自身的才學,哪怕現在還沒有真的成長起來,但是未來也肯定是不可限量的,哪怕沒有高俅這個‘四叔’的存在,就蘇符這塊‘金子’,終究也不會落得個籍籍無名。
有了這兩個原因,陳師道還有什麽可猶豫的呢?門當戶對的好女婿可是不好找,雖然也心疼自家的閨女,可是閨女畢竟是要嫁人的,陳師道就算是再如何心疼自己的閨女,總不能將陳舒窈留在自己身邊一輩子吧?現在有一個好的人選值得托付,陳師道自然是十分的上心的。
也正好趕上這些日子趙佶也是比較忙,雖然說到底是在忙些什麽沒人清楚,但是就算是瞎忙活,這位皇上也確實是在忙的。而如此一來,陳師道反倒是清閑了下來,本來他的工作就是陪著當今皇上讀讀書、寫寫字,有事情的時候再擬個敕令之類的,現在趙佶忙起來用不著陳師道了,陳師道自然就空閑了下來。
這一空閑下來,自然就是在高俅這邊住了下來。
雖然心裏麵覺得有些煩悶,可是高俅也沒有理由將陳師道給趕出去,哪怕陳師道再用蘇符和陳舒窈的事情來煩高俅,可是人家妻女都住在你這,你還能講人家趕迴家去,讓人家一個人居住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熟人之間。
好在上元節很快就要到了,等過了上元節之後,一切就都步入正軌了,該做官的做官,該讀書的讀書,該迴家的迴家。那個時候蘇符去了太學,即使每天都會迴來住,可是你陳師道也沒有時間來拿著這件事情來煩我高俅了吧?
除了陳師道之外,高俅也沒有遇到別的麻煩。
首先是陳舒窈那邊,‘借宿’的人不少,可是像陳師道這樣一天到晚沒事情做,就知道找高俅‘聊天’的人是絕無僅有的。當然高俅還是發覺了一些一樣,似乎陳舒窈對蘇符也沒有什麽不一樣的感覺,當然現在兩個人也才認識沒有多少天,說過的話加起來可能都超不過十句,這也算是正常現象。
其次就是開封府那邊,這些日子也是真的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需要高俅去處理。按著跟判官、推官他們的約定,高俅在正月十三的時候去了一趟開封府,簡單的處理了一些公文,不過也沒有什麽十分重要的事情。
雞毛蒜皮的事情多如牛毛,開封府裏麵處理這些事情的人已經忙得快要抓狂了,不過這也跟高俅沒多大關係。東京汴梁身為大宋的國都,這麽大的一座城池發生點小事情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別說是過節,就算是平常的時候也是經常需要處理這些事情,隻不過過年期間這些事情也稍微多了一些,小偷小摸的有,尋釁滋事的也有,不過並不需要特別的費心。
真正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說起來隻有一件——那就是正月十五之時禁軍操演的事情。
禁軍那邊的安排自然是不用高俅來插手了,王厚已經帶著李直方和武鬆等人緊鑼密鼓的安排了起來,可是這操演的事情除了禁軍之外,還需要開封府這邊配合。比如說操演之時管理百姓的秩序、操演結束之後如何收拾,這一類的事情不少,可是全都是跟操演相關的。好在禁軍操演還是放在了東京汴梁的城外,不然在城裏麵舉行,那才是真正的麻煩。在應付老百姓的事情上,高俅並不是十分的在行,因此就沒有多嘴,直接吩咐判官他們看著安排就是了。
說話間時間就已經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上元佳節可是一年一度,早幾天的時候東京汴梁的百姓便已經都傳開了,說是今年在東京汴梁的城外會有禁軍的操演,就連當今的皇上都會現身觀看。
即使那些禁軍的將領在百姓之中的名聲算不上多好,可是這改革的禁軍還是很讓百姓們期待的,畢竟這些禁軍都是拱衛東京汴梁的將士,這些人越是強大,東京汴梁的百姓不就越安全,日子也就更安穩嗎?
禁軍的操演是安排在了上午,畢竟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晚上,東京汴梁裏麵的活動還是有不少的。就算是百姓們對那些活動不怎麽感興趣,可是趙佶卻是十分的期待的,因此這操演就隻能安排在上午了。
一切就緒,趙佶也登上了專門為他這個皇帝搭建的看台,隨後一聲令下,操演開始了。
京畿的禁軍總共有十萬餘人,這些人肯定是不可能全都出現在這裏的,因為實在是安排不開,最後是安排了一萬人出場。這些人分成四隊,吹吹打打的開始操演,而後又有爭標競賽,反正是花樣繁多,很是熱鬧。
這一場下來,雖然禁軍到底是如何沒有百姓能看的出來,但是百姓們也是真的安心了不少。居住在東京汴梁,禁軍原先的糜爛樣子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而看現在的禁軍操演,雖然顯得喧鬧了一些,可是在感官上還是比原先的那些禁軍讓人更加安心了。
自然而然的,看在有心人的眼裏,卻是十分的不屑的。別看王厚安排的這一次操演聲勢浩大,但是說到底也是沒有多少真東西,花架子倒是不少,可是花架子又有什麽用處呢?好在能看出來的人大多都是行伍出身,少數的幾個文人也是明白這一次操演的難度是有多麽大,而且現在正是皇上開心的時候,因此也就沒有人開口提起這件事情。
可以說,王厚這一次安排的禁軍操演,是十分的成功的。
隻是這些事情高俅都是不清楚的,因為禁軍的大致情況他都已經猜到了,與其到現場去看那些熱鬧非凡的操演,倒不如老老實實在家待著。更何況,隻要是見過了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的閱兵儀式,對於其他的那些所謂的操演,基本上都是提不起什麽興致來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在趙佶滿心歡喜的賞賜禁軍將士的時候,高俅正坐在自家的涼亭裏麵看陳師道和蘇符下棋。
天氣還沒有轉暖,可是今天也算不上多冷,因此高俅他們才會專門到涼亭這邊來,要是今天的天氣像是前些天那樣寒冷的話,高俅他們肯定是要窩在客廳裏麵圍著小火爐坐著的。
這一次的棋局,高俅是真的做到了‘觀棋不語’。自然不是高俅的品格多麽高尚,實在是因為這兩個人下的棋高俅不會!若是象棋的話,高俅肯定會好好的‘指點’兩人一番,可是這兩個人之前下棋被高俅攪和過幾次,這次卻是下起了圍棋來。而最尷尬的一點就是,對於圍棋,高俅可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說來也是有些丟臉,蘇軾的圍棋水平可是不一般,奈何高俅跟在蘇軾身邊的那幾年身子一直都不太好,讀讀書、寫寫字就已經很難得了,再用很大的精力去下棋,著實是難為人。後來蘇軾返京之後再次離京,高俅留在東京汴梁,跟他留下的是花想容、張千還有武鬆,這三個人又會哪門子的圍棋呢?駙馬王詵倒是會圍棋,可是棋藝不精,而且也不怎麽感興趣,更何況高俅是給人家幹活的,實在是沒有必要告訴人家自己不會什麽,因此平日裏兩人也沒有說起過圍棋。
就這樣,高俅這一個帶著後世‘先進思想’的有為青年,隻能是坐在一邊幹瞪眼了。
這一場圍棋蘇符執白,陳師道執黑,高俅就看著蘇符跟陳師道快速的落子,隨後又快速的拾起對方的棋子,很快就用棋子將棋盤給鋪滿了。勝負什麽的高俅看不太出來,因為這棋盤落在他的眼裏,密密麻麻的全是棋子,而且看起來黑白兩色還是平分秋色的,因此這棋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高俅還真是看不明白。
不過高俅不懂圍棋,卻也能看明白兩人的表情,看陳師道那得意的樣子,再看看蘇符那懊惱的模樣,顯然是陳師道勝過了蘇符,而且還不是那種險勝。因為如果是險勝的話,陳師道肯定不會如此得意,而蘇符懊惱,估摸著多半是走錯了一步或者幾步,加速了自己敗亡的過程。
高俅身為一個‘圍棋菜雞’,此刻除了故作高深的鼓掌之外,也是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了。
陳師道自然不會理會正在鼓掌的高俅,隨手將自己手中的棋子放在一邊,便對著蘇符開口說道:“仲虎,這一局,你可有話說?”
“……棋差一招,我還能說什麽呢?老師的棋藝非凡,實在不是現在的我可以匹敵的。”
名義上已經認了陳師道為老師,蘇符自然是如此稱唿,此刻的他雖然依舊懊惱,不過也沒有因此而沉淪,就像他說的一樣,此刻的他確實是在圍棋一道的不如陳師道,這也沒什麽好遮掩的。
聽完蘇符的話之後,陳師道笑著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隨後說道:“不錯!不錯!你能如此豁達,著實不易。此刻的你還不如老夫,但是日後的你必然不是老夫能比擬的。這一點很重要,你一定要記好了。當然,這一局之中你後麵落子的時候有些著急了,若不是如此,老夫想要贏你,卻還沒有這麽容易。”
“老師您就別笑話我了!開始的時候棋盤之上占據一些優勢,小子便有些洋洋得意了,後麵吃了個小虧便有些接受不了,自亂陣腳之下,已然是無力迴天了,若不是還抱著一絲僥幸,這盤棋小子肯定不會跟您下到最後的!”
對自己剛才的問題,蘇符可是十分的清楚的,剛才在棋盤之上,明明有辦法扭轉頹勢,奈何心亂了,這才導致後麵的一係列問題,別人或許不清楚是怎麽迴事,可是自己的事情,蘇符自己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真要是將兩個心不甘、情不願的年輕人硬是綁在一起,雖然短時間內未必會出什麽問題,可是時間一長了,必定會鬧出矛盾來的。考慮到這些,高俅也在思考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是不是真的做的有些過分了,一個從後世而來的人反倒是開始逼迫自己的‘晚輩’不能要求‘戀愛自由’,怎麽想都是不應該的。
強扭的瓜即便再解渴,可是當一個人不渴的時候硬要去扭,那也是不太合適的。更不要說一個人扭了瓜去給另一個不渴的人,這就更加不合理了。
不過這件事情高俅也是真的沒有辦法處理,因為有一些思想、理念方麵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別人明說。這和高俅不去管京畿禁軍操演的事宜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禁軍的事情高俅不插手,那是為了避嫌,因為自己的身份實在是尷尬,做點什麽事情都是需要好好考慮一下的。而蘇符的婚事,高俅雖然有權利開口給出建議,甚至說直接影響這件事情,但是高俅畢竟是一個‘外人’。
結婚都說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家蘇符的親爹蘇邁還活著呢,高俅這邊二話不說就開始替蘇符做主,哪怕是蘇邁三兄弟都承認高俅的身份,可這裏麵畢竟是有些區別的,這樣做就有些不太合適。
不過陳師道那邊對陳舒窈的婚事又十分的上心,如果說是他的連襟趙挺之來給他家的孩子求婚,那陳師道自然是不在乎,可是蘇符卻是不太一樣的。首先就是蘇符的身份問題,陳師道畢竟算是蘇軾的學生,而蘇符又是蘇軾嫡親的孫子,雙方的身份實在是沒有更好了;其次就是蘇符自身的才學,哪怕現在還沒有真的成長起來,但是未來也肯定是不可限量的,哪怕沒有高俅這個‘四叔’的存在,就蘇符這塊‘金子’,終究也不會落得個籍籍無名。
有了這兩個原因,陳師道還有什麽可猶豫的呢?門當戶對的好女婿可是不好找,雖然也心疼自家的閨女,可是閨女畢竟是要嫁人的,陳師道就算是再如何心疼自己的閨女,總不能將陳舒窈留在自己身邊一輩子吧?現在有一個好的人選值得托付,陳師道自然是十分的上心的。
也正好趕上這些日子趙佶也是比較忙,雖然說到底是在忙些什麽沒人清楚,但是就算是瞎忙活,這位皇上也確實是在忙的。而如此一來,陳師道反倒是清閑了下來,本來他的工作就是陪著當今皇上讀讀書、寫寫字,有事情的時候再擬個敕令之類的,現在趙佶忙起來用不著陳師道了,陳師道自然就空閑了下來。
這一空閑下來,自然就是在高俅這邊住了下來。
雖然心裏麵覺得有些煩悶,可是高俅也沒有理由將陳師道給趕出去,哪怕陳師道再用蘇符和陳舒窈的事情來煩高俅,可是人家妻女都住在你這,你還能講人家趕迴家去,讓人家一個人居住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熟人之間。
好在上元節很快就要到了,等過了上元節之後,一切就都步入正軌了,該做官的做官,該讀書的讀書,該迴家的迴家。那個時候蘇符去了太學,即使每天都會迴來住,可是你陳師道也沒有時間來拿著這件事情來煩我高俅了吧?
除了陳師道之外,高俅也沒有遇到別的麻煩。
首先是陳舒窈那邊,‘借宿’的人不少,可是像陳師道這樣一天到晚沒事情做,就知道找高俅‘聊天’的人是絕無僅有的。當然高俅還是發覺了一些一樣,似乎陳舒窈對蘇符也沒有什麽不一樣的感覺,當然現在兩個人也才認識沒有多少天,說過的話加起來可能都超不過十句,這也算是正常現象。
其次就是開封府那邊,這些日子也是真的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需要高俅去處理。按著跟判官、推官他們的約定,高俅在正月十三的時候去了一趟開封府,簡單的處理了一些公文,不過也沒有什麽十分重要的事情。
雞毛蒜皮的事情多如牛毛,開封府裏麵處理這些事情的人已經忙得快要抓狂了,不過這也跟高俅沒多大關係。東京汴梁身為大宋的國都,這麽大的一座城池發生點小事情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別說是過節,就算是平常的時候也是經常需要處理這些事情,隻不過過年期間這些事情也稍微多了一些,小偷小摸的有,尋釁滋事的也有,不過並不需要特別的費心。
真正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說起來隻有一件——那就是正月十五之時禁軍操演的事情。
禁軍那邊的安排自然是不用高俅來插手了,王厚已經帶著李直方和武鬆等人緊鑼密鼓的安排了起來,可是這操演的事情除了禁軍之外,還需要開封府這邊配合。比如說操演之時管理百姓的秩序、操演結束之後如何收拾,這一類的事情不少,可是全都是跟操演相關的。好在禁軍操演還是放在了東京汴梁的城外,不然在城裏麵舉行,那才是真正的麻煩。在應付老百姓的事情上,高俅並不是十分的在行,因此就沒有多嘴,直接吩咐判官他們看著安排就是了。
說話間時間就已經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上元佳節可是一年一度,早幾天的時候東京汴梁的百姓便已經都傳開了,說是今年在東京汴梁的城外會有禁軍的操演,就連當今的皇上都會現身觀看。
即使那些禁軍的將領在百姓之中的名聲算不上多好,可是這改革的禁軍還是很讓百姓們期待的,畢竟這些禁軍都是拱衛東京汴梁的將士,這些人越是強大,東京汴梁的百姓不就越安全,日子也就更安穩嗎?
禁軍的操演是安排在了上午,畢竟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晚上,東京汴梁裏麵的活動還是有不少的。就算是百姓們對那些活動不怎麽感興趣,可是趙佶卻是十分的期待的,因此這操演就隻能安排在上午了。
一切就緒,趙佶也登上了專門為他這個皇帝搭建的看台,隨後一聲令下,操演開始了。
京畿的禁軍總共有十萬餘人,這些人肯定是不可能全都出現在這裏的,因為實在是安排不開,最後是安排了一萬人出場。這些人分成四隊,吹吹打打的開始操演,而後又有爭標競賽,反正是花樣繁多,很是熱鬧。
這一場下來,雖然禁軍到底是如何沒有百姓能看的出來,但是百姓們也是真的安心了不少。居住在東京汴梁,禁軍原先的糜爛樣子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而看現在的禁軍操演,雖然顯得喧鬧了一些,可是在感官上還是比原先的那些禁軍讓人更加安心了。
自然而然的,看在有心人的眼裏,卻是十分的不屑的。別看王厚安排的這一次操演聲勢浩大,但是說到底也是沒有多少真東西,花架子倒是不少,可是花架子又有什麽用處呢?好在能看出來的人大多都是行伍出身,少數的幾個文人也是明白這一次操演的難度是有多麽大,而且現在正是皇上開心的時候,因此也就沒有人開口提起這件事情。
可以說,王厚這一次安排的禁軍操演,是十分的成功的。
隻是這些事情高俅都是不清楚的,因為禁軍的大致情況他都已經猜到了,與其到現場去看那些熱鬧非凡的操演,倒不如老老實實在家待著。更何況,隻要是見過了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的閱兵儀式,對於其他的那些所謂的操演,基本上都是提不起什麽興致來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在趙佶滿心歡喜的賞賜禁軍將士的時候,高俅正坐在自家的涼亭裏麵看陳師道和蘇符下棋。
天氣還沒有轉暖,可是今天也算不上多冷,因此高俅他們才會專門到涼亭這邊來,要是今天的天氣像是前些天那樣寒冷的話,高俅他們肯定是要窩在客廳裏麵圍著小火爐坐著的。
這一次的棋局,高俅是真的做到了‘觀棋不語’。自然不是高俅的品格多麽高尚,實在是因為這兩個人下的棋高俅不會!若是象棋的話,高俅肯定會好好的‘指點’兩人一番,可是這兩個人之前下棋被高俅攪和過幾次,這次卻是下起了圍棋來。而最尷尬的一點就是,對於圍棋,高俅可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說來也是有些丟臉,蘇軾的圍棋水平可是不一般,奈何高俅跟在蘇軾身邊的那幾年身子一直都不太好,讀讀書、寫寫字就已經很難得了,再用很大的精力去下棋,著實是難為人。後來蘇軾返京之後再次離京,高俅留在東京汴梁,跟他留下的是花想容、張千還有武鬆,這三個人又會哪門子的圍棋呢?駙馬王詵倒是會圍棋,可是棋藝不精,而且也不怎麽感興趣,更何況高俅是給人家幹活的,實在是沒有必要告訴人家自己不會什麽,因此平日裏兩人也沒有說起過圍棋。
就這樣,高俅這一個帶著後世‘先進思想’的有為青年,隻能是坐在一邊幹瞪眼了。
這一場圍棋蘇符執白,陳師道執黑,高俅就看著蘇符跟陳師道快速的落子,隨後又快速的拾起對方的棋子,很快就用棋子將棋盤給鋪滿了。勝負什麽的高俅看不太出來,因為這棋盤落在他的眼裏,密密麻麻的全是棋子,而且看起來黑白兩色還是平分秋色的,因此這棋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高俅還真是看不明白。
不過高俅不懂圍棋,卻也能看明白兩人的表情,看陳師道那得意的樣子,再看看蘇符那懊惱的模樣,顯然是陳師道勝過了蘇符,而且還不是那種險勝。因為如果是險勝的話,陳師道肯定不會如此得意,而蘇符懊惱,估摸著多半是走錯了一步或者幾步,加速了自己敗亡的過程。
高俅身為一個‘圍棋菜雞’,此刻除了故作高深的鼓掌之外,也是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了。
陳師道自然不會理會正在鼓掌的高俅,隨手將自己手中的棋子放在一邊,便對著蘇符開口說道:“仲虎,這一局,你可有話說?”
“……棋差一招,我還能說什麽呢?老師的棋藝非凡,實在不是現在的我可以匹敵的。”
名義上已經認了陳師道為老師,蘇符自然是如此稱唿,此刻的他雖然依舊懊惱,不過也沒有因此而沉淪,就像他說的一樣,此刻的他確實是在圍棋一道的不如陳師道,這也沒什麽好遮掩的。
聽完蘇符的話之後,陳師道笑著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隨後說道:“不錯!不錯!你能如此豁達,著實不易。此刻的你還不如老夫,但是日後的你必然不是老夫能比擬的。這一點很重要,你一定要記好了。當然,這一局之中你後麵落子的時候有些著急了,若不是如此,老夫想要贏你,卻還沒有這麽容易。”
“老師您就別笑話我了!開始的時候棋盤之上占據一些優勢,小子便有些洋洋得意了,後麵吃了個小虧便有些接受不了,自亂陣腳之下,已然是無力迴天了,若不是還抱著一絲僥幸,這盤棋小子肯定不會跟您下到最後的!”
對自己剛才的問題,蘇符可是十分的清楚的,剛才在棋盤之上,明明有辦法扭轉頹勢,奈何心亂了,這才導致後麵的一係列問題,別人或許不清楚是怎麽迴事,可是自己的事情,蘇符自己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