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中,步兵六連踏著分列式節奏,踏著堅實的土地,士氣衝天,整齊如一人,寒光閃過,肩上的步槍準確的劈下,一排排亮閃閃的槍刺,一雙雙清澈的眼睛,排山倒海的氣勢,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讓主席台上的軍長肅然起敬,憤怒的眼神轉為平和,平和的眼睛透視著信任,信任的雙眸流閃著淚光,淚光輕輕閃爍,不經意間盈滿眼窩。將軍從不流淚,將軍的眼淚從不會流到臉上。
音樂驟停,呐喊消失,分列式結束,大操場恢複沉寂,各連方隊均迴到原來閱兵位置待機,像等待宣判式的等待軍長訓話。幾千人聚集在一起竟然沒有一絲聲響,令人恐怖的寂靜,靜得隻剩下唿吸和心跳,像大戰前夜,更像攻擊發起前在敵陣地前沿前潛伏待機。
寂靜中的六連方隊整齊肅穆,保持著隨時可投入戰場,隨時可以衝殺的“臨戰”狀態,看似毫無破綻。可幾個幹部的心裏早就開了鍋,閱兵式親眼看見軍長惡狠狠的死盯於繼成,像是懷著刻骨仇恨;分列式通過主席台時又隱約的發現軍長眼圈泛紅,這可不是吉兆,人急了才眼紅,軍長這是真氣急眼了,他要死盯住六連不放啊。
幾個幹部用連、排思維猜測著正軍職首長的心理,盡管有些超前,有些不自量力,但積極領會上級意圖總不會錯,小人物摸準大上級心理也並非難事,尤其在沒有仗打的日子裏,某些小人物差不多快成了首長們的肚裏蛔蟲。
六連的幾個“泥腿子”幹部可不像機關參謀、幹事似的,擅長給首長號脈,他們的想法樸素簡單,講究直來直去。看到軍長麵目兇惡,他們的心就哆嗦。很簡單的揣測出軍長此行的目的,每年一次例行性的“開訓動員大會”不可能驚動老首長大駕光臨。要不是因為連隊死了人,對集團軍工作影響巨大,軍長輕易不會奔襲幾百公裏,進山來打擾基層正常工作。a集團軍上下誰不知道軍長的工作作風,平日做慣了甩手掌櫃,天塌下來他都不會眨下眼皮,隻有809團,隻有步兵六連出事才會讓他煩心、鬧心、上心,在軍長眼裏那比天塌還嚴重。
a集團軍範圍內,誰都知道於軍長對809團,對步兵六連的感情。他老人家對這支部隊的熱愛程度,甚至可以用偏愛、寵愛、溺愛來形容,說白了就是護犢子。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不敢在麵前說809團半句壞話,誰都不敢對步兵六連有任何微詞。誰敢對809團半點不敬,那就是對老頭子不敬;誰敢跟步兵六連過不去,那就是跟老頭子過不去,那叫太歲頭上動土,相當於指著老頭子的臉叫罵,如同直接和他宣戰一樣。相反,即使真出了問題,也沒人敢說,說了他也不信。反正大家把一條機關流傳多年的格言記熟了,別撞到槍口就成。“一號首長於克功,a集團軍老祖宗,一天到晚沒啥事,死盯六連不放鬆。”
隊列中的高遠和全團官兵一樣,頑強的操守著隊列條令,一絲不苟的執行著隊列紀律。從早六點在大操場集合,一直等到七點鍾軍長車隊駛入,再經過閱兵式,分列式,團長下達開訓動員令,政委做開訓動員講話,各營長和戰士代表上台表決心,一環扣一環,一個程序接一個程序,沒等軍長最後做指示,時間早就超過了四個小時,其中有三個多小時是立正站在原地一動不動。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站功甚至比長距離越野還累還難,非經過嚴格訓練不可,否則不管春夏秋冬,站半個小時就會有人渾身是汗,站一個小時就會有人或撲、或躺、或堆、或趴、或倒,千姿百態,各種造型。恐怕隻有809團這樣的戰鬥部隊,才能練成如此精深純厚的“站樁功”,一個個像樹似的直立,一個個靠信念意誌支撐。所有官兵都知道,809團除了在衝向敵人陣地時被炮彈、子彈擊中(個別時候也會被己方的槍彈誤傷)才會倒下。其他場合,尤其是麵對他們的軍長時,隻能筆直挺拔,別無選擇。
高遠外表紋絲不動,心裏翻江倒海。他的思維向來不太安份,經常性的喜歡胡思亂想。這在隊列當中,算是一種長時間站立時,除卻內功、站功以外的常用技巧,就是老兵們常說的“身體不動意念動”,人站在原地不動,思想意識卻一刻不停的運動,讓意念從下至上,再從上至下的循環流動,以分散注意力,保持體力,維持立正的標準姿勢,外人還看不出來,表麵上莊嚴肅立聚精會神,思想卻可能早已神遊八極。
軍長閱兵的時候,確切的說當軍長與於排長對視之時,高遠已經不自覺的運用技巧了。當時他的腦袋裏想的都是於排長的表現,甚至還猥瑣的盼望著排長在對視中敗下陣來。不知出於什麽心理,反正身體疲勞確實得到很大緩解。眼下高遠在實打實的堅持了四個小時後,再次挺不住了,在軍長講話之前,他要嚐試技巧。先是把腳在大頭鞋裏弓起來,讓腳弓弧度增大,利用鞋子裏麵的剩餘空間,不停的運動腳趾和腳跟,輪換做為支點,緩解疲勞。再就是讓兩支腳上的四個支點像馬蹄式的狠狠抓住地麵,仿佛能增大地球的吸引力,從而增加重量,防止身體的搖晃摔倒。當然這種技巧還屬站功的一部分,並沒有運用意念。
接下來高遠就開始展開想象了,他先是按照老兵教的辦法,從腳到頭,再從頭到腳的意念了一番,不起絲毫作用,驗證了一把唯心論是胡扯八道,隻有唯物論才是科學的硬道理。
未等高遠實施第二次思想溜號,也算是意念未遂。大會主持人團政委發了話:“下麵請軍長做重要指示。”
聽眾均持槍在手,還帶著白手套,無法做出熱烈鼓掌的動作,無法讓快要凍僵的手趁此機會活動活動。預演時幹部們倒是想到了這一點,就是將槍夾在兩腿之間,謄出手脫手套鼓掌。當然不是為了讓弟兄們舒筋活血,主要是為了表達對軍長的無比敬意。可是條令沒有規定這個動作,看上去不雅觀,還不容易體現整齊劃一,隻能忍痛割愛。
戰士們聽到軍長要講話那一刻,精神均為之一振。他們可不管軍長的指示多麽有意義,多麽重要,重要的是難熬的大會總算快結束了。薄薄的線絲手套除了體現軍容嚴整,不具備任何保暖作用。雖已立春,可寒風嗖嗖,氣溫仍在零下十度左右,大部分戰士的手早被凍成“豬爪”,比平時能大出一圈。凍也凍了,尿也憋了,腿腳早麻木了,三拜九叩都拜了叩了,隻差這最後一哆嗦,大家都覺得盼到了頭,勝利隻差堅持最後五分鍾。
“同誌們:……稍息……”
軍長騰的一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沙啞的男中音拔高了幾度,像大型轟炸機在低空嗡嗡的盤旋。寂靜的大操場突然齊唰唰爆發出“哢”、“嘩”兩個間隔十秒的聲響,那是二千個左腳跟靠攏右腳跟,二千枝步槍瞬間提起,摩擦身體緊貼腰跡發出的持槍立正動作,是嚴格按照條令規定,迴敬軍長的問候。而後又按照軍長的要求,同一時間,同一動作的“稍息”。將步槍迅速置於身體右側,兩千個槍托距離地麵五公分位置懸空,“嘩”聲隨之而來,那是槍身再次與腰跡輕擦的動靜,同時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三分之二。
“我今天隻講三句話……”
高遠一聽就覺得壞了,在禮堂每次召開軍人大會,很多首長一上來都說要講“三句話”,也有的說要講“三個問題”。可一講起起來就刹不住車,每句話裏都分成三個或更多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都是三個,反正沒有少於這個數的,算是“無三不成文”的規矩套路吧。)每個問題又細分為三點,每點下麵還要展開成三小點,每小點還要具體強調三項,還要舉很多鮮活的事例,舉一反三現身說法。總之,首長說講“三句話”,少說也得講一個小時,個別表達能力超強的,講大半天不用喝半口水。
可怕的軍長手上居然拿著可怕的一摞材料,厚厚的,足有二十頁a4紙。高遠知道那是所謂“三句話”的講話提綱,但他不知道那提綱包含的內容有多麽深刻多麽廣泛。那是軍機關的筆杆子們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多少個不眠之夜的辛苦結晶。幾乎把軍長揣摩成透明的玻璃體,軍長的思想,軍長平時說話的語氣,甚至軍長愛說的口頭語,每一處需要掌聲的停頓都涵蓋進去,設計得無比巧妙,天衣無縫。照著那二十頁提綱開念,即有高度,又有深度,比軍長的實際水平要高得多。如果軍長再展開些講,估計兩個小時肯定擋不住,而堅持了四個小時的高遠們還能抵擋住兩個小時嗎?
“809團是一支過得硬的老部隊,是集團軍黨委信得過的部隊,是集團軍的王牌,是軍區的拳頭,我為有你們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而驕傲……”
軍長的第一句話算得上定調,對809團高度評價。在場的團首長和六連的幹部們立刻大鬆了幾口氣,提在嗓子眼的心幾乎快要落了地。軍長說的雖然是套話,但態度很堅決,對老部隊的感情沒變,給809團的定位沒變,表明六連這次死人事件,並沒有過多影響軍首長對這支部隊的印象。
高遠和大部分戰士聽了這話差點沒暈過去,本來就從裏到外的冰涼,這迴跟頭上澆了冰碴子,冰涼透頂。戰士和軍官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差距過於明顯。他們從軍長第一句話的口氣感覺到“三句話”可能要展開成三個問題了。而自己的體力、耐力、防寒力顯然承受不了“三句話”的巨大打擊,精神和意誌臨近崩潰。
春風並不和煦,更沒半點溫暖,從高遠的領口、袖口、褲腿口,隻要有開口就無孔不入,硬往裏鑽,甚至從褲子前門開口處灌入,直奔命根子而來。高遠感到小腹一陣陣的收縮墜痛,有點像憋尿,更像痛經(趕大車時偷聽搭車的婦女閑聊得知)。露在外麵的皮肉就更遭罪了,二月春風似剪刀,大操場的春風似剪刀,更像椎子,刺痛著張張蘋果一樣的紅臉。高遠快堅持不住了,也不管地麵有多麽冰涼,竟然產生了蹲坐於地的念頭。
音樂驟停,呐喊消失,分列式結束,大操場恢複沉寂,各連方隊均迴到原來閱兵位置待機,像等待宣判式的等待軍長訓話。幾千人聚集在一起竟然沒有一絲聲響,令人恐怖的寂靜,靜得隻剩下唿吸和心跳,像大戰前夜,更像攻擊發起前在敵陣地前沿前潛伏待機。
寂靜中的六連方隊整齊肅穆,保持著隨時可投入戰場,隨時可以衝殺的“臨戰”狀態,看似毫無破綻。可幾個幹部的心裏早就開了鍋,閱兵式親眼看見軍長惡狠狠的死盯於繼成,像是懷著刻骨仇恨;分列式通過主席台時又隱約的發現軍長眼圈泛紅,這可不是吉兆,人急了才眼紅,軍長這是真氣急眼了,他要死盯住六連不放啊。
幾個幹部用連、排思維猜測著正軍職首長的心理,盡管有些超前,有些不自量力,但積極領會上級意圖總不會錯,小人物摸準大上級心理也並非難事,尤其在沒有仗打的日子裏,某些小人物差不多快成了首長們的肚裏蛔蟲。
六連的幾個“泥腿子”幹部可不像機關參謀、幹事似的,擅長給首長號脈,他們的想法樸素簡單,講究直來直去。看到軍長麵目兇惡,他們的心就哆嗦。很簡單的揣測出軍長此行的目的,每年一次例行性的“開訓動員大會”不可能驚動老首長大駕光臨。要不是因為連隊死了人,對集團軍工作影響巨大,軍長輕易不會奔襲幾百公裏,進山來打擾基層正常工作。a集團軍上下誰不知道軍長的工作作風,平日做慣了甩手掌櫃,天塌下來他都不會眨下眼皮,隻有809團,隻有步兵六連出事才會讓他煩心、鬧心、上心,在軍長眼裏那比天塌還嚴重。
a集團軍範圍內,誰都知道於軍長對809團,對步兵六連的感情。他老人家對這支部隊的熱愛程度,甚至可以用偏愛、寵愛、溺愛來形容,說白了就是護犢子。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不敢在麵前說809團半句壞話,誰都不敢對步兵六連有任何微詞。誰敢對809團半點不敬,那就是對老頭子不敬;誰敢跟步兵六連過不去,那就是跟老頭子過不去,那叫太歲頭上動土,相當於指著老頭子的臉叫罵,如同直接和他宣戰一樣。相反,即使真出了問題,也沒人敢說,說了他也不信。反正大家把一條機關流傳多年的格言記熟了,別撞到槍口就成。“一號首長於克功,a集團軍老祖宗,一天到晚沒啥事,死盯六連不放鬆。”
隊列中的高遠和全團官兵一樣,頑強的操守著隊列條令,一絲不苟的執行著隊列紀律。從早六點在大操場集合,一直等到七點鍾軍長車隊駛入,再經過閱兵式,分列式,團長下達開訓動員令,政委做開訓動員講話,各營長和戰士代表上台表決心,一環扣一環,一個程序接一個程序,沒等軍長最後做指示,時間早就超過了四個小時,其中有三個多小時是立正站在原地一動不動。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站功甚至比長距離越野還累還難,非經過嚴格訓練不可,否則不管春夏秋冬,站半個小時就會有人渾身是汗,站一個小時就會有人或撲、或躺、或堆、或趴、或倒,千姿百態,各種造型。恐怕隻有809團這樣的戰鬥部隊,才能練成如此精深純厚的“站樁功”,一個個像樹似的直立,一個個靠信念意誌支撐。所有官兵都知道,809團除了在衝向敵人陣地時被炮彈、子彈擊中(個別時候也會被己方的槍彈誤傷)才會倒下。其他場合,尤其是麵對他們的軍長時,隻能筆直挺拔,別無選擇。
高遠外表紋絲不動,心裏翻江倒海。他的思維向來不太安份,經常性的喜歡胡思亂想。這在隊列當中,算是一種長時間站立時,除卻內功、站功以外的常用技巧,就是老兵們常說的“身體不動意念動”,人站在原地不動,思想意識卻一刻不停的運動,讓意念從下至上,再從上至下的循環流動,以分散注意力,保持體力,維持立正的標準姿勢,外人還看不出來,表麵上莊嚴肅立聚精會神,思想卻可能早已神遊八極。
軍長閱兵的時候,確切的說當軍長與於排長對視之時,高遠已經不自覺的運用技巧了。當時他的腦袋裏想的都是於排長的表現,甚至還猥瑣的盼望著排長在對視中敗下陣來。不知出於什麽心理,反正身體疲勞確實得到很大緩解。眼下高遠在實打實的堅持了四個小時後,再次挺不住了,在軍長講話之前,他要嚐試技巧。先是把腳在大頭鞋裏弓起來,讓腳弓弧度增大,利用鞋子裏麵的剩餘空間,不停的運動腳趾和腳跟,輪換做為支點,緩解疲勞。再就是讓兩支腳上的四個支點像馬蹄式的狠狠抓住地麵,仿佛能增大地球的吸引力,從而增加重量,防止身體的搖晃摔倒。當然這種技巧還屬站功的一部分,並沒有運用意念。
接下來高遠就開始展開想象了,他先是按照老兵教的辦法,從腳到頭,再從頭到腳的意念了一番,不起絲毫作用,驗證了一把唯心論是胡扯八道,隻有唯物論才是科學的硬道理。
未等高遠實施第二次思想溜號,也算是意念未遂。大會主持人團政委發了話:“下麵請軍長做重要指示。”
聽眾均持槍在手,還帶著白手套,無法做出熱烈鼓掌的動作,無法讓快要凍僵的手趁此機會活動活動。預演時幹部們倒是想到了這一點,就是將槍夾在兩腿之間,謄出手脫手套鼓掌。當然不是為了讓弟兄們舒筋活血,主要是為了表達對軍長的無比敬意。可是條令沒有規定這個動作,看上去不雅觀,還不容易體現整齊劃一,隻能忍痛割愛。
戰士們聽到軍長要講話那一刻,精神均為之一振。他們可不管軍長的指示多麽有意義,多麽重要,重要的是難熬的大會總算快結束了。薄薄的線絲手套除了體現軍容嚴整,不具備任何保暖作用。雖已立春,可寒風嗖嗖,氣溫仍在零下十度左右,大部分戰士的手早被凍成“豬爪”,比平時能大出一圈。凍也凍了,尿也憋了,腿腳早麻木了,三拜九叩都拜了叩了,隻差這最後一哆嗦,大家都覺得盼到了頭,勝利隻差堅持最後五分鍾。
“同誌們:……稍息……”
軍長騰的一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沙啞的男中音拔高了幾度,像大型轟炸機在低空嗡嗡的盤旋。寂靜的大操場突然齊唰唰爆發出“哢”、“嘩”兩個間隔十秒的聲響,那是二千個左腳跟靠攏右腳跟,二千枝步槍瞬間提起,摩擦身體緊貼腰跡發出的持槍立正動作,是嚴格按照條令規定,迴敬軍長的問候。而後又按照軍長的要求,同一時間,同一動作的“稍息”。將步槍迅速置於身體右側,兩千個槍托距離地麵五公分位置懸空,“嘩”聲隨之而來,那是槍身再次與腰跡輕擦的動靜,同時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三分之二。
“我今天隻講三句話……”
高遠一聽就覺得壞了,在禮堂每次召開軍人大會,很多首長一上來都說要講“三句話”,也有的說要講“三個問題”。可一講起起來就刹不住車,每句話裏都分成三個或更多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都是三個,反正沒有少於這個數的,算是“無三不成文”的規矩套路吧。)每個問題又細分為三點,每點下麵還要展開成三小點,每小點還要具體強調三項,還要舉很多鮮活的事例,舉一反三現身說法。總之,首長說講“三句話”,少說也得講一個小時,個別表達能力超強的,講大半天不用喝半口水。
可怕的軍長手上居然拿著可怕的一摞材料,厚厚的,足有二十頁a4紙。高遠知道那是所謂“三句話”的講話提綱,但他不知道那提綱包含的內容有多麽深刻多麽廣泛。那是軍機關的筆杆子們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多少個不眠之夜的辛苦結晶。幾乎把軍長揣摩成透明的玻璃體,軍長的思想,軍長平時說話的語氣,甚至軍長愛說的口頭語,每一處需要掌聲的停頓都涵蓋進去,設計得無比巧妙,天衣無縫。照著那二十頁提綱開念,即有高度,又有深度,比軍長的實際水平要高得多。如果軍長再展開些講,估計兩個小時肯定擋不住,而堅持了四個小時的高遠們還能抵擋住兩個小時嗎?
“809團是一支過得硬的老部隊,是集團軍黨委信得過的部隊,是集團軍的王牌,是軍區的拳頭,我為有你們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而驕傲……”
軍長的第一句話算得上定調,對809團高度評價。在場的團首長和六連的幹部們立刻大鬆了幾口氣,提在嗓子眼的心幾乎快要落了地。軍長說的雖然是套話,但態度很堅決,對老部隊的感情沒變,給809團的定位沒變,表明六連這次死人事件,並沒有過多影響軍首長對這支部隊的印象。
高遠和大部分戰士聽了這話差點沒暈過去,本來就從裏到外的冰涼,這迴跟頭上澆了冰碴子,冰涼透頂。戰士和軍官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差距過於明顯。他們從軍長第一句話的口氣感覺到“三句話”可能要展開成三個問題了。而自己的體力、耐力、防寒力顯然承受不了“三句話”的巨大打擊,精神和意誌臨近崩潰。
春風並不和煦,更沒半點溫暖,從高遠的領口、袖口、褲腿口,隻要有開口就無孔不入,硬往裏鑽,甚至從褲子前門開口處灌入,直奔命根子而來。高遠感到小腹一陣陣的收縮墜痛,有點像憋尿,更像痛經(趕大車時偷聽搭車的婦女閑聊得知)。露在外麵的皮肉就更遭罪了,二月春風似剪刀,大操場的春風似剪刀,更像椎子,刺痛著張張蘋果一樣的紅臉。高遠快堅持不住了,也不管地麵有多麽冰涼,竟然產生了蹲坐於地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