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會注意到這個人?”寧泊誌不解的問。
“我是在瀟湘館遇到他的……”二皇子直接將他與萬利在瀟湘館相遇的事情說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瀟湘館的洛七對他的敬重十分不尋常?”寧泊誌更加疑惑了。言朗以前雖然也跟自己去過瀟湘館,但他並非是那裏的常客,也沒有壓過莊,為什麽在喬裝以後,會得到洛七這般對待呢?
“你想什麽呢?”二皇子見寧泊誌發呆,不由問道。
“我隻是想不通他的目的是什麽。”
“誰的目的?萬利?”
“恩。”寧泊誌點頭。
“對了,他到底是什麽身份啊?我事後就派人去查了,但查出來的結果明顯是假的,就說他是刑部的一個司獄,出身也十分簡單,但這樣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瀟湘館,更不可能得洛七如此禮遇的。”二皇子皺著眉頭道。
“我之前也調查過他。”寧泊誌淺淺飲了一口茶水,緩聲道:“因為他便是當日擊殺程萬裏的獄卒,也算是幫了你我一個大忙。”
“這麽巧?”二皇子有些驚訝。
“不是巧,他根本就是故意的。”寧泊誌淡淡一笑道:“因為萬利就是言朗。他喬裝後混入刑部,估計是奉旨辦差。而在他擊殺程萬裏之前,我恰好去見過他一麵,暗示他一些事情,希望他能幫我們。”
“你說他殺了程萬裏是為了幫我們?”二皇子更加震驚,因為在他的認知中,言朗不會偏幫任何人,隻會奉旨行事而已。
“應該是,畢竟他也算是性情中人。但也有可能擊殺程萬裏是陛下的意思,可如果不是,那言朗估計會因此而開罪陛下……所以你我都欠他一個很大的人情才是。”寧泊誌無奈的笑了笑。
“那……這次父皇大怒……不對,程萬裏的事情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呀。”
“陛下怒砸禦書房以後,你手中的科舉案也跟著審結了,難道你沒想過突如其來的證人為何會出現在大堂之上嗎?”
“難道又是言朗?”二皇子半信半疑道:“即便如此,父皇為何會發怒呢?”
“陛下為何發怒我也百思不解,但此安能盡快審結,卻是言朗密奏之果。恐怕陛下發怒的原因,還有他密奏的其他內容吧……”
“其他內容?”
“比如幕後之人的猜測與證據,比如言朗自身的態度和立場,再比如……”
“什麽?”
“沒什麽,一切不過是我的猜測罷了。”寧泊誌突然笑道:“不過無論是何原因,現在都與你我無關了,而言朗要假扮成萬利,咱們也無需說穿,在公事上麵對他的時候,隻當不認識便好。”
“可我還是想不通他去瀟湘館幹什麽。”二皇子一口飲盡杯中酒。
“這件事我會再想辦法調查的。”寧泊誌歎了口氣,心想不要被我猜中才好。
……
“此事倒不急,但是他奉旨調任禮部,至今一直稱病在家,未曾上任,你看這是怎麽迴事?”二皇子歪著頭,滿臉的不解。
“誰知道呢,如果不是真的病了,也許就是在跟陛下鬧脾氣吧。陛下不也是在他離開以後怒砸了禦書房麽。”寧泊誌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鬧脾氣?誰敢拿聖旨鬧脾氣啊……”二皇子撇了撇嘴。
“你不是說不要小看了一國之君的氣度嗎,也許陛下就有這個氣度,容忍言朗在上任的問題上鬧鬧脾氣也不一定呢,再說了,陛下突然將言朗調道混亂不堪的禮部,定是有其用意的。”
“想不通……”二皇子搖了搖頭,歎氣道:“我實在是想不通父皇用意何在。不過說到禮部,這兩日太子那邊一直在舉薦心腹,我也上了兩個折子,舉薦了一些門生,可是父皇一個都沒有批,不知最後這禮部尚書一職會花落誰家。”
“你也上了折子?”寧泊誌一愣。
“是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以前禮部一直暗中為太子辦事,這次蕭天風倒了,咱們當然要想辦法插進去了。”二皇子理直氣壯的迴答。
“哎……”寧泊誌微微一歎道:“反正你折子都呈上去了,我說什麽都晚了。不過不要緊,反正陛下也不會批,而且你不上折子才奇怪呢。”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二皇子不解。
“這次的事雖然你我都心知肚明,與太子脫不了幹係,陛下也未必不會懷疑。但是案件審結,你未動太子分好,而且在庭審過程中,你我受到了不小的非議,你覺得此案贏家是誰?”寧泊誌不緩不急的問。
“贏家?”二皇子沉思道:“雖然表麵上太子失去了禮部,但他的態度得到朝臣認可,而我卻遭到非議,因此算是兩敗俱傷吧。”
“非也。”寧泊誌笑道:“禮部對太子來說不單是科舉斂財的工具,還有門生的出路,朝堂的勢力以及各大儀典上的優勢等等……而他雖然事後處置的態度極佳,反而讓朝臣轉為猜疑咱們,但重點在於陛下。”
“父皇?”
“此事你處理的毫無紕漏,但卻無故遭到非議。我也因此重病不起,讓你的形勢顯得更加局促。反而太子贏得朝堂之上一致認可,表麵上風光至極,這讓陛下怎麽看?”
“……”
“有時候,得便是失,失也是得。太子損失了禮部,贏得了虛無的讚賞,而朝臣們的傾向反而會讓陛下反感。而你有功無過,卻飽受非議,雖不能令陛下反思,卻可贏得一絲好感。”
“難道父皇不會跟朝臣們一樣,懷疑這次的案件是我對太子的陷害之舉嗎?”二皇子仍有疑慮。
“如果我沒猜錯,北門會為我們打消陛下這個疑慮。”
“北門?孫孝資?言朗?”
“嗬嗬,這就不是你我應該考慮的事情了。你隻要記住,接下來你可以爭,但不要勝,你可以做,但不要錯,至於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那這禮部……真的要放手嗎?”二皇子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不爭禮部尚書,但是要悄悄安插下麵的門生,官職不怕小,但盡量要多,而且最好不要被人察覺。”
“多……這點不太好辦啊……”二皇子為難的皺了皺眉。
“今年的科舉不是還要重試嗎!目前為止,禮部可是空缺最多的地方了……”
二皇子愣了愣,突然笑道:“我明白了。”
……
“我是在瀟湘館遇到他的……”二皇子直接將他與萬利在瀟湘館相遇的事情說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瀟湘館的洛七對他的敬重十分不尋常?”寧泊誌更加疑惑了。言朗以前雖然也跟自己去過瀟湘館,但他並非是那裏的常客,也沒有壓過莊,為什麽在喬裝以後,會得到洛七這般對待呢?
“你想什麽呢?”二皇子見寧泊誌發呆,不由問道。
“我隻是想不通他的目的是什麽。”
“誰的目的?萬利?”
“恩。”寧泊誌點頭。
“對了,他到底是什麽身份啊?我事後就派人去查了,但查出來的結果明顯是假的,就說他是刑部的一個司獄,出身也十分簡單,但這樣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瀟湘館,更不可能得洛七如此禮遇的。”二皇子皺著眉頭道。
“我之前也調查過他。”寧泊誌淺淺飲了一口茶水,緩聲道:“因為他便是當日擊殺程萬裏的獄卒,也算是幫了你我一個大忙。”
“這麽巧?”二皇子有些驚訝。
“不是巧,他根本就是故意的。”寧泊誌淡淡一笑道:“因為萬利就是言朗。他喬裝後混入刑部,估計是奉旨辦差。而在他擊殺程萬裏之前,我恰好去見過他一麵,暗示他一些事情,希望他能幫我們。”
“你說他殺了程萬裏是為了幫我們?”二皇子更加震驚,因為在他的認知中,言朗不會偏幫任何人,隻會奉旨行事而已。
“應該是,畢竟他也算是性情中人。但也有可能擊殺程萬裏是陛下的意思,可如果不是,那言朗估計會因此而開罪陛下……所以你我都欠他一個很大的人情才是。”寧泊誌無奈的笑了笑。
“那……這次父皇大怒……不對,程萬裏的事情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呀。”
“陛下怒砸禦書房以後,你手中的科舉案也跟著審結了,難道你沒想過突如其來的證人為何會出現在大堂之上嗎?”
“難道又是言朗?”二皇子半信半疑道:“即便如此,父皇為何會發怒呢?”
“陛下為何發怒我也百思不解,但此安能盡快審結,卻是言朗密奏之果。恐怕陛下發怒的原因,還有他密奏的其他內容吧……”
“其他內容?”
“比如幕後之人的猜測與證據,比如言朗自身的態度和立場,再比如……”
“什麽?”
“沒什麽,一切不過是我的猜測罷了。”寧泊誌突然笑道:“不過無論是何原因,現在都與你我無關了,而言朗要假扮成萬利,咱們也無需說穿,在公事上麵對他的時候,隻當不認識便好。”
“可我還是想不通他去瀟湘館幹什麽。”二皇子一口飲盡杯中酒。
“這件事我會再想辦法調查的。”寧泊誌歎了口氣,心想不要被我猜中才好。
……
“此事倒不急,但是他奉旨調任禮部,至今一直稱病在家,未曾上任,你看這是怎麽迴事?”二皇子歪著頭,滿臉的不解。
“誰知道呢,如果不是真的病了,也許就是在跟陛下鬧脾氣吧。陛下不也是在他離開以後怒砸了禦書房麽。”寧泊誌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鬧脾氣?誰敢拿聖旨鬧脾氣啊……”二皇子撇了撇嘴。
“你不是說不要小看了一國之君的氣度嗎,也許陛下就有這個氣度,容忍言朗在上任的問題上鬧鬧脾氣也不一定呢,再說了,陛下突然將言朗調道混亂不堪的禮部,定是有其用意的。”
“想不通……”二皇子搖了搖頭,歎氣道:“我實在是想不通父皇用意何在。不過說到禮部,這兩日太子那邊一直在舉薦心腹,我也上了兩個折子,舉薦了一些門生,可是父皇一個都沒有批,不知最後這禮部尚書一職會花落誰家。”
“你也上了折子?”寧泊誌一愣。
“是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以前禮部一直暗中為太子辦事,這次蕭天風倒了,咱們當然要想辦法插進去了。”二皇子理直氣壯的迴答。
“哎……”寧泊誌微微一歎道:“反正你折子都呈上去了,我說什麽都晚了。不過不要緊,反正陛下也不會批,而且你不上折子才奇怪呢。”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二皇子不解。
“這次的事雖然你我都心知肚明,與太子脫不了幹係,陛下也未必不會懷疑。但是案件審結,你未動太子分好,而且在庭審過程中,你我受到了不小的非議,你覺得此案贏家是誰?”寧泊誌不緩不急的問。
“贏家?”二皇子沉思道:“雖然表麵上太子失去了禮部,但他的態度得到朝臣認可,而我卻遭到非議,因此算是兩敗俱傷吧。”
“非也。”寧泊誌笑道:“禮部對太子來說不單是科舉斂財的工具,還有門生的出路,朝堂的勢力以及各大儀典上的優勢等等……而他雖然事後處置的態度極佳,反而讓朝臣轉為猜疑咱們,但重點在於陛下。”
“父皇?”
“此事你處理的毫無紕漏,但卻無故遭到非議。我也因此重病不起,讓你的形勢顯得更加局促。反而太子贏得朝堂之上一致認可,表麵上風光至極,這讓陛下怎麽看?”
“……”
“有時候,得便是失,失也是得。太子損失了禮部,贏得了虛無的讚賞,而朝臣們的傾向反而會讓陛下反感。而你有功無過,卻飽受非議,雖不能令陛下反思,卻可贏得一絲好感。”
“難道父皇不會跟朝臣們一樣,懷疑這次的案件是我對太子的陷害之舉嗎?”二皇子仍有疑慮。
“如果我沒猜錯,北門會為我們打消陛下這個疑慮。”
“北門?孫孝資?言朗?”
“嗬嗬,這就不是你我應該考慮的事情了。你隻要記住,接下來你可以爭,但不要勝,你可以做,但不要錯,至於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那這禮部……真的要放手嗎?”二皇子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不爭禮部尚書,但是要悄悄安插下麵的門生,官職不怕小,但盡量要多,而且最好不要被人察覺。”
“多……這點不太好辦啊……”二皇子為難的皺了皺眉。
“今年的科舉不是還要重試嗎!目前為止,禮部可是空缺最多的地方了……”
二皇子愣了愣,突然笑道:“我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