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老英雄的兒女們商量著什麽,他的兒子站起來了,笑著示意大家別說話,“我很感謝常書的養父母,很感謝常書的爸爸媽媽,你們養育這麽孝順的兒子,我代表全家感謝常書,把我爸照顧的這麽好,這麽快樂,綜合剛才的各種信息,我和兩個妹妹商量一下,認為常書具備開辦敬老院的一切道德品質,我們準備出資和其它的支持,幫助常書創辦敬老院,但不是無償的,具體的還款辦法,咱們具體商定,好吧,常書,你的意見呢?”
大家都看著我,我懵了,看著我養父母,“爸,媽,我,我行嗎?哼哼哼。”我非常不自信,且膽怯地說。養母看了養父一眼,笑著說:“你照顧你艾叔,被崩一臉一身的屎和血,你嫌髒了嗎?”
聽到我養母這樣說,大家更欣喜和驚訝了,我笑著說:“哼哼哼,哪能啊。”
媽媽突然一拍大腿站起來了,“兒子,就這樣定了,辦敬老院,我們都幫你。”她開心地說。
經過周密地討論,在老季叔的指導下,初步簽訂了建設敬老院的協議。老英雄的兒女出資,並按照城市的標準進行建設和裝修,等基本造價確定後,我們再根據具體情況,約定我還款的方式。
在我養父的操作下,又順著原本四間門麵的地皮,往西置換了三十米。在建設的時候,在原門麵的位置外麵,讓出了十五米,以備將來街道拓寬建設時用。
10月10日,勘察設計人員、建設隊,就都來了。我和養父母、麗麗的爸爸和大爺、老英雄搬到了原計生委的房子裏,還占用了艾英家的房子。
整個占地麵積是六百平方,設計成了坐井觀天的方式,一圈建成三層樓房,中間是花園和休閑的,南麵樓的第三層,是大通屋子,向陽,建設成活動室與曬被子的地方。
一樓門麵的最北邊一間屋子,建設成“革命教育館”,把老英雄的事跡、勳章、證書,以及他們戰友的遺物等全部展列出來。
一層層高是三米六,二層和三層層高都是兩米九。為了盡快完工,進入了幾個建築隊,有監工,有指揮。一直到1998年的3月29日,才全部完工。
看著這在桃花鄉,甚至在整個梨花縣,都是坐標性的大樓,我的心中很是開心和自豪了。但在最後算錢的時候,我簡直要被嚇出心髒病了。
1998年,花費18萬!
我一個月的工資是180,加上抄寫法律文書的和跟案件的提成,也就是二百七八十元,算三百吧,一年是三千六,十年三萬六,五十年,我才能還完錢啊!
知道錢以後,我是睡不著吃不下啊,一嘴都是泡啊!
在許多人的見證下,還款方案和協議出來了。
第一,隻要本金。
第二,照顧老英雄,從1997年開始算,1997年每月夥食費和住宿費220元,1998年是240元,1999年每月是300元,2000年開始每年根據市場物價重新確定,直到老人去世為止。
第三,從1998年開始償還5000元,以此類推,每年償還的錢數增加一千,加上照顧老英雄的開支,還完為止。
第四,免費收納抗戰英雄、解放戰爭英雄與其他老年退伍貧困軍人,每收一個,按照老英雄的標準減免債務。
4月4日,簽訂還款協議的當天,也是敬老院開業的當天,選擇在梨花縣的梨花節。來了許多人,有政府部門的,有地方武裝部的,有老英雄之前所在部隊的領導們,縣電視台、市黨報的記者也來了。
我太緊張了,除了現場的緊張外,還有還款的壓力。
我的西裝,扣子也扣錯了,領帶也歪了,褲子前後也穿錯了,除了“哼哼哼”以外,我也不會說話了。
簽字的時候,是滿頭大汗,全身發抖,手也拿不住筆了。
總之,我在大家理解的、不理解的、嫉妒的、嘲笑的哄笑中,度過了暈暈乎乎的一天。
隨著報道的宣傳,開始有人把自己父母送來了。就按照老英雄的標準收費,生病的話,老人們的子女帶走看病,費用不計入其中。
4月5日,晚上,養母給我拿出來一份協議,在麗麗的爸爸、大爺和我養父的嚴肅督導下,我簽訂每個月按照敬老院收費標準,給麗麗錢的協議,錢交給我養母。我隻看了一下,就直接簽字了。
老人們每天有我養母做著吃喝,另外,組織了牌局、象棋局、二胡小組、革命故事整理小組,吸引著周邊更多老人來玩,家裏熱鬧起來了。
每天我依舊去搬運,搬運的錢給養母。
我晚上抽空又布置了五間屋子,我的一間,三個哥哥每人一間,玉喜姐姐一間。
養母看著擦著淚,沒有說什麽。
4月8日,艾英到我事務所來了,要錢的,我非常為難地說:“艾英啊,饒了我吧,我欠了十八萬,要五十年才能還上,還哪有錢啊,再說,你隨便找個對象都比我強啊,別鬧了,唉,哼哼哼。”說著,我就蹲下了。
她沒有說話,心疼地看我一眼後,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條,是欠條,上麵寫著:常書欠艾英2400元。“簽吧,一年的,五十年後給也行,這是今年的,明年再簽明年的。”她帶著神秘的笑容說。
我真是沮喪了,隨手就簽了,快步走迴了律所。
養母告訴我:武喜哥五一結婚,4月29日迴來。
我們全家都忙碌著,從26日開始,我就請假了,除了傍晚去搬運以外,都要在家裏忙著各種雜務了。
4月28日,爸爸開著麵包車帶著很多禮品,拉著養父這邊的親戚去了武喜哥媳婦的娘家。
由於麗麗事的打擊,我是很消極的,隻是忙著幹活,也不想問。
4月29日下午五點多,我去搬運了。
家裏來了兩輛軍車,武喜哥和嫂子下車了,還有嫂子的家人。在簡短的聊天後,軍車就走了,去了嫂子家。
這期間,我一直在忙,隻有午飯和晚飯的時間,能和武喜哥坐在一起,他變樣了,非常壯實,顯得剛毅,已經是副營長了。
我笑著說:“哥呀,你才畢業幾年啊,就副營長了,高攀上哪位大官了,哼哼哼。”
養母笑著說:“我們常書,也是名人啊,上電視和報紙了,看看,這全縣最好的樓,就是常書的了,記住啊,你們現在住的,都是常書的啊,哈哈哈哈!”
我們家每天都來武喜哥的同學,他一直喝的醉醺醺的。
人隻有負重才能高飛。讀友群:
(本章完)
大家都看著我,我懵了,看著我養父母,“爸,媽,我,我行嗎?哼哼哼。”我非常不自信,且膽怯地說。養母看了養父一眼,笑著說:“你照顧你艾叔,被崩一臉一身的屎和血,你嫌髒了嗎?”
聽到我養母這樣說,大家更欣喜和驚訝了,我笑著說:“哼哼哼,哪能啊。”
媽媽突然一拍大腿站起來了,“兒子,就這樣定了,辦敬老院,我們都幫你。”她開心地說。
經過周密地討論,在老季叔的指導下,初步簽訂了建設敬老院的協議。老英雄的兒女出資,並按照城市的標準進行建設和裝修,等基本造價確定後,我們再根據具體情況,約定我還款的方式。
在我養父的操作下,又順著原本四間門麵的地皮,往西置換了三十米。在建設的時候,在原門麵的位置外麵,讓出了十五米,以備將來街道拓寬建設時用。
10月10日,勘察設計人員、建設隊,就都來了。我和養父母、麗麗的爸爸和大爺、老英雄搬到了原計生委的房子裏,還占用了艾英家的房子。
整個占地麵積是六百平方,設計成了坐井觀天的方式,一圈建成三層樓房,中間是花園和休閑的,南麵樓的第三層,是大通屋子,向陽,建設成活動室與曬被子的地方。
一樓門麵的最北邊一間屋子,建設成“革命教育館”,把老英雄的事跡、勳章、證書,以及他們戰友的遺物等全部展列出來。
一層層高是三米六,二層和三層層高都是兩米九。為了盡快完工,進入了幾個建築隊,有監工,有指揮。一直到1998年的3月29日,才全部完工。
看著這在桃花鄉,甚至在整個梨花縣,都是坐標性的大樓,我的心中很是開心和自豪了。但在最後算錢的時候,我簡直要被嚇出心髒病了。
1998年,花費18萬!
我一個月的工資是180,加上抄寫法律文書的和跟案件的提成,也就是二百七八十元,算三百吧,一年是三千六,十年三萬六,五十年,我才能還完錢啊!
知道錢以後,我是睡不著吃不下啊,一嘴都是泡啊!
在許多人的見證下,還款方案和協議出來了。
第一,隻要本金。
第二,照顧老英雄,從1997年開始算,1997年每月夥食費和住宿費220元,1998年是240元,1999年每月是300元,2000年開始每年根據市場物價重新確定,直到老人去世為止。
第三,從1998年開始償還5000元,以此類推,每年償還的錢數增加一千,加上照顧老英雄的開支,還完為止。
第四,免費收納抗戰英雄、解放戰爭英雄與其他老年退伍貧困軍人,每收一個,按照老英雄的標準減免債務。
4月4日,簽訂還款協議的當天,也是敬老院開業的當天,選擇在梨花縣的梨花節。來了許多人,有政府部門的,有地方武裝部的,有老英雄之前所在部隊的領導們,縣電視台、市黨報的記者也來了。
我太緊張了,除了現場的緊張外,還有還款的壓力。
我的西裝,扣子也扣錯了,領帶也歪了,褲子前後也穿錯了,除了“哼哼哼”以外,我也不會說話了。
簽字的時候,是滿頭大汗,全身發抖,手也拿不住筆了。
總之,我在大家理解的、不理解的、嫉妒的、嘲笑的哄笑中,度過了暈暈乎乎的一天。
隨著報道的宣傳,開始有人把自己父母送來了。就按照老英雄的標準收費,生病的話,老人們的子女帶走看病,費用不計入其中。
4月5日,晚上,養母給我拿出來一份協議,在麗麗的爸爸、大爺和我養父的嚴肅督導下,我簽訂每個月按照敬老院收費標準,給麗麗錢的協議,錢交給我養母。我隻看了一下,就直接簽字了。
老人們每天有我養母做著吃喝,另外,組織了牌局、象棋局、二胡小組、革命故事整理小組,吸引著周邊更多老人來玩,家裏熱鬧起來了。
每天我依舊去搬運,搬運的錢給養母。
我晚上抽空又布置了五間屋子,我的一間,三個哥哥每人一間,玉喜姐姐一間。
養母看著擦著淚,沒有說什麽。
4月8日,艾英到我事務所來了,要錢的,我非常為難地說:“艾英啊,饒了我吧,我欠了十八萬,要五十年才能還上,還哪有錢啊,再說,你隨便找個對象都比我強啊,別鬧了,唉,哼哼哼。”說著,我就蹲下了。
她沒有說話,心疼地看我一眼後,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條,是欠條,上麵寫著:常書欠艾英2400元。“簽吧,一年的,五十年後給也行,這是今年的,明年再簽明年的。”她帶著神秘的笑容說。
我真是沮喪了,隨手就簽了,快步走迴了律所。
養母告訴我:武喜哥五一結婚,4月29日迴來。
我們全家都忙碌著,從26日開始,我就請假了,除了傍晚去搬運以外,都要在家裏忙著各種雜務了。
4月28日,爸爸開著麵包車帶著很多禮品,拉著養父這邊的親戚去了武喜哥媳婦的娘家。
由於麗麗事的打擊,我是很消極的,隻是忙著幹活,也不想問。
4月29日下午五點多,我去搬運了。
家裏來了兩輛軍車,武喜哥和嫂子下車了,還有嫂子的家人。在簡短的聊天後,軍車就走了,去了嫂子家。
這期間,我一直在忙,隻有午飯和晚飯的時間,能和武喜哥坐在一起,他變樣了,非常壯實,顯得剛毅,已經是副營長了。
我笑著說:“哥呀,你才畢業幾年啊,就副營長了,高攀上哪位大官了,哼哼哼。”
養母笑著說:“我們常書,也是名人啊,上電視和報紙了,看看,這全縣最好的樓,就是常書的了,記住啊,你們現在住的,都是常書的啊,哈哈哈哈!”
我們家每天都來武喜哥的同學,他一直喝的醉醺醺的。
人隻有負重才能高飛。讀友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