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遊騎兵傳來西夏大軍調動的消息,在大帳中守候西夏軍戰報的劄木合與各位將軍終於深深地喘了一口氣。
以劄木合的算計,西南方麵出動的騎兵實際隻有五千,而在以雷霆萬均之勢,將西南廂軍的外圍擊潰,並留下一千傷兵的,正是黎華的親軍,鏢騎軍。
一旦打垮西南廂軍的外圍,黎華親率大軍迴轉,西南方向隻留下兩千輕騎監視西夏廂軍動向和各處援軍,而整個朔方大軍的視線,轉到了四路來援的大軍身上。
對於劄木合來說,如果強攻位於堅塞之中的西夏大軍,由於其中伴隨著敵軍的大量重武器,包括輕床弩,以及小型火炮等特,強攻必然帶來大量的傷亡。
可是若在運動中殲敵,效果就截然不一樣了。
要知道兵貴神速,按照朱貴的命令,騎兵要展開奔馳,三天之內達到西南線的營地,勢必要輕裝前進,尤其是丟掉會影響速度的車輛,重型裝備等物,如果能掌握好敵人的前進路途和方向,就能第一時間把握好敵軍的動向,一舉出現點擊。
劄木合和眾將在地圖上密密謀劃,很快就確認好了一處良好的殲敵聖地,馬鞍穀。
馬鞍穀以其處兩側為低矮的山丘,中間一條寬闊的直路,形似馬鞍而得名,在這條寬闊的直路兩邊都是山地,如果舍平地而取山地,自北向南馳援西南,則要增加一天以上的距離,是大部分將軍所不能忍受的。
一支西夏的廂軍增援,行了兩天一夜,終於來到了馬鞍穀區域。
這支軍隊離西南廂軍的駐地最遠,差不多有五天的距離,所以得了朱貴的命令之後,為了不至於遲到,其行軍大將指揮手下兵馬,晝夜兼程地趕路,所幸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小股的朔方遊騎阻撓,一路順利。
隻要度過了這處山穀,前方恰好有一處水草俱美的綠洲,黃金武力的大將鞭梢向前指去,
“大家再走一個時辰,就有一處好宿營地,到時可以下馬歇息,劄下營地宿營。”
眾士兵歡聲雷動,爭先恐後地向前湧去。
行不過四五裏路,西夏大將的眼神突然變得冷冰冰地,因為他看到,前方不遠處,約有一千弓手,都下了馬,手挽大弓,正在前方等待著自己。
這莫不是殺得鐵林騎兵大敗的長弓手,西夏大將一時大驚,雖然他手下有五千人,但也不敢說能夠穩勝米勒的一千鐵騎,就算這一千鐵騎也折在這些長弓手的手中,我能衝過去嗎?
他這一猶豫,卻是讓整個騎兵遲疑起來,卻不知,哲別的手下,真正的長弓手,在兩百步之外能夠出手的不過百人左右,此處山穀寬闊,若是自己帶五千人奪路狂奔,那一千人估計射過一輪,就會上馬逃走。
然而他這一絲猶豫把自己唯一的一點勝算給扔掉了。要知道劄木合定下計謀,並組織近兩萬五千大軍圍攻,必須要有精密的計劃和行軍入線。此時西夏軍的進軍時間比預定的早了半個時辰,大軍合圍尚未達成,此時隻好讓這一千弓手擺在前方,唱一出空城計,以減援敵軍的進度。
果然這西夏軍隊耽擱了約有半個時辰之久,大將還在猶豫不覺,突然兩側的山梁上,也出現了數不清的鐵騎大隊,後方也隱隱有騎兵的步伐衝來,沒法再猶豫了,西夏大將旗在手上,命令手下舍生忘死地衝過去。
衝到距離長弓方隊還有五百步的時候,長弓手的身手,突然出現了一條密密麻麻的黑線,原來是增援的輕步兵,終於趕到了。
這一次紮木合從周邊的民眾裏一共征集了約兩千輕步,每人都手執著長約兩丈長矛,粗粗地搭成拒馬,擋在西夏騎兵的前頭。
“殺呀!”
西夏騎兵們騎著大馬,舉著長長的長槍和鋒利的彎刀殺奔過去。
他們的河西馬的耐力不如蒙古馬,在經過了兩天的奔跑之後,早已經疲憊交加,跑起來渾身乏力,隻有平時初速的二分之一,約摸一百步時,迎來了朔方長弓手的第一波拋射攻擊。
哲別並沒有把自己最精銳的白羽長弓放在這裏,所以他們的射距不過一百步而已,但是這匆匆來到的五千騎兵,其裝備防護,比起鐵林軍也差得太遠,不僅沒有人人都置備起足夠防禦弓箭的連環甲,而且也沒有整齊的陣形和衝擊戰略。
一千多支敵箭射來,射下了三五十西夏騎兵的身體,餘下的繼續全力前行。’
又是一陣箭雨襲來,五十步左右,這次倒下的騎兵數目更多,有六七十騎,然而這個數目對於全力衝殺的五千騎兵來說並不算很多,而且敵人的弓箭手明顯象使不出力氣的樣子,不需要顧忌他們再射一輪利箭。
“哐!”
西夏騎兵和長槍手重重地撞在了一起,可以看得出,這些匆忙組織起來的輕步長槍手並不是這一波廂軍的隊手,他們的存在,隻不過是減緩了西夏軍的衝擊速度,為背後的弓箭手們營造出脫逃的時機。
果然,後方的一千輕弓手紛紛踏上了戰馬,邊射邊退,不時給衝過來的西夏軍隊創造掉落馬背的機會。
奮力博殺的西夏騎兵憤怒地打落這一支一支射過來的箭頭,努力地撥開眼前攔路的長槍手。
終於,他們穿透了眼前的長槍軍陣,一匹又一匹高大的河西馬穿透陣營,後方的長槍手幾近崩潰。
這算什麽戰力,西夏的大將強力地壓製住自己策馬轉向,再次穿透那支長槍兵的打算,而是整理起穿過來的騎兵小隊,準備再次向前衝出,因為他的身後,大股大股的朔方軍正策騎奔來,晚走一步,就要掉下幾百具戰士的屍體作為代價。
當他已經整理起了兩千騎兵,排列出四個方陣,正準備再次向前進攻時,突然發生了一件事。
前方一麵射箭一麵齊齊後退的弓騎兵突然向兩側裂開,露出中間的一彪一千騎兵。
讓這些西夏騎兵們目瞪口呆的是,對麵的騎兵的打扮很象自己的鐵林兵,每個人頭戴銅麵具,閃閃發光,身穿精鐵鎧,騎著高頭大馬俱披著硬甲,一條條繩索將士兵們牢牢固定在馬上。
這時一輪夕陽從對麵的大將身後射來,那員大將身披陽光,如同一尊天神,他望著西夏的軍陣,口裏隻吐了四個字
“殺光他們!“(未完待續)
以劄木合的算計,西南方麵出動的騎兵實際隻有五千,而在以雷霆萬均之勢,將西南廂軍的外圍擊潰,並留下一千傷兵的,正是黎華的親軍,鏢騎軍。
一旦打垮西南廂軍的外圍,黎華親率大軍迴轉,西南方向隻留下兩千輕騎監視西夏廂軍動向和各處援軍,而整個朔方大軍的視線,轉到了四路來援的大軍身上。
對於劄木合來說,如果強攻位於堅塞之中的西夏大軍,由於其中伴隨著敵軍的大量重武器,包括輕床弩,以及小型火炮等特,強攻必然帶來大量的傷亡。
可是若在運動中殲敵,效果就截然不一樣了。
要知道兵貴神速,按照朱貴的命令,騎兵要展開奔馳,三天之內達到西南線的營地,勢必要輕裝前進,尤其是丟掉會影響速度的車輛,重型裝備等物,如果能掌握好敵人的前進路途和方向,就能第一時間把握好敵軍的動向,一舉出現點擊。
劄木合和眾將在地圖上密密謀劃,很快就確認好了一處良好的殲敵聖地,馬鞍穀。
馬鞍穀以其處兩側為低矮的山丘,中間一條寬闊的直路,形似馬鞍而得名,在這條寬闊的直路兩邊都是山地,如果舍平地而取山地,自北向南馳援西南,則要增加一天以上的距離,是大部分將軍所不能忍受的。
一支西夏的廂軍增援,行了兩天一夜,終於來到了馬鞍穀區域。
這支軍隊離西南廂軍的駐地最遠,差不多有五天的距離,所以得了朱貴的命令之後,為了不至於遲到,其行軍大將指揮手下兵馬,晝夜兼程地趕路,所幸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小股的朔方遊騎阻撓,一路順利。
隻要度過了這處山穀,前方恰好有一處水草俱美的綠洲,黃金武力的大將鞭梢向前指去,
“大家再走一個時辰,就有一處好宿營地,到時可以下馬歇息,劄下營地宿營。”
眾士兵歡聲雷動,爭先恐後地向前湧去。
行不過四五裏路,西夏大將的眼神突然變得冷冰冰地,因為他看到,前方不遠處,約有一千弓手,都下了馬,手挽大弓,正在前方等待著自己。
這莫不是殺得鐵林騎兵大敗的長弓手,西夏大將一時大驚,雖然他手下有五千人,但也不敢說能夠穩勝米勒的一千鐵騎,就算這一千鐵騎也折在這些長弓手的手中,我能衝過去嗎?
他這一猶豫,卻是讓整個騎兵遲疑起來,卻不知,哲別的手下,真正的長弓手,在兩百步之外能夠出手的不過百人左右,此處山穀寬闊,若是自己帶五千人奪路狂奔,那一千人估計射過一輪,就會上馬逃走。
然而他這一絲猶豫把自己唯一的一點勝算給扔掉了。要知道劄木合定下計謀,並組織近兩萬五千大軍圍攻,必須要有精密的計劃和行軍入線。此時西夏軍的進軍時間比預定的早了半個時辰,大軍合圍尚未達成,此時隻好讓這一千弓手擺在前方,唱一出空城計,以減援敵軍的進度。
果然這西夏軍隊耽擱了約有半個時辰之久,大將還在猶豫不覺,突然兩側的山梁上,也出現了數不清的鐵騎大隊,後方也隱隱有騎兵的步伐衝來,沒法再猶豫了,西夏大將旗在手上,命令手下舍生忘死地衝過去。
衝到距離長弓方隊還有五百步的時候,長弓手的身手,突然出現了一條密密麻麻的黑線,原來是增援的輕步兵,終於趕到了。
這一次紮木合從周邊的民眾裏一共征集了約兩千輕步,每人都手執著長約兩丈長矛,粗粗地搭成拒馬,擋在西夏騎兵的前頭。
“殺呀!”
西夏騎兵們騎著大馬,舉著長長的長槍和鋒利的彎刀殺奔過去。
他們的河西馬的耐力不如蒙古馬,在經過了兩天的奔跑之後,早已經疲憊交加,跑起來渾身乏力,隻有平時初速的二分之一,約摸一百步時,迎來了朔方長弓手的第一波拋射攻擊。
哲別並沒有把自己最精銳的白羽長弓放在這裏,所以他們的射距不過一百步而已,但是這匆匆來到的五千騎兵,其裝備防護,比起鐵林軍也差得太遠,不僅沒有人人都置備起足夠防禦弓箭的連環甲,而且也沒有整齊的陣形和衝擊戰略。
一千多支敵箭射來,射下了三五十西夏騎兵的身體,餘下的繼續全力前行。’
又是一陣箭雨襲來,五十步左右,這次倒下的騎兵數目更多,有六七十騎,然而這個數目對於全力衝殺的五千騎兵來說並不算很多,而且敵人的弓箭手明顯象使不出力氣的樣子,不需要顧忌他們再射一輪利箭。
“哐!”
西夏騎兵和長槍手重重地撞在了一起,可以看得出,這些匆忙組織起來的輕步長槍手並不是這一波廂軍的隊手,他們的存在,隻不過是減緩了西夏軍的衝擊速度,為背後的弓箭手們營造出脫逃的時機。
果然,後方的一千輕弓手紛紛踏上了戰馬,邊射邊退,不時給衝過來的西夏軍隊創造掉落馬背的機會。
奮力博殺的西夏騎兵憤怒地打落這一支一支射過來的箭頭,努力地撥開眼前攔路的長槍手。
終於,他們穿透了眼前的長槍軍陣,一匹又一匹高大的河西馬穿透陣營,後方的長槍手幾近崩潰。
這算什麽戰力,西夏的大將強力地壓製住自己策馬轉向,再次穿透那支長槍兵的打算,而是整理起穿過來的騎兵小隊,準備再次向前衝出,因為他的身後,大股大股的朔方軍正策騎奔來,晚走一步,就要掉下幾百具戰士的屍體作為代價。
當他已經整理起了兩千騎兵,排列出四個方陣,正準備再次向前進攻時,突然發生了一件事。
前方一麵射箭一麵齊齊後退的弓騎兵突然向兩側裂開,露出中間的一彪一千騎兵。
讓這些西夏騎兵們目瞪口呆的是,對麵的騎兵的打扮很象自己的鐵林兵,每個人頭戴銅麵具,閃閃發光,身穿精鐵鎧,騎著高頭大馬俱披著硬甲,一條條繩索將士兵們牢牢固定在馬上。
這時一輪夕陽從對麵的大將身後射來,那員大將身披陽光,如同一尊天神,他望著西夏的軍陣,口裏隻吐了四個字
“殺光他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