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難民北逃,孟九cd給予盡量的善待,並通知剛搭起的行政班子,在各村中也給予方便。一方麵這是擴充隊伍的機會,另一方麵則利用難民把土匪的兇惡擴散開來。
沒有恐慌和害怕,以為天下太平,那組建軍隊、保村護民豈不是多餘?土匪不兇惡殘忍,那獲得勝利的價值和意義豈不是要大打折扣?
俺們不是活雷鋒,做了好事不留名。孟九成的做法雖然不夠高尚,但卻行之有效,且在亂世中還是爭取民心的手段。
隻要打敗了杜七,便可將勢力範圍迅速拓展,直接逼近十字路鎮。那些被土匪禍害的村民,被重新解放,怎能不歡迎孟九成的隊伍?而杜七是誰的手下,是從哪裏來的,不管是不是黑鍋,周三貴都得背上。
所以,盡管知道那個草草搭建的政務班子和抽調出來的士兵,肯定在安置和救濟難民的工作中有所疏漏,孟九成也隻能放之不顧,而專心於軍事上的布署和準備。
……………
陽光燦爛,樹枝上掛滿了雪,好象三月的杏花在盛開。陽光照射下,它們染上了鮮豔的色彩,時而微紅,時而橙黃,閃耀變幻的奪目誘人。
可惜美景無人欣賞,三四個騎手,帶著三十多個士兵,正走走停停,指指點點,商議討論著迎戰的事情。
這裏是平頂山南麵的文家山前村,向南過河,是油碾官莊村。而關鍵的便是河上的這座橋,是阻敵於河南,還是斷橋絕敵退路,都要圍繞著橋來展開行動。
當然,如果是正值寒冬,河麵結凍,這計劃便不能實施。可現在已經是殘冬,能聞到春天的氣息,溫度上升,河麵雖有冰,但在上麵行走,卻已很是危險。
孟九成和穆易都覺得這裏的地形地勢比較合適,但具體的行動計劃還有待商榷,畢竟手下的兵訓練日短,計劃太過複雜,恐怕難以勝任。
“最簡單的便是先斷橋梁,阻敵於河水之南。”穆易揚鞭一指河上如龍橫臥的木橋,“或者是守住橋頭,利用木橋的狹窄,進行堅守。”
孟九成點了點頭,但卻並不同意這兩個方案。他在想著更狠的辦法,爭取把杜七一夥全殲於此。這一仗不僅是要為繼續大幅拓展根據地創造條件,他還要用繳獲的錢財物資來安置受難的百姓,也就是用本來屬於他們的東西,來買他們的擁護和支持。
有了火藥雷,斷橋不過是瞬間的事情,用不著用笨力氣去破壞;土匪雖兇,不過是一群強盜,勝則一擁而上、敗則潰散逃命,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杜七等匪首並不精通軍事,也不清楚孟九成這邊的底細,隻是仗著人多勢眾,行動起來必定有失謹慎……
“穆兄——”孟九成四下觀察,思索半晌,才開口說道:“你看文家山前村,左邊是土坡樹林,右邊是水泡子,大隊都難繞道行進。若我軍倚村堅守,敵人大概就隻能背河進攻。如果能挫敗敵人,再趁敵敗退時炸斷橋梁……”
穆易微感詫異地看了孟九成一眼,原來依靠平頂山的工事堅守挫敵的設想,以及剛才他的提議,都是比較穩妥的戰法。孟九成的方案雖然可能大勝,但風險也相對增大。憑借手中的兵力,如果出現什麽意外,那可連補救的人手都沒了。
“土匪沒有攻堅武器,弓箭手也很少,隻要依著村子稍做工事,有拋石機和流星雷,還有那火炮,我覺得有一百五六十人就能抵擋住。”孟九成望著遠處的村落,象是自言自語,又象是給穆易做著解釋,“咱們的弩雖然不及軍中製式,但土匪又有多少戴盔披甲的?”
“再有——”孟九成一指南麵,冷笑道:“把河南邊幾個村子的村民全部疏散,難民和村民也要發動起來,全力構築村落工事……”
“平頂山上也要留人防守,若是在村中抵擋不住,也還有一道防線可恃。”穆易覺得孟九成說得有理,打仗不可能不冒險,隻要不是孤注一擲,稍有挫年也不致一敗塗地。
孟九成點了點頭,他也不想幹一錘子買賣,按照剛才的考慮說道:“平頂山留五十人,村中留一百五十人,橋南麵再藏五十人。嗬嗬,還剩下不少人呢!”
“那便都留在村裏。”穆易笑了起來,說道:“橋南有三十人足夠了,就由某家率領如何?”
“那就勞煩穆兄斷敵退路啦!”孟九成拱了拱手,思維愈加清晰,說道:“山上留下三十人接應,另外抽調五十人由曉薇率領,便在村東土坡樹林中埋伏,既防敵人繞襲,又能適時出動,側擊敵人。”
“可要仔細籌劃一番。”穆易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樣,某家與喬娘子帶二二十名士兵,先向南出發,伺機襲擊土匪,拖延一下時間。你在這裏布置,然後再帶人接應我們。”
“穆兄不必輕易冒險。”孟九成想了想,說道:“讓土匪長驅直進,反倒增長其驕敵之心。要想拖延時間的話,可以率人把住橋頭,阻擊一下,也能拖延一兩天吧?”
穆易點頭讚同,孟九成便派人迴去傳令,然後和穆易帶著幾十名士兵向文家山前村而去。
…………
“孟將軍要在文家山前村抵擋土匪,保鄉護民,需要大家支持幫助。身強力壯,敢與土匪廝拚,報仇雪恨的,來報名當兵啊!能出力幹活兒的參加民工隊,男女不限,一天三頓管飽,還不用上陣打仗啊——”
“這是關係到大家的事情,打敗了土匪,就能迴家過日子;要是土匪打過來,全家老小可要遭罪啦——”
消息在平頂山、文家山前村周邊迅速擴散。不管是為了混三頓飯吃,還是關係到自家的安危,隻一天的時間,在文家山前村已經有七八百人趕來幫忙。
當然,當兵入伍的還在少數,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十人。民工中也有男有女,比較混雜。
沒有恐慌和害怕,以為天下太平,那組建軍隊、保村護民豈不是多餘?土匪不兇惡殘忍,那獲得勝利的價值和意義豈不是要大打折扣?
俺們不是活雷鋒,做了好事不留名。孟九成的做法雖然不夠高尚,但卻行之有效,且在亂世中還是爭取民心的手段。
隻要打敗了杜七,便可將勢力範圍迅速拓展,直接逼近十字路鎮。那些被土匪禍害的村民,被重新解放,怎能不歡迎孟九成的隊伍?而杜七是誰的手下,是從哪裏來的,不管是不是黑鍋,周三貴都得背上。
所以,盡管知道那個草草搭建的政務班子和抽調出來的士兵,肯定在安置和救濟難民的工作中有所疏漏,孟九成也隻能放之不顧,而專心於軍事上的布署和準備。
……………
陽光燦爛,樹枝上掛滿了雪,好象三月的杏花在盛開。陽光照射下,它們染上了鮮豔的色彩,時而微紅,時而橙黃,閃耀變幻的奪目誘人。
可惜美景無人欣賞,三四個騎手,帶著三十多個士兵,正走走停停,指指點點,商議討論著迎戰的事情。
這裏是平頂山南麵的文家山前村,向南過河,是油碾官莊村。而關鍵的便是河上的這座橋,是阻敵於河南,還是斷橋絕敵退路,都要圍繞著橋來展開行動。
當然,如果是正值寒冬,河麵結凍,這計劃便不能實施。可現在已經是殘冬,能聞到春天的氣息,溫度上升,河麵雖有冰,但在上麵行走,卻已很是危險。
孟九成和穆易都覺得這裏的地形地勢比較合適,但具體的行動計劃還有待商榷,畢竟手下的兵訓練日短,計劃太過複雜,恐怕難以勝任。
“最簡單的便是先斷橋梁,阻敵於河水之南。”穆易揚鞭一指河上如龍橫臥的木橋,“或者是守住橋頭,利用木橋的狹窄,進行堅守。”
孟九成點了點頭,但卻並不同意這兩個方案。他在想著更狠的辦法,爭取把杜七一夥全殲於此。這一仗不僅是要為繼續大幅拓展根據地創造條件,他還要用繳獲的錢財物資來安置受難的百姓,也就是用本來屬於他們的東西,來買他們的擁護和支持。
有了火藥雷,斷橋不過是瞬間的事情,用不著用笨力氣去破壞;土匪雖兇,不過是一群強盜,勝則一擁而上、敗則潰散逃命,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杜七等匪首並不精通軍事,也不清楚孟九成這邊的底細,隻是仗著人多勢眾,行動起來必定有失謹慎……
“穆兄——”孟九成四下觀察,思索半晌,才開口說道:“你看文家山前村,左邊是土坡樹林,右邊是水泡子,大隊都難繞道行進。若我軍倚村堅守,敵人大概就隻能背河進攻。如果能挫敗敵人,再趁敵敗退時炸斷橋梁……”
穆易微感詫異地看了孟九成一眼,原來依靠平頂山的工事堅守挫敵的設想,以及剛才他的提議,都是比較穩妥的戰法。孟九成的方案雖然可能大勝,但風險也相對增大。憑借手中的兵力,如果出現什麽意外,那可連補救的人手都沒了。
“土匪沒有攻堅武器,弓箭手也很少,隻要依著村子稍做工事,有拋石機和流星雷,還有那火炮,我覺得有一百五六十人就能抵擋住。”孟九成望著遠處的村落,象是自言自語,又象是給穆易做著解釋,“咱們的弩雖然不及軍中製式,但土匪又有多少戴盔披甲的?”
“再有——”孟九成一指南麵,冷笑道:“把河南邊幾個村子的村民全部疏散,難民和村民也要發動起來,全力構築村落工事……”
“平頂山上也要留人防守,若是在村中抵擋不住,也還有一道防線可恃。”穆易覺得孟九成說得有理,打仗不可能不冒險,隻要不是孤注一擲,稍有挫年也不致一敗塗地。
孟九成點了點頭,他也不想幹一錘子買賣,按照剛才的考慮說道:“平頂山留五十人,村中留一百五十人,橋南麵再藏五十人。嗬嗬,還剩下不少人呢!”
“那便都留在村裏。”穆易笑了起來,說道:“橋南有三十人足夠了,就由某家率領如何?”
“那就勞煩穆兄斷敵退路啦!”孟九成拱了拱手,思維愈加清晰,說道:“山上留下三十人接應,另外抽調五十人由曉薇率領,便在村東土坡樹林中埋伏,既防敵人繞襲,又能適時出動,側擊敵人。”
“可要仔細籌劃一番。”穆易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樣,某家與喬娘子帶二二十名士兵,先向南出發,伺機襲擊土匪,拖延一下時間。你在這裏布置,然後再帶人接應我們。”
“穆兄不必輕易冒險。”孟九成想了想,說道:“讓土匪長驅直進,反倒增長其驕敵之心。要想拖延時間的話,可以率人把住橋頭,阻擊一下,也能拖延一兩天吧?”
穆易點頭讚同,孟九成便派人迴去傳令,然後和穆易帶著幾十名士兵向文家山前村而去。
…………
“孟將軍要在文家山前村抵擋土匪,保鄉護民,需要大家支持幫助。身強力壯,敢與土匪廝拚,報仇雪恨的,來報名當兵啊!能出力幹活兒的參加民工隊,男女不限,一天三頓管飽,還不用上陣打仗啊——”
“這是關係到大家的事情,打敗了土匪,就能迴家過日子;要是土匪打過來,全家老小可要遭罪啦——”
消息在平頂山、文家山前村周邊迅速擴散。不管是為了混三頓飯吃,還是關係到自家的安危,隻一天的時間,在文家山前村已經有七八百人趕來幫忙。
當然,當兵入伍的還在少數,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十人。民工中也有男有女,比較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