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心有苦衷憑誰問
九曲夫人見張道陵不理會自己,也不生氣,猶自自言自語道:“天庭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世作事,來生得報,哼,都是騙人的。當今世上,弱肉強食、勝者為王,你們想一心向善,便能感天動地,苦盡甘來,可真是愚不可及,自討苦吃。”
張道陵隻是哼了一聲,仍不說話。
九曲夫人又道:“你這樣子,可是心中不服嗎?好,乘著這裏沒人沒鬼,說話方便,我便與你說道說道。你不是問那怪道人的來曆嗎?我這告訴你。當今世上,佛道並存,為天下修真之門,其實在千年以前,還有一修真門派,名叫截教,仍是當年天下第一大教派,享有萬仙來朝之譽。其掌教通天教主,更有翻天覆地之能,你所問的那個怪道人,我猜得不錯的話,應是截教通天教主門下弟子。”
張道陵聽她說起千年前仙界秘史,心下好奇,不由地側耳細聽。
九曲夫人見他的樣子,微微一笑,繼續道:“可憐你為了求道,四處奔波,踏破鐵鞋無覓處,連個神仙的影子都見不到。可是你若是生在千年之前,以你這等資質,早就可加入截教,入門修道,到現在估計最少也成就地仙之體了,早就能四處逍遙快樂去了。”
張道陵聽九曲夫人所說,句句不離成仙的好處,心中不喜,忍不住反駁道:“我所求道,仍是求解心中之惑,體萬物生長之理,成仙一事,順其自然而矣。”
九曲夫人冷笑一聲,不屑地道:“好個順其自然,要知道當今天庭,嚴控仙人數量,自周以來,乃至秦漢,你們人類成仙者寥寥,至於其它四族就更不用說了,怎比得上當年截教收徒有教無類,除了收人類修道之外,還有廣收獸禽鱗介四族,真可謂海納百川,恩澤廣布呢!”九曲夫人越說越是激動,說到後來,更是香肩晃動,聲調高昂。
張道陵聽了,也是不禁神往,可轉念一想,有些疑問,不禁問道:“你這麽說可就奇怪了,我修道這麽多年,那個截教我怎麽從沒有聽說過呀?”
“哼!你若聽說過此教,那才叫怪事呢?”
“這是為何?”
“哎,若不是為洗刷我狐族之冤,碰巧在這神鬼皆無的破洞之中,我才敢說這天底下第一隱私。不管怎樣,你這人,倒是個守信的人,與你說了,倒能出一口悶在心中的惡氣。”
“夫人,貧道隻是好奇,但若是於您不便的話,請夫人惜言。”
“哼,他們越是不讓說,我偏偏說給你聽,讓你瞧瞧,這天地間,可有公理公平可言。”
“這個……!”張道陵聽她如是說,也不知如何說才好,隻得洗耳恭聽。
“此事說起來話就長了,其實自打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未設天庭之前的上古時代,萬物以人為首、俱敬天禮地,養氣潛靈。雖有性拙情疏之輩,卻無貪淫樂禍之徒。是以人人心爽氣平,不貪不殺,處處清靜無為,天下一派祥和。在這其中,又有出類拔萃之輩,悟得天地之秘,遂開宗立派,點化世人,其中又以先後有元始天尊所立的闡教,老君的人教、通天的截教和如來的佛教。那闡教以彰往察來,微顯闡幽為宗旨,共收了十二個徒弟,且都隱居各自洞府,不問世事,不提也罷。其他三教,則是廣收門徒,傳道授業。然而世事難料,世上之人,總有一些人因參仙悟道太難,索性不再追求長生不老,反而注重眼前享樂來。於是,人性中貪、嗔、癡、妒、慢、疑、淫、怒、嫉竟漸漸流毒世間,尤其是貪欲二字,竟引起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其它生靈之間日益不和,爭鬥日多,世間戾氣漸多。尤其是人教中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向來看不起截教中所收的獸類門徒,彼此間弟子們的明爭暗鬥也隨天長地久也愈來愈深,後來竟使得本是一宗同出的兩大教派勢同水火,最後竟演變天地間的一場浩劫。”
“啊!門徒之間的爭鬥,教主為何不管呢!”
“怎麽不管?想來無論是通天教主,還是太上老君,法力無邊,他們怎麽能忍門下弟子胡作非為。隻是他們知曉,此劫仍是天地間的浩劫,早晚必來。門下弟子雖法力深厚,但卻塵根未了,犯了紅塵之厄,根基不牢者,自有殺罰臨身。為此,各教一方麵閉宮止講,另一方麵,由截教、人教和據說還有闡教三教教主共議,共同僉押了封神榜,榜上共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神職之位,除了闡教、截教、人教三教中的弟子中選上榜者之外,還有忠臣義士及難成仙道者。神職按法力深淺厚薄,功勞緣份排序。是故神有尊卑,職有大小,此是天數,非同小可,受封者隻有在真身死後,魂魄受封時才知端曉。封神榜設後,各教仍是閉宮止講,約束門人在洞中靜修,盼眾弟子能自清塵根,躲避殺罰。曾有有詩曰:神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隻可惜聖上之心,下人難料,一千年前,因武王伐紂,截教與人教弟子分別擁護商周,終究還是引發了封神大戰。最終,人教在佛教相助之下,大破截教所布的誅仙陣和萬仙陣,截教教主通天戰敗遠遁,世上再無音訊。老君的人教也就成了唯一的道教正宗。”
“啊!”張道陵聽到這裏,張大了口,不知如何說起。
“我與你說,那截教當年可是天下第一大教,到今天之所以灰飛煙滅,正所謂勝者為王。當年道教三清道祖與佛祖如來聯手,四聖大破通天教主所布誅仙陣,通天教主自此役後,元氣並未大傷,他再設萬仙陣,但因教中出了叛徒,導致又被打敗,自此通天教主不知所蹤,座下截教眾仙,或亡或降,你那朋友血書中所說的女道人,我猜的沒錯的話,應是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無當聖母。”
“無當聖母?”
“不錯,通天教主座下這些一代弟子,個個修為均至大羅金仙之界,此番出世,想來必要一雪前恥,看來天下又要大亂了。”
“什麽?天下大亂。這不可能。你不是說說個事都會被天庭監聽嗎?為何無當聖母出世,天庭不聞不問呢?難道是天庭在默許不成?”
“你問得好,當今天庭,禦下極嚴,隻要涉及仙家之事,俱要過問。但是人間生靈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卻隻要來個輪迴轉世就可以了。所以天庭之下,雖然處處皆有神靈,但都隻能按規辦事,凡間事一概不管。”
“那有冤情,老百姓在人間無法申冤的話,豈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也不能那麽說。人都有一死,死後還可到地獄去喊冤呢。地獄之中,設有判官閻王,來審理陽世間的冤曲,再依萬物在陽間的行事,斷出魂魄中的好壞,報與天庭,為善者投三善道,為惡者則得下地獄了。怎麽樣,聽到這裏,你感覺這天地間的事,還是挺公平的吧!”九曲夫人說到這裏,麵帶嘲諷地笑著道。
張道陵張了張口,一時不知說什麽好。他想起金蟬被那黑衣道人傷害一事,心中反而憤怒不解,問道:“請問夫人,那無當聖母出世後,到現在還沒有為害世間,天庭可以不管,可是有人用妖法殺人,為何神靈還是不管呢。”
“為什麽要管?你要知道,六道輪迴之中,萬物都在其中。不管是人是獸,死後都要到地府中被審定來生轉世之路。但是地府也隻是根據品行來定其投胎方向,轉世之後,其行為如何,全在己心。心念這個東西,是天庭也控製不了的。打比方說吧,用妖法殺人,和老虎用牙齒咬死人效果是一樣的,既然允許人用刀子宰牛殺羊,那也得允許你們人被別的物種所殺。而且天庭為了平衡萬物,你們人是萬物之靈,在修行上比別的物種有先天優勢,所為若是別的物種中有修得法術人形的,吃點人肉,喝點人血,來補補道行,也算是情理之種的事。”
聽到這裏,張道陵心中所而感覺有些不以為然。
九曲夫人見他樣子,冷笑道:“怎麽,你又感覺我說的不妥了吧。哼,我索性與你說詳細些六道之中的事,你自己聽著點,免得有一日你到了地府,無處喊冤。在地府中,有十殿閻王主事,大小判官幹活。他們的辦事原則,自然是什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啦。經過地府的審判後,作惡多端者打入地獄,好人進入善道,在世間有功者還可得封神職。由於鬼魂在進入地府後,須得喝下一種湯,喝下之後,就會老老實實地將自己在陽世間的所做所為,一一交待。地府中有在陽間派駐的城隍土地的監督,所以地府的審判,自然會公平無比了。所以說嘛,有地府這一關,天庭也就放心了。對下界萬物的遭遇,天庭是不會管,也沒有必要管的。等你修行到天仙境界,你就會明白,就是死成千上萬的人,在人世間是慘絕人寰,但是在上天看來,也是順其自然的事。”
“可是,若是地府沒有發現有人是冤枉的呢,那該怎麽辦?”
“哈哈,你當真是杞人憂天。地府中十殿閻王之上,還有酆都大帝和地藏王菩薩呢。再說了,要是連他們沒有看出你是冤枉的,那你就是不冤唄!”九曲夫人說到這裏,眼神中忽然閃過一絲怨恨之意。
張道陵聽了,搖了搖頭,未置可否。
九曲夫人見了,眼神中閃過一絲慰藉,又繼續道:“至於無當聖母出世一事,想來不光涉及天庭,佛道二門,也怎麽能坐視旁觀。但是那齊雲塔仍是建在佛門祖庭,佛門到現在也未見有動靜,隻留下你那個朋友自生自滅,看來裏麵詭異的緊啊!所以我說啊!你那朋友既然是糊裏糊塗地卷入此呈,那他小命就該如此,縱是冤死,到了地府,也會為他來世定個富貴之家,不用像今生這樣,小小年紀就當和尚,難享人間清福。”
九曲夫人如此一說,隻說得張道陵目瞪口呆,是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不是,最後長歎一聲,道:“我不管天庭也好,截教也罷,我總不能讓金蟬好兄弟這一生,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被折磨,受這天大的冤屈。”
“哼!他這點冤屈算得了什麽,與我姐姐比起來,不值一提。”
“你姐姐,她怎麽啦?”張道陵越聽越是奇怪,忍不住問道?
聽張道陵問話,九曲夫人反而沉默起來,隻見她將袖子一收,背過身去,雙手捂臉,竟然蹲在石梁上抽泣起來。張道陵從後麵看去,九曲夫人再也不是那個風華絕代、冷豔無雙的河伯夫人,反而和龍兒有些相似,隻是一個楚楚可憐的傷心少女。
張道陵一時也不知如何安慰,隻得呆呆坐在梁上,可待了一會,九曲夫人仍沒停止哭泣。張道陵向來急人所難,更何況如今與九曲夫人同處險地,內心中隱隱有同舟共濟之意,當下再也坐不住,站起身來,輕輕地來到九曲夫人身旁,安慰道“:夫人,你姐姐若是被冤,咱們為她伸冤就是,縱是天地不公,可公道自在人心。還請夫人節悲。”
九曲夫人聽了,慢慢地停止了悲聲,但還是搖了搖頭,低聲道:“沒用的,這世道總是人家說了算,連通天教主都敗了,滅我們這等,對天庭來說,如同反掌。姐姐臨別之前,囑我要隱姓名,千萬不能提報仇二字,我雖心有不甘,可等我長大之後,這麽多年來際遇,我終於明白,要想報仇,實在是蚍蜉撼樹,無能為力啊!”
“若是不能,不如就放下,既然有輪迴,恩怨也不過是一刹那。”
聽了張道陵如說禪般的安慰,九曲夫人緩緩站起身來,抬頭,拭淚、望向張道陵。但見她白玉般的臉龐上,拭過的淚痕,竟然隱隱有血印。
張道陵見狀,心中大驚,心道她竟然啼哭出血,可見傷心之深,當下對她同情之心更重。一陣微風輕輕吹過,拂起她的衣裾。
隻見她雙手一振,身後的金珠當空升起,金光四射,將石梁四周照得清清楚楚,九曲夫人款款走來,直到離張道陵身前兩米方才站定,輕啟珠唇,一字一句地說道:“張道長,你可知我姐姐是誰。”
張道陵茫然地望著她,搖了搖頭。
九曲夫人用銀牙用力咬了咬嘴唇,輕輕地道:“她的名字,叫作妲己。”
“什麽?”張道陵聞聽,大大地張開了嘴,半晌才合得上,結結巴巴地道,“是她,妲己,她可是,可是……。”
“可是壞人,對吧!在你們人類眼中,她可是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罪不可赦的狐狸精吧!”
張道陵沉默了片刻,才道:“不錯,我曾讀過史書,書上記載說當年因商紂王寵愛妲己,自妲己入宮後,對妲己之言是從,好酒淫樂,殘害忠良,導致滅國。”
“哈哈哈哈,那隻是一麵之辭,其實我姐姐和我一樣,就是狐狸精。她本來好好地在軒轅墳修行,卻被女媧娘娘宣去,說是因商紂王到女媧宮中進香時,因見神像貌美,寫了詩,褻瀆了女媧娘娘神像,罪不可赦,特派她去設法擾亂後宮,惑亂君心,使商紂王不行正道,斷送商湯天下,以助武王伐紂成功。事成之後,保我姐姐修成正果。我姐姐奉詔而行,潛入宮禁,百事逢迎,日夜陪伴紂王,那紂王天性淫亂,愛江山更愛美人,自甘將天下斷送,可當武王伐紂成功,商紂王自焚鹿台後,我姐姐本以為上複釣旨,重歸軒轅墳,不期女媧娘娘卻將我姐交與天庭評議功過,依天規處置。想不到天庭不顧我姐姐仍是奉命行事的事實,一句我姐姐殘害忠良,就將我姐姐交由薑子牙,任其賜我姐姐死罪,並將我姐姐魂魄均消!張道長,你是明白人,我姐姐不過一介女流,惟知灑掃應對,整飾宮闈,侍奉巾櫛而已;其它她如何能以自專也。紂王失政敗德,滿朝文武百官不啻千百,皆不能厘正,又何況區區一女子能動其聽也?”
張道陵聽她說完,半是同情,半是疑惑,頭腦中一片混亂。要知在他心中,向來是愛憎分明,眼中從不揉半點砂子。可如今聽九曲夫人所說,那禍國殃民的妲己,竟是奉天命而行事,到頭來又被滅口,這可與他所思所想大行徑違。不由地跌坐在石柱上,口中喃喃道:“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唉!你不必想了,今日我所說之事,你忘了最好,此仍天地間秘事,你知道的越多,對你越是不利。好了,我今日之話,信不信由你,但我總算是說出了埋在自己心裏的話,感覺輕鬆了許多。”
張道陵聽完九曲夫人所說,長身而起,作禮道:“夫人,如此說來,你與龍兒均是苦命之人,貧道想請二位化幹戈為玉帛,可好。”
“龍兒那小丫頭不識好歹,我隻是想嚇嚇她,誰和她一般見識,關她也一是防止她胡鬧,惹禍上身,二來也可為她擋了五百年的天災。”
“是這樣啊!貧道多慮了,當時是貧道見夫人要殺龍兒,才不得已將夫人推入此淵。”
“哼!我若是真要殺龍兒,早就殺了,還等到現在。若不是我暗中喂了你們二人一人一粒寶琴所製的解毒丹藥,單憑你體內之血,能這麽快就將龍兒所中的寶琴之毒治好了嗎?哼,這些事我雖與你說了,但不可與龍兒說,我可不是那種施恩圖報的人,你明到了嗎?”
“是。”張道陵聽她這樣一說,這才明白九曲夫人也在暗中助了自己一臂之力,不管她出自何心,畢竟人家幫自己在先,當下抬起頭來,誠摯地道:“夫人既然暗中助我等,為何事先又難為我等,難道僅是為了得到那部洛書嗎?”
九曲夫人沉默片刻,才道:“有些事說不明白,你也是不明白的好。好了,你不要多問了,一會咱們下去瞧瞧可有出路,這個鬼地方,我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二人正說間,忽覺得腳下生風,九曲夫人道了一聲不好,用袖子將張道陵一裹,她雙腳在石梁上一蹬,身子急速向下墜去。這次她見機的快,有了向下衝力,再加上她身後尾巴向下使力,二人方沒被吸了上去,而是向下墜去,隻是墜的速度越來越慢,但隻見一團團黑霧裹著黑水玄蛇,從身邊經過,向上飄去。
(本章完)
九曲夫人見張道陵不理會自己,也不生氣,猶自自言自語道:“天庭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世作事,來生得報,哼,都是騙人的。當今世上,弱肉強食、勝者為王,你們想一心向善,便能感天動地,苦盡甘來,可真是愚不可及,自討苦吃。”
張道陵隻是哼了一聲,仍不說話。
九曲夫人又道:“你這樣子,可是心中不服嗎?好,乘著這裏沒人沒鬼,說話方便,我便與你說道說道。你不是問那怪道人的來曆嗎?我這告訴你。當今世上,佛道並存,為天下修真之門,其實在千年以前,還有一修真門派,名叫截教,仍是當年天下第一大教派,享有萬仙來朝之譽。其掌教通天教主,更有翻天覆地之能,你所問的那個怪道人,我猜得不錯的話,應是截教通天教主門下弟子。”
張道陵聽她說起千年前仙界秘史,心下好奇,不由地側耳細聽。
九曲夫人見他的樣子,微微一笑,繼續道:“可憐你為了求道,四處奔波,踏破鐵鞋無覓處,連個神仙的影子都見不到。可是你若是生在千年之前,以你這等資質,早就可加入截教,入門修道,到現在估計最少也成就地仙之體了,早就能四處逍遙快樂去了。”
張道陵聽九曲夫人所說,句句不離成仙的好處,心中不喜,忍不住反駁道:“我所求道,仍是求解心中之惑,體萬物生長之理,成仙一事,順其自然而矣。”
九曲夫人冷笑一聲,不屑地道:“好個順其自然,要知道當今天庭,嚴控仙人數量,自周以來,乃至秦漢,你們人類成仙者寥寥,至於其它四族就更不用說了,怎比得上當年截教收徒有教無類,除了收人類修道之外,還有廣收獸禽鱗介四族,真可謂海納百川,恩澤廣布呢!”九曲夫人越說越是激動,說到後來,更是香肩晃動,聲調高昂。
張道陵聽了,也是不禁神往,可轉念一想,有些疑問,不禁問道:“你這麽說可就奇怪了,我修道這麽多年,那個截教我怎麽從沒有聽說過呀?”
“哼!你若聽說過此教,那才叫怪事呢?”
“這是為何?”
“哎,若不是為洗刷我狐族之冤,碰巧在這神鬼皆無的破洞之中,我才敢說這天底下第一隱私。不管怎樣,你這人,倒是個守信的人,與你說了,倒能出一口悶在心中的惡氣。”
“夫人,貧道隻是好奇,但若是於您不便的話,請夫人惜言。”
“哼,他們越是不讓說,我偏偏說給你聽,讓你瞧瞧,這天地間,可有公理公平可言。”
“這個……!”張道陵聽她如是說,也不知如何說才好,隻得洗耳恭聽。
“此事說起來話就長了,其實自打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未設天庭之前的上古時代,萬物以人為首、俱敬天禮地,養氣潛靈。雖有性拙情疏之輩,卻無貪淫樂禍之徒。是以人人心爽氣平,不貪不殺,處處清靜無為,天下一派祥和。在這其中,又有出類拔萃之輩,悟得天地之秘,遂開宗立派,點化世人,其中又以先後有元始天尊所立的闡教,老君的人教、通天的截教和如來的佛教。那闡教以彰往察來,微顯闡幽為宗旨,共收了十二個徒弟,且都隱居各自洞府,不問世事,不提也罷。其他三教,則是廣收門徒,傳道授業。然而世事難料,世上之人,總有一些人因參仙悟道太難,索性不再追求長生不老,反而注重眼前享樂來。於是,人性中貪、嗔、癡、妒、慢、疑、淫、怒、嫉竟漸漸流毒世間,尤其是貪欲二字,竟引起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其它生靈之間日益不和,爭鬥日多,世間戾氣漸多。尤其是人教中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向來看不起截教中所收的獸類門徒,彼此間弟子們的明爭暗鬥也隨天長地久也愈來愈深,後來竟使得本是一宗同出的兩大教派勢同水火,最後竟演變天地間的一場浩劫。”
“啊!門徒之間的爭鬥,教主為何不管呢!”
“怎麽不管?想來無論是通天教主,還是太上老君,法力無邊,他們怎麽能忍門下弟子胡作非為。隻是他們知曉,此劫仍是天地間的浩劫,早晚必來。門下弟子雖法力深厚,但卻塵根未了,犯了紅塵之厄,根基不牢者,自有殺罰臨身。為此,各教一方麵閉宮止講,另一方麵,由截教、人教和據說還有闡教三教教主共議,共同僉押了封神榜,榜上共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神職之位,除了闡教、截教、人教三教中的弟子中選上榜者之外,還有忠臣義士及難成仙道者。神職按法力深淺厚薄,功勞緣份排序。是故神有尊卑,職有大小,此是天數,非同小可,受封者隻有在真身死後,魂魄受封時才知端曉。封神榜設後,各教仍是閉宮止講,約束門人在洞中靜修,盼眾弟子能自清塵根,躲避殺罰。曾有有詩曰:神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隻可惜聖上之心,下人難料,一千年前,因武王伐紂,截教與人教弟子分別擁護商周,終究還是引發了封神大戰。最終,人教在佛教相助之下,大破截教所布的誅仙陣和萬仙陣,截教教主通天戰敗遠遁,世上再無音訊。老君的人教也就成了唯一的道教正宗。”
“啊!”張道陵聽到這裏,張大了口,不知如何說起。
“我與你說,那截教當年可是天下第一大教,到今天之所以灰飛煙滅,正所謂勝者為王。當年道教三清道祖與佛祖如來聯手,四聖大破通天教主所布誅仙陣,通天教主自此役後,元氣並未大傷,他再設萬仙陣,但因教中出了叛徒,導致又被打敗,自此通天教主不知所蹤,座下截教眾仙,或亡或降,你那朋友血書中所說的女道人,我猜的沒錯的話,應是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無當聖母。”
“無當聖母?”
“不錯,通天教主座下這些一代弟子,個個修為均至大羅金仙之界,此番出世,想來必要一雪前恥,看來天下又要大亂了。”
“什麽?天下大亂。這不可能。你不是說說個事都會被天庭監聽嗎?為何無當聖母出世,天庭不聞不問呢?難道是天庭在默許不成?”
“你問得好,當今天庭,禦下極嚴,隻要涉及仙家之事,俱要過問。但是人間生靈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卻隻要來個輪迴轉世就可以了。所以天庭之下,雖然處處皆有神靈,但都隻能按規辦事,凡間事一概不管。”
“那有冤情,老百姓在人間無法申冤的話,豈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也不能那麽說。人都有一死,死後還可到地獄去喊冤呢。地獄之中,設有判官閻王,來審理陽世間的冤曲,再依萬物在陽間的行事,斷出魂魄中的好壞,報與天庭,為善者投三善道,為惡者則得下地獄了。怎麽樣,聽到這裏,你感覺這天地間的事,還是挺公平的吧!”九曲夫人說到這裏,麵帶嘲諷地笑著道。
張道陵張了張口,一時不知說什麽好。他想起金蟬被那黑衣道人傷害一事,心中反而憤怒不解,問道:“請問夫人,那無當聖母出世後,到現在還沒有為害世間,天庭可以不管,可是有人用妖法殺人,為何神靈還是不管呢。”
“為什麽要管?你要知道,六道輪迴之中,萬物都在其中。不管是人是獸,死後都要到地府中被審定來生轉世之路。但是地府也隻是根據品行來定其投胎方向,轉世之後,其行為如何,全在己心。心念這個東西,是天庭也控製不了的。打比方說吧,用妖法殺人,和老虎用牙齒咬死人效果是一樣的,既然允許人用刀子宰牛殺羊,那也得允許你們人被別的物種所殺。而且天庭為了平衡萬物,你們人是萬物之靈,在修行上比別的物種有先天優勢,所為若是別的物種中有修得法術人形的,吃點人肉,喝點人血,來補補道行,也算是情理之種的事。”
聽到這裏,張道陵心中所而感覺有些不以為然。
九曲夫人見他樣子,冷笑道:“怎麽,你又感覺我說的不妥了吧。哼,我索性與你說詳細些六道之中的事,你自己聽著點,免得有一日你到了地府,無處喊冤。在地府中,有十殿閻王主事,大小判官幹活。他們的辦事原則,自然是什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啦。經過地府的審判後,作惡多端者打入地獄,好人進入善道,在世間有功者還可得封神職。由於鬼魂在進入地府後,須得喝下一種湯,喝下之後,就會老老實實地將自己在陽世間的所做所為,一一交待。地府中有在陽間派駐的城隍土地的監督,所以地府的審判,自然會公平無比了。所以說嘛,有地府這一關,天庭也就放心了。對下界萬物的遭遇,天庭是不會管,也沒有必要管的。等你修行到天仙境界,你就會明白,就是死成千上萬的人,在人世間是慘絕人寰,但是在上天看來,也是順其自然的事。”
“可是,若是地府沒有發現有人是冤枉的呢,那該怎麽辦?”
“哈哈,你當真是杞人憂天。地府中十殿閻王之上,還有酆都大帝和地藏王菩薩呢。再說了,要是連他們沒有看出你是冤枉的,那你就是不冤唄!”九曲夫人說到這裏,眼神中忽然閃過一絲怨恨之意。
張道陵聽了,搖了搖頭,未置可否。
九曲夫人見了,眼神中閃過一絲慰藉,又繼續道:“至於無當聖母出世一事,想來不光涉及天庭,佛道二門,也怎麽能坐視旁觀。但是那齊雲塔仍是建在佛門祖庭,佛門到現在也未見有動靜,隻留下你那個朋友自生自滅,看來裏麵詭異的緊啊!所以我說啊!你那朋友既然是糊裏糊塗地卷入此呈,那他小命就該如此,縱是冤死,到了地府,也會為他來世定個富貴之家,不用像今生這樣,小小年紀就當和尚,難享人間清福。”
九曲夫人如此一說,隻說得張道陵目瞪口呆,是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不是,最後長歎一聲,道:“我不管天庭也好,截教也罷,我總不能讓金蟬好兄弟這一生,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被折磨,受這天大的冤屈。”
“哼!他這點冤屈算得了什麽,與我姐姐比起來,不值一提。”
“你姐姐,她怎麽啦?”張道陵越聽越是奇怪,忍不住問道?
聽張道陵問話,九曲夫人反而沉默起來,隻見她將袖子一收,背過身去,雙手捂臉,竟然蹲在石梁上抽泣起來。張道陵從後麵看去,九曲夫人再也不是那個風華絕代、冷豔無雙的河伯夫人,反而和龍兒有些相似,隻是一個楚楚可憐的傷心少女。
張道陵一時也不知如何安慰,隻得呆呆坐在梁上,可待了一會,九曲夫人仍沒停止哭泣。張道陵向來急人所難,更何況如今與九曲夫人同處險地,內心中隱隱有同舟共濟之意,當下再也坐不住,站起身來,輕輕地來到九曲夫人身旁,安慰道“:夫人,你姐姐若是被冤,咱們為她伸冤就是,縱是天地不公,可公道自在人心。還請夫人節悲。”
九曲夫人聽了,慢慢地停止了悲聲,但還是搖了搖頭,低聲道:“沒用的,這世道總是人家說了算,連通天教主都敗了,滅我們這等,對天庭來說,如同反掌。姐姐臨別之前,囑我要隱姓名,千萬不能提報仇二字,我雖心有不甘,可等我長大之後,這麽多年來際遇,我終於明白,要想報仇,實在是蚍蜉撼樹,無能為力啊!”
“若是不能,不如就放下,既然有輪迴,恩怨也不過是一刹那。”
聽了張道陵如說禪般的安慰,九曲夫人緩緩站起身來,抬頭,拭淚、望向張道陵。但見她白玉般的臉龐上,拭過的淚痕,竟然隱隱有血印。
張道陵見狀,心中大驚,心道她竟然啼哭出血,可見傷心之深,當下對她同情之心更重。一陣微風輕輕吹過,拂起她的衣裾。
隻見她雙手一振,身後的金珠當空升起,金光四射,將石梁四周照得清清楚楚,九曲夫人款款走來,直到離張道陵身前兩米方才站定,輕啟珠唇,一字一句地說道:“張道長,你可知我姐姐是誰。”
張道陵茫然地望著她,搖了搖頭。
九曲夫人用銀牙用力咬了咬嘴唇,輕輕地道:“她的名字,叫作妲己。”
“什麽?”張道陵聞聽,大大地張開了嘴,半晌才合得上,結結巴巴地道,“是她,妲己,她可是,可是……。”
“可是壞人,對吧!在你們人類眼中,她可是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罪不可赦的狐狸精吧!”
張道陵沉默了片刻,才道:“不錯,我曾讀過史書,書上記載說當年因商紂王寵愛妲己,自妲己入宮後,對妲己之言是從,好酒淫樂,殘害忠良,導致滅國。”
“哈哈哈哈,那隻是一麵之辭,其實我姐姐和我一樣,就是狐狸精。她本來好好地在軒轅墳修行,卻被女媧娘娘宣去,說是因商紂王到女媧宮中進香時,因見神像貌美,寫了詩,褻瀆了女媧娘娘神像,罪不可赦,特派她去設法擾亂後宮,惑亂君心,使商紂王不行正道,斷送商湯天下,以助武王伐紂成功。事成之後,保我姐姐修成正果。我姐姐奉詔而行,潛入宮禁,百事逢迎,日夜陪伴紂王,那紂王天性淫亂,愛江山更愛美人,自甘將天下斷送,可當武王伐紂成功,商紂王自焚鹿台後,我姐姐本以為上複釣旨,重歸軒轅墳,不期女媧娘娘卻將我姐交與天庭評議功過,依天規處置。想不到天庭不顧我姐姐仍是奉命行事的事實,一句我姐姐殘害忠良,就將我姐姐交由薑子牙,任其賜我姐姐死罪,並將我姐姐魂魄均消!張道長,你是明白人,我姐姐不過一介女流,惟知灑掃應對,整飾宮闈,侍奉巾櫛而已;其它她如何能以自專也。紂王失政敗德,滿朝文武百官不啻千百,皆不能厘正,又何況區區一女子能動其聽也?”
張道陵聽她說完,半是同情,半是疑惑,頭腦中一片混亂。要知在他心中,向來是愛憎分明,眼中從不揉半點砂子。可如今聽九曲夫人所說,那禍國殃民的妲己,竟是奉天命而行事,到頭來又被滅口,這可與他所思所想大行徑違。不由地跌坐在石柱上,口中喃喃道:“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唉!你不必想了,今日我所說之事,你忘了最好,此仍天地間秘事,你知道的越多,對你越是不利。好了,我今日之話,信不信由你,但我總算是說出了埋在自己心裏的話,感覺輕鬆了許多。”
張道陵聽完九曲夫人所說,長身而起,作禮道:“夫人,如此說來,你與龍兒均是苦命之人,貧道想請二位化幹戈為玉帛,可好。”
“龍兒那小丫頭不識好歹,我隻是想嚇嚇她,誰和她一般見識,關她也一是防止她胡鬧,惹禍上身,二來也可為她擋了五百年的天災。”
“是這樣啊!貧道多慮了,當時是貧道見夫人要殺龍兒,才不得已將夫人推入此淵。”
“哼!我若是真要殺龍兒,早就殺了,還等到現在。若不是我暗中喂了你們二人一人一粒寶琴所製的解毒丹藥,單憑你體內之血,能這麽快就將龍兒所中的寶琴之毒治好了嗎?哼,這些事我雖與你說了,但不可與龍兒說,我可不是那種施恩圖報的人,你明到了嗎?”
“是。”張道陵聽她這樣一說,這才明白九曲夫人也在暗中助了自己一臂之力,不管她出自何心,畢竟人家幫自己在先,當下抬起頭來,誠摯地道:“夫人既然暗中助我等,為何事先又難為我等,難道僅是為了得到那部洛書嗎?”
九曲夫人沉默片刻,才道:“有些事說不明白,你也是不明白的好。好了,你不要多問了,一會咱們下去瞧瞧可有出路,這個鬼地方,我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二人正說間,忽覺得腳下生風,九曲夫人道了一聲不好,用袖子將張道陵一裹,她雙腳在石梁上一蹬,身子急速向下墜去。這次她見機的快,有了向下衝力,再加上她身後尾巴向下使力,二人方沒被吸了上去,而是向下墜去,隻是墜的速度越來越慢,但隻見一團團黑霧裹著黑水玄蛇,從身邊經過,向上飄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