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菩薩慈悲
金蟬隻覺雙耳生風,一時間也不知到了哪裏,聽得閔公一聲“到了”,這才睜開眼,見自己身處在一個小小的庭院之外。
閔公道:“這裏便是菩薩修行之地,你且在這裏稍等,待我稟告菩薩。”說完從小院的左道偏門進去。金蟬老老實實地站在原地,過了片刻,閔公便出來叫道:“金蟬,前來拜見菩薩。”
金蟬忙進了小院,見小院裏麵隻有禪房三間,右首有一道偏門。他隨閔公來到房中,見地藏王菩薩一身青布袈裟,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後麵站待著道明,那條名叫諦聽的神獸,則匍匐在前,一動不動。
金蟬見了,忙上前拜倒,一連拜了九拜,仍是匍匐在地,沒有抬頭。
地藏王菩薩笑道:“癡兒,此地仍是修佛之所,你我皆是修佛之人,不用多禮,坐起來,聽我問話。”
金蟬這才抬起頭來,恭恭敬敬地跪在那裏,道明拿過來一個蒲團,讓他坐下,金蟬想要推辭,被道明笑著按著坐下。
地藏王菩薩看了金蟬一會,才道:“金蟬,我已派人查明你的身世,你仍是當今太後與漢和帝之子,代父受難,自生下來便經曆死劫,然後出家為僧,一路修行,在白馬寺又因掃塔一事,蒙冤下獄,如今你為救得了失魂症的母親,這才來到陰間尋魂,是這樣子嗎?”
金蟬聽了,匍匐在地,求道:“菩薩明鑒,正是如此,求菩薩慈悲,救救我母。”
地藏王菩薩點點頭,又道:“你現在神智清明,再將此番經過,仔細講一遍。”
金蟬當下將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曆,到遇小白小黑,再到掃塔奇遇,以及張道陵共同經曆的種種磨難,就連無當聖母一事,也全都細細告之地藏王菩薩,最後道:“菩薩,弟子不慎破了佛門設在白馬寺的封印,放走了無當聖母,弟子罪孽深重,願到十八層地獄受罰,隻求菩薩讓我找到母親魂魄。弟子百死無憾。”
道明與閔公聽了金蟬這番遭遇,驚得張大了口,心中均盼著菩薩能開慈悲之心,成金蟬所願。
過了良久,方聽地藏王菩薩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想不到自封神之後,六道輪迴之中,仍能出現感天動地之人,金蟬啊!你尚未經曆輪迴,心智均高,隻要你認真修行,將來成就必在我之上。”
“菩薩,弟子不敢有此想,隻求菩薩大顯神通,捉住無當聖母,免除天下之災。”
“哈哈,這事我知道了。你莫急,且聽我說。當今天庭,仍是封神之後,佛祖與老君共建,為了鑒於誅仙一劫,天庭不但製定了天規地律來約束眾仙,而且還設了六道輪迴之則。六道者,仍仙道、妖魔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獄道。仙道、妖魔道、人道、畜生道顧名思義,地獄道你也都參觀過了,這鬼道,其實就是在這豐都城內的眾鬼魂以及眾多鬼差,他們在陽間無功無過,或是功過相抵,須得在城中修行,等送你迴陽世時,你還會遇到他們。設此六道,其目的就是讓陰陽五行有序,萬物生長有序可循,若有不服天規地律者,輕者打入輪迴,入人道或是畜生道。重者到地獄受苦,十惡不赦者,則以三災消其魂魄。但是天規一嚴,也使得天人兩界相隔,沒有仙人指點,世間有助於修仙的靈丹妙藥又都被天庭管理,所以自封神至今,世人再無一人能悟得天道,修成仙身,你們人世間所傳種種得道成仙之說,不過是謬傳罷了。”
地藏王說到這裏,頓了頓,又道:“我們佛家禮敬三寶,修行之法與道家不同,雖是免了輪迴之苦,但也受三災節製,同時還要遵守佛家之戒。佛家仙家中人,受天命下界臨凡時,也要隱藏真身,不可幹擾下界眾生。天庭還派下監察諸神,負責監察佛家仙家人等違反天規之事。所以你所說的無當聖母一事,隻要無當聖母不鬧出驚天動地之事,縱是佛祖道祖知之,也不能下凡管之。至於在六道中修煉得法的物種,它們在世間作惡,死後自會被追責,受輪迴之苦。六道諸生,其行為如何,全在己心已行。一切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金蟬聽了,顫聲道:“菩薩,可是等到無當聖母他們再生事端,給天下帶來劫難時,豈不晚了!”
地藏王菩薩笑道:“癡兒啊!無當聖母出關一事,雖經你手而啟,可是也遵循了佛祖之意。當年佛祖將他收伏,憐其截門僅餘此一脈,是以將她關押在齊雲塔下,教她日夜聽佛法教誨,好讓她閉關思過。但佛祖當年也應了她,千年之後,縱是她不願皈依佛門,隻要她能解得封印,便放她走。此事雖經你手,但也是我佛慈悲所至,你不必自責。而且,隻要我們不消除心中的怨念,這天地間的浩劫,早晚終究是要來的。”
說到這裏,地藏王菩薩頓了頓,又道:“而且,一百年前,天庭立了‘三定’之規,自此以後,各神各仙,各菩薩等,都要靜守本位,無上命不得私自下凡了。要想管無當之事,也得‘三定’了了再說了。”
金蟬聽了,奇道:“菩薩,敢問何是‘三定’?”
地藏王菩薩聽了,點點頭道:“你來看。”說完他用手一揮,金蟬頭頂前麵頓時出現了一幅圖畫。
金蟬抬頭看去,隻見有一座米山,約有數百丈高下,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裏緊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
地藏王菩薩待他看清,又將手一揮,金蟬頭上又換了一副景象,但見一座麵山,也有數百丈高,麵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裏長一舌,短一舌,餂那麵吃。
待他看完此圖,圖形又變,則是一座巨大的鐵架子,那鐵架上約有一根十多丈粗的鋼條,下麵掛一把金鎖,金鎖上麵放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鋼條。
金蟬看完不知其意,迴頭望向地藏王菩薩,菩薩見了,將手一揮,圖形頓無。隻聽地藏王菩薩問道:“這就是‘三定’,你可看清楚了。”
金蟬迴道:“看清楚了,但是卻不解其意。”
地藏王菩薩笑道:“一百年前,曾有人大鬧天宮,擾亂地府。天庭收了此禍害後,經查是有仙私自收徒傳藝,才生此禍害。為了約束眾仙,大羅天立此三事,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麵盡,燈焰燎斷鎖梃,佛道雙方,方可以降世臨凡,重得自由。”
金蟬聽了,麵如土色,不知說什麽好。
地藏王菩薩見金蟬麵色難色,笑道:“金蟬你不必煩惱,你做此事時,心有善念,做的又是善行,無心之過,又何罪之有?你今後行事,還要堅持本心,按之前做就是了。要想化解此劫,唯有作善方可解呢。我佛與老君約定,隻有佛道雙方,各有一修真之人,以善行慈念,驚動上天,那米、麵山即時就倒,鎖梃即時就斷。三定便不再有了。我雖在地府,但見你所作所為,完全符合我佛門選定之人的標準。至於無當聖母,她隻要還心存怨恨,一意孤行,必將引來天遣。哎,度人易,度人心難啊!在大道之間,以三清之能,佛祖之功,尚難化解人心,又何況你我。”
“可是,菩薩,無當聖母之事,我曾告訴了張道陵和兩隻小老鼠,一個叫小黑、一個叫小白,對了,還有黃河的龍姑娘和宮中的玉蘭也應知道一二,我怕是他們因為我受到無當聖母的報複,求菩薩保佑他們。”
地藏王菩薩聽了,點頭稱讚道:“金蟬,你年紀雖小,可心地善良,事事全不為己,當真是難得。我會盡我所能,來助他們的。你迴去告訴他們,隻是心存善念,人做善行,縱是人間難容,這天地也還能容他們的。”
金蟬喜得再次俯地謝恩,地藏王菩薩笑道:“好了,金蟬,你不必老拘泥於無當一事了,你等在陽世間遭遇諸多苦難,將來也必有厚報,尤其是你,隻要一心向佛,將來成佛成聖,也未可知。”
金蟬聽了,匍匐倒地,哭道:“菩薩,我不求他,隻求菩薩保佑,能救得我母親一命。”
“好孩子,你有此心,我必盡力而為。其實你此番遊覽十八層地獄,已解救了一人,你知道嗎?”
金蟬聽了,想起在石壓地獄中所遇到的情景,不由顫聲道:“菩薩,您說的可是石壓地獄的四十八號鬼魂。”
地藏王菩薩點了點頭,道:“不錯,此人正是你的生父,漢和帝劉肇。當年他為求治病,竟然以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來為他祈福。他因最愛你母,你又是他的親生骨肉,所以就選中了你。可是你是天地新生之魂靈,無罪無過,是以他在陽間雖是治國有功,事出有因,但如此行事,難以將功贖過。而且他還作過另一件不可饒恕之罪,是以被人以毒咒咒之,說非得其子原諒,則被那褲子所纏,大石所壓,永不得轉世。今日得你念經,助他真心悔過,他終於得到解脫,現已被發往陽間,投胎為人去了。”
金蟬聽了,曾經在心中壓著的一塊大石頓時去了,在他心裏,雖為能代父去死而無憾,但卻常為未能與母親見上一麵而傷心,尤其是自玉蘭處得知太後為了自己而夜不能寐,憂愁傷身後,更是痛不欲生。
他如今聽了地藏王菩薩之言,得知父親鬼魂已得解脫,現已轉迴陽世,得人道,心中也是不勝之喜,當下又謝了菩薩。
地藏王菩薩對著金蟬笑道:“想不到你這一來,竟然能點化罪魂,要不是你塵緣未了,我倒是願留你在此,共修佛法。”
金蟬聽了,又謝道:“菩薩,小僧隻是因母親之事,心中係掛,若完了此願,小僧願常陪菩薩左右,日夜受教誨。”
地藏王菩薩聽了搖頭笑道:“那可不成,你現在就有此修行,隻要一心向佛,在陽世間就能可肉身成佛,何必要到此受苦。好了,先不說這個了,經過此番對話,事情已全弄清楚了,你雖是不肯說出從何處學的靈魂出竅大法,那是因為有誓在先,倒也無妨。但你以柏利身份進迷魂殿,喝了迷魂水,仍未吐真言一事,雖然極是蹊蹺,但據我推斷,仍是你自幼出家,未曾吃過葷腥之物,又一心修佛,慧根深種,是以迷魂水喝了,一時間反而迷了神智,這才在無意識中,騙過了審核。另外,當初將你裝進口袋的鬼叫趙文,仍是一個倀鬼,他為土地廟的鬼差小六做事,現在他二人魂魄均已不見,就連諦聽也查不到他們消息,看來已是魂飛魄散了。此事據我推斷,那小六子心頭缺血,那趙文為他作倀,必是取你血時,二人均沾上了幾滴,你自幼出家,未曾吃過葷腥之物,血仍是天下等一等的至純至陽之物,他兩個陰魂又如何受得了,是以魂魄被消,你則糊裏糊塗地以柏利的身份來到了這裏。”說到這裏,地藏王菩薩又喚道,“閔公。”
“弟子在,菩薩。”
“我已修書一封,將這些事解釋清楚,你速去交與十殿閻王報豐都大帝核實後,便可讓金蟬還陽了。”
“是。”閔公接了書信,轉身離去。
地藏王菩薩又對金蟬道:“金蟬,能遊曆地府十八層地獄而還陽者,你是第一人,不過地府之秘,還得由你守口如瓶。”
“是,小僧謹遵菩薩聖命。”
地藏王菩薩想了想,又道:“你能保守在那裏學得靈魂出竅之秘,我對你也是放心。你出去後,還需有人幫助,才能助你尋母。這樣吧,你可將與自己有關的事講張道陵他們幾個聽。至於你知道的別的事,隻有遇到大智慧者,將他的頭發送與你等,你方可與別的受發者說了,你可記得了。”
“迴菩薩,小僧記住了。”
“那好。你遊遍這十八層地獄,有何感想?”
“菩薩,小僧確實有所感想,今菩薩問起,正想一吐為快,好向菩薩請教。”
“哈哈,但說無妨,我主持地獄教化,正想聽聽旁觀者言,但說無妨,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是,菩薩。”金蟬又是深施一禮,這才道:“弟子有幸得遊十八層地獄,見層層地獄鬼滿為患,眾鬼魂無不受刑受苦,其用刑之狠,受刑之慘,皆是慘不忍睹,慘不忍聞。不知為何地獄用刑如此之狠。”
地藏王菩薩聽了,轉頭對道明道:“道明,你與他辯說。”
“是,菩薩。”道明得地藏王菩薩吩咐,清了清嗓子,對金蟬道,“鬼魂被打入何層地獄,受何刑罰,是因為鬼魂在陽間作惡行為所來。你看他現在受刑甚苦,可是他在陽世間所做所為,也是令人發指。地府對作惡的鬼魂用刑,正就了那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若是不報,又要地府何用。地府正是用此重刑,來警示眾鬼,來生行善,金蟬,你明白了嗎?”
金蟬聽了,點點頭,問道:“請問小哥,我聽菩薩曾發過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自天庭開設六道輪迴以來,到現在地獄中鬼魂,可是越來越少。”
“這個嘛。”道明沉吟了一陣,迴道,“這地獄中鬼魂,時多時少,但大致仍是如此。”
“哦,小哥,地獄設此重刑,其目就是懲罰惡人,以儆效尤了?”
“是。”道明點頭應是。
“可是,小僧聽閔公說,凡是進入地獄之鬼魂,有真心悔改者,則喝孟婆湯,忘了從前事,重入輪迴,不知悔改者,則一直受折磨,直到魂飛魄散,是嗎?”
“不錯,正是如此。”
“那小僧就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人世間又如何知道地獄之苦,沒有敬畏之心,自然會胡作非為,可等到了地獄,受盡磨難,卻又悔之晚矣。這以儆效尤的目的何在。”
“這個……”道明被金蟬如此一問,卻答不上來了。
“還有,弟子在遊第二層地獄時,見到有些婦人因在陽間唆使良家女人再嫁而獲罪,受斷指之苦,弟子也以為不妥。陽世間男子可以再娶,可女子再嫁,卻受非議,我佛說眾生平等,為何在男女此事上,卻有此分別呢?”
道明聽了剛要說話,卻被地藏王菩薩擺手,忙閉口不言。隻聽菩薩笑道道:“金蟬,你肯為女子發此責問,可見是心地無私。此事閔公已與我說了,我已上報天庭,建議按你的意見進行修改。天規製定,本為戒淫。但是你所說,放在陽世間,也在理。依理修改,也無不可。隻是人心難料,怕得是此口一開,在男女之事上,將來有你我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也罷,此事先這樣,將來事,待將來人受去吧!”
金蟬聽了,仍有些不解,問道:“菩薩,弟子所遇女子之中,如玉蘭、龍兒、小白小黑等,除了女身,就是獸身,可是她們全都是比弟子還心善的。可弟子在佛經上讀到,極樂世界,俱無女身獸身,不知為何如此?”
地藏王菩薩笑道:“此心難料,若是將此無二,須得大同。你可明白?”
“弟子愚鈍,請菩薩教誨。”
地藏王聽了,笑道:“金蟬,你經事還少,難解心之難測。若是僅用嚴刑酷法為警示世人,也隻能是讓他們將惡念埋在心底,其心理越是陰暗,正所謂壓之越深,反之越烈,將來就反噬越深,一旦陽難壓陰,必將地獄裏所積壓的陰魂積怨激動,若是陰陽交合,陰陽相抵的話,這婆娑世界也就完了。”
“啊!”金蟬聽了,這才頓悟,俯身對地藏王菩薩道,“多謝菩薩指點,小僧這才明白,菩薩所行大願,非隻為地獄之魂,而為世界之念。”
地藏王菩薩聽了,也是麵露歡喜之色,笑道:“金蟬,你之所說,也是也不是。若隻執著於世界,便非世界。”
“執著於世界,便非世界,弟子不明,還請菩薩明示。”金蟬聽了,又開始糊塗了。忙又問道。
“哈哈,此世界之外,仍有世界,此世界之前之後,也有世界,大千世界之外,仍有無數世界,數目之多,有如恆河沙數。”說到這裏,地藏王菩薩頓了頓,又道,“你慧根早種,又有禪心,隻要你堅守初心,將來成就遠在我上,必能得傳我佛三藏大法。我這裏有清心咒一篇,今傳於你,可解你在地狹中,沾染上的戾氣,免受地獄陰靈諸魔所擾。”
金蟬聽了,伏地拜謝,將地藏王菩薩所傳之咒用心記了。
這時,閔公又迴來了,對地藏王菩薩稟道:“菩薩,十殿閻王已轉具豐都大帝,大帝讚同菩薩之議,批準金蟬還陽,特來複命。”
“好,好,那就由你帶金蟬還陽去吧。金蟬。”
金蟬聽了,忙跪倒道:“弟子在。”
地藏王菩薩點頭道:“我不清楚你母魂魄在那裏,不過諦聽能聽聞天下魂魄叫苦之聲,應能知曉你母的去處,它受天規所限,不能直接告訴你,隻能讓諦聽告訴你謁語,由你去悟。”
金蟬聽了,歡喜道:“多謝菩薩。”
地藏王菩薩擺手道:“你不要著急謝我,悟不悟出還得靠你自己。諦聽,你與他言罷。”
諦聽聽了,起身前行幾步,來到金蟬身前,側耳聽了一會,開口道:“小師父,你有難言之隱,我亦難言,汝之所求,應著汝身。”說完就轉身迴去,臥在地上,又睡著了。
金蟬聽了,根本不知其義,他嘴唇動了動,也不知如何說起。
地藏王菩薩道:“好了,你靈魂出竅,三日之期馬上就到了,我著閔公送你出去,他日有緣,你我再見。”
金蟬聽了,拜謝了地藏王菩薩,與閔公倒著退出了森羅院。
(本章完)
金蟬隻覺雙耳生風,一時間也不知到了哪裏,聽得閔公一聲“到了”,這才睜開眼,見自己身處在一個小小的庭院之外。
閔公道:“這裏便是菩薩修行之地,你且在這裏稍等,待我稟告菩薩。”說完從小院的左道偏門進去。金蟬老老實實地站在原地,過了片刻,閔公便出來叫道:“金蟬,前來拜見菩薩。”
金蟬忙進了小院,見小院裏麵隻有禪房三間,右首有一道偏門。他隨閔公來到房中,見地藏王菩薩一身青布袈裟,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後麵站待著道明,那條名叫諦聽的神獸,則匍匐在前,一動不動。
金蟬見了,忙上前拜倒,一連拜了九拜,仍是匍匐在地,沒有抬頭。
地藏王菩薩笑道:“癡兒,此地仍是修佛之所,你我皆是修佛之人,不用多禮,坐起來,聽我問話。”
金蟬這才抬起頭來,恭恭敬敬地跪在那裏,道明拿過來一個蒲團,讓他坐下,金蟬想要推辭,被道明笑著按著坐下。
地藏王菩薩看了金蟬一會,才道:“金蟬,我已派人查明你的身世,你仍是當今太後與漢和帝之子,代父受難,自生下來便經曆死劫,然後出家為僧,一路修行,在白馬寺又因掃塔一事,蒙冤下獄,如今你為救得了失魂症的母親,這才來到陰間尋魂,是這樣子嗎?”
金蟬聽了,匍匐在地,求道:“菩薩明鑒,正是如此,求菩薩慈悲,救救我母。”
地藏王菩薩點點頭,又道:“你現在神智清明,再將此番經過,仔細講一遍。”
金蟬當下將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曆,到遇小白小黑,再到掃塔奇遇,以及張道陵共同經曆的種種磨難,就連無當聖母一事,也全都細細告之地藏王菩薩,最後道:“菩薩,弟子不慎破了佛門設在白馬寺的封印,放走了無當聖母,弟子罪孽深重,願到十八層地獄受罰,隻求菩薩讓我找到母親魂魄。弟子百死無憾。”
道明與閔公聽了金蟬這番遭遇,驚得張大了口,心中均盼著菩薩能開慈悲之心,成金蟬所願。
過了良久,方聽地藏王菩薩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想不到自封神之後,六道輪迴之中,仍能出現感天動地之人,金蟬啊!你尚未經曆輪迴,心智均高,隻要你認真修行,將來成就必在我之上。”
“菩薩,弟子不敢有此想,隻求菩薩大顯神通,捉住無當聖母,免除天下之災。”
“哈哈,這事我知道了。你莫急,且聽我說。當今天庭,仍是封神之後,佛祖與老君共建,為了鑒於誅仙一劫,天庭不但製定了天規地律來約束眾仙,而且還設了六道輪迴之則。六道者,仍仙道、妖魔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獄道。仙道、妖魔道、人道、畜生道顧名思義,地獄道你也都參觀過了,這鬼道,其實就是在這豐都城內的眾鬼魂以及眾多鬼差,他們在陽間無功無過,或是功過相抵,須得在城中修行,等送你迴陽世時,你還會遇到他們。設此六道,其目的就是讓陰陽五行有序,萬物生長有序可循,若有不服天規地律者,輕者打入輪迴,入人道或是畜生道。重者到地獄受苦,十惡不赦者,則以三災消其魂魄。但是天規一嚴,也使得天人兩界相隔,沒有仙人指點,世間有助於修仙的靈丹妙藥又都被天庭管理,所以自封神至今,世人再無一人能悟得天道,修成仙身,你們人世間所傳種種得道成仙之說,不過是謬傳罷了。”
地藏王說到這裏,頓了頓,又道:“我們佛家禮敬三寶,修行之法與道家不同,雖是免了輪迴之苦,但也受三災節製,同時還要遵守佛家之戒。佛家仙家中人,受天命下界臨凡時,也要隱藏真身,不可幹擾下界眾生。天庭還派下監察諸神,負責監察佛家仙家人等違反天規之事。所以你所說的無當聖母一事,隻要無當聖母不鬧出驚天動地之事,縱是佛祖道祖知之,也不能下凡管之。至於在六道中修煉得法的物種,它們在世間作惡,死後自會被追責,受輪迴之苦。六道諸生,其行為如何,全在己心已行。一切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金蟬聽了,顫聲道:“菩薩,可是等到無當聖母他們再生事端,給天下帶來劫難時,豈不晚了!”
地藏王菩薩笑道:“癡兒啊!無當聖母出關一事,雖經你手而啟,可是也遵循了佛祖之意。當年佛祖將他收伏,憐其截門僅餘此一脈,是以將她關押在齊雲塔下,教她日夜聽佛法教誨,好讓她閉關思過。但佛祖當年也應了她,千年之後,縱是她不願皈依佛門,隻要她能解得封印,便放她走。此事雖經你手,但也是我佛慈悲所至,你不必自責。而且,隻要我們不消除心中的怨念,這天地間的浩劫,早晚終究是要來的。”
說到這裏,地藏王菩薩頓了頓,又道:“而且,一百年前,天庭立了‘三定’之規,自此以後,各神各仙,各菩薩等,都要靜守本位,無上命不得私自下凡了。要想管無當之事,也得‘三定’了了再說了。”
金蟬聽了,奇道:“菩薩,敢問何是‘三定’?”
地藏王菩薩聽了,點點頭道:“你來看。”說完他用手一揮,金蟬頭頂前麵頓時出現了一幅圖畫。
金蟬抬頭看去,隻見有一座米山,約有數百丈高下,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裏緊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
地藏王菩薩待他看清,又將手一揮,金蟬頭上又換了一副景象,但見一座麵山,也有數百丈高,麵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裏長一舌,短一舌,餂那麵吃。
待他看完此圖,圖形又變,則是一座巨大的鐵架子,那鐵架上約有一根十多丈粗的鋼條,下麵掛一把金鎖,金鎖上麵放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鋼條。
金蟬看完不知其意,迴頭望向地藏王菩薩,菩薩見了,將手一揮,圖形頓無。隻聽地藏王菩薩問道:“這就是‘三定’,你可看清楚了。”
金蟬迴道:“看清楚了,但是卻不解其意。”
地藏王菩薩笑道:“一百年前,曾有人大鬧天宮,擾亂地府。天庭收了此禍害後,經查是有仙私自收徒傳藝,才生此禍害。為了約束眾仙,大羅天立此三事,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麵盡,燈焰燎斷鎖梃,佛道雙方,方可以降世臨凡,重得自由。”
金蟬聽了,麵如土色,不知說什麽好。
地藏王菩薩見金蟬麵色難色,笑道:“金蟬你不必煩惱,你做此事時,心有善念,做的又是善行,無心之過,又何罪之有?你今後行事,還要堅持本心,按之前做就是了。要想化解此劫,唯有作善方可解呢。我佛與老君約定,隻有佛道雙方,各有一修真之人,以善行慈念,驚動上天,那米、麵山即時就倒,鎖梃即時就斷。三定便不再有了。我雖在地府,但見你所作所為,完全符合我佛門選定之人的標準。至於無當聖母,她隻要還心存怨恨,一意孤行,必將引來天遣。哎,度人易,度人心難啊!在大道之間,以三清之能,佛祖之功,尚難化解人心,又何況你我。”
“可是,菩薩,無當聖母之事,我曾告訴了張道陵和兩隻小老鼠,一個叫小黑、一個叫小白,對了,還有黃河的龍姑娘和宮中的玉蘭也應知道一二,我怕是他們因為我受到無當聖母的報複,求菩薩保佑他們。”
地藏王菩薩聽了,點頭稱讚道:“金蟬,你年紀雖小,可心地善良,事事全不為己,當真是難得。我會盡我所能,來助他們的。你迴去告訴他們,隻是心存善念,人做善行,縱是人間難容,這天地也還能容他們的。”
金蟬喜得再次俯地謝恩,地藏王菩薩笑道:“好了,金蟬,你不必老拘泥於無當一事了,你等在陽世間遭遇諸多苦難,將來也必有厚報,尤其是你,隻要一心向佛,將來成佛成聖,也未可知。”
金蟬聽了,匍匐倒地,哭道:“菩薩,我不求他,隻求菩薩保佑,能救得我母親一命。”
“好孩子,你有此心,我必盡力而為。其實你此番遊覽十八層地獄,已解救了一人,你知道嗎?”
金蟬聽了,想起在石壓地獄中所遇到的情景,不由顫聲道:“菩薩,您說的可是石壓地獄的四十八號鬼魂。”
地藏王菩薩點了點頭,道:“不錯,此人正是你的生父,漢和帝劉肇。當年他為求治病,竟然以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來為他祈福。他因最愛你母,你又是他的親生骨肉,所以就選中了你。可是你是天地新生之魂靈,無罪無過,是以他在陽間雖是治國有功,事出有因,但如此行事,難以將功贖過。而且他還作過另一件不可饒恕之罪,是以被人以毒咒咒之,說非得其子原諒,則被那褲子所纏,大石所壓,永不得轉世。今日得你念經,助他真心悔過,他終於得到解脫,現已被發往陽間,投胎為人去了。”
金蟬聽了,曾經在心中壓著的一塊大石頓時去了,在他心裏,雖為能代父去死而無憾,但卻常為未能與母親見上一麵而傷心,尤其是自玉蘭處得知太後為了自己而夜不能寐,憂愁傷身後,更是痛不欲生。
他如今聽了地藏王菩薩之言,得知父親鬼魂已得解脫,現已轉迴陽世,得人道,心中也是不勝之喜,當下又謝了菩薩。
地藏王菩薩對著金蟬笑道:“想不到你這一來,竟然能點化罪魂,要不是你塵緣未了,我倒是願留你在此,共修佛法。”
金蟬聽了,又謝道:“菩薩,小僧隻是因母親之事,心中係掛,若完了此願,小僧願常陪菩薩左右,日夜受教誨。”
地藏王菩薩聽了搖頭笑道:“那可不成,你現在就有此修行,隻要一心向佛,在陽世間就能可肉身成佛,何必要到此受苦。好了,先不說這個了,經過此番對話,事情已全弄清楚了,你雖是不肯說出從何處學的靈魂出竅大法,那是因為有誓在先,倒也無妨。但你以柏利身份進迷魂殿,喝了迷魂水,仍未吐真言一事,雖然極是蹊蹺,但據我推斷,仍是你自幼出家,未曾吃過葷腥之物,又一心修佛,慧根深種,是以迷魂水喝了,一時間反而迷了神智,這才在無意識中,騙過了審核。另外,當初將你裝進口袋的鬼叫趙文,仍是一個倀鬼,他為土地廟的鬼差小六做事,現在他二人魂魄均已不見,就連諦聽也查不到他們消息,看來已是魂飛魄散了。此事據我推斷,那小六子心頭缺血,那趙文為他作倀,必是取你血時,二人均沾上了幾滴,你自幼出家,未曾吃過葷腥之物,血仍是天下等一等的至純至陽之物,他兩個陰魂又如何受得了,是以魂魄被消,你則糊裏糊塗地以柏利的身份來到了這裏。”說到這裏,地藏王菩薩又喚道,“閔公。”
“弟子在,菩薩。”
“我已修書一封,將這些事解釋清楚,你速去交與十殿閻王報豐都大帝核實後,便可讓金蟬還陽了。”
“是。”閔公接了書信,轉身離去。
地藏王菩薩又對金蟬道:“金蟬,能遊曆地府十八層地獄而還陽者,你是第一人,不過地府之秘,還得由你守口如瓶。”
“是,小僧謹遵菩薩聖命。”
地藏王菩薩想了想,又道:“你能保守在那裏學得靈魂出竅之秘,我對你也是放心。你出去後,還需有人幫助,才能助你尋母。這樣吧,你可將與自己有關的事講張道陵他們幾個聽。至於你知道的別的事,隻有遇到大智慧者,將他的頭發送與你等,你方可與別的受發者說了,你可記得了。”
“迴菩薩,小僧記住了。”
“那好。你遊遍這十八層地獄,有何感想?”
“菩薩,小僧確實有所感想,今菩薩問起,正想一吐為快,好向菩薩請教。”
“哈哈,但說無妨,我主持地獄教化,正想聽聽旁觀者言,但說無妨,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是,菩薩。”金蟬又是深施一禮,這才道:“弟子有幸得遊十八層地獄,見層層地獄鬼滿為患,眾鬼魂無不受刑受苦,其用刑之狠,受刑之慘,皆是慘不忍睹,慘不忍聞。不知為何地獄用刑如此之狠。”
地藏王菩薩聽了,轉頭對道明道:“道明,你與他辯說。”
“是,菩薩。”道明得地藏王菩薩吩咐,清了清嗓子,對金蟬道,“鬼魂被打入何層地獄,受何刑罰,是因為鬼魂在陽間作惡行為所來。你看他現在受刑甚苦,可是他在陽世間所做所為,也是令人發指。地府對作惡的鬼魂用刑,正就了那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若是不報,又要地府何用。地府正是用此重刑,來警示眾鬼,來生行善,金蟬,你明白了嗎?”
金蟬聽了,點點頭,問道:“請問小哥,我聽菩薩曾發過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自天庭開設六道輪迴以來,到現在地獄中鬼魂,可是越來越少。”
“這個嘛。”道明沉吟了一陣,迴道,“這地獄中鬼魂,時多時少,但大致仍是如此。”
“哦,小哥,地獄設此重刑,其目就是懲罰惡人,以儆效尤了?”
“是。”道明點頭應是。
“可是,小僧聽閔公說,凡是進入地獄之鬼魂,有真心悔改者,則喝孟婆湯,忘了從前事,重入輪迴,不知悔改者,則一直受折磨,直到魂飛魄散,是嗎?”
“不錯,正是如此。”
“那小僧就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人世間又如何知道地獄之苦,沒有敬畏之心,自然會胡作非為,可等到了地獄,受盡磨難,卻又悔之晚矣。這以儆效尤的目的何在。”
“這個……”道明被金蟬如此一問,卻答不上來了。
“還有,弟子在遊第二層地獄時,見到有些婦人因在陽間唆使良家女人再嫁而獲罪,受斷指之苦,弟子也以為不妥。陽世間男子可以再娶,可女子再嫁,卻受非議,我佛說眾生平等,為何在男女此事上,卻有此分別呢?”
道明聽了剛要說話,卻被地藏王菩薩擺手,忙閉口不言。隻聽菩薩笑道道:“金蟬,你肯為女子發此責問,可見是心地無私。此事閔公已與我說了,我已上報天庭,建議按你的意見進行修改。天規製定,本為戒淫。但是你所說,放在陽世間,也在理。依理修改,也無不可。隻是人心難料,怕得是此口一開,在男女之事上,將來有你我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也罷,此事先這樣,將來事,待將來人受去吧!”
金蟬聽了,仍有些不解,問道:“菩薩,弟子所遇女子之中,如玉蘭、龍兒、小白小黑等,除了女身,就是獸身,可是她們全都是比弟子還心善的。可弟子在佛經上讀到,極樂世界,俱無女身獸身,不知為何如此?”
地藏王菩薩笑道:“此心難料,若是將此無二,須得大同。你可明白?”
“弟子愚鈍,請菩薩教誨。”
地藏王聽了,笑道:“金蟬,你經事還少,難解心之難測。若是僅用嚴刑酷法為警示世人,也隻能是讓他們將惡念埋在心底,其心理越是陰暗,正所謂壓之越深,反之越烈,將來就反噬越深,一旦陽難壓陰,必將地獄裏所積壓的陰魂積怨激動,若是陰陽交合,陰陽相抵的話,這婆娑世界也就完了。”
“啊!”金蟬聽了,這才頓悟,俯身對地藏王菩薩道,“多謝菩薩指點,小僧這才明白,菩薩所行大願,非隻為地獄之魂,而為世界之念。”
地藏王菩薩聽了,也是麵露歡喜之色,笑道:“金蟬,你之所說,也是也不是。若隻執著於世界,便非世界。”
“執著於世界,便非世界,弟子不明,還請菩薩明示。”金蟬聽了,又開始糊塗了。忙又問道。
“哈哈,此世界之外,仍有世界,此世界之前之後,也有世界,大千世界之外,仍有無數世界,數目之多,有如恆河沙數。”說到這裏,地藏王菩薩頓了頓,又道,“你慧根早種,又有禪心,隻要你堅守初心,將來成就遠在我上,必能得傳我佛三藏大法。我這裏有清心咒一篇,今傳於你,可解你在地狹中,沾染上的戾氣,免受地獄陰靈諸魔所擾。”
金蟬聽了,伏地拜謝,將地藏王菩薩所傳之咒用心記了。
這時,閔公又迴來了,對地藏王菩薩稟道:“菩薩,十殿閻王已轉具豐都大帝,大帝讚同菩薩之議,批準金蟬還陽,特來複命。”
“好,好,那就由你帶金蟬還陽去吧。金蟬。”
金蟬聽了,忙跪倒道:“弟子在。”
地藏王菩薩點頭道:“我不清楚你母魂魄在那裏,不過諦聽能聽聞天下魂魄叫苦之聲,應能知曉你母的去處,它受天規所限,不能直接告訴你,隻能讓諦聽告訴你謁語,由你去悟。”
金蟬聽了,歡喜道:“多謝菩薩。”
地藏王菩薩擺手道:“你不要著急謝我,悟不悟出還得靠你自己。諦聽,你與他言罷。”
諦聽聽了,起身前行幾步,來到金蟬身前,側耳聽了一會,開口道:“小師父,你有難言之隱,我亦難言,汝之所求,應著汝身。”說完就轉身迴去,臥在地上,又睡著了。
金蟬聽了,根本不知其義,他嘴唇動了動,也不知如何說起。
地藏王菩薩道:“好了,你靈魂出竅,三日之期馬上就到了,我著閔公送你出去,他日有緣,你我再見。”
金蟬聽了,拜謝了地藏王菩薩,與閔公倒著退出了森羅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