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反敗為勝
遠在看台上的眾人見二人打的異常精彩,全都屏氣凝神地看著,兩人這幾下,有如兔起鶻落,看得眾人眼花繚亂,喘不過氣來,等眾人定睛再看時,見張道陵已被人公真人用寶劍比在頸部,隻嚇得金蟬和玉蘭叫出聲來。
大將軍見了,忙道:“好了,好了,這一陣是國師贏了。金蟬,你們認輸不?”
金蟬此時急得恨不得上前將寶劍拿開,聽大將軍這樣說,忙道:“認輸認輸。”
人公真人聽了,冷笑一聲,收起寶劍,下了擂台,迴轉看台。
張道陵想到第一陣自己就輸了,也有些心灰意冷,默默地跟著迴到看台之上。
安帝見國師已贏了一陣,一陣哈哈大笑,道:“玉蘭,還由你來抽取下一陣。”
玉蘭此時緩過神來,對安帝施了一禮,道:“陛下,第一陣已分出勝負了?”
“是啊!國師贏了。”安帝得意地笑著道。
玉蘭緩緩地搖了搖頭,道:“陛下,適才比陣前,大將軍宣布規則時說了,因刀劍無眼,陛下有好生之德,雙方中隻要誰的兵刃被奪或是被毀,就算輸了,適才玉蘭看見,好像是國師的拂塵被毀在前,之後才是張道長的寶劍被奪的。”
“是嗎?”安帝一聽,也是有些尷尬,將頭轉向大將軍,麵帶詢問,問道,“大將軍,你可看清楚了?”
大將軍見玉蘭忽有此問,不由地眉頭一皺,暗道玉蘭多事。當下清咳一聲,道:“陛下,我剛才也沒看好,二人動作實在是太快,一轉眼就看到張道陵被國師用寶劍製住了。”
在一旁一直不語的天公真人忽道:“我看的清清楚楚,確實如玉蘭姑娘所說,是國師的拂塵被毀在前,之後才是張道長的寶劍被奪的。按規則,這一陣,是我們輸了。”
眾人聽了,無不變色,連人公真人臉上,也現出忿忿不平之色。
安帝察言觀色,忙道:“我看張道陵隻是憑那把寶劍之鋒,占了兵器上的便宜。論劍術,當然還是國師更高。不過天公真人如此謙讓,朕看這樣吧,這一陣算是雙方打個平手。天公真人少出了一陣,到時再補上一陣就是。”
他身為皇帝,此言一出,大將軍連聲稱是,眾人也都沒有再說異議。
安帝麵有得色,笑道:“這一陣,就由朕來抽吧。”說著來到木箱前,從中抽出個紙團來,交與了大將軍。
大將軍將紙團展開,見上麵寫有兩個字“坐禪”。當下朗聲念道:“這一陣是‘坐禪’雙方都由誰上?”
金蟬聽了,誦了聲阿彌陀佛,上前道:“大將軍,小僧願往。”
天公真人聽了,也上前一步道:“此陣,就由貧道陪著小師父玩玩。”
大將軍問道:“真人,‘坐禪’一陣,如何判斷輸贏啊?”
天公真人笑道:“我們二人,誰先坐不住,誰就輸了。”
眾人聞聽,心想你們二人就在那坐著,若是坐上一天,我們就在這裏看上一天不成。安帝更是心想此陣可不比上一陣看著有意思。但天公真人架子極大,以人公真人身份,在他麵前,有如小廝一樣。眾人也不敢多話。
天公真人和金蟬上了擂台,對麵而坐一人找了一個蒲團坐定,就開始比起坐禪之功來。
此陣由二人坐在擂台上,對麵打坐,眾人看了一陣,見二人隻是一動不動地靜坐,心中俱想,這要坐到什麽時侯。
張道陵暗心想金蟬自小就在佛前靜坐,按常理說絕不會輸。但這天公真人修為遠高於金蟬,他既然前來應戰,其中必有蹊蹺。當下一邊凝神望著天公真人,同時用眼角餘光,盯著人公真人。卻見那人公真人絲毫不關心師兄的坐禪,反而是雙手把玩著從張道陵手中奪來的那把寶劍。
張道陵見了,心中一歎,暗道:若是沒有這柄寶劍,我第一陣就已經輸了。看來這人公真人對這寶劍麵露喜愛之色,難道他想據為己有不成。哎!他要不還給我,我一時也沒有法子奪迴,隻能等龍兒,小黑她們想法子拿迴來。對了,小黑那裏去了?他極目四看,不見小黑。
等他將目光迴到對麵擂台之上,見天公真人嘴唇微動,似乎在和金蟬說些什麽。金蟬也點了點頭。然後二人又坐定不語。
張道陵不知他們二人說了些什麽,心生警惕,暗想本來是對賭三陣,我們出兩陣,但第一陣算是平了,還需天公真人再出一陣,湊夠三陣。金蟬這第一陣必須得贏啊,否則勝算渺茫。
就在此時,忽然感到腳下有異,一物從他腿爬了上來,雙從道袍中順著胳膊來到張道陵手上。張道陵己知必是小黑隱身而來。
當下他假裝撓頭,將小黑送到耳邊,隻聽小黑用極細的聲音道:“張大哥,那老道對金蟬大哥說了,老這樣幹坐沒意思,他有一五嶽大法,能讓人感覺度日如年,要請金蟬大哥見識見識。”
張道陵聽了,心中更是緊張,但眼下卻也沒有別的法子可用,隻能坐以待輸了。當下點點頭,借手入懷之際,將小黑放入懷中,防她出去生事,自己則定目凝視對麵擂台上二人。
過了片刻,隻見天公真人頭頂竟然冒出了一股極淡的煙霧,在他的頭上盤旋。過了一柱香的功夫,這白煙竟然越來越濃。這時看台上的人,也發現了這一點,大將軍先是“咦”了一聲,問道:“這是怎麽迴事,真人頭上竟然冒煙了?”
人公真人笑道:“大將軍,那不是煙。而是我師兄修為,已至三花聚頂的境界,由他體內真氣激蕩,所形成的汽霧。”
“噢。”眾人這才是明白。安帝見擂台上有了變化,興趣又上來了,興奮地盯著白煙。
又過了一柱香的功夫,白色汽霧越來越濃,竟然將天公真人和金蟬籠罩在一起,二人身形,一起湮滅在白色汽霧之中。
玉蘭這時忍不住問道:“國師,不是比坐禪嗎?怎麽天公真人又施起法術來了。”
“哈哈。”人公真人望了張道陵一眼,見他麵色凝重,不由得意地道:“玉蘭姑娘,這坐禪仍是他們提出來的,想來是想借小和尚多年在佛前念經,練出了坐功,想借此贏我師兄弟。不過他們那裏知道,我們中也有一靜坐悟道的功夫,謂之辟穀。坐將下來,別說是一個月兩個月,縱是一年半載,也不在話下。我師兄看樣子是心痛小和尚,不願讓他苦撐,二來也不願讓萬歲在此久候,這才運起功來,用白色汽霧將他們二人罩住。不過請諸位放心,我師兄何等身份,決不會在暗中作弊。這法術的功效,就是讓同在白色汽霧中的人,有度日如年之感。但是也隻是在心中有此感覺,於身體無傷害。如此一來,他們在裏麵待一個時辰,就感覺過了十天一樣。這樣子咱們也就不用久等,就能看出誰勝誰負了。”
安帝聽人公真人這樣一說,更是來了精神,他睜大眼睛望去,雖看不清裏麵動靜,但也頻頻點頭,笑道:“此法甚好,甚好。”
張道陵聽他這樣一說,心中反倒不是那麽緊張了。他暗想金蟬在穀中吃了不少仙果,又得飲了朱草之汁,想來他的耐力,已非同尋常。又想起金蟬諸多經曆,皆是逢兇化吉,能經曆地府卻全身而退,想來此番縱是不勝,也不會有什麽危險。想到這裏,懷中小黑屢次要出去行動,卻都被張道陵所阻止。
金蟬上了擂台,已抱定主意,管對方施什麽法術,自己就一心一意地默念地藏王菩薩所傳的《清心咒》就是了。
當天公真人征詢他的意見,說是要施展什麽五嶽大法,加速比賽過程時,他心想如此更好,能更早地去給母親治病,也沒多想,就痛快地答應了。
當天公真人用白色汽霧將他們二人籠罩起來時,金蟬毫不在意,隻是默念起《清心咒》,一如龍兒測試他時那樣,這樣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金蟬隻覺得自己心神怡然,沒有一絲倦意。
好像過了良久,金蟬忽聽得耳邊有人唿喚自己的名字,金蟬想起自己在仙穀中遇到的酒色財氣四樣心魔前來困擾自己,更是不敢懈怠,兩耳不聞,仍是一心一意念經。又過了良久,再聽不到一絲聲音,整個人如坐在寂靜的洞中一樣,隻聽得見自己心跳發出的聲音。
又過了許久,金蟬感覺對麵由黑轉亮,心想難道過了一天了嗎?他一有此年,不由地睜開了眼睛,卻見自己對麵,那天公真人已沒有蹤跡,對麵隻有一麵一人高的明鏡,鏡中正是端坐念經的自己。
金蟬一驚,身子也不由地歪了一歪,隨即想到這必是天公真人所用的法術,來迷幻自己,當下忙閉目念經。
可這次再念,他心中卻有了一絲焦急之意,暗想我母親之病,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現在已找到了母親的魂魄,也不知我現在和天公真人對坐了多長時間,可千萬不能耽誤太久啊!想到這裏,他不由地又睜開了眼睛,當他的目光,又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時,卻見自己麵容已顯得有些蒼老,有如中年人的模樣,心中不由一驚,心道難道自己竟然在這裏待了許久。他轉念一想,知這是天公真人的法術所致,心中複又清明。再看那鏡子,竟然又是現在自己的模樣。
金蟬心下坦然,心想這天公真人作此法,就是來迷惑自己。但自己一心修佛,又有佛經加持,他又怎能勝了自己。看來自己不能一味逃避,要主動出擊,贏了天公真人,張大哥再贏下一陣,我們就能為母親治病了。
想到這裏,金蟬不再默念《清心咒》,而是大聲地讀了出來。他這一主動,便覺得對麵的鏡子就有了些變化,竟然小了一些。
金蟬心中暗喜,當下繼續大聲念誦,隨著他不斷地念經,那麵鏡子竟然也逐漸地縮小,到後來,天公真人的發髻也從鏡子後麵露了出來。
金蟬心中更是喜歡,心想看來我佛保佑,這佛經對天公真人的法術有克製作用。當下他一邊大聲念經,一邊看那麵鏡子,卻見裏麵的自己不再是現在的模樣,不但人的形狀小了,連年齡也小了,竟然是小時候的自己。金蟬見了,心中一動,腦海裏頓時浮現出自己小時候陪著師父念經的情景。
本來天公真人的法術已施展了一個時辰了,正感到體力有些不支,而這時金蟬又大聲念起佛經,導致天公真人的心神微震,是以他所變幻出的鏡子也逐漸地縮小。就當天公真人暗道不好之際,金蟬卻有了求勝之心,致使《清心咒》的佛力大減,而他自己還不自知,在不知不覺中中了天公真人的幻術。
金蟬再望向鏡子時,看到鏡中已有近一年未見的師父,容顏甚是憔悴,心中大痛。腦海中不由迴憶起師父對自己的愛心照顧,從自己牙牙學語開始,師父對自己是那麽地慈祥。自己自知師父對自己之恩,永生難報,這才為全師父之心願,在佛前發誓,尋遍天下佛經,迴報師父。
金蟬越想越是惦念師父,連自己所念的經聲,也逐漸小了,但他的心中,卻是心情澎湃,不能自己,尤其是一想到自己身著著金縷玉衣,奄奄一息地被送到寺前,被師父所遇的情景,鏡子裏麵也出現了相現一幕後,更是難以自己,隻覺得頭暈目眩,也忘了念誦《清心咒》,身子一歪,就要倒下身去。
也就在此時,金蟬隻聽“嗙”的一聲,那鏡子竟然碎成無數碎片,同身邊的白色汽霧一同消失的無影無蹤。天公真人“哇”得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身子也倒在蒲團旁。
且說對麵看台上的眾人,眼睜睜地看著那團白霧,過了一個時辰,也不見變化,隻把安帝看得嗬欠連打。
就在這時,又隱隱傳出來誦經之聲,聽來像是金蟬在念誦佛經。隨著經聲,那團白色汽霧,也逐漸變清,竟能隱隱地看見二人打坐的形狀。
張道陵見了,心中暗喜,暗道隻要我這兄弟念起經來,縱是天塌地陷,也是不聞不問,天公真人看來是奈何不了金蟬了。
那知金蟬念了半個時辰後,聲音竟然變得越來越弱。張道陵聽得心中大急,卻又無計可施,隻能在懷中緊緊抱住小黑,不讓她出來行動。到了後來,誦經聲竟然停止,白色汽霧又逐漸轉濃,正當眾人正是驚奇之時,卻聽得“嗙”的一聲,白霧已失,天公真人一口鮮血噴出,倒在了蒲團之上,而金蟬也跟著倒了下去,但隨即又坐正。
看到此情此景,眾人無不大驚。人公真人見了,縱身跳下看台,跳上擂台,將上來查看的金蟬推開,抱住師兄。天公真人已悠悠醒來,對人公真人擺了擺手,示意讓他退下。人公真人無奈,隻得退下擂台。
天公真人調了調氣息,穩住了丹田之氣,低聲對金蟬道:“怪不得你對太後之病,竟然如此關心,想不到你就是那名皇子。”
金蟬聽了,默然無語,隻是點了一下頭。
天公真人長歎一聲,低聲道:“天意啊!天意啊!想不到你先救了你父,又救了你娘,就連我這親自下咒殺你之人,也被你救過。本來隻要你一心誦經,我這法術,對你是不起作用的。我眼見要輸,可你卻因求勝心切,反而墜入我的法術之中,不知不覺中精神被我所攝。那知你最後在頭腦中浮現出的一幕,竟然是你剛出生的一幕。我一生行道,除了那位替父而死的可憐皇子外,從未親手殺過一人。當我運功到緊要關心,眼看要贏之際,卻發現你竟然沒有死。所以心頭大震,導至氣血反噬,雖未走火入魔,但今日這一陣,我已是輸了。看來是天意難違,蒼天未死,黃天難立啊!金蟬,你宅心仁厚,經大難而不死,其福必深,不過僅憑心善,還是難成正果的,你好自為之吧。”
話一說完,天公真人便掙紮著站起身來,身形佝僂,已不勝之前仙風道骨之樣。他蹣跚著下了擂台,來到看台上,對安帝微一作禮,道:“陛下,我輸給金蟬,心服口服,自當踐行前諾,一甲子內,不再入世。”
安帝見了大驚,忙道:“真人何出此言,這剛賭了兩陣,還有一陣未賭,勝負未分,何以言敗啊!”
天公真人慘然一笑,道:“不用賭了,貧道認輸了。”
大將軍也在一旁奇道:“天公真人,不是三陣賭輸贏嗎?第一陣仍是平局,這第二陣縱是真人認輸但也隻是輸了一陣,還有一陣未賭,真人怎麽能輕易言敗呢?”
“陛下有所不知,適才你們沒來前,我與他二人說法時,已輸了一局,不過不是輸給他們,是輸給了一隻小耗子。貧道所出之陣,便是說法一陣。我方已輸了兩陣,自當認賭服輸。”天公真人緩緩地說道。
人公真人在一旁聽了,心中雖是不解,但向來對師兄之言是言出必從,見天公真人自認服輸,心知師兄必有他的道理。當下一施禮道:“陛下,請恕貧道不敬之處,我等既然輸了,貧道這就隨師兄迴山,一甲子內不在入世,這國師一職,貧道今日就此辭去,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等有緣再見了。”
安帝和大將軍又是一番挽留,但他師兄弟執意不肯,隻為天公真人要了一頂小轎,其餘的賞賜一概不要,作別安帝等人,帶著手下道人,踏雪而去。
(本章完)
遠在看台上的眾人見二人打的異常精彩,全都屏氣凝神地看著,兩人這幾下,有如兔起鶻落,看得眾人眼花繚亂,喘不過氣來,等眾人定睛再看時,見張道陵已被人公真人用寶劍比在頸部,隻嚇得金蟬和玉蘭叫出聲來。
大將軍見了,忙道:“好了,好了,這一陣是國師贏了。金蟬,你們認輸不?”
金蟬此時急得恨不得上前將寶劍拿開,聽大將軍這樣說,忙道:“認輸認輸。”
人公真人聽了,冷笑一聲,收起寶劍,下了擂台,迴轉看台。
張道陵想到第一陣自己就輸了,也有些心灰意冷,默默地跟著迴到看台之上。
安帝見國師已贏了一陣,一陣哈哈大笑,道:“玉蘭,還由你來抽取下一陣。”
玉蘭此時緩過神來,對安帝施了一禮,道:“陛下,第一陣已分出勝負了?”
“是啊!國師贏了。”安帝得意地笑著道。
玉蘭緩緩地搖了搖頭,道:“陛下,適才比陣前,大將軍宣布規則時說了,因刀劍無眼,陛下有好生之德,雙方中隻要誰的兵刃被奪或是被毀,就算輸了,適才玉蘭看見,好像是國師的拂塵被毀在前,之後才是張道長的寶劍被奪的。”
“是嗎?”安帝一聽,也是有些尷尬,將頭轉向大將軍,麵帶詢問,問道,“大將軍,你可看清楚了?”
大將軍見玉蘭忽有此問,不由地眉頭一皺,暗道玉蘭多事。當下清咳一聲,道:“陛下,我剛才也沒看好,二人動作實在是太快,一轉眼就看到張道陵被國師用寶劍製住了。”
在一旁一直不語的天公真人忽道:“我看的清清楚楚,確實如玉蘭姑娘所說,是國師的拂塵被毀在前,之後才是張道長的寶劍被奪的。按規則,這一陣,是我們輸了。”
眾人聽了,無不變色,連人公真人臉上,也現出忿忿不平之色。
安帝察言觀色,忙道:“我看張道陵隻是憑那把寶劍之鋒,占了兵器上的便宜。論劍術,當然還是國師更高。不過天公真人如此謙讓,朕看這樣吧,這一陣算是雙方打個平手。天公真人少出了一陣,到時再補上一陣就是。”
他身為皇帝,此言一出,大將軍連聲稱是,眾人也都沒有再說異議。
安帝麵有得色,笑道:“這一陣,就由朕來抽吧。”說著來到木箱前,從中抽出個紙團來,交與了大將軍。
大將軍將紙團展開,見上麵寫有兩個字“坐禪”。當下朗聲念道:“這一陣是‘坐禪’雙方都由誰上?”
金蟬聽了,誦了聲阿彌陀佛,上前道:“大將軍,小僧願往。”
天公真人聽了,也上前一步道:“此陣,就由貧道陪著小師父玩玩。”
大將軍問道:“真人,‘坐禪’一陣,如何判斷輸贏啊?”
天公真人笑道:“我們二人,誰先坐不住,誰就輸了。”
眾人聞聽,心想你們二人就在那坐著,若是坐上一天,我們就在這裏看上一天不成。安帝更是心想此陣可不比上一陣看著有意思。但天公真人架子極大,以人公真人身份,在他麵前,有如小廝一樣。眾人也不敢多話。
天公真人和金蟬上了擂台,對麵而坐一人找了一個蒲團坐定,就開始比起坐禪之功來。
此陣由二人坐在擂台上,對麵打坐,眾人看了一陣,見二人隻是一動不動地靜坐,心中俱想,這要坐到什麽時侯。
張道陵暗心想金蟬自小就在佛前靜坐,按常理說絕不會輸。但這天公真人修為遠高於金蟬,他既然前來應戰,其中必有蹊蹺。當下一邊凝神望著天公真人,同時用眼角餘光,盯著人公真人。卻見那人公真人絲毫不關心師兄的坐禪,反而是雙手把玩著從張道陵手中奪來的那把寶劍。
張道陵見了,心中一歎,暗道:若是沒有這柄寶劍,我第一陣就已經輸了。看來這人公真人對這寶劍麵露喜愛之色,難道他想據為己有不成。哎!他要不還給我,我一時也沒有法子奪迴,隻能等龍兒,小黑她們想法子拿迴來。對了,小黑那裏去了?他極目四看,不見小黑。
等他將目光迴到對麵擂台之上,見天公真人嘴唇微動,似乎在和金蟬說些什麽。金蟬也點了點頭。然後二人又坐定不語。
張道陵不知他們二人說了些什麽,心生警惕,暗想本來是對賭三陣,我們出兩陣,但第一陣算是平了,還需天公真人再出一陣,湊夠三陣。金蟬這第一陣必須得贏啊,否則勝算渺茫。
就在此時,忽然感到腳下有異,一物從他腿爬了上來,雙從道袍中順著胳膊來到張道陵手上。張道陵己知必是小黑隱身而來。
當下他假裝撓頭,將小黑送到耳邊,隻聽小黑用極細的聲音道:“張大哥,那老道對金蟬大哥說了,老這樣幹坐沒意思,他有一五嶽大法,能讓人感覺度日如年,要請金蟬大哥見識見識。”
張道陵聽了,心中更是緊張,但眼下卻也沒有別的法子可用,隻能坐以待輸了。當下點點頭,借手入懷之際,將小黑放入懷中,防她出去生事,自己則定目凝視對麵擂台上二人。
過了片刻,隻見天公真人頭頂竟然冒出了一股極淡的煙霧,在他的頭上盤旋。過了一柱香的功夫,這白煙竟然越來越濃。這時看台上的人,也發現了這一點,大將軍先是“咦”了一聲,問道:“這是怎麽迴事,真人頭上竟然冒煙了?”
人公真人笑道:“大將軍,那不是煙。而是我師兄修為,已至三花聚頂的境界,由他體內真氣激蕩,所形成的汽霧。”
“噢。”眾人這才是明白。安帝見擂台上有了變化,興趣又上來了,興奮地盯著白煙。
又過了一柱香的功夫,白色汽霧越來越濃,竟然將天公真人和金蟬籠罩在一起,二人身形,一起湮滅在白色汽霧之中。
玉蘭這時忍不住問道:“國師,不是比坐禪嗎?怎麽天公真人又施起法術來了。”
“哈哈。”人公真人望了張道陵一眼,見他麵色凝重,不由得意地道:“玉蘭姑娘,這坐禪仍是他們提出來的,想來是想借小和尚多年在佛前念經,練出了坐功,想借此贏我師兄弟。不過他們那裏知道,我們中也有一靜坐悟道的功夫,謂之辟穀。坐將下來,別說是一個月兩個月,縱是一年半載,也不在話下。我師兄看樣子是心痛小和尚,不願讓他苦撐,二來也不願讓萬歲在此久候,這才運起功來,用白色汽霧將他們二人罩住。不過請諸位放心,我師兄何等身份,決不會在暗中作弊。這法術的功效,就是讓同在白色汽霧中的人,有度日如年之感。但是也隻是在心中有此感覺,於身體無傷害。如此一來,他們在裏麵待一個時辰,就感覺過了十天一樣。這樣子咱們也就不用久等,就能看出誰勝誰負了。”
安帝聽人公真人這樣一說,更是來了精神,他睜大眼睛望去,雖看不清裏麵動靜,但也頻頻點頭,笑道:“此法甚好,甚好。”
張道陵聽他這樣一說,心中反倒不是那麽緊張了。他暗想金蟬在穀中吃了不少仙果,又得飲了朱草之汁,想來他的耐力,已非同尋常。又想起金蟬諸多經曆,皆是逢兇化吉,能經曆地府卻全身而退,想來此番縱是不勝,也不會有什麽危險。想到這裏,懷中小黑屢次要出去行動,卻都被張道陵所阻止。
金蟬上了擂台,已抱定主意,管對方施什麽法術,自己就一心一意地默念地藏王菩薩所傳的《清心咒》就是了。
當天公真人征詢他的意見,說是要施展什麽五嶽大法,加速比賽過程時,他心想如此更好,能更早地去給母親治病,也沒多想,就痛快地答應了。
當天公真人用白色汽霧將他們二人籠罩起來時,金蟬毫不在意,隻是默念起《清心咒》,一如龍兒測試他時那樣,這樣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金蟬隻覺得自己心神怡然,沒有一絲倦意。
好像過了良久,金蟬忽聽得耳邊有人唿喚自己的名字,金蟬想起自己在仙穀中遇到的酒色財氣四樣心魔前來困擾自己,更是不敢懈怠,兩耳不聞,仍是一心一意念經。又過了良久,再聽不到一絲聲音,整個人如坐在寂靜的洞中一樣,隻聽得見自己心跳發出的聲音。
又過了許久,金蟬感覺對麵由黑轉亮,心想難道過了一天了嗎?他一有此年,不由地睜開了眼睛,卻見自己對麵,那天公真人已沒有蹤跡,對麵隻有一麵一人高的明鏡,鏡中正是端坐念經的自己。
金蟬一驚,身子也不由地歪了一歪,隨即想到這必是天公真人所用的法術,來迷幻自己,當下忙閉目念經。
可這次再念,他心中卻有了一絲焦急之意,暗想我母親之病,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現在已找到了母親的魂魄,也不知我現在和天公真人對坐了多長時間,可千萬不能耽誤太久啊!想到這裏,他不由地又睜開了眼睛,當他的目光,又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時,卻見自己麵容已顯得有些蒼老,有如中年人的模樣,心中不由一驚,心道難道自己竟然在這裏待了許久。他轉念一想,知這是天公真人的法術所致,心中複又清明。再看那鏡子,竟然又是現在自己的模樣。
金蟬心下坦然,心想這天公真人作此法,就是來迷惑自己。但自己一心修佛,又有佛經加持,他又怎能勝了自己。看來自己不能一味逃避,要主動出擊,贏了天公真人,張大哥再贏下一陣,我們就能為母親治病了。
想到這裏,金蟬不再默念《清心咒》,而是大聲地讀了出來。他這一主動,便覺得對麵的鏡子就有了些變化,竟然小了一些。
金蟬心中暗喜,當下繼續大聲念誦,隨著他不斷地念經,那麵鏡子竟然也逐漸地縮小,到後來,天公真人的發髻也從鏡子後麵露了出來。
金蟬心中更是喜歡,心想看來我佛保佑,這佛經對天公真人的法術有克製作用。當下他一邊大聲念經,一邊看那麵鏡子,卻見裏麵的自己不再是現在的模樣,不但人的形狀小了,連年齡也小了,竟然是小時候的自己。金蟬見了,心中一動,腦海裏頓時浮現出自己小時候陪著師父念經的情景。
本來天公真人的法術已施展了一個時辰了,正感到體力有些不支,而這時金蟬又大聲念起佛經,導致天公真人的心神微震,是以他所變幻出的鏡子也逐漸地縮小。就當天公真人暗道不好之際,金蟬卻有了求勝之心,致使《清心咒》的佛力大減,而他自己還不自知,在不知不覺中中了天公真人的幻術。
金蟬再望向鏡子時,看到鏡中已有近一年未見的師父,容顏甚是憔悴,心中大痛。腦海中不由迴憶起師父對自己的愛心照顧,從自己牙牙學語開始,師父對自己是那麽地慈祥。自己自知師父對自己之恩,永生難報,這才為全師父之心願,在佛前發誓,尋遍天下佛經,迴報師父。
金蟬越想越是惦念師父,連自己所念的經聲,也逐漸小了,但他的心中,卻是心情澎湃,不能自己,尤其是一想到自己身著著金縷玉衣,奄奄一息地被送到寺前,被師父所遇的情景,鏡子裏麵也出現了相現一幕後,更是難以自己,隻覺得頭暈目眩,也忘了念誦《清心咒》,身子一歪,就要倒下身去。
也就在此時,金蟬隻聽“嗙”的一聲,那鏡子竟然碎成無數碎片,同身邊的白色汽霧一同消失的無影無蹤。天公真人“哇”得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身子也倒在蒲團旁。
且說對麵看台上的眾人,眼睜睜地看著那團白霧,過了一個時辰,也不見變化,隻把安帝看得嗬欠連打。
就在這時,又隱隱傳出來誦經之聲,聽來像是金蟬在念誦佛經。隨著經聲,那團白色汽霧,也逐漸變清,竟能隱隱地看見二人打坐的形狀。
張道陵見了,心中暗喜,暗道隻要我這兄弟念起經來,縱是天塌地陷,也是不聞不問,天公真人看來是奈何不了金蟬了。
那知金蟬念了半個時辰後,聲音竟然變得越來越弱。張道陵聽得心中大急,卻又無計可施,隻能在懷中緊緊抱住小黑,不讓她出來行動。到了後來,誦經聲竟然停止,白色汽霧又逐漸轉濃,正當眾人正是驚奇之時,卻聽得“嗙”的一聲,白霧已失,天公真人一口鮮血噴出,倒在了蒲團之上,而金蟬也跟著倒了下去,但隨即又坐正。
看到此情此景,眾人無不大驚。人公真人見了,縱身跳下看台,跳上擂台,將上來查看的金蟬推開,抱住師兄。天公真人已悠悠醒來,對人公真人擺了擺手,示意讓他退下。人公真人無奈,隻得退下擂台。
天公真人調了調氣息,穩住了丹田之氣,低聲對金蟬道:“怪不得你對太後之病,竟然如此關心,想不到你就是那名皇子。”
金蟬聽了,默然無語,隻是點了一下頭。
天公真人長歎一聲,低聲道:“天意啊!天意啊!想不到你先救了你父,又救了你娘,就連我這親自下咒殺你之人,也被你救過。本來隻要你一心誦經,我這法術,對你是不起作用的。我眼見要輸,可你卻因求勝心切,反而墜入我的法術之中,不知不覺中精神被我所攝。那知你最後在頭腦中浮現出的一幕,竟然是你剛出生的一幕。我一生行道,除了那位替父而死的可憐皇子外,從未親手殺過一人。當我運功到緊要關心,眼看要贏之際,卻發現你竟然沒有死。所以心頭大震,導至氣血反噬,雖未走火入魔,但今日這一陣,我已是輸了。看來是天意難違,蒼天未死,黃天難立啊!金蟬,你宅心仁厚,經大難而不死,其福必深,不過僅憑心善,還是難成正果的,你好自為之吧。”
話一說完,天公真人便掙紮著站起身來,身形佝僂,已不勝之前仙風道骨之樣。他蹣跚著下了擂台,來到看台上,對安帝微一作禮,道:“陛下,我輸給金蟬,心服口服,自當踐行前諾,一甲子內,不再入世。”
安帝見了大驚,忙道:“真人何出此言,這剛賭了兩陣,還有一陣未賭,勝負未分,何以言敗啊!”
天公真人慘然一笑,道:“不用賭了,貧道認輸了。”
大將軍也在一旁奇道:“天公真人,不是三陣賭輸贏嗎?第一陣仍是平局,這第二陣縱是真人認輸但也隻是輸了一陣,還有一陣未賭,真人怎麽能輕易言敗呢?”
“陛下有所不知,適才你們沒來前,我與他二人說法時,已輸了一局,不過不是輸給他們,是輸給了一隻小耗子。貧道所出之陣,便是說法一陣。我方已輸了兩陣,自當認賭服輸。”天公真人緩緩地說道。
人公真人在一旁聽了,心中雖是不解,但向來對師兄之言是言出必從,見天公真人自認服輸,心知師兄必有他的道理。當下一施禮道:“陛下,請恕貧道不敬之處,我等既然輸了,貧道這就隨師兄迴山,一甲子內不在入世,這國師一職,貧道今日就此辭去,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等有緣再見了。”
安帝和大將軍又是一番挽留,但他師兄弟執意不肯,隻為天公真人要了一頂小轎,其餘的賞賜一概不要,作別安帝等人,帶著手下道人,踏雪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