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相逢同處俱是緣
三人吃過飯後,依舊在殿中相依相偎,笑著閑聊。
龍兒已趁著太後不注意,告訴了玉蘭,今晚張道陵還要帶金蟬魂魄來此看望太後。玉蘭為此事,也是柔腸百轉,愁斷肝膽。想到今夜金蟬能來,雖是人鬼殊途,不能言語問侯,但畢竟是能全金蟬之願,是以一直心中盤算如何。她見太後對龍兒不勝憐喜,便道:“龍姐姐,你今晚就在床上陪太後睡上一宿吧。”
龍兒聽了,點頭同意。又對太後道:“娘,您身子骨是全好了,明日天亮,我就歸去,今夜我和玉蘭,都在這陪著您。”
太後聽了,驚問道:“你要去何處,為何不陪我了?”
龍兒歎道:“我無意中成了濟水水神,這次來,是偷著跑出來的,就是專程為您治病,現在事已辦好,我得迴去了,不光我走,就是張大哥,也得幫我辦些事,和我一同走。不過您放心,我們會抽空看您和玉蘭來的。”
太後聽了,叮囑道:“你們都是神仙中人,本來就不該理俗事的。但為娘這麽大歲數了,怕是活不幾年,哎,人年齡越大,越是怕這生離死別的。你們想著能多看看我最好。等我歸天以後,這玉蘭,還得你們照顧呢。我看哪,不如讓玉蘭和你們一起去修行吧。”
龍兒聽了,當即笑道:“娘你有我們,且得好好活著呢!哎!等仙長來了,我求他批準不當這個神仙後,就能常來陪著你和玉蘭姐了。”
玉蘭聽了忙道:“太後對蘭兒恩重如山,蘭兒要一生一世都陪著太後。”
“好,好,我聽你們的。”太後聽了,笑著應是。
三人說笑間,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又到了午飯時間,鄭眾前來請示,太後依舊是讓照樣安排。龍兒笑道:“太後,我吃不進去了,再吃可就胖了。”
太後道:“沒關係,讓他們弄點清淡的就是了。”
吃這飯時,因想起龍兒明日就走,眾人心中不免有了離多聚少之感,雖然都強顏歡笑,但內心中卻黯然神傷。吃過午飯,三人正在閑聊,鄭眾來報,安帝帶著大將軍前來請安。
太後笑道:“快請。”
安帝和大將軍已在平洪殿外等候,聽太後宣進,安帝當前便行,進得殿來,見太後並未坐在床上,而是坐在椅子上,玉蘭站在靠近自己一側,而那個女子卻是站在太後背後,低頭為太後捶肩,看不清麵容。
安帝上前跪倒道:“皇兒聞聽母後已經用了膳,精神大好,特地來問安。”
太後笑道:“皇帝快請起。看坐。”
玉蘭忙拿了個繡墩,放在太後一側,請安帝坐了。大將軍這才過來請過安,站在安帝下首。隻聽安帝道:“母後身體剛好,不何在床上靜養,而是坐在椅上呢。”
太後笑道:“皇帝放心吧,自打今早服了張道長為孤家配製的神丹,孤家身體,已勝得病之前了。我本打算到外麵走走,可這兩女娃不放心,硬是不讓我出去。”
安帝聽了,大喜道:“看來母後已經完全康複,當真是上天保佑,皇兒也是不勝之喜。不過玉蘭她們說得對,外麵天氣寒冷,母後還是等暖和些再出去。”
大將軍聽了也在一旁笑道:“陛下之言極是,太後身子剛好,還得要多注意呀。想不到這張道陵醫術通神,當真是托了太後的洪福,得陛下一片孝心感動了上天啊!”
安帝聽了道:“我聞聽今早張道長來到宮中,為太後診治好後,竟然又悄然離去,難道這種神仙似的人物,我等竟然是難再見一麵嗎?”
太後笑道:“張道長一心修道,又怎肯久在凡間。孤家這老身子,想來就已耽擱了不少張道長的寶貴時間了。不過張道長仍是宅心仁厚,慈悲為善的高人,他是見我朝有事,這才肯出山,如今他一別而去,想來也是見我大漢江山永固,再無妖邪了。”
安帝站起來道:“太後高見,朕還隻為無緣張道長而遺憾,竟然沒想到此層。”
“哈哈,皇帝過獎了。孤家了隻是隨便說說而已。對了,張道長雖然走了,這殿中還有一位神仙人物呢,龍兒,來,見過皇帝。”
龍兒聞聽安帝來,想用紗巾遮麵,卻一時找不到紗巾放在那裏,隻得低著頭站在太後背後,不看安帝。這時聽太後讓她見過皇帝,隻得抬起頭來,對安帝微微一笑,道了聲:“皇帝好。”
安帝正抬頭望去,隻見眼前這位姑娘雖穿得村姑衣裳,未著粉黛,但她一抬起頭來,隻見她鳳眉明眸,膚若白雪,絕色嬌美的芳靨嘴角上揚,一雙漆黑清澈的大眼睛迴盼流波中透出調皮之色,整個人宛如一朵出水芙蓉、凝脂雪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清新自然的氣息。
安帝不成想眼前竟然是一位絕色美女,容貌之美,與玉蘭不相上下,而那種調皮可愛之色,與玉蘭的冷若冰雪之態,更是別有風情。不由地神魂顛倒,愣了片刻方道:“這位是?”
玉蘭忙迴道:“陛下,這位是龍兒姑娘,是一位修真之士,她是同張道長來為太後治病的。”
“修真之士?”安帝聽了仍是有些恍惚。龍兒見他這個模樣,不由地對著他張了張口,吐了下舌頭。
安帝見了,腦海中登時想到曾經到宮中扮作玉蘭來嚇唬自己的那位女妖精,不由地顫聲道:“莫非你是,你是,那晚嚇朕之人。”
龍兒聽了,咯咯一笑,問道:“你還敢親嗎?”
安帝聞聽大駭,如見鬼魅,站起身來連退了兩步。
玉蘭見了,心知不好,喝龍兒道:“龍兒,不要胡鬧,莫驚了聖駕。”
太後見了,奇道:“怎麽了,龍兒,你還嚇過皇帝?”
龍兒一臉無辜道:“沒有啊,我是和皇帝鬧著玩呢。”
安帝擦了擦額頭,強顏笑道:“是,是,龍兒姑娘天性活潑,朕高興的很。”
大將軍見此情景,想起人公真人所說,心想原來此女就是那夜嚇唬陛下,又以身抗雷的那名女子,按說應得小心防她才對,可眼下她成了太後身邊之人,太後之病又被張道陵他們治好,到底誰是誰非,自己也難以判斷。於是在一旁笑道:“龍姑娘雖是修真之人,可天性活潑爛漫,皇帝已不怪罪了。”
太後察言觀色,心知有異,但卻不多問。因龍兒認她為母一事,龍兒不願讓旁人知道,她也就沒說。又與安帝等說了一會閑話,便命他們退下,殿中又安靜了下來,仍是她們三人閑聊。
龍兒心中想著今晚之事,當下對太後道:“娘,你身子骨剛好,不宜久坐,我看還是在床上歇會吧。”
太後自早上一直聊到現在,確實也有了些乏意,便同意上床休息,在二女的陪伴下安詳入睡。
龍兒和玉蘭則退到外殿,依舊是二人竊竊私語。玉蘭又詳細地問了他們這些天的經曆,感慨萬分,隻聽玉蘭問道:“龍兒,過了今夜,你明日就要走嗎?太後病已好了,朝廷上下也不會再冤枉金蟬小師父和張大哥了,為何這麽著急要走呢?”
“哎,我們也不願意走呢。可是那晚我們迴去後,金蟬小師父就一副神不守舍的樣子。看來他是為不能母子相見而傷心之極。我們也都沒法子勸他。這不,到了今天早上,他忽說明天就迴山西。他說他出來這麽久了,心中甚是掛懷他師父。”
“什麽,他要走?”
“是啊!而且他還說我仍是濟水之神,為了他的事擅離職守,現在事情已辦好,讓張大哥、小黑小白和我都迴穀去。”
“那張大哥怎麽說的?”
“張大哥說,天下沒不散的宴席。今日事情辦後之後,我們大家一起送他迴山西。可他卻執意不肯,最後隻能是張大哥一個人送他迴去,而我們則迴仙穀。”
玉蘭聽了,幽幽地道:“金蟬小師父必是為太後安康,這才決定迴到山西寺中,但是他離開太後離得越遠,想來心就越是煎熬。”
“是啊!上天真是不公,咱們想盡辦法,方治得好太後的病,卻又讓他們母子不能相認。”龍兒恨恨地道。
“哎,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親呢?”
“咦,玉蘭,你這話中大有禪理,想不到你剛多大,也不是修真之人,竟然悟到了這層意思。”
玉蘭淒然一笑,道:“我不過是佛經讀得多了些,有感於金蟬小師父的遭遇,才有此念罷了。”
“哎,你也不必太過傷心了。金蟬小師父說了,到了今晚,他用靈魂出竅大法,前去看一下太後,也算是換一種方式來個母子相見吧。張大哥將我留下,他則迴去,就是為了安排此事。”
玉蘭聽了,想了想道:“也好,雖然他們母子不能相見,但讓金蟬小師父的魂魄前來,陪上太後一夜,倒也能化解他的思念之情。”
“也隻能如此了,雖然金蟬此番來,能親眼看見太後,可太後卻不知道他來,他們母子仍是陰陽相隔。”
“龍兒,我發愁的也正是為此,太後病已經好了,雖然她現在對以前的事很多都記不清了,但已心中有疑,關於她昏迷後發生的事情,已經問過我一次了,我以她身體未好,不能情緒激動為由,搪塞過去了。但我能瞞一時,瞞不了一世啊。一旦她想起往事,或是從別人口中聽得這些天來的事情經過,必然會弄個明白,到時候我可怎麽辦啊!”
“我們也私下裏討論過這事,但連張大哥也沒法子,他隻是道隻能一切隨緣了。依我之見,啥時你和大家在一起待會,咱們幾個一起想,人多想法多,一商量,辦法就有了。”
“噢,也隻能如此了。對了,張大哥送完金蟬小師父後,他上那裏去,還會迴來嗎?”
“哼,他說他和黃河中的九曲夫人有個約定,治好太後病後,須得再入黃河一迴。等他辦完此事後,才迴仙穀找我們去。”
“哎,不管如何,你們還都能在一起,這宮中隻剩我一個人陪著太後了。”玉蘭聽了,有些羨慕,有些遺憾地道。
“哎,娘的病雖然被張大哥治好了,可是她的陽壽不多了,隻是因為金蟬小師父一片孝心,感動了地藏王菩薩,又許了娘三年壽命。你在這裏等上三年,到時張大哥就會來接你,你就和他一塊到仙穀中找我去。”龍兒見了,忙安慰道。
玉蘭聽到太後隻有三年的壽命,更感悲傷,不由地低聲抽泣起來。
龍兒隻得在一旁勸道:“玉蘭,生死由命,你也不必太過傷心。雖然我是龍身,壽命有數千年,可不如意事,反而更多,我看這天生萬物,雖是有長知短,但命運其實都是一樣的。”
“可是,佛經上說了,隻要一心念佛,禮敬三寶,死後就會到西天極樂世界的,那裏沒病沒災,無痛無苦,人人均享極樂。”
龍兒聽了冷笑道:“什麽極樂世界,我隻聽說西天仍是佛祖所居之地,那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是從如來佛祖口中說出來的,其中真假,又有誰知。”
“啊?這是為何?”
“哎,我聽我哥說過,天地過多少年就會有大劫,大劫來了,縱是佛祖道祖,也難獨善其身。若是天地有劫,那極樂世界,想來也在天地之間,皮之不存,毛焉在哉!”
玉蘭聽了,腦中一片混沌,搖了搖頭,道:“我不問了,越問越感到不知所措。”
龍兒也笑著一拍玉蘭香肩,笑道:“是吧,還是按張大哥說的辦吧,一切隨緣,若是太後發現了端倪,咱們又無法瞞她,她執意要問,就告訴她吧。”
玉蘭聽了,點點頭,心中的那份憂鬱,也減輕了不少。
(本章完)
三人吃過飯後,依舊在殿中相依相偎,笑著閑聊。
龍兒已趁著太後不注意,告訴了玉蘭,今晚張道陵還要帶金蟬魂魄來此看望太後。玉蘭為此事,也是柔腸百轉,愁斷肝膽。想到今夜金蟬能來,雖是人鬼殊途,不能言語問侯,但畢竟是能全金蟬之願,是以一直心中盤算如何。她見太後對龍兒不勝憐喜,便道:“龍姐姐,你今晚就在床上陪太後睡上一宿吧。”
龍兒聽了,點頭同意。又對太後道:“娘,您身子骨是全好了,明日天亮,我就歸去,今夜我和玉蘭,都在這陪著您。”
太後聽了,驚問道:“你要去何處,為何不陪我了?”
龍兒歎道:“我無意中成了濟水水神,這次來,是偷著跑出來的,就是專程為您治病,現在事已辦好,我得迴去了,不光我走,就是張大哥,也得幫我辦些事,和我一同走。不過您放心,我們會抽空看您和玉蘭來的。”
太後聽了,叮囑道:“你們都是神仙中人,本來就不該理俗事的。但為娘這麽大歲數了,怕是活不幾年,哎,人年齡越大,越是怕這生離死別的。你們想著能多看看我最好。等我歸天以後,這玉蘭,還得你們照顧呢。我看哪,不如讓玉蘭和你們一起去修行吧。”
龍兒聽了,當即笑道:“娘你有我們,且得好好活著呢!哎!等仙長來了,我求他批準不當這個神仙後,就能常來陪著你和玉蘭姐了。”
玉蘭聽了忙道:“太後對蘭兒恩重如山,蘭兒要一生一世都陪著太後。”
“好,好,我聽你們的。”太後聽了,笑著應是。
三人說笑間,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又到了午飯時間,鄭眾前來請示,太後依舊是讓照樣安排。龍兒笑道:“太後,我吃不進去了,再吃可就胖了。”
太後道:“沒關係,讓他們弄點清淡的就是了。”
吃這飯時,因想起龍兒明日就走,眾人心中不免有了離多聚少之感,雖然都強顏歡笑,但內心中卻黯然神傷。吃過午飯,三人正在閑聊,鄭眾來報,安帝帶著大將軍前來請安。
太後笑道:“快請。”
安帝和大將軍已在平洪殿外等候,聽太後宣進,安帝當前便行,進得殿來,見太後並未坐在床上,而是坐在椅子上,玉蘭站在靠近自己一側,而那個女子卻是站在太後背後,低頭為太後捶肩,看不清麵容。
安帝上前跪倒道:“皇兒聞聽母後已經用了膳,精神大好,特地來問安。”
太後笑道:“皇帝快請起。看坐。”
玉蘭忙拿了個繡墩,放在太後一側,請安帝坐了。大將軍這才過來請過安,站在安帝下首。隻聽安帝道:“母後身體剛好,不何在床上靜養,而是坐在椅上呢。”
太後笑道:“皇帝放心吧,自打今早服了張道長為孤家配製的神丹,孤家身體,已勝得病之前了。我本打算到外麵走走,可這兩女娃不放心,硬是不讓我出去。”
安帝聽了,大喜道:“看來母後已經完全康複,當真是上天保佑,皇兒也是不勝之喜。不過玉蘭她們說得對,外麵天氣寒冷,母後還是等暖和些再出去。”
大將軍聽了也在一旁笑道:“陛下之言極是,太後身子剛好,還得要多注意呀。想不到這張道陵醫術通神,當真是托了太後的洪福,得陛下一片孝心感動了上天啊!”
安帝聽了道:“我聞聽今早張道長來到宮中,為太後診治好後,竟然又悄然離去,難道這種神仙似的人物,我等竟然是難再見一麵嗎?”
太後笑道:“張道長一心修道,又怎肯久在凡間。孤家這老身子,想來就已耽擱了不少張道長的寶貴時間了。不過張道長仍是宅心仁厚,慈悲為善的高人,他是見我朝有事,這才肯出山,如今他一別而去,想來也是見我大漢江山永固,再無妖邪了。”
安帝站起來道:“太後高見,朕還隻為無緣張道長而遺憾,竟然沒想到此層。”
“哈哈,皇帝過獎了。孤家了隻是隨便說說而已。對了,張道長雖然走了,這殿中還有一位神仙人物呢,龍兒,來,見過皇帝。”
龍兒聞聽安帝來,想用紗巾遮麵,卻一時找不到紗巾放在那裏,隻得低著頭站在太後背後,不看安帝。這時聽太後讓她見過皇帝,隻得抬起頭來,對安帝微微一笑,道了聲:“皇帝好。”
安帝正抬頭望去,隻見眼前這位姑娘雖穿得村姑衣裳,未著粉黛,但她一抬起頭來,隻見她鳳眉明眸,膚若白雪,絕色嬌美的芳靨嘴角上揚,一雙漆黑清澈的大眼睛迴盼流波中透出調皮之色,整個人宛如一朵出水芙蓉、凝脂雪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清新自然的氣息。
安帝不成想眼前竟然是一位絕色美女,容貌之美,與玉蘭不相上下,而那種調皮可愛之色,與玉蘭的冷若冰雪之態,更是別有風情。不由地神魂顛倒,愣了片刻方道:“這位是?”
玉蘭忙迴道:“陛下,這位是龍兒姑娘,是一位修真之士,她是同張道長來為太後治病的。”
“修真之士?”安帝聽了仍是有些恍惚。龍兒見他這個模樣,不由地對著他張了張口,吐了下舌頭。
安帝見了,腦海中登時想到曾經到宮中扮作玉蘭來嚇唬自己的那位女妖精,不由地顫聲道:“莫非你是,你是,那晚嚇朕之人。”
龍兒聽了,咯咯一笑,問道:“你還敢親嗎?”
安帝聞聽大駭,如見鬼魅,站起身來連退了兩步。
玉蘭見了,心知不好,喝龍兒道:“龍兒,不要胡鬧,莫驚了聖駕。”
太後見了,奇道:“怎麽了,龍兒,你還嚇過皇帝?”
龍兒一臉無辜道:“沒有啊,我是和皇帝鬧著玩呢。”
安帝擦了擦額頭,強顏笑道:“是,是,龍兒姑娘天性活潑,朕高興的很。”
大將軍見此情景,想起人公真人所說,心想原來此女就是那夜嚇唬陛下,又以身抗雷的那名女子,按說應得小心防她才對,可眼下她成了太後身邊之人,太後之病又被張道陵他們治好,到底誰是誰非,自己也難以判斷。於是在一旁笑道:“龍姑娘雖是修真之人,可天性活潑爛漫,皇帝已不怪罪了。”
太後察言觀色,心知有異,但卻不多問。因龍兒認她為母一事,龍兒不願讓旁人知道,她也就沒說。又與安帝等說了一會閑話,便命他們退下,殿中又安靜了下來,仍是她們三人閑聊。
龍兒心中想著今晚之事,當下對太後道:“娘,你身子骨剛好,不宜久坐,我看還是在床上歇會吧。”
太後自早上一直聊到現在,確實也有了些乏意,便同意上床休息,在二女的陪伴下安詳入睡。
龍兒和玉蘭則退到外殿,依舊是二人竊竊私語。玉蘭又詳細地問了他們這些天的經曆,感慨萬分,隻聽玉蘭問道:“龍兒,過了今夜,你明日就要走嗎?太後病已好了,朝廷上下也不會再冤枉金蟬小師父和張大哥了,為何這麽著急要走呢?”
“哎,我們也不願意走呢。可是那晚我們迴去後,金蟬小師父就一副神不守舍的樣子。看來他是為不能母子相見而傷心之極。我們也都沒法子勸他。這不,到了今天早上,他忽說明天就迴山西。他說他出來這麽久了,心中甚是掛懷他師父。”
“什麽,他要走?”
“是啊!而且他還說我仍是濟水之神,為了他的事擅離職守,現在事情已辦好,讓張大哥、小黑小白和我都迴穀去。”
“那張大哥怎麽說的?”
“張大哥說,天下沒不散的宴席。今日事情辦後之後,我們大家一起送他迴山西。可他卻執意不肯,最後隻能是張大哥一個人送他迴去,而我們則迴仙穀。”
玉蘭聽了,幽幽地道:“金蟬小師父必是為太後安康,這才決定迴到山西寺中,但是他離開太後離得越遠,想來心就越是煎熬。”
“是啊!上天真是不公,咱們想盡辦法,方治得好太後的病,卻又讓他們母子不能相認。”龍兒恨恨地道。
“哎,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親呢?”
“咦,玉蘭,你這話中大有禪理,想不到你剛多大,也不是修真之人,竟然悟到了這層意思。”
玉蘭淒然一笑,道:“我不過是佛經讀得多了些,有感於金蟬小師父的遭遇,才有此念罷了。”
“哎,你也不必太過傷心了。金蟬小師父說了,到了今晚,他用靈魂出竅大法,前去看一下太後,也算是換一種方式來個母子相見吧。張大哥將我留下,他則迴去,就是為了安排此事。”
玉蘭聽了,想了想道:“也好,雖然他們母子不能相見,但讓金蟬小師父的魂魄前來,陪上太後一夜,倒也能化解他的思念之情。”
“也隻能如此了,雖然金蟬此番來,能親眼看見太後,可太後卻不知道他來,他們母子仍是陰陽相隔。”
“龍兒,我發愁的也正是為此,太後病已經好了,雖然她現在對以前的事很多都記不清了,但已心中有疑,關於她昏迷後發生的事情,已經問過我一次了,我以她身體未好,不能情緒激動為由,搪塞過去了。但我能瞞一時,瞞不了一世啊。一旦她想起往事,或是從別人口中聽得這些天來的事情經過,必然會弄個明白,到時候我可怎麽辦啊!”
“我們也私下裏討論過這事,但連張大哥也沒法子,他隻是道隻能一切隨緣了。依我之見,啥時你和大家在一起待會,咱們幾個一起想,人多想法多,一商量,辦法就有了。”
“噢,也隻能如此了。對了,張大哥送完金蟬小師父後,他上那裏去,還會迴來嗎?”
“哼,他說他和黃河中的九曲夫人有個約定,治好太後病後,須得再入黃河一迴。等他辦完此事後,才迴仙穀找我們去。”
“哎,不管如何,你們還都能在一起,這宮中隻剩我一個人陪著太後了。”玉蘭聽了,有些羨慕,有些遺憾地道。
“哎,娘的病雖然被張大哥治好了,可是她的陽壽不多了,隻是因為金蟬小師父一片孝心,感動了地藏王菩薩,又許了娘三年壽命。你在這裏等上三年,到時張大哥就會來接你,你就和他一塊到仙穀中找我去。”龍兒見了,忙安慰道。
玉蘭聽到太後隻有三年的壽命,更感悲傷,不由地低聲抽泣起來。
龍兒隻得在一旁勸道:“玉蘭,生死由命,你也不必太過傷心。雖然我是龍身,壽命有數千年,可不如意事,反而更多,我看這天生萬物,雖是有長知短,但命運其實都是一樣的。”
“可是,佛經上說了,隻要一心念佛,禮敬三寶,死後就會到西天極樂世界的,那裏沒病沒災,無痛無苦,人人均享極樂。”
龍兒聽了冷笑道:“什麽極樂世界,我隻聽說西天仍是佛祖所居之地,那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是從如來佛祖口中說出來的,其中真假,又有誰知。”
“啊?這是為何?”
“哎,我聽我哥說過,天地過多少年就會有大劫,大劫來了,縱是佛祖道祖,也難獨善其身。若是天地有劫,那極樂世界,想來也在天地之間,皮之不存,毛焉在哉!”
玉蘭聽了,腦中一片混沌,搖了搖頭,道:“我不問了,越問越感到不知所措。”
龍兒也笑著一拍玉蘭香肩,笑道:“是吧,還是按張大哥說的辦吧,一切隨緣,若是太後發現了端倪,咱們又無法瞞她,她執意要問,就告訴她吧。”
玉蘭聽了,點點頭,心中的那份憂鬱,也減輕了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