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踏上尋親路
東海縣位於洛陽的正東方,眾人上了車,由張道陵親自駕車,打馬東行。在車內,金蟬因龍兒玉蘭二位美女在旁,老老實實地閉目不語。玉蘭也因為金蟬在一起,也是不好意思說話。
龍兒受到他們二人的感染,又想起被石鎖所困的大哥,想著如何找到息壤之陰,也陷入了沉默。
小黑因為小白沒來,感覺無聊,見眾人都是沉默,她竟也不發一言,大車之內,竟然是人人沉默,一片寂靜。
過了良久,車外突然刮起了風,吹得車簾不住抖動,金蟬正坐在車門邊,忙用手壓穩車簾,轉頭問玉蘭道:“玉蘭姑娘,龍姑娘,你們冷嗎?”
玉蘭聽了,忙迴話道:“我沒事。這車裏比年前去五台山暖和多了。上次去五台山她都沒事,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了,還在車裏坐著,我沒事的。”
龍兒道:“我還感覺這裏麵熱的悶的慌呢!等會我替張大哥趕車去。”
小黑聽了,迴過神來,立馬從鑽了出來,鑽到張道陵懷中。
張道陵見她來了,忙迴頭問問裏麵人,冷不冷,用不用找地方休息。
金蟬望了望玉蘭,道:“張大哥,冷倒是不冷,就是這一路上有點顛簸,若是前麵有店,咱們先休息會吧。”
“好。”張道陵聽了,點頭同意。他心想我隻想趕路,忘了玉蘭姑娘身子薄弱。這土道確實有點顛簸,我看不如在前麵安頓,打個合適的地方,將車放下,由我夜間挑著他們前行。可是轉念又一想,這東海縣遠在千裏之外,我總是夜間行走,走得時間長了怕是他們也受不了,不如先走幾天再說。沒準在路上,或許能遇到尋親的線索。想到這裏,他極目遠眺,見路盡頭處,依稀有一杆杏黃旗在風中搖曳,心想前麵是個傳舍(飯館),一般都是前鋪後店,我們先到那裏歇腳。
當下他打車前行,來到那旗所在,正是一個傳舍,忙刹住車。
在店裏避風的小二見門外來了一輛豪華大車,忙推開門迎了出來。小二一看趕車竟是一道長,不由地一楞,忙上前問道:“這位道爺,是打尖還是住店?”
張道陵笑道:“都要。安排兩間上房,飯菜一會再說。你先給這馬兒喂好。”
“道爺,這車裏是何人,有幾位啊?”
“噢,一共四位,有三位姑娘。”
“啊!這個。道爺,你知道的,官府有規定,若是住店的話,得有腰牌,否則小店會被問罪的。”店小二麵露難色的道。
“好說。”張道陵聽了,取出玉蘭給他的符節,遞與店小二。
店小二見這符節製作精美,一看就不是尋常之物。忙道了聲:“您稍等。”就飛奔入內。
過了片刻,店小二和一位有四十多歲的年紀,長得矮胖,滿臉肥肉的中年男子迎了出來。
那中年男子一看就是這裏的店主。隻見他滿臉堆笑,一麵讓店小二勒馬,一麵笑著將符節還給張道陵。口中連聲道:“貴客,裏邊請。”
“得勒!”店小二忙上前勒住馬。張道陵一麵笑著與店主見了禮,一麵招唿金蟬他們下車。
這次出來,除了張道陵還是一身道士打扮外,金蟬則扮作一個農家少年。玉蘭和龍兒打扮成兩個農家少女,龍兒用易容術變成一個樸實無華的少女,玉蘭則在出來前用麵紗罩住了麵龐,隻留下一雙眼睛看路。
小黑也變成一個模樣一般小姑娘,也穿上普通的農家子女的衣服,跟在她們後麵。等他們一行人下了車後,店小二見這行人衣著普通,可這大車和馬卻是極好,心中極是奇怪。
他還在打量玉蘭等人,卻被店主嗬斥,讓他快點喂馬去。店主本人,則主動上前笑臉相迎,將眾人迎進傳舍。
他聞聽張道陵要兩間上房,笑得臉如開了花一樣,連聲說有,當下帶他們來到後院。這小院不大,後麵隻有三間正房,兩邊各是兩間廂房。
張道陵他們走進房中,見裏麵甚是簡陋,根本算不上店主所說的高檔上房。但裏麵還算是整潔。
張道陵知道女孩子家喜歡清潔,當下吩咐一切用具都用熱水洗淨後再呈上來用,而女孩子們住的那間,沒有招喚,任何人不可進去。
店主是連聲答應,便去安排了。
張道陵請眾人進屋休息,他則又到前麵的廚房中,選了幾樣素菜素飯,親眼見小二用熱水洗去鍋中油漬,做好飯菜,這才讓小二端到房間,招唿眾人一齊用餐。
眾人坐在飯桌上,見四個菜中,有炒白菜和炒蘑菇,還有一大碗豆腐和一大盆米飯。張道陵笑著道:“大家放心吃吧,我看著做的,沒有葷腥之物。”
金蟬聽了,甚是感激,張道陵見了,將手一揮,笑道:“不必客氣,都是自家人。”
他們五人中,隻有龍兒要了一杯清水,並不吃飯。小黑也隻是吃了一小點。玉蘭在宮中成天都是錦衣玉食,但來到這裏,卻是一點都不嬌氣,吃了一小碗。
金蟬和張道陵則將大部分飯菜吃了,這店中菜味還行,隻是那豆腐做的不太好吃,與耿安氏所做的味道差的遠了。
吃過飯後,收拾完畢,眾人坐在一起閑聊。隻聽龍兒道:“張大哥,咱們一會還上路嗎?”
張道陵道:“我打聽了,前方五六十裏地才有村莊,今日咱們就住在這裏了,下午你陪著玉蘭姑娘好好休息吧,前兩天咱們先慢慢走,等到合適機會,再由我挑著大夥夜行。”
“張大哥,我沒事的。我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出身,走快點也沒事的。”玉蘭忙與張道陵說道。
“要我說呀!這大車走的太慢了,要不咱們晚上咱們就由張大哥挑著我們走得了。等白天咱們再找店休息。這車,就先放在這裏得了。”小黑忍不住道。
張道陵笑道:“我打聽了,這一路東行,大多是平地,夜間走,沒山形遮掩,易被人發現,而且在洛陽城中,咱們未被神管,應是有緣故的。但是出了洛陽城,這一路上人生地不熟的,咱們就先慢慢行,等到了山多人稀的地方,再由我挑著大家迴來。”
眾人一聽,原來張道陵想得如此全麵,無不點頭稱是。
張道陵又望了眼眾人,道:“此次出行,不比在家,有諸多不便,大家都不要太拘謹,有什麽想法,隻管說出來就是。”
玉蘭聽了,想了想道:“張大哥,我想問你,咱們到了東海縣後,下一步該怎麽走?”
張道陵聽了笑道:“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如果我測算的沒錯的話,你與東海縣有淵源,如果你親人還在的話,那麽按你的樣子去尋找,也是未嚐不可的。但這樣子的話太費時間了。所以我想咱們到了東海,先在那裏轉轉,如果有了線索,咱們再依線索細細查找,若是時間上和人手人不夠的話,還可以托當地官府來幫忙查找。”
玉蘭聽了張道陵所說十分周全,心中感動,謝道:“張大哥想的十分周全,我聽張大哥的安排就是。但是我這事,時間所隔太遠,線索又少,我想還是順其自然吧。這次出來,咱們還是先去拜祭鯀聖吧。”
張道陵聽了點點頭,讚道:“玉蘭姑娘說的好,咱們就順其自然而行,至於先做那件事,也是隨遇而行。好了,今天我看天氣不算是太好,東風大,還帶寒氣。大夥是第一次出門,咱們先歇息夠了,明天天氣好了,咱們就早點走。”
眾人依張道陵所說的行事。一夜無話,到了第二日清晨,張道陵早早起來,出門遠眺,見東方微青的夜空中,透出一絲魚肚白,過了片刻,一縷陽光,自雲邊射出,一輪紅日,正欲破雲而出。
“今天可是個好天氣。”張道陵打量一番,自語道。他迴到客房,卻見眾人都收拾完畢,小二也將飯菜準備好了。眾人吃過飯,便上了車,重新向東而去。
龍兒在車內坐了會,見外麵春風迎麵,她耐不住寂寞,便抱了小黑,出來坐在車外的另一側,與張道陵閑聊。
張道陵見龍兒出來,也沒辦法,隻得道:“你在外麵,也算是拋頭露麵,要不帶上麵巾,要不易容,千萬不可露出本來麵目。”
“知道了。人家這不變著臉呢嗎?”龍兒白了張道陵一眼。
“外麵風大,還帶有沙子,你坐一會,還是迴去陪玉蘭姑娘吧!”張道陵又道。
“我才不呢,要不你進去歇會吧,我替你趕迴車吧。”龍兒想起駕車,興趣大起,便要伸手奪張道陵手中的馬鞭。
“你給我老實坐著。”張道陵忙將馬鞭藏好,對龍兒喝道。
龍兒吐了吐舌頭,見張道陵不肯讓自己駕車,可是也不再說讓她進車內的話來。心想自己這招以進為退,可真管用。當下沒話找話道:“張大哥,今天天氣,比昨天可好多了。”
“是呢!今天是二月二了!”
“二月二?對了,我出門前見店小二拿著個棍子,在門外敲打著牆壁,口中還念念有詞,什麽二月二,敲床頭、蠍子、蜈蚣不露頭。這是什麽意思啊!我記著你說過不要大驚小怪的,就沒敢問他。”
張道陵聽龍兒這麽說,心中感到高興,當下也不再攆她迴去,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北方的一個風俗,因為二月二這一天,是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前後,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蟲意味的活動,用棍棒敲打牆壁、床炕等,以避蛇蠍、蜈蚣等蟲物。不過在我的家鄉那裏,老百姓俗話說是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怎麽和我們龍扯上關係了呢?”龍兒聽了,有些不解其意。
“哈哈,因為過了二月二這一天,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雨水也會多起來。老百姓就認為是天上的龍開始從冬眠中醒來,抬起了頭。過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俗語說,春雨貴如油,所以這一天也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哎!是這個樣子。不過,張大哥,這隻是你們盼望的好日子,但是我聽哥哥說,行雲布雨,都是奉上天之命行事,我們龍那有這種權力。沒有上天旨意,我們龍神是連頭都不敢抬的。”
“是啊!經曆過這麽多事情,我也清楚了許多天界之事。有些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像金蟬說的天庭設的“三定”,可是為何天規要定的如此不近人情,我也想不明白,或許等想明白了,才懂得天庭的一片苦心吧。”
龍兒聽了,曬了下嘴角,冷笑道:“一片苦心,我看是一片私心。”
小黑聽了,也鑽出小腦袋,附和道:“我看也是。”
張道陵見了,一瞪眼道:“小黑,你要是這個樣子,就不要說話,迴車裏去,免得被人看見。”
小黑聽了,撇了撇嘴,果然默不作聲地鑽入車廂去了。
(本章完)
東海縣位於洛陽的正東方,眾人上了車,由張道陵親自駕車,打馬東行。在車內,金蟬因龍兒玉蘭二位美女在旁,老老實實地閉目不語。玉蘭也因為金蟬在一起,也是不好意思說話。
龍兒受到他們二人的感染,又想起被石鎖所困的大哥,想著如何找到息壤之陰,也陷入了沉默。
小黑因為小白沒來,感覺無聊,見眾人都是沉默,她竟也不發一言,大車之內,竟然是人人沉默,一片寂靜。
過了良久,車外突然刮起了風,吹得車簾不住抖動,金蟬正坐在車門邊,忙用手壓穩車簾,轉頭問玉蘭道:“玉蘭姑娘,龍姑娘,你們冷嗎?”
玉蘭聽了,忙迴話道:“我沒事。這車裏比年前去五台山暖和多了。上次去五台山她都沒事,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了,還在車裏坐著,我沒事的。”
龍兒道:“我還感覺這裏麵熱的悶的慌呢!等會我替張大哥趕車去。”
小黑聽了,迴過神來,立馬從鑽了出來,鑽到張道陵懷中。
張道陵見她來了,忙迴頭問問裏麵人,冷不冷,用不用找地方休息。
金蟬望了望玉蘭,道:“張大哥,冷倒是不冷,就是這一路上有點顛簸,若是前麵有店,咱們先休息會吧。”
“好。”張道陵聽了,點頭同意。他心想我隻想趕路,忘了玉蘭姑娘身子薄弱。這土道確實有點顛簸,我看不如在前麵安頓,打個合適的地方,將車放下,由我夜間挑著他們前行。可是轉念又一想,這東海縣遠在千裏之外,我總是夜間行走,走得時間長了怕是他們也受不了,不如先走幾天再說。沒準在路上,或許能遇到尋親的線索。想到這裏,他極目遠眺,見路盡頭處,依稀有一杆杏黃旗在風中搖曳,心想前麵是個傳舍(飯館),一般都是前鋪後店,我們先到那裏歇腳。
當下他打車前行,來到那旗所在,正是一個傳舍,忙刹住車。
在店裏避風的小二見門外來了一輛豪華大車,忙推開門迎了出來。小二一看趕車竟是一道長,不由地一楞,忙上前問道:“這位道爺,是打尖還是住店?”
張道陵笑道:“都要。安排兩間上房,飯菜一會再說。你先給這馬兒喂好。”
“道爺,這車裏是何人,有幾位啊?”
“噢,一共四位,有三位姑娘。”
“啊!這個。道爺,你知道的,官府有規定,若是住店的話,得有腰牌,否則小店會被問罪的。”店小二麵露難色的道。
“好說。”張道陵聽了,取出玉蘭給他的符節,遞與店小二。
店小二見這符節製作精美,一看就不是尋常之物。忙道了聲:“您稍等。”就飛奔入內。
過了片刻,店小二和一位有四十多歲的年紀,長得矮胖,滿臉肥肉的中年男子迎了出來。
那中年男子一看就是這裏的店主。隻見他滿臉堆笑,一麵讓店小二勒馬,一麵笑著將符節還給張道陵。口中連聲道:“貴客,裏邊請。”
“得勒!”店小二忙上前勒住馬。張道陵一麵笑著與店主見了禮,一麵招唿金蟬他們下車。
這次出來,除了張道陵還是一身道士打扮外,金蟬則扮作一個農家少年。玉蘭和龍兒打扮成兩個農家少女,龍兒用易容術變成一個樸實無華的少女,玉蘭則在出來前用麵紗罩住了麵龐,隻留下一雙眼睛看路。
小黑也變成一個模樣一般小姑娘,也穿上普通的農家子女的衣服,跟在她們後麵。等他們一行人下了車後,店小二見這行人衣著普通,可這大車和馬卻是極好,心中極是奇怪。
他還在打量玉蘭等人,卻被店主嗬斥,讓他快點喂馬去。店主本人,則主動上前笑臉相迎,將眾人迎進傳舍。
他聞聽張道陵要兩間上房,笑得臉如開了花一樣,連聲說有,當下帶他們來到後院。這小院不大,後麵隻有三間正房,兩邊各是兩間廂房。
張道陵他們走進房中,見裏麵甚是簡陋,根本算不上店主所說的高檔上房。但裏麵還算是整潔。
張道陵知道女孩子家喜歡清潔,當下吩咐一切用具都用熱水洗淨後再呈上來用,而女孩子們住的那間,沒有招喚,任何人不可進去。
店主是連聲答應,便去安排了。
張道陵請眾人進屋休息,他則又到前麵的廚房中,選了幾樣素菜素飯,親眼見小二用熱水洗去鍋中油漬,做好飯菜,這才讓小二端到房間,招唿眾人一齊用餐。
眾人坐在飯桌上,見四個菜中,有炒白菜和炒蘑菇,還有一大碗豆腐和一大盆米飯。張道陵笑著道:“大家放心吃吧,我看著做的,沒有葷腥之物。”
金蟬聽了,甚是感激,張道陵見了,將手一揮,笑道:“不必客氣,都是自家人。”
他們五人中,隻有龍兒要了一杯清水,並不吃飯。小黑也隻是吃了一小點。玉蘭在宮中成天都是錦衣玉食,但來到這裏,卻是一點都不嬌氣,吃了一小碗。
金蟬和張道陵則將大部分飯菜吃了,這店中菜味還行,隻是那豆腐做的不太好吃,與耿安氏所做的味道差的遠了。
吃過飯後,收拾完畢,眾人坐在一起閑聊。隻聽龍兒道:“張大哥,咱們一會還上路嗎?”
張道陵道:“我打聽了,前方五六十裏地才有村莊,今日咱們就住在這裏了,下午你陪著玉蘭姑娘好好休息吧,前兩天咱們先慢慢走,等到合適機會,再由我挑著大夥夜行。”
“張大哥,我沒事的。我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出身,走快點也沒事的。”玉蘭忙與張道陵說道。
“要我說呀!這大車走的太慢了,要不咱們晚上咱們就由張大哥挑著我們走得了。等白天咱們再找店休息。這車,就先放在這裏得了。”小黑忍不住道。
張道陵笑道:“我打聽了,這一路東行,大多是平地,夜間走,沒山形遮掩,易被人發現,而且在洛陽城中,咱們未被神管,應是有緣故的。但是出了洛陽城,這一路上人生地不熟的,咱們就先慢慢行,等到了山多人稀的地方,再由我挑著大家迴來。”
眾人一聽,原來張道陵想得如此全麵,無不點頭稱是。
張道陵又望了眼眾人,道:“此次出行,不比在家,有諸多不便,大家都不要太拘謹,有什麽想法,隻管說出來就是。”
玉蘭聽了,想了想道:“張大哥,我想問你,咱們到了東海縣後,下一步該怎麽走?”
張道陵聽了笑道:“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如果我測算的沒錯的話,你與東海縣有淵源,如果你親人還在的話,那麽按你的樣子去尋找,也是未嚐不可的。但這樣子的話太費時間了。所以我想咱們到了東海,先在那裏轉轉,如果有了線索,咱們再依線索細細查找,若是時間上和人手人不夠的話,還可以托當地官府來幫忙查找。”
玉蘭聽了張道陵所說十分周全,心中感動,謝道:“張大哥想的十分周全,我聽張大哥的安排就是。但是我這事,時間所隔太遠,線索又少,我想還是順其自然吧。這次出來,咱們還是先去拜祭鯀聖吧。”
張道陵聽了點點頭,讚道:“玉蘭姑娘說的好,咱們就順其自然而行,至於先做那件事,也是隨遇而行。好了,今天我看天氣不算是太好,東風大,還帶寒氣。大夥是第一次出門,咱們先歇息夠了,明天天氣好了,咱們就早點走。”
眾人依張道陵所說的行事。一夜無話,到了第二日清晨,張道陵早早起來,出門遠眺,見東方微青的夜空中,透出一絲魚肚白,過了片刻,一縷陽光,自雲邊射出,一輪紅日,正欲破雲而出。
“今天可是個好天氣。”張道陵打量一番,自語道。他迴到客房,卻見眾人都收拾完畢,小二也將飯菜準備好了。眾人吃過飯,便上了車,重新向東而去。
龍兒在車內坐了會,見外麵春風迎麵,她耐不住寂寞,便抱了小黑,出來坐在車外的另一側,與張道陵閑聊。
張道陵見龍兒出來,也沒辦法,隻得道:“你在外麵,也算是拋頭露麵,要不帶上麵巾,要不易容,千萬不可露出本來麵目。”
“知道了。人家這不變著臉呢嗎?”龍兒白了張道陵一眼。
“外麵風大,還帶有沙子,你坐一會,還是迴去陪玉蘭姑娘吧!”張道陵又道。
“我才不呢,要不你進去歇會吧,我替你趕迴車吧。”龍兒想起駕車,興趣大起,便要伸手奪張道陵手中的馬鞭。
“你給我老實坐著。”張道陵忙將馬鞭藏好,對龍兒喝道。
龍兒吐了吐舌頭,見張道陵不肯讓自己駕車,可是也不再說讓她進車內的話來。心想自己這招以進為退,可真管用。當下沒話找話道:“張大哥,今天天氣,比昨天可好多了。”
“是呢!今天是二月二了!”
“二月二?對了,我出門前見店小二拿著個棍子,在門外敲打著牆壁,口中還念念有詞,什麽二月二,敲床頭、蠍子、蜈蚣不露頭。這是什麽意思啊!我記著你說過不要大驚小怪的,就沒敢問他。”
張道陵聽龍兒這麽說,心中感到高興,當下也不再攆她迴去,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北方的一個風俗,因為二月二這一天,是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前後,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蟲意味的活動,用棍棒敲打牆壁、床炕等,以避蛇蠍、蜈蚣等蟲物。不過在我的家鄉那裏,老百姓俗話說是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怎麽和我們龍扯上關係了呢?”龍兒聽了,有些不解其意。
“哈哈,因為過了二月二這一天,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雨水也會多起來。老百姓就認為是天上的龍開始從冬眠中醒來,抬起了頭。過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俗語說,春雨貴如油,所以這一天也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哎!是這個樣子。不過,張大哥,這隻是你們盼望的好日子,但是我聽哥哥說,行雲布雨,都是奉上天之命行事,我們龍那有這種權力。沒有上天旨意,我們龍神是連頭都不敢抬的。”
“是啊!經曆過這麽多事情,我也清楚了許多天界之事。有些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像金蟬說的天庭設的“三定”,可是為何天規要定的如此不近人情,我也想不明白,或許等想明白了,才懂得天庭的一片苦心吧。”
龍兒聽了,曬了下嘴角,冷笑道:“一片苦心,我看是一片私心。”
小黑聽了,也鑽出小腦袋,附和道:“我看也是。”
張道陵見了,一瞪眼道:“小黑,你要是這個樣子,就不要說話,迴車裏去,免得被人看見。”
小黑聽了,撇了撇嘴,果然默不作聲地鑽入車廂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