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懸壺覓魔症
呂常見了急道:“夫人,問你話呢?難道你泄露過女兒的生辰八字?”
呂夫人一臉通紅地抬起頭來,猶豫地道:“沒,沒有。大人,咱們沒有和他人交換過女兒的生辰八字,但是、大人,你還記得嗎?三年前,那時女兒還好好的,有一迴我們與你去太室山遊玩,你上那個什麽玉人峰,就是你得到那石頭那迴。我和女兒因上山太累,就在山下等你。那時來了個道人,坐在樹上乘涼,不一會來了個矮胖子,找那道人算命。我們待著無事,便遠遠地在一旁觀看。隻見那胖子算完命,連聲說算的準。我好奇之下,就那跟著的家人也去算算。家人來說,那道人算的很準,連他家有幾口人都算出來了。我見那道人如此神奇,禁不住好奇,就帶女兒前去,讓他給女兒算算。他問了女兒的生辰八字,測了測,就說女兒是大富大貴之命,將來還能得道成仙。我聽他說的太過玄虛,便不讓他算了,問他多少錢,想給他錢了事。我記得那道人也不生氣,笑了笑,也沒要錢,就轉身和那胖子走了。我知你不喜這類事,所以你下山後,也就沒和你說過。難道,是因為這個嗎?”呂夫人越說聲音越小,說到後來,聲音發顫,眼中又流出淚來,顯是懊悔無比。
呂常聽了,臉色變得鐵青,瞪了呂夫人一眼,一言不發。
張道陵見了,忙勸道:“大嫂勿急。我來問你,那胖子可是個禿頭。”
呂夫人聽了,忙點頭道:“對,是個禿頭的胖子。那道長長什麽樣子我不記得了,可那胖子長什麽樣,我可記得。”
他們正說話間,金蟬和玉蘭也已走了進來,隻聽玉蘭道:“張大哥,小侄女一聽金蟬小師父的誦經聲,未等他將金剛經念完,人便睡著了。”
張道陵聽了,點點頭,對玉蘭道:“這病情有些眉目了。正好,玉蘭,你在車中,可看見那帶頭劫車的胖禿子麵容了嗎?”
“噢,我聽你們打鬥,便從車窗縫偷看著。”玉蘭答道。
“那好,呂大哥,你取來筆墨,讓玉蘭畫出來,請大嫂看看,是不是同一個人。”
“好,好。我這裏有朝廷賞的紙,正好用來作畫。”說著呂常從箱子裏取出一卷紙來。取出一張,放在桌上,又研好了筆墨。
玉蘭拿起筆,微一思索,便在紙上畫了起來,也就寥寥幾筆,那胖禿子的形象便在紙上顯現出了。
呂夫人湊過來一看,立時叫道:“就是他,就是他第一個讓那瘦老道算的命。”
張道陵聽了,與龍兒對望一眼,心中俱已明了。張道陵對呂常夫婦道:“大哥大嫂,事情我已明白的差不多了。但這裏麵涉及到妖魔之事。你們就不要過多地涉入其中了。先迴避一下,容我們商量一下對策。”
“是,是。”呂常聽了,連聲應是。他夫人卻麵帶憂色,問張道陵道:“張道長,那用我們做什麽,您盡管說。”
“好的,大嫂,有事我再找你們,你放心吧。”
呂常見了,用手一拉夫人,對眾人點點頭,便先退出去了。還在外麵將門關好。
見屋中沒有了外人,小黑一下子從龍兒手中竄到桌子上,現出原形,叫了聲:“哎呀!可憋壞我了。張大哥,你到明白什麽了,快與我講講。”
張道陵聽了一笑,讓眾人圍著書案做好。先問玉蘭道:“玉蘭,你看這小姑娘病情,與太後之病有幾分像。”
“張大哥,我看有三四分吧。尤其是這小姑娘出神的時候,雙眼空洞,那神情與太後很像。”
“嗯,這就是了。太後是被人用貓鬼之術,將她的魂魄攝走。而這小姑娘之病,卻是被人利用巫蠱之術,將其魂魄迷惑。當小姑娘魂不守舍之際,其表情,與失魂之症也極為相似的。那我現在與大夥說一下我的推斷,有何不斷之處,請你們指出。”
“快說吧,別賣關子了。龍兒也等的心急,忍不住在一旁催到。”
“是這樣子的。龍兒,你還記得咱們在少室山那胖禿子的房中,看到的那三個桃樹根嗎?”
“怎麽,這桃樹根與這事情還有關係。”龍兒聽了,不解地道。
“不錯。當年漢武帝朝時,曾發生了一件震動朝廷內外的大事,就是巫蠱之禍。裏麵的詳情在史書上有記載,我是通過太史公的《史記》得知的。也不多說這裏麵的故事了。我隻是想說,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在位後期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當時有人學得一種巫術,名為巫蠱之術,據說是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並根據所怨者的生辰八字進行詛咒,被詛咒者即有災難。武帝一朝,因巫蠱之術受牽連而死者數萬。包括武帝的兒子、女兒、皇後、孫子等親人。等後來武帝知道此術之害後,下令將凡時知曉此術的人全部殺死,此術從此不見於世間。想不到今日竟然在此得見。”
“張大哥,你說侄女中的是巫蠱之術?”
“應該是,最起碼也是大同小異。隻是那巫蠱之術是用來害人致死,而此術用桃木代替桐木,想來放術者並不想讓侄女死,而是另有所求。”
“另有所求?”龍兒聽了不解地道,“那他想求什麽?”
“他所求,想來就與石頭和上麵的草有關了。”
眾人聽了,目光又全聚集到了書案上的石頭上。
張道陵走過來,又將那張呂常畫的山形圖展開,指著那玉人峰道:“呂大人不是說據說當年武帝於峰上得玉人,高五寸,色甚光潤,隻可惜後再無此遇。但他卻自此山得到了這塊石頭。還有,呂大人說這山叫遇聖峰,據說是因武帝登此山時遇仙人,高約一丈二尺,兩耳垂肩,說:‘吾九嶷山人,聽說嵩山上有石菖蒲,一寸九節,吃了可以長生不此老,特來采食。’說罷忽然不見仙人。後命此峰為遇聖峰。若是這些傳說為實的話,我想這石上的草,就應當是石菖蒲。”
“石菖蒲?”眾人一聽,無不吃驚。
“不錯。你們且聽我再說證據。呂大人無意中得到這石菖蒲時,呂夫人正好遇到那矮胖禿子和瘦道人。瘦道人從呂夫人處得到了呂小姐的生辰八字。而這之後,呂小姐開始得病。這是第一個證據。再有,這石中味道,與胖禿子所放的黑煙中的味道相似,這是第二個證據。此外,我和龍兒在少室山上看到了三個桃木根。據那黑臉大漢說,是胖禿子讓他們找的。這次他們又出來劫咱們的車,目的不就是想再找你們三個女孩子嗎!想來呂小姐,就是被尋來作法的第一個女孩子。這是第三個證據。”
眾人一聽,張道陵分析的絲絲入扣,合情合理。無不點頭讚同。
小黑聽了問道:“張大哥,那這石菖蒲既然是仙草,為何那瘦道人還要讓呂大人得到它呢?”
“問的好。我想他目的有三,一是想借呂大人的女兒,來控製呂大人。你們想,如果他能完全控製呂小姐的魂魄,到時再現身,假意為呂小姐治病。到時手到病除,那呂大人還不對他視若神明啊!”
小黑聽了,吐了吐舌頭,說道:“好險,多虧遇到了咱們,這才沒讓那些壞人得逞。”
龍兒聽了,問道:“張大哥,那其二呢?”
“其二還可以讓呂大人因為女兒之病,無心收拾禿胖子這些山匪,方便他們行事。”
“那其三呢?”龍兒繼續問道。
“其三嗎?就應與這石菖蒲有關了。你們還記得咱們在仙穀遇到的朱芝嗎?這等仙草,是可遇不可求的。想來這石菖蒲,還沒有長到如仙長所說的一寸九節,吃了可以長生不此老。而要瘦道長,要的是一寸九節石菖蒲。因此草還沒長到一寸九節,他必是用了邪法,借呂小姐的魂魄,來助其生長,特長到一寸九節,他再來采食。”
“啊!是這樣子。”眾人聽了,這才將那瘦道長的邪惡用心整明白了。玉蘭這時上前仔細打量那石那草,轉頭問張道陵道:“張大哥,雖然這草葉長短不一,但是長的也有一寸了呀!難道這一寸九節,指的不是葉子。”
“不錯,我猜或許是這草長在石中的根莖。”
“還用猜什麽,打開石頭看看不就成了。”龍兒聽了,一拍雙手道。
“不可。呂小姐之病,與此石此草有關。我們現在不能動這石頭,免得打草驚蛇。”
“那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呢?”
“今晚,咱們再上一迴太室山,找那胖禿子。找到他,就能從他口中問那瘦道人的下落。金蟬和玉蘭,還是待在呂大人家中,為呂小姐念經鎮魂。”
“是。”金蟬和玉蘭同聲應道。
“好,事情既然定好了,大家就各自行事,不要和呂大人說。免得他擔心。”張道陵又叮囑道。
眾人都以他馬首為瞻,張道陵所說無不言出計從。一切議定,張道陵請呂常過來,簡單和他說了幾句,今晚要到太室山看看,為呂小姐查找一個病因。
呂常聽了,感動之極。又和張道陵等說了會話,張道陵雙寫了個清單,讓他按單子上的去準備。一切安排完畢,等眾人吃過晚飯,等到明月初上時,張道陵便帶著龍兒和小黑,又踏上了上太室山之路。
(本章完)
呂常見了急道:“夫人,問你話呢?難道你泄露過女兒的生辰八字?”
呂夫人一臉通紅地抬起頭來,猶豫地道:“沒,沒有。大人,咱們沒有和他人交換過女兒的生辰八字,但是、大人,你還記得嗎?三年前,那時女兒還好好的,有一迴我們與你去太室山遊玩,你上那個什麽玉人峰,就是你得到那石頭那迴。我和女兒因上山太累,就在山下等你。那時來了個道人,坐在樹上乘涼,不一會來了個矮胖子,找那道人算命。我們待著無事,便遠遠地在一旁觀看。隻見那胖子算完命,連聲說算的準。我好奇之下,就那跟著的家人也去算算。家人來說,那道人算的很準,連他家有幾口人都算出來了。我見那道人如此神奇,禁不住好奇,就帶女兒前去,讓他給女兒算算。他問了女兒的生辰八字,測了測,就說女兒是大富大貴之命,將來還能得道成仙。我聽他說的太過玄虛,便不讓他算了,問他多少錢,想給他錢了事。我記得那道人也不生氣,笑了笑,也沒要錢,就轉身和那胖子走了。我知你不喜這類事,所以你下山後,也就沒和你說過。難道,是因為這個嗎?”呂夫人越說聲音越小,說到後來,聲音發顫,眼中又流出淚來,顯是懊悔無比。
呂常聽了,臉色變得鐵青,瞪了呂夫人一眼,一言不發。
張道陵見了,忙勸道:“大嫂勿急。我來問你,那胖子可是個禿頭。”
呂夫人聽了,忙點頭道:“對,是個禿頭的胖子。那道長長什麽樣子我不記得了,可那胖子長什麽樣,我可記得。”
他們正說話間,金蟬和玉蘭也已走了進來,隻聽玉蘭道:“張大哥,小侄女一聽金蟬小師父的誦經聲,未等他將金剛經念完,人便睡著了。”
張道陵聽了,點點頭,對玉蘭道:“這病情有些眉目了。正好,玉蘭,你在車中,可看見那帶頭劫車的胖禿子麵容了嗎?”
“噢,我聽你們打鬥,便從車窗縫偷看著。”玉蘭答道。
“那好,呂大哥,你取來筆墨,讓玉蘭畫出來,請大嫂看看,是不是同一個人。”
“好,好。我這裏有朝廷賞的紙,正好用來作畫。”說著呂常從箱子裏取出一卷紙來。取出一張,放在桌上,又研好了筆墨。
玉蘭拿起筆,微一思索,便在紙上畫了起來,也就寥寥幾筆,那胖禿子的形象便在紙上顯現出了。
呂夫人湊過來一看,立時叫道:“就是他,就是他第一個讓那瘦老道算的命。”
張道陵聽了,與龍兒對望一眼,心中俱已明了。張道陵對呂常夫婦道:“大哥大嫂,事情我已明白的差不多了。但這裏麵涉及到妖魔之事。你們就不要過多地涉入其中了。先迴避一下,容我們商量一下對策。”
“是,是。”呂常聽了,連聲應是。他夫人卻麵帶憂色,問張道陵道:“張道長,那用我們做什麽,您盡管說。”
“好的,大嫂,有事我再找你們,你放心吧。”
呂常見了,用手一拉夫人,對眾人點點頭,便先退出去了。還在外麵將門關好。
見屋中沒有了外人,小黑一下子從龍兒手中竄到桌子上,現出原形,叫了聲:“哎呀!可憋壞我了。張大哥,你到明白什麽了,快與我講講。”
張道陵聽了一笑,讓眾人圍著書案做好。先問玉蘭道:“玉蘭,你看這小姑娘病情,與太後之病有幾分像。”
“張大哥,我看有三四分吧。尤其是這小姑娘出神的時候,雙眼空洞,那神情與太後很像。”
“嗯,這就是了。太後是被人用貓鬼之術,將她的魂魄攝走。而這小姑娘之病,卻是被人利用巫蠱之術,將其魂魄迷惑。當小姑娘魂不守舍之際,其表情,與失魂之症也極為相似的。那我現在與大夥說一下我的推斷,有何不斷之處,請你們指出。”
“快說吧,別賣關子了。龍兒也等的心急,忍不住在一旁催到。”
“是這樣子的。龍兒,你還記得咱們在少室山那胖禿子的房中,看到的那三個桃樹根嗎?”
“怎麽,這桃樹根與這事情還有關係。”龍兒聽了,不解地道。
“不錯。當年漢武帝朝時,曾發生了一件震動朝廷內外的大事,就是巫蠱之禍。裏麵的詳情在史書上有記載,我是通過太史公的《史記》得知的。也不多說這裏麵的故事了。我隻是想說,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在位後期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當時有人學得一種巫術,名為巫蠱之術,據說是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並根據所怨者的生辰八字進行詛咒,被詛咒者即有災難。武帝一朝,因巫蠱之術受牽連而死者數萬。包括武帝的兒子、女兒、皇後、孫子等親人。等後來武帝知道此術之害後,下令將凡時知曉此術的人全部殺死,此術從此不見於世間。想不到今日竟然在此得見。”
“張大哥,你說侄女中的是巫蠱之術?”
“應該是,最起碼也是大同小異。隻是那巫蠱之術是用來害人致死,而此術用桃木代替桐木,想來放術者並不想讓侄女死,而是另有所求。”
“另有所求?”龍兒聽了不解地道,“那他想求什麽?”
“他所求,想來就與石頭和上麵的草有關了。”
眾人聽了,目光又全聚集到了書案上的石頭上。
張道陵走過來,又將那張呂常畫的山形圖展開,指著那玉人峰道:“呂大人不是說據說當年武帝於峰上得玉人,高五寸,色甚光潤,隻可惜後再無此遇。但他卻自此山得到了這塊石頭。還有,呂大人說這山叫遇聖峰,據說是因武帝登此山時遇仙人,高約一丈二尺,兩耳垂肩,說:‘吾九嶷山人,聽說嵩山上有石菖蒲,一寸九節,吃了可以長生不此老,特來采食。’說罷忽然不見仙人。後命此峰為遇聖峰。若是這些傳說為實的話,我想這石上的草,就應當是石菖蒲。”
“石菖蒲?”眾人一聽,無不吃驚。
“不錯。你們且聽我再說證據。呂大人無意中得到這石菖蒲時,呂夫人正好遇到那矮胖禿子和瘦道人。瘦道人從呂夫人處得到了呂小姐的生辰八字。而這之後,呂小姐開始得病。這是第一個證據。再有,這石中味道,與胖禿子所放的黑煙中的味道相似,這是第二個證據。此外,我和龍兒在少室山上看到了三個桃木根。據那黑臉大漢說,是胖禿子讓他們找的。這次他們又出來劫咱們的車,目的不就是想再找你們三個女孩子嗎!想來呂小姐,就是被尋來作法的第一個女孩子。這是第三個證據。”
眾人一聽,張道陵分析的絲絲入扣,合情合理。無不點頭讚同。
小黑聽了問道:“張大哥,那這石菖蒲既然是仙草,為何那瘦道人還要讓呂大人得到它呢?”
“問的好。我想他目的有三,一是想借呂大人的女兒,來控製呂大人。你們想,如果他能完全控製呂小姐的魂魄,到時再現身,假意為呂小姐治病。到時手到病除,那呂大人還不對他視若神明啊!”
小黑聽了,吐了吐舌頭,說道:“好險,多虧遇到了咱們,這才沒讓那些壞人得逞。”
龍兒聽了,問道:“張大哥,那其二呢?”
“其二還可以讓呂大人因為女兒之病,無心收拾禿胖子這些山匪,方便他們行事。”
“那其三呢?”龍兒繼續問道。
“其三嗎?就應與這石菖蒲有關了。你們還記得咱們在仙穀遇到的朱芝嗎?這等仙草,是可遇不可求的。想來這石菖蒲,還沒有長到如仙長所說的一寸九節,吃了可以長生不此老。而要瘦道長,要的是一寸九節石菖蒲。因此草還沒長到一寸九節,他必是用了邪法,借呂小姐的魂魄,來助其生長,特長到一寸九節,他再來采食。”
“啊!是這樣子。”眾人聽了,這才將那瘦道長的邪惡用心整明白了。玉蘭這時上前仔細打量那石那草,轉頭問張道陵道:“張大哥,雖然這草葉長短不一,但是長的也有一寸了呀!難道這一寸九節,指的不是葉子。”
“不錯,我猜或許是這草長在石中的根莖。”
“還用猜什麽,打開石頭看看不就成了。”龍兒聽了,一拍雙手道。
“不可。呂小姐之病,與此石此草有關。我們現在不能動這石頭,免得打草驚蛇。”
“那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呢?”
“今晚,咱們再上一迴太室山,找那胖禿子。找到他,就能從他口中問那瘦道人的下落。金蟬和玉蘭,還是待在呂大人家中,為呂小姐念經鎮魂。”
“是。”金蟬和玉蘭同聲應道。
“好,事情既然定好了,大家就各自行事,不要和呂大人說。免得他擔心。”張道陵又叮囑道。
眾人都以他馬首為瞻,張道陵所說無不言出計從。一切議定,張道陵請呂常過來,簡單和他說了幾句,今晚要到太室山看看,為呂小姐查找一個病因。
呂常聽了,感動之極。又和張道陵等說了會話,張道陵雙寫了個清單,讓他按單子上的去準備。一切安排完畢,等眾人吃過晚飯,等到明月初上時,張道陵便帶著龍兒和小黑,又踏上了上太室山之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