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玉女峰
張道陵挑著二人,跟著龍兒,由山頂而下,順著一條崎嶇的向西走去。他為了防止引起人神注意,自山脊下來之後,便在路上虛虛實實地踏空而行,一路上或是沿著陡坡、懸崖上上下下,又或是在林中穿行。
等他們翻過左首的一個小山頭後,便看到玉女峰近在眼前,山峰矗立在雲際之中,在陽光照耀下,如少女亭亭玉立。
玉蘭見了,笑道:“張大哥,這山峰形狀秀麗,縱是沒有那塊像仙女的石頭,遠望這山峰形狀神韻,名之玉女峰,也名副其實啊!”
張道陵點頭道:“確實如此,我看此峰在連綿的群山中,孤峰獨立,山雖不高,卻獨然靜立,有一種遺世之美。”
“遺世之美?”小黑和龍兒不解其意,同時問道。
“舉世皆渾而我獨清?”玉蘭聽了,不由地脫口而出。
“哈哈,玉蘭猜的對。我正是此意。”
“聽不懂。”小黑撅著嘴道。
玉蘭笑著解釋道:“張大哥的意思,是此山形態與別的山峰有別,與眾不同,風景獨異,是以見景生情,才這樣說的。”
龍兒聽了,卻道:“我看這玉女峰孤單單地自己獨立,要是人的話,也是一個人,多沒意思啊!我被關了五百年了,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要不是張大哥將我放出來,悶就悶死我了。”
“龍兒,耐得住寂寞,是修真之人,必然要經曆的途徑。你天性活潑好動,要想修得正果,還是收心養性的好。”張道陵聽了,忍不住勸道。
“修不修成正果有什麽好的,與其孤單單的長生不老,哪有咱們幾個在一起快樂?”龍兒反問道。
“嗬嗬,你這想法,太過天真的,等有空讓金蟬給你講講佛法,你就明白了,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像漢武帝,大權在握,任他如何風光,最後也落個鬱鬱寡歡而終。”
“張大哥,要是咱們都修成了仙,那咱們就一起出去除妖降魔,就可以整天在一起了。”
“哈哈,但願如你所說吧。”張道陵心想小黑之願,更是難如上天,但他不願掃了龍兒和小黑的興,隻得附和道。
眾人邊說邊行,經過一段很長光禿禿的石壁,下了個坡度後,已到了仙女峰腳下。張道陵見此山雖然山形秀麗,但卻因山峰獨聳,所以處處是峭壁陡立,尋常人想上此山,可謂艱難。他當下吩咐金蟬和玉蘭坐好了,便運起躡空術,借著山璧,縱身而上。
一行人上得峰來,見峰頂窄小,但卻有一條掩沒在荒草之中的石徑,蜿蜒向北而去。當下又順路前行,行不到一裏遠,但迎麵有一大石在懸崖處臨空而立,石身潔白光滑,遠看如一白衣仙女,正憑空遠眺的樣子。
龍兒見了,一步就來到石旁,望著石頭叫道:“這就是那塊玉女石吧?”
張道陵等人隨後來到,見此石雖然隻是神似,但石質細膩潔白,卻也符得上玉字。幾人正在打量時,卻聽已轉到石頭北麵的龍兒叫道:“這北麵下麵是懸崖,張大哥,你得挑著他們倆過來。”
金蟬和玉蘭本來已經下了竹筐,聽言,又上了筐中坐好,由張道陵挑著,轉到石頭背麵,卻見龍兒已跳到石頭上麵,用手擦拭著什麽。
龍兒忙完後,見他們也來了,便跳了下來,指著上麵道:“張大哥,你們看看,這上麵果然有字,但是被風土青苔的擋的看不清了,我現在將它麵擦幹淨了,你們認認吧。”
張道陵抬頭望去,但見石頭背麵龍飛鳳舞地刻著七個似篆非篆的古字,他仔細打量了番,卻是一個字也不認得。
張道陵轉頭望向金蟬,見他也是一臉迷茫。再看玉蘭,卻見玉蘭正凝視這七個字,臉上神情,正是一邊打量,一邊思考。
玉蘭盯著字看了一會,忽然轉頭問張道陵道:“張大哥,你記得去年我們在五台山,金蟬小師父帶咱們去,看的那些金文嗎?”
張道陵道:“哦,我記得,那些金文,對於我理解仙穀中的書,很有幫助。但是這些日子,我還沒顧得上仔細研究。玉蘭姑娘,你認得這些篆字嗎?”
玉蘭搖頭道:“張大哥,你看這些字,遠看像是篆字,但是龍兒給擦幹淨了,兩下比較,我發現,若是按原先的字跡,是誰也不識的篆字,但是結合龍兒擦出來的痕跡,這些字體又不是篆字,我觀這些字跡形狀古樸,其年代,比你說的鍾鼎文還要早。”
“唔。”張道陵聽玉蘭這麽一說,忙又仔細打量這些字,他之前聽呂常說玉女石上,有七個大篆字,便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是以看這幾個字,也按篆字來推敲。但聽玉蘭這麽一說,再仔細看時,果然發覺要是加上龍兒新擦出來的字跡筆峰,這些字與篆字就大不相同了。
龍兒字也識得不多,聽了張道陵和玉蘭的對話,當下問道:“這個金文、鍾鼎文的,都是些什麽字啊!”
玉蘭忙解釋道:“金文和鍾鼎文指的是同一種字,是古人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它從商朝後期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至西周時發展起來,所以叫這個名字。但是到了春秋時,便被大篆所取代了。”
“哦,是這樣子。”龍兒聽了,有此明白,她想了想,又忍不住道:“這些字你們不認識,那會不會和金蟬大哥認的那些字一樣,是外人寫的呢。”
金蟬也打量了一番,當下說道:“這些字我雖然不識得,但是看字的結構,還是像東土的字,和天竺的梵文區別更大。”
小黑對字懂得極少,所以一直也沒發言。但是她見這幾個人討論來討論去,也沒說出什麽道理來。不由地笑道:“我看這些字,根本就不像字,就像是一群蝌蚪,在一塊打架呢!”
眾人聽了,不由地全都笑了起來,龍兒更是笑著點著小黑的頭道:“你呀你!這也就你想得出來,將這些字比成蝌蚪,要是刻這字的人聽到,也不給氣壞了。”
小黑不服氣地道:“我看就是蝌蚪嗎!龍姐姐,你不記得了,大龜哥,殼上的花紋,不也和這些字是的亂七八糟的。我問過大龜哥,就它說的它殼上的這些花紋像蝌蚪的。”
聽到小黑這麽一說,張道陵腦中靈光一閃,他忽然想起,九曲夫人說過,當年大禹在洛河得神龜馱“洛書”相獻。而自己身處之地,正是大禹活動過的地方,難道這幾個字,是大禹留下來的不成。河圖、洛書、神龜、息壤、鯀、大禹和他的兩位妻子。這些人和物一件件地從他腦海中閃過,仿佛要告訴他什麽,但又轉眼過去,讓張道陵一時間無所適從。
金蟬見了他的樣子,忙道:“張大哥,你先給我們放迴去吧。”但張道陵此時神我兩忘,對金蟬的話沒有理會。
龍兒見了,笑著從張道陵肩膀上取下擔子,帶著金蟬、玉蘭迴到峰頂,低聲道:“張大哥又在想事情呢。上迴在玄天洞中,他也是這樣子,跟傻了是的。不過他隻要這樣一發呆,等他醒過神來,肯定能想出法子來。咱們就在這裏等他的好消息吧。”
金蟬和玉蘭聽了,都點頭示意明白。他們兩個走出筐,站在峰頂,望著那塊玉女石出神。龍兒則四下打量,防止有人偷襲。
金蟬居高臨下,望向那塊石頭,見它孤單單地佇立在山崖之邊,任憑歲月流逝,風雨吹打。午後西去的日光,將它的影子,淡淡地映在了身後,墜入了無邊的深淵之中。
金蟬隻覺得心中一空,心頭竟然有了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覺。他悄悄地望向玉蘭,卻見她已是滿臉淚痕,不由地心中一震,忙又低下頭來,不敢再看玉蘭。
這時龍兒走了過來,正好看到玉蘭流淚的樣子。忙問道:“玉蘭姐,你怎麽哭了?哪裏不舒服嗎?”
玉蘭這才想起自己失態,忙用手拭淚道:“龍兒,我沒事。我隻是,隻是覺得這塊石頭,很是孤單。感覺她那孤獨的身影,似乎布滿了整個天空。又想起大禹的妻子的故事,有些感傷,這才、這才。沒事的。”
龍兒道:“哎,玉蘭姐,你別信那個傳說了。當時我就認為呂大人說的這傳說不真。我告訴你,如果那塗山嬌會變化的話,那她一定能變迴來的。那能將自己變死呢!剛才咱們不是看過那石頭了嗎,我看就是塊普通的山石,還沒眼前這塊有仙氣呢。”
“是這樣啊!龍兒,聽你這麽一說,我心裏好受多了。”玉蘭聽了,臉上的憂鬱之色一掃而空。
“嘻嘻,那就好。”龍兒見玉蘭表情大好,便開心地笑了,轉過頭來,去看張道陵。卻見他尤自沉思。
張道陵想了一會,隻覺得頭都要炸了,卻沒理出頭緒。隻得用力地甩了下頭,心想既然想不出頭緒,那就先不想了。我先將這幾個字記好了再說,等迴去看看大龜身上的花紋再說。
想到這裏,他迴身對遠處望著他的眾人道:“我還是推不出是何意。小黑說的有道理,咱們先記下這幾個字,等迴去再細加研究。現在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咱們再到別處轉轉。”
當下他帶著眾人,先後將子晉峰,春震峰等轉了一遍,待到天色已黑,這才挑著金蟬玉蘭,向東而去。
(本章完)
張道陵挑著二人,跟著龍兒,由山頂而下,順著一條崎嶇的向西走去。他為了防止引起人神注意,自山脊下來之後,便在路上虛虛實實地踏空而行,一路上或是沿著陡坡、懸崖上上下下,又或是在林中穿行。
等他們翻過左首的一個小山頭後,便看到玉女峰近在眼前,山峰矗立在雲際之中,在陽光照耀下,如少女亭亭玉立。
玉蘭見了,笑道:“張大哥,這山峰形狀秀麗,縱是沒有那塊像仙女的石頭,遠望這山峰形狀神韻,名之玉女峰,也名副其實啊!”
張道陵點頭道:“確實如此,我看此峰在連綿的群山中,孤峰獨立,山雖不高,卻獨然靜立,有一種遺世之美。”
“遺世之美?”小黑和龍兒不解其意,同時問道。
“舉世皆渾而我獨清?”玉蘭聽了,不由地脫口而出。
“哈哈,玉蘭猜的對。我正是此意。”
“聽不懂。”小黑撅著嘴道。
玉蘭笑著解釋道:“張大哥的意思,是此山形態與別的山峰有別,與眾不同,風景獨異,是以見景生情,才這樣說的。”
龍兒聽了,卻道:“我看這玉女峰孤單單地自己獨立,要是人的話,也是一個人,多沒意思啊!我被關了五百年了,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要不是張大哥將我放出來,悶就悶死我了。”
“龍兒,耐得住寂寞,是修真之人,必然要經曆的途徑。你天性活潑好動,要想修得正果,還是收心養性的好。”張道陵聽了,忍不住勸道。
“修不修成正果有什麽好的,與其孤單單的長生不老,哪有咱們幾個在一起快樂?”龍兒反問道。
“嗬嗬,你這想法,太過天真的,等有空讓金蟬給你講講佛法,你就明白了,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像漢武帝,大權在握,任他如何風光,最後也落個鬱鬱寡歡而終。”
“張大哥,要是咱們都修成了仙,那咱們就一起出去除妖降魔,就可以整天在一起了。”
“哈哈,但願如你所說吧。”張道陵心想小黑之願,更是難如上天,但他不願掃了龍兒和小黑的興,隻得附和道。
眾人邊說邊行,經過一段很長光禿禿的石壁,下了個坡度後,已到了仙女峰腳下。張道陵見此山雖然山形秀麗,但卻因山峰獨聳,所以處處是峭壁陡立,尋常人想上此山,可謂艱難。他當下吩咐金蟬和玉蘭坐好了,便運起躡空術,借著山璧,縱身而上。
一行人上得峰來,見峰頂窄小,但卻有一條掩沒在荒草之中的石徑,蜿蜒向北而去。當下又順路前行,行不到一裏遠,但迎麵有一大石在懸崖處臨空而立,石身潔白光滑,遠看如一白衣仙女,正憑空遠眺的樣子。
龍兒見了,一步就來到石旁,望著石頭叫道:“這就是那塊玉女石吧?”
張道陵等人隨後來到,見此石雖然隻是神似,但石質細膩潔白,卻也符得上玉字。幾人正在打量時,卻聽已轉到石頭北麵的龍兒叫道:“這北麵下麵是懸崖,張大哥,你得挑著他們倆過來。”
金蟬和玉蘭本來已經下了竹筐,聽言,又上了筐中坐好,由張道陵挑著,轉到石頭背麵,卻見龍兒已跳到石頭上麵,用手擦拭著什麽。
龍兒忙完後,見他們也來了,便跳了下來,指著上麵道:“張大哥,你們看看,這上麵果然有字,但是被風土青苔的擋的看不清了,我現在將它麵擦幹淨了,你們認認吧。”
張道陵抬頭望去,但見石頭背麵龍飛鳳舞地刻著七個似篆非篆的古字,他仔細打量了番,卻是一個字也不認得。
張道陵轉頭望向金蟬,見他也是一臉迷茫。再看玉蘭,卻見玉蘭正凝視這七個字,臉上神情,正是一邊打量,一邊思考。
玉蘭盯著字看了一會,忽然轉頭問張道陵道:“張大哥,你記得去年我們在五台山,金蟬小師父帶咱們去,看的那些金文嗎?”
張道陵道:“哦,我記得,那些金文,對於我理解仙穀中的書,很有幫助。但是這些日子,我還沒顧得上仔細研究。玉蘭姑娘,你認得這些篆字嗎?”
玉蘭搖頭道:“張大哥,你看這些字,遠看像是篆字,但是龍兒給擦幹淨了,兩下比較,我發現,若是按原先的字跡,是誰也不識的篆字,但是結合龍兒擦出來的痕跡,這些字體又不是篆字,我觀這些字跡形狀古樸,其年代,比你說的鍾鼎文還要早。”
“唔。”張道陵聽玉蘭這麽一說,忙又仔細打量這些字,他之前聽呂常說玉女石上,有七個大篆字,便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是以看這幾個字,也按篆字來推敲。但聽玉蘭這麽一說,再仔細看時,果然發覺要是加上龍兒新擦出來的字跡筆峰,這些字與篆字就大不相同了。
龍兒字也識得不多,聽了張道陵和玉蘭的對話,當下問道:“這個金文、鍾鼎文的,都是些什麽字啊!”
玉蘭忙解釋道:“金文和鍾鼎文指的是同一種字,是古人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它從商朝後期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至西周時發展起來,所以叫這個名字。但是到了春秋時,便被大篆所取代了。”
“哦,是這樣子。”龍兒聽了,有此明白,她想了想,又忍不住道:“這些字你們不認識,那會不會和金蟬大哥認的那些字一樣,是外人寫的呢。”
金蟬也打量了一番,當下說道:“這些字我雖然不識得,但是看字的結構,還是像東土的字,和天竺的梵文區別更大。”
小黑對字懂得極少,所以一直也沒發言。但是她見這幾個人討論來討論去,也沒說出什麽道理來。不由地笑道:“我看這些字,根本就不像字,就像是一群蝌蚪,在一塊打架呢!”
眾人聽了,不由地全都笑了起來,龍兒更是笑著點著小黑的頭道:“你呀你!這也就你想得出來,將這些字比成蝌蚪,要是刻這字的人聽到,也不給氣壞了。”
小黑不服氣地道:“我看就是蝌蚪嗎!龍姐姐,你不記得了,大龜哥,殼上的花紋,不也和這些字是的亂七八糟的。我問過大龜哥,就它說的它殼上的這些花紋像蝌蚪的。”
聽到小黑這麽一說,張道陵腦中靈光一閃,他忽然想起,九曲夫人說過,當年大禹在洛河得神龜馱“洛書”相獻。而自己身處之地,正是大禹活動過的地方,難道這幾個字,是大禹留下來的不成。河圖、洛書、神龜、息壤、鯀、大禹和他的兩位妻子。這些人和物一件件地從他腦海中閃過,仿佛要告訴他什麽,但又轉眼過去,讓張道陵一時間無所適從。
金蟬見了他的樣子,忙道:“張大哥,你先給我們放迴去吧。”但張道陵此時神我兩忘,對金蟬的話沒有理會。
龍兒見了,笑著從張道陵肩膀上取下擔子,帶著金蟬、玉蘭迴到峰頂,低聲道:“張大哥又在想事情呢。上迴在玄天洞中,他也是這樣子,跟傻了是的。不過他隻要這樣一發呆,等他醒過神來,肯定能想出法子來。咱們就在這裏等他的好消息吧。”
金蟬和玉蘭聽了,都點頭示意明白。他們兩個走出筐,站在峰頂,望著那塊玉女石出神。龍兒則四下打量,防止有人偷襲。
金蟬居高臨下,望向那塊石頭,見它孤單單地佇立在山崖之邊,任憑歲月流逝,風雨吹打。午後西去的日光,將它的影子,淡淡地映在了身後,墜入了無邊的深淵之中。
金蟬隻覺得心中一空,心頭竟然有了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覺。他悄悄地望向玉蘭,卻見她已是滿臉淚痕,不由地心中一震,忙又低下頭來,不敢再看玉蘭。
這時龍兒走了過來,正好看到玉蘭流淚的樣子。忙問道:“玉蘭姐,你怎麽哭了?哪裏不舒服嗎?”
玉蘭這才想起自己失態,忙用手拭淚道:“龍兒,我沒事。我隻是,隻是覺得這塊石頭,很是孤單。感覺她那孤獨的身影,似乎布滿了整個天空。又想起大禹的妻子的故事,有些感傷,這才、這才。沒事的。”
龍兒道:“哎,玉蘭姐,你別信那個傳說了。當時我就認為呂大人說的這傳說不真。我告訴你,如果那塗山嬌會變化的話,那她一定能變迴來的。那能將自己變死呢!剛才咱們不是看過那石頭了嗎,我看就是塊普通的山石,還沒眼前這塊有仙氣呢。”
“是這樣啊!龍兒,聽你這麽一說,我心裏好受多了。”玉蘭聽了,臉上的憂鬱之色一掃而空。
“嘻嘻,那就好。”龍兒見玉蘭表情大好,便開心地笑了,轉過頭來,去看張道陵。卻見他尤自沉思。
張道陵想了一會,隻覺得頭都要炸了,卻沒理出頭緒。隻得用力地甩了下頭,心想既然想不出頭緒,那就先不想了。我先將這幾個字記好了再說,等迴去看看大龜身上的花紋再說。
想到這裏,他迴身對遠處望著他的眾人道:“我還是推不出是何意。小黑說的有道理,咱們先記下這幾個字,等迴去再細加研究。現在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咱們再到別處轉轉。”
當下他帶著眾人,先後將子晉峰,春震峰等轉了一遍,待到天色已黑,這才挑著金蟬玉蘭,向東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