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買燒餅
又是一夜疾行,在天亮時分,眾人遠遠地望見前方一座城池。張道陵放下腳步,將眾人帶到路旁,對他們道:“今天到了豐縣,咱們進城裏看一看去。”
龍兒奇道:“張大哥,咱們不是去東海嗎?何不趁著天未全亮,從這城上過去。”
張道陵笑道:“東海離豐縣隻有五百裏地了,以咱們的腳程,再走一夜,便到東海縣了。時間充裕的很,咱們今就不著急趕路了,先進城歇一歇,我帶你們吃點好吃的。”
“好哇好哇。”小黑一聽有好吃的吃,當下附和起來。
龍兒聽了,彈了懷中伸出頭來的小黑一個腦殼,笑道:“你要想好好吃一頓的話,那就別在我這貓著了,還不變出人樣,好正大光明的吃。”
“好。”小黑聽了,見四下無人,當下跳了出來,落地時已成了一個小姑娘。隻見小黑轉頭對龍兒道:“龍姐姐,你說我在你那藏著就是了,怎麽說那個字,不知道人家討厭那個字嗎?”
她一句話,將眾人都逗笑了。龍兒笑著道:“好好好,我知道了,我以後不說了,我們小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小貓兒。”
小黑聽了,打了個冷顫,急道:“張大哥,你管管龍姐姐,不讓她說她還說。”
張道陵笑著對已經笑的直不起腰的龍兒道:“龍兒,以後不許說了。再說,我……。”
龍兒笑問道:“我要是再說,你怎麽著我?”
“我”。張道陵一時語塞,他也想不出如何懲罰龍兒。
小黑見了,更是惱怒,她見張道陵也沒法子龍兒,又跑過來拽著玉蘭撒嬌。玉蘭摟著她笑道:“你放心,龍兒要是再淘氣,你就去告訴太後,讓太後收拾她。”
小黑聽了大喜,轉頭對龍兒道:“你聽見沒有,你再欺負我,我迴去告訴娘。”
龍兒一聽,立時服了軟,忙道:“好妹子,好妹子,我再也不說那個字了,你別告訴娘就成。”
小黑這才高興起來,迴頭對張道陵道:“張大哥,走,咱們吃好吃的去吧。”
張道陵望了望小黑,正色道:“現在還沒開城門呢,咱們得等會。不過,一會開城了,出入的人多了,小黑,你就得變成普通人樣子,你現在這個樣子,太引人注意。”
小黑聽了,撅著嘴道:“哎呀!張大哥,這不行啊!我道行淺,變化之後,臉上肉僵的很,要是一吃上東西,就容易現形的。”
龍兒聽了笑道:“小黑,你去和玉蘭借一塊絲巾,學著玉蘭那樣子,戴上擋著臉就是了。”
玉蘭聽了,忙從懷中取出一塊,給小黑帶好。
張道陵見小黑也和玉蘭一樣,用紗巾擋著臉。也不好再說,隻是叮囑小黑,要學玉蘭的小心樣子,千萬不要露相。
囑咐完小黑,張道陵道:“一會進城了,我自己帶頭在前走,玉蘭你和小黑倆個在後麵跟著,龍兒和金蟬一組,在最後麵走。”
“是。”眾人齊聲答應。張道陵這才放心,他見城門已開,當下帶頭,挑著兩個空筐,向城門走去。
一行人隨著人流,湧進城內。張道陵對這裏甚是熟悉,帶著眾人左轉右拐,便來到一條熱鬧的巷子。但見兩邊商鋪店肆林立、人來人往,甚是熱鬧。
小黑邊走邊看,見兩邊店鋪裏麵賣有各種沒見到過的好玩意,看得心中癢癢,真想進去瞧瞧。可張道陵卻是一路前行,並不止步,當下跑上前去問道:“張大哥,你要帶我們吃什麽好東西啊?”
張道陵笑道:“這豐縣名吃,其實我最愛吃的是羊肉湯加烙饃,要知道羊肉性溫,是大補之肉。而豐縣羊肉湯為鮮骨老湯細煮,湯黃肉白菜綠,三色分明,肉香而不膩,湯滑而不肥,尤其適合天冷時食用。再這加為豐縣特有的鏊子烤製而成烙饃,烙饃撕成小塊放在羊肉湯裏泡著吃,真乃絕配也。”說到這裏,張道陵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這才繼續道,“我也是十多年沒喝過羊肉湯了。”
小黑笑道:“那今天,你就可以大吃一頓了。”
“不成。自打我認識了金蟬小師父,受他影響,我現在也不吃葷腥了。這羊肉湯再香,我也是一口不沾了。對了,你們也是受金蟬影響才不吃葷腥的嗎?”
“才不是呢。我和姐姐自幼就在延古寺生活,那寺中人吃素,我們也就跟著吃上素了。我本來想等外出,也弄口肉嚐嚐啥味,可不成想遇到了金蟬大哥,我們倆就更不能吃肉了。”小黑有些委屈地道。
“嗬嗬,是這樣。”張道陵迴頭對玉蘭笑著道,“蘭姑娘,我看你也不吃葷腥啊!”
玉蘭迴道:“張大哥,我打小就不喜葷腥,但畢竟也嚐過,比不上金蟬小師父和小黑她們,從來沒破過戒。”
“哈哈,吃沒吃過肉又有何妨。我聽金蟬說佛祖未得道前,曾是位王子,想來他也吃過肉的。關鍵是以後,要心存善念,行善事就對了”。張道陵邊說邊行,一眼看到路邊的一個飯鋪,指著它對玉蘭和小黑道:“那家鋪,賣的是水煎包和帝王粥,也是豐縣名吃。隻可惜這包子是肉的,也不能帶你們去吃了。”
玉蘭聽了問道:“張大哥,這豐縣可是漢高祖的出生地。”
“不錯,高祖劉邦正是出生在這裏。此城東北隅,傳為高祖帝故裏。我方才說的水煎包和帝王粥,據說這兩都和漢高祖劉邦有關係。據說劉邦登基做了皇帝後,將一家人都接到長安居住。但是他的母親卻仍然念念不忘這裏的包子和粥,劉邦特意從家鄉請來了當年豐縣開包子鋪的那一家人,將他們遷至長安新豐宮,圓了其母想吃水煎包與麵粥的心願。所以當地人便管這粥也稱為帝王粥。”
“那咱們進去吃粥就是了。”小黑笑著道。
“哎,這店中葷素都有,很難分的清,為了金蟬,咱們還是不進去的好。”
“那好吧,那咱們吃什麽去呢?”小黑又問道。
“咱們去吃高爐燒餅。”
“高爐燒餅?”
“是啊,這燒餅是用高爐,裏麵放上木炭火烤的,味道很不錯,是豐縣最有名的小吃了。”
“用高爐烤的,那金蟬大哥做的萬卷酥不也是一樣的嗎?它能有萬卷酥好吃嗎?”小黑聽了,有些失望地道。
“那不一樣的,這兩種食品雖然都是來烤的,但是做法不同,用的烤爐也不一樣,一會你們見到就知道了。喏,轉過這街角,在城隍廟口,那老郝頭的燒餅,烤的最好了,咱們現在去,正好趕上第一鍋。”
玉蘭奇道:“張大哥,你對這裏怎麽這樣熟悉啊?”
張道陵笑道:“因為我也是這裏的人啊!”
“啊!你是這的人啊!”
“不錯,我雖對外說我是鶴鳴山人士,那是因為我自那道修行,再世為人。其實八十多年前,我就出生在這裏,離此不遠的宋樓阿房村!”張道陵笑著迴道。
“是啊!”小黑和玉蘭同時驚歎道。這時在後麵跟著的龍兒和金蟬聽到這裏,一直忍著沒說的龍兒再也忍不住了,快走兩步,追上問道:“張大哥,你說這裏是你的家?”
“是啊!老道未出家前,生於斯、長於斯。”張道陵笑著感歎道。
“張大哥,那咱們去看看啊!看下你的家人啊!”玉蘭急切地道。
“是啊!是啊!”龍兒她們也附和道。
“不去了,我一年前我迴去了一趟。我兒子兒媳已年近五十了,有個孫子也快二十多歲了。隻是我的父母妻子早不在人世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也不想再打攪他們的生活,就沒露麵與他們相見。這時光悠悠,白雲蒼狗,轉瞬便是人生百年。見與不見,最終還是相別。”張道陵感慨地說道。
“哦,是這樣子。”玉蘭聽了,深有同感,輕輕地歎了聲,不再多說。
龍兒卻道:“張大哥,以你的資質,得道成仙是早晚的事,到時候你就不用感慨時間太短,而是太長了,長的無聊。”
“哈哈,我當時想修道,也是想求長生,不過自和金蟬兄弟認識後,我才對修仙得道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無論是人還是仙,都要活的有價值,無虧於心就是了。”
“阿彌陀佛!張大哥所言極是,我等應銘記於心。”金蟬聽到這裏,歡喜地道。
“嗬嗬,我這是一時之感,咱們且行且學。呀!光顧說話,差點走過了。前麵就是城隍廟。”
眾人望去,見前麵有一座小廟,但是廟前卻有一個挺大的廣場,四周已有不少老百姓來此擺攤賣貨,什麽賣雞蛋的,賣白菜的,賣柴的等。
在場子中間,有一個白發的老頭正在一輛平放的獨輪車上,烤著燒餅,車前已經圍了十來個人在等著了。
張道陵將挑擔放在一旁,揮揮手,帶著眾人來到隊伍後,排隊等著。過不多時,白發老頭將打開爐子,取出燒餅,前麵的人正好將這一鍋分完,紛紛捧著走了,有的邊走邊吃,陣陣香氣直入眾人的鼻子裏。
白發老頭見後麵又排起了人,一邊忙著送生麵團,一邊笑道:“客官稍等,一會就好啊!”他說著一抬頭見是張道陵,不由地喜道:“咦!小張道長,好久不見了。”
張道陵點頭笑道:“郝老爺子生意興隆啊!今我正巧路過,還帶了幾個朋友,來嚐嚐你的手藝。”
“好,好。”郝老頭聽了高興極了,他一邊望了望張道陵身後的人,見有兩個少女擋著麵,還有兩個農家孩子樣子的男女,當下也不在意,隻是望著張道陵笑道:“小張道長,你總是這麽精神,看來修道當真是管用啊!”
“哈哈,管用嗎?我修了這麽多年,連肚子裏的饞蟲子都戒不掉,這才,一過豐縣,就想起老爺子的燒餅,忙著趕來了。”
郝老頭聽了,更是高興,當下打起精神,忙著手中的燒餅。龍兒和小黑好奇,都擠上前看這老頭是如何做燒餅。
隻見車上擺著一個大高爐子,爐子下麵用磚頭墊起。爐子旁放有一個麵板,擺放著揉好的麵團。而這大高爐子外形甚是奇特,仔細一看,竟是兩個大鐵鍋的樣子。龍兒奇道:“張大哥,這爐子我看著怎麽像是兩口泥鍋對著放一塊了?”
張道陵還未來得及迴答,郝老頭已接過話來,笑著道:“一聽姑娘的口音就不是豐縣人。不過姑娘好眼力,我這爐子,就是用兩口鐵鍋對著放做上的。你看,底下這鍋做火盆,裏麵燒的是木炭。上麵這口倒扣在火盆上的鐵鍋,就是用來烤燒餅的。你看著是泥鍋,是因為這兩口鐵鍋外麵抹著一層混合黃土白灰麻檾頭的泥巴,這樣子更保溫。”
“哦,是這樣的。怪不得呢!那燒餅,就貼在上麵的鍋裏吧。”龍兒又問道。
“對嘍,就是這麽做的。”郝老頭一邊笑著應道,一邊將麵團揪成拳頭大小,在麵板上揉圓壓平,然後灑鹽、揉麵、沾水,刷糖一氣嗬成,最後又取來一大把白芝麻撒在上麵。張道陵見了笑道:“老人家,你這芝麻可放多了啊!”
郝老頭笑道:“今天貴客來了,老頭子沒別物可待,隻有多放點芝麻了,來個“全麻燒餅”,讓客人嚐嚐。”
他說著交麵團放在手背上,手伸入爐內,輕輕一翻手,那麵團便穩穩地貼在了爐子的頂部,粘有芝麻的一麵則正對著炭火。
張道陵指著郝老頭的動作對大家道:“你們看見沒有,這爐子因與人頭相平,所以我們當地人管這燒餅叫作高爐燒餅。但是按做高爐燒餅的手法,又有‘翻手燒餅’一說。像郝老爺子這手藝,便是第一流,純正宗的‘翻手燒餅’。像初學做高爐燒餅的,一般都是用鏟子送進爐子裏的,不敢用手,怕不小心將手燙了。但是鏟子並不比人手靈活,燒餅的形狀也就不好看了。”
郝老頭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小張道長,你就誇我吧。我這叫啥手藝,就是幹的年頭長了,熟能生巧,再加上怕手挨燙,就得用心練了。”說著手不閑著,將十多塊燒餅全都貼在了上麵的鐵鍋上,貼的滿滿的。陣陣餅香,伴著淡淡的炭火煙氣,從爐中飄散出來,傳向四周。
張道陵也笑著道:“龍兒、小黑,你們聽見了沒,老人家說的一點不錯,熟能生巧,關鍵在持之以恆。正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你們倆性子最浮,要想成事,還要向老人家學學,有耐心才行。”
龍兒和小黑聽了,知道張道陵又在借機教育她倆,當下笑著應了。小黑又問道:“老爺爺,這燒餅好了嗎?聞著我都餓了。”
“哈哈,小姑娘稍等,再過會就好了。”
張道陵則笑著拍了拍小黑的頭道:“燒餅是要用文火慢慢的烤,是烤熟的;烤燒餅的火不能大,大了就烤不熟了,外麵看起來糊了,裏麵還是生麵,有一句術語叫做‘燒餅糊,八成熟’,就是說看著外麵熟了,其實裏麵還夾生呢。心急可吃不了熱燒餅喲!”
“好吧。”小黑隻得咽了咽口水,望著高爐。
過了一小柱香的功夫,郝老頭笑道:“成了”。取出木鏟,將裏麵的燒餅一一取下,放在一個幹淨的瓷盤上,遞與小黑道:“來,各位客官,快乘熱吃吧。這燒餅乘熱吃最香了。”
小黑端著盤子,將烤得香噴噴、黃燦燦的燒餅一一與諸人分了。
各人均取了一塊,見燒餅烤的又大又圓,有糖稀芝麻的一麵烤得金黃酥鬆,貼在鍋頂的一麵則焦香熱脆。燒餅是中空的,掰開了裏麵還有塊鹹鹹軟軟的芯兒,正反各刷了一層五香花椒水,咬一下入口,但覺得椒味微麻,糖稀微甜,外焦裏嫩,軟硬適口,從裏往外透著香,當真是人間美味,每個人吃了,無不交口稱讚。
玉蘭邊吃邊道:“我吃過夏陽燒餅和黟縣燒餅,也都是很好吃,但是今天吃的這個燒餅真的很好吃,太香了。”
金蟬也道:“張大哥,這燒餅確實好吃,比我做的砍三刀還香。”
“哈哈,客官們過獎了,我說關鍵是今天你們今天吃飯晚了,餓了,吃什麽都香。”郝老頭被誇的一邊笑,一邊解釋道。
張道陵見眾人愛吃,心下也高興。金蟬吃完,有些靦腆地低聲對張道陵道:“張大哥,這餅能放久嗎?咱們多買幾張,迴去了給小白她們也帶點。”
未等張道陵迴答,郝老頭已笑道:“我這餅是放不壞的,就是放時間長了發硬,吃著費勁了!”
張道陵知金蟬心意笑道:“不怕,我們先多買點帶著,先放龍兒的袋中就是。”他知道他們一行人有些引人注目。等眾人吃飽,又多買了幾個用荷葉包好,留下數張給太後、小白等人,剩下的當作路上幹糧,付了錢後,立馬帶著眾人別了郝老頭,又找了個幹淨的飯館,由張道陵親自盯著,煮了一鍋熱粥,與眾人吃好喝飽。等眾人歇足精神,見天色欲黑,他這才帶著眾人出城,繼續向東而去。
(本章完)
又是一夜疾行,在天亮時分,眾人遠遠地望見前方一座城池。張道陵放下腳步,將眾人帶到路旁,對他們道:“今天到了豐縣,咱們進城裏看一看去。”
龍兒奇道:“張大哥,咱們不是去東海嗎?何不趁著天未全亮,從這城上過去。”
張道陵笑道:“東海離豐縣隻有五百裏地了,以咱們的腳程,再走一夜,便到東海縣了。時間充裕的很,咱們今就不著急趕路了,先進城歇一歇,我帶你們吃點好吃的。”
“好哇好哇。”小黑一聽有好吃的吃,當下附和起來。
龍兒聽了,彈了懷中伸出頭來的小黑一個腦殼,笑道:“你要想好好吃一頓的話,那就別在我這貓著了,還不變出人樣,好正大光明的吃。”
“好。”小黑聽了,見四下無人,當下跳了出來,落地時已成了一個小姑娘。隻見小黑轉頭對龍兒道:“龍姐姐,你說我在你那藏著就是了,怎麽說那個字,不知道人家討厭那個字嗎?”
她一句話,將眾人都逗笑了。龍兒笑著道:“好好好,我知道了,我以後不說了,我們小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小貓兒。”
小黑聽了,打了個冷顫,急道:“張大哥,你管管龍姐姐,不讓她說她還說。”
張道陵笑著對已經笑的直不起腰的龍兒道:“龍兒,以後不許說了。再說,我……。”
龍兒笑問道:“我要是再說,你怎麽著我?”
“我”。張道陵一時語塞,他也想不出如何懲罰龍兒。
小黑見了,更是惱怒,她見張道陵也沒法子龍兒,又跑過來拽著玉蘭撒嬌。玉蘭摟著她笑道:“你放心,龍兒要是再淘氣,你就去告訴太後,讓太後收拾她。”
小黑聽了大喜,轉頭對龍兒道:“你聽見沒有,你再欺負我,我迴去告訴娘。”
龍兒一聽,立時服了軟,忙道:“好妹子,好妹子,我再也不說那個字了,你別告訴娘就成。”
小黑這才高興起來,迴頭對張道陵道:“張大哥,走,咱們吃好吃的去吧。”
張道陵望了望小黑,正色道:“現在還沒開城門呢,咱們得等會。不過,一會開城了,出入的人多了,小黑,你就得變成普通人樣子,你現在這個樣子,太引人注意。”
小黑聽了,撅著嘴道:“哎呀!張大哥,這不行啊!我道行淺,變化之後,臉上肉僵的很,要是一吃上東西,就容易現形的。”
龍兒聽了笑道:“小黑,你去和玉蘭借一塊絲巾,學著玉蘭那樣子,戴上擋著臉就是了。”
玉蘭聽了,忙從懷中取出一塊,給小黑帶好。
張道陵見小黑也和玉蘭一樣,用紗巾擋著臉。也不好再說,隻是叮囑小黑,要學玉蘭的小心樣子,千萬不要露相。
囑咐完小黑,張道陵道:“一會進城了,我自己帶頭在前走,玉蘭你和小黑倆個在後麵跟著,龍兒和金蟬一組,在最後麵走。”
“是。”眾人齊聲答應。張道陵這才放心,他見城門已開,當下帶頭,挑著兩個空筐,向城門走去。
一行人隨著人流,湧進城內。張道陵對這裏甚是熟悉,帶著眾人左轉右拐,便來到一條熱鬧的巷子。但見兩邊商鋪店肆林立、人來人往,甚是熱鬧。
小黑邊走邊看,見兩邊店鋪裏麵賣有各種沒見到過的好玩意,看得心中癢癢,真想進去瞧瞧。可張道陵卻是一路前行,並不止步,當下跑上前去問道:“張大哥,你要帶我們吃什麽好東西啊?”
張道陵笑道:“這豐縣名吃,其實我最愛吃的是羊肉湯加烙饃,要知道羊肉性溫,是大補之肉。而豐縣羊肉湯為鮮骨老湯細煮,湯黃肉白菜綠,三色分明,肉香而不膩,湯滑而不肥,尤其適合天冷時食用。再這加為豐縣特有的鏊子烤製而成烙饃,烙饃撕成小塊放在羊肉湯裏泡著吃,真乃絕配也。”說到這裏,張道陵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這才繼續道,“我也是十多年沒喝過羊肉湯了。”
小黑笑道:“那今天,你就可以大吃一頓了。”
“不成。自打我認識了金蟬小師父,受他影響,我現在也不吃葷腥了。這羊肉湯再香,我也是一口不沾了。對了,你們也是受金蟬影響才不吃葷腥的嗎?”
“才不是呢。我和姐姐自幼就在延古寺生活,那寺中人吃素,我們也就跟著吃上素了。我本來想等外出,也弄口肉嚐嚐啥味,可不成想遇到了金蟬大哥,我們倆就更不能吃肉了。”小黑有些委屈地道。
“嗬嗬,是這樣。”張道陵迴頭對玉蘭笑著道,“蘭姑娘,我看你也不吃葷腥啊!”
玉蘭迴道:“張大哥,我打小就不喜葷腥,但畢竟也嚐過,比不上金蟬小師父和小黑她們,從來沒破過戒。”
“哈哈,吃沒吃過肉又有何妨。我聽金蟬說佛祖未得道前,曾是位王子,想來他也吃過肉的。關鍵是以後,要心存善念,行善事就對了”。張道陵邊說邊行,一眼看到路邊的一個飯鋪,指著它對玉蘭和小黑道:“那家鋪,賣的是水煎包和帝王粥,也是豐縣名吃。隻可惜這包子是肉的,也不能帶你們去吃了。”
玉蘭聽了問道:“張大哥,這豐縣可是漢高祖的出生地。”
“不錯,高祖劉邦正是出生在這裏。此城東北隅,傳為高祖帝故裏。我方才說的水煎包和帝王粥,據說這兩都和漢高祖劉邦有關係。據說劉邦登基做了皇帝後,將一家人都接到長安居住。但是他的母親卻仍然念念不忘這裏的包子和粥,劉邦特意從家鄉請來了當年豐縣開包子鋪的那一家人,將他們遷至長安新豐宮,圓了其母想吃水煎包與麵粥的心願。所以當地人便管這粥也稱為帝王粥。”
“那咱們進去吃粥就是了。”小黑笑著道。
“哎,這店中葷素都有,很難分的清,為了金蟬,咱們還是不進去的好。”
“那好吧,那咱們吃什麽去呢?”小黑又問道。
“咱們去吃高爐燒餅。”
“高爐燒餅?”
“是啊,這燒餅是用高爐,裏麵放上木炭火烤的,味道很不錯,是豐縣最有名的小吃了。”
“用高爐烤的,那金蟬大哥做的萬卷酥不也是一樣的嗎?它能有萬卷酥好吃嗎?”小黑聽了,有些失望地道。
“那不一樣的,這兩種食品雖然都是來烤的,但是做法不同,用的烤爐也不一樣,一會你們見到就知道了。喏,轉過這街角,在城隍廟口,那老郝頭的燒餅,烤的最好了,咱們現在去,正好趕上第一鍋。”
玉蘭奇道:“張大哥,你對這裏怎麽這樣熟悉啊?”
張道陵笑道:“因為我也是這裏的人啊!”
“啊!你是這的人啊!”
“不錯,我雖對外說我是鶴鳴山人士,那是因為我自那道修行,再世為人。其實八十多年前,我就出生在這裏,離此不遠的宋樓阿房村!”張道陵笑著迴道。
“是啊!”小黑和玉蘭同時驚歎道。這時在後麵跟著的龍兒和金蟬聽到這裏,一直忍著沒說的龍兒再也忍不住了,快走兩步,追上問道:“張大哥,你說這裏是你的家?”
“是啊!老道未出家前,生於斯、長於斯。”張道陵笑著感歎道。
“張大哥,那咱們去看看啊!看下你的家人啊!”玉蘭急切地道。
“是啊!是啊!”龍兒她們也附和道。
“不去了,我一年前我迴去了一趟。我兒子兒媳已年近五十了,有個孫子也快二十多歲了。隻是我的父母妻子早不在人世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也不想再打攪他們的生活,就沒露麵與他們相見。這時光悠悠,白雲蒼狗,轉瞬便是人生百年。見與不見,最終還是相別。”張道陵感慨地說道。
“哦,是這樣子。”玉蘭聽了,深有同感,輕輕地歎了聲,不再多說。
龍兒卻道:“張大哥,以你的資質,得道成仙是早晚的事,到時候你就不用感慨時間太短,而是太長了,長的無聊。”
“哈哈,我當時想修道,也是想求長生,不過自和金蟬兄弟認識後,我才對修仙得道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無論是人還是仙,都要活的有價值,無虧於心就是了。”
“阿彌陀佛!張大哥所言極是,我等應銘記於心。”金蟬聽到這裏,歡喜地道。
“嗬嗬,我這是一時之感,咱們且行且學。呀!光顧說話,差點走過了。前麵就是城隍廟。”
眾人望去,見前麵有一座小廟,但是廟前卻有一個挺大的廣場,四周已有不少老百姓來此擺攤賣貨,什麽賣雞蛋的,賣白菜的,賣柴的等。
在場子中間,有一個白發的老頭正在一輛平放的獨輪車上,烤著燒餅,車前已經圍了十來個人在等著了。
張道陵將挑擔放在一旁,揮揮手,帶著眾人來到隊伍後,排隊等著。過不多時,白發老頭將打開爐子,取出燒餅,前麵的人正好將這一鍋分完,紛紛捧著走了,有的邊走邊吃,陣陣香氣直入眾人的鼻子裏。
白發老頭見後麵又排起了人,一邊忙著送生麵團,一邊笑道:“客官稍等,一會就好啊!”他說著一抬頭見是張道陵,不由地喜道:“咦!小張道長,好久不見了。”
張道陵點頭笑道:“郝老爺子生意興隆啊!今我正巧路過,還帶了幾個朋友,來嚐嚐你的手藝。”
“好,好。”郝老頭聽了高興極了,他一邊望了望張道陵身後的人,見有兩個少女擋著麵,還有兩個農家孩子樣子的男女,當下也不在意,隻是望著張道陵笑道:“小張道長,你總是這麽精神,看來修道當真是管用啊!”
“哈哈,管用嗎?我修了這麽多年,連肚子裏的饞蟲子都戒不掉,這才,一過豐縣,就想起老爺子的燒餅,忙著趕來了。”
郝老頭聽了,更是高興,當下打起精神,忙著手中的燒餅。龍兒和小黑好奇,都擠上前看這老頭是如何做燒餅。
隻見車上擺著一個大高爐子,爐子下麵用磚頭墊起。爐子旁放有一個麵板,擺放著揉好的麵團。而這大高爐子外形甚是奇特,仔細一看,竟是兩個大鐵鍋的樣子。龍兒奇道:“張大哥,這爐子我看著怎麽像是兩口泥鍋對著放一塊了?”
張道陵還未來得及迴答,郝老頭已接過話來,笑著道:“一聽姑娘的口音就不是豐縣人。不過姑娘好眼力,我這爐子,就是用兩口鐵鍋對著放做上的。你看,底下這鍋做火盆,裏麵燒的是木炭。上麵這口倒扣在火盆上的鐵鍋,就是用來烤燒餅的。你看著是泥鍋,是因為這兩口鐵鍋外麵抹著一層混合黃土白灰麻檾頭的泥巴,這樣子更保溫。”
“哦,是這樣的。怪不得呢!那燒餅,就貼在上麵的鍋裏吧。”龍兒又問道。
“對嘍,就是這麽做的。”郝老頭一邊笑著應道,一邊將麵團揪成拳頭大小,在麵板上揉圓壓平,然後灑鹽、揉麵、沾水,刷糖一氣嗬成,最後又取來一大把白芝麻撒在上麵。張道陵見了笑道:“老人家,你這芝麻可放多了啊!”
郝老頭笑道:“今天貴客來了,老頭子沒別物可待,隻有多放點芝麻了,來個“全麻燒餅”,讓客人嚐嚐。”
他說著交麵團放在手背上,手伸入爐內,輕輕一翻手,那麵團便穩穩地貼在了爐子的頂部,粘有芝麻的一麵則正對著炭火。
張道陵指著郝老頭的動作對大家道:“你們看見沒有,這爐子因與人頭相平,所以我們當地人管這燒餅叫作高爐燒餅。但是按做高爐燒餅的手法,又有‘翻手燒餅’一說。像郝老爺子這手藝,便是第一流,純正宗的‘翻手燒餅’。像初學做高爐燒餅的,一般都是用鏟子送進爐子裏的,不敢用手,怕不小心將手燙了。但是鏟子並不比人手靈活,燒餅的形狀也就不好看了。”
郝老頭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小張道長,你就誇我吧。我這叫啥手藝,就是幹的年頭長了,熟能生巧,再加上怕手挨燙,就得用心練了。”說著手不閑著,將十多塊燒餅全都貼在了上麵的鐵鍋上,貼的滿滿的。陣陣餅香,伴著淡淡的炭火煙氣,從爐中飄散出來,傳向四周。
張道陵也笑著道:“龍兒、小黑,你們聽見了沒,老人家說的一點不錯,熟能生巧,關鍵在持之以恆。正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你們倆性子最浮,要想成事,還要向老人家學學,有耐心才行。”
龍兒和小黑聽了,知道張道陵又在借機教育她倆,當下笑著應了。小黑又問道:“老爺爺,這燒餅好了嗎?聞著我都餓了。”
“哈哈,小姑娘稍等,再過會就好了。”
張道陵則笑著拍了拍小黑的頭道:“燒餅是要用文火慢慢的烤,是烤熟的;烤燒餅的火不能大,大了就烤不熟了,外麵看起來糊了,裏麵還是生麵,有一句術語叫做‘燒餅糊,八成熟’,就是說看著外麵熟了,其實裏麵還夾生呢。心急可吃不了熱燒餅喲!”
“好吧。”小黑隻得咽了咽口水,望著高爐。
過了一小柱香的功夫,郝老頭笑道:“成了”。取出木鏟,將裏麵的燒餅一一取下,放在一個幹淨的瓷盤上,遞與小黑道:“來,各位客官,快乘熱吃吧。這燒餅乘熱吃最香了。”
小黑端著盤子,將烤得香噴噴、黃燦燦的燒餅一一與諸人分了。
各人均取了一塊,見燒餅烤的又大又圓,有糖稀芝麻的一麵烤得金黃酥鬆,貼在鍋頂的一麵則焦香熱脆。燒餅是中空的,掰開了裏麵還有塊鹹鹹軟軟的芯兒,正反各刷了一層五香花椒水,咬一下入口,但覺得椒味微麻,糖稀微甜,外焦裏嫩,軟硬適口,從裏往外透著香,當真是人間美味,每個人吃了,無不交口稱讚。
玉蘭邊吃邊道:“我吃過夏陽燒餅和黟縣燒餅,也都是很好吃,但是今天吃的這個燒餅真的很好吃,太香了。”
金蟬也道:“張大哥,這燒餅確實好吃,比我做的砍三刀還香。”
“哈哈,客官們過獎了,我說關鍵是今天你們今天吃飯晚了,餓了,吃什麽都香。”郝老頭被誇的一邊笑,一邊解釋道。
張道陵見眾人愛吃,心下也高興。金蟬吃完,有些靦腆地低聲對張道陵道:“張大哥,這餅能放久嗎?咱們多買幾張,迴去了給小白她們也帶點。”
未等張道陵迴答,郝老頭已笑道:“我這餅是放不壞的,就是放時間長了發硬,吃著費勁了!”
張道陵知金蟬心意笑道:“不怕,我們先多買點帶著,先放龍兒的袋中就是。”他知道他們一行人有些引人注目。等眾人吃飽,又多買了幾個用荷葉包好,留下數張給太後、小白等人,剩下的當作路上幹糧,付了錢後,立馬帶著眾人別了郝老頭,又找了個幹淨的飯館,由張道陵親自盯著,煮了一鍋熱粥,與眾人吃好喝飽。等眾人歇足精神,見天色欲黑,他這才帶著眾人出城,繼續向東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