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好走的路,能讓一支偏師,前去真臘王都?”李績問道。他如此緊趕慢趕,不就是為了趁著真臘內亂,一舉拿下嗎?如果等真臘內亂結束,不用說也知道,需要花費代價更大。
“這裏山高林密,隻有騾馬行走的小道,想要快速行軍,太難了。”李英搖搖頭說道。
“也不是沒有辦法,走水路就是,順流而下很快,隻不過能帶的人不多,還不能帶騎兵。”麵對李績的目光,黃有德說道。
“我們哪有戰船?要是從林邑調戰船,恐怕大軍已經占領了真臘。”李英問道。
“戰船是沒有,商船都沒有,不過可以製作木筏,把後麵跟著的商隊叫過來,不但有足夠的繩子,還有足夠的船夫。”黃有德說道。
“木筏?會不會太危險了?”李英略微驚訝的問道。
“不會!這條江隻是水深一些而已,怎麽能和蜀中相比,小問題。”黃有德很肯定的說道。
“就這麽定了!命令大軍,就地砍伐樹木!收集藤條,製作木筏!召集後方的船夫迅速前來!”李績命令道。對於他來說,打仗哪有不冒險的,相比冒險,時間更重要,況且這並不算有多大的風險,落水又不一定會死。
大軍砍伐樹木,製作木筏,過了十天,木筏製作了一千多個,船夫也緊急趕到。
木筏推下臨時碼頭,船夫走上去,拿起篙竿等待士卒上船。
這次是就近調集的士卒,即便不會撐船,坐船也不陌生,不會像北方士卒一樣暈船懼水,紛紛踏上木筏。
一張木筏上五名士卒,上去之後,船夫篙竿一點,木筏就衝向江心,順著江水而下。
“這裏就交給你了。”李績說了一聲,邁步向碼頭走去。
“不行!總管您不能去!”李英一把拉住了李績,語氣堅定的說道。
“我去吧!”不等李績迴答,李震就疾步向碼頭走去。
“這孩子!”李績張張嘴,臉上浮現笑容,欣慰的說道。
“恭喜英國公,後繼有人!”李英笑著拱手道。
“差遠了,差遠了!這孩子也就孝心還可以。”李績樂得合不攏嘴,擺擺手謙虛的說道。
“有孝心就好,不像我家幾個小子,整日混跡坊市。”李英苦惱的說道。
“戰事結束,慢慢調教就是了。”李績勸說道。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戰事結束,就送到身毒去磨練,那邊沒有熟人,也省得他們狗仗人勢。”李英咬咬牙,狠狠的說道。
“到也是個辦法,不過我覺得可以就留在驃國,身毒那邊,恐怕有些複雜。”李績沒在意李英把自己也罵了,隻是溫和的提醒了一聲。
“有些複雜?怎麽迴事?”李英不解的問道。
“身毒那邊,是燕國公在統兵,以那位的性格,身毒人可有得受了,就算把身毒打成一片廢墟,我也不覺得意外。
身毒以西,還有一強國,說不定他還會繼續西進,這場戰事,也不知道何時結束。”李績解說道。
雖然李績和王牧接觸很少,不過從過往事跡,他能看出來,王牧對外族手段很強硬,而且他知道猛火油是林邑弄出來的,不可能不在身毒使用。
“近百萬大軍啊!想想就刺激!這一場大仗下來,確實夠身毒人受的,就是不知道糧草能支撐多久。”李英點點頭說道。
“你說得有道理,身毒戰事結束,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就讓他們到驃國曆練好了。”李英思索著繼續說道。
“時間未必需要很長啊!恐怕我們還得做好幫忙的準備。”看著還在登木筏的士卒,李績澹澹的說道。
兩路夾擊,近百萬大軍,領兵的又是王牧和淩敬,王牧就不說了,戰功赫赫,很多人都知道,淩敬就要低調許多,但是李績,恰好是了解他的人之一,所以他不覺得,這場戰事會持續多久,尤其是王牧做了這麽長時間的準備。
從驃國,真臘的事情上,李績就能看出來,王牧並不是那種隻喜歡領兵作戰的統帥,反而喜歡提前布局,做好周密計劃,謀定而後動,一舉就讓別人無法翻身。
早在了解這次吞並計劃的時候,李績就把王牧列為絕不能得罪的人之一,而且是排在第一位。
李英雖然是宗室,很多事情他卻不清楚,有些茫然的看向李績,不明白他話裏的意思。
過了一會,李英皺著眉頭問道:“我們幫忙?幫忙做什麽?”
“幫忙接收人!按照那位的性子,身毒人定然要搬遷,恐怕數量還不會少。”李績解釋道。
“搬遷也隻是到林邑吧?和我們有啥關係?”李英問道。
“不會是林邑,至少也是嶺南和江南,甚至蜀中。”李績搖搖頭說道。
王牧把大部分人往長安送,有人認為他這是在討好李世民,李績卻猜測,這是因為其它地方,中原百姓太少,這些年關中已經送了很多南洋土族女子,倭女,所以李績認為,王牧應該會把身毒的女人,送到江南。
王牧讓人把外麵征服的女人,送到關中,這事大家都知道,李英想了一下問道:“我們需不需要,也搬遷一些人口到蜀中?”
“不行,驃國,真臘不一樣,他們的士卒還在身毒作戰,要是迴來發現家都沒了,你覺得會如何?”李績搖搖頭問道。
李英眉頭一皺,想想幾個吞並的地方,突然生出許多亂子,到時候一查原因,出現自己身上,這個責任可擔當不起,想到這裏,他都不由後怕的打了個寒顫。
“多謝英國公提醒。”李英急忙拱手致謝。
李績並不知道,在他們討論的時候,李泰正忙得腳不沾地。
船隊每次迴來,都要運送大批俘虜,這些女人需要他安置。
王牧離開的時候,故意把所有政務都交給了他,偏偏又帶走了王府不少屬官。
眼睛通紅的李泰,迅速的把一份文件看了一遍,提筆寫下一行,然後抬頭看向小吏,剛進門的小吏,手裏抱著厚厚一疊冊子。
如今的人,習慣用一張長的紙書寫,然後折疊,合起來就像一本經卷一樣,看的時候打開就行,還是挺方便的。
林邑雖然隻有三個郡,不過都護府的轄區可不小,南洋,科佛裏。再加上嶺南的文件往來,這事情可不少,尤其是如今屬於戰時,糧草調動,這些都要李泰這裏過,所以他是真的忙,一整天隨時都可能有人找。
王牧並不擔心李泰誤事,糧草是早就準備好的,隻是每次運送,需要在他這裏備桉,才知道運送走多少糧食,下一次又該去哪個糧倉,不用跑冤枉路,也不會造成混亂。
當所有事都需要自己做主的時候,李泰才發現管理地方,會如此困難,完全和想象中不一樣。
其實這也正常,平時處理事情不多,可以隨意一些,這重擔突然壓在身上,每一件事都需要再三思量,不累才怪。
“王爺!你休息一會吧!”蕭德言勸說道。
李泰的努力,他是看在眼裏的,但是李泰畢竟才十多歲,陡然承受重擔,蕭德言擔心他累壞了,到時候他可沒發向李世民交代。
“沒事!給我換一杯濃茶!”李泰搖搖頭,隨後對一邊的小吏吩咐道。
“喏!”小吏急忙上前,把放涼的茶水撤下。
“燕國公真是厲害!又破一城!”李泰伸了伸懶腰說道。
“如果屬下沒有猜錯,恐怕接下來會很忙。”蕭德言提醒道。
“為什麽?”李泰不解的問道。
“連戰連勝,兩路大軍破了數座城池,遮婁其國的實力已經削弱了大半,接下來那些地方,恐怕會望風而降。
如果遮婁其國還想打贏這場戰事,除非主動收攏人馬,決一死戰,不然就隻有等待滅亡,或者直接投降。
無論是那一種情況,接下來會送來更多的俘虜。”蕭德言分析道。
李泰本就是聰明人,他馬上就明白了,雖然城池隻破了幾座,遮婁其國的兵力肯定損失非常多,接下來就無力抵抗,意味著送迴來的俘虜也就會更多。
“燕國公不會還要抽人走吧?”李泰苦著臉說道。
“這個我也說不準,不過給俘虜的住所就得趕緊修建了,不然後麵的人沒地方住。”蕭德言提醒道。
“燕國公為何要把這些人送迴來呢?難不成遮婁其國他沒有打算要?這事父皇不會同意吧?”李泰點點頭,隨後皺著眉頭不解的問道。
“王爺你應該注意到了,送迴來的大部分是女人,男的也是匠人,以我之見,燕國公是想讓身毒,成為一個隻種植糧食的地方。”蕭德言分析道。
李泰小眼睛一睜,驚訝的說道:“你的意思,燕國公要讓身毒人沒有讀書人,沒有工匠,甚至沒有多少女人?”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等幾十一百年,誰還記得自己的國家,都隻知道大唐!燕國公這一招厲害啊!”蕭德言感歎道。
李泰感覺身體一寒,這才明白,自己和王牧他們比起來,有多幼稚,相比滅國算什麽?這是滅族,從根本上抹除一個民族,甚至可以抹除別人的曆史,隻需要把所有帶文字的東西帶走就可以了。
李泰甚至能確定,王牧一定會如此做的,而且他也想明白了,為何王牧送到長安的財物,很多東西都是砸壞的,就像破銅爛鐵,這就是故意在減少那些部落,小國留下的痕跡。
李泰覺得心好累!放飛思緒,他在想象,自己做了皇帝,然後被臣子玩弄於股掌之間。
搖搖頭,拋開腦子裏讓人害怕的想法,李泰問道:“這麽多女人,安置在林邑是不是太浪費了,要不要讓商隊順便送到長安去?”
“最好不要,王爺可以寫信,詢問燕國公如何安置,畢竟他才是都督。而且這些女子,也沒有必要送到關中。”蕭德言搖搖頭勸說道。
“為什麽?”李泰點點頭問道。
蕭德言明白他問的是後者,喝了一口茶解釋道:“關中的女子已經足夠了,送到江南,蜀中,不但距離很近,安置更方便,而且也能讓兩地人口增加。”
李泰一下明白了,這些年送到關中的女人已經夠多了,多到可以讓關中沒有單身漢,再多一些,意義不大,反而不如補充到其它地方,讓單身男子能娶上女人,這樣一來,人口增長速度就會更快。
“要不把新收的糧稅,送到身毒,這樣就不必去報糧倉的糧食。”李泰又問道。
“不行!收稅和看守糧倉的,是不同的部門,不能錯亂,雖然這樣麻煩一些,不過規矩就是規矩,不能讓下麵的人養成壞習慣。”蕭德言搖頭反對道。
李泰眉頭一皺,隨後點了點頭,他雖然還沒有想明白其中的深意,不過覺得有道理。
“希望戰事早點結束,這些事情,處理起來太累了,我還是適合寫寫文章,作作詩詞歌賦。”李泰感歎道。
蕭德言微微一愣,看李泰又不像說假話,笑了笑說道:“能遵循本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錯,至少會過得很輕鬆。”
“嗯,我也這麽想的,等戰事結束,我想整理一部書。”李泰點點頭說道。
蕭德言也是文人,對於著書興趣不小,立馬問道:“王爺是要著書?”
“也不算著書,隻是整理一部。”
看著蕭德言求知欲強烈的眼神,李泰也不賣關子,主要是他也想有人傾聽他的想法。
“如今大唐的領土越來越大,加入的部落也越來越多,我就想把所有地方,整理成書,包括地方過往,產出;還有其他州郡也是一樣,以往的記載太簡單了,對於礦藏,水紋幾乎沒有記錄。”
“王爺的意思,是結合縣誌,史書,重新編撰一份詳細的地誌?”蕭德言問道。
“沒錯!正是此意!還有傳說,野史,都記載進去,注明出處。”李泰擊掌,興奮的說道。
“王爺好見地!這事也隻有你來做最合適!”蕭德言讚歎道。
“這裏山高林密,隻有騾馬行走的小道,想要快速行軍,太難了。”李英搖搖頭說道。
“也不是沒有辦法,走水路就是,順流而下很快,隻不過能帶的人不多,還不能帶騎兵。”麵對李績的目光,黃有德說道。
“我們哪有戰船?要是從林邑調戰船,恐怕大軍已經占領了真臘。”李英問道。
“戰船是沒有,商船都沒有,不過可以製作木筏,把後麵跟著的商隊叫過來,不但有足夠的繩子,還有足夠的船夫。”黃有德說道。
“木筏?會不會太危險了?”李英略微驚訝的問道。
“不會!這條江隻是水深一些而已,怎麽能和蜀中相比,小問題。”黃有德很肯定的說道。
“就這麽定了!命令大軍,就地砍伐樹木!收集藤條,製作木筏!召集後方的船夫迅速前來!”李績命令道。對於他來說,打仗哪有不冒險的,相比冒險,時間更重要,況且這並不算有多大的風險,落水又不一定會死。
大軍砍伐樹木,製作木筏,過了十天,木筏製作了一千多個,船夫也緊急趕到。
木筏推下臨時碼頭,船夫走上去,拿起篙竿等待士卒上船。
這次是就近調集的士卒,即便不會撐船,坐船也不陌生,不會像北方士卒一樣暈船懼水,紛紛踏上木筏。
一張木筏上五名士卒,上去之後,船夫篙竿一點,木筏就衝向江心,順著江水而下。
“這裏就交給你了。”李績說了一聲,邁步向碼頭走去。
“不行!總管您不能去!”李英一把拉住了李績,語氣堅定的說道。
“我去吧!”不等李績迴答,李震就疾步向碼頭走去。
“這孩子!”李績張張嘴,臉上浮現笑容,欣慰的說道。
“恭喜英國公,後繼有人!”李英笑著拱手道。
“差遠了,差遠了!這孩子也就孝心還可以。”李績樂得合不攏嘴,擺擺手謙虛的說道。
“有孝心就好,不像我家幾個小子,整日混跡坊市。”李英苦惱的說道。
“戰事結束,慢慢調教就是了。”李績勸說道。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戰事結束,就送到身毒去磨練,那邊沒有熟人,也省得他們狗仗人勢。”李英咬咬牙,狠狠的說道。
“到也是個辦法,不過我覺得可以就留在驃國,身毒那邊,恐怕有些複雜。”李績沒在意李英把自己也罵了,隻是溫和的提醒了一聲。
“有些複雜?怎麽迴事?”李英不解的問道。
“身毒那邊,是燕國公在統兵,以那位的性格,身毒人可有得受了,就算把身毒打成一片廢墟,我也不覺得意外。
身毒以西,還有一強國,說不定他還會繼續西進,這場戰事,也不知道何時結束。”李績解說道。
雖然李績和王牧接觸很少,不過從過往事跡,他能看出來,王牧對外族手段很強硬,而且他知道猛火油是林邑弄出來的,不可能不在身毒使用。
“近百萬大軍啊!想想就刺激!這一場大仗下來,確實夠身毒人受的,就是不知道糧草能支撐多久。”李英點點頭說道。
“你說得有道理,身毒戰事結束,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就讓他們到驃國曆練好了。”李英思索著繼續說道。
“時間未必需要很長啊!恐怕我們還得做好幫忙的準備。”看著還在登木筏的士卒,李績澹澹的說道。
兩路夾擊,近百萬大軍,領兵的又是王牧和淩敬,王牧就不說了,戰功赫赫,很多人都知道,淩敬就要低調許多,但是李績,恰好是了解他的人之一,所以他不覺得,這場戰事會持續多久,尤其是王牧做了這麽長時間的準備。
從驃國,真臘的事情上,李績就能看出來,王牧並不是那種隻喜歡領兵作戰的統帥,反而喜歡提前布局,做好周密計劃,謀定而後動,一舉就讓別人無法翻身。
早在了解這次吞並計劃的時候,李績就把王牧列為絕不能得罪的人之一,而且是排在第一位。
李英雖然是宗室,很多事情他卻不清楚,有些茫然的看向李績,不明白他話裏的意思。
過了一會,李英皺著眉頭問道:“我們幫忙?幫忙做什麽?”
“幫忙接收人!按照那位的性子,身毒人定然要搬遷,恐怕數量還不會少。”李績解釋道。
“搬遷也隻是到林邑吧?和我們有啥關係?”李英問道。
“不會是林邑,至少也是嶺南和江南,甚至蜀中。”李績搖搖頭說道。
王牧把大部分人往長安送,有人認為他這是在討好李世民,李績卻猜測,這是因為其它地方,中原百姓太少,這些年關中已經送了很多南洋土族女子,倭女,所以李績認為,王牧應該會把身毒的女人,送到江南。
王牧讓人把外麵征服的女人,送到關中,這事大家都知道,李英想了一下問道:“我們需不需要,也搬遷一些人口到蜀中?”
“不行,驃國,真臘不一樣,他們的士卒還在身毒作戰,要是迴來發現家都沒了,你覺得會如何?”李績搖搖頭問道。
李英眉頭一皺,想想幾個吞並的地方,突然生出許多亂子,到時候一查原因,出現自己身上,這個責任可擔當不起,想到這裏,他都不由後怕的打了個寒顫。
“多謝英國公提醒。”李英急忙拱手致謝。
李績並不知道,在他們討論的時候,李泰正忙得腳不沾地。
船隊每次迴來,都要運送大批俘虜,這些女人需要他安置。
王牧離開的時候,故意把所有政務都交給了他,偏偏又帶走了王府不少屬官。
眼睛通紅的李泰,迅速的把一份文件看了一遍,提筆寫下一行,然後抬頭看向小吏,剛進門的小吏,手裏抱著厚厚一疊冊子。
如今的人,習慣用一張長的紙書寫,然後折疊,合起來就像一本經卷一樣,看的時候打開就行,還是挺方便的。
林邑雖然隻有三個郡,不過都護府的轄區可不小,南洋,科佛裏。再加上嶺南的文件往來,這事情可不少,尤其是如今屬於戰時,糧草調動,這些都要李泰這裏過,所以他是真的忙,一整天隨時都可能有人找。
王牧並不擔心李泰誤事,糧草是早就準備好的,隻是每次運送,需要在他這裏備桉,才知道運送走多少糧食,下一次又該去哪個糧倉,不用跑冤枉路,也不會造成混亂。
當所有事都需要自己做主的時候,李泰才發現管理地方,會如此困難,完全和想象中不一樣。
其實這也正常,平時處理事情不多,可以隨意一些,這重擔突然壓在身上,每一件事都需要再三思量,不累才怪。
“王爺!你休息一會吧!”蕭德言勸說道。
李泰的努力,他是看在眼裏的,但是李泰畢竟才十多歲,陡然承受重擔,蕭德言擔心他累壞了,到時候他可沒發向李世民交代。
“沒事!給我換一杯濃茶!”李泰搖搖頭,隨後對一邊的小吏吩咐道。
“喏!”小吏急忙上前,把放涼的茶水撤下。
“燕國公真是厲害!又破一城!”李泰伸了伸懶腰說道。
“如果屬下沒有猜錯,恐怕接下來會很忙。”蕭德言提醒道。
“為什麽?”李泰不解的問道。
“連戰連勝,兩路大軍破了數座城池,遮婁其國的實力已經削弱了大半,接下來那些地方,恐怕會望風而降。
如果遮婁其國還想打贏這場戰事,除非主動收攏人馬,決一死戰,不然就隻有等待滅亡,或者直接投降。
無論是那一種情況,接下來會送來更多的俘虜。”蕭德言分析道。
李泰本就是聰明人,他馬上就明白了,雖然城池隻破了幾座,遮婁其國的兵力肯定損失非常多,接下來就無力抵抗,意味著送迴來的俘虜也就會更多。
“燕國公不會還要抽人走吧?”李泰苦著臉說道。
“這個我也說不準,不過給俘虜的住所就得趕緊修建了,不然後麵的人沒地方住。”蕭德言提醒道。
“燕國公為何要把這些人送迴來呢?難不成遮婁其國他沒有打算要?這事父皇不會同意吧?”李泰點點頭,隨後皺著眉頭不解的問道。
“王爺你應該注意到了,送迴來的大部分是女人,男的也是匠人,以我之見,燕國公是想讓身毒,成為一個隻種植糧食的地方。”蕭德言分析道。
李泰小眼睛一睜,驚訝的說道:“你的意思,燕國公要讓身毒人沒有讀書人,沒有工匠,甚至沒有多少女人?”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等幾十一百年,誰還記得自己的國家,都隻知道大唐!燕國公這一招厲害啊!”蕭德言感歎道。
李泰感覺身體一寒,這才明白,自己和王牧他們比起來,有多幼稚,相比滅國算什麽?這是滅族,從根本上抹除一個民族,甚至可以抹除別人的曆史,隻需要把所有帶文字的東西帶走就可以了。
李泰甚至能確定,王牧一定會如此做的,而且他也想明白了,為何王牧送到長安的財物,很多東西都是砸壞的,就像破銅爛鐵,這就是故意在減少那些部落,小國留下的痕跡。
李泰覺得心好累!放飛思緒,他在想象,自己做了皇帝,然後被臣子玩弄於股掌之間。
搖搖頭,拋開腦子裏讓人害怕的想法,李泰問道:“這麽多女人,安置在林邑是不是太浪費了,要不要讓商隊順便送到長安去?”
“最好不要,王爺可以寫信,詢問燕國公如何安置,畢竟他才是都督。而且這些女子,也沒有必要送到關中。”蕭德言搖搖頭勸說道。
“為什麽?”李泰點點頭問道。
蕭德言明白他問的是後者,喝了一口茶解釋道:“關中的女子已經足夠了,送到江南,蜀中,不但距離很近,安置更方便,而且也能讓兩地人口增加。”
李泰一下明白了,這些年送到關中的女人已經夠多了,多到可以讓關中沒有單身漢,再多一些,意義不大,反而不如補充到其它地方,讓單身男子能娶上女人,這樣一來,人口增長速度就會更快。
“要不把新收的糧稅,送到身毒,這樣就不必去報糧倉的糧食。”李泰又問道。
“不行!收稅和看守糧倉的,是不同的部門,不能錯亂,雖然這樣麻煩一些,不過規矩就是規矩,不能讓下麵的人養成壞習慣。”蕭德言搖頭反對道。
李泰眉頭一皺,隨後點了點頭,他雖然還沒有想明白其中的深意,不過覺得有道理。
“希望戰事早點結束,這些事情,處理起來太累了,我還是適合寫寫文章,作作詩詞歌賦。”李泰感歎道。
蕭德言微微一愣,看李泰又不像說假話,笑了笑說道:“能遵循本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錯,至少會過得很輕鬆。”
“嗯,我也這麽想的,等戰事結束,我想整理一部書。”李泰點點頭說道。
蕭德言也是文人,對於著書興趣不小,立馬問道:“王爺是要著書?”
“也不算著書,隻是整理一部。”
看著蕭德言求知欲強烈的眼神,李泰也不賣關子,主要是他也想有人傾聽他的想法。
“如今大唐的領土越來越大,加入的部落也越來越多,我就想把所有地方,整理成書,包括地方過往,產出;還有其他州郡也是一樣,以往的記載太簡單了,對於礦藏,水紋幾乎沒有記錄。”
“王爺的意思,是結合縣誌,史書,重新編撰一份詳細的地誌?”蕭德言問道。
“沒錯!正是此意!還有傳說,野史,都記載進去,注明出處。”李泰擊掌,興奮的說道。
“王爺好見地!這事也隻有你來做最合適!”蕭德言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