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說服兩姐妹(一)
穿越暴富,想躺平,卻被逼上進 作者:夢想翻身的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素芬知道老頭去鎮上要辦的事情,一直在家等著呢。
看到老頭子迴來,看了看時間,知道肯定不是在鎮上吃了飯迴來了,連忙張羅給他拿東西吃。
家裏現在一天兩頓,但老頭子一個上午在鎮上往鎮上跑了個來迴,肯定是餓了,不可能再等幾個小時,跟大夥一塊吃飯。
看著丈夫鹹菜就著玉米饃饃在那吭哧吭哧吃得帶勁,待他吃了兩個,好歹填了填肚子,吳素芬終究忍不住發問,
“怎麽樣,跟那對夫妻談得怎麽樣?”
對於老頭子去鎮上的目的,吳素芬自然是清楚的,這事大隊長可沒瞞她。
“得見過人再說。
而且那家對一下子養兩個孩子,還是有一點顧慮的,說是怕部隊,還有街道那邊不同意。
畢竟若是兩個,部隊可得多出一筆烈士子女補貼,街道那邊,每月也多出一份糧油供給。
他們有顧慮也是應該的。”
吳素芬聞言皺起了眉頭,她有些擔心道,“那這事不是要黃。”
她歎了一口氣,“現在想要領養女孩的,一般都是領迴去當童養媳,或是抱著其它心思。
排除這些人家,本就難以找到合適的,還一次領養兩人,那就更難找了。
要不然你們也不會找了這麽久,也沒有音訊。”
再次歎了一聲,“好不容易周知青、趙知青帶來個好消息,沒想到又不成。
這兩丫頭看來是命不好,要繼續留在王家,受他們磋磨了。”
大隊長咽下口中的東西,“也不是一定會黃。
那夫妻倆聽了兩丫頭的情況,對她們很是同情。
我能看出來,他們對大丫二丫的懂事、乖巧還是挺喜歡的,已經動心了。
他們說了,隻要見麵後,合他們的心意,就算部隊那邊隻給一份補貼,街道辦那邊隻給一份糧油關係,隻要解決兩個孩子的戶口問題,他們就同意一起領養。”
“可這跟不同意有啥區別。
城裏戶口有多難獲得,咱們誰不知道。
像劉家的那閨女,嫁城裏都多少年了,孩子都生了幾個了,不還是戶口還沒能遷過去。
糧油關係沒轉過去,隊裏的人頭糧要領,還得拿錢補齊了工分才分人頭糧。
在婆家天天辛苦操勞家務,還得受婆家人冷眼,怪她吃白食。
街道那邊同意落戶一人,同意轉糧油關係過去,還是看在烈士的麵上。
這多一個,怕是不成。”,吳素芬難掩擔憂地道。
大隊長發狠道,“若是實在不行,他們隻能領養一個,咱們也隻能將姐妹倆拆開,讓他們領養其中一個了。”
“這是為何,你之前不還說,不能讓兩姐妹分開,怎麽這麽快就改變主意。”,吳素芬驚訝道。
這人早上離開時,還信誓旦旦說,一定要讓他們同意收養兩人,如果不行,就再繼續尋摸,再另下一家。
怎麽半天過去,就改變主意了。
那家條件就這麽好,讓老頭子輕易改變了主意。
大隊長開玩笑道,“若不是咱家孫女,咱們舍不得,我都想將人送去那家,讓他們領養了。
你不知道,那家可不是打算簡簡單單養個孩子,給她一口飯就行,那可是打算送人去上學的。
那家人還說了,隻要解決戶口問題,就算隻給一份糧食,他們也養得起兩人,還會送兩人都上學。
你說,這對於大丫二丫來說,是不是逆天改命的好機會?”
“就算到時候他們沒能說服部隊、街道,隻能領養一個,就算不顧兩丫頭的意願,我也要將兩人分開,送一個過去。
不管他們是要大丫還是二丫,都可以。”
說到這,大隊長看向自家媳婦,“我讓你注意一下,今天兩個丫頭在哪裏貓著,你打探到了沒有。
明天一早我就要帶她們過去,見見那對夫妻,今天可得跟大丫、二丫好好了說說。
該叮囑的,我得提前叮囑好了,讓她們不要錯過這次機會。”
“實在是這家的情況實在太好了,那對夫妻也是實在人,肯定虧待不了孩子。”
吳素芬點頭,“我已經打探過了,知道她們在哪。”
看著桌上剩下的饃饃,大隊長停下來,不打算再吃了。
“這些給兩個孩子留著,你去把她們找來,我得仔細給她們說說。
我估摸著若是那家隻能領著一個,兩姐妹要分開,兩人都不怎麽樂意。
但我實在不想她們錯過,這麽好的一個機會,我得把兩姐妹給說服了。
若是她們明天表現好點,說不定會讓那兩人改變心意,都給收養了。”
大隊長叮囑,“你注意一點,不要讓太多人注意到你將兩個孩子叫來了。
還有,把徐書記也叫過來。”
吳素芬一聽,知道事情重要性的她,也沒有推辭,連忙起身穿衣服。
“那你在家等著,想好說辭,一會好說服兩姐妹。
我先去叫徐書記,然後再去找兩個丫頭。”
大隊長在家等了沒多久,徐書記就先到了。
跟徐書記通報了下情況後,兩人在屋裏商量了許久,看明天要讓兩個孩子如何表現,最好是打動那夫妻倆,將兩人一並給領養了。
若是實在不行,看將兩個丫頭的其中哪個,給他們領養最為合適。
同時兩人還在商量,後續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將兩丫頭弄走,還得將此事栽到王大拿一家頭上,好趁機教訓他們,還有王大拿找來的那拐子。
沒等兩人商量出個所以然來,吳素芬領著大丫二丫迴來了。
將兩個丫頭交給自家老伴、徐書記,吳素芬避到小兒媳婦,也就是於麗那屋去了。
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大隊長、徐書記都在那給兩丫頭做著思想工作。
倒不是兩丫頭不想離開王家,有能逃離王家的機會,她們求之不得。
但她們不想兩姐妹分開,知道那家可能隻能領養一個,都不怎麽樂意。
大隊長、徐書記兩人費了不少工夫,讓兩人知道這個機會對兩姐妹有多難得,千萬不能錯過了。
在兩人的努力下,兩姐妹最終還是答應了。
看到老頭子迴來,看了看時間,知道肯定不是在鎮上吃了飯迴來了,連忙張羅給他拿東西吃。
家裏現在一天兩頓,但老頭子一個上午在鎮上往鎮上跑了個來迴,肯定是餓了,不可能再等幾個小時,跟大夥一塊吃飯。
看著丈夫鹹菜就著玉米饃饃在那吭哧吭哧吃得帶勁,待他吃了兩個,好歹填了填肚子,吳素芬終究忍不住發問,
“怎麽樣,跟那對夫妻談得怎麽樣?”
對於老頭子去鎮上的目的,吳素芬自然是清楚的,這事大隊長可沒瞞她。
“得見過人再說。
而且那家對一下子養兩個孩子,還是有一點顧慮的,說是怕部隊,還有街道那邊不同意。
畢竟若是兩個,部隊可得多出一筆烈士子女補貼,街道那邊,每月也多出一份糧油供給。
他們有顧慮也是應該的。”
吳素芬聞言皺起了眉頭,她有些擔心道,“那這事不是要黃。”
她歎了一口氣,“現在想要領養女孩的,一般都是領迴去當童養媳,或是抱著其它心思。
排除這些人家,本就難以找到合適的,還一次領養兩人,那就更難找了。
要不然你們也不會找了這麽久,也沒有音訊。”
再次歎了一聲,“好不容易周知青、趙知青帶來個好消息,沒想到又不成。
這兩丫頭看來是命不好,要繼續留在王家,受他們磋磨了。”
大隊長咽下口中的東西,“也不是一定會黃。
那夫妻倆聽了兩丫頭的情況,對她們很是同情。
我能看出來,他們對大丫二丫的懂事、乖巧還是挺喜歡的,已經動心了。
他們說了,隻要見麵後,合他們的心意,就算部隊那邊隻給一份補貼,街道辦那邊隻給一份糧油關係,隻要解決兩個孩子的戶口問題,他們就同意一起領養。”
“可這跟不同意有啥區別。
城裏戶口有多難獲得,咱們誰不知道。
像劉家的那閨女,嫁城裏都多少年了,孩子都生了幾個了,不還是戶口還沒能遷過去。
糧油關係沒轉過去,隊裏的人頭糧要領,還得拿錢補齊了工分才分人頭糧。
在婆家天天辛苦操勞家務,還得受婆家人冷眼,怪她吃白食。
街道那邊同意落戶一人,同意轉糧油關係過去,還是看在烈士的麵上。
這多一個,怕是不成。”,吳素芬難掩擔憂地道。
大隊長發狠道,“若是實在不行,他們隻能領養一個,咱們也隻能將姐妹倆拆開,讓他們領養其中一個了。”
“這是為何,你之前不還說,不能讓兩姐妹分開,怎麽這麽快就改變主意。”,吳素芬驚訝道。
這人早上離開時,還信誓旦旦說,一定要讓他們同意收養兩人,如果不行,就再繼續尋摸,再另下一家。
怎麽半天過去,就改變主意了。
那家條件就這麽好,讓老頭子輕易改變了主意。
大隊長開玩笑道,“若不是咱家孫女,咱們舍不得,我都想將人送去那家,讓他們領養了。
你不知道,那家可不是打算簡簡單單養個孩子,給她一口飯就行,那可是打算送人去上學的。
那家人還說了,隻要解決戶口問題,就算隻給一份糧食,他們也養得起兩人,還會送兩人都上學。
你說,這對於大丫二丫來說,是不是逆天改命的好機會?”
“就算到時候他們沒能說服部隊、街道,隻能領養一個,就算不顧兩丫頭的意願,我也要將兩人分開,送一個過去。
不管他們是要大丫還是二丫,都可以。”
說到這,大隊長看向自家媳婦,“我讓你注意一下,今天兩個丫頭在哪裏貓著,你打探到了沒有。
明天一早我就要帶她們過去,見見那對夫妻,今天可得跟大丫、二丫好好了說說。
該叮囑的,我得提前叮囑好了,讓她們不要錯過這次機會。”
“實在是這家的情況實在太好了,那對夫妻也是實在人,肯定虧待不了孩子。”
吳素芬點頭,“我已經打探過了,知道她們在哪。”
看著桌上剩下的饃饃,大隊長停下來,不打算再吃了。
“這些給兩個孩子留著,你去把她們找來,我得仔細給她們說說。
我估摸著若是那家隻能領著一個,兩姐妹要分開,兩人都不怎麽樂意。
但我實在不想她們錯過,這麽好的一個機會,我得把兩姐妹給說服了。
若是她們明天表現好點,說不定會讓那兩人改變心意,都給收養了。”
大隊長叮囑,“你注意一點,不要讓太多人注意到你將兩個孩子叫來了。
還有,把徐書記也叫過來。”
吳素芬一聽,知道事情重要性的她,也沒有推辭,連忙起身穿衣服。
“那你在家等著,想好說辭,一會好說服兩姐妹。
我先去叫徐書記,然後再去找兩個丫頭。”
大隊長在家等了沒多久,徐書記就先到了。
跟徐書記通報了下情況後,兩人在屋裏商量了許久,看明天要讓兩個孩子如何表現,最好是打動那夫妻倆,將兩人一並給領養了。
若是實在不行,看將兩個丫頭的其中哪個,給他們領養最為合適。
同時兩人還在商量,後續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將兩丫頭弄走,還得將此事栽到王大拿一家頭上,好趁機教訓他們,還有王大拿找來的那拐子。
沒等兩人商量出個所以然來,吳素芬領著大丫二丫迴來了。
將兩個丫頭交給自家老伴、徐書記,吳素芬避到小兒媳婦,也就是於麗那屋去了。
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大隊長、徐書記都在那給兩丫頭做著思想工作。
倒不是兩丫頭不想離開王家,有能逃離王家的機會,她們求之不得。
但她們不想兩姐妹分開,知道那家可能隻能領養一個,都不怎麽樂意。
大隊長、徐書記兩人費了不少工夫,讓兩人知道這個機會對兩姐妹有多難得,千萬不能錯過了。
在兩人的努力下,兩姐妹最終還是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