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商討應對措施(一)
穿越暴富,想躺平,卻被逼上進 作者:夢想翻身的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婧雪這邊離開後,王秀蘭趕緊去收拾自己的東西。
劉衛華很是擔心她,一邊幫她整理東西,一邊在那碎碎念,讓她注意這個,注意那個,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讓王秀蘭頭都大了。
她從來不知道,自家丈夫還有唐僧的潛質。
好不容易將東西整理好,王秀蘭可不想繼續聽他念叨,趕緊找借口道,
“現在都快十一點了,一會明軒、俊豪那邊收到消息,肯定會過來。
小雪肯定也是要過來的,就讓他們一起在這邊吃中飯得了。
正好我還要跟你們一塊說,要如何預防感染,省得分開說了。”
“趁他們現在還沒有過來,我得趕緊去做午飯了,你還是去跟他們聊天吧。”
別跟在我後麵瞎轉悠,嘴裏叨叨個不停了,讓我耳根清靜點。
當然,後麵這話,王秀蘭可沒敢說出口。
劉衛華一想到不久後,自家媳婦可能就會時時刻刻處於危險當中,又豈會樂意這個時候跟媳婦分開。
他搖頭拒絕王秀蘭的提議。
“若真是那種情況,後麵這些日子,我們不是要自己做飯吃。
我還是趁你做飯的時候,多學一點,免得到時候做的飯菜難以下咽吧。”
王秀蘭實在不想再忍受他的碎碎念,想著若是人多,或許他能收斂一點。
男人都好麵子,老男人也一樣。
如果當著另外男人的麵,料想他也不能肆無忌憚地說那麽多話。
因此王秀蘭眼睛一轉,計上心頭。
她慫恿道,“要不,把老首長跟吳老哥都叫上,他們這段時間不也在跟我學手藝。
到時候你們三個人聯手,總有一個手藝稍微好一點的,能把飯菜做得可口一點。
趁做飯的時間,我們也商量一下,若真出現那種情況,生產隊該怎樣做,才能渡過這次難關。
一會把大隊長叫來,對於瘟疫不咋了解的他,肯定是要問你們意見的。
畢竟在他看來,你們可比他見多識廣多了。”
劉衛華設身處地地想了想,如果他是大隊長,猛不丁聽到這消息,肯定也是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麽做,肯定會問周圍人意見的。
既然如此,提前想好章程,確實是個好辦法。
因此他也未推辭,去外屋找另外兩人,跟他們說王秀蘭的建議了。
等劉婧雪挑著糧食過來,四位長輩加上先來一步的周明軒、趙俊豪兩人,都待在廚房裏。
廚房本就不大,六個大人站在裏麵,擠得水泄不通,連翻個身都難。
不過如今這情況,大夥也不在意,邊幹活邊在那裏出謀劃策。
見此情景,劉婧雪也擠了進去,將那個時空疫情三年所采用的一些防護措施也貢獻了出來。
聽了劉婧雪的一些建議,有些經驗的王秀蘭讚同地點點頭。
“小雪說得不錯,不管是居家不出門、出門戴口罩,還是用酒精消毒,都是有效的防止瘟疫擴散的方法。
一會就可以跟大隊長建議,讓村民都用這個辦法預防。”
說到這,她又皺起了眉頭,“將已經感染的人集中起來,統一治療,也是個好辦法。
畢竟生產隊就我一人會醫術,若是病人分散在各家,來迴路上奔波,就會耗費我不少時間了。
而且也不利於我觀察病情,無法第一時間快速出手救治。
可咱們生產隊好像沒有大的場所,合適將所有病人集中在一起。”
聞言大夥想了下生產隊的居住情況,確實沒有哪一家有大房子,能同時容納下很多人的。
周明軒略微有些遲疑開口,“有個地方倒是合適,不過裏麵住了人。”
劉婧雪心中一動,她好像知道周明軒說的是哪個地方了。
那地方有那麽多間房,倒也能容下許多病人。
而且那地方跟周圍領導離得也有段距離,將那麽多病人集中在那裏,讓專人負責給病人供給一日三餐,也不用擔心瘟疫擴散。
不等劉婧雪將答案說出,趙俊豪已經先一步開口,
“明軒,你說的應該是知青點吧。
那地方,男女知青的那間大通鋪,各有七個鋪位,又有四大六小十間單間,若不講究舒適性,擠一擠住上40個人,應該沒問題。”
周明軒點點頭,“我說的正是知青點。
隻是現在裏麵住了四男四女八個知青,若是要將病人集中到那裏居住,就得將這八名知青暫時搬出來。
總不能讓他們跟病人擠一起吧,那多危險。”
“那肯定不能讓他們跟病人擠一塊,肯定是要分開住的。
可將他們搬出來,生產隊又能將他們安排在哪裏?
村民們本就是不願意跟知青住一起,才單獨給他們建了知青點。
若是讓他們搬出來,村民們肯定也不願意讓他們住自己家。”,王秀蘭苦惱道。
趙俊豪覺得同為知青,他還是要為知青們說句公道話的,
“劉嬸,不但村民們不願意跟知青們住一起,知青們肯定也不願意去村民家住。
畢竟就算知青裏麵最窮的周文兵、馮春燕,對村民的一些習性,也是不能忍受的。”
“先不說那些,就算村民們願意接受知青們在自家暫住,怕知青們也不會樂意。
現在的情況時,紅星生產隊已經有不少村民家出現病人了,就算現在沒發病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跟病人接觸過,沾染上病毒了。
現在這種情況,生產隊那些知青,又怎麽可能願意去村民家暫住。
若是一不小心,去到一家處於潛伏期的病人家,那不是羊入虎口。”,周明軒頭疼道。
潛伏期這詞,還是剛才劉婧雪說的。
王秀蘭覺得這詞不錯,很是形象,頗為讚同,大夥也就沿用了。
鄒老往灶裏又放了一根柴,“不管知青們願不願意暫時搬離知青點,若真是那種情況,為了大局著想,他們不願意也得願意。
畢竟這知青點是生產隊建的,生產隊有權決定房子該怎麽用。
而且在這緊要關頭,隻要知青們不傻,就都知道不能跟生產隊對著幹。
不然,若是他們不小心感染了,生產隊對他們不管不顧,那他們就慘了。”
“不過妥善安排他們的新住所,讓他們遠離病源,也是生產隊應有之義。
這一點,一會我在跟大隊長說時,也會跟他強調的。”
劉衛華很是擔心她,一邊幫她整理東西,一邊在那碎碎念,讓她注意這個,注意那個,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讓王秀蘭頭都大了。
她從來不知道,自家丈夫還有唐僧的潛質。
好不容易將東西整理好,王秀蘭可不想繼續聽他念叨,趕緊找借口道,
“現在都快十一點了,一會明軒、俊豪那邊收到消息,肯定會過來。
小雪肯定也是要過來的,就讓他們一起在這邊吃中飯得了。
正好我還要跟你們一塊說,要如何預防感染,省得分開說了。”
“趁他們現在還沒有過來,我得趕緊去做午飯了,你還是去跟他們聊天吧。”
別跟在我後麵瞎轉悠,嘴裏叨叨個不停了,讓我耳根清靜點。
當然,後麵這話,王秀蘭可沒敢說出口。
劉衛華一想到不久後,自家媳婦可能就會時時刻刻處於危險當中,又豈會樂意這個時候跟媳婦分開。
他搖頭拒絕王秀蘭的提議。
“若真是那種情況,後麵這些日子,我們不是要自己做飯吃。
我還是趁你做飯的時候,多學一點,免得到時候做的飯菜難以下咽吧。”
王秀蘭實在不想再忍受他的碎碎念,想著若是人多,或許他能收斂一點。
男人都好麵子,老男人也一樣。
如果當著另外男人的麵,料想他也不能肆無忌憚地說那麽多話。
因此王秀蘭眼睛一轉,計上心頭。
她慫恿道,“要不,把老首長跟吳老哥都叫上,他們這段時間不也在跟我學手藝。
到時候你們三個人聯手,總有一個手藝稍微好一點的,能把飯菜做得可口一點。
趁做飯的時間,我們也商量一下,若真出現那種情況,生產隊該怎樣做,才能渡過這次難關。
一會把大隊長叫來,對於瘟疫不咋了解的他,肯定是要問你們意見的。
畢竟在他看來,你們可比他見多識廣多了。”
劉衛華設身處地地想了想,如果他是大隊長,猛不丁聽到這消息,肯定也是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麽做,肯定會問周圍人意見的。
既然如此,提前想好章程,確實是個好辦法。
因此他也未推辭,去外屋找另外兩人,跟他們說王秀蘭的建議了。
等劉婧雪挑著糧食過來,四位長輩加上先來一步的周明軒、趙俊豪兩人,都待在廚房裏。
廚房本就不大,六個大人站在裏麵,擠得水泄不通,連翻個身都難。
不過如今這情況,大夥也不在意,邊幹活邊在那裏出謀劃策。
見此情景,劉婧雪也擠了進去,將那個時空疫情三年所采用的一些防護措施也貢獻了出來。
聽了劉婧雪的一些建議,有些經驗的王秀蘭讚同地點點頭。
“小雪說得不錯,不管是居家不出門、出門戴口罩,還是用酒精消毒,都是有效的防止瘟疫擴散的方法。
一會就可以跟大隊長建議,讓村民都用這個辦法預防。”
說到這,她又皺起了眉頭,“將已經感染的人集中起來,統一治療,也是個好辦法。
畢竟生產隊就我一人會醫術,若是病人分散在各家,來迴路上奔波,就會耗費我不少時間了。
而且也不利於我觀察病情,無法第一時間快速出手救治。
可咱們生產隊好像沒有大的場所,合適將所有病人集中在一起。”
聞言大夥想了下生產隊的居住情況,確實沒有哪一家有大房子,能同時容納下很多人的。
周明軒略微有些遲疑開口,“有個地方倒是合適,不過裏麵住了人。”
劉婧雪心中一動,她好像知道周明軒說的是哪個地方了。
那地方有那麽多間房,倒也能容下許多病人。
而且那地方跟周圍領導離得也有段距離,將那麽多病人集中在那裏,讓專人負責給病人供給一日三餐,也不用擔心瘟疫擴散。
不等劉婧雪將答案說出,趙俊豪已經先一步開口,
“明軒,你說的應該是知青點吧。
那地方,男女知青的那間大通鋪,各有七個鋪位,又有四大六小十間單間,若不講究舒適性,擠一擠住上40個人,應該沒問題。”
周明軒點點頭,“我說的正是知青點。
隻是現在裏麵住了四男四女八個知青,若是要將病人集中到那裏居住,就得將這八名知青暫時搬出來。
總不能讓他們跟病人擠一起吧,那多危險。”
“那肯定不能讓他們跟病人擠一塊,肯定是要分開住的。
可將他們搬出來,生產隊又能將他們安排在哪裏?
村民們本就是不願意跟知青住一起,才單獨給他們建了知青點。
若是讓他們搬出來,村民們肯定也不願意讓他們住自己家。”,王秀蘭苦惱道。
趙俊豪覺得同為知青,他還是要為知青們說句公道話的,
“劉嬸,不但村民們不願意跟知青們住一起,知青們肯定也不願意去村民家住。
畢竟就算知青裏麵最窮的周文兵、馮春燕,對村民的一些習性,也是不能忍受的。”
“先不說那些,就算村民們願意接受知青們在自家暫住,怕知青們也不會樂意。
現在的情況時,紅星生產隊已經有不少村民家出現病人了,就算現在沒發病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跟病人接觸過,沾染上病毒了。
現在這種情況,生產隊那些知青,又怎麽可能願意去村民家暫住。
若是一不小心,去到一家處於潛伏期的病人家,那不是羊入虎口。”,周明軒頭疼道。
潛伏期這詞,還是剛才劉婧雪說的。
王秀蘭覺得這詞不錯,很是形象,頗為讚同,大夥也就沿用了。
鄒老往灶裏又放了一根柴,“不管知青們願不願意暫時搬離知青點,若真是那種情況,為了大局著想,他們不願意也得願意。
畢竟這知青點是生產隊建的,生產隊有權決定房子該怎麽用。
而且在這緊要關頭,隻要知青們不傻,就都知道不能跟生產隊對著幹。
不然,若是他們不小心感染了,生產隊對他們不管不顧,那他們就慘了。”
“不過妥善安排他們的新住所,讓他們遠離病源,也是生產隊應有之義。
這一點,一會我在跟大隊長說時,也會跟他強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