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維瓦斯河奇跡(2)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莫德林要塞西南方向7公裏處,沙俄西方麵軍第4騎兵旅的士兵不可置信的看著遠處向他們殺過來的波蘭騎兵,他們沒有想到被打到要塞內的波蘭人竟然會主動的出擊。
“哦,上帝啊!波蘭人殺來了!”
“敵襲!敵襲!所有人上馬!”
“快快快,把韁繩解開,準備好馬刀!”
沙俄工團騎兵們慌不擇路的向馬廄內衝去,他們一個個尋找到自己的戰馬,抄起地上的馬刀翻身上馬,準備和波蘭騎兵來一次中世紀的騎士對決。
可波蘭人已經不大會給他們準備的機會,跟隨著騎兵出動的8個炮兵連對著沙俄騎兵的營地開始炮擊。
108門57mm野戰炮朝著沙俄人交替開火。
“轟轟轟!”
57mm的炮彈雖然比不上75mm、102mm、155mm的炮彈,但也足以能夠把沙俄騎兵炸的人仰馬翻。
當密集的炮彈落在營地中時,第4騎兵旅的旅長蘇克利夫上校感覺自己麵對的可能不止是莫德林要塞內的幾千名守軍。
蘇克利夫上校在看了一眼波蘭騎兵勢不可擋的氣勢後,感覺自己的部隊已經沒有了向後逃跑的機會。
狹路相逢勇者勝,如果現在讓自己的士兵調轉方向向後逃命,那估計自己的6000多名手下得有4000人死在這裏。
沒有退路的他隻能希望自己的騎兵能夠衝破敵人的騎兵方陣,來一場翻盤的戰鬥。
“烏拉!”
蘇克利夫上校翻身上馬舉起手中的馬槍大喊了一聲。
其餘的士兵也都大聲的喊著“烏拉”迴應著蘇克利夫上校的號召。
波蘭第2騎兵師的小夥子們也是喊著波蘭萬歲與沙俄騎兵撞在了一起。騎兵 騎兵的對撞極其慘烈,戰馬的嘶吼聲和士兵的呐喊聲成了莫德林要塞外地主旋律。
“哢擦!”
一名波蘭騎兵揮舞著馬刀一下砍斷了敵人戰馬的一條腿,戰馬吃痛的向前倒下,巨大的衝擊力將馬背上的沙俄士兵向前甩去。
在這種對決的情況下,被甩下去的士兵幾乎沒有任何生存的希望。
隻見這名沙俄士兵驚慌失措的躺在地上,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腦袋來避免被波蘭人和自己人的戰馬踩成肉泥。
不過他的運氣非常的差,一名從左前方衝過來的波蘭騎兵縱馬從他的身上踩踏而過。
600公斤重的戰馬帶著巨大的勢能一下子要了那名沙俄士兵的命,即使後者已經趴低了身子,雙手抱頭,可上帝依然將他帶到了天堂。
黑色的馬蹄上沾滿了鮮血,戰馬朝著前方高聲的啼鳴,隨後在背後騎兵的驅使下繼續和沙俄人的戰馬撞在一起。
殺紅眼的雙方已經不可能再完好無損的從騎兵決鬥中脫離,隻有一方徹底失敗後才能結束掉這個騎兵遊戲。
1個小時後,人數不足的沙俄第4騎兵旅敗下陣來,在波蘭步兵和騎兵的夾擊下,沙俄第四騎兵旅全軍覆沒,超過2000人死在了這場騎兵對決中,2178名沙俄騎兵向波蘭士兵投降,僅有少數騎兵趁亂向後逃竄。
解決掉沙俄第4騎兵旅的波蘭第2騎兵師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他們接到了畢蘇斯基的調令,要他們第2騎兵師即刻前往維普日河與主力突擊部隊會合。
......
維普日河,波蘭第4集團軍和精銳軍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將會穿插迂迴到沙俄工團西方麵軍的後方,然後對其右側發動突襲。
這又是一場冒險的口袋戰術,當初普魯士帝國第8集團軍在魯登道夫和興登堡將軍的帶領下實行了一次冒險的口袋戰術。
坦能堡戰役一口氣吃掉了沙俄2個集團軍,將西北方麵軍打垮,超過30萬名沙俄士兵被永遠的留在了東普魯士——馬祖裏湖的戰場上。
而這次由波蘭元帥畢蘇斯基發起的小坦能堡戰役將會再次要了沙俄人的命。
當20日下午3點鍾,波蘭第4集團軍打頭陣率先衝破了沙俄西方麵軍在南部的防禦陣地,拉跨的通訊能力讓沙俄工團第67團無法將防線被衝破的消息及時的傳遞給上級——白色沙俄第14師。
拚命逃竄的沙俄士兵也根本沒有想法去冒著被打死的風險給上級送情報,因為在沙俄工團的內部像他們這些向後撤退的士兵一律都會被當作逃兵。
輕則被訓斥送到勞改營進行勞動改造,重則當場被督戰隊的憲兵給槍斃。
於是在波蘭第4集團軍和精銳軍突破南部防線整整4個小時後,白色沙俄第14師的師長波爾圖瓦科夫才發覺自己的後路被波蘭人給截斷了。
害怕全軍覆沒的波爾圖瓦科夫立刻讓自己的士兵收縮防線,向北撤離。
第14師的戰略收縮暴露了第22師的背部,第22師都沒有搞懂發生了什麽就被從後麵偷襲的波蘭士兵給殺的潰不成軍。
從後方“自願”運糧的沙俄農民也是趁亂撂挑子跑路,整個沙俄工團的軍隊就像是一盤散沙一樣,隻要一處被攻破,那麽全部都會潰敗。
目前沙俄工團前線軍隊的凝聚力還不如沙皇時期,那時候大家好歹都是一個陣營的,可現在沙俄工團的組織力上來了,但凝聚力急劇的下滑。
其軍隊內部的人員構成有白衛軍的俘虜、工團的衛兵、被迫參加戰爭的農民、來當炮灰的資本家。
讓這群人打順風局還行,可一旦打了逆風局,那真是各憑本事跑路了。
位於前線400公裏外的圖哈將軍跟之前坦能堡戰役中被抓捕的日林斯基司令一樣,是個聾子和瞎子。
在明斯克的圖哈將軍手裏的電報已經是6個小時前的了,拿著三、四手情報的圖哈將軍認為隻要集中優勢兵力就能夠把迂迴到後方的波蘭人給反包圍。
“將軍,我們需要西南方麵軍的援助,他們在維普日河東南麵有兩個軍——第12軍和第1騎兵軍!”
“布瓊將軍的第1騎兵軍要從北上堵住維普日河的這個缺口,那麽我們就能夠截斷波蘭人後撤的道路,形成關門打狗的局麵!”
圖哈將軍的參謀長卡庫林立刻察覺到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戰機,在他看來隻要沙俄軍隊趕在波蘭軍隊增援維普日河,他們就能夠吃下這支迂迴包抄的波蘭軍隊。
可這位聰明的參謀長忘了他手上這封電報是6個小時前的,並且西南方麵軍跟他的長官圖哈將軍不和睦,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裏。
現在的場景就很像7年前的坦能堡戰役,當初西北方麵軍司令日林斯基跟卡庫林的想法一樣,他們都認為隻要兩個集團軍相互配合就能夠消滅敵人。
但他們都麵臨著同樣的局麵,那就是手下不和睦。
從前是第1集團軍司令薩姆索諾夫和第2集團軍司令倫南坎普夫兩人有仇,第2集團軍司令倫南坎普寧願搭上自己的士兵也要把薩姆索諾夫給害死。
現在鞋匠政委也跟倫南坎普一樣,寧願把整個西方麵軍全部葬送在華沙,也不願意看著西方麵軍的將領獨享華沙的勝利。
“嗯!給第12軍和第1騎兵軍發報讓他們務必在2個小時內向北支援我們的第16軍和4軍!”
“勒令在前線的各部隊不得向後撤退,必須要守住陣地,等待友軍的支援!”
圖哈司令對參謀長卡庫林的想法非常認同,他感覺鞋匠會在個人利益和民族大義上選擇後者,隻要鞋匠派兵支援他的軍隊,那麽打垮波蘭軍隊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27歲的圖哈司令也是真不知道人心的險惡,在個人利益和民族大義麵前,鞋匠這種老油條根本不會有任何的猶豫,他就是想看著圖哈的西方麵軍全軍覆沒,讓他的西南方麵軍一家獨大。
當兩封電報從明斯克指揮部發往華沙前線和西南方麵軍的指揮部時,西方麵軍也就注定了要兵敗華沙城下。
“混蛋!這是怎麽想的?讓我們固守待援?不得違背軍令?”
“我的老天啊!我們的防線就像是漏鬥一樣四處漏水,士兵們早已經沒有了戰鬥的意誌,現在不後撤保留實力難道是準備讓我們全都死在陣地上?”
沙俄工團第3集團軍司令希柯爾斯基中將在收到固守待援的電報後破口大罵,他都不知道被鼓吹為軍神的圖哈司令怎麽會做出這麽愚蠢的命令。
“司令我們該怎麽辦?”
一名參謀慌張的詢問道。
“怎麽辦?執行命令固守待援!”
即使心中再憋屈的希柯爾斯基也隻得聽從圖哈的指揮,原因無他,整個第3集團軍指揮官的妻兒老小都在彼得格勒生活呢!
要是他們這些軍官不聽從命令,那麽他們的妻兒老小自然活不下去,最好的結局就是下礦挖煤,差的可能被機關槍處決。
和希柯爾斯基中將一樣,整個西方麵軍的將領在收到這封固守待援的電報後全都放棄了向後撤退的想法。
他們一個個像根釘子一樣死死的紮在陣地上期盼著鞋匠同誌的援軍。
.......
“哦,上帝啊!波蘭人殺來了!”
“敵襲!敵襲!所有人上馬!”
“快快快,把韁繩解開,準備好馬刀!”
沙俄工團騎兵們慌不擇路的向馬廄內衝去,他們一個個尋找到自己的戰馬,抄起地上的馬刀翻身上馬,準備和波蘭騎兵來一次中世紀的騎士對決。
可波蘭人已經不大會給他們準備的機會,跟隨著騎兵出動的8個炮兵連對著沙俄騎兵的營地開始炮擊。
108門57mm野戰炮朝著沙俄人交替開火。
“轟轟轟!”
57mm的炮彈雖然比不上75mm、102mm、155mm的炮彈,但也足以能夠把沙俄騎兵炸的人仰馬翻。
當密集的炮彈落在營地中時,第4騎兵旅的旅長蘇克利夫上校感覺自己麵對的可能不止是莫德林要塞內的幾千名守軍。
蘇克利夫上校在看了一眼波蘭騎兵勢不可擋的氣勢後,感覺自己的部隊已經沒有了向後逃跑的機會。
狹路相逢勇者勝,如果現在讓自己的士兵調轉方向向後逃命,那估計自己的6000多名手下得有4000人死在這裏。
沒有退路的他隻能希望自己的騎兵能夠衝破敵人的騎兵方陣,來一場翻盤的戰鬥。
“烏拉!”
蘇克利夫上校翻身上馬舉起手中的馬槍大喊了一聲。
其餘的士兵也都大聲的喊著“烏拉”迴應著蘇克利夫上校的號召。
波蘭第2騎兵師的小夥子們也是喊著波蘭萬歲與沙俄騎兵撞在了一起。騎兵 騎兵的對撞極其慘烈,戰馬的嘶吼聲和士兵的呐喊聲成了莫德林要塞外地主旋律。
“哢擦!”
一名波蘭騎兵揮舞著馬刀一下砍斷了敵人戰馬的一條腿,戰馬吃痛的向前倒下,巨大的衝擊力將馬背上的沙俄士兵向前甩去。
在這種對決的情況下,被甩下去的士兵幾乎沒有任何生存的希望。
隻見這名沙俄士兵驚慌失措的躺在地上,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腦袋來避免被波蘭人和自己人的戰馬踩成肉泥。
不過他的運氣非常的差,一名從左前方衝過來的波蘭騎兵縱馬從他的身上踩踏而過。
600公斤重的戰馬帶著巨大的勢能一下子要了那名沙俄士兵的命,即使後者已經趴低了身子,雙手抱頭,可上帝依然將他帶到了天堂。
黑色的馬蹄上沾滿了鮮血,戰馬朝著前方高聲的啼鳴,隨後在背後騎兵的驅使下繼續和沙俄人的戰馬撞在一起。
殺紅眼的雙方已經不可能再完好無損的從騎兵決鬥中脫離,隻有一方徹底失敗後才能結束掉這個騎兵遊戲。
1個小時後,人數不足的沙俄第4騎兵旅敗下陣來,在波蘭步兵和騎兵的夾擊下,沙俄第四騎兵旅全軍覆沒,超過2000人死在了這場騎兵對決中,2178名沙俄騎兵向波蘭士兵投降,僅有少數騎兵趁亂向後逃竄。
解決掉沙俄第4騎兵旅的波蘭第2騎兵師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他們接到了畢蘇斯基的調令,要他們第2騎兵師即刻前往維普日河與主力突擊部隊會合。
......
維普日河,波蘭第4集團軍和精銳軍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將會穿插迂迴到沙俄工團西方麵軍的後方,然後對其右側發動突襲。
這又是一場冒險的口袋戰術,當初普魯士帝國第8集團軍在魯登道夫和興登堡將軍的帶領下實行了一次冒險的口袋戰術。
坦能堡戰役一口氣吃掉了沙俄2個集團軍,將西北方麵軍打垮,超過30萬名沙俄士兵被永遠的留在了東普魯士——馬祖裏湖的戰場上。
而這次由波蘭元帥畢蘇斯基發起的小坦能堡戰役將會再次要了沙俄人的命。
當20日下午3點鍾,波蘭第4集團軍打頭陣率先衝破了沙俄西方麵軍在南部的防禦陣地,拉跨的通訊能力讓沙俄工團第67團無法將防線被衝破的消息及時的傳遞給上級——白色沙俄第14師。
拚命逃竄的沙俄士兵也根本沒有想法去冒著被打死的風險給上級送情報,因為在沙俄工團的內部像他們這些向後撤退的士兵一律都會被當作逃兵。
輕則被訓斥送到勞改營進行勞動改造,重則當場被督戰隊的憲兵給槍斃。
於是在波蘭第4集團軍和精銳軍突破南部防線整整4個小時後,白色沙俄第14師的師長波爾圖瓦科夫才發覺自己的後路被波蘭人給截斷了。
害怕全軍覆沒的波爾圖瓦科夫立刻讓自己的士兵收縮防線,向北撤離。
第14師的戰略收縮暴露了第22師的背部,第22師都沒有搞懂發生了什麽就被從後麵偷襲的波蘭士兵給殺的潰不成軍。
從後方“自願”運糧的沙俄農民也是趁亂撂挑子跑路,整個沙俄工團的軍隊就像是一盤散沙一樣,隻要一處被攻破,那麽全部都會潰敗。
目前沙俄工團前線軍隊的凝聚力還不如沙皇時期,那時候大家好歹都是一個陣營的,可現在沙俄工團的組織力上來了,但凝聚力急劇的下滑。
其軍隊內部的人員構成有白衛軍的俘虜、工團的衛兵、被迫參加戰爭的農民、來當炮灰的資本家。
讓這群人打順風局還行,可一旦打了逆風局,那真是各憑本事跑路了。
位於前線400公裏外的圖哈將軍跟之前坦能堡戰役中被抓捕的日林斯基司令一樣,是個聾子和瞎子。
在明斯克的圖哈將軍手裏的電報已經是6個小時前的了,拿著三、四手情報的圖哈將軍認為隻要集中優勢兵力就能夠把迂迴到後方的波蘭人給反包圍。
“將軍,我們需要西南方麵軍的援助,他們在維普日河東南麵有兩個軍——第12軍和第1騎兵軍!”
“布瓊將軍的第1騎兵軍要從北上堵住維普日河的這個缺口,那麽我們就能夠截斷波蘭人後撤的道路,形成關門打狗的局麵!”
圖哈將軍的參謀長卡庫林立刻察覺到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戰機,在他看來隻要沙俄軍隊趕在波蘭軍隊增援維普日河,他們就能夠吃下這支迂迴包抄的波蘭軍隊。
可這位聰明的參謀長忘了他手上這封電報是6個小時前的,並且西南方麵軍跟他的長官圖哈將軍不和睦,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裏。
現在的場景就很像7年前的坦能堡戰役,當初西北方麵軍司令日林斯基跟卡庫林的想法一樣,他們都認為隻要兩個集團軍相互配合就能夠消滅敵人。
但他們都麵臨著同樣的局麵,那就是手下不和睦。
從前是第1集團軍司令薩姆索諾夫和第2集團軍司令倫南坎普夫兩人有仇,第2集團軍司令倫南坎普寧願搭上自己的士兵也要把薩姆索諾夫給害死。
現在鞋匠政委也跟倫南坎普一樣,寧願把整個西方麵軍全部葬送在華沙,也不願意看著西方麵軍的將領獨享華沙的勝利。
“嗯!給第12軍和第1騎兵軍發報讓他們務必在2個小時內向北支援我們的第16軍和4軍!”
“勒令在前線的各部隊不得向後撤退,必須要守住陣地,等待友軍的支援!”
圖哈司令對參謀長卡庫林的想法非常認同,他感覺鞋匠會在個人利益和民族大義上選擇後者,隻要鞋匠派兵支援他的軍隊,那麽打垮波蘭軍隊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27歲的圖哈司令也是真不知道人心的險惡,在個人利益和民族大義麵前,鞋匠這種老油條根本不會有任何的猶豫,他就是想看著圖哈的西方麵軍全軍覆沒,讓他的西南方麵軍一家獨大。
當兩封電報從明斯克指揮部發往華沙前線和西南方麵軍的指揮部時,西方麵軍也就注定了要兵敗華沙城下。
“混蛋!這是怎麽想的?讓我們固守待援?不得違背軍令?”
“我的老天啊!我們的防線就像是漏鬥一樣四處漏水,士兵們早已經沒有了戰鬥的意誌,現在不後撤保留實力難道是準備讓我們全都死在陣地上?”
沙俄工團第3集團軍司令希柯爾斯基中將在收到固守待援的電報後破口大罵,他都不知道被鼓吹為軍神的圖哈司令怎麽會做出這麽愚蠢的命令。
“司令我們該怎麽辦?”
一名參謀慌張的詢問道。
“怎麽辦?執行命令固守待援!”
即使心中再憋屈的希柯爾斯基也隻得聽從圖哈的指揮,原因無他,整個第3集團軍指揮官的妻兒老小都在彼得格勒生活呢!
要是他們這些軍官不聽從命令,那麽他們的妻兒老小自然活不下去,最好的結局就是下礦挖煤,差的可能被機關槍處決。
和希柯爾斯基中將一樣,整個西方麵軍的將領在收到這封固守待援的電報後全都放棄了向後撤退的想法。
他們一個個像根釘子一樣死死的紮在陣地上期盼著鞋匠同誌的援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