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軍事演習等於武器展覽會?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軍隊是國防的強大武裝,一個帝國霸權的保障,一個自由貿易市場的扞衛者。
要想擁有和平,就先擁抱戰爭,大明國防軍不怕敵人的出現,不畏懼任何勢力的挑釁。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明的軍隊真是實現了漢朝時期喊出的口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具有高機動性的艦隊和艦載機能夠深入一個國家的腹地對目標執行戰略轟炸,新型武器裝備的服役也讓強大的國防軍如虎添翼。
誰能想像一架滿載彈藥燃油的轟炸機能夠從大明本土西端起飛,經過多個海外空軍基地中轉後飛抵歐陸上空對任意假想敵執行轟炸任務。
這一全球戰略、全球基地的思想還沒有被各國意識到,他們的戰術思維仍然停留在歐陸戰爭末期,除了加了點坦克的機動作戰,或是有飛機加入的閃電戰。
各國在戰略戰術側重的科技樹都不太相同,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戰爭是以什麽形式發生的,但大明有主角,這個來自平行世界的人。
他知道該怎麽給科技樹加點,研發什麽樣的武器,開發什麽樣的戰術。
單單是這一點就讓大明軍事戰略和戰術少走了40年的彎路,從歐陸戰爭試驗的閃電戰,再到現如今多軍種聯合作戰。
若是電子科技、導彈技術、雷達技術再發達一些,大明真能夠利用海外軍事基地和機動艦隊的優勢,開展一場新沙漠風暴的降維打擊。
特別是關於導彈的研發,大明格外的重視,這導彈不僅能夠遠距離轟炸敵人,而且還能把人造衛星送上太空。
衛星?這東西可太重要了,雖說初代衛星不能夠提供位置導航,但能夠提供無線電通訊,這將會極大的增強各部隊之間的聯絡配合,國內的指揮部也會知道前線軍隊的具體情況。
從0到1是最難的,但隻要突破了1的枷鎖,從1到10再到99不是什麽難事,隻是時間的問題。
就像大明的東風導彈,東風1、2兩個型號的導彈已經試驗成功,雖然隻能打400公裏,但誰又能說十年後這東風導彈能不能打1000公裏、2000公裏?
.........
1824年8月8日,一輛輛軍用火車經過了中州鄭縣火車站,車站內的百姓不可思議的看著這些火車車廂外麵的塗裝。
隻見火車車廂上是一個兩把利刃的圖案,在兩把利刃的上方是日月旗和鐵十字的圖形,這兩個圖形像是彼此握手一般環繞著利刃。
火車站內一名中州炮兵大學的教授在看到這個圖案後跟身旁的人解釋道:“這是外籍軍團的標誌,鐵十字代表著普魯士外籍軍團。”
“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他們應該是我們大明和普魯士蜜月期的產物,成員多是10個明械師殘存的老兵、軍官。”
“根據編號應該是外籍軍團的大日耳曼師,按道理來講這個師不是駐紮在高麗的嗎?怎麽橫跨幾千公裏調防到中州腹地?”
聽到軍校教授所言的眾人更是好奇的打量著這些軍列,很快有一列火車停靠在鄭縣火車站內加注煤炭和冷水。
從軍列上走下來的士兵都是黑棕色的頭發,還有少量的金色,高高的鼻梁也預示著他們就是西洋人,不過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大明的軍裝,身上背的步槍也是大明11式半自動步槍。
“全員休息20分鍾,注意我們的紀律,不得打擾普通民眾的候車!”
“是,長官!”
領頭的一名大日耳曼師少校漢斯·施密特點燃了一根香煙觀察著那好奇的大明人。
麵對那些好奇的目光,漢斯·施密特沒有一點的意外,因為外籍軍團中隻有一個普魯士師,大明百姓平日裏見到的外籍軍團士兵大多是扶桑士兵、太平洋合眾國士兵、法蘭西士兵、毛子士兵等等。
像他們這些擁有西方麵孔,卻擁有黑棕色頭發的洋人可不常見。
在漢斯·施密特來到大明後,他就感覺這個地方很親切,當漢斯·施密特還是個孩子時,他的外祖父就跟他講過日耳曼人的起源。
他的外祖父老漢斯·馮·霍爾茨跟他講述日耳曼人的發源地不是什麽巧克力的家鄉,而是東方的高原省。
在眾多西洋人中,日耳曼人算是個特例,因為他們有8成的人都是黑棕色頭發,這在西方金發碧眼的世界裏算是個異類。
不少老日耳曼人一直堅信他們的祖先——雅利安人是來自東方,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他們的祖先雅利安人從東方遷移到了歐陸。
當在大明生活時間長了後,漢斯·施密特自己都認為日耳曼人的祖先——雅利安人必定是來自東方大陸的,他們是東方人種的一個衍化分支。
如果這麽算,他們日耳曼人祖先還跟大明人祖先是個親戚,一起在東方大陸生活過。
“施密特,我剛剛接到了司令部的電報,我們這次遠程拉練要參加夏季利劍軍事演習,並且我們大日耳曼師將會作為一個示範師,向其他國家展現帝國的軍事實力。”
擔任大日耳曼師第3擲彈兵團的政委維爾納從車廂裏走了出來,他的手中拿著一份電報,上麵寫了他們第3擲彈兵團待會要去的地方和任務。
“嗯?不是奧運會說要和平嗎?怎麽會在這個時候組織一場大規模演習?”
接過電報查看的施密特不解的問道。
“估計是展現軍隊實力,表現戰略威懾的態度,告訴各國說大明有和平與戰爭,至於怎麽選全看他們自己了!”
“我還聽說是帝國賣不少老舊武器技術,舉辦這個軍事演習就是展現一下這些武器的強大,給各國軍方將領吃一顆定心丸,意思是我大明賣給你們的武器也很強大,雖然你們花錢多吧!但是武器好啊!”
維納爾的話讓施密特恍然大悟,施密特之前參加過柏林世界博覽會,知曉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就是為了售賣商品。
這次舉辦夏季利劍軍事演習一方麵是保持戰略威懾,另一方麵可以看作一個軍火博覽會,讓各國的軍方采購員能夠現場的看看這武器厲不厲害。
20分鍾休息的時間一晃而過,在加滿水和煤炭後,這列火車再次向中州省的一處軍事基地內開去。
臨走前,這些外籍日耳曼士兵也是將自己抽煙的煙頭帶走,並沒有隨地亂扔,可以說在大明生活過幾年後的外籍士兵已經成為了精神上的漢人。
他們外籍士兵的日常待遇都非常的好,大明帝國從不會吝嗇於獎勵任何能夠為帝國流血的士兵,雖說外籍士兵是個二等兵,一個大明國防軍的炮灰。
但實際上一個在大明服役的外籍士兵所能享受的待遇放眼世界也都是屬於第一梯隊,要是真的為帝國流血了,付出了生命。
大明帝國會給予補償,不僅會有金錢補償,還會有綠卡。
國防軍高層也清楚這是個劃算的買賣,用一個身份和少量的金錢就能讓人賣命,每多一個外籍士兵,大明本土士兵就能少死一個。
如果要說在大明軍隊體係中那個部門待遇最好,迴報最高,那當屬帝國軍情局。
一名洋人要是能夠成為帝國軍情局在海外的特工,那麽他的一輩子就不用發愁了,不僅自己會獲得金錢和身份,就連自己的家人也會被送到大明生活。
要是這些洋人特工在任務中死了,那麽他的家人會得到一筆年年發放的高額撫恤金,同時特工的孩子將自動獲得大明國籍,被送入忠嗣學校中培養,成為下一個”死士”。
當然在麵對一些重要特工被抓捕後,大明軍情局也會想辦法救援,在針對匈牙利工團的軍事行動,就有一名匈牙利高級特工因為一次傳遞工團重要將領位置而被匈牙利工團護衛隊抓捕關押。
位於布達佩斯?的軍情局海外秘密分局立刻展開行動,34名手持衝鋒槍的突擊隊員深夜襲擊關押處,把這名遭受可怕折磨的匈牙利高級特工給救了出來,並且送迴了大明本土救治。
後來這名匈牙利高級特工因為傷殘而退役,大明軍情局也沒有拋棄這名特工,把他送到了大明軍情局的特工學校擔任教師,繼續培養特工給大明服務。
正是因為大明帝國軍方有實力、有錢還有崇高名聲的緣故,大量海外青年才積極的想要來大明當外籍士兵,畢竟這真能逆天改命。
不過在這種後顧無憂保障製度下,也誕生出來了一個奇葩的現象,就是在任務中被俘虜的外籍士兵和特工都會想盡辦法死到敵人手裏,這樣就能夠讓他們的家人、後代活的很好。
大明軍方將領直唿這些洋人士兵來到東方真是好好的學了曆史,怎麽把大漢死使臣的現象給複刻了?
從前為大漢死的使臣,其子孫能封侯,現在為大明死的洋人,其家人有光明未來。
.........
要想擁有和平,就先擁抱戰爭,大明國防軍不怕敵人的出現,不畏懼任何勢力的挑釁。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明的軍隊真是實現了漢朝時期喊出的口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具有高機動性的艦隊和艦載機能夠深入一個國家的腹地對目標執行戰略轟炸,新型武器裝備的服役也讓強大的國防軍如虎添翼。
誰能想像一架滿載彈藥燃油的轟炸機能夠從大明本土西端起飛,經過多個海外空軍基地中轉後飛抵歐陸上空對任意假想敵執行轟炸任務。
這一全球戰略、全球基地的思想還沒有被各國意識到,他們的戰術思維仍然停留在歐陸戰爭末期,除了加了點坦克的機動作戰,或是有飛機加入的閃電戰。
各國在戰略戰術側重的科技樹都不太相同,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戰爭是以什麽形式發生的,但大明有主角,這個來自平行世界的人。
他知道該怎麽給科技樹加點,研發什麽樣的武器,開發什麽樣的戰術。
單單是這一點就讓大明軍事戰略和戰術少走了40年的彎路,從歐陸戰爭試驗的閃電戰,再到現如今多軍種聯合作戰。
若是電子科技、導彈技術、雷達技術再發達一些,大明真能夠利用海外軍事基地和機動艦隊的優勢,開展一場新沙漠風暴的降維打擊。
特別是關於導彈的研發,大明格外的重視,這導彈不僅能夠遠距離轟炸敵人,而且還能把人造衛星送上太空。
衛星?這東西可太重要了,雖說初代衛星不能夠提供位置導航,但能夠提供無線電通訊,這將會極大的增強各部隊之間的聯絡配合,國內的指揮部也會知道前線軍隊的具體情況。
從0到1是最難的,但隻要突破了1的枷鎖,從1到10再到99不是什麽難事,隻是時間的問題。
就像大明的東風導彈,東風1、2兩個型號的導彈已經試驗成功,雖然隻能打400公裏,但誰又能說十年後這東風導彈能不能打1000公裏、2000公裏?
.........
1824年8月8日,一輛輛軍用火車經過了中州鄭縣火車站,車站內的百姓不可思議的看著這些火車車廂外麵的塗裝。
隻見火車車廂上是一個兩把利刃的圖案,在兩把利刃的上方是日月旗和鐵十字的圖形,這兩個圖形像是彼此握手一般環繞著利刃。
火車站內一名中州炮兵大學的教授在看到這個圖案後跟身旁的人解釋道:“這是外籍軍團的標誌,鐵十字代表著普魯士外籍軍團。”
“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他們應該是我們大明和普魯士蜜月期的產物,成員多是10個明械師殘存的老兵、軍官。”
“根據編號應該是外籍軍團的大日耳曼師,按道理來講這個師不是駐紮在高麗的嗎?怎麽橫跨幾千公裏調防到中州腹地?”
聽到軍校教授所言的眾人更是好奇的打量著這些軍列,很快有一列火車停靠在鄭縣火車站內加注煤炭和冷水。
從軍列上走下來的士兵都是黑棕色的頭發,還有少量的金色,高高的鼻梁也預示著他們就是西洋人,不過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大明的軍裝,身上背的步槍也是大明11式半自動步槍。
“全員休息20分鍾,注意我們的紀律,不得打擾普通民眾的候車!”
“是,長官!”
領頭的一名大日耳曼師少校漢斯·施密特點燃了一根香煙觀察著那好奇的大明人。
麵對那些好奇的目光,漢斯·施密特沒有一點的意外,因為外籍軍團中隻有一個普魯士師,大明百姓平日裏見到的外籍軍團士兵大多是扶桑士兵、太平洋合眾國士兵、法蘭西士兵、毛子士兵等等。
像他們這些擁有西方麵孔,卻擁有黑棕色頭發的洋人可不常見。
在漢斯·施密特來到大明後,他就感覺這個地方很親切,當漢斯·施密特還是個孩子時,他的外祖父就跟他講過日耳曼人的起源。
他的外祖父老漢斯·馮·霍爾茨跟他講述日耳曼人的發源地不是什麽巧克力的家鄉,而是東方的高原省。
在眾多西洋人中,日耳曼人算是個特例,因為他們有8成的人都是黑棕色頭發,這在西方金發碧眼的世界裏算是個異類。
不少老日耳曼人一直堅信他們的祖先——雅利安人是來自東方,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他們的祖先雅利安人從東方遷移到了歐陸。
當在大明生活時間長了後,漢斯·施密特自己都認為日耳曼人的祖先——雅利安人必定是來自東方大陸的,他們是東方人種的一個衍化分支。
如果這麽算,他們日耳曼人祖先還跟大明人祖先是個親戚,一起在東方大陸生活過。
“施密特,我剛剛接到了司令部的電報,我們這次遠程拉練要參加夏季利劍軍事演習,並且我們大日耳曼師將會作為一個示範師,向其他國家展現帝國的軍事實力。”
擔任大日耳曼師第3擲彈兵團的政委維爾納從車廂裏走了出來,他的手中拿著一份電報,上麵寫了他們第3擲彈兵團待會要去的地方和任務。
“嗯?不是奧運會說要和平嗎?怎麽會在這個時候組織一場大規模演習?”
接過電報查看的施密特不解的問道。
“估計是展現軍隊實力,表現戰略威懾的態度,告訴各國說大明有和平與戰爭,至於怎麽選全看他們自己了!”
“我還聽說是帝國賣不少老舊武器技術,舉辦這個軍事演習就是展現一下這些武器的強大,給各國軍方將領吃一顆定心丸,意思是我大明賣給你們的武器也很強大,雖然你們花錢多吧!但是武器好啊!”
維納爾的話讓施密特恍然大悟,施密特之前參加過柏林世界博覽會,知曉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就是為了售賣商品。
這次舉辦夏季利劍軍事演習一方麵是保持戰略威懾,另一方麵可以看作一個軍火博覽會,讓各國的軍方采購員能夠現場的看看這武器厲不厲害。
20分鍾休息的時間一晃而過,在加滿水和煤炭後,這列火車再次向中州省的一處軍事基地內開去。
臨走前,這些外籍日耳曼士兵也是將自己抽煙的煙頭帶走,並沒有隨地亂扔,可以說在大明生活過幾年後的外籍士兵已經成為了精神上的漢人。
他們外籍士兵的日常待遇都非常的好,大明帝國從不會吝嗇於獎勵任何能夠為帝國流血的士兵,雖說外籍士兵是個二等兵,一個大明國防軍的炮灰。
但實際上一個在大明服役的外籍士兵所能享受的待遇放眼世界也都是屬於第一梯隊,要是真的為帝國流血了,付出了生命。
大明帝國會給予補償,不僅會有金錢補償,還會有綠卡。
國防軍高層也清楚這是個劃算的買賣,用一個身份和少量的金錢就能讓人賣命,每多一個外籍士兵,大明本土士兵就能少死一個。
如果要說在大明軍隊體係中那個部門待遇最好,迴報最高,那當屬帝國軍情局。
一名洋人要是能夠成為帝國軍情局在海外的特工,那麽他的一輩子就不用發愁了,不僅自己會獲得金錢和身份,就連自己的家人也會被送到大明生活。
要是這些洋人特工在任務中死了,那麽他的家人會得到一筆年年發放的高額撫恤金,同時特工的孩子將自動獲得大明國籍,被送入忠嗣學校中培養,成為下一個”死士”。
當然在麵對一些重要特工被抓捕後,大明軍情局也會想辦法救援,在針對匈牙利工團的軍事行動,就有一名匈牙利高級特工因為一次傳遞工團重要將領位置而被匈牙利工團護衛隊抓捕關押。
位於布達佩斯?的軍情局海外秘密分局立刻展開行動,34名手持衝鋒槍的突擊隊員深夜襲擊關押處,把這名遭受可怕折磨的匈牙利高級特工給救了出來,並且送迴了大明本土救治。
後來這名匈牙利高級特工因為傷殘而退役,大明軍情局也沒有拋棄這名特工,把他送到了大明軍情局的特工學校擔任教師,繼續培養特工給大明服務。
正是因為大明帝國軍方有實力、有錢還有崇高名聲的緣故,大量海外青年才積極的想要來大明當外籍士兵,畢竟這真能逆天改命。
不過在這種後顧無憂保障製度下,也誕生出來了一個奇葩的現象,就是在任務中被俘虜的外籍士兵和特工都會想盡辦法死到敵人手裏,這樣就能夠讓他們的家人、後代活的很好。
大明軍方將領直唿這些洋人士兵來到東方真是好好的學了曆史,怎麽把大漢死使臣的現象給複刻了?
從前為大漢死的使臣,其子孫能封侯,現在為大明死的洋人,其家人有光明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