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統籌協調,科學發展!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坐在主位上搖著扇子乘涼的楊皙子聽著廖白夷的說法不由的思索著他們民盟的全球化戰略有幾成勝算,他們想要和平演變把世界各國變成大明帝國的附庸,這可不好實現。
要想征服一個國家,隻講道理可沒有什麽用處,該用拳頭的時候可一點也不能手軟,不把他們打殘了怎麽能去征服?
其實最讓楊皙子困惑的並不是現在的生產力能否匹配全球化的需求,而是這個全球化戰略收獲的利益要怎麽分配。
沿海地區能夠靠海吃海,他們可以憑借全球化的貿易快速的富裕起來,可在內陸的百姓怎麽能乘上全球化的東風一起富裕?
總不能隻讓沿海地區的商人富得流油,頓頓大魚大肉,而內陸城市的百姓、工人隻吃“雜糧”吧?
楊皙子本人也不反對民盟布局全球的大戰略,但他更希望日後的朝廷是雙軌並行,搞傳統的內循環促進內地的發展,沿海地區搞全球貿易掙錢。
當然雙方掙錢都得需要平均分配的,平等那口號可是什麽空話,當初平均地權也都是一視同仁的。
要把錢平均分配集中在一起完成二次分配也不是個容易事情,目前大明朝廷能用的手段就一個——轉移支付。
不過這玩意有弊有利,有利的是轉移支付可以平均各地方的財政發展,能夠讓富裕地區支援落後地區的建設,弊端就是富裕地區的官員和商人肯定也不想從自己口袋裏麵掏錢。
由於目前生產力、思想、地域的限製,要想好好的執行好大明朝廷的轉移支付很具有挑戰性,幾乎不太可能完美的實現沿海城市和內陸城市的齊頭並進。
“白夷,你們民盟的全球布局沒有什麽大問題,收迴來成本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可你們東南沿海地區依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富了起來,內陸兄弟省份的發展就放棄了?”
“全球化最終的受益者可不是農民、工人,正兒八經的明人不說暗話,受益的還是製造業、金融業的大資本家們!”
“賺的那麽多錢能交給朝廷的很少,民盟支持的城鎮化也是利於集中生產降低各項成本罷了!”
“我也不否認工業化進程需要高度城鎮化,可一味的城鎮化將會造成我們大明帝國基層缺乏新的活力,你們民盟有些想法太簡單了,你們和行政院都支持,朝廷內院可不會支持!”
“底層、中層、高層手心手背都是皇帝的臣民,隻讓中上層獲利的方案不會得到陛下的同意,至少要拿出來一個看似平等的方案再說!”
楊皙子對民盟有些戰略的初衷非常滿意,可民盟內部都是一群年輕沒有什麽經驗的新官員,讓他們紙上談兵那能說幾天幾夜,可真要執行起來,效果大打折扣。
因為民盟是由十多個派係合並出來的集合體,內部管理也比較鬆垮,各大資本家掏錢就能夠找到議員代理人拋出有利於他們的方案。
民盟提出的很多方案和設想都是站在南方資本家視角上的,他們背後站的的是大資本。
這些資本家的生意不僅僅局限於大明帝國本土以及海外的領土,他們還和洋人做生意,有洋人市場。
以宋漁夫他們所代表的新保守主義背後站的是內地製造業、能源大亨、陸軍代表,這些人的生意都是依托於龐大的本土市場,他們搞不了洋人市場。
新保守主義是和內陸生產力同生共死的,它們是共生關係。
就拿陸軍來說他們的勢力範圍離不開土地,而海軍可以暢遊海洋,這就造成陸軍的思想必定不如海軍的思想活絡,雙方利益的根本點就不一樣。
海軍能收取護航費用、航道使用費,陸軍的小夥子們去哪收過路費?所以陸軍相當依附於大明本土產業,隻有本土產業才能夠賺錢給陸軍花。
大明帝國海陸高層的相處也不是報紙上報道的那麽和諧,海陸高層將領為了利益爭執的也是不可開交。
雙方之間的矛盾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都被掩蓋掉了,在經濟蕭條時期也就暴露無遺。
從朝廷內院支持以工代賑,搞大基建利於陸軍產業鏈的發展開始,海陸雙方將領就已經對彼此的勢力範圍和利益明確的劃線切割。
這些爭吵和糾紛也都局限於高層關起門來當作家事處理,家醜不外揚,中下層的百姓根本不知情。
雙方的矛盾並不如著名的扶桑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那麽激烈。
海陸的利益糾紛也隻是這個大時代下的縮影,對抗最激烈的反而是商人階層,商人的對抗就體現在行政院頒布的各項政策,議會一言不合的吵架等等。
“皙子兄說的不錯,我們的計劃有時候確實考慮不周,漁夫兄,你覺得我們大明未來應該怎麽發展?到底是側重海外利益還是本土的利益?”
“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雙贏太難了!”
廖白夷也沒有否認楊皙子給他指出來民盟發展策略上出現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民盟內部開的研討會上也提出過這些問題,但是在他們這些人看來犧牲掉小部分的利益來換取大部分人的利益還是值得的。
無非是等到他們富裕起來後,再給那些被犧牲掉的人一些利益補償。
“魚和熊掌確實很難兼得,但也不是絕對的不可能!”
“我已經想好了如果我能獲得下一個四年的任期,我會執行新的的策略來修正你們民盟在過去8年犯得錯誤,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對外關係上的!”
“我可以簡單的把我腦海中的計劃概括為8個字——統籌協調,科學發展!”
在宋漁夫說出這8個字的時候,坐在他對麵的廖白夷愣了一下,後者沒有想到宋漁夫真要搞雙軌並行?
“統籌協調,科學發展?”
“漁夫兄,你這話怎麽講?”
廖白夷好奇的詢問著說出此話的宋漁夫,他不知道這宋漁夫這個法律科班出身的保守派說出來的話怎麽像個經濟學家?
“當然是字麵意思了,就跟平均地權一樣,各地方的發展必須均衡,有一個饅頭大家掰開吃,總不能讓一個人獨占一個饅頭吃成大胖子,讓其他的人幹餓著吧?”
“科學發展的意思就更加簡單了,我們大明帝國的發展要有科學觀念的支撐,不能盲目的沒有調研的就擼起袖子幹活,任何一條政策的實施都得要調研。”
“不能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城鎮化的建設有助於工業發展,那也不能為了過度城鎮化和工業化而舍棄掉鄉村的發展!”
“鄉村在過去20年裏可是托舉了我們對外戰爭、對內建設,不要老是搞去基層化,把所有人集中在城鎮裏麵,鄉村就扔了?”
“帝國在過去的發展和創造的經濟奇跡確實令人感到激動,但還有不少鄉村沒有乘上經濟發展的快車,我們要在未來拉一把,助力他們的發展!”
“有錢大家一起賺,吃獨食算什麽?”
宋漁夫的講話讓坐在他旁邊的楊皙子眼前一亮,他對宋漁夫提出的統籌協調,科學發展的理念相當的滿意。
“不愧是法律科班出來的,知道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也知道在經濟發展上也是人人平等啊!”
楊皙子在心裏讚譽著宋漁夫,雖說宋漁夫是個比較傳統的保守派,可在楊皙子看來什麽時候說什麽話,什麽時候用什麽人,這經濟蕭條時代外界環境複雜,就得上個保守派扛起本土基本盤的發展重擔。
以後經濟形勢好了再讓民盟那些理想家們幹活也不遲。
..........
要想征服一個國家,隻講道理可沒有什麽用處,該用拳頭的時候可一點也不能手軟,不把他們打殘了怎麽能去征服?
其實最讓楊皙子困惑的並不是現在的生產力能否匹配全球化的需求,而是這個全球化戰略收獲的利益要怎麽分配。
沿海地區能夠靠海吃海,他們可以憑借全球化的貿易快速的富裕起來,可在內陸的百姓怎麽能乘上全球化的東風一起富裕?
總不能隻讓沿海地區的商人富得流油,頓頓大魚大肉,而內陸城市的百姓、工人隻吃“雜糧”吧?
楊皙子本人也不反對民盟布局全球的大戰略,但他更希望日後的朝廷是雙軌並行,搞傳統的內循環促進內地的發展,沿海地區搞全球貿易掙錢。
當然雙方掙錢都得需要平均分配的,平等那口號可是什麽空話,當初平均地權也都是一視同仁的。
要把錢平均分配集中在一起完成二次分配也不是個容易事情,目前大明朝廷能用的手段就一個——轉移支付。
不過這玩意有弊有利,有利的是轉移支付可以平均各地方的財政發展,能夠讓富裕地區支援落後地區的建設,弊端就是富裕地區的官員和商人肯定也不想從自己口袋裏麵掏錢。
由於目前生產力、思想、地域的限製,要想好好的執行好大明朝廷的轉移支付很具有挑戰性,幾乎不太可能完美的實現沿海城市和內陸城市的齊頭並進。
“白夷,你們民盟的全球布局沒有什麽大問題,收迴來成本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可你們東南沿海地區依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富了起來,內陸兄弟省份的發展就放棄了?”
“全球化最終的受益者可不是農民、工人,正兒八經的明人不說暗話,受益的還是製造業、金融業的大資本家們!”
“賺的那麽多錢能交給朝廷的很少,民盟支持的城鎮化也是利於集中生產降低各項成本罷了!”
“我也不否認工業化進程需要高度城鎮化,可一味的城鎮化將會造成我們大明帝國基層缺乏新的活力,你們民盟有些想法太簡單了,你們和行政院都支持,朝廷內院可不會支持!”
“底層、中層、高層手心手背都是皇帝的臣民,隻讓中上層獲利的方案不會得到陛下的同意,至少要拿出來一個看似平等的方案再說!”
楊皙子對民盟有些戰略的初衷非常滿意,可民盟內部都是一群年輕沒有什麽經驗的新官員,讓他們紙上談兵那能說幾天幾夜,可真要執行起來,效果大打折扣。
因為民盟是由十多個派係合並出來的集合體,內部管理也比較鬆垮,各大資本家掏錢就能夠找到議員代理人拋出有利於他們的方案。
民盟提出的很多方案和設想都是站在南方資本家視角上的,他們背後站的的是大資本。
這些資本家的生意不僅僅局限於大明帝國本土以及海外的領土,他們還和洋人做生意,有洋人市場。
以宋漁夫他們所代表的新保守主義背後站的是內地製造業、能源大亨、陸軍代表,這些人的生意都是依托於龐大的本土市場,他們搞不了洋人市場。
新保守主義是和內陸生產力同生共死的,它們是共生關係。
就拿陸軍來說他們的勢力範圍離不開土地,而海軍可以暢遊海洋,這就造成陸軍的思想必定不如海軍的思想活絡,雙方利益的根本點就不一樣。
海軍能收取護航費用、航道使用費,陸軍的小夥子們去哪收過路費?所以陸軍相當依附於大明本土產業,隻有本土產業才能夠賺錢給陸軍花。
大明帝國海陸高層的相處也不是報紙上報道的那麽和諧,海陸高層將領為了利益爭執的也是不可開交。
雙方之間的矛盾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都被掩蓋掉了,在經濟蕭條時期也就暴露無遺。
從朝廷內院支持以工代賑,搞大基建利於陸軍產業鏈的發展開始,海陸雙方將領就已經對彼此的勢力範圍和利益明確的劃線切割。
這些爭吵和糾紛也都局限於高層關起門來當作家事處理,家醜不外揚,中下層的百姓根本不知情。
雙方的矛盾並不如著名的扶桑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那麽激烈。
海陸的利益糾紛也隻是這個大時代下的縮影,對抗最激烈的反而是商人階層,商人的對抗就體現在行政院頒布的各項政策,議會一言不合的吵架等等。
“皙子兄說的不錯,我們的計劃有時候確實考慮不周,漁夫兄,你覺得我們大明未來應該怎麽發展?到底是側重海外利益還是本土的利益?”
“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雙贏太難了!”
廖白夷也沒有否認楊皙子給他指出來民盟發展策略上出現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民盟內部開的研討會上也提出過這些問題,但是在他們這些人看來犧牲掉小部分的利益來換取大部分人的利益還是值得的。
無非是等到他們富裕起來後,再給那些被犧牲掉的人一些利益補償。
“魚和熊掌確實很難兼得,但也不是絕對的不可能!”
“我已經想好了如果我能獲得下一個四年的任期,我會執行新的的策略來修正你們民盟在過去8年犯得錯誤,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對外關係上的!”
“我可以簡單的把我腦海中的計劃概括為8個字——統籌協調,科學發展!”
在宋漁夫說出這8個字的時候,坐在他對麵的廖白夷愣了一下,後者沒有想到宋漁夫真要搞雙軌並行?
“統籌協調,科學發展?”
“漁夫兄,你這話怎麽講?”
廖白夷好奇的詢問著說出此話的宋漁夫,他不知道這宋漁夫這個法律科班出身的保守派說出來的話怎麽像個經濟學家?
“當然是字麵意思了,就跟平均地權一樣,各地方的發展必須均衡,有一個饅頭大家掰開吃,總不能讓一個人獨占一個饅頭吃成大胖子,讓其他的人幹餓著吧?”
“科學發展的意思就更加簡單了,我們大明帝國的發展要有科學觀念的支撐,不能盲目的沒有調研的就擼起袖子幹活,任何一條政策的實施都得要調研。”
“不能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城鎮化的建設有助於工業發展,那也不能為了過度城鎮化和工業化而舍棄掉鄉村的發展!”
“鄉村在過去20年裏可是托舉了我們對外戰爭、對內建設,不要老是搞去基層化,把所有人集中在城鎮裏麵,鄉村就扔了?”
“帝國在過去的發展和創造的經濟奇跡確實令人感到激動,但還有不少鄉村沒有乘上經濟發展的快車,我們要在未來拉一把,助力他們的發展!”
“有錢大家一起賺,吃獨食算什麽?”
宋漁夫的講話讓坐在他旁邊的楊皙子眼前一亮,他對宋漁夫提出的統籌協調,科學發展的理念相當的滿意。
“不愧是法律科班出來的,知道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也知道在經濟發展上也是人人平等啊!”
楊皙子在心裏讚譽著宋漁夫,雖說宋漁夫是個比較傳統的保守派,可在楊皙子看來什麽時候說什麽話,什麽時候用什麽人,這經濟蕭條時代外界環境複雜,就得上個保守派扛起本土基本盤的發展重擔。
以後經濟形勢好了再讓民盟那些理想家們幹活也不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