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訪問艦隊!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36年7月25日,魏瑪普魯士和意呆利決定加大對西班牙國民軍的支持力度,魏瑪普魯士派出了一支全新的飛行大隊——禿鷹軍團。
這是一支由bf109、ju87斯圖卡組成的飛行大隊,用來壓製獲得了沙俄伊-15、伊-16戰鬥機的西班牙共和軍。
馬德裏保衛戰曆經兩個月後最終以共和軍的勝利結尾,西班牙國民軍內訌後放棄進攻馬德裏,而是選擇一分為二各自發展。
北部的莫拉選擇向東北部進攻,而南部的佛朗哥選擇向西南部進攻用來鞏固自己的占領區。
在西班牙內戰進入拉鋸戰的時候,魏瑪普魯士的柏林格外的熱鬧,從世界各地趕來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各國訪問團、觀眾齊聚柏林,這個日耳曼人心中的未來國際大都市。
嶄新的高速公路、美麗的城市街道、高速柴油列車著實讓人對魏瑪普魯士的形象提升了一個檔次。
威廉海港,魏瑪普魯士海軍第一大基地迎來了一名貴重的東方客人。
畫家率領著高規格接待團早早的就站在威廉海港的停泊點等待著遠處緩緩開來的大明訪問艦隊。
這是大明帝國的皇帝自登基以來第一次訪問歐陸國家,跟隨著訪問團出行的戰艦規格相當的高。
打頭陣的就是一艘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洪武大帝號,已經完成現代化改裝的洪武大帝號裝備了大明帝國的自己研製的新型33式火控雷達和天眼雷達。
全艦的火炮可以由火炮調度中心統一控製,引導大小艦炮對一個目標進行集火打擊。
天眼對空探測雷達更是可以搜索附近空域150公裏內的飛機,對水麵大型艦艇的探索範圍達到了驚人的220公裏。
除了洪武大帝號以外,大明帝國還派遣了大明第一艘兩棲登陸艦——硫球號,原計劃硫球號的滿載排水量是1.7萬噸左右,但是因為後續建造計劃的修改和電子化的改裝。
滿載的硫球號排水量達到了2.1萬噸,外形幾乎看著和普通的航母並無二異,但是那獨特的艦島和寬大的飛行甲板還是引人注目。
在硫球號後方是更加龐大的昆侖號航空母艦,這是繼灼龍繼重型裝甲航母後的大明第二代航空母艦,也是最後一級單飛行甲板的航母。
昆侖號
昆侖級8號艦——紫金山號以後的航空母艦全部采用傾斜甲板布局,第三代擁有傾斜甲板的航空母艦朱雀號正在上滬造船廠內鋪設龍骨。
昆侖號航母艦的甲板上停滿了翼龍h型戰鬥機、颶風俯衝轟炸機、蒼龍魚雷攻擊機,更加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並沒有跟隨著艦隊亮相於威廉海港。
單單是一艘昆侖號航空母艦就可以搭載100架艦載機。
按照大明艦載機中隊的搭配慣例,像這種大型航空母艦普遍配備兩個翼龍h型戰鬥機中隊為整個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提供護航。
除了2個戰鬥機中隊以外,還有1個魚雷攻擊機中隊、2個俯衝轟炸機中隊、8架武裝偵察機和2架水上飛機,總計100架固定翼飛機。
特定情況下還可以搭載4架小鳥直升機和2架水牛運輸直升機。
海軍型水牛直升機
站在岸邊看著大明訪問艦隊逐漸靠岸的畫家兩眼放光,這麽強大的海軍也隻有世界第一強國能夠養得起,像他們魏瑪普魯士的海軍發展遠不及大明帝國海軍。
魏瑪普魯士海軍隻有3艘齊柏林級航空母艦,其餘的戰列艦都正在向小型化發展,也是為了節省他們那缺乏的海軍經費,就比如發展袖珍級戰列艦——意誌級袖珍戰列艦。
大海軍時代對魏瑪普魯士來說早已經是過去式了,昔日強大的日不落皇家海軍也早早的衰敗了,至少是沒法給魏瑪普魯士帶來像歐陸戰爭之前那麽大的壓力。
日不落皇家海軍也沒有能力說可以封鎖魏瑪普魯士海軍海港。
“哢哢哢~”
岸邊的記者們在看到開來的戰艦以後拿著相機狂拍,這些氣勢宏大的戰艦將會成為歐陸各國明日的頭條。
國民法蘭西的一家報社記者在文章中直言曾經讓歐陸恐懼的上帝之鞭再次降臨於歐陸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柏林日報的記者也對強大的大明海軍表示擔憂,“我們魏瑪普魯士的深海艦隊在哪裏?沒有一支強大的深海艦隊我們的海外利益怎麽可能得到保障?”
泰晤士報的記者看到旌旗飄飄的大明訪問艦隊的龐大陣容後不禁感慨道:“昔日維多利亞時代的日不落遠征艦隊也像現在的大明艦隊一樣獨領全球,可現在我們隻有兩艘光輝級航空母艦!”
紐約時報的老記者維特蘭斯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禁的流下了眼淚,作為一名曾經跟隨著美麗國大白艦隊於1807年展開全球訪問的老記者,他見證了美麗國海軍崛起到毀滅的全過程。
曾經大白艦隊訪問全球向世界展現美麗國海軍實力的時候,那些人的表情就如同今日見到大明訪問艦隊一樣吃驚。
炫耀武力的大白艦隊!
可惜現在美麗國的海軍就剩下一個大西洋艦隊,主力戰艦還都是歐陸戰爭遺留下來的,新式戰艦的發展還在規劃當中。
他們美麗國缺錢又缺技術,經濟大蕭條讓美麗國那為數不多的技術工人紛紛選擇移民海外以謀求更大的發展,特別是戰艦製造工程師更是跑到了日不落帝國、魏瑪普魯士、大明帝國。
魏瑪普魯士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內心很不是滋味的看著眼前的這些戰艦,自從提爾皮茨元帥死後,發展魏瑪普魯士海軍的重擔就壓到了他的身上。
原本大明和普魯士在海軍的發展上應該是屬於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大明帝國的運氣好,沒有爆發像普魯士那樣的海陸戰爭,也沒有錯過任何的發展機會。
過去17年,魏瑪普魯士海軍錯過了一個發展的好時機,現在想要追上大明帝國海軍已經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特別是魏瑪普魯士海軍的創新能力不如大明海軍。
人才培養、戰術指揮層麵上更是相差整整一代,這一代的差距不知道要多少老日耳曼人用一輩子去追平。
埃裏希?雷德爾看了看在那邊揮手示意的畫家,那壯大海軍的心又是涼了半截,畫家是個陸軍出身的首相,要畫家發展大海軍戰略幾乎不可能,能保障現有海軍的規模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前段時間畫家還讓他們海軍把鋼鐵讓出一部分交給陸軍製造坦克。
對著大明訪問團揮手的畫家正在思考如何利用柏林奧運會和大明帝國結盟來吞並世界,在推出擴張計劃的第一步就得獲得各國的支持,而這第一步就是完成合並奧地利的壯舉。
可畫家要想把奧地利與普魯士合二為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首先就得找日不落和大明談談。
..........
這是一支由bf109、ju87斯圖卡組成的飛行大隊,用來壓製獲得了沙俄伊-15、伊-16戰鬥機的西班牙共和軍。
馬德裏保衛戰曆經兩個月後最終以共和軍的勝利結尾,西班牙國民軍內訌後放棄進攻馬德裏,而是選擇一分為二各自發展。
北部的莫拉選擇向東北部進攻,而南部的佛朗哥選擇向西南部進攻用來鞏固自己的占領區。
在西班牙內戰進入拉鋸戰的時候,魏瑪普魯士的柏林格外的熱鬧,從世界各地趕來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各國訪問團、觀眾齊聚柏林,這個日耳曼人心中的未來國際大都市。
嶄新的高速公路、美麗的城市街道、高速柴油列車著實讓人對魏瑪普魯士的形象提升了一個檔次。
威廉海港,魏瑪普魯士海軍第一大基地迎來了一名貴重的東方客人。
畫家率領著高規格接待團早早的就站在威廉海港的停泊點等待著遠處緩緩開來的大明訪問艦隊。
這是大明帝國的皇帝自登基以來第一次訪問歐陸國家,跟隨著訪問團出行的戰艦規格相當的高。
打頭陣的就是一艘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洪武大帝號,已經完成現代化改裝的洪武大帝號裝備了大明帝國的自己研製的新型33式火控雷達和天眼雷達。
全艦的火炮可以由火炮調度中心統一控製,引導大小艦炮對一個目標進行集火打擊。
天眼對空探測雷達更是可以搜索附近空域150公裏內的飛機,對水麵大型艦艇的探索範圍達到了驚人的220公裏。
除了洪武大帝號以外,大明帝國還派遣了大明第一艘兩棲登陸艦——硫球號,原計劃硫球號的滿載排水量是1.7萬噸左右,但是因為後續建造計劃的修改和電子化的改裝。
滿載的硫球號排水量達到了2.1萬噸,外形幾乎看著和普通的航母並無二異,但是那獨特的艦島和寬大的飛行甲板還是引人注目。
在硫球號後方是更加龐大的昆侖號航空母艦,這是繼灼龍繼重型裝甲航母後的大明第二代航空母艦,也是最後一級單飛行甲板的航母。
昆侖號
昆侖級8號艦——紫金山號以後的航空母艦全部采用傾斜甲板布局,第三代擁有傾斜甲板的航空母艦朱雀號正在上滬造船廠內鋪設龍骨。
昆侖號航母艦的甲板上停滿了翼龍h型戰鬥機、颶風俯衝轟炸機、蒼龍魚雷攻擊機,更加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並沒有跟隨著艦隊亮相於威廉海港。
單單是一艘昆侖號航空母艦就可以搭載100架艦載機。
按照大明艦載機中隊的搭配慣例,像這種大型航空母艦普遍配備兩個翼龍h型戰鬥機中隊為整個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提供護航。
除了2個戰鬥機中隊以外,還有1個魚雷攻擊機中隊、2個俯衝轟炸機中隊、8架武裝偵察機和2架水上飛機,總計100架固定翼飛機。
特定情況下還可以搭載4架小鳥直升機和2架水牛運輸直升機。
海軍型水牛直升機
站在岸邊看著大明訪問艦隊逐漸靠岸的畫家兩眼放光,這麽強大的海軍也隻有世界第一強國能夠養得起,像他們魏瑪普魯士的海軍發展遠不及大明帝國海軍。
魏瑪普魯士海軍隻有3艘齊柏林級航空母艦,其餘的戰列艦都正在向小型化發展,也是為了節省他們那缺乏的海軍經費,就比如發展袖珍級戰列艦——意誌級袖珍戰列艦。
大海軍時代對魏瑪普魯士來說早已經是過去式了,昔日強大的日不落皇家海軍也早早的衰敗了,至少是沒法給魏瑪普魯士帶來像歐陸戰爭之前那麽大的壓力。
日不落皇家海軍也沒有能力說可以封鎖魏瑪普魯士海軍海港。
“哢哢哢~”
岸邊的記者們在看到開來的戰艦以後拿著相機狂拍,這些氣勢宏大的戰艦將會成為歐陸各國明日的頭條。
國民法蘭西的一家報社記者在文章中直言曾經讓歐陸恐懼的上帝之鞭再次降臨於歐陸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柏林日報的記者也對強大的大明海軍表示擔憂,“我們魏瑪普魯士的深海艦隊在哪裏?沒有一支強大的深海艦隊我們的海外利益怎麽可能得到保障?”
泰晤士報的記者看到旌旗飄飄的大明訪問艦隊的龐大陣容後不禁感慨道:“昔日維多利亞時代的日不落遠征艦隊也像現在的大明艦隊一樣獨領全球,可現在我們隻有兩艘光輝級航空母艦!”
紐約時報的老記者維特蘭斯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禁的流下了眼淚,作為一名曾經跟隨著美麗國大白艦隊於1807年展開全球訪問的老記者,他見證了美麗國海軍崛起到毀滅的全過程。
曾經大白艦隊訪問全球向世界展現美麗國海軍實力的時候,那些人的表情就如同今日見到大明訪問艦隊一樣吃驚。
炫耀武力的大白艦隊!
可惜現在美麗國的海軍就剩下一個大西洋艦隊,主力戰艦還都是歐陸戰爭遺留下來的,新式戰艦的發展還在規劃當中。
他們美麗國缺錢又缺技術,經濟大蕭條讓美麗國那為數不多的技術工人紛紛選擇移民海外以謀求更大的發展,特別是戰艦製造工程師更是跑到了日不落帝國、魏瑪普魯士、大明帝國。
魏瑪普魯士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內心很不是滋味的看著眼前的這些戰艦,自從提爾皮茨元帥死後,發展魏瑪普魯士海軍的重擔就壓到了他的身上。
原本大明和普魯士在海軍的發展上應該是屬於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大明帝國的運氣好,沒有爆發像普魯士那樣的海陸戰爭,也沒有錯過任何的發展機會。
過去17年,魏瑪普魯士海軍錯過了一個發展的好時機,現在想要追上大明帝國海軍已經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特別是魏瑪普魯士海軍的創新能力不如大明海軍。
人才培養、戰術指揮層麵上更是相差整整一代,這一代的差距不知道要多少老日耳曼人用一輩子去追平。
埃裏希?雷德爾看了看在那邊揮手示意的畫家,那壯大海軍的心又是涼了半截,畫家是個陸軍出身的首相,要畫家發展大海軍戰略幾乎不可能,能保障現有海軍的規模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前段時間畫家還讓他們海軍把鋼鐵讓出一部分交給陸軍製造坦克。
對著大明訪問團揮手的畫家正在思考如何利用柏林奧運會和大明帝國結盟來吞並世界,在推出擴張計劃的第一步就得獲得各國的支持,而這第一步就是完成合並奧地利的壯舉。
可畫家要想把奧地利與普魯士合二為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首先就得找日不落和大明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