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自掘墳墓的波蘭!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36年10月15日,波蘭華沙總統官邸。
擔任總統的莫希奇茨基先生正和他的內閣成員們討論著有關於奧地利的問題。
他們內部對要不要聲援奧地利聯邦差生了一些分歧,小部分的內閣成員認為要執行畢蘇斯基留下來的方案——三國聯盟。
即聯合奧地利聯邦、捷克斯洛伐克兩國共同組成鐵三角以應對沙俄與普魯士的威脅,三國抱團取暖成犄角之勢可以保證他們不會被任何一國給吞並。
但這個方案自從畢蘇斯基於1835年死後已經不再被提起,就連畢蘇斯基留下來的遺產比如《波蘭與沙俄互不侵犯條約》、《波蘭與普魯士互不侵犯條約》均已被拋棄。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死去了的掌門人怎麽可能還能影響後人?一個人的權威自他死去後就蕩然無存了,新人自然想要做出一番豐功偉業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是一直活在老一輩的陰影裏。
於是在畢蘇斯基死後,軍方將領希米格維便與莫希奇茨基聯合起來架空了想要將總統製改為議會製的第二掌門人斯瓦韋克。
在成功鞏固權力後,兩人便把斯瓦韋克這個可憐人給踢出了權力的中心,他們兩人一個成了總統,一個成了軍隊總司令。
他們兩人合作將議會的職能大大的削減,又將軍方的權力大大的提高。
可以說當前的波蘭已然是一個軍人的國家,軍方實際上掌握了一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行政權力,擺在台麵上的莫希奇茨基總統也不過是軍方的傀儡吉祥物。
如果波蘭軍方的高層是一些溫和派的話,那一切還好說,他們也不會得罪沙俄工團和魏瑪普魯士,可波蘭陸軍總司令希米格維是個典型的鷹派,他所主張要建立一個大波蘭帝國。
這也代表著波蘭軍方要向外擴張必與鄰國產生領土的矛盾。
如果細看當前波蘭當局的一係列宣傳主張就會發現他們走的路線跟畫家沒什麽兩樣,全都是要更多生長在陽光下的土地,是大沙文主義的延續。
倘若波蘭的軍事實力真的夠強硬,那麽他們放棄兩個同盟夥伴也無所謂,可壞就壞在波蘭的這些將領不知道天高地厚,還以為自己的騎兵能夠靠馬刀砍翻坦克,儼然忘記了時代早已經發生了變化。
“奧地利聯邦對於我們波蘭來說也是個籌碼,我們可以用它來換取魏瑪普魯士對我們的好感,隻要不幹涉魏瑪普魯士的行動,那麽我們的敵人隻可能是沙俄工團。”
“是的,先生我確定我們的敵人隻能是那些斯拉夫人,他們很可惡,當初我們明明都打到了明斯克,但都是該死的沙俄工團把我們趕迴來了,否則我們現在就是大波蘭帝國!”
“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個不錯的籌碼,我們可以和魏瑪普魯士一起向他們發起進攻,你知道切欣地區明明是屬於我們波蘭的,那裏的百姓也是我們的,可這塊土地被捷克斯洛伐克人給侵占了,我們必須要把屬於自己的土地給奪迴來!”
“你說的沒錯,當初畢蘇斯基活著的時候一直想要聯合他們抗衡魏瑪普魯士與沙俄,現在我們可以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了,如果還在執行畢蘇斯基的方案,那麽這些土地將永遠無法迴到我們的懷抱!”
“約瑟夫?貝克,你作為外交官應該去和普魯士人談談有關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我希望兩家可以展開一係列的軍事合作來最終的解決這個領土問題!”
“不不不,我們不能拋棄盟友,這是背信棄義的,讓魏瑪普魯士的崛起無異於引狼入室,更是不能和魏瑪普魯士展開軍事合作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天哪,你瞧瞧你說的是什麽話,你的爹媽難道是捷克斯洛伐克人?”
辦公室內,波蘭官員們眾說紛紜,但基本上都是舉雙手讚成支持魏瑪普魯士吞並奧地利聯邦的。
沒有實權的莫希奇茨基沒有詢問自己部下們的意見,而是把目光投向在自己身旁把玩手槍的希米格維元帥,這位元帥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聽著文官們的吵吵聲,希米格維很是不滿意,對他來說軍人做事情就講究幹脆利落,一件“小事”還用得著討論個幾天幾夜嗎?
“莫希奇茨基,我們應該放棄這些沒有用處的盟友,他們隻會拖累我們早日實現大波蘭的夢想。”
“你親自前往柏林一趟去見見他們的將領,就說我們波蘭不僅支持他們的行動還有興趣和他們簽署一份軍事合作的計劃書,我們兩家攜手對付捷克斯洛伐克人。”
希米格維元帥對這位曾經的合夥人發號施令道。
接到出訪命令的莫希奇茨基心裏雖然有些不滿,但也不敢說出來,之前他還和畫家因為希伯來人的問題產生過衝突,現在又要他前往柏林求普魯士合作這不是折磨人嗎?
“恩!我會親自前往柏林。”
在希米格維元帥拍板做了最後的決定後,整個辦公室內的官員也是集體鼓掌讚譽希米格維元帥是多麽偉大的人。
希米格維元帥也很享受眾人恭維的態度,看他的樣子他要成為波蘭人心中的太陽,跟隔壁的老大哥一毛一樣。
此時在辦公室內不斷拍手叫好的波蘭官員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拋棄隊友的行為將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災厄。
........
10月20日,被國際孤立的許士尼格宣布他將會帶領奧地利百姓為了家園戰鬥到底,很快收到消息的魏瑪普魯士當局就向奧地利當局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3日內必須做出選擇。
除了發放最後通牒以外,魏瑪普魯士軍方向巴伐利亞州邊境線調集了7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1個山地師、1個傘兵師總計22萬人的大軍。
隻要總參謀部一聲令下,這22萬大軍將會頃刻之間踏平邊境線衝進奧地利聯邦境內。
..........
擔任總統的莫希奇茨基先生正和他的內閣成員們討論著有關於奧地利的問題。
他們內部對要不要聲援奧地利聯邦差生了一些分歧,小部分的內閣成員認為要執行畢蘇斯基留下來的方案——三國聯盟。
即聯合奧地利聯邦、捷克斯洛伐克兩國共同組成鐵三角以應對沙俄與普魯士的威脅,三國抱團取暖成犄角之勢可以保證他們不會被任何一國給吞並。
但這個方案自從畢蘇斯基於1835年死後已經不再被提起,就連畢蘇斯基留下來的遺產比如《波蘭與沙俄互不侵犯條約》、《波蘭與普魯士互不侵犯條約》均已被拋棄。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死去了的掌門人怎麽可能還能影響後人?一個人的權威自他死去後就蕩然無存了,新人自然想要做出一番豐功偉業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是一直活在老一輩的陰影裏。
於是在畢蘇斯基死後,軍方將領希米格維便與莫希奇茨基聯合起來架空了想要將總統製改為議會製的第二掌門人斯瓦韋克。
在成功鞏固權力後,兩人便把斯瓦韋克這個可憐人給踢出了權力的中心,他們兩人一個成了總統,一個成了軍隊總司令。
他們兩人合作將議會的職能大大的削減,又將軍方的權力大大的提高。
可以說當前的波蘭已然是一個軍人的國家,軍方實際上掌握了一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行政權力,擺在台麵上的莫希奇茨基總統也不過是軍方的傀儡吉祥物。
如果波蘭軍方的高層是一些溫和派的話,那一切還好說,他們也不會得罪沙俄工團和魏瑪普魯士,可波蘭陸軍總司令希米格維是個典型的鷹派,他所主張要建立一個大波蘭帝國。
這也代表著波蘭軍方要向外擴張必與鄰國產生領土的矛盾。
如果細看當前波蘭當局的一係列宣傳主張就會發現他們走的路線跟畫家沒什麽兩樣,全都是要更多生長在陽光下的土地,是大沙文主義的延續。
倘若波蘭的軍事實力真的夠強硬,那麽他們放棄兩個同盟夥伴也無所謂,可壞就壞在波蘭的這些將領不知道天高地厚,還以為自己的騎兵能夠靠馬刀砍翻坦克,儼然忘記了時代早已經發生了變化。
“奧地利聯邦對於我們波蘭來說也是個籌碼,我們可以用它來換取魏瑪普魯士對我們的好感,隻要不幹涉魏瑪普魯士的行動,那麽我們的敵人隻可能是沙俄工團。”
“是的,先生我確定我們的敵人隻能是那些斯拉夫人,他們很可惡,當初我們明明都打到了明斯克,但都是該死的沙俄工團把我們趕迴來了,否則我們現在就是大波蘭帝國!”
“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個不錯的籌碼,我們可以和魏瑪普魯士一起向他們發起進攻,你知道切欣地區明明是屬於我們波蘭的,那裏的百姓也是我們的,可這塊土地被捷克斯洛伐克人給侵占了,我們必須要把屬於自己的土地給奪迴來!”
“你說的沒錯,當初畢蘇斯基活著的時候一直想要聯合他們抗衡魏瑪普魯士與沙俄,現在我們可以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了,如果還在執行畢蘇斯基的方案,那麽這些土地將永遠無法迴到我們的懷抱!”
“約瑟夫?貝克,你作為外交官應該去和普魯士人談談有關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我希望兩家可以展開一係列的軍事合作來最終的解決這個領土問題!”
“不不不,我們不能拋棄盟友,這是背信棄義的,讓魏瑪普魯士的崛起無異於引狼入室,更是不能和魏瑪普魯士展開軍事合作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天哪,你瞧瞧你說的是什麽話,你的爹媽難道是捷克斯洛伐克人?”
辦公室內,波蘭官員們眾說紛紜,但基本上都是舉雙手讚成支持魏瑪普魯士吞並奧地利聯邦的。
沒有實權的莫希奇茨基沒有詢問自己部下們的意見,而是把目光投向在自己身旁把玩手槍的希米格維元帥,這位元帥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聽著文官們的吵吵聲,希米格維很是不滿意,對他來說軍人做事情就講究幹脆利落,一件“小事”還用得著討論個幾天幾夜嗎?
“莫希奇茨基,我們應該放棄這些沒有用處的盟友,他們隻會拖累我們早日實現大波蘭的夢想。”
“你親自前往柏林一趟去見見他們的將領,就說我們波蘭不僅支持他們的行動還有興趣和他們簽署一份軍事合作的計劃書,我們兩家攜手對付捷克斯洛伐克人。”
希米格維元帥對這位曾經的合夥人發號施令道。
接到出訪命令的莫希奇茨基心裏雖然有些不滿,但也不敢說出來,之前他還和畫家因為希伯來人的問題產生過衝突,現在又要他前往柏林求普魯士合作這不是折磨人嗎?
“恩!我會親自前往柏林。”
在希米格維元帥拍板做了最後的決定後,整個辦公室內的官員也是集體鼓掌讚譽希米格維元帥是多麽偉大的人。
希米格維元帥也很享受眾人恭維的態度,看他的樣子他要成為波蘭人心中的太陽,跟隔壁的老大哥一毛一樣。
此時在辦公室內不斷拍手叫好的波蘭官員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拋棄隊友的行為將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災厄。
........
10月20日,被國際孤立的許士尼格宣布他將會帶領奧地利百姓為了家園戰鬥到底,很快收到消息的魏瑪普魯士當局就向奧地利當局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3日內必須做出選擇。
除了發放最後通牒以外,魏瑪普魯士軍方向巴伐利亞州邊境線調集了7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1個山地師、1個傘兵師總計22萬人的大軍。
隻要總參謀部一聲令下,這22萬大軍將會頃刻之間踏平邊境線衝進奧地利聯邦境內。
..........